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d Nikko Tokyo Ba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陳世民所指導 柯玉蓮的 從攻勢現實主義探討中國海權發展對東亞相對權力局勢的意涵(1985~2015 年) (2015),提出Grand Nikko Tokyo Ba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東亞、南海、東海、海權、相對實質權力、相對潛在權力、強制力。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rand Nikko Tokyo Ba,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攻勢現實主義探討中國海權發展對東亞相對權力局勢的意涵(1985~2015 年)

為了解決Grand Nikko Tokyo Ba的問題,作者柯玉蓮 這樣論述:

近年來中國海權發展以及其對區域的影響引起學者的關注和辯論,引起筆者的研究動機。本文試圖運用以米爾斯海默攻勢現實主義為基礎的分析架構,研究中國東亞海權發展對區域相對潛在權力和相對實質權力局勢的意涵。即便美國作為東亞的最強國家,美國並非屬於區域內國家,因此本文不僅關注於中美相對權力差距的變遷,並且研究中國與區域內國家相對權力差距的更動。 首先,第一章作為本研究的緒論,解釋本文的動機和目的,並且探討本文的文件分析方法。第一章也解釋本文運用的攻勢現實主義理論的基本邏輯。接著第一章的基本解釋,第二章闡明,本文對米爾斯海默攻勢現實主義的延伸及運用。其次,本文第三章解釋主導中國海權運用的戰略如何發展

出來。第三章爬梳,中國海權戰略 1985 年至 2015 年底的變遷與發展,並分析主導海權戰略與戰役層次運用的關鍵概念。 第四章主要分析第三章所解釋的中國權戰略和戰役目標。第四章探討中國 1985 年以來的海權發展,並且特別關注中國海權反艦作戰能力。本章研究中國海權對美國區域前沿軍事存在的威脅,分析中國戰時拒止美國進入、阻止美國區域行動的能力,並且分析中國掌握控制權,實現東亞局部優勢的能力。 第五與第六章著重於中國平時如何對區域內國家運用海權,分析中國海權運用對東亞相對潛在權力局勢的意涵。不同於第四章的分析,由於第五和第六章關注中國海權運用對區域相對潛在權力的影響,這兩章多專注於中國「白殼

」艦隊的運用。第五與第六章研究中國如何運用海權阻止東亞國家資源開發,爭奪和支配東海與南海重要生物與非生物資源。 本文第七章則作為總體評估,分析中國海權重要發展趨勢,以及其對東亞相對權力局勢的意涵。第七章從長期的視角,看中國如何運用海權削弱美國區域相對實質權力,根據已浮現的趨勢推論未來東亞相對實質權力局勢的變遷。第七章也探討中國在東亞的強制力增強趨勢,歸納中國海權運用對未來區域相對潛在權力局勢和相對實質權力局勢的意涵。最後則歸納,中國挑戰並削弱美國東亞前沿軍事存在的能力繼續上升,使得中國得以加強其平時嚇阻能力,和強化其對區域內國家─尤其是南海沿海國─的強制力。 第八章為結論。首先,第八章解釋

本文的主要論點,再提到本文可能的學術貢獻,以及探討未來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