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7玉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三國志7玉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南門太守寫的 三國冷知識 和公孫策的 公孫策作品集套書組3 (英雄劫 + 大對決 + 黎民恨 + 夕陽紅 + 大唐風 + 勝之道 + 覘天命)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文 和商周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陳清香所指導 龍玉芬的 唐宋元明城隍信仰的建構與詮釋 (2021),提出三國志7玉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城隍信仰、城隍、民間信仰、正祀、祀典。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博士班 林昭庚所指導 李延熹的 臺灣針灸發展史 (2021),提出因為有 針灸發展史、針灸碩博士論文、針灸期刊著作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國志7玉璽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國志7玉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三國冷知識

為了解決三國志7玉璽的問題,作者南門太守 這樣論述:

本書遴選抖音號“南門太守盤三國”已投放視頻內容,經整理、拓展、修訂而成。本稿內容共380節,通過一個個邏輯嚴密的小故事,簡明扼要地總結出或冷僻或與大眾認知大相徑庭的三國知識,短小有趣,引人入勝。 南門太守 本名陳忠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觀察》專欄作家和多家知名自媒體平臺的專欄作家,多年來致力於後漢、三國歷史的研究,窮搜廣集,遍訪各地歷史遺跡,自2009年起先後以“南門太守”為筆名創作出版了《曹操秘史》《三國往事》《孫權大傳》《劉備大傳》《諸葛亮傳》《呂布傳》《司馬懿》《三國全史》《三國英雄記》等作品。寫史態度嚴謹、考證詳實、忠於史實、文筆輕鬆,不戲說亦不正襟危坐

,獨具風格。 1.三國不是魏蜀吳…001 2.三國人物的年齡…002 3.三國人物多單字名…003 4.曹操少年時大戰水怪…004 5.史上並無“劉皇叔”…005 6.“歲在甲子”藏秘密…006 7.沒有“三英戰呂布”…008 8.“赤兔馬”應為“赤菟馬”…009 9.關羽不可能騎赤兔馬…011 10.貂蟬是虛構的人物…012 11.呂布的兵器不是戟…014 12.呂布兩次叛殺各有原因…017 13.關羽的兒子與女兒…018 14.諸葛亮夫人是“白富美”…020 15.“木牛”意思是沒有牛…021 16.“流馬”是微型集裝箱…022 17.八陣圖不是傳說…023 18.曹魏

“尖端兵器”落後於蜀漢…024 19.赤壁取勝是打了時間差…026 20.漢靈帝是“文藝青年”…027 21.“網紅上將”潘鳳…028 22.許褚沒有“裸衣戰馬超”…029 23.“零陵上將”邢道榮…030 24.甘甯曾是“黑社會成員”…031 25.左慈是古代最早的魔術師…032 26.周瑜的氣量並不小…033 27.曹操與蔡文姬並非青梅竹馬…034 28.曹操接回蔡文姬的真實目的…035 29.“文姬歸漢”的說法始於宋朝…037 30.說蔡文姬“歸漢”並不準確…039 31.半個郡被誇張成一個州…041 32.孔融編典故諷曹操…042 33.曹操“黑史”多與裴松之有關…043 34.“說曹

操,曹操到”的由來…044 35.曹叡差點兒成“袁叡”…045 36.曹操殺呂布的另一個原因…047 37.神秘消失的三國五大名將…049 38.漢末三國的“酒王”…050 39.戲臺上關羽穿綠的原因…051 40.曹操還是一位美食家…052 41.生活在三國能吃到什麼…053 42.曹操送諸葛亮雞舌香…055 43.曹操要喊袁紹“叔叔”…057 44.袁術是孫權的“老丈人”…058 45.孫權娶自己的侄女…059 46.曹丕也以“侄女”為妃…060 47.諸葛亮和王朗是親戚…061 48.朝廷初遷許縣住房緊張…062 49.魏延的“子午穀計畫”無勝算…063 50.曹操為程昱改名字…064

51.程昱把老家整個縣都搶了…065 52.陳壽是劉禪兒子的同學…066 53.曹操“七十二疑塚”由來…067 54.曹操打過“地道戰”…068 55.漢末三國三個曹節…071 56.曹操不是“盜墓祖師爺”…073 57.荀彧的岳父是宦官…077 58.劉備打曹操的“小報告”…078 59.諸葛亮未阻止東征的原因…079 60.劉備不發兵救關羽的真相…080 61.劉備借刀殺關羽之說不成立…081 62.劉封不救關羽的原因…082 63.關羽其實是“常敗將軍”…083 64.漢末三國的“全勤王”…084 65.司馬懿的確借刀殺張郃…085 66.司馬懿殺張郃的原因…086 67.孫權為什麼殺關

羽…087 68.關羽中的不是“烏頭之毒”…088 69.背疽要了眾多名人的命…090 70.劉備死於“拉肚子”…091 71.曹操身高約一米六四…092 72.曹操的頭風是高血壓…093 73.曹操向方士請教養生之道…095 74.諸葛亮死於脊椎性結核…097 75.陳登亂吃海鮮而死…099 76.為關羽“刮骨療毒”的不是華佗…101 77.華佗不願意當私人醫生…102 78.孫權兵敗逍遙津與瘟疫有關…103 79.“建安七子”五人死於同一場瘟疫…105 80.建安年間發生五次大瘟疫…107 81.史上第一位“坐堂醫生”…109 82.張仲景是“瘟疫剋星”…112 83.《三國志》不為張仲景

立傳遭質疑…115 84.劉備不長鬍鬚…117 85.被誤解最深的人…118 86.曹操多才多藝…119 87.曹操一高興喜歡跳舞…121 88.鄴縣有先進的城市供水系統…123 89.三國最隱秘的豪門…126 90.“莽張飛”是位書法家…127 91.馬謖失街亭另有隱情…129 92.劉備初見諸葛亮的另一說法…130 93.“以茶代酒”典故的由來…132 94.赤壁之戰只形成“三分荊州”…133 95.漢末三國少有主將“單挑”…135 96.漢末三國的“中央司令部”…136 97.漢末三國“四大戰區”…137 98.漢末三國的雜號將軍…138 99.漢末三國的中級武官…139 100.漢末三

國的“五大王牌主力”…140 101.漢末三國的“虎豹騎”…141 102.漢末三國的“白馬義從”…142 103.漢末三國的“陷陣營”…143 104.漢末三國的“無當飛軍”…144 105.漢末三國的“白毦兵”…145 106.“虎豹騎”由虎騎和豹騎組成…146 107.趙雲軍職偏低確實有原因…147 108.漢末三國“二十四名將”…148 109.最厲害的名將組合…149 110.“五虎上將”排名次序…150 111.魏延與“五虎上將”…151 112.馬超才是蜀漢武將之首…152 113.馬超比趙雲更厲害…153 114.關羽斬蔡陽用時五分鐘…154 115.“五子良將”缺李典…155

116.呂蒙暴斃之說無依據…156 117.唯一從不怵呂布的人…157 118.有蔣幹卻沒有“盜書”…158 119.孫堅十年三任“副縣長”…160 120.李儒不是董卓的謀士…161 121.沒有“周瑜打黃蓋”…162 122.張飛確實不適合守漢中…163 123.劉備一次賞出四個“億萬富翁”…164 124.董卓的金融掠奪…166 125.劉備搞“貨幣貶值”…167 126.孫權的“貨幣貶值”更狠…168 127.曹魏曾退回物物交換時代…169 128.司馬懿曾任“駐京辦主任”…171 129.孫策之死更大的主謀是曹操…173 130.三國助人為樂的楷模…174 131.漢末三國最大的蝴

蝶效應…176 132.三國最長壽的人…177 133.廖化活了八十多歲…178 134.漢末三國個子最高的人…179 135.漢末三國取外文名字的人…180 136.漢末三國射箭第一人…181 137.漢末三國四大愚蠢謀士…182 138.漢末三國升官最快的人…183 139.同時見過“三巨頭”的人…184 140.漢末三國擅長守城的名將…185 141.漢末三國最重的兵器…186 142.赤壁的位置有幾十種說法…187 143.漢末三國規模最大的戰役…188 144.真正“七進七出”的將領…189 145.“八百破十萬”的真相…190 146.漢末三國戰役兵力有限…191 147.曹操是“

特務”的鼻祖…192 148.董卓被殺前長安怪事頻發…194 149.九錫是九種特權…195 150.從“假節”到“假黃鉞”…196 151.吳蜀合夥“分天下”…197 152.曹操娶了兩位寡婦…199 153.漢末三國五大愚蠢決策…200 154.漢末三國四大草包…201 155.漢末三國最倒楣的五大名將…202 156.漢末三國五大遺憾…203 157.“嬸可忍,叔不可忍”…204 158.三國有兩位孔明…205 159.安徽出的三國名將最多…206 160.劉備的“七百里連營”…207 161.公孫瓚的奇葩政策…208 162.《後出師表》並非偽作…210 163.“快遞小哥”助劉備脫險

…211 164.孔融與曹操鬥勇鬥智…212 165.何晏是曹操養子也是女婿…213 166.曹操陣營也有“小幫派”…214 167.曹氏“立賤”出於政治考慮…215 168.青梅煮酒本意是想重用劉備…216 169.漢獻帝如果跟劉備會更糟…217 170.漢獻帝除曹操只有一次機會…218 171.劉備跟誰誰“撲街”…220 172.一個小人物差點兒改寫歷史…221 173.劉備是“克妻”的男人…223 174.劉備差點兒下海當漁民…224 175.徐晃的經典口頭禪…225 176.諸葛亮親自解釋北伐原因…226 177.諸葛亮並不輸韓信…227 178.司馬炎是諸葛亮的“粉絲”…228 17

9.蜀漢有六個“省級”行政區…229 180.蜀漢北伐成功的三個條件…230 181.劉備“秘密談話”屬偽造…231 182.小沛的作用如鋼盔…233 183.曹操不讓護軍出戰…234 184.曹魏後宮皇子多早夭…235 185.傳世諸葛亮像較真實…237 186.蜀漢最後多是投降派…239 187.對劉禪的看法都錯了…241 188.名字最穩定的城市…242 189.曹操沒有屠過城…243 190.曹嵩花三四億買太尉…244 191.許攸帶走了袁紹的運氣…245 192.曹操不喜歡曹丕的原因成謎…246 193.高平陵政變成功的關鍵…247 194.魏明帝稱日本為“倭”…248 195.曹操

父子三人鬧“緋聞”…249 196.諸葛亮的拜師傳奇…250 197.司馬昭兩招馭鄧艾…251 198.董卓擅行廢立有原因…252 199.孫權交重擔嚇哭嚴畯…253 200.劉曄因太圓滑而失寵…254 201.漢末三國最窩囊的“諸侯”…255 202.諸葛亮不是歷史罪人…256 203.魏延不是蜀漢的反臣…257 204.活到最後才是贏家…258 205.劉備比呂布還能跳槽…259 206.曹操和劉備領導風格不同…260 207.曹丕隨意羞辱大臣…261 208.司馬懿寫詩表忠心…262 209.語文課本裡的兩個曹操…263 210.曹魏缺少憂國之士…264 211.漢末三國口才最好的人…2

65 212.先主與後主稱謂由來…266 213.赤壁之戰故事多虛構…267 214.諸葛亮北伐只有五次…268 215.荀彧扣下曹操的命令…269 216.曹操制止部下鬧矛盾…270 217.曹操的馭人術…271 218.曹操留下的政治遺產…273 219.曹操擅長打“閃電戰”…274 220.曹操“發現”《孫子兵法》…275 221.楊修死後父母受優待…277 222.龐統與劉備“鬧彆扭”…279 223.孫權的“白狐論”…280 224.劉備不擅長“唱白臉”…282 225.曹操一生有三大憾事…283 226.劉備生命中的貴人…284 227.曹操與郭嘉是“絕配”…285 228.郭嘉的

七大預言…286 229.曹操的爺爺是皇帝的同學…287 230.曹魏“農業系統”出人才…289 231.三國“父子接力賽”…290 232.曹爽不聽司馬懿兵敗…291 233.曹操殺人多因管的地盤大…292 234.張遼遇曹操大放異彩…293 235.關羽失荊州不只是大意…294 236.漢末三國最牛的臥底…295 237.都是投降差距卻很大…296 238.情商高低關係生死…297 239.曹操最霸氣的三句話…298 240.蜀漢內部派系多…299 241.諸葛亮強大的“朋友圈”…300 242.漢末三國徐州不適合創業…301 243.流傳數百年的神秘預言…302 244.三國魏晉三位美男

子…303 245.曹操也有“小心眼”的時候…304 246.袁氏疑有家族遺傳病史…306 247.董卓集團迅速滅亡的原因…307 248.漢末三國死得最悲壯的人…308 249.領導必須言而有信…309 250.打造屬於你的聲譽…310 251.兩場靠運氣贏的戰役…311 252.董卓借助流星雨取勝…312 253.孫堅曾勸張溫殺董卓…314 254.陶謙曾是“問題少年”…315 255.陶謙不願意跳舞…316 256.端午節的另一種傳說…317 257.失去制約的“一把手”…318 258.曹操一得意就要打敗仗…319 259.圍繞諸葛亮墓的“學術腐敗”…320 260.諸葛亮身上有“三忠

”…322 261.讓曹操耿耿於懷的事…323 262.三國最有名的貪官…325 263.龐統也有看走眼的時候…327 264.曹操唯一的“越級指揮”…329 265.孫吳的“大都督”…331 266.有伏龍鳳雛卻未能得天下…332 267.漢末三國最能忍的人…333 268.劉表為別人培養人才…334 269.許褚未入配太廟的原因…335 270.三國“第一灰姑娘”…336 271.曹丕專寵莫瓊樹…338 272.“唯才是舉”有前提…339 273.不應曲解《出師表》《隆中對》…340 274.法正與諸葛亮的爭論…341 275.郭嘉之死重創曹操…343 276.曹沖不是曹丕害死的…344

277.曹操選無名之輩任刺史…345 278.劉巴與諸葛亮…346 279.曹操打擊黑惡勢力保護傘…347 280.曹操禁止社會上拉幫結派…348 281.鄧艾死後幾年即獲平反…349 282.袁術看劉備不順眼…351 283.“傳國玉璽”的傳奇經歷…352 284.曹操不取益州有道理…357 285.四句話總結《三國演義》…358 286.劉備的厲害之處…359 287.曹操與橋玄開玩笑…360 288.董卓觸碰了兩個底線…361 289.三國第一“杠精”李邈…362 290.蜀國前期不設大將軍…365 291.“小關張”事蹟多虛構…366 292.蜀漢綜合國力有限…367 293.《三國志

》裡沒有陳宮傳…368 294.曹叡在洛陽建“銅駝大街”…369 295.曹魏大臣多節儉…370 296.諸葛亮的確是位音樂家…372 297.《曹全碑》上的黃巾起義…373 298.曹操不會把貂蟬占為己有…376 299.《三國志》揚魏未抑蜀…377 300.劉禪只是個平常人…378 301.袁術是眼高手低的公子哥…379 302.單刀會的主角是魯肅…380 303.“回合”是車戰用語…381 304.漢末三國的“黑山軍”…382 305.馬超的父親是伐木工…384 306.越有本事的人越沒架子…385 307.董卓杖殺老領導妻子…386 308.丁原和劉表都是何進部下…387 309.地方

豪族的“代理人戰爭”…388 310.蜀漢滅亡時的孫劉聯盟…389 311.劉備並非假仁義…390 312.三句話概括曹丕…391 313.孫策遇刺非孫權指使…392 314.曹操父親被殺有四個版本…393 315.劉備跟朋友吃“麻辣燙”…395 316.桑樹秋天再生葚救百姓…396 317.諸葛亮真正做到了無私…397 318.魏延是蜀漢政壇的孤鳥…398 319.漢末三國能文能武的典型…399 320.謀事在人但實力更重要…400 321.馬超地位高但不受重用…401 322.荀彧沒變但曹操變了…402 323.九品中正制的優缺點…403 324.三句話總結袁紹的缺點…404 325.關羽

身上的忠義精神…405 326.諸葛亮一家各為其主…406 327.諸葛亮能去的地方並不多…407 328.李傕欲霸佔皇妃…408 329.諸葛亮可以自稱“孤”…409 330.袁紹主持“學術辯論會”…410 331.曹操讓原配夫人改嫁…411 332.智商情商皆一流的人…413 333.若荊州不丟,劉備有望成大業…414 334.呂布也不失人格魅力…415 335.公孫瓚“出借趙雲”…416 336.華容道沒有“義釋曹操”…417 337.于禁未能入配曹魏太廟…418 338.朱元璋讓孫權為自己“守墓”…419 339.曹操想讓老部下們陪陵未實現…420 340.中國佛教史西行求法第一人…4

22 341.孫吳刮起一股“圍棋風”…423 342.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畫家…426 343.三國時期的一起外星人事件…428 344.孫權的潘皇后死于宮女之手…429 345.孫權晚年被“神醫”耽誤…431 346.曹操較劉備更勝一籌…432 347.實力不足是夷陵之戰的敗因…433 348.劉表臨終前已難以控制荊州…434 349.諸葛亮曾通過陸遜“走後門”…435 350.劉表年輕的時候很厲害…436 351.劉琦並非劉備害死…438 352.張魯的實力很有限…439 353.“死諸葛走生仲達”…440 354.徐庶不可能“一言不發”…441 355.曹操所登碣石或在山東…442 356

.浦元為蜀漢造刀…444 357.記錄漢魏禪讓的“三絕碑”…446 358.劉禪的一段傳奇經歷…447 359.最讓孫權頭疼的人:山越…449 360.曹操對畢諶的安排有深意…453 361.曹操發狠誓要抓住的人…454 362.被曹操揪住鬍子罵的人…455 363.李世民批評曹操“萬乘之才不足較”…456 364.漢末三國最有見識的女人…459 365.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不容懷疑…461 366.《出師表》貢獻出二十多個成語…462 367.姜維不可能成為權臣…463 368.名將陸遜的“三大戰役”…464 369.刺史和州牧的區別…465 370.曹叡只能托孤給司馬懿…466 371.穿越回

三國去創業…467 372.大臣給皇帝造緋聞…468 373.最“親密”的敵我關係…469 374.孫皓上演荒唐“北伐”…471 375.孫皓把恩人丟進河裡喂魚…472 376.孫皓一語成讖…473 377.三國的正史與野史…474 378.“七分真實,三分虛構”是錯覺…475 379.“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476 380.讀出三國的“正能量”…477

唐宋元明城隍信仰的建構與詮釋

為了解決三國志7玉璽的問題,作者龍玉芬 這樣論述:

城隍信仰的發展,就是一個南方祠神與中原文明相遇,從衝突到調和,再到接納與尊崇的一個歷程。城隍這個原生於南方的城市土地神,因受有德者配食觀念的影響,從一開始就被民間詮釋為人格神的屬性。最晚從六世紀中葉開始,官方領域與城隍神的相遇就有了正式的文字記錄,當時官方對城隍的定義是等同社稷、固護城池的自然神。這個詮釋,奠定了一千多年官方領域對城隍的基礎定義。在唐代,來自北方的長吏帶著中原正統文明的優越感到南方任職,他們即使尊重地方傳統祝禱於城隍,也以異於民間的觀點,將自然神城隍的詮釋引入地方,反映了中原文明對南方祠祀文化的排斥。到了北宋,即使神的合法性被國家所認可。但是在儒家領域並非如此,南方土地神城隍

與中原正統土地神社稷因兩者屬性相同,職權重疊,城隍侵犯到社稷在地方上至尊的地位,引發了士大夫的不滿。宋室南遷之後,許多士大夫們自幼生長在城隍信仰圈內,他們積極為建構城隍的正統性而努力,甚至試圖消弭官方自然神與民間人格神城隍解釋的鴻溝,調和中原與南方文化對土地神的信仰差異。蒙元統治時期,國家直接定義城隍為人格神,並將神在民間掌理冥判的職能引進官方領域中,使原本輔佐農功、固護城池的城隍,開始參與了陽世司法案件的偵辦。 另一方面,唐代民間的城隍神,在原生地發展出審判官員、追求尊卑平等的思想,但在兩大制度性宗教與士大夫的形塑下,逐漸將不符合主流文化要求的叛逆元素泯除,將城隍神導向勸善教化及服從科

層體制規範的形象,也讓以卑犯上的城隍審判故事,沉寂了近三百年的時間。但是,慶喜與陸小連報仇兩則故事的偶爾出現,說明了唐末城隍審判故事裡的精神並未完全消失,只是暫時隱藏在地域社會中,以非文本的形式進行傳承,為小民主持公道、追求尊卑平等的城隍並未消失。 從六世紀中至宋元時期城隍信仰的發展來看,官方與民間(非官方)有著兩條延續數百年的解釋傳承,明太祖朱元璋繼承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解釋傳承,以國家權威,將城隍神符號予以標準化。洪武三年改制,與其說是朝臣慣習派與理念派的內鬥,或是道教與儒教的競爭,還不如說是朱元璋和他的大臣們,希望透過禮制的改革,凸顯政權之於元朝及元末割據勢力的文化正統;再以被儒家改

造後的城隍神,取代於禮為瀆的三皇神。朱元璋用古典儒家義理標準化城隍神,使之通祀於南北地域,從而在精神層面上,樹立大明帝國的正統性;再由全中國共同的祭厲儀式,形塑出由鄉至府、縣,再至國家的信仰序階,建構帝國一統的隱喻。

公孫策作品集套書組3 (英雄劫 + 大對決 + 黎民恨 + 夕陽紅 + 大唐風 + 勝之道 + 覘天命)

為了解決三國志7玉璽的問題,作者公孫策 這樣論述:

公孫策帶你以古鑑今 -「在現實中找問題,到歷史裡尋答案」 規劃以1000個故事訴說中國歷史關鍵時刻的【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以一年一本的節奏,目前已推出《英雄劫》、《大對決》、《黎民恨》、《夕陽紅》、《大唐風》、《勝之道》、《覘天命》七本,敘事維持一貫明快風格,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輔以經史典籍的文本考據,抽絲剝繭,引領讀者了解或許不曾真正了解的歷史與人物。  這套書不僅是好看的故事集,也有發人深省之處。以古為鏡,以人為鏡,警惕現世,故事讀來更添趣味。文中【原典精華】節錄自《吳越春秋》、《史記》、《資治通鑑》、《三國志》、《三國演義》、《世說新語》、《唐詩三百首》、《全唐詩》、《山海經》、《古文

觀止》、《孫子兵法》、《世說新語》、《後漢書》等,有助強化國高中生國語文能力,是想要提升古文理解能力讀者或年輕學子絕佳的課外讀物。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季旭昇、郝廣才、陳美儒、蔡詩萍——《英雄劫》 王偉忠、趙少康——《大對決》 唐湘龍、張大春、趙少康——《黎民恨》 何飛鵬、黃春木、趙少康——《夕陽紅》 何飛鵬、畢仙蓉、單兆榮、歐陽宜璋、賴英照、謝哲青——《大唐風》 何飛鵬、梁公偉、趙少康——《勝之道》 陳嫦芬、湯明哲、趙少康、蔡明介——《覘天命》        *       *       *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一)】 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讀史

並解史,以簡明意賅的文字重新詮釋歷史故事,搭配寫意的手繪黑白插圖,訴說春秋時代英雄,如伍子胥、闔閭、句踐、夫差等人,其性格如何成就其霸業,又如何斷卻個人甚至家國生路,情節峰迴路轉、精采絕倫,其中隱含之教訓與寓意,堪為現代人待人處事之借鑑。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二)】 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 亂世爭雄,波譎雲詭,有人鬥智,有人鬥勇。本書內容分為〈秦失其鹿〉、〈楚漢爭霸〉、〈帝國永續〉三部分,以司馬遷的《史記》為主桅,輔以《資治通鑑》、《敦煌變文》,將最具傳奇性、記敘最精采的楚漢之爭,以生動洗練的文字重新詮釋,透過紙頁呈現活生生的歷史舞台,讓讀者親眼見證秦、楚、漢的敗亡與崛起。  【公

孫策說歷史故事(三)】 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星的人心離變 安民則惠,黎民懷之;破民則苦,黎民恨之。恨,是一種複雜的情緒,公孫策在這本書中以「恨」破題,從王莽篡漢前後歷史故事,娓娓道出政權在皇帝、太后、外戚、權臣、軍閥之間流轉,人心從厭漢到思漢的轉折,詮釋老百姓對統治者寄予期待逐一落空,由認命到逃避、到反抗的複雜心情,以及對於改變社會現況的渴望。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四)】 夕陽紅:百位三國英雄勾勒成敗興衰 三國時代風起雲湧、詭譎多變,其實前三國時期才是這段歷史最精采的前奏曲。公孫策講述這大時代的一百個重要英雄豪傑事蹟,面目清晰、個性分明的人物故事便勾勒出完整的歷史面貌,並且從人物作為與其

心境,引領讀者走進三國英雄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三國,更深入領略故事中的精彩細膩。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五)】 大唐風: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 文學家以感性詳細記錄時代,評論家以理性重新話說唐史。「風」,是詩歌的代詞,又有「諷」的意思,歷史評論家公孫策引述詩人文句,印證大唐盛世衰頹的時局變化,書中對當時人物與政治的褒貶,也相當投射於現今時局,同時引領讀者深入領略詩句的精彩細膩,幽微發現唐史的不同角度。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六)】 勝之道:十位名將與十場戰役印證孫子兵法致勝思維 現在,正是時候讀孫子。不是句解《孫子兵法》,而是以實戰印證歷代名將的取勝之道。從名將故事,學他們如何正確執行孫

子的心法;而從戰役過程,看勝方的正確選擇,也看敗方的失誤。本書一筆貫穿自殷商到清朝的中國戰爭史,帶領讀者跳躍穿梭時空,一起化身名將,在變動快速的現代社會中,以全新角度學習兵聖孫武的智慧。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七)】 覘天命:從貧農到豪族不同出身,他們為何都能建立王朝? 覘,是窺探的意思。「覘」天命卻不是要偷窺,而是不要只看歷史的表面,嘗試深入探索「天命」源何而來。本書要「覘」的,就是劉邦、劉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五位開國君主,在關鍵時刻面對機會出現(好運或危機)時所做的決斷。他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是在怎樣的情境或心境之下,依循怎樣的思考做出決定?從中可以看到許多迥然不同的有趣觀點。 作

者簡介公孫策知名專欄「去梯言」作家,擅長借用歷史典故,批判政治亂象,針針見血,將「以史鑑今可以知興替」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著有:《跟康熙學策略》、《公孫策說唐詩故事》、《公孫策說名句故事》、《史記經典100句》、《戰國策經典100句》等書。自從2010年底,公孫策發願以4年時間在網路上連載1000個歷史故事,目前已經發表超過目標,仍繼續寫作中。繼2011年《英雄劫》、2012年《大對決》、2014年《黎民恨》、2015年《夕陽紅》、2016年《大唐風》、2017年《勝之道》之後,2019年更帶領讀者一起覘探天命,收穫先哲賢者的智慧。相關著作:《覘天命:從貧農到豪族不同出身,他們為何都能建立王

朝?》《勝之道:十位名將與十場戰役印證孫子兵法致勝思維》《水滸傳教你職場生存術(改版)》《大唐風: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夕陽紅:百位三國英雄勾勒成敗興衰》《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冰鑑識人學(改版)--看曾國藩如何成功識人、用人》《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去梯言--歷史之眼看台灣》《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一)】 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 〈總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導讀〉英雄的劫難,也是美麗夢幻 / 陳美儒 〈推薦序〉精采又具深意的報仇史 / 季旭昇 〈代序〉南方三國志 前

事 1 大洪水 2 大禹治水 3 穀王后稷 4 盤瓠子孫 5 卑梁之釁 本事 1 一鳴驚人 2 夏姬 3 申公巫臣 4 費無極 5 伍子胥 6 申包胥 7 太子建 8 蘆中人 9 浣紗女 10 季札 11 公子光 12 裝瘋 13 專諸 14 魚腸劍 15 吳王闔閭 16 要離 17 慶忌 18 寶劍 19 干將 20 白喜 21 孫武 22 反間計 23 子常 24 鞭屍 25 報恩 26 哭秦宮 27 火攻 28 句踐怪招 29 夫差復仇 30 太宰嚭 31 錢塘觴別 32 范蠡 33 一波三折 34 嘗糞 35 縱虎歸山 36 臥薪嘗膽 37 生聚教訓 38 越女劍 39 陳音弓 40

葛絲 41 神木 42 西施 43 蒸熟的穀種 44 致命敗著 45 子貢穿梭外交 46 一拍兩響 47 一拍三響 48 夫差上鉤 49 怪夢 50 最後忠言 51 子胥歸天 5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53 黃池 54 必勝之道 55 殺氣沖天 56 子胥顯靈 57 悔之晚矣 58 夫差末日 59 霸王句踐 60 狡兔死,走狗烹 後事、劫數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二)】 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 〈總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代序〉人.文.史.地 楔子 秦失其鹿 1 秦始皇 2 海上仙山 3 熒惑守心 4 博浪椎 5 秘不發喪 6 鴻鵠之志 7 篝火狐鳴 8 將相本無種

9 張耳.陳餘 10 武信君 11 伴君如伴虎 12 趙王自立 13 赤帝子殺白帝子 14 貴不可言 15 沛公 16 項家軍 17 齊王、魏王、燕王 18 陳勝敗亡 19 武臣敗亡 20 黃石公 21 英布.陳嬰 22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23 趙高誣殺李斯 24 項梁陣亡 25 鉅鹿圍城 26 項羽殺宋義 27 破釜沈舟 28 張耳陳餘反目成仇 29 彭越 30 酈食其 31 招降納叛 32 指鹿為馬 33 子嬰殺趙高 34 秦帝國滅亡 楚漢爭霸 35 約法三章 36 項王來了 37 鴻門宴 38 大封諸侯 39 燒棧道 40 諸侯反項 41 胯下之辱 42 蕭何追韓信 43 暗渡陳倉

44 項羽殺義帝 45 王陵變 46 陳平 47 彭城大戰 48 英布叛楚 49 韓信破魏 50 置之死地而後生 51 大將風範 52 借箸代籌 53 陳平毒計 54 劉邦一奪韓信兵權 55 民以食為天 56 三寸舌勝百萬師 57 烹殺酈食其 58 分我一杯羹 59 劉邦中箭 60 假齊王 61 蒯徹 62 鴻溝 63 四面楚歌 64 烏江自刎 帝國永續 65 劉邦二奪韓信兵權 66 田橫與五百烈士 67 季布 68 婁敬 69 張良辟穀 70 兔死狗烹 71 走狗論 72 雍齒 73 陸賈 74 叔孫通 75 欒提冒頓 76 白登山 77 和親 78 貫高 79 殺韓信 80 陳豨 81

捷足先登 82 殺彭越 83 欒布 84 英布起兵 85 英布出下策 86 呂后淚水 87 大風起兮雲飛揚 88 商山四皓 89 蕭何自污 90 帝國後事 91 盧綰 92 逐鹿餘塵 後記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三)】 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 〈總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推薦序〉何必曰恨? / 張大春 〈導讀〉此恨綿綿無絕期 楔子 帝國盛衰 1 人彘 2 諸呂之亂 3 文景之治 4 七國之亂 5 莫須有 6 金屋藏嬌 7 長門怨 8 外戚大將軍 9 愛其子而殺其母 10 託孤大臣 11 霍光大權獨攬 12 權臣廢立皇帝 13 鴆殺皇后 14 五日京兆 15 蘇武

牧羊 16 王昭君 17 模範生昏君 18 燕啄王孫 19 王家班 王莽篡漢 20 四太后並立 21 斷袖之癖 22 王政君奪璽 23 山寨周公 24 王莽嫁女兒 25 九錫與造神 26 假皇帝 27 反撲無力 28 篡漢立新 29 崩角的玉璽 30 新朝行古制 31 空話治河 32 惹翻匈奴 33 自我感覺良好 34 人心思漢 35 眾叛親離 36 赤眉軍 37 劉縯起兵 38 更始皇帝 39 巨無霸 40 昆陽大捷 41 更始殺劉縯 42 王莽惡貫滿盈 43 劉秀出柙 光武中興 44 人才來歸 45 北道主人 46 喪家之犬 47 敗部復活 48 人心思莽 49 推心置腹 50 驅狼趕

虎 51 劉秀稱帝 52 劉玄末日 53 劉盆子 54 赤眉投降 55 有志者事竟成 56 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57 竇融 58 神龍失勢,與蚯蚓同 59 得隴望蜀 60 公孫述 61 刺殺來歙、岑彭 62 成都大屠殺 後記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四)】 夕陽紅:百位三國英雄勾勒成敗興衰 〈總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推薦序〉書寫歷史人物:愚蠢的人,或理性的人? / 黃春木 〈作者序〉五度空間學習──人物心境是重點中的重點 1 劉宏──皇帝公開賣官 2 黃巾──巫醫變賊匪 3 許劭──「亂世奸雄」一鎚定音 4 曹操──治世能臣的一面 5 張溫──不殺董卓養虎遺患 6 劉焉──避禍

反得割據四川 7 何進──外戚殺宦官 8 袁紹──引狼入室 9 董卓進洛陽 10 漢獻帝劉協 11 呂伯奢──坐實奸雄形象 12 韓馥讓冀州 13 鄭泰──董卓搞不定朝廷官員 14 曹洪──曹操敗部復活 15 劉虞──不當傀儡天子 16 公孫瓚──幽州爭奪戰 17 劉備──劉關張趙兄弟幫 18 孫堅──英雄不長命 19 劉表據有荊州 20 公孫度──割據遼東 21 程昱──慧眼識曹操 22 呂布刺殺董卓 23 蔡邕──要命的一聲驚嘆 24 王允──李傕、郭汜兵變 25 毛玠──天子以令不臣 26 陶謙──曹操報父仇 27 張邈叛曹迎呂布 28 典韋──曹操僥倖逃命 29 麋竺──陶謙讓徐州 3

0 孫策──父子都受袁術耍弄 31 呂範──孫策威震江東 32 李傕、郭汜——關中諸將內戰 33 張濟、段煨、張楊——流浪天子回洛陽 34 沮授──袁紹放棄大好機會 35 袁術──稱帝自我感覺良好 36 董昭──曹操迎天子到許昌 37 郭嘉──高級人才棄袁紹投曹操 38 孔融──丟掉北海,曹操收容 39 袁渙──呂布轅門射戟 40 禰衡擊鼓罵曹 41 張繡──曹操宛城大挫 42 陳登──呂布飼老鼠咬布袋 43 賈詡──曹操棄宛救許 44 陳宮──劉備一句話害死呂布 45 太史慈、孫策英雄惜英雄 46 公孫瓚、袁術亡 47 荀彧──袁紹與曹操對決「十敗十勝」 48 郭圖、審配──袁紹聽讒分散兵權

49 楊阜──涼州諸將坐山觀虎鬥 50 韓嵩──劉表搖擺不定 51 董承──劉備捲入政變陰謀 52 田豐──袁紹一誤再誤 53 關羽斬顏良 54 許攸陣前倒戈 55 逢紀──官渡之戰 56 孫權──兄終弟即 57 魯肅──首提「鼎足三分」 58 袁譚──兄弟鬩牆,曹操得利 59 辛毗──袁譚靠向曹操 60 李孚──大膽騙過曹操兩次 61 陳琳──曹操不記舊恨 62 田疇──曹操遠征烏桓 63 徐庶──劉備三顧茅廬 64 諸葛亮──曠世戰略隆中對 65 甘寧──孫權擊斬黃祖 66 劉琦──劉表死,荊州降 67 趙雲──長坂坡救阿斗 68 孫劉聯手抗曹 69 周瑜──東吳的主戰將領 70 黃蓋─

─赤壁大戰第一功 71 蔣幹──襯托周瑜的配角 72 呂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73 韓遂──涼州軍閥敗散 74 張松──劉備得蜀的貴人 75 龐統──劉備入蜀 76 嚴顏──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77 劉璋──拱手讓益州 78 蔣濟──淮南人民附孫權 79 曹操逼死伏皇后 80 諸葛瑾──孫權討荊州 81 司馬懿──曹操得隴不望蜀 82 張遼──勇將力守合肥 83 周泰──東吳「兄弟治國」 84 曹丕──賈詡高招定王儲 85 曹植──文采勝過才能 86 楊修──該死因為太聰明 87 吳質──低調的高級智囊 88 龐德──關羽水淹七軍 89 陸遜扮豬吃老虎 90 桓階──曹操銳氣已消 91

傅士仁、糜芳──關羽兵敗被殺 92 曹彰──曹魏接班順利 93 張飛──劉備又喪一臂 94 于禁──曹丕的性格陰險面 95 趙咨──孫權身段柔軟 96 孫桓──猇亭之戰 97 劉阿斗──劉備白帝城託孤 98 鄧芝──聯吳制魏的第一線外交官 99 馬謖──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 100 張昭──孫權稱帝 後記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五)】 大唐風: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 〈總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推薦序〉詩史互證御唐風 / 單兆榮 〈推薦序〉「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的文史故事 / 畢仙蓉 〈作者序〉帝國巨變中的詩人心境 第一篇  安史之亂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1 開元盛世──雄心日千里 2 張九齡──今我遊冥冥 3 李林甫重用蕃將──天子非常賜顏色 4 白手還山──天子呼來不上船 ★ 5 野無遺賢──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6 范陽兵變──漁陽鼙鼓動地來 7 雙城忠烈──睢陽齒,常山舌 8 潼關失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9 馬嵬兵變──六軍不發無奈何,婉轉娥眉馬前死 10 太子即位──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1 李泌與房琯──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12 上皇回京──百官何日再朝天 13 流放獲赦──輕舟已過萬重山 14 生死見真情──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15 老驥伏櫪──孤鳳向西海,飛鴻辭北溟 16 大亂平定──青春作伴好還鄉 17

落花時節──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第二篇  藩鎮割據 ──「無有一城無甲兵」 18 逼反僕固懷恩──殿前兵馬破汝時 19 河北諸鎮──紅線盜合 20 涇原兵變──聶隱娘 21 李錡與杜秋──勸君莫惜金縷衣 ★ 22 宰相遇刺──還君明珠雙淚垂 ★ 23 雪夜入蔡州──四夷聞風失匕箸 24 碑文惹風波──韓愈雪擁藍關馬不前 ★ 第三篇  牛李黨爭 25 臨江之糜──柳宗元 ‧ 江流曲似九迴腸 26 身不由主──元稹 ‧ 曾經滄海難為水 27 瀟灑不羈──杜牧 ‧ 十年一覺揚州夢 28 左右不是──白居易 ‧ 江州司馬青衫濕 29 我行我素──劉禹錫 ‧ 前度劉郎今又來 30 懷才不遇─

─李商隱 ‧ 一生襟抱未曾開 〈尾聲〉落花流水 (★ 聽公孫策說書,附影音掃描QR Code)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六)】 勝之道:十位名將與十場戰役印證孫子兵法致勝思維 〈總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推薦專文〉使用者體驗流暢,一讀無法閉卷 / 梁公偉 〈作者序〉化險為夷是運氣,履險如夷才是本事 前事 00姜子牙──中國兵家祖師爺 0孫武──二千五百年前的兵聖 ★ 本事 1 司馬穰苴──不戰而屈人之兵 2 吳起──為小兵吮疽的大將 3 長平之戰──秦軍坑殺四十萬趙卒 ★ 4 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擊潰章邯 ★ 5 韓信──置之死地而後生 6 昆陽之戰──以寡擊眾以弱勝強的經典

★ 7 班超──三十六人威震西域 8 官渡之戰──曹操把握住袁紹每一個失誤 ★ 9 赤壁之戰──心態影響了戰術,風向決定了結果 ★ 10 諸葛亮──最會處理敗戰的名將 11淝水之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 12 虎牢之戰──圍點打援,以逸待勞 13 李靖──迅雷不及掩耳 14 徐世勣──智勇忠義兼備 15 高梁河之戰──北宋敗在逃得比契丹快 ★ 16 岳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17 鄱陽湖之戰──朱元璋「獵殺」陳友諒 ★ 18 戚繼光──近代中國的練兵宗師 19 薩爾滸之戰──大明從此不敢望關外 ★ 20 左宗棠──政治軍事財政算計高手 (★ 聽公孫策說書,含戰事動態路線圖,附影音掃描Q

R Code)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七)】 覘天命:從貧農到豪族不同出身,他們為何都能建立王朝? 〈總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推薦序〉向開國君主學習關鍵時刻的戰略思維 / 湯明哲 〈推薦序〉歷史和企業都是人才演出的結果 / 蔡明介 〈作者序〉什麼是覘天命? 〈導讀〉釋「天命」 卷一 ▍流氓得天命‧漢高祖劉邦 ──「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1 男兒立志──大丈夫當如是也 2 超越項羽──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3 大膽用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4 臉皮夠厚──必欲烹爾翁,分我一杯羹 5 誅殺功臣──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6 萬世一系──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卷二

▍耕讀世家子弟得天命‧東漢光武帝劉秀 ──讖云:「劉秀當為天子。」光武曰:「何用而知非僕乎?」 1 起義前後──娶妻當得陰麗華 2 能伸能屈──從昆陽到洛陽 3 大度能容──推赤心入人腹中 4 驅狼趕虎──藉赤眉滅玄漢 5 一統天下──既得隴,復望蜀 6 光武中興──因襲西漢,以柔道治天下 卷三 ▍宦官後人終不得天命‧三國魏武帝曹操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1 千古定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2 睥睨群雄──挾天子以令諸侯 3 赤壁之戰──一著錯天下三分 4 自明本志──假仁假義終於未能稱帝 5 立儲正確──成功套用周文王模式 卷四 ▍豪族子弟得天命‧唐太宗李世民 ──「

天下大亂,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世民曰:「安知其無,但人不識耳。」 1 關隴集團──沒有隋煬帝就沒有唐太宗 2 隋失其鹿──李淵舉兵入關中 3 用兵如神──削平河北群雄 4 骨肉喋血──玄武門兵變 5 天可汗──中華夷狄,愛之如一 6 貞觀之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卷五 ▍赤貧階級得天命‧明太祖朱元璋 ──「若天命在我,固自有時,毋庸汲汲也。」 1 紅軍起義──小和尚成了副元帥 2 龍盤虎踞──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3 鄱陽大戰──滅陳友諒撫平東南 4 大局在握──遙控各路遠征軍 5 誅殺大臣──削除帝國權杖上的蒺藜刺 6 絕對皇權──大明王朝的性格就此確定 〈跋〉得人

才者得天命

臺灣針灸發展史

為了解決三國志7玉璽的問題,作者李延熹 這樣論述:

臺灣現存的書寫歷史可追溯到大約400年前,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福爾摩沙臺灣,於1624年開始38年的建設與經濟掠奪。近來許多文獻研究認為臺灣於6,000多年前,即為南島語系民族的發源地,這意謂著臺灣在歷史舞臺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本論文探討400多年來,臺灣針灸醫學的發展史,從早期瘴癘之鄉環境談起,歷經荷蘭統治時期,傳教士赫曼.布斯可夫撰寫的灸療法,季麒光描寫沈光文使用《肘後備急方》醫治臺灣病患的詩句,清朝時期臺灣描述詩文中針灸的描述,日治時期盲人廖旺創辦臺灣最早的針灸公會,木村謹吾創立臺北盲啞學校協助盲人學習針灸技能,蘇錦全撰寫日治時期臺灣針灸教科書《東洋針灸學教科書》,與蘭記書局進口針灸書

籍供民眾學習。1945年臺灣脫離日本統治之後到1958年之間,臺灣針灸發展歸功於隨國民政府來臺的針灸學家。1958年開始,臺灣針灸正規教育開始推動,中國醫藥學院 (現為中國醫藥大學)、國立陽明醫學院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長庚大學、義守大學、與慈濟大學陸續提供中醫相關教育,讓臺灣步入系統性針灸教育傳承,開啟眾多針灸碩博士論文。這段時間內針灸著作也開始蓬勃發展,朝著不同的方向探索針灸內涵與療效。政府機關對針灸推行,也加速針灸的發展。國科會 (現為科技部)、衛生署 (現為衛生福利部)、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與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現為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的推動,讓針灸在1970年代

成為政府醫療方針重要發展的一部分。1972年財團法人「中華針灸科學研究基金會」成立,創辦臺灣最早的英文針灸雜誌《Acupuncture Research Quarterly》。1998年「中華針灸醫學會」創立,創辦《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與其他臺灣期刊內針灸文章的發表。後續政府相關單位對於針灸研究計畫的補助,國際針灸研討會的舉辦,針灸圖書的出版、針灸國際期刊的發表、臺灣針灸學者對於世界針灸的參與與貢獻等,這一切讓針灸於臺灣逐漸茁壯穩固。臺灣與國際間針灸研究的互動,例如,早期的「國際針灸學會」,「世界衛生組織」針灸發展史,與「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的參與,讓臺灣與世界針灸的互動更加綿密。此外,臺灣

針灸發展的特色與研究導向,例如、針刺深度研究與探討、針灸實證醫學發展、針灸止痛研究、古典針灸典籍原文探討與臺灣中醫學界列入全球前2%的針灸科學家,均為本論文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