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ogerCrowley寫的 1291阿卡圍城戰:十字軍保衛聖地的最後一戰 和RogerCrowley的 地中海史詩三部曲套組:《海洋帝國》、《1453》、《財富之城》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馬可孛羅 和馬可孛羅所出版 。

南華大學 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歐洲研究碩士班 張心怡所指導 王怡婷的 1565年馬爾他包圍戰役-聖約翰騎士團戰略與戰術之研究 (2019),提出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馬爾他騎士團、醫院騎士團、聖約翰騎士團、1565年馬爾他包圍戰役。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291阿卡圍城戰:十字軍保衛聖地的最後一戰

為了解決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的問題,作者RogerCrowley 這樣論述:

「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作者羅傑.克勞利最新作品 挾著《海洋帝國》、《一四五三》、《財富之城》35,000本銷售佳績 歷史名家羅傑.克勞利相隔五年又一磅礡巨作,重磅回歸 離此一步,即無死所! 精采重現1291年劇力萬鈞的阿卡圍城之戰 一齣由十字軍、馬穆魯克人、蒙古人所共演的戰爭大戲 基督教世界的存亡,就在此一役! 【本書內容】 一二四四年,基督教世界的聖城耶路撒冷落在穆斯林手中,前後共兩百年的聖地十字軍大業,就只剩下最後一個據點──濱海城市阿卡。 阿卡城是座繁榮而安泰的港都,市民輻輳、商賈雲集,吸引了來自義大利、埃及、黑海、中東等地的商人來此處做生意。在聖城失守後,阿卡也成了耶路撒冷王國

的經濟與政治首都,是基督教海外世界首屈一指的城市。 此外,阿卡的城防固若金湯,有數十座高聳的塔樓與堅實的堡壘,並駐守由聖地三大騎士團:聖殿騎士、條頓騎士、醫院騎士為首的上萬名兵力。他們正密切注意著穆斯林世界的風吹草動。 但時間來到一二九一年,阿卡城卻遭遇史上前所未見的馬穆魯客人大軍壓境……離此一步,即無死所!基督教世界的存亡,就在此一役! 《1291阿卡圍城戰》是一本奠基於扎實研究工夫的歷史著作,節奏明快且扣人心弦。作者克勞利巧妙接合一手史料與妙筆生花的說故事工夫,先鋪陳聖地淪陷後的歷史背景,再細膩描述作戰前各山頭勢力的勾心鬥角、合縱連橫,以及十字軍與穆斯林血淋淋的交戰實景,彷彿讓人身歷

其境窺得這段歐洲歷史上的關鍵戰役,眼看基督徒是如何一步步走入死亡的深淵。 【國際書評】 克勞利在氣氛與行文的掌握上有著令人稱羨的本領,而這些能力也在本書中展露無遺。他藉此把讀者帶到一個滿布異國風情、陌生聲色和氣味的聖地。阿卡城被圍後陷落的過程,在他筆下結合了千鈞一髮的動作劇情、猛暴的野蠻行徑,還有令人欲罷不能的人物刻劃。我願意負責任地說,這是歷史敘事的顛峰之作,在一個有生命而感受得到呼吸的世界裡,充滿了真實存在的人物,還有他們在史詩戰役中的奮鬥、求生與死去。──播客節目《歷史的浪潮》主持人派翠克.威曼博士(Patrick Wyman) 羅傑.克勞利再次覓得了可與其傲人才華匹配的歷史題材。在

本書中,他讓高潮迭起的十字軍舞台再次以雷霆萬鈞之勢甦醒了過來,只見教宗、國王、準蘇丹領著神聖的戰士,跟身邊的蒙古人、馬穆魯克人、聖殿騎士們,一起在混戰中爭奪聖地的霸業。那當中有火藥時代來臨前,最後的偉大戰役,有令人心跳不已的騎士衝鋒與刀光劍影,有別出心裁的圍城工具與大小拋石機,有鎖子甲與長槍,有希臘火帶給人的恐懼。克勞利筆下的阿卡城陷落令人難以抗拒。什麼狀況下你會覺得讀完後仍意猶未盡,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俄羅斯革命》作者西恩.麥克米金(Sean McMeekin) 出自歷史名家之手的又一曠世之作。此一劃時代的歷史事件經過他豐富的歷史知識折射,盡顯出其「不可等閒視之的象徵意義」。──科克

斯書評 扣人心弦且研究工夫到家…… 這是本齒縫與爪間都染著鮮血的歷史記錄。──《伊斯蘭帝國》作者賈斯汀.馬婁茲(Justin Marozzi) 克勞利的過人之處在於他能在引人入勝的敘事中,天衣無縫地加入學術的嚴謹。他選擇講述的故事或許本身就能讓人捏把冷汗,但他硬是能把前因後果交代地比誰都精采。──麥可.普羅傑(Michael Prodger),《金融時報》 克勞利是生來要說歷史的故事能手,他一個眼神就能揀選出繽紛但又帶有訊息的細節,信手拈來就能把人物勾勒得十足立體,閱讀樂趣的金字招牌。──克里斯多福.哈特(Christopher Hart),《週日版泰晤士報》 不同凡響的歷史,劇力萬鈞

的口氣,加上會讓一大票歷史學者可望而不可及的條理與自信。──諾亞.馬爾坎(Noel Malcolm),《週日版電訊報》 【羅傑.克勞利在馬可孛羅文化的作品集】 《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霸時代》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 《征服者:葡萄牙帝國的崛起》

1565年馬爾他包圍戰役-聖約翰騎士團戰略與戰術之研究

為了解決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的問題,作者王怡婷 這樣論述:

  聖約翰騎士團創立於11世紀,原先以照顧和醫療前往聖地的朝聖者為目的,到了12世紀則轉變性質為武裝修會,在歷史上與聖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合稱為三大騎士團。聖約翰騎士團在十字東征時期有活躍的表現,直到1291年阿卡淪陷後,騎士團遷移至羅德島,1522年遭鄂圖曼帝國蘇萊曼一世驅離後,騎士團於1530年遷往馬爾他。1565年鄂圖曼帝國進攻馬爾他島上的騎士團,雙方武力資源懸殊,但騎士團在戰略上借助西班牙的外援,戰術上利用馬爾他海峽天險,最後以小博大,順利取勝,惟兩個世紀後,1798年騎士團遭到拿破崙驅離,於是騎士團前往俄羅斯,最終在1834年定居於羅馬至今。現今騎士團卸下軍事任務,以醫療和人道救援

在世界各地活動著。  本文以聖約翰騎士團為研究主體,嘗試就騎士團的背景歷程,其內部運作方式,以及如何在以小博大在1565年馬爾他圍城戰中,防禦鄂圖曼的經過,作一深入分析與探論,最後就這場戰役在歷史上的地位,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地中海史詩三部曲套組:《海洋帝國》、《1453》、《財富之城》

為了解決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的問題,作者RogerCrowley 這樣論述:

2017年,「地中海史詩三部曲」首度在台面世★《紐約時報》最佳暢銷圖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圖書★亞馬遜書店300人五顆星高度評價★簡體中文版在中國大陸熱銷十八萬冊★作者羅傑.克勞利寫給台灣讀者的序,也將收錄書中  《海洋帝國》、《一四五三》和《財富之城》這三本書互相關聯,組成了一個鬆散的三部曲,敘述地中海及其周邊地區的歷史。讀者可以挑選其中任意一本書開始讀起。這三本書涵蓋的時間達四個世紀之久,從西元一二○○至一六○○年,這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文明間激烈衝突的年代,涉及一連串的帝國,包括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以及位處西班牙,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我希望這三本書能夠幫助

台灣讀者,對仍在影響我們世界的地中海歷史與事件的魅力與重要性有一層更深的理解。──作者羅傑.克勞利中文版序★《海洋帝國》簡介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地中海有著另一個美麗的名字──白海,在土耳其人的觀念裡,相較於位於現代土耳其北面,水色深沉的黑海,地中海的海水顏色較淡,加上充足的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反射出白色的日光,故土耳其人稱之為「白海」。  一五二一至一五八○年代間,鄂圖曼帝國的蘇丹們為實現成為「兩海之王」──黑海和白海──的理想,數次派遣遠征軍征討地中海上的羅得島、馬爾他島與勒班陀海域;而在地中海的另一端,基督教世界也在教宗的感召與哈布斯堡王朝的號令下,將與「最殘忍的土耳其人」一決生死。這

會是一場爭奪地中海世界霸權誰屬的宿命對決,也是決定基督教世界生死存亡的關鍵戰役。  在《海洋帝國》中,作者羅傑.克勞利繪聲繪色地描摹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世界間,長達數十年的殘酷鬥爭,戰場東起伊斯坦堡,西至直布羅陀海峽,有著數十篇關於帝王、將相、海盜、十字軍、穆斯林、教士的傳奇故事。此外,本書除描述東西方兩大帝國間軍事上的武力衝突、外交上的爾虞我詐外,也點出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間的歧異與隔閡。而直到今天,東西文化之間的齟齬,仍尚未平息。★《1453》簡介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的千年之都,有著基督教世界堡壘的稱號。自西元三三○年君士坦丁大帝建都以來,一直是中世紀歐洲最繁榮的城市,其顛峰時代人口曾

達到五十萬,一座「無論什麼時候,總有船隻在這個港口停靠。人們所想要的東西,這裡應有盡有」的帝都。  而對十四、十五世紀的鄂圖曼土耳其人而言,高不可攀的「狄奧多西城牆」是「卡在真主喉嚨裡的骨頭」,土耳其人忌憚著、畏懼著君士坦丁堡的高牆,但卻又對這座城市數不盡的金銀財寶望眼欲穿。他們將君士坦丁堡形容為「紅蘋果」,一顆令他們垂涎欲滴的紅蘋果,若能攻克這座城市,不僅可以榮耀真主、獲取數之不盡的財富,甚至可以成為「羅馬人的皇帝」、「全世界的皇帝」。  一四五三年春天,土耳其人在穆罕默德二世的率領下,聚集於狄奧多西城牆外,他們運來即將改變歐洲戰爭史的「烏爾班大砲」,神情顯得志得意滿、勢在必得。另一方面,由

君士坦丁十一世所率領的拜占庭軍隊,雖僅有區區的八千名兵士,但基督徒心中仍充滿著信心,因為在此前的一千一百二十三年間,君士坦丁堡被圍攻了二十三次,但僅僅只被威尼斯人攻破一次!改變歐洲世界的關鍵時刻,即將上演。★《財富之城》簡介  西元八世紀,在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一個以潟湖為主體,擁有上百座大大小小島嶼,陸地面積僅占潟湖百分之八的城市共和國在此興起。自此至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啟為止,威尼斯曾獨領風騷達數百年之久,這份偉業在威尼斯方言中,可稱之為「海洋帝國」(Stato da Mar)。  威尼斯的興起是個超越當代人理解能力的異數。它沒有大量的人口、沒有自然資源、沒有豐饒的物產,甚至在威

尼斯人的腳下,也沒有堅實的土地,威尼斯有的只有無邊無際、喜怒無常的大海,以及一代又一代在海上犯險的威尼斯商人。商業是威尼斯的創世神話,也是它存在的理由,「如果沒有了商業,我們不知道將如何生存」,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威尼斯商人。  在羅傑.克勞利筆下,我們將看到威尼斯如何崛起,如何成為稱霸地中海的商業帝國、東西方世界文化交流的樞紐,如何憑藉狡猾的外交手段、靈活的政治操作、強悍的海軍艦隊,來回擺盪於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勢力間,縱橫地中海世界數百年。此外,威尼斯的商業(殖民)運作模式也成為後來葡萄牙、英國、荷蘭等海權國家的先驅,證明非陸權大國也可以透過海上貿易、對外殖民來稱霸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