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原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三國演義原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羅貫中寫的 最強圖解‧一次讀透三國演義:白話解析,詞語註釋,人物年表,典故虛實,以全新視野貼近文臣謀略、武將攻略並重的精采歷史 和(明)羅貫中的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連環畫:三國演義(彩圖注音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文創文化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鄭文惠所指導 黃璿璋的 後經典時代:現代視閾中的「四大奇書」及其改寫 (2021),提出三國演義原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四大奇書、現代文學與文化、故事新編、續書、後經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漢學應用研究所 吳進安所指導 劉家豐的 傳統民俗學研究-以奇門遁甲為討論中心 (2021),提出因為有 民俗學、天人關係、周易、奇門遁甲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國演義原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國演義原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最強圖解‧一次讀透三國演義:白話解析,詞語註釋,人物年表,典故虛實,以全新視野貼近文臣謀略、武將攻略並重的精采歷史

為了解決三國演義原著的問題,作者羅貫中 這樣論述:

精采文字×簡明圖表×延伸知識 讓人一讀就上癮的三國英雄史   ★【貼近世界公認的經典名著】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古典小說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影響文壇深遠,版本擴及世界各國,享有「奇書」的名譽。   ★【白話詳解,輕鬆好讀易理解】   本書在忠實《三國演義》原著的基礎上,以白話方式敘述三國人事物的發展,讓讀者可以掌握原著脈絡,達到輕鬆閱讀、快速理解的目的。   ★【圖表並行,注釋典故,提供最強導讀】   提供多樣化圖解和表格,生難詞注釋,歷史典故真假辨析,讓讀者以全新的角度貼近名著內涵, 是快速瞭解三國時期歷史的最強導讀書。   ★【好評如潮,新版增訂三國故事的深

度內涵】   讀者好評如潮,全新版本特別增訂《三國演義》書中的深入內涵,帶領讀者從用人處世、真假辨事、道德思想、氣質謀略的多方向出發,有更深層的回味與領悟。   ◤內容說明◢   本書設計全新的體例,包含人物畫廊、故事精粹和大事年表,穿插詞語解析、人物關係圖解等,讓讀者能一看就懂,熟悉各個主角的個性和關係,認識各場精采戰役的因果關係、地理位置和作戰策略。   這樣創新又獨特的構思,使讀者既能對原著有基本的了解,又能閱讀到其中最令人稱道的故事;既能認識書中主要人物的個性,更進一步懂得「品味」原著的文學價值與藝術成就。一冊在手,讀者便盡知三國故事的精華。 本書特色   1.詳盡的人物介紹

  前篇以表格方式,解說三國主要人物的出生背景、性格,還有後世對他的褒和貶評價,讓讀者能清楚認識三國演義中各要角的特質。   2.輕鬆解讀歷史知識   透過「趣讀歷史」,帶領讀者認識三國故事中的真偽,進一步了解小說家為了增加閱讀的藝術性所做的改變。   3.簡明的圖表解說   透過人物關係圖解和戰略地圖、表格解說等方式,解讀錯綜複雜的三國人物關係和重大歷史事件。   4.重要的詞語解釋   針對生難詞和職官名等,提供詳盡的解釋,並隨文註解在旁,方便讀者閱讀與理解。   5.【好評增訂版】新增三國演義的全新認識   新增解析《三國演義》對社會、文化、文學以及後世的影響,是人事、企業管理,

人生智慧,生活休閒等必讀的精典之作。  

三國演義原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堅持三國演義原著開發的史詩鉅作《爭龍傳Online》,正式宣佈1月30日即將啟動不刪檔內測,不僅將小說全劇情完美植入,而且887位三國名將全數登場,更有80大劇情副本重現經典名段。《爭龍傳 Online》是首款將原著小說 120 個章節完整納入的線上角色扮演遊戲,開發團隊將小說情節化為豐富的劇情副本,並採用電影式敘事手法,帶領玩家一步步感受最真實的三國亂世全景。遊戲以桃園三結義為切入點,透過細膩的副本形式,還原「黃巾之亂」、「董卓入關」、「群雄並起」、「赤壁之戰」等一系列三國重大事件,讓玩家切身參與每一場經典戰役,以遊戲中的第一視角去體驗千年前的古中國文化,開創屬於自己的三國傳奇。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最hot攻略:http://www.gamedb.com.tw/

後經典時代:現代視閾中的「四大奇書」及其改寫

為了解決三國演義原著的問題,作者黃璿璋 這樣論述:

《三國志通俗演義》、《忠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詞話》在中國文學史上被譽為明代最傑出的四部小說。四部小說出版後,經明清評點家、現當代評論者的詮解,認為它們在敘事、結構、人物塑造與美學建構的優異表現皆非同時代作品可及,堪稱為「經典」之「四大奇書」。亦即,所謂「四大奇書」是小說「經典」,其實是文學史的後見之明。四部小說在文人化或經典化以前,歷「說故事」的表演、書寫、行銷、閱讀、評論等群體互動行為之生產,體現中國小說「世代累積型」的特色。四部小說早在成為「定本」以前,「故事」在不斷地「言說」與「閱讀」之間,成為了社群共同參與的文化資產。現存諸多明清古典小說「續書」,即是在續寫、翻案的改編行

為裡,反映創作者「當下」面對的價值更新與社會情境,是為一場集體的、世代相傳的,編織意義的行動。在中國現代化時期,「說故事」的傳統仍持續發生。對於「四大奇書」的現代新編,歷來學者較關注於晚清「新小說」所傳達的「啟蒙救國」,民國以後的研究卻付之闕如,泰半聚焦魯迅以來,五四新文學的「故事新編」體對古代歷史、傳說的改造發明。然而,晚清以後文人,仍仿照「新小說」的「章回體」敘事模式,持續以改寫行動思考古典名著「四大奇書」的現代轉型與文本更新,並藉由現代報刊、影戲等新媒體的傳播,獲得廣大的閱讀群眾與迴響。這批作者的身分多屬鴛鴦蝴蝶派、喜劇作家、滿洲遺民,甚至是不具名的作品。相對於以「五四」為標竿的菁英文學

家,這些經典文學史的邊緣人物,其創作往往被視為文化的「雜質」,但他們與五四「新文學」的故事新編者,同樣是在回應「現代性」中的「傳統性」,且更彰顯出一個時代整體庶民的精神面貌與價值。本文對照魯迅與五四文學以來「故事新編」體的小說發生學,並透過文學史料的重新探勘,觀察現代作家對於「四大奇書」的改編情形,嘗試打開過往經典文學史與文化史的多重視點。本文並關注晚清以後的現代作家,如何對古典小說極具代表性的「四大奇書」進行「再書寫」與「再閱讀」,於「通俗性」與「傳統性」之中言說「現代性」,並強調經典原著的符號系統,如何在全球化知識環流中被解構與重構。題中的「後經典」,即用以命名這些「經典」之後,以拆寫、重

組古典元素,使文學主題以及文化符號擴散轉化的作品。本文除對個別作家與作品進行微觀研究,探索重寫文本背後的重要形塑因子外,也宏觀式地為「四大奇書」勾勒出四種現代的閱讀軸線:歷史與狂歡、江湖與遺民、神魔與啟蒙、淫婦與烈女。此四種軸線分別是在「故事—新編」之間分屬「傳統—現代」的游移命題,亦為創作者在「三國」、「水滸」、「西遊」、「金瓶梅」的古典故事框架中,以脈絡化或去脈絡化的方式,進而關切歷史、族裔、啟蒙與性別的策略。透過鬆動原有文本的符號內容,轉化至新的情境加以擴寫,在遊戲與油滑之中施加諷喻,這並非是一勞永逸的事業,而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言說。本文即試圖在學界既有的「明清續書」、「故事新編」等研究基

礎上,將時間軸從明清擴大延伸至現當代文學與文化,嘗試勾勒一種「後經典」的敘事學/續事學。

中國四大古典名著連環畫:三國演義(彩圖注音版)

為了解決三國演義原著的問題,作者(明)羅貫中 這樣論述:

《三國演義》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和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本書以《三國演義》原著為依據,經過精選和縮編,將原著中的故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全文加注拼音,並配以生動有趣的圖畫,更有助於孩子閱

讀。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山西並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后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第一回)劉關張桃園結義6(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11(第三回)關羽溫酒斬華雄15(第四回)三英大戰呂奉先20(第五回)中計呂布殺董卓24(第六回)挾天子以令諸侯31(第七回)呂布身死白門樓34(第八回)關羽暫降曹孟德41(第九回)關雲長過關斬將46(第十回)官渡之戰袁紹

敗51(第十一回)劉備三請諸葛亮55(第十二回)張飛威震長坂坡59(第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63(第十四回)群英會蔣干中計69(第十五回)諸葛亮草船借箭73(第十六回)黃蓋苦肉計詐降78(第十七回)諸葛亮火燒赤壁82(第十八回)曹操敗走華容道90(第十九回)諸葛亮三氣周瑜95(第二十回)馬超為父戰曹操102(第二十一回)趙雲截江奪阿斗108(第二十二回)黃忠、魏延爭軍功115(第二十三回)張飛設計擒嚴顏120(第二十四回)劉備勝利取西川125(第二十五回)關羽單刀會魯肅130(第二十六回)黃忠智取定軍山136(第二十七回)趙雲救老將黃忠143(第二十八回)諸葛亮智取漢中149(第二十九回)關羽

大意失荊州156(第三十回)關羽大敗走麥城168(第三十一回)魏蜀吳三國鼎立172(第三十二回)報兄仇張飛遇害176(第三十三回)劉備托孤白帝城179(第三十四回)諸葛亮七擒孟獲188(第三十五回)馬謖大意失街亭194(第三十六回)孔明巧唱空城計197(第三十七回)孔明病逝五丈原200(第三十八回)姜伯約兵敗中原205(第三十九回)三分天下歸一統209

傳統民俗學研究-以奇門遁甲為討論中心

為了解決三國演義原著的問題,作者劉家豐 這樣論述:

所謂「民俗學」,是指專門研究常民風俗的產生、習慣、演變規律與特點等文化現象的一門學問,透過口傳文學、儀式慶典、風俗信仰、常民文化與世俗文化等多元主題的探討,分析這些民俗在不同時空的內涵意義。民俗學與我們周圍發生的各種生活現象息息相關,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現的一切,有關人類活動的所有細節,都可以作為民俗學者的研究對象,其中還包含古老的智慧和傳達著重要的文化信息。 民俗隱含著一定區域內共同生活的團體成員,以延襲神話、傳說與睿智者的言說,經由觀察、歸納的方法,加以累積、修正以及精煉而成的方術演練活動,奇門遁甲之理論依據與預測活動即奠基於此思維而得。 本文以民俗學為論述基礎,透過《周

易》思維及中國古代天人關係思想為範圍,探討民俗學中「奇門遁甲」的源流與歷史發展、演變過程及理論脈絡與操作解讀,冀能藉由《周易》及相關方術的原理,將奇門遁甲中所代表的符號及所對應的環境及條件,以哲學理性的思維來探究,從已發生過的案例中印證其理論假說並加以整理與詮釋,以期能正視奇門遁甲是否可運用於現今的社會,並產生實際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