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獅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亞洲獅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隆盛寫的 王者流風:淺談獅子文化與藝術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張水泉的 美國對台戰略模糊與清晰:以川普政府時期為例 (2021),提出亞洲獅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川普、印太戰略、戰略模糊、戰略清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戰略暨國家安全碩士在職專班 趙文志所指導 王炯焜的 美中印太安全戰略競爭對台灣影響之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印太戰略的重點而找出了 亞洲獅子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亞洲獅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王者流風:淺談獅子文化與藝術

為了解決亞洲獅子的問題,作者張隆盛 這樣論述:

  前環保署署長張隆盛先生   個人旅遊行腳紀錄之集大成   透過地表最大貓科動物的故事   帶您窺探人類文化藝術的脈動   什麼動物是歐亞大陸的代表?   其實不難從民間的舞龍舞獅、廟宇前的石獅子乃至歐亞許多國家的國旗上都看的見獅子圖樣中看出端倪。   獅子之於人類,其「萬獸之王」的強者形象往往被視為權力的象徵,讓古今中外的帝王都對獅子有種想擁有又怕受傷害的征服慾望。   但是,你知道中國其實不產獅子嗎?   可是為什麼獅子形象卻在傳統文化中無所不在呢?   西方國家的獅子雕像和亞洲的獅子雕像,明明都叫獅子卻長得很不一樣?   這些差異與印度本土藝術和宗教發展有著多緊密的關連?  

 亞洲獅如今瀕臨滅種危機,居然和羅馬帝國有關?   這其中又是什麼樣的淵源和文化流傳?   讓我們沿著文化與歷史的腳步去一探究竟吧! 作者簡介 張隆盛  Chang, Lung-sheng   1940年生,台中縣東勢鎮人,服務公務長達四十年,從基層公務員作起,歷任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內政部常務次長、經建會副主任委員、專任委員等職,退休時是行政院環保署署長,他在營建署長任內大力推動設置國家公園。曾擔任國家公園學會理事長以及國際環境保護聯盟保護區委員會東亞委員會主席等。   作者畢業於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後赴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專研都市與區域計畫。返國服務後,獲有若干榮譽,包括美國艾森豪獎金、

亞洲基金會獎助金、傅爾布萊特五十週年傑出榮譽獎、聯合國地球環境大學榮譽博士、第十二屆東元獎,以及政府各項獎章,目前擔任財團法人牽成永續發展文教基金會以及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朋友都笑稱他為「退而不休的人」。   作者喜歡旅行,退休後旅行更為頻繁,足跡遍布世界六大洲。他的旅行重點在世界遺產以及自然保護區方面。著有「勇闖企鵝王國」(2007年)、「漫遊白令的領域」(2010)、「北極的呼喚」(2011)、「冰海奇航」(2012)等書,希望將親身的遊歷經驗呈現給愛好大自然的讀者。   張隆盛的世界行腳   1.    勇闖企鵝王國   2.    漫遊白令的領域-堪察加紀行   3.  

 北極的呼喚-斯瓦巴、冰島、格陵蘭紀行   4.    冰海奇航-東南極紀行   5.    王者流風-淺談獅子文化與歷史 自序 Preface 推薦序 Recommendation 獅子文化與藝術跨時空流布示意圖 第一章、概述 Introduction 什麼動物代表歐亞洲 獅子的童年記憶 第二章、非洲訪獅 Lions in East Africa 獅子的種類與分布 到東南非狩獵 老羅斯福的非洲狩獵 柴弗的噬人獅 第三章、印度訪獅 Asiatic Lions in India 撒桑吉爾國家公園 亞洲獅的困境與未來 第四章、從阿育王柱頭獅說起 Lion Capita

l of Ashoka's Pillar as a Start 不可思議的印度 阿育王與石柱 法顯、玄奘與阿育王 桑奇大塔的獅子 第五章、佛教的傳播與獅子藝術的流布 The Spread of Buddhism and Lion Arts 獅子國的獅子岩 南傳佛教與獅子 佛教的東傳與獅子 藏傳佛教與獅子 第六章、印度本土獅子文化與藝術 Hindu Culture and Lion Arts Heritage 印度的宗教信仰 毗濕奴傳奇-那羅辛哈 難近母杜爾伽的獅子 太陽神廟與其他神廟的獅子 第七章、溯源獅子文化 Tracing the Origin of Lion Culture 波斯大

流士的獅子 巴比倫尼布甲尼撤的獅子 亞述的皇家獵獅 古巴比倫時期的獅子 赫梯人的獅子 埃及的獅子 第八章、獅子文化的西向流布 The Spread of Lion Culture to the West 希臘化時期的獅子 羅馬人與獅子 聖經與獅子及其後的發展 第九章、台灣的獅子 Lion Arts in Taiwan 台南安平劍獅 金門的風獅爺 第十章、總結 Conclusion 感謝的話 Acknowledgement 參考資料 Reference 推薦序   本書作者張隆盛先生乃是具高生活品味且值得敬重的文化人,為官時知人善任、積極任事且具高度的前瞻視野,尤其對環境資源之保育

與經營管理見解獨到,在1980年代悉心擘劃我國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育系統,是我國少數具永續發展觀念的政務官。自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退休之後,轉任民間的財團法人牽成文教基金會及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任董事長,孜孜矻矻以其專業為社會國家服務,閒暇之餘遊遍中外大江南北,足跡遍及世界六大洲,尤其是國家公園、自然保護與世界襲產地區,曾說過:「只要動得了,就要繼續做地球旅人。」在此之前,已出版的代表作有《勇闖企鵝王國》(2007)、《漫遊白令的領域》(2010)、《與北極的呼喚─斯瓦巴、冰島、格陵蘭紀行(2011)》及《冰海奇航-東南極紀行》(2012)等書,有系統有內容的圖文,佐以親臨實地拍攝之精彩照片,令

讀者能深入淺出地領悟這幾個人跡罕至地理區的自然與歷史人文面貌,完成具有深度的知性之旅。今以《王者流風─淺談獅子文化與藝術》為名,乃是一本作者數十年天涯遊蹤的集大成記錄,更上一層樓地以獅子為文化表徵(Cultural Trait)解說東西方文化與藝術所流布的歷史過程與意義。   獅子在東西方歷史文化中成為宗教、王權、國家與安居避邪的象徵,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包括巴比倫、埃及、印度與中國文化的交流,扮演了人類文明與文化發展的重要角色。在東方,獅子隨著佛教的傳播,從印度向南傳至非獅產地的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及印尼,獅子隨藝術家之想像造型也隨之變化,然而宗教象徵與守護神獸之功能則不變

。東傳至中國、韓國、日本、台灣的佛教與藝術,亦將獅子文化以不同造型廣泛運用在宮殿、寺廟、官衙、府邸、公司、行號、餐廳、豪宅、橋墩以及宅第,作為守護或驅邪鎮魔除厲之神獸。西藏地區之佛教則分由唐朝時中國與尼泊爾傳入,特殊的雪獅造型為其特色。在西方自五千多年前古巴比倫時期蘇美城邦文化(西元前3500-1595年)始,歷經古赫梯帝國(西元前1640-1525年)、新赫梯帝國(西元前1450-1250年)、亞述(西元前911-605年)、新巴比倫(西元前604-539年)、波斯帝國(西元前550-338年)及希臘(小亞細亞及兩河流域地區,西元前301-247年)等時期,獅子成為權力象徵外,獵殺獅子變成西

方獅子文化之傳統,一直延續至羅馬時期(西元前509至西元395年)是為獵獅全盛時期,造成獅子之大量滅絕。一萬年來亞洲獅子的足跡遍及土耳其、兩河流域、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的廣闊地帶,亞洲獅也被引進歐洲希臘、羅馬帝國與北非埃及等地,然與人類長時期生存競爭的結果,目前祇剩下西印度古吉拉特省「吉爾保護區」的四百多頭原產亞洲獅,又有近親繁殖的問題,如未能改善,整個族群將有滅絕的危險。   《王者流風》透過作者親自探訪印度及日本的亞洲獅與坦尚尼亞的非洲獅,並造訪亞、歐、非洲各大博物館,包括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羅浮宮、柏林培加蒙博物館、土耳其伊斯坦堡歷史考古博物館、安卡拉安那托利亞博物館、埃及開羅博物館、

突尼西亞巴都博物館、印度德里國家博物館與加爾各答國家博物館,拍攝並搜集完整資料。更難能可貴者,為完成此巨著,親臨印度十餘次,搜集自古印度孔雀王朝以降的有關資料,並循佛教的傳播路線,向南、向東、向西藏實地訪查,足跡踏遍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印尼、西藏、中國、日本及台灣(包括金門),因此所有書中所用之照片,皆為作者透過高超的攝影技術展現其最新的一手資訊,作者以為官做事認真的態度轉到獅子文化與藝術的研究,除具有獨到的見地外,深具眼到、手到、心到的治學嚴謹之研究精神令人讚佩。   尤有進者,由於作者造訪印度十餘次,對印度起源之宗教多所探討,包括婆羅門教、耆那教、錫克教以及佛教在本書中皆有深入

淺出的解說,闡述宗教文化與獅子之關係及其代表之意義,尤其論及印度孔雀王朝最偉大帝王時期阿育王(西元前304-232年)所設置之石柱及石柱上的獅子柱頭與佛教南傳與東傳的豐功偉業亦甚為引人入勝,增添對印度文化與宗教之認識與嚮往。   張隆盛先生與我自1970年代末至屏東墾丁探勘國家公園龍鑾潭相識相交迄今已有三、四十年,期間為台灣國家公園與環境保育分別在實務與研究上共同努力,台灣目前已成立8座國家公園,而墾丁國家公園業已成立三十年,一路走來看似平順,然若非張隆盛先生具政務官之遠見與堅持,實難竟其功。退休之後,與其結伴同遊印度、斯里蘭卡、泰國、中國各地,寓教於樂地著實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深覺《王者流

風》之出版乃是作者另類才能之延伸,難能可貴。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名譽教授 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張長義 作者序   獅子是萬獸之王,一般以為只有非洲才有獅子,很少人知道亞洲也有獅子。亞洲獅是非洲獅的亞種,一萬年前牠曾遍及希臘、土耳其、兩河流域、伊朗、巴基斯坦以及印度西北地區,同時在這廣闊地域, 人類開始繁衍,人與獅子進行生存之爭, 落敗的獅子如今只剩下四百多頭,侷限於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爾保護區」,已瀕臨滅絕。雖然如此,牠在歷史的長流中, 也曾扮演過相當的角色,牠既是害獸,也是獵物;是王權的象徵,也是宗教裡的神物,牠的勇猛可以辟邪安宅,所以牠出現在寺廟、宅邸、公司

機構,甚至作為國徽, 許多國家的錢幣常用牠的圖案,換言之; 牠以不同的形式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卻讓人渾然不覺。這是這本「王者流風」想探究的境界。   這本書從筆者親訪非洲獅及亞洲獅開始,以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石柱上的柱頭獅為主軸,闡述獅子文化與藝術隨著佛教的傳播,往南、往東、往西藏發展, 一路隨著時空變化,融入當地傳統、風俗、藝術手法而產生變化,由於這些地方不產獅子,因此,獅子的造型也隨之與實體獅子形成很大的差距,但無論如何變化,仍然是獅子。   佛教在印度已式微了,但獅子的形象仍到處可見。印度教與耆那教的神廟有很多獅子的雕刻,錫克教徒名字的後面都有一個「辛」字,就是獅子的

意思。印度教大神毗濕奴有十個化身,其中有一個化身叫做「那羅辛哈」就是獅頭人身的形像,祂神通廣大,可以為民除害。獅子在印度教及耆那教裡也充當一些大神的坐騎,密教女神杜爾加的坐騎就是獅子。   阿育王石柱柱頭獅相當具象,是由來自波斯、埃及的工匠雕刻的,所以稱為波斯形式的雕刻。談過印度本土的獅子雕刻藝術之後,本書開始溯源。首先談到波斯大流士時期的宮殿- 波斯波里斯裡的獅子雕刻,這裡除了獅子的形式跟阿育王獅子相似外,還有一國王手刃獅子的雕刻,國王殺獅為民除害也彰顯自己的勇猛,這是從兩河流域蘇美文化開始一脈相傳的王權象徵,跟東方阿育王之後作為神物予以崇拜有顯著的不同。波斯時期往前是新巴比倫時期,著名的

國王尼布甲尼撒重建巴比倫城時建造伊斯塔神殿,有八個城門及遊行大道,這城後來毀於波斯,遺址於二十世紀初被德國考古家發掘,把其中一座城門搬回陳列於柏林的培加蒙博物館,依原型陳列,有數十隻彩釉磚砌的獅子,非常華麗,同時也顯現帝王的權威。   新巴比倫往前溯源是亞述時期,亞述稱霸兩河流域數百年,以殘暴著稱,四處侵略,在宮殿裡有很多戰爭場面的雕刻, 在其他文化少見。亞述帝王之一亞述巴尼拔在首都尼尼微宮殿裡有一系列的浮雕, 名為「皇家獵獅」,是亞述時期雕刻巔峰之作,國王用刀、矛、箭殺獅,有奮勇抵抗的獅子,也有受傷、垂死或已死亡的獅子,有抬著獅子屍體勝利歸來,並接受臣屬道賀的場面,是完整的獵獅系列;目前陳

列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內,獅子具象,比例造型正確,是西元前七世紀的作品,相當於中國春秋時期早期,雕工如此高超,令人讚佩。   亞述再往前溯源屬古巴比倫時期,最早是蘇美文化,直到西元前十一世紀被赫梯人(西臺人)入侵為止,前後一千多年。蘇美人創造城市文化、建造神殿、開挖水渠、發明楔形文字等。大英博物館及巴黎羅浮宮都藏有許多這時期的文物,包括若干獅子雕刻,其中一件是傳說烏魯克國王吉爾伽美什右手抓住一隻雄獅的雕像,也是象徵王權,大英博物館有一件「冥夜之皇后」,人身鷹爪腳踏兩隻獅子,是古巴比倫漢摩拉比大帝時期的作品,帶有宗教的意味。   赫梯人(西臺人)是比蘇美人更早的民族,於西元前十六世紀建立帝國

,其後幾起幾落,曾與埃及數度戰爭、爭奪巴勒斯坦,最後跟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簽定著名的「卡達許和約」,是世界上第一部平等的條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安納托利亞博物館,以及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都收藏很多赫梯時期的古物,也有很多獅子的雕刻,殺獅子也是重要的雕件。另外值得注意的一件有飛翼的獅子浮雕,有兩個頭, 獅頭之外另一個頭是人頭,可能受到埃及的影響。因此,再追溯到埃及,最著名是庫夫金字塔前的人面獅身- 史芬克斯石雕像。埃及早期也產獅子,但獅子在埃及是神物,頭戴法老王冠的獅頭人身是冥神也可能是戰神,這些雕像在大英博物館及羅浮宮都可以看到。   結束溯源部分之後,轉到獅子文化的西向流布。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之

後,他的大將分別在埃及、中東和波斯建立若干大小王國,希臘時期的雕刻藝術也因此傳播到各處,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印度貴霜王朝時期開始的佛像雕造,是其後許多宗教塑造神像的濫觴。希臘人在希臘殖民地的城邦國培加蒙建造神殿,有獅子協助女神打敗巨人的雕刻。大英博物館大廳陳列的一件大石獅,則是來自尼都城邦的一座陵墓,所以獅子在這時期應該是神物,但造型具象跟真獅一模一樣。   希臘之後為羅馬帝國所取代,對獅子來說,羅馬時期是獅子的末日,羅馬帝王大肆興建鬥獸場,經常舉辦大型活動以殺獅子取悅觀眾,殺的獅子動輒數十或數百頭, 到了西元五世紀,羅馬帝國覆滅,亞洲獅已所剩無幾。最後一頭野生亞洲獅於十九世紀在伊朗東部被獵殺

。   羅馬時代之後,獅子在西方國家作為王權的象徵。獅子在英國是國獸,在她的殖民地及本國各地都有很多的獅子雕刻,都是具象的獅子。本書最後以金門的風獅爺及台南安平的劍獅作為結尾。   此外本書所用的圖片都是筆者現場所拍攝,有關兩河流域、古巴比倫、亞述、新巴比倫以及希臘部分圖片是筆者前往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羅浮宮、德柏林培加蒙博物館、土耳其伊斯坦堡歷史考古博物館、安卡拉安那托利亞博物館、埃及開羅博物館、突尼西亞巴都博物館、印度部分有德里國家博物館、加爾各答印度國家博物館等拍攝的,屬於各地博物館藏品部分,在圖片說明中分別標明。

亞洲獅子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訂閱 翁P 頻道➡️ 中間觀點-翁P聊時事 👍🏻 https://www.youtube.com/c/中間觀點翁P聊時事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email protected]

郵局匯款(代碼:700) 戶名:李易修
帳號:00410012376557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email protected]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直播倒數
1:47 打招呼、開場說明
17:40【歷史哥說明】習主席來電!朱恐遭控抹紅?
28:55【進入主題】「華為公主」孟晚舟釋放!
31:50【翁P看法】為何這時間點釋放孟晚舟?
43:40【翁P看法】美國長臂管轄為何失敗?
1:02:35 翁P主題總結
1:24:25 感謝超級留言
1:33:03【進入主題】美法AUKUS反目!拜登團隊問題在哪裡?
1:42:53【翁P說明】美國不能提早知會法國?
1:57:09 翁P主題總結
2:03:19 感謝超級留言part2
2:04:25 歷史哥短片推薦
2:07:09 台中-黃淑慧 CALLIN
2:13:54 北京-阿得 CALLIN
2:29:40 金陵-顧真牛 CALLIN
2:42:13 歷史哥扳手-龍哥 CALLIN
2:44:35 天津-灰獅子 CALLIN
2:58:30 感謝超級留言part3
2:59:30 澄清唬新聞、邦仔小彩蛋
3:01:36 刪Q神曲複習


●【CALLIN專用Discord群】https://discord.gg/J5Vnfdxnrb
☆【SoundOn】@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短片頻到【歷史哥轉角】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_1vuIMKIhNtX7waI2wBsA
☆FB粉專【歷史哥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備份粉專【歷史哥澄清唬+】https://www.facebook.com/MrHisBroBrain
☆FB第三粉專【歷史哥澄清唬=】https://www.facebook.com/MrHisBroBrains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CALLIN請加入Discord群小姐姐保障名額 #300萬罰款價值濃厚 #本頻道硬核有大砲沒奶妹謝謝
#中美議題系列
#國際問題
#台美連線
#翁P時間 #兩岸關係 #美中關係 #歷史 #楊潔篪 #王毅 #習近平 #中共 #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PRC #ROC #美國 #拜登 #布林肯 #蘇利文 #Biden #Blinken #Sullivan #Campbell #亞洲沙皇 #Asiatsar #USA #America #臺灣 #Taiwan #蔡英文 #台美關係

美國對台戰略模糊與清晰:以川普政府時期為例

為了解決亞洲獅子的問題,作者張水泉 這樣論述:

2016年11月美國準總統川普首開先例與總統蔡英文通話,並稱蔡為台灣總統。而川普上任後高層官員訪台、友台法案、重要軍售、挺台言論與船艦穿越台海等行為,實質展現支持台灣的立場與態度,甚至在美國政府發布的「印太戰略」報告中,也可看出台灣的戰略地位有所提升,難道這就是美國對台「戰略清晰」?事實上,美國的兩岸政策長久以來都是採「戰略模糊」應對,意即「不可預測性」讓中共不敢輕易犯台,也讓台灣不冒進走向獨立,也就是不讓任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然而美國歷任總統在「中美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框架下,對台戰略仍會有「開綠燈」的清晰時刻,因此本文嘗試以戰略指標重新建構川普對台的模糊與清晰,作為未來美國領導人對

台戰略的檢證工具。本文研究發現,川普任內美台交往過程中,其內部經濟問題以及外部中共全方位挑戰美國霸權等威脅,再加上川普個人仇共、善變、重商、不讓利的獨特性格,使得台灣在川普治下得到更多保證。但是川普本人及政府官員面對「出兵協防台灣」問題,還是以模糊立場回應,畢竟「戰略模糊」仍是美台關係主流,不同的是「戰術清晰」也越來越明顯,只要台灣不改變現狀並持恆建構可恃戰力,美台關係將持續朝向正面發展,台灣也可以獲得更多戰略紅利。

美中印太安全戰略競爭對台灣影響之分析

為了解決亞洲獅子的問題,作者王炯焜 這樣論述:

中國大陸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經濟實力迅速成長,「中國崛起」現已是無庸置疑的事實,中國對內經濟增速改革的策略、對外「韜光養晦」,從「世界工廠」角色,引領中國,快速融入西方國家所主導的國際經濟分工運作機制,短短時間內,中國已成為區域霸權。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從2013年開始提出「一帶一路」的大戰略後,「一帶一路」成為中共精心設計及籌劃的國家戰略,包括經濟及外交政策;象徵一個耗時數十年與盟友間利益共享與相互合作工程的「願景」,強調以積極開放的態度與全世界鏈結。中國以「一帶一路」總體戰略布局,不僅擴張其對外政經實力,推動「軍民融合」,發展關鍵科技,增進武力投射及遠距精準打擊能力;另

配合政治、經濟、外交手段及認知戰,塑造有利崛起之戰略環境,以獲取區域主導地位。2017年底美國提出印太倡議以來,「印太戰略」逐漸醞釀成形,當時儼然成為川普政府最旗幟鮮明的對外政策標誌,「印太戰略」的首要之務是阻制中國的崛起,並維持美國自身的優勢領導地位,藉由更寬闊的地理區域概念,取代傳統的亞太地區,使削弱中國大陸影響力的比重。另一方面,美國則意圖將印度此一南亞強權納入,抑制中國大陸的區域影響力,成為「印太戰略」的重要目的之一,希望增進美、日、印、澳等四個民主國家間的協調與合作,以美日聯盟為基礎,拉攏澳洲,借重印度,此作為乃圍堵思維下的典型產物。美中台三邊關係是構成台海區域安全的關鍵所在。202

0年影響美中台三角關係主要原因有-川普政府對中國戰略定位檢討、美國總統大選、蔡英文總統連任、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以及中國對美台友好關係發展的強勢威迫。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迅速地蔓延與惡化,川普政府對中國的敵意與打擊達到新高點,此也讓美中關係呈現自1979年建交以來最低潮的一刻。相較下,台美關係受到美中關係惡化的影響,台灣在拜登政府制衡中國的戰略角色益形重要,台美關係則達到雙邊斷交以來的新高點。蔡英文總統連任成功,象徵台灣社會對其「維持現狀」兩岸政策的肯定,再加上台美友好關係的急速發展,中國對台灣敵意與施壓,則有與日俱增的現象與趨勢。而台灣長年致力於強化國家安全、增進國防實力,

並以「帶著敵情練兵」持續精練部隊戰力,面對中國崛起的現實狀況且軍事實力日益強大的中共,至今兩岸實際軍事對峙狀況頻增,兩岸軍事平衡更隨著中共經濟蓬勃發展所帶動的國力成長而嚴重向中共傾斜,現實而言,我國現今極難在兩岸軍事衝突中取得勝利或是維持長時間的軍事抵抗。本文首先分析美、中、台自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各時期領導人戰略思維及作為,其次從美中兩大強國從亞太到印太戰略變化,探討兩岸情勢轉變,最後說明台灣如何在印太地區扮演關鍵角色及應有之應變作為。關鍵詞:中國崛起、一帶一路、印太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