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音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世界民族音樂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蒂莫西·賴斯寫的 保加利亞音樂 和管建華(主編)的 朝鮮半島音樂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江蘇教育 和江蘇教育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侯志正所指導 陳姿宇的 馬水龍《隨想曲》為大提琴及鋼琴之作品分析研究 (2021),提出世界民族音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馬水龍、室內樂、器樂獨奏、隨想曲。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音樂學系 范德騰所指導 黃千玳的 阿爾班尼士《西班牙》作品165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畢業音樂會 (2021),提出因為有 阿爾班尼士、西班牙、探戈舞曲的重點而找出了 世界民族音樂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世界民族音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保加利亞音樂

為了解決世界民族音樂的問題,作者蒂莫西·賴斯 這樣論述:

蒂莫西·賴斯、管建華編著、張玉雯編譯的《保加利亞音樂(附光盤)(精)》集中介紹了豐富多樣的保加利亞音樂傳統,引領讀者在該國開啟了一趟音樂景觀之旅。它探索了保加利亞農村傳統影響其音樂表達與闡釋的方式,並且審視了過去幾十年里保加利亞歷史如何影響其音樂。此書也展示了音樂傳統如何得以保存,以及伴隨着「二戰」后工業化、現代化和城市化等社會變化,音樂傳統如何興盛。蒂莫西·賴斯闡明了保加利亞音樂除了作為一門藝術和一種消遣,是如何深深嵌入國家的文化、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之中。他分析了這種音樂如何流傳至其他文化,如何在流行音樂的新形式中烙下印記。書中也包含了音樂人類學家如何開展研究的簡要說明。本書活潑的撰寫風格

令學生和普通讀者讀來都更為輕松,其特色在於鮮活的表演描述、對表演者的采訪以及保加利亞詞匯、音樂術語。大量聽辨樣例及其他活動有助於讀者學會聆聽、演唱保加利亞音樂和隨着音樂舞蹈。本書附贈一張70分鍾的CD光盤。張玉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博士,世界民族音樂專業。現工作單位: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為跨文化交流、音樂傳播、城市音樂等。蒂莫西·賴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民族音樂學教授。他是十卷《加蘭德世界音樂百科全書>的創始合編者,也是期刊編輯和美國民族音樂學學會主席。

世界民族音樂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你不知道的布袋戲音樂

集結霹靂布袋戲世界中能讓你最驚喜連連的各種音樂,你能想像搖滾、爵士、交響樂、世界民族音樂與布袋戲產生火花嗎?從鋼琴、小提琴、薩克斯風、吉他的西式古典,一路變化到琵琶、嗩吶、笛子的柔情悠揚...超脫東西方音樂的跨界揉合,只有霹靂可以聽的到!

1 薩克斯風的慵懶【#冷夜獨白】 蔡佳修
2 甜蜜的初戀回憶【#滄海桑田】 浩旭
3 布袋戲也唱英文歌【#邪火焚世】 風采輪
4 弦樂齊奏的盛宴【#TheMomentofBeauty】 浩旭
5 聖潔天使的神罰【#聖之裁】 孫敬凡
6 東洋豔鬼的殺陣【#朱虹三嘆】 傅思蓉
7 酒吧臺上的獨奏家【#浪子情】 黃名偉
8 狂舞的森巴嘉年華【#幽靈間壁】 唐參
9 地獄的魑魅之聲【#人生如寄】 孫敬凡
10 樂團首席男高音【#最長的一夜】 浮動地帶
11 奔放少年的木吉他【#真戲假戲】 王丰
12 末日的交響詩【#逆天之戰】 浩旭
13 彈著水貝的精靈【#漂鳥少年】 風采輪
14 銀月下的提琴手【#獨弦嘆歌】 艾瑪
15 十面埋伏琵琶絃【#忽雷破夢】 孫敬凡
16 西藏密宗的行者【#龍神法幢】 風采輪
17 斑白的電影畫面【#救贖之劍】 浩旭
18 分送溫暖的鋼琴家【#舒神曲】 風采輪
19 山谷的迴盪之聲【#阿多霓】 風采輪
20 死亡的關鍵字【#妖世滅佛】 風采輪
21 世界最後的希望【#末世路】 小章

發行: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馬水龍《隨想曲》為大提琴及鋼琴之作品分析研究

為了解決世界民族音樂的問題,作者陳姿宇 這樣論述:

馬水龍為台灣當代知名作曲家,作品種類包括室內樂、器樂獨奏、協奏曲等,其中馬水龍創作過很多知名的作品,例如《梆笛協奏曲》、《雨港素描》、《隨想曲》、《霸王虞姬》、《孔雀東南飛》等。本文將分析馬水龍《隨想曲》,第一章先說明《隨想曲》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紹馬水龍之生平與背景,第三章介紹馬水龍的音樂風格概論與代表性作品簡介,第四章將進行馬水龍《隨想曲》的樂曲分析與探討,最後第五章按照研究結果提出結論。

朝鮮半島音樂

為了解決世界民族音樂的問題,作者管建華(主編) 這樣論述:

朝鮮半島音樂在東亞地區長久以來都是一股與眾不同的文化力量。作為第一本簡明扼要對朝鮮半島音樂分主題進行描繪的單行本書籍,由美國作者唐娜·李·權所著、陳驄翻譯的這本《朝鮮半島音樂(附光盤)(精)/世界音樂系列》實屬首開先河。本書建立在作者大量田野工作的基礎上,表演者的訪談、表演現場的親歷以及生動的圖示都是本書與眾不同之處。作者依據「朝鮮在東亞地區跨民族文化傳播中的作用」「朝鮮音樂與文化政治的交織」以及「通過音樂與美學的傳承來維持朝鮮強烈的文化認同」這三個主題,對該地區展開了調研,將朝鮮半島音樂的諸多傳統進行了比較與對比,對朝鮮半島古典音樂的習俗及其當下的發展現況逐個展開探討。本書附贈的CD含有80

分鍾的音樂范例,書中也提供了許多聆聽活動,以便於讀者使用。唐娜·李·權,美國肯塔基大學音樂人類學助理教授。陳驄,男,現為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在讀博士。2010年畢業於臨沂大學外國語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2013年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主要學術方向:外語文獻編譯、世界民族音樂、文藝美學等。

阿爾班尼士《西班牙》作品165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畢業音樂會

為了解決世界民族音樂的問題,作者黃千玳 這樣論述:

西班牙的傳統音樂是許多異族文化的音樂、藝術以及舞蹈之結合,呈現獨具一格的樂曲風貌。在鋼琴作曲家伊薩克・阿爾班尼士(Isaac Albéniz,1860-1909)的作品中,以西班牙傳統音樂的元素,作為和聲、節奏與曲式的素材,為古典鋼琴曲目,帶來嶄新的鋼琴聲響。《西班牙》作品165是由六首鋼琴樂曲所構成的組曲,包括〈前奏曲〉、〈探戈舞曲〉、〈馬拉加〉、〈小夜曲〉、〈加泰隆尼亞隨想曲〉、〈梭齊可〉。本論文共有分成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阿爾班尼士生平的簡述、第三章阿爾班尼士的音樂歷程與音樂特色、第四章《西班牙》作品165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以及第五章結論。音樂會曲目:1. 海頓:《降E大調鋼琴

奏鳴曲,Hob. XVI: 49》2. 舒伯特:《a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784》3. 蕭邦:《d小調波蘭舞曲,作品71之1》4. 德布西:《夢》5. 阿爾班尼士:《西班牙,作品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