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工業區廠商名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中壢工業區產業類別」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也說明:技術輔導計畫,迎向整體大環境及未來產業轉型升級,力求開創產業一片天。 ,2019-04-30頭橋工業區廠商名錄已下載2,232 次; 2019-04-30嘉太工業區廠商名錄... 2019-08-28中壢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盧胡彬所指導 古鎮魁的 中壢工業區之發展與影響 (2009),提出中壢工業區廠商名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桃園縣、中壢市、內壢工業區、中壢工業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張長義所指導 林玉芬的 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環境污染識覺及調適行為之研究--以中壢工業區為例 (2002),提出因為有 工業區、環境污染、識覺、行為、中壢工業區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壢工業區廠商名錄的解答。

最後網站經濟部工業局中壢工業區服務中心-- 組織架構則補充:組織架構. 服務中心於民國六十五年八月一日成立,設有服務、行政與環保三組,管理維護全區公共設施及服務區內廠商。 服務中心大樓內設有會議室、訓練教室、廠商協進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壢工業區廠商名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壢工業區之發展與影響

為了解決中壢工業區廠商名錄的問題,作者古鎮魁 這樣論述:

中壢工業區前身為內壢工業區,於民國56年由經濟部工業局依據獎勵投資條例規定,委託臺灣土地開發公司開發為綜合性工業區,至民國58年12月開發完成,面積為43公頃。內壢工業區開發完成後,為配合工業發展與高速公路之興建,乃於民國61年由行政院國軍退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籌劃開發中壢擴大工業區,民國62年5月施工,至民國65年底全部開發完成,開發面積390公頃,與原內壢工業區併稱中壢工業區,面積共計433公頃。中壢工業區位於桃園縣中壢市,北界中山高速公路,並設有交流道,對外交通便捷。南臨縱貫公路,距中壢市區(火車站)約3公里,離台北市約30公里。距北部第二高速公路大溪交流道亦僅約9公里,

中正國際機場位於附近,是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投資環境。本文共計五章,第一章的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文獻回顧、研究方法、章節內容,第五章的結論,則總結本論文對中壢工業區所做的一切研究。正文依序為第二章「中壢工業區的地理環境」、第三章「中壢工業區的歷史變遷」、第四章「工業區設立後中壢地區的社會變遷」等章節,茲做簡要說明如下: 第二章「中壢工業區的地理環境」共分為兩個小節。第一節「自然環境」概述中壢工業區的地理位置與範圍、地質與地形、氣候與水文等自然環境,並說明中壢工業區自然環境的區位條件對於中壢工業區的開發是否為一有利因素。第二節「人文環境」分為區域沿革、面積與人口、交通與運輸等方面加以說

明,進而提出中壢工業區成立的有利人文區位條件。 第三章「中壢工業區的歷史變遷」則分為三個小節,從時間縱深的角度來討論中壢工業區的歷史發展。第一節「中壢工業區的成立背景與設置經過」分析從內壢工業區設立時,當時臺灣工業的發展趨勢,與政府設立內壢工業區的政策背景與設置經過,接著論述擴建中壢工業區的由來與發展。第二節「各時期工業發展的進程」,討論中壢工業區於不同時期下,政府在工業政策發展與工業區設置上的作法。第三節「中壢工業區內產業結構分析」,討論中壢工業區在各產業結構上,廠家數與員工數的變化情況。第四章「工業區設立後對地方社會的影響」,分別討論中壢工業區成立前以及設置後,對地方社會在三級產業間

的發展情況與變動情形,並就影響所及於人口問題上予以探討,如人口成長與分布、人口的遷入與遷出、產業人口結構等問題。

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環境污染識覺及調適行為之研究--以中壢工業區為例

為了解決中壢工業區廠商名錄的問題,作者林玉芬 這樣論述:

工業發展是促進現代經濟成長的動力,而工業區的開發則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工業發展雖然帶給國民富裕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面卻也帶來了許多問題,例如人口壓力、犯罪率增加、交通擁擠及環境污染等,其中環境污染甚至已經會危害到人民的基本生存環境,而受到各界的普遍重視。 與工業區相關的研究很多,但大多著重在工業區的區位選擇、整體規劃及經營管理的課題上,對於能有效減輕或防治種種污染等與環境議題相關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希望藉由環境識覺的觀點與研究方法來進行研究,探討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對於當地環境污染之識覺,及面臨環境污染的威脅時,所可能的回應與調適行為。本文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當地居民進行抽

樣調查,探討中壢工業區設立後,鄰近地區的居民對於環境污染的識覺與調適行為。 問卷主要包含三個部分:居民對環境污染的識覺、居民所採取的調適行為與居民屬性。問卷的實施有兩種方式:請內壢國中的老師幫忙,將問卷發給學生,讓學生帶回家請家長做答,做完之後再帶到學校交給老師收回;利用隨機抽樣選取樣本,採用面對面方式,於居民填完問卷後回收。總共發出359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共271份。 本研究根據問卷回收所得資料,經整理、編碼、登錄、計分後,利用統計套裝軟體SPSS(10.0)來進行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利用次數分配及百分比分析問卷資料,以了解樣本在各基本資料之分布情形

;問卷信度分析以Cronbach α係數作為衡量指標,經測得信度為0.9162;效度分析是以因素方法分析,經檢驗出Bartlett球形檢驗達到顯著水準(p=0.000)以及抽樣性檢驗(Kaiser-Meyer-Olkin)之KMO值為0.904,故本文在量表設計的題目均具有一定水準之信度與效度;以居民社經屬性與空間屬性、環境污染識覺與調適行為的交叉表來分析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調適行為的差異性;以變異數分析來探討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社經屬性與空間屬性對環境污染識覺與調適行為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本區有21.4%的居民對居住環境表示滿意,尤其以研究區西部居民的環境滿

意度最高,可能是因為其與工業區之工廠中間隔著中園路,相距較遠,且中園路的兩旁主要為學校與汽車修護場,受到工廠的影響較小。本區的居民所識覺到的環境污染問題依序為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河川及水污染與惡臭等。居民在遭受環境污染影響時,大部分都不會採取陳情行動。雖然遭受環境污染的影響,但對於是否考慮搬家的方式,卻以「未曾考慮過」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