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飆高音諷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一起飆高音諷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尚方寫的 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 和黃河的 買畫也能賺大錢(2012增訂版):黃河帶你進入藝術投資的26堂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超有梗]飆高音 - Mobile01也說明:對於現在中國歌唱比賽的嘲諷很到位, 家裡死人才有夢想, 千年殺, 飆高音, 極白贊助商等等梗都充滿幽默感. ... 諷刺現在攝影玩家現象也是我認識黃明志的一首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遊讀會 和三采所出版 。

最後網站「歌手黃明志」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則補充:到這裡關... ,黃明志Namewee - 不想上班/飆高音【第13 屆KKBOX 風雲榜年度風雲 ... 向來敢言的馬來西亞鬼才歌手黃明志,出道10年來經常以歌曲諷刺時弊,加上性格敢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一起飆高音諷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

為了解決一起飆高音諷刺的問題,作者徐尚方 這樣論述:

  以最真誠的視角,深入菜鳥記者在新聞產業中體會到的現實衝擊。   ★「新聞產業不是你想像的那樣」,新時代媒體人邀請各位一同踏入破除黑暗與迷思的英雄之旅。   ★帶領社會大眾到第一線的「新聞產線」,解除對基層記者──「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誤解。   我希望能陪著你一起走這一段路,用我在媒體叢林裡找尋出路的生命體驗,真切地與你分享這一階段的生命經驗。——尚方   ※※※   播出後,我興沖沖把電視影片截圖分享給朋友們,但我在大陸求學時的台灣籍室友卻用苦笑表情對我說,她覺得讓北京同學看到會很丟臉,因為他們可能會想:「原來台灣的新聞就是這樣。」回憶在清華的「電視新聞製作課程」中,同

學們做出來的作業品質,讓我無言反駁。   沉浸於期待及興奮,她完成了職涯的第一則新聞,卻發現和過往所學如此矛盾。   我們從螢幕中看見自己的模樣,有時幾乎認不得。在昂貴的機器和播送平台的包裝下,我們的初心是什麼?仍如第一天踏進新聞台時,對於探索真相持有高度的激情?還是漸漸淪為新聞產品製造機--負責的新聞不管誰來報導都一樣,唸過的名字不一定能代表品質,不似權威醫師以自己的名字做為醫術保證。   在忙碌疲憊的生活中,她仍不斷的反思,並樂於分享從中獲得的一切。   那麼真相到底是甚麼呢?在電視台裡當然畫面會說話,但是我們放給觀眾看的畫面就像是一盞探照燈,更重要的是我們沒給觀眾看的。   她

不畏懼真相背後的陰影,誠懇的保持初衷,想告訴大眾最真實的面貌。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當我們打開電視,透過這小小螢幕播放的「現實」不再是被「篩選過」的片面資訊;不再是畫面中的人亂成一團、互相叫囂;新聞記者不再用臆測語言去包裝一則事件,以達到其他目的。   在離主播台僅有咫尺的那一刻,為了開拓更遠大的夢想,她選擇離開。   ※※※   她是徐尚方,是一名記者,也是個平凡人。   新聞為她帶來困難,也為她帶來成長,在電視台工作的七百三十天,即便流下淚水,她也不曾停歇,勇敢的邁出步伐,面對永不停歇的風暴,以身為媒體人的自己感到驕傲。   而今,她選擇回到學校,這座希望萌芽之地,是她在新聞

這一座大型黑森林中,能夠看見曙光的一道絕美之路,她期許自己引領每一位有志進入媒體界的學生,並守望他們。   ──「這個工作很辛苦,但也有它迷人之處。」   作者簡介 徐尚方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北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碩士,同時雙修Global Business Journalism(全球財經新聞)學位,主要專長領域為新媒體營銷傳播、跨文化傳播、公共演說、城市品牌、創意產業設計。   2年北京修讀研究所畢業後,回到台灣擔任中天產經生活記者,曾連線播報Fii掛牌上海A股等財經新聞,也跟著政治人物全台跑透透,報導議題多元、即時,屢獲電視台內收視率冠軍,並奪得台內年度新聞之星獎,

善於設計新聞畫面,播報風格活潑且平易近人。   創作題材多元,包含職涯、求學、城市品牌,著有文章〈讀中文系的我們,到底在怕什麼〉、〈我從不夢想安逸,就算前方黃沙滾滾〉,及學術文章〈台南老屋再利用發展城市文化〉刊登於《城市管理與科技》期刊(2017年04期)。   ●推薦序 ●人物介紹 ●自序 ●致謝 ●楔子 /第1章/終‧於始 華人普立茲星光大道 受訓一個月把你丟上線 小姐,沒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 /第2章/新聞界最狂的龍王 新聞之龍是怎樣養成的? 職場不是學校,長官不是老師 文字又哭哭了 /第3章/前仆後繼做新聞 上電視就是「名人」 從北京回台灣「做新聞」 前仆後繼

做新聞 /第4章/新聞像打怪,怎麼打怎麼怪 瘋狂新聞台 我是記者也是個平凡人 到青海和陸媒一起做新聞 /第5章/新聞屬高風險行業 公親變事主 記者到底要什麼? Promo算不算新聞 /第6章/我們與惡沒距離 記者觀落陰的本事 跟新官市長上演玩命關頭 /第7章/比扯鈴還扯的新聞 有梗沒梗都是新聞梗 新聞擂台 韓市長請吃拉麵 /第8章/我把酸民當喪屍 記者箭靶 見證新聞台轉型之路 /後記/去留肝膽兩崑崙 離開,或者繼續披星戴月 再度成為「一般觀眾」 記者行話你會多少?   推薦序 哈遠儀/中視新聞主播、中視《改變的起點》主持人   跟著尚方的文字,我彷彿又回到菜鳥時期孤立無援

的時刻,從頭體會記者生涯的酸甜苦辣。   記者是還原真實的使者,但真實真的存在嗎?在人人有權解讀的網路時代,理解新聞如何被產製,或許能開拓您「看新聞」的視角,但願犀利的眼光仍含著溫柔。 李錫錕/前台大政治系教授,講授「政治學」、「大眾傳播媒體與政治」等課程   作者徐尚方的書名《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其實道盡了不只是媒體界,而是企業界、政府界、文化界、學術界甚至是宗教界的現象。也就是說,眼見為憑(to see is to believe)固然很重要,但是常常看到的只是曝光(exposure),未必是真相(truth)。   真相為何這麼困難得知?尚方從她的新聞採訪經驗得知:資

訊(information)採集已經很困難,更困難的是資訊經過人的處理(所謂政治介入political intervention)成為曝光的資訊(所謂新聞news),此時的資訊和真理可能產生差距,變成非故意製造的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或故意製造的假資訊(disinformation),亦即美國川普總統所稱假新聞(Fake News)。   本書可以說是一個現代年輕人就業後的甘苦心路歷程。尚方透過多年的採訪經驗,帶我們進入複雜的真相探索的世界,不只可以提供有志新聞工作者參考,更可以讓一般人(尤其社會新鮮人)對就業環境的詭譎多變得到更深的瞭解與體會。   如何在錯誤或造假資訊

世界中尋找真相?多數人採取消極的態度隨波逐流,如同李白詩「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不關心也不相信能看到長安(真相)。尚方正好相反,她採取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積極態度,從「良心、勇氣、耐性」的至高點去撥雲見日,終究會見到太陽(真相)!這不也是美國普立茲新聞獎所鼓勵的精神嗎?   我肯定尚方這種態度,所以很樂意為她寫序,更樂意向大家推薦她的書! 葉海煙/國立成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曾幾何時,昔日的「無冕之王」,如今已然身份更迭,角色劇變!   曾幾何時,定頻定睛的收視,如今竟似浮光掠影,甚至只以「點閱」為樂!   曾幾何時,現代傳播媒體已幾乎向網路繳

了械,而讓小眾崛起,直播當道!   然而,無論如何,老兵不死,祇是凋零有期;而記者乃傳媒所一直倚重的「新聞老兵」,他應該不會無端退場,除非真相已經不再引人注目,新聞也竟短命如昨日黃花,只是一味地移往歷史荒蕪的背景而終銷聲匿跡。   此刻,眼前突然有光耀現,有影移動,一個矯健之身猛然而起,就在螢光幕前現身,就在攝影機下發聲──她以「菜鳥」之姿,恍若有「超能力」般騰空而起,以短短兩年的時間,費盡力氣,用盡腦汁,為新聞工作者本有的絢麗與榮光,以及所可能遭遇的困頓、所必須面對的黯黑,做了精到的註腳,做了燦然的寫照。   纔二十五歲的尚方,自成大和北京清華學習了掌握文字與影像的卓越能力之後,便一頭

栽入喧嘩的新聞現場,纔兩年的時間,就有了讓人刮目相看的表現;更難得的是她邊走邊看,邊做邊學,還手腦並用,靈思迸發,在如無頭蒼蠅般的奔走與衝撞之際,仍然好整以暇地紀錄下這兩年「華麗冒險」(尚方自況)的點點滴滴 ── 其中,有血有汗,有言有行,有情有義,有心有感,有聲又有影,有本又有據,而在跳動如珠璣的精美篇章裡,為當前台灣媒體的最前線,做了一次前所未見的掃描與速寫。   這本精緻小巧的書是如假包換的青春記者的隨身筆記,其中句句是實言,字字是真跡,恰恰和那神出鬼沒、買空賣空的假消息全然對反;而尚方在出入新聞叢林(尚方自喻)之後,竟然還能夠心平氣和地和我們閒話家常,她的專業已然教人敬重,她的涵養更

是讓人佩服,值得所有門裡門外的有心之人疼惜憐愛。   曾經在課堂裡和那青春的臉龐、那無邪的眼神、那動人的笑語直接地面對面,而且印象深刻,銘感在心,因此身為人師的筆者,此刻只盼望這一心嚮往有一天能夠步上華人普立茲星光大道的尚方,依然能夠心中有夢,且始終熱情不減,初心不退,縱然不能成為「新聞界最狂的獅子」,也絕不會變作一隻小病貓喵喵於眾聲喧嘩裡。   在此,謹邀請所有對台灣的媒體仍然不灰心不喪志不絕望的朋友們,一起來品味這本生動活潑的記者現形記,一起來欣賞一個初生之犢如何生猛地高高跳起,又緩緩落下,而悠然照落下的美麗身影。 許復/資深媒體人   願新一代新聞鐵娘子手持「尚方寶劍」幫助觀眾與

讀者撥雲見日。   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擇善固執的特質,猶如熾熱無比的「赤鐵」 ; 德國總理梅克爾沉著冷靜的一面,則更像冰凍千年的堅硬「冷鐵」。人如其名的尚方,就是一個綜合這兩種特質的女孩,面對赴湯蹈火的新聞任務從不畏懼、使命必達,而心中卻永遠實實在在地保有自己的初衷念想。   我所認識的尚方,不願妥協的不只是逐漸往畸形發展的傳媒環境、酸民的各種雜音,更還有這一個紛擾時代為年輕人寫下的種種考題 ; 而她靜下心來面對的,除了自己身為媒體人或KOL的定位,更還有自己為媒體產業、台灣以及這個時代創造什麼價值。   多年前,我還在香港的電視媒體任職,除了擔任採訪中心主管兼播新聞之外,在某個農曆過

年後竟接到來自高層的最新任務:「協助招聘台灣籍記者與主播。」究其原因,是因為「台灣特色」的新聞呈現方式/播報方式,能夠為觀眾帶來不同的趣味。   事實上,外媒管理層未必通透的是,台灣所謂的「媒體自由」,事實上早已經嚴重變形,錯綜複雜的政治惡鬥與商業利益,已讓不少媒體成為煽動民眾情緒、製造對立的源頭,而新聞工作的華麗外衣,更常常讓許多原來抱有理想的年輕人,常常在追逐時間的高壓與短暫的「成就感」中,逐漸忘了自己原有的初衷,接著就「變了質」。   尚方就是當時用心準備並成為最後一輪主播候選人的台灣年輕人之一。雖然最後她並未赴港發展,但我看到在往後多年她卻更精彩地用自己深厚的文學功底、社會科學家的

血液、以及思想家的細膩與媒體人的熱情,在兩岸發光散熱。   一面書寫這篇推薦序文的當下,我不禁回想起,大約數月前我們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相遇,她興奮地分享已確定與台灣遊讀合作出書的喜事。女孩的笑容依舊如平時的鏡頭上ㄧ樣甜美,但是比起過去又多了一份更強大的堅毅與柔韌,我當下就在心裡預言,她很快會在電視產業之外的地方綻放更多光彩。   此刻已然來到,而且只是起點而已。願尚方的新書《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就是一把尚方寶劍,說斬妖除魔太沈重了,但女孩善良、用心又帶點叛逆的起心動念,卻能揮去一片霧霾,幫助更多讀者、觀眾們能夠撥雲見日,與時代共進。 黃宗成/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校長   「花若

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徐尚方老師才華洋溢、創意無限,為台灣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北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及全球財經新聞雙碩士,主要專長領域為新媒體營銷傳播、跨文化傳播、公共演說、城市品牌、創意產業設計,因此被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網羅為管理學院Knowledge management(知識管理)課程授課教師,亦負責教務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重要業務,深受修課同學愛戴與工作同仁肯定。   本書《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可比擬為美國幽默大師及小說家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是徐尚方老師在本校教學與工作之餘,感受到畢業同學需要有一本有關於求職與就業歷程的勵志課外讀物,因此發表了這

本新書,記錄了大學畢業生在社會職場勇於任事、無懼艱難、使命必達的熱忱與衝勁。本書亦可比擬為英國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系列小說,描述記者是私家偵探與小說家的化身,處理事情要有靈感與創意,並要有生動活潑、思路流暢的文筆對社會大眾作有溫度的報導。   本書之出版對於台灣當下大學生與社會新鮮人,在讀書、求職與就業方面,都有相當之影響及貢獻,謹於書首以此文為序,表達恭賀與推薦之意。 鮪魚(劉俊佑)/生鮮時書主理人   流量是把雙面刃,當你身處聚光燈下,任何事都會被放大。   記者,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職業,大多數人談起他們,還是厭惡的心情多一點,像網路用語:「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就是一句會一秒惹怒記者朋友的話。   但記者之所以討論度高,也是因為每日新聞都會看到他們,他們是社會事件的轉接頭,手握極大的流量分配權。   流量就是話語權,在這個時代掌握話語權的人,總是讓人羨慕嫉妒恨。   因此,當記者在電視上不小心問了蠢問題,說錯了話,在每天被上司催稿,擔心「獨漏」新聞的壓力下做錯事,發生每個上班族都會犯的錯,更容易被攻擊。   流量是把雙面刃,當你身處聚光燈下,任何一件事情都會被徹底放大。   我大學唸大眾傳播系,除了自己跑過一兩年的校內電子報,受過新聞訓練,我的老師、同學和學長姐學弟妹,很多也都是新聞工作從業者,有記者、主播、編輯和媒體公關等等。   我對

記者比一般人熟悉不少,更能深刻體會,這職業的難處與痛苦,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有幾位記者朋友,但透過本書,透過作者用如臨現場的生動筆法,寫下記者的無奈,相信能增進你對這職業的瞭解。   有趣的是,因為作者在北京清華念過書,經歷過十分嚴謹的「新聞訓練」。   她曾為了一個新聞作業,在零下十幾度的寒冷天氣下,排隊買紀念幣,再到網路上購買紀念幣,將兩者拿去銀行鑑定,發現原來是銀行有內鬼,偷偷大量出貨給網路店家。   一個多月的辛苦努力,就為了一則新聞,一個作業,追蹤真相的戲劇過程與破案的痛快感,讓當時還是學生的她,對新聞產業心生嚮往。     等到自己開始跑新聞,第一則新聞卻是幫「蕭敬騰找

狗」的新聞,她將畫面傳給北京的朋友,卻被嘲笑:「這也算新聞?」   這有兩層諷刺,一層是職業的記者職涯,完全戳破學生時期的對記者的想像,但我想這就是產學差異,或許每個職業都會遇到。   另一層則是在言論比較自由的台灣,新聞卻是綜藝節目多過嚴肅新聞,作者也提及,自己有外國的朋友覺得台灣新聞太好看,好看到連來台灣玩,都在旅館看新聞。   除了在北京念書的背景,身為前線新聞工作者的她,更待過中天電視台,在選舉期間因為上意,報導過多則韓國瑜的新聞,這期間也讓她遭受許多鍵盤酸民的攻擊。   這時的她發現,許多明明是按照正常程序做出來的新聞,卻被鄉民攻擊的體無完膚,甚至連她自己的國小同學都加入撻伐

的戰場。   真相是什麼?真相其實藏在冰層之下,我們每個人只看見一小部分,就認為我們發現了真相,並且深信不已,甚至放棄和不同立場的人溝通。   而這也是我推薦你看這本書的原因,如果你對記者存在著無奈或是誤解,作者用730天的記者生涯,能夠讓你用從業者的角度,來理解新聞、理解真相。   更重要的是,本書可以讓你理解,雖然聚光燈放大了記者的曝光量,但記者跟你我一樣,都是為了理想、為了生計奮鬥的「普通人」。看世界不是只有一個角度,持續的溝通,相互理解,雖然不見得能讓我們掌握世界的全貌,但只要一直做下去,肯定能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劉人豪/頂呱呱餐飲集團--副總特助曁行銷部主管   記得大學

上公關實務課程時,一位公關業界資深的老師,在第一堂課,拿了一份當天的報紙,詢問全課堂同學,「你們知道這份報紙,有哪些地方是假的嗎?」   一如往常地,課堂上的同學們一片鴉雀無聲,包含我在內,一部分是我們確實不太清楚問題的答案,一部分是大學生確實都不太跟老師互動(咦?!離題)。   老師接著說:「跟你們說,這份報紙,除了日期以外,全部都是假的,或者說,可以是假的。」   那個時代背景,是12年前的一堂課,當然同學們對於這樣的開頭還非常不解,開始議論紛紛想要說哪些地方是真的,最後,新聞報導能被操作、廣告更是充滿操弄、美食報導可能是置入、甚至連電影時刻表的版面都可能被安排過。   壓垮駱駝的

最後一根稻草是,我原本站起來呈現戰勝的姿態想說出:「老師,除了日期,天氣也是正確的!」沒料到,報紙上寫著晴天,而教室外烏雲籠罩似乎要下雨了,於是我只能悻悻然坐下。老師接著更說:「抱歉,我忘了說,有時候日期可能也會印錯。」   那是我開始認識媒體的第一步,而後的日子裡,我無法確切地說,當年老師的那一段定論,是真,或是假。但確實的是,我們確實能夠接種媒體的力量,幫我們完成些事情。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來到電信三雄之一做公關,那時候開始跟媒體實際互動,才發現媒體記者跟企業公關是如此密切依存的關係,大概跟小丑魚與海草的關係類似,當時公關部門人很多,那也是後來我才意識到的龐大,每天前輩們的工作大概

就是跟記者聊天,真的是聊天的那種,但,也就是如此,我發現我們在競爭對手發出新聞稿的隔一秒大概就能收到新聞稿,也因此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反應,通知資費部門作出對應方案,並在中午就發出對應,在下午第一波的晚報先跟上,隔天的早報也會同步曝光,當年的電子媒體還沒這麼旺盛,報紙媒體的曝光依然是我們的成就與KPI,而企業公關也就這樣和媒體記者保持者,你好我好的友好關係。   近年常常聽網路上再說「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網路興盛,大家開始在網路上流傳那些新聞媒體的錯誤,比如採訪戴著眼鏡的小女孩問說「妳有沒有近視」或是採訪翻車的豬仔車問豬說「你為什麼跳車」這類的蠢問題,但是,長越大,認識越多記者之後,才發現能

當記者真的是不容易的事。   我認識的記者,大部分都是相當博學多聞的,各線路的記者有其各自的專業,並且是通透整個產業的,從大趨勢到小祕辛,都能侃侃而談,無論是充滿熱情抱負的小記者,到經驗豐富的老記者,各自都非常有故事,我心裡面,記者的工作是無時無刻的,因為我們永遠生活在資訊裡面,而任何的資訊都能成為記者取材的素材。   「記者的工作是迷人的,因為工作的內容就是不斷地接受訊息、梳理資料、總結歸納,長時間下來,就會成為一位博學而迷人的人類。」 賴正鎧/中天《神秘52區》記者,知名創作者Mr. 錯別字-啊閒   我哭,不是因為廁紙用完。   而是邊上廁所邊哭著看尚方寫的書!   我也是一位

記者,工作量大到壓縮了假日的時間,所以沒辦法一杯咖啡一個午後,坐在沙發上愜意看書;也因此一捲衛生紙一段破碎的時間,蹲在馬桶看書成了現在的習慣。   解釋了為什麼人在廁所裡看書,現在解釋為什麼哭!因為書裡的字句平實地捏緊了我的心臟,讓我頻頻拭淚點頭。   當媳婦看了《82年生的金智英》,會哭;當運動員看了《KANO》,會哭,那是因為他們懂說故事的人在表達什麼,這本書對記者來說,也會哭。   當尚方說到,趕不及做新聞又找不到採訪車夥伴又不給力時的無助;當尚方說到,長官高壓的斥責再踢入修帶輪迴的自我否定,這些都是當過記者才會知道,新聞下的畫面。   很多人都覺得記者像是專櫃裡的精品,卻不知轉

身回到公司後的我們,是燒到焦頭爛額被壓著頭擰的菸蒂。那為什麼還要作賤自己當記者,給長官罵給網友酸?那是因為……我不爆雷了請你自己看。   如果你對記者的工作憧憬、如果你常把「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打在網路留言、如果你好奇記者到底在幹什麼,你應該翻一翻,或許你不會跟我一樣看到哭,但書中某些段落一定會給你的觀念不小的震盪。   其實會邊看尚方邊流眼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之後也打算寫一本記者的書,結果現在被尚方搶先一步了……   我知道新聞要搶快,沒想到出書也是!真的沒尚方優秀,嘖…… 紅豆Q粉粿(周育信)/ETtoday新聞雲「鍵盤大檸檬」編輯   菜鳥記者必學關卡:無視「喪屍」般的

酸民。   進職場第一個「讓粿哭光一包衛生紙」的,不是被惡魔般的主管盯得滿頭包,我也沒被冷漠的同事排擠成邊緣人物,當然,更沒有電視劇情般的「潛規則」找上我;而是螢幕那端的……一般民眾。   不對,正確來說是,鍵盤酸民。   粿對於新聞的熱情,可以回溯至高二加入校刊社那一年,我可以自豪地說,堪比老虎伍茲之於高爾夫球,又或者音樂家朗朗之於鋼琴吧!當時我就深深察覺自己對文字的熱愛、對傳遞訊息給更多人的使命熱忱。   「我想當一個為弱勢發聲的人。」   「我想當一個把社會角落資訊傳遞到大世界的人。」   我在新聞系的面試官面前,也是如此自豪地說。然而,一切的美好情懷,在我進入職場,對「第一篇

完成的新聞」按下發布鍵後,重摔至谷底,那天我大哭,在辦公室裡,也在小小的租屋處裡,哭光了不只一包的衛生紙。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你這樣的爛妓者。」   「你媽知道你在當妓者嗎?」   「無腦記者!」   好多好多傷人又刺進我心的網友留言,在我所寫的新聞連結底下滾動著,我不斷重新檢視,想找出自己是否哪個段落、哪句話寫錯了,但找不著,最後坐我隔壁的前輩語氣平淡地給瞭解答,「因為你這篇牽涉到政治立場問題,一定會有相對的另一方一直來罵,就算你寫的沒有錯。」   最後,前輩還說,「你這個算還好啦!你怎麼哭成這樣。」當下我像被釋放般地呆坐著,淚眼汪汪地羨慕著前輩那副宛如「鋼鐵不壞之身」的堅強模樣

。   那時,我便看見了「酸民」的存在。   在同樣是記者的尚方書裡,不同於身為網路編輯/記者的我,她更是經常得走到戶外、站在人群第一線面對民眾的不滿和斥罵,我更佩服她的勇氣和耐心。   想知道被人們稱為「小時不讀書」的我們,如何練就「打怪、打喪屍」的能耐嗎?尚方的書裡,為此解開了謎團。 黃士修/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2018年發起以核養綠公投並擔任領銜人   2016年,唐納•川普贏得美國總統選舉,帶起假新聞(Fake News)和事實查核(Fact Check)的顯學。台灣大約從2018年起,也陸續出現許多事實查核單位。但是對於防堵「假新聞」與言論自由的取捨,我始終持保留態度。

  當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帶有政治立場和背後有資源支持,帶有「真實惡意」的職業人士,看似開放協作的機制掩蓋了機會成本的剝削。我當年就向幾位媒體界的友人預告:「有一天我們需要對事實查核做事實查核。」   在台灣,記者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卻得到「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罵名。社會大眾譴責媒體亂象,是否想過自己身為閱聽者的喜好,如何影響新聞產製的過程?   本書《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揭露了一部分的答案,你可以透過尚方的文字,瞭解她身為第一線記者跑新聞的經驗。當中有許多艱難與無奈,但只有體認到業界的生態,才能開始談什麼是媒體識讀。 Metta(許維真)/《自媒體百萬獲利法則》作者

  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被網路酸民「霸凌」以及她認識的朋友並未支持她的部分,因為類似的情緒感受我也曾經經歷過。   身為一個意外FB有藍勾勾常常被誤認為KOL的平凡人,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天天會遇到對妳滿懷惡意言語文字攻擊的人,特別是在妳看不到的地方,儘管我覺得他們所認為的我是平行時空,真實的我並非如此。   「很多人總是期待公眾人物或是KOL可以溫良恭儉讓回應自己很無禮的言行。」   這是我提過覺得當名人有名氣其實是CP值很低的一件事情之一。而且人性總是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希望的事情。   畢竟有權力或有專業你一定會有錢,但是名氣帶來的不一定是一定會有錢,更多的是對於女生的「妳應

該怎麼做」的人際剝削還有情緒勒索,但是為什麼我們「應該」要如此?   又到底什麼是「應該」?   而且在父權的社會下更別提仇女或是厭女情節還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的狀況……我在自己的書中也曾經提過女生與男生在社會中遇到的問題與壓力不同之處。   同時我覺得在現在社會中,帶著正念溝通真的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在於清楚自己溝通的過程中到底想要獲得的是什麼,畢竟我們無法要求陌生人理解自己,很多時候偏見也無法在短時間消除,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放下說服對方的情緒,好好的活在當下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珍惜自己愛的人。   也謝謝作者讓我們知道女性在傳統媒體領域中遇到的挑戰。 作者序   一個剛畢業初踏入社

會的新鮮人成為電視台的記者,外人看來從此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風光得很。但表面越是光鮮亮麗,背地裡其實更是酸苦;你很難想像一位鏡頭前樂呵呵又開懷說學逗唱的記者,前一晚可能會因為獨家難產而哭著熬夜工作到半夜。   每年8月一到菜鳥紛飛,各自落在不同處所開啟事業的旅程;然,有一群菜鳥——無論認真與否、聰明機伶與否還是學歷為何,只要他們一落腳,到了台北的這一間辦公室裡,就有著與其他行業菜鳥們截然不同的命運。分秒必爭、飛速穿梭於城市大街小巷,和資歷比他們年紀還多上許多的攝影大哥、大姊們一起並肩作戰,他們不但要佯裝是指路人,約好受訪者、安排好妥當採訪地點及拍攝畫面,必要時還得自己出鏡演繹一番。

  每天一上班,這群菜鳥就要跟上天賭運氣,因為他們的工作要完成,總靠天時、地利、人和,但就算這些通通不到位,也得費盡心機克服萬難,將每天午間新聞、晚間新聞準時送達新聞部編輯台。短短5分鐘,在他人眼裡就是零碎的、多餘的時間——即使是上班偷閒耗掉可能也無所謂;但對於這群忙碌的新鮮人而言,這五分鐘的差別就是新聞能不能趕上播出的關鍵!趕不上等於你前端作業是白忙一場,更重要的是——你給編輯台播什麼呢?   進入新聞台工作讓這群人有著不同身分,一躍而成半個公眾人物,作為數十萬觀眾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就算你是個20幾歲的小毛頭,也得擺起40歲大人的架子,時而圓滑、時而霸氣地壓著嗓子說話。   這一份工作

讓人每天腎上腺素飆高,我想到小時候的遊戲超級瑪莉——關關難過關關過,而且怪物只會越來越難搞。不過這兩年的歷練,在我事後回想起來,特別珍貴——給我一把掀開新聞潘朵拉寶盒的鑰匙。   當我們從螢幕中看見自己的模樣,有時幾乎認不得。在昂貴的機器和播送平台的包裝下,我們的初心是什麼?仍如第一天踏進新聞台時,對於探索真相持有高度的激情?還是漸漸淪為新聞產品製造機——負責的新聞不管誰來報導都一樣,唸過的名字不一定能代表品質,不似權威醫師以自己的名字做為醫術保證。   一如往常的台呼掛名成囫圇吞棗的流水帳,更詭異的是時至今日電視台所稱的「觀眾」到底為何人?是有知情權的社會大眾?是新聞產品消費者?還是與新

聞台站在同一陣線的「同溫層」盟友?這問題關係到我們做新聞給誰看、從何著手、角度怎麼切;當我想到這一層面時,我想我已失去了新聞工作倫理中該保持公正客觀的專業素養。   每天遇到的新聞議題使我感到惶恐、矛盾,腳下踩著的界線不斷被突破,難道藉此能說服大眾說——「這樣的勇敢是被視為傳統夕陽產業懂得改變、轉型、與時俱進嗎?」用「放棄公道」交換電視、平面新聞的未來,代價恐是持續惡化的媒體生態與偏頗的第四權。   作為一個公民與媒體從業人,我認為有義務將自己所見所聞做成紀錄,第一線帶讀者到「新聞產線」現場,力求解除社會大眾對於基層記者的誤解。如果本書還能起到一點正向作用,那便希望讀者能從中認識及瞭解一點

每日新聞取向背後的意義,在閱聽時得以明辨是非。   這本書還希望能起到另一點作用——無論你正在經歷第一份工作所帶來的震撼教育,抑或是在求學階段後期進入職場前的迷惘階段,我希望能陪著你一起走這一段路,用我在媒體叢林裡找尋出路的生命體驗,真切地與你分享這一階段的生命經驗。   我覺得在菜鳥進入職場的階段,就像是從小看過的英雄傳奇故事,你會遇到許多關卡,但卻不能夠退縮,這讓我想到:美國神話學者約瑟夫.坎伯在名著《千面英雄(TheHerowithaThousandFaces)》中,講述每一個人都有著英雄歷程,首先你必須從滋養你的溫室中出走,來到一座充滿危險的黑森林,在這森林中克服一切困難後,迎來勝

利的果實。如果你在進入黑森林前因為害怕而跑回家,那麼你永遠無法完成你的英雄歷程,並且無法取得勝利的果實。   從神話看我們的生命階段,溫室就像是養育我們的家,黑森林是社會、職場,勝利的果實我則解讀成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階的「自我實現」,所以想要成為夢想中的樣子,面對眼前艱辛而又艱難重重的旅程,我們必須義無反顧背起行囊啟程!   我選擇媒體這一條路,從赴陸讀書到回台灣在全時段新聞台當記者,將近兩千個日子,在這之中我經歷許多自己從小到大不曾想像過的事——穿著俐落女式西裝在星級飯店試完菜後,就躍上採訪車與最當紅的政治人物在高雄往北的高速公路上演出追車戲碼;或者,上午才聽辛苦的路邊菜販阿姨陳情

菜價讓她沒有活路,下午就到米其林摘星酒店大啖龍蝦料理,採訪主廚們的追星歷程。在工作中,我看見社會角落各行各業的人們用疲憊的、開心的、興奮的、傷心的、憤怒的或激動的表情向我們訴說他們的故事,把渴望社會聽眾能夠給予的回饋寄託在我筆下的文字。   有著一支麥克風和一台攝影機狐假虎威,我的生活隨著新聞工作豐富而多彩。不過每天為了幾分鐘的影片忙碌,經常趕得連飯都沒時間吃,所以前輩們總會交代菜鳥要隨身帶營養餅乾在身上,以免三餐不定時搞壞了腸胃。   除此之外,與辦公室白領族們一年四季都吹著恆溫空調不同,我們在酷熱的豔陽天跟著打選戰的政治人物東奔西跑;在颱風天風狂雨驟的凌晨,克服萬難去上班;在趕新聞的時

候,逼著採訪車司機大哥們超速飛奔在大街小巷……為了工作,我們甚至能夠將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辛苦的工作,並不總是有成就感伴隨,有些時候在鏡頭前,幾句本應該無傷大雅的話一講出去,竟會引起網友論戰甚至攻擊,在晚上回到家的寂靜時刻,強大的內心就是必須要培養的。   新聞為我帶來困難,也為我帶來成長,作為新世代的媒體人,我想要傳達我對於新聞的觀察及經驗;如果你願意,我希望能夠邀請你一起和我來一場英雄的歷程。   “Youweregiventhechoicebetweenwaranddishonour.Youchosedishonour,andyouwillhavewar.”(在戰爭和屈辱前,

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然得面對戰爭!)――WinstonChurchill溫斯頓‧邱吉爾   楔子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的大日子--第15屆正副總統、第10屆立法委員及政黨票選舉。這一天,正是距離我20歲拿到選舉權後,七年來第一次行使這項權利。 一大早約莫才8點多,我和爸爸一起散步到了我曾就讀的國小,同時也是戶籍地分配的投票所,沿途有五間教室開放作為民眾投票處,我們是最裡頭的一間。在路過其他教室時,大排長龍的人群從教室內延伸至教室外走廊,並繼續一路排到走廊盡頭轉彎處的中庭。 最討厭排隊的爸爸一看到眼前的景象就對我說:「糟了,忘記把手機帶出來滑!」不過幸好待我們找到我們那一

區的投票所,排隊狀況不如其他教室誇張,等個十分鐘就順利完成程序了。 為什麼我七年來不投票,直到今天才拿著身分證執行權利呢?除了之前總是遇到出國、工作沒有及時回家投票之外,還有一種因為不知道要投誰就乾脆都別投的心態。直到這一次選舉,我真切地參與過、吶喊過,然後再跳出權力體制外成為一個觀眾,我看見這次政壇最詭譎的形式、媒體最瘋狂的傳播,而這些現象已無法再由我們過往的傳播學理論來解釋及看待,台灣也許進入了一個言論最自由,卻同時也最被輿論緊箍咒所牽制的奇妙地帶,新聞媒體儘管不能說是始作俑者,也絕不可能置身事外。 距離總統大選一年多以前,台灣政壇新星--韓國瑜崛起,一夕之間爆紅,我從一位生活線記者變為得

天天追著韓國瑜跑。不知從何時起,再也不必報生活線的獨家新聞議題了,只要和韓市長相關的,不管什麼芝麻蒜皮小事,都能是好題材。有時,我感到自己似乎有點「不務正業」了,我身為產經生活中心的組員,對於台灣哪家公司正面臨什麼危機、台灣股市概況等一概不知,倒是韓國瑜的家庭成員有誰、兒女分別讀什麼學校、他平時保養身體的撇步、與夫人的相處概況等瞭若指掌⋯⋯ 在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中,我像是一個激情的帶動者,鏡頭前與韓市長一同在十萬人群中大進場,當時的我也被這樣的氣氛感染,並全心全意相信這是一場有意義的革新戰役。在新聞課堂上,我知道客觀公正就應該是記者不變的信條;然而,當我到了造勢場,聽著上萬人齊聲唱著愛國歌

,心裡一股熱血如萬馬奔騰而出。此時,我只是一個有著記者身分的人,我也會被感動、也會被動搖。

一起飆高音諷刺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未看先猜會出現哪些歌,看看你的命中率~
還有哪些歌是高音遺珠,歡迎留言告訴我
一起叫破喉嚨、響徹雲霄!!

💌 💌 💌 《諷刺的情書》 聽起來💌 💌 💌
http://youtu.be/o2zUZmUmwUg
---------------------------------------------------------------------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goo.gl/Fhkc1b
按讚我的Facebook專頁:https://goo.gl/jGS8Nw
追蹤我的IG專頁:https://goo.gl/PF1EZn

更多影片:
美少女戰士:https://is.gd/8ruyXw
音樂唱聊室:https://is.gd/Y9TT4t
地獄翻唱:https://is.gd/GEcRCB
那那大歌廳:https://goo.gl/tWvnFC
鬼叫KTV:https://goo.gl/8MUYiC
那那大師音樂教室:https://goo.gl/Cmms95

#高音轟炸精選 #田馥甄 #諷刺的情書

買畫也能賺大錢(2012增訂版):黃河帶你進入藝術投資的26堂課

為了解決一起飆高音諷刺的問題,作者黃河 這樣論述:

2012全新資訊增訂版投資報酬率比房地產、股票還高的藝術投資術你絕對要知道! 【增訂版大更新】  ◎新增大陸地區拍賣公司  ◎台灣藝術家目前的漲幅  ◎績優股大閱兵的總量  ◎新增近期流行的攝影、錄像藝術等議題說明  ◎台灣六大藝術博覽會  ◎台灣畫廊新增加46家,總數達115家  ◎藝術電影介紹新增31片,總數63片  ◎更新書中新數據   海峽兩岸第一本,權威級藝術投資入門書!  藝術絕對是投資新管道,你知道華人藝術家目前的漲幅狀況嗎?  你知道哪些是藝術中的績優股嗎?如何買才能讓你翻漲數十倍?   1996年,一幅陳庭詩的版畫<蟄>只要6萬台幣,  2007年卻以235萬台幣成交,11年

翻漲近40倍!   新聞媒體上,一幅畫作在藝術拍賣會屢創高價時有所聞。由於中國經濟崛起,帶動亞洲藝術市場熱度,讓「藝術投資」成為新近的熱門話題。一張有潛力的畫作,在數年後有可能會翻上數十倍的價格,投資報酬率比房地產、股票還高!   然而藝術投資到底需要怎樣的眼光才不會失手?想投資藝術品真的需要動輒數百萬嗎?藝術品拍賣市場到底是怎麼運作的?畫廊跟拍賣會上如何買畫?……想一窺藝術市場的究竟,都可以在本書找到答案!   作者黃河先生現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副理事長、雲河藝術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學學文創「藝術投資」講師。經濟系出身的背景,以及長年操作藝術投資的經驗,擁有理論與實務的雙重優勢,使本書具有紮

實的內容與實用價值。   在世界是平的與M型社會趨勢下,你不能不知這個投資報酬率比房地產、股票還高的藍海投資術!就讓藝術投資達人黃河引你進入藝術投資的大門,教你如何風雅穩健賺荷包! 本書特色   ◎第一本關於藝術投資的大眾入門書。   ◎邀請藝術投資專家: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副理事長、雲河藝術管理顧問——黃河先生執筆。作者有經濟系出身的背景,以及長年操作藝術投資的經驗,擁有理論與實務的雙重優勢,讓本書具有紮實的內容與實用的價值。   ◎本書將藝術投資的相關知識由淺至深分為26堂課,讓讀者能循序漸進。   ◎配有輕鬆活潑的插畫,精美的藝術品圖片,以及資訊豐富的表格,讓讀者更容易了解、吸收。   ◎附

錄實用的藝術產業資訊。 作者簡介 黃河 現職  雲河藝術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  宸鴻光電天來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  中華文物學會理事兼油畫組召集人  萬寶周刊發行人兼藝術專欄主筆 經歷  1956 生於高雄縣旗山鎮  1963 由父親黃遂初啟蒙書法、口琴和古典吉他  1969 獲高雄縣全縣水彩寫生比賽第三名  1970 入水墨鑑定、古琴名家容天圻畫室  1983 與友人合創「雅的藝術中心」  1987 隨師大藝研所所長王哲雄研習西洋美術史  1990 創立「翡冷翠藝術中心」,代理歐洲19世紀名家油畫雕塑  1991 受聘「甄雅堂藝術中心」擔任總經理  1992 創辦「標竿藝術拍賣公司」  1997

策畫曾佑和、陳庭詩畫展。標竿藝術拍賣公司轉型為「雲河藝術管理顧問公司」  1998 於理財周刊、萬寶周刊擔任藝術投資專欄主筆  2002 為雅逸藝術中心策畫法國當代畫家畢費(B.Buffet)回顧展  2003 成立雲河講堂  2004 舉辦陳蔭羆收藏展  2005 舉辦華人國際藝術大師:趙無極、朱德群、丁雄泉、陳蔭羆收藏展  2007 擔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副理事長。於學學文創志業講授「藝術投資」課程  2008 策劃遠雄建設「藝術三部曲活動」、「藝術浪潮首部曲:雲河典藏1」、「藝術浪潮首部曲:雲河典藏2」  2010 擔任萬寶周刊發行人、宸鴻光電天來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策劃「雲靄之白:白明

的抽象藝術」、「中國水墨畫名家尹滄海於國父紀念館之展覽」、「遠雄建設:法國之光繪畫展覽」等展覽之策展人。擔任「中國雕塑名家朱炳仁於華山藝文特區」之展覽顧問  2011 擔任飛馳中拍賣營運總監及拍賣官  2012 策劃中國當代抽象畫家張劍「十年一瞬:張劍當代藝術展覽」 Chapter 1 觀念篇 第1堂 M型社會,你更要懂藝術投資! 第2堂 華人藝術家當道,千載難逢的進場時機 第3堂 藝術投資的五大優點 第4堂 藝術投資我最大!──股票、房產、藝投比一比 第5堂 多少錢才能做藝術投資? 第6堂 不懂藝術,怎麼辦? 第7堂 自我撿驗:你適合做藝術投資嗎? Chap

ter 2 市場篇 第8堂 梵谷流浪一百年!──從世紀超級名畫看藝術品的估價原則 第9堂 藝術品三大通路:畫廊、拍賣會、博覽會 第10堂 「畫廊」買賣教戰守則 第11堂 「拍賣會」買賣交戰守則 第12堂 「博覽會」走進藝術大觀園 第13堂 藝術市場的新興事業:「藝術顧問」 第14堂 透視藝評家、收藏家、美術館 Chapter 3 自修篇 第15堂 增進藝術投資功力的兩大法門 第16堂 藝術市場的量化指數:梅莫氏指數、雅昌指數 Chapter 4 實戰篇 第17堂 藝術投資有「績優股」嗎? 第18堂 如何尋找「潛力股」? 第19堂 油畫真的是藝術

投資的首選嗎? 第20堂 如何避免買到偽作? 第21堂 如何判斷起漲點、脫手點? 第22堂 如何判斷藝術品價格合不合理? 第23堂 聽說藝術投資可以避稅? 第24堂 買了藝術品要如何保存? 第25堂 買華人藝術家好,還是國外藝術家好? 第26堂 我想買藝術基金可以嗎? 附錄 看懂拍賣型錄 藝術產業實用資訊 看電影,學藝術 作者序藝術投資是一場偉大的遊戲黃河   1996年,拙作《藝術市場探索》與劉太乃先生(當時任職於工商時報,後來成立藝術新聞,身兼媒體、藝評家、收藏家)的《華人藝術市場》相繼出版,次年簡秀枝女士(身兼收藏家、媒體發行人)以謝恩為筆名出版《絕對的藝

術家──趙春翔的藝術世界》,當年華人藝市年產值還不到10億元。   經過十年,因中國經濟掘起,帶動全球收藏中國當代藝術風潮,2007年藝市年產值已上看500億元(中國佔300億、香港佔100億、台灣佔30億、紐約佔20億、歐洲地區50億),單一畫作超過百萬美元的可謂俯拾皆是。鑒於藝術市場的觀眾愈來愈多,藝術圈急需一本「工具書」,為資深藏家解憂,為新手解惑。 《從馬內到曼哈頓》作者彼得.瓦森(Peter Watson)說:沒有人能真正了解藝術市場的全貌。因此本書僅試圖達成下列三部分:  1.透視藝術市場的基本架構。  2.解析影響藝術品的價格因素。  3.藝術品投資的必勝要訣。   我來自香蕉王

國──旗山,父親身兼音樂家、書法家,母親為溪洲(與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女鋼琴家陳毓襄同鄉)樸實農家女,祖父黃秋輝為南部七縣市詩人大會發起人。我四歲初看祖母(陳日成秀才之女)寫大字(書法),小四開始把玩父親所用之Olympus72張底片之相機,十四歲時由古琴書畫名家容天圻正式引進書畫大門。   1984年,我正式踏入畫廊界,隔年遠征巴黎、倫敦、巴塞隆納及紐約,自覺藝術領域浩翰無涯,於1988年進入文化大學藝研所學分班,受教於姜一涵「易經與美學」、陸蓉之「策展與行銷」,並選修師大王哲雄「西洋美術史」與羅青「鑑定與收藏」等課程。   1992年成立標竿拍賣公司,始應藝術媒體及財經雜誌之邀,執筆藝術市場

分析。1997年走訪大陸代理白明畫作,並經其引薦認識賈方舟、范迪安等著名藝評家。1999年受萬寶周刊朱成志之邀撰寫「黃河看藝市」專欄長達二年。2001年因多位對藝術市場有興趣之證券專家的邀請,而開始講授「藝術投資入門與市場」相關課程。   華人藝術市場正進入「黃金年華」,此書能付印出版,實為紀念一起走過「艱辛」的畫廊同業,以及眾多收藏家的愛相隨。感謝為本書加分的啦啦隊親友團之推薦序及嘉言錄,若有讀者因本書而豐富你的人生,或賺進你的第一桶金,則為至幸! 再版後記黃河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重創藝術產業,就算國際兩大拍賣公司成交率亦都跌掉三成以上,中國當代市場暴跌超過五成,但2011年香港蘇富

比成交額74.9億港元較2010年的53.4億港元成長40%與2011年香港佳士得成交額70.4億港元較2010年的56.3億港元成長25%,而華人領先指標的張大千與齊白石更超越西方知名度最高的梵谷與畢卡索,全球十大拍賣行,中國竟占了七家。   貧富差距的拉大,藝術品的高保值能力及全民收藏的觀念都是藝術市場迅速復甦的主因,但各國政府對文化及文創的重視與加持,也發揮了相當的力量。   《買畫也能賺大錢》出版時,正是早期收藏家享受藝術品收藏甜美果實之際,如今華人藝術市場已然受到國際重視,歐美二百年的市場規模,將衝擊華人不到五十年的市場經驗,本書樂當拋磚引玉之樂,但市場瞬息萬變有「都更」之需要,並加

強優質藝術家之名單,也對市場做更多探討,只期引發更多新鮮人對收藏有興趣。「收樂趣于心靈,藏財富于宇宙」是為之序。 推薦序1藝術品將成經濟新動力周錫瑋   如果說藝術家是上天賜給世間的禮物,那麼世間何其無情的屈死像梵谷、莫迪里亞尼等偉大的藝術家,終其一生三餐不濟、貧病潦倒;諷刺的是經典的藝術創作,在藝術家生時總是「無價」,身後卻是「天價」,只因為主觀審美的「私人評價」,不如資訊透明的「公眾評價」,造成藝術家和藝術品如此天差地遠的對待。   當代藝術可以結合文學、視覺、平面、造型、裝飾、表演、建築與科技呈現美學意念與企圖,更幸運的是當代藝術得以嵌入社會生活成為與他人分享的一種媒介,並且透過公眾評價

將「主觀價值」量化為「客觀價值」,形成市場;於是藝術由創造、教育、評論、展演、交易,一氣呵成,鍊接成所謂「文化創意產業」,而繼資訊產業後成為「第四波」經濟動力。   近十年來,全球文創產業的產值,在各國國內生產毛額比重中不斷的提高;例如美國文創產值已經超過12%,英國8%,韓國、香港都超過4%,紐、澳也都接近4%,臺灣文創產值在國內生產毛額比重中也已經超過3%,平均每年文創產業營業額增加兩千億,有7.78%的成長率,附加價值每年增加一千億成長率也高達7.73%;趨勢顯現投資藝術可以賺錢。   我熱愛繪畫藝術,每當聽聞近代或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在國際拍賣市場,動輒上億甚至數十億的天價成交,驚嘆之餘

更想了解其中奧秘之處,而黃河將其30年之藝術市場經驗,以最淺顯的方式為大家揭開藝術產業之神秘面紗,鼓勵更多人加入收藏的行列,完成每個對創作有熱情的藝術家成就大業,值得為大家推薦。2012年春天,個人在上海美術館和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大彩無色」百幅油畫,感受到兩岸朋友熱烈迴響,更慶幸「藝術無價」不再是乏人問津的悲觀與戲謔。 推薦序2華人藝術市場進入主升段朱成志   從2005年景薰樓及羅芙奧的秋拍,台灣本土拍賣公司的業績開始大幅跳升;中國股市從2000年,連續壓縮5年後,也在2005年12月見底,開始進行一波大幅躍升,股市與藝術市場的多空也有了新連結!   隨著中國經濟力量的起飛,在全球掀起一股

投資華人藝術品的狂潮,讓這兩年藝術市場起了變化,華人畫家的價格大幅揚升。連帶讓多年沉寂的台灣藝術市場開始活絡了起來,2007年拍賣公司也多了好幾家。   2007年4月7日,徐悲鴻的油畫<放下你的鞭子>,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以7,200萬港元成交,遠遠超出之前的估價,創下中國油畫世界拍賣新紀錄。從各種數據和分析報告來看,經過2006年之後,全球藝術品市場的整體銷售額已經遠遠突破2005年同期的最高紀錄,尤其在純藝術品的市場領域 更成長48.2%,目前藝術市場的「初升段」整體規模,較十年前的1996年,有將近4倍的大成長。   萬寶季刊在2004秋季創刊時,就請黃河執筆「藝術投資」,更早之前他就

是萬寶周刊藝術專欄的主筆,連續寫了好幾年。對萬寶讀者而言,不只是研究股市、基金、房市……等投資而已,新興市場金磚四國起飛,正是相關藝術市場精品收藏急劇升溫的時代,黃河的藝術評論文章,早被投資大眾視為是重要的參考!   《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所告知的現象,不只是存在於一般產業,也會在藝術市場發酵出來。藝術品大多是根據收藏群體的經濟實力來決定價值。以13億人口的中國來看,未來世可能成為世界第一的經濟實體,總會創造出天價藝術品,而台灣的收藏家及藝術家,更不應該在這一波大浪潮缺席,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對於許多剛入門的收藏家而言,專業的藝術顧問顯得特別的重要。黃河先生早期曾經擔任過拍賣官,並且擁有多年

藝術評論經驗,現在更擔任畫廊協會副理事長,這次出書分享藝術收藏的心得,讓社會大眾能更接近藝術市場,這是好事!特此向大家鄭重推薦此書。 推薦序3好為人師,亦為人好師!胡永芬   從某個角度來看,黃河是個永遠的樂觀主義者,甚至,是個永遠的狂熱份子!對於跟藝術相關的事,他不只是興趣廣泛而已,而且還都賦予極大的熱情,鑽研至深——比如音響與古典音樂,比如藝術品與藝術市場。   數十年來,尤其是面對他傾注畢生功力的「藝術市場」,無論大局是起是落,走勢偏中還是往西,黃河卻彷彿永遠都能夠維持在亢奮與樂觀的狀態中,長年保持著高昂的參與跟關注,並且成為茫茫藝市之海中,很多人的心靈導師。   「藝術市場」如今成了許

多人磨刀霍霍的新戰場,已經鮮少有人還想得起來——它也曾是過去多少人黯然消魂的傷心地。   原本就是全亞洲最具有藝術品消費實力的台灣收藏群(香港蘇富比、佳士得兩家拍賣公司油畫雕塑部門主管都曾公開表示過,台灣買家在過去幾年香港的每場油畫雕塑拍賣會上,平均包辦了40% ~ 60%的成交額),從2007年開春以來,台灣買家終於不再只是「華人前輩」與「中國當代」兩個區塊的主力,已逐漸拓展到「亞洲當代」,甚至自己開展出「台灣當代」一片榮景的新市場。   2006年以前,筆者在《藝術家》雜誌上撰文指出台灣當代藝術市場潛力無窮的時候,市場與媒體的反應比較傾向於懷疑或訕笑,但當時誰也想像不到未久(一年)之後的今

日,「台灣當代」已經成為藝術市場最夯、本益比最漂亮、也是各家媒體、投資專家們最為大力推薦的熱門股!   這段期間,各方的藝術品投資專家鼓舞人心時,最為經常使用的話術,就是透過片面而個案的數據證明:「藝術品的投資報酬率可以高達數百倍、上千倍,遠遠要比以往認為最最傳奇的,能達到數倍或數十倍的股票、房地產投資報酬率,還要高得多!」   這個說法足以沸騰冒險家的血液,卻也充滿了風險跟陷阱。   我個人的觀察,黃河老師是這個風險飆高的新興藝術市場中,所有熱門的「老師」們裡面,最願意將技術分析的專業透明化、毫不保留分享給大眾的一位好老師!光是這一點,就足以普渡眾生無數!   這當然跟黃河數十年如一日,改不

掉的好為人師、「雞婆」個性大有關係,但也因此得以在處處充滿坑殺散戶之危機的藝術市場中,仍然保有一位願意為人好師的「明燈」。因此我很樂意推薦黃河這個老師,以及他這本標題頗有些煽動性,內容卻還是資訊透明的《買畫也能賺大錢》一書,給所有對於藝術品與藝術投資有興趣的廣大讀者。 推薦序4分享藝術的愛簡秀枝   近來藝術市場表現亮麗,獲利潛力,不亞於股票、房地產,尤其藝術收藏的話題不斷,儼然成為一種社交時尚。   徐悲鴻、蔡國強一幅作品等於一套台北仁愛帝寶的大豪宅;趙無極、朱德群的畫價與宏達電、聯發科的股價漲跌一樣受到關心;一幅梵谷作品的流標,馬上引來蘇富比股價的重挫……。藝術、投資環環相扣,修身養性之外

,該作的功課也不在少數。因為藝術加投資,是新趨勢,但特性也如流水,可載舟,也可覆舟。收藏家面對變化莫測、爾虞我詐的市場沈浮,必須借重更多的專家引路與資料分析。   黃河投入藝術領域已近30年,從早期一個單純的藝術仲介業者,漸漸轉型為關心藝術生態、結構與發展者,同時不忘出書立論,展現了相當的執著與努力,這與《典藏》當初創立的精神──「分享藝術的愛」不謀而合,同時也希望為藝術的推廣與宣揚,善盡心力,讓「藝術生活化、生活也藝術化」。   看到老友將多年研究心得集結成冊,至為欣喜,特為之記,並獻上祝福,願一路長紅! 推薦序5藝術投資的真諦蔡克信   藝術投資是投資學的重要一門,卻一直是華人投資世界的小

眾文化。在中國經濟崛起之時,華人藝術家的作品遂引發世界各地藝術投資者的覬覦,從美國畫廊引燃,台灣收藏家鼓風,其他地域附庸呼應,短短數年,從乏人問津到百倍增值,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也吸引許多從無藝術收藏概念的投資大眾躍躍欲試。   藝術投資果真如此輕鬆獲利?非也!凡是投資,必有風險,除了必須具備如同一般金融投資的知所管控避險,還必須下足審美觀與美術史的功課。否則,盲目跟風,畫作淪為壁紙是可預見的悲劇,經歷過二十多年來台灣藝術市場興衰者,都可以見證這一殘酷的現實。因此,藝術投資者不可不慎。   但是,藝術浩瀚,並非短期即可通達,畫市熾熱,可能良機稍縱即逝,如何掌握機先,須有良方導引。黃河先生的大作

的確是師父帶入門的捷徑,但是可別誤會他一味鼓吹短線操作。以黃河先生長期作為畫廊經理人,也開過拍賣公司,又深研中西繪畫,並不斷開課教學,的確是當今最具資格談論市場與收藏之間平衡的奧妙。   老實說,市場不等於收藏,精準的短線可以獲利,卻可能違反藝術倫理而形成泡沫,真正的傑作,歷經時光焠鍊收藏而不朽,那才是偉大的藝術投資,並且不只是金錢的價值,更是無價的精神陶冶,在這一本書,其實正透露這一真諦。因此,修行在個人,藝術投資賺錢固然是好事,贏得尊敬的收藏,更是保存、欣賞人類文明心智結晶的無上價值。   十幾年前。台灣藝術市場最蓬勃之時,筆者曾鼓吹華人藝術,如果收藏家或投資者眼光夠寬夠遠,現在可以擴展到

亞洲藝術,甚至世界藝術,培養此種收藏情操,本書同樣適用。   總之,不論是投資或收藏,只要進入畫市,就走上不歸路,只有以正確觀念從事,才會是永遠的贏家! 【第7堂】自我檢驗:你適合做藝術投資嗎?藝術投資靠眼光、靠資訊,檢驗你的性格密碼,或許你將是下一個藝術投資達人!在現代社會裡,投資的方式千百種,每個人可依自己的需求和屬性去選擇最佳拍檔,如果還在考慮階段,以下我列出「適合」與「不適合」藝術投資的十種人,馬上來做個自我檢驗吧!A適合藝術投資的十種人第一種人 對美感有高度信心投資理財的方式很多,要賺錢,選擇基金、股票也很好,但如果要選擇藝術品買賣作為投資方式,最重要是本身具有「審美能力」,具有

美學涵養,或對比較文學、哲學、歷史有研究興趣,而且願意長時間投入,培養萬中選一的眼光,自會得到慧眼識英雄的回饋!第二種人 不喜歡隨波逐流,更討厭湊熱鬧藝術市場品項非常多,有油畫、水墨、雕塑等各種材質可供選擇收藏,也可依題材來作區隔,譬如人物、風景、靜物。是選擇績優股?還是潛力股?完全依你的喜好!此外,你也可依世代或地區來選擇收藏,本土前輩、華人第一代、中國當代或國外畫家,撞衫的機會幾乎是零(除非是版畫、攝影),因為每件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而且,有時獨門收藏,將來的收益更大!第三種人 喜歡蒐集資料藝術品是一種相當重視資訊的投資方式,知道某位藝術家剛被一個大畫廊代理或被大收藏家相中,經由閱讀美

術書籍或是相關報章雜誌,能幫你判斷是否該跟進。最近有位設計師在香港半島酒店的小畫廊看到一張黃鋼作品,他回台後告訴畫廊界朋友,那位畫廊老闆當天下午就坐飛機去香港買下,回台轉手,進帳50萬!所以有資訊又是行動派,你就有機會賺差價。由於「世界是平的」,像丁雄泉、蕭勤、霍剛這些畫家由於曾旅居世界各地,所以他們的畫作在海內外隨緣可見,但前提是你要先成為一個藝術投資達人。第四種人 想提早退休華人市場現在是「從零到無限大」的時代,端看你想怎麼運用現有資金。因為每個畫家剛進場的價格都非常低,有眼光或機緣買到增值潛力的作品,將來就有機會以小博大。另一種選擇是,找已成名或知名度高的畫家,買他們的小作品或副產品,

像是陶瓷、書法、水墨、水彩、素描、版畫,價錢比較低,而當畫家創作的主要材質往上衝時,他的副產品也會跟著水漲船高。譬如王懷慶的版畫原本一張2萬台幣,油畫一張40萬。但現在他的油畫一張3千萬,版畫一張也跟著漲到20萬!第五種人 相信緣分(緣來就是你)藝術市場有一句名言,「不是你在找作品,而是作品來找你」。前提是你已進入市場,並有自己尋找的目標,所謂天助自助者。近來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圓明園四個生肖,如何流到台灣最後又回到大陸,台灣話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或所謂相逢自是有緣,藝術以你為尊。第六種人 不想成名但想留名在這個時代想成名並不難,普普大師安迪˙沃荷就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

分鐘」。但成名的速度快,被人遺忘的也快?但收藏家若能成立美術館,將與之齊名,比爾‧蓋茲的達文西手稿即是。從歐美到日本,成立私人美術館的風氣鼎盛,像洛杉磯的蓋提(Getty)美術館。保羅蓋提是一個石油大王,石化界的人可能認識他,但他若不是成立美術館,現在還有多少人會記得他的名字?所以,只要鎖定目標,請到一個非常好的藝術顧問,將來你成立的私人美術館,無論是收藏朱德群還是丁雄泉,都將使你的名字與藝術家永久流傳。就好像或許你說不出美、法、英國前任總統的名字,但你一定認識達文西、梵谷、畢卡索!第七種人 運用最新科技賺價差在藝術市場裡,性別與年齡都不重要,重視的是藝術的專業知識與資訊的收集整理,尤其處在

網際網路的時代,像中國的雅昌藝術網和法國的artprice等網站,都能讓你輕易知道哪些藝術家最流行,最具漲價空間。第八種人 喜歡白手起家面對二十一世紀這種高資本主義集中及M型社會,王永慶或郭台銘已是神話,但是藝術投資不需要高額的前期資金,或上千萬的固定資產,只要你眼明手快!對藝術產業有興趣的年輕人,若能找到畫廊或拍賣公司的工作,先培養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再伺機收藏具有前瞻性藝術家的作品,假以時日,你也可能是另一個投資贏家!第九種人 不想為國稅局努力藝術品因為迄今為止仍是一種不具名的動產,藝術品的轉讓不需登記,成為可避稅的投資工具。第十種人 想用最少資金完成全球佈局假如你不是林百里、曹興誠

,但想完成全球佈局,那收藏藝術品就是個很好的投資選擇。因為「世界是平的」,所以在台灣也可以買到巴黎、紐約、倫敦、東京、馬德里、義大利等各地重要藝術作品,無論當代還是經典,任君選擇,讓你在全球化的時代比他人更具有國際視野!目前這些歐美名家作品台灣畫廊都有代理,就算你找不到喜歡的畫家也可以自己上網搜尋,因為每個國家都有他的入口網站,只要知道藝術家的名字就可以找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