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聖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中世紀聖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森本真由美,服部幸三寫的 古典音樂圖解(改版) 和[荷蘭]塞斯·諾特博姆的 萬靈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譯林出版社所出版 。

東吳大學 音樂學系 張玉樹所指導 王樂倫的 Dallapiccola"PiccolaMusicaNotturna"作品的分析與設計創意 (1999),提出中世紀聖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達拉畢柯拉、小夜曲、馬洽多、安東尼奧馬洽多、12音音樂、作品分析。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世紀聖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古典音樂圖解(改版)

為了解決中世紀聖歌的問題,作者森本真由美,服部幸三 這樣論述:

全方位古典音樂基本知識一次上手! 從基礎樂理到西洋樂器歷史, 從音樂流派風格到知名作曲家。 5大流派x16位作曲家x簡明圖解 覺得古典音樂「好像很難懂」,不知從何處下手嗎? 不論你想知道:  音階是如何被發現的?  奏鳴曲與交響曲的差別在哪裡?  貝多芬屬於古典樂派還是浪漫樂派? 都能在本書中找到解答! 古典音樂原來這麼有趣! 本書提供了入門必備的各項古典音樂基礎知識,並透過各種不同的角度做精闢解說。 從古代音樂、巴洛克、古典樂派到現代音樂的歷史,知名作曲家們波瀾萬丈的人生及代表作品,古典音樂的風格及類型; 更介紹各種樂器及樂器的構造和歷史。 本書盡量避免出現過於專

業的辭彙和術語,並配合圖解,讓想瞭解古典音樂的讀者都得以輕鬆閱讀。 古典音樂不再高不可攀!

Dallapiccola"PiccolaMusicaNotturna"作品的分析與設計創意

為了解決中世紀聖歌的問題,作者王樂倫 這樣論述:

●論文摘要: Dallapiccola"Piccola Musica Notturna"作品的分析與設計創意 這篇論文,主要在分析Webern之後的40年代以及和60年代之間的十二音音樂,Dallapiccola正是討論的對象。在分析的過程中,希望盡可能地可以回到Dallapiccola的創作歷程,發掘作品中所暗藏的思維發展,其分析章節流程的安排從大到小,視角由淺至深。 第一步從找尋原形音列的方式著手,隨後依音列的使用找出初步所認定的段落,在這個階段中雖然是很初

步的勘察,但藉由音列的分析卻釐清非常多的觀念;在第二步觀察詩的結構中,由於須要將文學性的意念注入在抽象的音樂活動內,並配合第一步的結果得以做出整合與調整;第三則從初步各段落中找出特別與眾不同之處,將每一層的分析經驗再度逐步統合,使整個作品的鋪陳已有一個鮮明的輪廓出現。最後一步的探討,則將焦點著眼在段落之間相互牽引的關係,找尋更細微的關聯性。 材料分析後的重點簡述: (一)動機音組的出現:Dallapiccola雖然深受新維也納學派的影響,但他在運用十二音素材的方式上有相當獨特的個人風格。在原形音列中,音列可分割出相當多的動

機三音組,並貫穿整首樂曲。 (二)音列以富有旋律性的方式呈現:每條旋律均以波浪狀的動態出現,與Webern或Schoenberg的十二音旋律截然不同。動機三音組在時間的移動下徐緩地勾勒出旋律輪廓,因此,旋律均呈現出如歌似的特性。 (三)音樂與詩之間的結構關係:在相當多的情形下,音樂段落的想法與詩詞非常相似,整體音樂結構受到詩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此作品呈現出一種綜合藝術的特色。 (四)對位技術的發揮:Dallapiccola的音樂在某方面觀察下是非常傳統且自然的,所使用的技法均是基本的作曲

手法。對位技術中的卡農,在這首樂曲內有相當重要的使用,時常運用在旋律主題的呈現上。 (五)衍生性集合的產生:由於動機三音組的發展,使得音樂材料產生全新的表現,這些開展的素材與舊素材相互融合在一起,呈現新的蛻變。 (六)蘊藏調式的概念:此曲具有調式音樂的想法,三和弦以及半音之間的銜接與解決,亦或再現段落的安排,都暗示出"調"的想法。 當分析過程中找出某些很重要或很深入的因素時,就會覺得距離作品的核心愈來愈近,但是,真正誘發創作的引線卻在離終點處模糊了,而只能知道離目標不遠,在創作的

過程Dallapiccola思考文學性的意義是否真足以影響整首樂曲的重要關鍵?分析到最後實在無法很真實的確定距離Dallapiccola實際創作的思考有多相近?但這個答案的必然性事實上不再是這麼的重要,重要的是創造力迷人之處在於作者必須與全世界分享,在他逝去之後還能一再地聽到。分析音樂就像是從事心理諮商,自心理學的結果來看,我很可能無法根除病苦,找到疾病的根源以統合人的整體系統;然而,藝術卻不拘泥於此,音樂家將會永存於其作品中,意即給予我們經歷他們的一生。在這拆解的過程中,最大的價值就是感受當時的此時此刻。 ●作者簡歷:

王樂倫 民國58年8月18日生,16歲開始正式學習音樂,民國82年插班考入東吳大學作曲組二年級,民國86年榜首考取東吳大學音研所理論作曲組,作曲曾師事盧炎、楊聰賢、張玉樹老師。 民國89年:畢業於東吳大學音研所理論作曲組 民國88年:以創作曲“BiOriginal”獲1999年電子琴音樂原創曲第二名,並受邀至東京參與99’年全日本電子音樂教育研究會,於會場上發表作品“BiOriginal”。 民國87年:以創作曲“SYNTHESIS I”獲1998年電子琴音樂原創曲第二名。首次代表台灣

參與98’年全日本電子音樂教育研究會,於會場上發表作品“SYNTHESIS I”。 民國86至88年:擔任山葉數位鋼琴編曲指導老師。 民國85至87年:擔任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SCM)中華民國分會執行編輯。 民國84年:參與飛利浦公司開發“河邊數學”互動式光碟音樂製作。改編“雨夜花”室內樂作品,於德州大學Austin分校演出。 民國82年:獲第23屆電子琴聯歡會少年組最佳指導獎,並受邀參加馬尼拉所舉行之東南亞電子琴聯歡會。

民國79年:獲第18屆國軍文藝金獅獎音樂類佳作獎。 民國78年:以創作曲“Mysterious Palace Hall”獲第19屆電子琴聯歡會社會組全國決賽優勝獎,並擔任曼谷舉行1989年東南亞電子琴大賽國家代表。 ●畢業音樂會曲目及樂曲解說: 時間: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下午2:30分 地點:東吳大學音樂廳 Entropy Entropy原為物理名詞,被運用在各

種領域的觀念上。當我們探究質能轉換的過程及結果中,人們習慣在轉化中尋求滿足,並竭力地忽視發展的過程中無法轉變的物質與能量,此曲Entropy主要是使音樂材料在不同時空下所造成的不同感受,並逐一追尋音樂素材中轉變的物質與能量。 String Quartet 第一樂章主要以音列的手法來完成,係使用作者的生辰年月日作為音列素材,第二樂章純以實驗性質為主,運用部份12音的概念所完成,嚐試運用空間記譜的特性,來表達不同的音樂張力。第三樂章則以傳統動機發展的方式完成,曲末則重新呼應第一樂章的素材。

嶺之冬 整首曲意主要以述景為主,雖意圖表現出凜冽寒氣之時令,但歌詞背後卻充滿對於外界壓迫的反動,暗喻世間的現實,讓人不禁為之寒顫。本闕詞是一位已失去音訊的長者所贈,在演出的同時,寄予我無限的思念。 天籠寒 雲暗 靜寂重重山 松竹猶自綠 其奈 六出飛花遍迷漫 鳥絕跡 山徑滅 極目疏林 同一色 雪壓枝椏柔無力 點點峰巒 雲不起

銀光反湧 冰凍凜冽 蔣再杭 Synthesis I 隨著科技的進步,樂器的發明亦日新月異,此曲首次嘗試將電子樂器與傳統西方樂器做一結合。音樂中以中世紀聖歌旋律曲調 ( Sequence for the Solemn Mass of Easter Day : Victimae Paschali Laudes ) 與現代非調性和聲作為素材,於消長之間開展音樂,採用電子樂器為YAMAHA EL-900機種。

(1998全日本電子音樂教育大會演出) Experiment Husserl所強調的“回歸事物的本身”讓我重新思考動機Motif的本質,於是開始挑戰過去我所以為的創作方式。因此,我嘗試在找尋創作中的本質,從傳統的經驗中我得到了很多印證,更進一步地開始探討A. B. Marx ( 1795~1866 ) 所提出創作中 “Gestalt”的概念,它究竟影響架構一件作品的程度有多少。在這四首短小作品中,均賦予各自的 "Gestalt",各樂章都有其獨特的遊戲規則,以嚴謹的態度創作,正是此次嘗試的重點。

BiOriginal 在這次創作中,我將音高、節奏、語法、技法做綜合回顧。此首命名為“BiOriginal”的二重奏曲,是我在印尼旅遊後而產生的靈感,融合藍調、民族、序列、極微、原始等音樂,精神上可謂充滿後現代主義的想法。樂器選擇上各使用了一部EL-900以及一架鋼琴,它們分別擁有自己的音高材料並相互影響。音樂分為三段,以快慢快來呈現。演奏者可體驗節奏所附予的肢體律動,猶如兩位打擊樂者。 (1999全日本電子音樂教育大會演出) ●演出人員

Entropy 長 笛:陳育琛 雙簧管:吳淑蓉 單黃管:陳慈欣 低音管:黃惠琪 法國號:曹予勉 小 號:潘克定 打 擊:魏銘儀 定音鼓:陳亮吟 小提琴:陳怡茹 小提琴:林孟穎 中提

琴:陳臻嫻 大提琴:鄭惠齡 弦樂四重奏 小提琴:陳怡茹 小提琴:林孟穎 中提琴:陳臻嫻 大提琴:陳彥蓉 嶺之冬 聲 樂:孔仁芳 大提琴:陳彥蓉 鋼 琴:馬國薇 Synthesis I

小提琴:楊欣暐 電子琴:洪偉婷 Experiment 長 笛:陳育琛 單黃管:陳慈欣 低音管:黃惠琪 BiOriginal 鋼 琴:洪婉清 電子琴:洪偉婷

萬靈節

為了解決中世紀聖歌的問題,作者[荷蘭]塞斯·諾特博姆 這樣論述:

小說的書名「萬靈節」是西方的一個宗教節日,在萬聖節的次日。該節日紀念死去的信徒,其罪尚未洗凈,還不能上天堂。在這一天,人們相信亡靈會歸來。故事的主要場景並不是發生在萬靈節,然而故事的主人公阿瑟·唐恩倒像一直生活在這樣一個節日——半明半暗、陽間和冥界的交錯之中。故事的主要發生地是德國首都柏林、西班牙和其它一些歐洲國家。小說主人公着迷地尋找一種方法,以便能清楚地記錄下正在發生、然后又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形象和聲音、記錄下歷史和現實明暗交錯的「幽靈」。作家似在暗示,歷史是一種虛構,而文學卻是一種真實。《萬靈節》是一部歐洲的思想小說,曾被德國一家報紙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50本小說之一。

塞斯·諾特博姆(1933- ),現代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語出A.S.拜亞特),生於荷蘭海牙。他是詩人,也是旅行作家和翻譯家,作品中的實驗風格最讓讀者印象深刻。多年來,他遍游歐洲,用文字表達他對生活和自我的思考。他獲得過各種文學獎項,包括P.C.胡福特獎、飛馬文學獎、康斯坦丁·惠更斯獎、奧地利歐洲文學國家獎。近年來,諾特博姆的名字經常出現在有可能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