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illon Chartier me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系所 林幸助、陳章波所指導 陳彤昀的 臺灣產招潮蟹的棲地適合度指標模式及棲地特徵對其洞穴發展之影響 (2015),提出Bouillon Chartier me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招潮蟹、泥灘地、棲地適合度指標模式、土壤質地、土壤熱容量、潮汐。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Bouillon Chartier me,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產招潮蟹的棲地適合度指標模式及棲地特徵對其洞穴發展之影響

為了解決Bouillon Chartier me的問題,作者陳彤昀 這樣論述:

招潮蟹在潮間帶生態系扮演著底泥碎食者及生態系統工程師的角色。近年來,許多人為開發導致其棲地嚴重破壞,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建置招潮蟹的棲地適合度指標(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模式,同時也探討棲地特徵對其洞穴發展的影響。本研究目標物種包括特有種臺灣招潮蟹(Uca formosensis)、弧邊招潮蟹(Uca arcuata)、乳白招潮蟹(Uca lactea)及北方招潮蟹(Uca borealis)。研究地點位於臺灣西北海岸的五區開闊灘地,其中樣點可區分為適合度曲線建置點與HSI地圖繪製點。野外作業包括為期一年的蟹類計數、洞穴模型採集及環境變數蒐集。結果顯示

土壤質地、總體密度及土壤熱容量與大部份招潮蟹洞穴深度有顯著的關係。特別的是,臺灣招潮蟹的洞穴發展過程中,因為洞穴深,可能會面臨顯著的質地變化,且與下層黏土粒徑有顯著負向關係。基於黏粒本身具有強黏結性且不易透水的性質,推論此蟹種可能會用洞穴下段的黏土來鋪洞穴上段的洞壁以防洞穴淹水及崩塌。最後,以有機質、土壤熱容量、土壤質地、鹽度及浸沒時間計算出四種招潮蟹的HSI值。HSI模式建置季節選擇夏季(因各蟹種數量最多且分佈最廣),而臺灣招潮蟹的粒徑適合度曲線根據前面結果區分為兩種處理:(1)表土及(2)深層黏土的粒徑。將伸港灘地各蟹種HSI值定義為不良(0-0.25)、普通(0.26-0.50)、良好(

0.51-0.75)及最佳(0.76-1.0)四個狀況,並以伸港灘地為例,以地圖的形式呈現棲地分佈概況。因各蟹種HSI值與野外實際族群密度呈現高度正向關係,故模式符合HSI原定義:HSI值與棲地承載量呈正比。本研究對四種招潮蟹所建置的HSI模式能夠客觀預測棲地的品質,且能用來比對環境因子分佈狀況,可供未來棲地評估作業應用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