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心得1000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三國演義心得1000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公孫策寫的 夕陽紅:百位三國英雄勾勒成敗興衰 和張振宗的 三國管理學院︰20堂情景互動案列討論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 和中國市場所出版 。

中央警察大學 國境警察學系碩士班 高佩珊所指導 黃欽玄的 高科技時代下恐怖主義組織戰略演變-以「伊斯蘭國」為例 (2018),提出三國演義心得1000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伊斯蘭國、不對稱戰爭、新型態恐怖主義、反恐政策、高科技。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國演義心得1000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夕陽紅:百位三國英雄勾勒成敗興衰

為了解決三國演義心得1000字的問題,作者公孫策 這樣論述:

「人才莫盛於三國,亦為三國之主,各能用人,故得眾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勢。」   三國時代風起雲湧、詭譎多變,其實前三國時期才是這段歷史最精采的前奏曲。公孫策講述這大時代的一百位重要英雄豪傑事蹟,面目清晰、個性分明的人物故事便勾勒出完整的歷史面貌。   曹魏、蜀漢、東吳三國的魅力無遠弗屆、歷久彌新,至今仍是許多電影、小說、漫畫等改編範本,其中的英雄人物,曹操、劉備、關羽、張飛、孫策、孫權、諸葛亮、周瑜......甚至龐統、魯肅、趙雲、呂布、徐束、袁紹......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角色。《三國演義》巨大的魅力,不僅成人愛看,也吸引很多青少年,透過閱讀以古鑑今,增長歷史知識,從中領略人生經歷,吸收

其中的養分。而本書──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四《夕陽紅》,則將從人物作為與其心境,引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三國,更深入領略故事中的精彩細膩。     曹操其實不只是個奸雄--如果在治世,他應該會是能臣?他還是歷史上第一次有留下手諭,指導部屬成功敗敵的歷史人物,而不是諸葛亮?   曹植和曹丕兄弟,為何竟是曹丕成為天子,而不是曹操最喜愛的曹植?關鍵竟是曹植的個性?   聰明的楊修被殺,竟是因為解出了曹操的「雞肋」?或者,其實是因為曹操要為曹丕斬除未來曹植爭帝位的重要幕僚?   孔融雖然小時了了,但終究丟掉了北海領地,而被曹操收容,原因何在?   第一個提出「三國鼎立」的人是接替周瑜位置的魯肅?  

 三國演義裡的「關雲長單刀赴會」,其實在正史上是魯肅辯得關羽啞口無言?   三國演義中俊美的呂布其實是個不義的莽夫?   關羽的最後一仗打得唏哩呼嚕,是因為他無法善待後勤?   劉備三顧茅廬請回諸葛亮,他自認是如魚得水,但實際上是被諸葛亮「設計」的?   官渡之戰曹操統一北方,赤壁之戰確定三國鼎立,猇亭之戰則宣告了鼎足均勢破局。這三次戰役的重要人物也在公孫策筆下一一道分明,勾勒出三國成敗關鍵之所在……   更多的人物剖析與歷史故事,就在本書中。請跟隨公孫策精簡生動的文字,走進三國英雄的世界,看到以往沒讀到的三國! 本書特色   1) 規劃以1000個故事訴說中國歷史關鍵時刻的【公孫策說

歷史故事】系列,繼《英雄劫》、《大對決》、《黎民恨》之後,2015年新作《夕陽紅》剖析漢末三國歷史,應該是本系列最為一般讀者熟悉的內容!延續前三本明快的敘事風格,但轉為漢末三國之人物素描,歷史評論家公孫策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輔以經史典籍的文本考據,從100個人物故事中抽絲剝繭,引領讀者了解或許不曾真正了解的三國史。   2)三國的魅力無遠弗屆、歷久彌新,至今仍是許多電影、小說、漫畫等改編範本。《三國演義》巨大的魅力,不僅成人愛看,也吸引很多少年,透過閱讀以古鑑今,增長歷史知識,從中領略人生經歷,吸收其中的養分。而本書──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四《夕陽紅》,則將引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三國,更深

入領略故事中的精彩細膩。   3) 以古為鏡,以人為鏡,警惕現世,故事讀來更添趣味。文中【原典精華】節錄自《史記》、《資治通鑑》,有助強化國高中生國語文能力,是想要提升古文理解能力讀者或年輕學子絕佳的課外讀物。 作者簡介     公孫策   知名專欄「去梯言」作家,擅長借用歷史典故,批判政治亂象,針針見血,將「以史鑑今可以知興替」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著有:《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去梯言──歷史之眼看台灣》、《水滸傳教你職場生存術》、《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冰鑑識人學》、《跟

康熙學策略》、《公孫策說唐詩故事》、《公孫策說名句故事》、《史記經典100句》、《戰國策經典100句》等書。   公孫策此番發願,以4年時間在網路上連載1000個歷史故事,目前已經發表超過目標,仍繼續寫作中。繼2011年《英雄劫》、2012年《大對決》、2014年《黎民恨》之後,2015年開春,將以讀者耳熟能詳的三國時代故事《夕陽紅》,一新您的耳目!   相關著作   《冰鑑識人學(改版)--看曾國藩如何成功識人、用人》   《去梯言--歷史之眼看台灣》   《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   《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   《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   《黎民恨:王莽

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 〈總 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 〈推薦序〉書寫歷史人物:愚蠢的人,或理性的人? 黃春木 〈作者序〉五度空間學習──人物心境是重點中的重點 1. 劉宏──皇帝公開賣官 2. 黃巾──巫醫變賊匪 3. 許劭──「亂世奸雄」一鎚定音 4. 曹操──治世能臣的一面 5. 張溫──不殺董卓養虎遺患 6. 劉焉──避禍反得割據四川 7. 何進──外戚殺宦官 8. 袁紹──引狼入室 9. 董卓進洛陽 10. 漢獻帝劉協 11. 呂伯奢──坐實奸雄形象 12. 韓馥讓冀州 13. 鄭泰──董卓搞不定朝廷官員 14. 曹洪──曹操敗部復活 15. 劉虞──不當傀儡

天子 16. 公孫瓚──幽州爭奪戰 17. 劉備──劉關張趙兄弟幫 18. 孫堅──英雄不長命 19. 劉表據有荊州 20. 公孫度──割據遼東 21. 程昱──慧眼識曹操 22. 呂布刺殺董卓 23. 蔡邕──要命的一聲驚嘆 24. 王允──李傕、郭汜兵變 25. 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 26. 陶謙──曹操報父仇 27. 張邈叛曹迎呂布 28. 典韋──曹操僥倖逃命 29. 麋竺──陶謙讓徐州 30. 孫策──父子都受袁術耍弄 31. 呂範——孫策威震江東 32. 李傕、郭汜——關中諸將內戰 33. 張濟、段煨、張楊——流浪天子回洛陽 34. 沮授——袁紹放棄大好機會 35. 袁術——稱帝

自我感覺良好 36. 董昭——曹操迎天子到許昌 37. 郭嘉——高級人才棄袁紹投曹操 38. 孔融——丟掉北海,曹操收容 39. 袁渙——呂布轅門射戟 40. 禰衡擊鼓罵曹 41. 張繡——曹操宛城大挫 42. 陳登——呂布飼老鼠咬布袋 43. 賈詡——曹操棄宛救許 44. 陳宮——劉備一句話害死呂布 45. 太史慈、孫策英雄惜英雄 46. 公孫瓚、袁術亡 47. 荀彧——袁紹與曹操對決「十敗十勝」 48. 郭圖、審配——袁紹聽讒分散兵權 49. 楊阜——涼州諸將坐山觀虎鬥 50. 韓嵩——劉表搖擺不定 51. 董承——劉備捲入政變陰謀 52. 田豐——袁紹一誤再誤 53. 關羽斬顏良 54.

許攸陣前倒戈 55. 逢紀——官渡之戰 56. 孫權——兄終弟即 57. 魯肅——首提「鼎足三分」 58. 袁譚——兄弟鬩牆,曹操得利 59. 辛毗——袁譚靠向曹操 60. 李孚——大膽騙過曹操兩次 61. 陳琳--曹操不記舊恨 62. 田疇--曹操遠征烏桓 63. 徐庶--劉備三顧茅廬 64. 諸葛亮--曠世戰略隆中對 65. 甘寧--孫權擊斬黃祖 66. 劉琦--劉表死,荊州降 67. 趙雲--長坂坡救阿斗 68. 孫劉聯手抗曹 69. 周瑜--東吳的主戰將領 70. 黃蓋--赤壁大戰第一功 71. 蔣幹--襯托周瑜的配角 72. 呂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73. 韓遂--涼州軍閥敗散

74. 張松--劉備得蜀的貴人 75. 龐統--劉備入蜀 76. 嚴顏--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77. 劉璋--拱手讓益州 78. 蔣濟--淮南人民附孫權 79. 曹操逼死伏皇后 80. 諸葛瑾--孫權討荊州 81. 司馬懿--曹操得隴不望蜀 82. 張遼--勇將力守合肥 83. 周泰--東吳「兄弟治國」 84. 曹丕--賈詡高招定王儲 85. 曹植--文采勝過才能 86. 楊修--該死因為太聰明 87. 吳質--低調的高級智囊 88. 龐德--關羽水淹七軍 89. 陸遜--扮豬吃老虎 90. 桓階--曹操銳氣已消 91. 傅士仁、糜芳--關羽兵敗被殺 92. 曹彰--曹魏接班順利 93.

張飛--劉備又喪一臂 94. 于禁--曹丕的性格陰險面 95. 趙咨--孫權身段柔軟 96. 孫桓--猇亭之戰 97. 劉阿斗--劉備白帝城託孤 98. 鄧芝--聯吳制魏的第一線外交官 99. 馬謖--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 100. 張昭--孫權稱帝 後記 推薦序     書寫歷史人物:愚蠢的人,或理性的人?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   三國,是一段非常迷人的歷史,千古多少風流人物也談不盡、說不完。現在公孫策從「人物心境」著眼,重新講三國,並且標舉歷史的學習應是「五度空間學習」,這對於中學生,或是愛聽歷史故事的社會大眾而言,確實是一個言簡意賅的提醒。      公孫策在全

書十分關注歷史發展過程中「人」的關鍵,我認為是相當重要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目前中學歷史教科書所呈現的,幾乎是一個沒有「人」的歷史,即使有人名的交代,卻經常是面目模糊的,人變成歷史的配角,僅是歷史敘事中一個用來指涉「事實」的媒介而已。在如此侷限中,人淪為歷史的客體,甚至是歷史「決定論」下的產物。   其實,無論中國與西方史學傳統,向來是「重視人物」的。從這樣的體認來反思,公孫策側重「人物心境」的努力,便很有意義。   在大多數情形下,我們解讀歷史人物,往往出現兩種典型的「想像」,一種是古人很愚蠢,另一種是古人很理性。前者譬如漢靈帝,怎麼會糊裡糊塗開列價碼表,出賣各等官職呢?後者譬如呂蒙,即便

同鄉故人,私取民家斗笠是為了維護公物,仍然得依律下令處斬。但公孫策顯然在本書中很希望再提示另一種可能,那便是人會因為一些「小事情」,在當下遭受了影響,因而做出不同於以往,或迥異於性格的決定與行動,其結果甚至造成歷史發展的轉變。   不過,想要洞燭歷史人物當下心境的轉折或衝動,這是談何容易的功夫!更何況,公孫策認為,「小事情」這等偶發細故,往往是歷史發展的轉捩點,如此「見微知著」的歷史解釋,非比尋常,相關的書寫論述並不輕鬆,而面臨的挑戰或許更大。   例如第五十五回談到袁紹的敗亡,究竟有多大的程度可以歸因於逢紀進饞,導致田豐被處死,無法助袁紹挽救危局?第七十四回談到劉備取益州,究竟有多大的程

度可以歸因於曹操沒有正視、重用張松?這其實都是極不容易論斷,也難以獲得共識的問題。   幸好公孫策在全書已經用心地鋪陳大量的史實,因此讀者自己可以前後比對、統合,在事理中體會人情,在人情中解讀事理,加上全書用字淺顯洗鍊,又能適度引用《三國志》、《資治通鑑》等典籍印證,白話解說,使得可讀性大為提高。   我們每一個人談論歷史、探究歷史,其實在多數情況下都是為了「回答問題」。因此,我們揀選了主題、取捨了材料、建構了因果,也做出了評價,甚至在「隱身」中將史事「引申」到時事,發為議論。由於歷史有太多細節與轉折,而現實又有太多曖昧與變化,因此談古論今,永遠是一件題材豐富、趣味盎然的事情。   現實

經驗裡,在愚蠢與理性之外,人們當然還有諸多樣貌,因此歷史中的人物自然也不應該只有愚蠢或理性兩種可能,過往許多歷史書寫在人物處理上出現這樣的傾向,反映的是一種思想怠惰或貧乏的問題。人的豐富或複雜如何闡釋與彰顯,並且從中得著發現和啟示,這是讀史、寫史者都必須面臨的考驗,歷史迷人之處就在這裡。公孫策這本新書已經做出了嘗試,而「三國」應該也會繼續是跨世代不斷尋求對話交流的好題材。 作者序 五度空間學習──人物心境是重點中的重點   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傢伙將三國英雄全都送進了浪花泡沫,我對此頗有意見。   英雄之所以為英雄,就在它們其實長存於人們心中,不因歲月流逝而消失

。因此,書名借三國演義卷頭詩「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句,想表達的是:青山綠水都可能變色,但是夕陽卻是一樣的紅。   以人物為章名,則是有感於史學家趙翼《二十二史劄記》所言:「人才莫盛於三國。亦為三國之主,各能用人,故得重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勢。」以人物串接故事,正能突顯三國時代的特色。然為免讀者因章名而誤以為各章是人物小傳,所以用副標題說明各章重點內容。   二○一四年春天,我定下了往後的致力方向:推動「五度空間學習」,在時空四度空間之上,加入「人物心境」第五度空間。這跟我之前提倡的「人文史地一貫」主張一致,但更強調「人物心境」。   讀歷史、寫歷史、說歷史那麼多年下來,一項重要心得是:

同一個人在不同時空、不同心境之下,會做出不同的決定,採取不同的行動(包括不決定、不行動)。這一點,有殊於常識性的「性格決定論」,同一個人即使性格恆常不善變,仍會因時空、氛圍,甚至健康狀況而做出「異常」決定或舉動。   袁紹為什麼不接受沮授「奉天子以討不臣」的建議?劉表為什麼不採納蒯越偷襲曹操後方的計策?曹操為什麼對張松冷淡,而失去取蜀先機?它們都做出異於各自性格的決定,而做出異常決定的原因,卻都是「小事情」。這些小事造成了歷史的偶然,但偶然往往改變了歷史。易言之,「人物心境」是那麼的關鍵。因此,體會人物心境當然應該是讀歷史的重點之一。   五度空間學習還有一重意思:知識載具的科技大進,由平

面而立體,乃至文字、圖片、影片、音樂、戲劇……所有可以承載知識的形式,都因為數位匯流科技大進,而能同步、即時呈現,甚至已不止「五度」空間。   本書是系列的第四本,全系列其實都是著眼於數位閱讀時代的「N度空間」而寫作,成為電子讀物指日可待,更冀望「五度空間學習」成為大家的共識。 公孫策 二○一四年十二月 14. 曹洪──曹操敗部復活董卓終於展開遷都行動,同時將洛陽全面摧毀:縱火焚燒皇宮、官廳房舍,當然波及鄰近民宅,京城洛陽成為一片焦土,二百里內雞犬不留。毀掉京城建築物還不夠,董卓將洛陽所有富豪集中,全數誅殺。並且驅趕全城人民,共數百萬人之多,前往長安。(洛陽到長安,航空距離三百五十

公里。)董卓在幹什麼?他要消滅任何「洛陽再起的可能,免得他走了,其他人據有洛陽,足以號召跟他對對抗。毀了城市,殺了富豪,逼遷人民,才能徹底消滅一個帝都。屠殺富豪,當然也沒收了他們的財產。但董卓還不夠,他命令呂布,挖掘東漢歷代皇帝陵寢以及公卿的墳墓,盜取所有珍寶。至於俘虜的山東士兵,則裹以油布,活活燒死。董卓親自坐鎮洛陽,為遷都行動斷後。而山東諸侯聯軍,一個個都不敢出擊。曹操向諸侯曉以大義,力陳「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四海之內為之憤怒,這正是天亡董卓之時,也是一戰而定天下的大好時機,絕對不可錯失」,可是諸侯沒人理他(每個人都有官銜,曹操沒有,更看輕他是宦官後人)。於是曹操單獨率軍而上,追擊董卓

,卻在滎陽(今河南滎陽市)被涼州將領徐榮擊敗,士卒死傷甚多。曹操被流箭射中,坐騎受傷。堂弟曹洪將自己的馬讓給曹操,曹操不接受。曹洪說:「天下可以沒有曹洪,不可以沒有曹操。」曹操這才上馬,趁夜遁走。曹洪步行護送曹操一直到汴水,河水深,人馬不能渡,曹洪順著河找到船隻,才跟曹操一同渡過汴水。(原典精華)操兵敗,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1。從弟曹洪以馬與操,操不受。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遂步從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與操俱濟2。──《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一》與《三國志.魏書.曹洪列傳》1.    被:破音字讀作「批」。被創:受傷。2.    濟:渡河。曹操雖敗,徐榮卻為曹操的奮戰精神所懾

,不敢進擊聯軍大本營酸棗(故城在今河南延津縣北)。

高科技時代下恐怖主義組織戰略演變-以「伊斯蘭國」為例

為了解決三國演義心得1000字的問題,作者黃欽玄 這樣論述:

目次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 名詞解釋與文獻分析4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21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2第二章 伊斯蘭國之緣起與發展25第一節 伊斯蘭國的緣起25第二節 伊斯蘭國的組織與治理方式36第三節 2018年伊斯蘭國策劃之重大恐怖攻擊事件44第四節 小結53第三章 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之戰略演變分析55第一節 戰略目標演變55第二節 戰術運用63第三節 組織經營管理演變78第四節 小結88第四章 各國對伊斯蘭國之反制作為89第一節 美國89第二節 歐盟105第三節 中東國家117第四節 小結122第五章 結論123第一節 研究心得與發現123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12

6參考書目128大事紀154

三國管理學院︰20堂情景互動案列討論課

為了解決三國演義心得1000字的問題,作者張振宗 這樣論述:

現身說法,解讀三國人物故事背後的管理邏輯;情景互動,評議交流,案例分析助力管理思維提升。 作者創造性地應用了現代管理學院中主流的案例分析法,打破時空分隔,構建出立體的課堂教學形式,讓讀者在三國人物自身的陳述和與同時代人的交流中體悟管理之道。將當代管理中的新主題同歷史案例的分析結合起來,不僅涵蓋了傳統的管理主題,還包括了對社會責任、“空降兵”、外包、供應鏈、創業、管理咨詢與獵頭等熱門主題的分析。 張振宗,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工商管理碩士,曾任北京某大型圖書公司總經理。資深管理咨詢顧問,長期致力于企業文化管理咨詢服務工作。 序 開學典禮 第1堂課 劉

志︰管理就是控制 劉宏︰做生意≠做企業 劉辯︰膽小不得老板做 劉協︰走動管天下 第2堂課 張角︰管理是一門宗教 張寶︰廣告語,穿越你的靈魂 張梁︰專業化PK多元化 張魯︰和諧管理不是夢 第3堂課 董卓︰最差CEO的懺悔 呂布︰從我的不義看企業的社會責任 袁紹︰我的大敗局 袁術︰動什麼別動潛規則 劉表︰“機會︰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 劉璋︰引進品牌就是引狼入室 公孫瓚︰我是“溫水青蛙” 馬騰︰管理中的博弈論 韓遂︰協同營銷︰1+1>2 張繡︰“偷梁換柱”不上稅 第4堂課 曹操︰青梅煮酒論“狗熊” 曹丕︰“窩里斗”可以休矣

曹睿︰管理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 曹芳︰“借尸還魂”的聯想 曹髦︰沖動是魔鬼 曹奐︰忍耐是把雙刃劍 第5堂課 劉備︰企業文化是魚,企業戰略是水 劉禪︰我是扶得起的阿斗 第6堂課 孫堅︰感情用事的生命代價 孫策︰我的創業心得 孫權︰“交棒︰領導人最重要的任務” 孫亮︰兼听則明 孫休︰敢于重用自己的冤家 孫皓︰富過三代的敗家子 第7堂課 司馬懿︰“平衡管理︰餡餅,還是陷阱?” 司馬師︰學厚黑,巧經商 司馬昭︰我的狼圖騰 司馬炎︰從三國歸晉談企業並購 第8堂課 諸葛亮︰戰略是一種孤獨 諸葛瞻︰少爺不如老爺 諸葛瑾︰子不教,父

之過 諸葛恪︰“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現代商業啟示 諸葛誕︰成也諸葛,敗也諸葛 第9堂課 吳國太︰我首先是領袖,然後才是女人 貂蟬︰謹防商業中的美女公關 黃碩︰娶妻就娶黃碩這樣的人 蔡文姬︰苦難造就財富 辛憲英︰預測,跟著感覺走 祝融夫人︰從我的名字談企業的命名 第10堂課 周瑜︰有效決策是第一生產力 魯肅︰企業需要和事佬 呂蒙︰基于知識管理的學習型組織是怎樣煉成的 陸遜︰後發制人定乾坤 第11堂課 荀或︰捕食者的刀鋒——供應鏈 苟攸︰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郭嘉︰從“十勝十敗論”看企業軟實力 賈詡︰逆向思維——企業家的試金石 程昱︰

“事件營銷︰有眼球的地方就有市場” 許攸︰我在為誰工作 劉曄︰別拿商業秘密不當回事 楊修︰小聰明,大災難 第12堂課 徐庶︰“人在曹營心在漢”的員工,請你走開 龐統︰心態決定命運 法正︰身體“反客為主”,力行“以逸待勞” 蔣琬︰高管肚里能撐船 費諱︰沉住氣,成大器 董允︰下屬管理上司的“六要六不要” 簡雍︰簡約管理不簡單 第13堂課 張昭︰擺老資格的學問 顧雍︰做剛柔相濟的管理者 呂範︰“正直︰財務主管的首要” 第14堂課 曹植︰做企業就是做酒局 曹仁︰“圍師必闕”與適度競爭 曹洪︰商人不能太摳門 夏侯淵︰節奏決定成敗 夏

侯悖︰後勤管理,外包為先 第15堂課 典韋︰色戒——請遠離好色老板 許褚︰左手魚缸法則,右手印加效應 張遼︰三個和尚有水吃 張邰︰“關鍵在于執行”的謬論 徐晃︰閉燈看家書——公私分明 于禁︰從晚節不保談企業的“59歲現象” 龐德︰從“抬棺上陣”到優柔寡斷看人性的弱點 第16堂課 關羽︰關公崇拜與關公文化 張飛︰員工第一 趙雲︰我是“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馬超︰從古羅馬軍事思想的運用談現代西方管理思想的應用 黃忠︰春天的後面不是秋,創業何必為年齡發愁? 第17堂課 魏延︰一個反骨引發的血案 姜維︰“空降兵”的悲哀 馬謖︰“管理的本質︰不

在于知而在于行” 王平︰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第18堂課 程普︰副職與正職相處的藝術 黃蓋︰苦肉計不苦 甘寧︰率先垂範與激勵藝術 太史慈︰“誠信︰要踐行,不要踐踏” 丁奉︰我的時間價值千萬 周泰︰忠誠勝于能力 陸抗︰移花接木與嫁接營銷 第19堂課 鄧艾︰勇于冒險,更要善于避險 鐘會︰“聲東擊西”與股市欺詐 羊祜︰守柔日強——我的柔性管理 杜預︰誰動了我的績效 第20堂課 王允︰連環計是折騰出來的 孔融︰從“四歲讓梨”談員工行為文化 陶謙︰我的五次成本核算 華佗︰創新——一招鮮,吃遍天 陳登︰我的另類連環計 陳宮︰女怕嫁錯老公

,男怕跟錯老板 司馬徽︰管理咨詢公司和獵頭公司的開創者是誰? 畢業典禮 這幾年,我進人咨詢業做管理咨詢工作,發現很多客戶的困惑與《三國演義》中的情節相似。《三國演義》是我從小就喜讀的著作,常讀常新。為了解決客戶的困惑,我遍閱近年來與三國相關的管理書籍。可是,這些書有的從文學角度來闡述,有的以第三人稱來描述,有的缺少互動,有的談到的管理學過于膚淺,而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人物互動、形式靈動的書籍則很少看到。因此,我產生了自己創作的念頭。 一個好的創意說起來容易,但把它付諸實施、變為現實的作品卻相當難。管理咨詢本身是個耗神、累心的活,但為了實現這個“作家夢”

,我硬是如擠牙膏一般把這三年的節假日、業余時間全部佔用了。滴水穿石,鐵杵成針。三年後的今天,《三國管理學院》終于付梓了。 本書的構思源于我讀MBA的經歷。現代MBA教育中管理溝通、案例分析等課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本書就是從三國1000多位人物中選取108位主要人物,以EMBA、MBA學員的身份,通過講述自身經歷以及從中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感悟進行現身說法,其余學員進行課堂互動,每一位學員的主題演講都是一次情景式的案例分析。而且,學院的領導還會給每一位學員的案例分析進行點評和打分,可謂是當今火熱的EMBA、MBA教學的模擬課堂。我相信,本書對于當今活躍在商海的企業高管,EMBA、MBA

學員,渴望學習EMBA、MBA課程的社會精英,夢想進入企業管理層的有識之士以及對三國管理學感興趣的進步人士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望著天空自由翱翔的鳥兒,我的心也在飛翔。倘若我的作品能夠讓一些人有所收獲,我也會像鳥兒一樣快樂。 張振宗 2010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