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tarine blossom & 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嘉義大學 農業科學博士學位學程 呂明雄、李堂察所指導 官青杉的 鳳梨裂梗之研究 (2017),提出nectarine blossom & 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白色聚乙烯纖維布、遮光網、PE薄膜、果梗開裂、果目開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農園生產系所 梁佑慎所指導 姜志祥的 環刻與疏花序對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樹體營養及果實產量之影響 (2016),提出因為有 總可溶性糖、澱粉、著果、果穗、果實品質的重點而找出了 nectarine blossom & 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nectarine blossom & ,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鳳梨裂梗之研究

為了解決nectarine blossom & 的問題,作者官青杉 這樣論述:

本研究調查18種鳳梨品種之裂梗情形、果梗硬度及親緣關係,並探討‘台農17號’金鑽鳳梨 (‘Tainung No. 17’) 裂梗發生情形及覆蓋處理對其植體降溫效果、結實率、裂梗率、採收時果實大小及品質之影響,同時記錄及整理供試果園溫度、相對濕度、風速及太陽輻射強度變化供參;另一方面進行數種市售藥劑、礦物元素及生長調節物質對裂梗率與果實品質之影響;亦選育適合鮮食但不易裂梗之品種,供產業發展選擇之用。‘台農17號’鳳梨裂梗率有明顯的季節性,當抽穗時係在春季及秋季且氣溫接近30℃,相對濕度較高時,則裂梗率高。春季抽穗果園,除單層透明塑膠布對減輕裂梗無效外,以單層白色聚乙烯纖維布或雙層50%黑色遮光

網覆蓋,均可減少裂梗率;但使不帶冠芽果實重量、果實縱徑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均顯著較對照者低。前述二種有減少裂梗效果之覆蓋材料使用於夏季抽穗果園時,其裂梗率分別降為8.6%及10%,然覆蓋單層白色聚乙烯纖維布或雙層50%黑色遮光網,使可溶性固形物顯著低於對照者。於秋季或冬季抽穗之果園,不論以何種材料進行覆蓋,均不影響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然冬季抽穗者若覆蓋雙層50%黑色遮光網,則顯著影響結實率。果園拍攝之熱像圖顯示,未覆蓋者花穗梗最低溫度為30.6℃,而覆蓋雙層黑色50%遮光網及單層白色聚乙烯纖維布之花穗梗處,其最低溫度分別為29.9℃及28.5℃,均低於對照。使用市售藥劑可有效減輕裂梗

率,然需審慎考慮使用之濃度、頻率及施用適期。本研究同時選育高品質但不易裂梗之鳳梨品種,已於2012年2月通過農委會果樹品種審議委員會審議,命名為台農22號 (‘Tainung No. 22’, ‘Honey Fragrance’ ‘TN22’)。‘TN22’平均果重1.76Kg,果實圓筒形,成熟時果皮呈黃色帶橙紅色,平均可溶性固形物17.6°Brix,可滴定酸中等,肉質緻密呈黃色至金黃色,本品種無裂梗,果心斷裂及裂果等問題,果實採收適期為5月至10月。

環刻與疏花序對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樹體營養及果實產量之影響

為了解決nectarine blossom & 的問題,作者姜志祥 這樣論述:

在台灣,產量不穩已成為玉荷包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主要的栽培問題。這些問題都歸因於開花率不佳或未能順利著果和保留果實。本研究目的是為了探討環刻與疏花序對荔枝樹體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產量的影響。試驗以 ‘玉荷包’ 及 ‘台農2 號’ 荔枝田間植株為材料,於環刻前後和疏花前後進行植體採樣,分析其總可溶性糖和澱粉之含量,以瞭解各個器官中的碳水化合物之變化,並於開花前標定結果枝,比較各處理對著果與採收時果實產量和品質之差異。試驗結果顯示,經環刻處理後,環刻處理之枝條、葉片和樹皮(環刻上方)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提高且高於無環刻組,主要以澱粉的形式作累積。在第一個試驗中,環刻處理

組與對照組兩者之著果數皆於疏花後第5 至8 週之間呈現明顯的下降,然環刻組的著果數、單穗留果數和產量仍高於對照組。第二個試驗中,花序修剪作業於第一波小花綻放之前進行,並分別保留花序長度的基部1/2 段(IT1)、中間1/3 段(IT2)和基部1/3 段(IT3)。在開花後, ‘玉荷包’ 荔枝花穗中總可溶性糖、澱粉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有增加的趨勢,IT3 處理為最高。到了幼果階段,所有處理的總可溶性糖、澱粉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隨果實發育而下降,仍以IT3 處理具有最多的含量,且顯著高於其他處理,且IT3 處理可獲得最多的單穗留果數(12 顆)。 ‘台農2 號’ 荔枝開花後之花穗總可溶性糖、澱粉和碳水

化合物含量變化與‘玉荷包’ 荔枝有相同的趨勢。到了幼果階段,以IT3 處理具有顯著最多總可溶性糖、澱粉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對照組則擁有最多的單穗留果數(14.5 顆),且顯著高於所有疏花處理組。在第三個試驗中, ‘台農2 號’ 荔枝不疏花處理會比疏花處理獲得較多的單穗果實數量(14.9 顆、13.2 顆)及果實重(150.8 克、155.7 克)。同樣地,相較於不環刻組,環刻組則有較高的單穗果實數量(12.0 顆、14.9 顆)。綜合結果顯示,環刻搭配不疏花處理可獲得最佳的單穗著果數和果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