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50年本能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人間50年本能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噶瑪‧慈仁寫的 不丹的幸福密碼11-11-11:不丹人心目中的仁王,國家幸福力的創始者 四世國王吉美‧辛格‧旺楚克 和陳姵綾的 一葉寧靜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山月文化 和白象文化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設計學研究所 林芳穗所指導 林惠麗的 宗教文物商品設計之價值創新研究 (2021),提出人間50年本能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宗教文物商品、商品設計、顧客價值、價值創新、i世代。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陳淑娟所指導 廖育卿的 台湾の日本語会話教育における自律学習による学習態度と能力の変化について (2019),提出因為有 日語會話教育、自主學習、學習態度、學習意識、能力變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人間50年本能寺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人間50年本能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不丹的幸福密碼11-11-11:不丹人心目中的仁王,國家幸福力的創始者 四世國王吉美‧辛格‧旺楚克

為了解決人間50年本能寺的問題,作者噶瑪‧慈仁 這樣論述:

  ▌十六歲的少年國王,如何成為不丹史上最高人氣的君主?   ▌獨家授權皇室珍貴照片與文字,掀開不丹宮廷的神秘面紗。   ▌世界上最年輕的國王,以慈悲純淨的心靈,透析人類幸福的奧義。看他如何為不丹迎來豐盛、走向世界大舞台?   ▌特殊交織抄製纖維手感紙燙金,180度全攤平裸背設計,特殊尺寸手工裝禎,尊貴典藏。    被不丹人民視為觀音菩薩化現的四世國王,在蓮花生大士的預言中出生,於十六歲繼位。   時值金色年華的國王,於1972年登基後首先提出「國家幸福力」,認同人人一生所共同追求且具深刻意義的幸福,屬於政府的基本要務、最高指導原則。這位清新大膽的四世國王建立起有條不紊的周延政策,並引發人

民的反省,一步步將不丹從貧困、文盲與落後等陰影中,全面性地帶往幸福、豐盛、自信與希望。   特別的是,四世國王於四十三歲時,主動釋出權力,將成文憲法贈予人民,也就是將長達百年來由人民交付給第一任國王的權力重新歸還給人民,更建立了對國王不信任投票與退位機制,前所未有的民主改革,讓不丹正式步上君主立憲的歷史新頁。   正在不丹民安物阜、歌舞昇平之時,這位擁有奇特的超高人氣國王,卻始終遠離權力中心,不在乎名利、權力,於五十一歲盛年禪位,2006年由皇太子繼位五世國王。   「改變政治體制的最佳時刻,就是國家處於穩定與和平之時。為什麼要等到發生革命,或是老國王去世時,才為繼承人加冕呢?現在就是我

隱退的最佳時機了!」~四世國王吉美‧辛格‧旺楚克   這位神秘的國王擁有什麼樣的浩瀚胸襟,恐怕連不丹國民都無法依賴簡短的隻字片語來說盡,已屆不惑之年的他至今仍是不丹人心目中有如觀音菩薩一般的仁王,而本書亦是在四世國王引退五年後的生日—11月11日,在人民的感佩與熱情中於不丹問世。   ◤11個11◢   本書分為11個章節,章節內再包含11篇內容,每一個「11」都是對四世國王的大解密,內容囊括四世國王的出生預言、成長、偉業政策與重要演講,以及難得一見的皇室成員、元老朝臣、青年人、尊貴僧寶等對國王的側寫,第一次曝光的珍貴文字與皇室照片,邀請讀者親臨現場,走入喜馬拉雅山的崇山峻嶺,從不同面向、

層次進入這位國王的胸懷,如何在千絲萬縷、盤根錯節的國家目標中,引領不丹人民實現永續且能分享的幸福實相。   ◤究竟國王是什麼樣的人?來聽聽不丹人怎麼說◢   我有幸與陛下共同生活超過半生,依然日日為他的聰明、智慧,還有幽默感所折服。國王陛下是鼓勵我的導師,同時也是溫柔而深情的好丈夫。~皇太后 雅熙.慈玲.彭姆.旺楚克   每次跟隨於四世國王身後,即使在幾步路外都能感受他的存在所散發出的鼓舞,我想偉大的領袖總能激發人們的自信,對自己放心。~四世國王秘書 培瑪.汪謙   2003年驅逐印度反政府人士的軍事行動中,國王陛下御駕親征,籌畫軍事行動一絲不苟,對戰地將領下的戰略指導棋精要準確,最終獲

得大勝。當年參與此次行動的軍隊,皆從國王卓絕非凡的氣勢與領袖風範中得到無比激勵。~皇家三軍作戰部長 巴圖.徹令少將   四世國王陛下每次經過人群,總會散發出一股安定詳和的力量,我和朋友都不約而同地低下頭,低下頭的反應不是因為畏懼,而是出於對國王陛下的敬愛之情。~不丹青年 蓋措.徹林寫於瑞士   童稚之時,國王陛下展現全面的分析能力,散發山岳般高貴的精神,誓言統治國家,如同慈母關愛子女般,照顧卑微的子民,四世國王是手持蓮花的觀音菩薩。~帕切令祖古仁波切上師   ◤借鏡不丹◢   ˙經濟發展的麵包 VS 自然環境愛的永續,是每個國家都會遇到的天人交戰,四世國王如何兩全其美?   ˙高達七成以

農業活動為主要生計人口的不丹,如何提升國家經濟,又不犧牲農村?   ˙不丹處在兩大人口強國(印度、中國)的夾縫中,自古以來皆是列強覬覦的膏腴之地,不丹貫徹了哪幾項重要決策,最終使不丹取得主權獨立,更在國際間發光發熱?   ˙不丹的地理位置、經濟、宗教及地形的特殊,四世國王如何為不丹量身訂做一套獨樹一格的現代化方針?   ◤關於不丹的幸福密碼11-11-11◢   守護不丹國土的神秘護法:「每念‧甲巴」,當人們向祂誠心祝禱,投下骰子求問卜卦時,如果出現「11」的數字,就代表所求吉祥願滿。不丹人心目中的仁王—四世國王旺楚克陛下的生日11月11日,正好與每念‧甲巴的骰子吉數冥合,構成了不丹神秘的幸

福密碼:「11-11-11」。 作者簡介 出版團隊 主編:噶瑪.慈仁Karma Tshering   謹向下列支持本書完成的熱心人士表示謝忱。   1感謝仁慈慷慨的雅熙.多婕.旺嫫.旺楚克(Ashi Dorji Wangmo Wangchuck)皇太后,支持本書於不丹首發印製。   2.良波.肯贊.多傑博士(Lyonpo Dr. Kinzang Dorji):不丹前總理在本書籌備的過程中提供寶貴的指導,以及個人的貢獻和支援。   3.索南.今嗄博士(Dasho Dr. Sonam Kinga):現任不丹國家議會主席,在不丹四世國王的事蹟方面給予極大的協助。   4.不丹全國師

生,從青年世代的角度豐富了本書內涵。   5.感謝所有國際組織、企業與其它機構的熱情協助。   6.感謝覺性地球導師洪啟嵩大師(Venerable Master Hung Chi-Sung),支持本書中文版發行,讓廣大的華文世界得以認識不丹國家幸福力的智慧之心。 譯者簡介 曾育慧   2015年完成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學位。求學期間從事業餘翻譯,譯作多屬健康領域,包括營養、藥物、老化、心理健康、環境議題等;另一翻譯焦點放在與南亞地區相關的著作,如除貧和宗教文化。本書細數不丹國王打造健康快樂國度的歷程,剛好橫跨上述二大主軸,可謂令人驚喜的巧合。 ‧不丹皇太后

序   ——雅熙.多婕.旺嫫˙旺楚克Ashi Dorji Wangmo Wangchuck ‧編者序   ——噶瑪.慈仁Karma Tshering ‧推薦序 不丹幸福力的根源—《向吉美‧辛格‧旺楚克陛下致敬》中文版序  ——不丹前總理 肯贊‧多傑博士Lyonpo Dr. Kinzang Dorji ‧推薦序 不丹的仁君:一位當代的菩薩國王  ——地球禪者洪啟嵩   不丹幸福力的根源 第1個11  四世國王11個年少小檔案 「八歲那年,當別的孩子還黏在父母身邊撒嬌,他已經被送往印度求學磨練…」 第2個11  首創以幸福立國等11項偉業 「國家幸福力遠比國民生產毛額來得重要,現代化的不丹必須涵蓋

社會經濟、傳統文化、環境保護,及實行良政等四個面向的均衡發展。」 第3個11  以GNH領導GDP的國家政策 「不丹人民一向是傳統文化最佳的守護者,也是國家安定、主權與永續福祉的最終捍衛者。」 第4個11  記載不丹發展足跡的11場演講 「身為國王,要負擔的一項重要責任,便是使人民積極參與國家的治理工作,共同捍衛國家權益。」   幸福的心影 第5個11  王室家族的溫情小語 「國王陛下是鼓勵我的導師,同時也是溫柔深情的好丈夫…」 第6個11  文武百官眼中的英主 「國王陛下不論做什麼事都有時間,對百姓的愛,對家國的熱情,都是促使他開創不丹大時代的動力。」 第7個11  朝臣元老心目中永恆的領袖

「四世國王陛下,對內是瑰寶,對外是碉堡,象徵著不丹的眼與心。」 第8個11  國際組織的友好祝福 「今日,全球領袖皆知不丹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範。不丹享譽國際應歸功於吉美‧辛格‧旺楚克陛下的卓越領導。」 第9個11  企業界眼中的福德之君 「國王陛下用智慧力、領導力與願景力,創造社會繁榮與安定,願不丹永享和平幸福!」 第10個11  青年學子眼中的慈父國王 「國王陛下每次經過人群,總會散發出一股安定詳和的力量。他的治理帶著無限慈愛。出於愛的統治,遠比奠基在恐懼的統治力量來得更強大,也更顯得偉大!」 第11個11  尊貴僧寶的祝禱守護 「不丹的國王,尊貴至高無上的君主!願吾王萬壽無彊,國土

昌盛繁榮,願覺性的教法茂盛輝耀!」 不丹皇太后序 —雅熙.多婕.旺嫫.旺楚克   廣受不丹景仰愛戴的國王,即將於本世紀唯一的11-11-11大吉之日歡慶五十六歲壽誕。這份禮物獻給無時不以生民福祉為己念的偉大君主,能參與籌備工作使我備感榮幸。   謹向噶瑪.慈仁(Karma Tshering)致上深深的敬意,本書來自他的發想。慈仁與他的團隊堅持不懈,努力將構想付諸實現。願四世不丹國王始終如昔,永遠做我們的良知、導師與哲學家。   打從十九歲起,我經常看著吉美.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國王陛下為了增進國家福祉,憑藉著他異常清晰的思緒,不捨晝夜辛勤工作

。他百分之百投入,專注到六親不認,甚至到了忘我的程度。他心中念茲在茲的,莫過於國家和平、進步、繁榮和民主。國王陛下毫不居功,不求掌聲或虛名,這是他的真性情使然,認為這是他在十七歲登基之日起即被賦予的天職。   在我心中,這樣的國王是我們可遇不可求的珍寶,更是無可救藥的愛國份子。能參與他的人生,是我一輩子最感恩之事。在他五十六壽誕(2011年),我想告訴他:吾王,您的遠見與無私付出,造就了全民的黃金時代! 編者序 —噶瑪.慈仁   謙遜是偉大領袖的特質。安祥平和的四世國王陛下超脫世俗權力,正是其謙遜美德的展現。陛下雖已完成天命,這份操守是他送給不丹人民的大禮,也將影響世世代代的不丹人。國

王陛下無私無我,置人民與國家福祉為先,促成國家幸福力(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的誕生,這是一項與眾不同的發展觀,徹底顛覆人類追求發展的模式。   感念英明睿智的國王陛下,使社會邁向前所未有的國泰民安、百姓幸福的時代,我們藉由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以此書向四世不丹國王致敬。   皇太后雅熙.多婕.旺嫫.旺楚克(Ashi Dorji Wangmo Wangchuck)的大力支持、指導、鼓勵與智慧,令我們不勝感激。有她的付出,才有這份獻禮。   本書共11章,其中包括四世國王陛下11道深具歷史意義的重大政令。透過一章接一章的記敘,可以體會國王陛下的大智大慧,也顯

現不丹人民對國王由衷的愛戴,我們更願盡一切之力來瞭解、感受並追求國家幸福力。 推薦序 不丹幸福力的根源—《向吉美‧辛格‧旺楚克陛下致敬》 中文版序 —不丹前總理 肯贊‧多傑博士   第四任國王-榮耀的吉美‧辛格‧旺楚克-之吉祥降生,如同第二佛蓮花生大師於授記中所預言,為偉大伏藏師仁欽‧竹札‧多杰(Rigzin Drugdra Dorje)的轉世。   因此,陛下吉祥出世於德謙秋林宮的1955年11月11日這天,不僅成為國人歡慶的日子,出生當日也出現許多神奇徵兆:諸如喀爾普聖泉(Menchu Karp)變成乳白色、一株獨特的七杈金盞花—其中一朵突出於其他之上—盛開於札西冏宗前、普納卡宗的

噶舉寺裡,夏尊(Zhabdrung)神像前的供水變成乳水…,凡此種種對於不丹與不丹民眾而言極富象徵意義。   繼承了殊勝伏藏師貝瑪‧林巴後裔的紐氏族(Nyoe)尊貴血統,陛下受第八世錫杜‧米龐‧吉美‧滇津‧旺波(為迦色‧滇津‧壤紀的轉世者)認證為夏尊‧昂旺‧南嘉(為觀音菩薩的化現,授命為不丹這片草藥之鄉的慈悲怙主與統治者)的化身。出自於不丹民眾所累積的福德,國王陛下實際上是以國家統治者的人身形式而顯相的真正菩薩。   陛下在短暫的卅四年治國期間,為不丹帶來了空前的和平、進步、繁榮、穩定與安全,此為非比尋常,只有命定之主的神聖權力才能完成。陛下於1972年登基時,僅僅只有十七歲,是最年輕的世

襲君主,當時他的父親吉美‧多杰‧旺楚克(Jigme Dorji Wangchuk)國王驟逝,重責大任猛然落於這年輕的肩膀上,他甚至無法完成學校教育。除此之外,當時不丹這個罕為外界所知的小王國,才剛從無數的限制中走出自我隔離,正邁向現代化發展之途,陛下的任務因而更加艱鉅且亟具挑戰。然而,透過堅定不懈的努力、無私的奉獻以及靈活的領導天賦,他不僅克服了所有空前挑戰,其功業更超越了命定神諭的預言所示。   國王陛下不僅將不丹從貧困、文盲與落後等陰影下,帶往繁榮、和平、進步、安全與希望的光明之中,並且使罕為人知的不丹,以自信、主權獨立國家之姿,投入世界舞台,以備受讚譽的不丹軟實力成為承擔責任的國際社會

成員。今天不丹不僅廣為世人所認識,並且因政治革新、健全政策、良好的治理、環境管理以及國民幸福總值哲學的發展,而獲得其他國家的高度讚揚與尊重,這些正是出自不丹第四任國王陛下的明智與富有遠見的舉措。國家地位與形象獲得大幅提升,國民因而得到極高尊榮感、尊嚴與自信。這些都是在缺乏軍事或經濟實力的情況下,不丹實質上所具有的軟實力。因此,雖然外界經常將不丹稱為最後的香格里拉,但不丹人民卻自稱不丹為極樂世界(Sukhavati)—阿彌陀佛的淨土。   不丹的雙邊和多邊關係不僅擴展並深化與鄰國的關係,今日不丹因此與區域內外的所有國家保持極佳關係。這裡也許並非不適合強調,比起其他國家,不丹也許是唯一與中國沒有

政治或其他重大問題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不丹王國政府的「維持中不邊境地區沿線和平與安寧」協議(1998年12月8日),以及2007年與印度簽署的「印度不丹友好條約」(2007年2月8日),都是吉美‧辛格‧旺楚克陛下增進不丹與鄰國邦交,並且強化國家主權的顯著成就。   透過陛下的真知灼見、個人奉獻以及靈活的外交手腕,不丹的國防安全與主權比起過去任何時期都更為增進與強化。例如,當國家安全與主權,嚴重受到印度阿薩姆邦與西孟加拉邦武裝份子的潛入與活動而備受威脅,而且經過多年和談與勸說都無法令武裝份子離開不丹境內時,陛下甘冒險境,於2003年12月15日親自率領不丹安全部隊於德沃塘發動奇襲,攻陷不丹

南部的武裝份子營區,驅離境內的武裝份子。軍事專家曾提出警告,不丹的安全部隊不論在數量、軍事資源、人員訓練以及游擊作戰經驗等方面,都不是武裝份子的對手。在此次行動中,陛下以各種方式創造了歷史。因此當外界得知軍事行動的最後結果時,陛下作為無私國王與軍事戰略指揮官的地位,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可。   不丹邁向民主之途的方式確實獨樹一格,因為其普遍地視為是國王贈予人民的禮物。不丹引進民主制度的計畫,似乎始自陛下即位之初,即列入長遠議程之中。過渡時期的舉措與所採取的進程,都是循序漸進且經過深思熟慮,因此在正確的時間點,人民也準備妥當之時,即以金體字記載於不丹的歷史之中。雖然不可能在本文詳述這個歷史過程,但

這裡只需提及一些事件:「促進人民參政書」(1974)的頒布、1981年中央政府將權力下放到各縣(dzongkhag)級單位、1991年進一步將權力釋出的範圍擴及各鄉/鎮/區(gewog)、1998年國王將行政權移交內閣首長會議、2001年勒令草擬成文憲法…,這些都是不丹民主化進程的重要里程碑。   我不知道是否還存在著其他自願放棄所有王權的君主,但陛下不僅基於對國家人民之愛,而且堅信人民肩負國家未來之責,秉持強烈信念認定人民是傳統文化的真正守護者,亦是國家安全、主權與永續幸福的終極捍衛者。正因如此,陛下被視為「不丹民主之父」,他將成文憲法這個稀世之禮贈予人民,從而將官員、僧侶和民眾於1907

年交付第一任國王陛下格薩爾‧烏金‧旺楚克(Gongsar Ugyen Wangchuck)的權力,於百年後的旺楚克王朝歸還給人民。   做為一位真正的轉輪聖王,陛下以身作則,向我們傳授了慈悲與謙虛的基本價值。他的簡樸生活、親民、始終與無助者和困苦者同在,這些都是他的治國風格。陛下的辦公室比普通官員更樸素,他使用已故父親—先王吉美‧多杰‧旺楚克(Jigme Dorji Wangchuk)陛下—用過的老木桌和木椅。陛下仍住於他在位時居住的伐木小屋。事實上,我擔任不丹國民議會議長(1997-2000)時,議員提出為陛下興建行宮的動議案,直接遭陛下回絕。陛下頻繁而定期於鄉間巡視時,最慣於住在帳篷或臨

時搭建的小屋之中。   吉美‧辛格‧旺楚克陛下是出色的政治家、極具遠見與慈悲的國王。不丹憲法以及充滿活力的民主制度,都是陛下勇氣、無私與愛國等實際行動的珍禮。他之所以脫穎而出,成為最偉大國王的原因在於,他並不在乎榮耀、名利或財富,也不在乎獎勵或讚賞。歷史將會傳頌第四世不丹國王陛下,是一位堅持偉大信念的君主,他擁有奇特的高人氣,卻遠離權力中心。陛下始終相信,良好的治理就是:有效推動人民當家作主的體制。在充滿活力的民主制度準備就緒,亦審視了民主憲法的精心策劃之後,陛下於2006年12月以51歲的年齡引退。言語無法表達他在位期間,對於人民與國家的所有恩德。他的個人犧牲、歷史功業與不朽成就將永不被遺

忘,永遠銘刻在不丹人民世世代代的心中。   《11-11-11,向第四任國王陛下吉美‧辛格‧旺楚克致敬》一書的中文版,在地球禪者洪啟嵩大師的極力推動下,終於於今年五月在台灣出版。洪老師不是普通人,雖然他自稱為「地球禪者」,他實際上是一位已成就的佛教導師、禪師、多才多藝的作家、詩人、非凡的藝術家和畫家、卓越的書法家、虔誠者和真正的菩薩。   最重要的是,洪大師對不丹國王陛下吉美‧辛格‧旺楚克提出的國家幸福指數十分欽敬,也認為此對人間光明的未來有巨大的價值。因此,2014年,洪大師開始推動提名陛下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2010年,洪大師提出的「菩薩經濟學理論」,獲得不丹皇家政府頒發榮譽狀表揚。

他多次造訪不丹,長期推動不丹與台灣之間的宗教與文化交流。他三次參禮虎穴寺,三次皆親眼見到忿怒蓮師(Guru Dorje Drolo)於虛空中的清晰景象。   個人深切期待,洪啟嵩大師與其所帶領的覺性地球團隊,一切事業都能吉祥成功,尤其是對於我們這個紛擾世界轉向和平、快樂與覺悟的堅定努力! 推薦序 不丹的仁君: 一位當代的菩薩國王 —地球禪者 洪啟嵩   ․樹立高貴民主風範   2005年12月17日的國慶,是不丹人民永世難忘的的一天。   在距離首都廷布900公里的一處偏遠村莊,第四任國王吉美‧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陛下,面對現場的8000多位

不丹人民發表國慶演說。國王突然宣佈自己即將退位,並將在2008年將王位傳給25歲的王儲吉美‧格薩爾‧南嘉‧旺楚克(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同年,不丹將也將舉行首次議會選舉。   深受人民愛戴的旺楚克陛下當年僅50歲,王朝正如日中天,突然決定退位的消息一傳出,立刻震驚了全不丹,許多人驚慌哭泣,民眾紛紛來到寺院為國王祈福。不丹媒體甚至說:「國王這個突然的決定,讓全國人民陷入了迷惑之中,不丹人真的不希望這個歷史性和戲劇性的決定,來得這麼早。」   「改變政治體制的最佳時刻,就是國家處於穩定與和平之時。為什麼要等到發生革命,或是老國王去世時,才為繼承人加冕呢

?現在就是我隱退的最佳時機了!」旺楚克陛下無私的典範,讓不丹人民經歷了民主的震撼教育,也讓不丹高貴和平的民主化的過程,永遠銘記在世人心中。   這是不丹的仁君,一位當代菩薩國王慈悲智慧的身影。   ․國家幸福力的根源   1972年,旺楚克陛下十七歲,在父王猝然辭世下他倉促繼位,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國王。然而當時他並沒有立即登基,而是花了兩年的時間,走遍全國各個角落,了解不丹的人民想要什麼。他目睹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一路經歷戰爭、環境汚染、高失業率與高犯罪率,人民的所得提高了,卻不快樂;物質享受提高了,親情卻疏遠了。   「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真的是對的嗎?」他帶著這個疑問回到不丹,思

索著:人民到底需要什麼?面對喪父之痛與國家未來的重擔,並沒有讓這個16歲的少年國王懷憂卻步。他走遍不丹各國角落,探訪民情,希望了解老百姓真正想要的生活。我們彷彿看到《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身影,不丹的人民正是他的善知識。在一段又一段的參訪旅程中,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他從不丹人民身上看到到最深切的渴望—「幸福」,也領悟到一個國家領導者,該替人民追求的是整體的幸福感,而不光是物質上的滿足。   1974年,在世界各國奉GDP為圭臬,以經濟做為國家發展首要目標的洪流中,旺楚克陛下卻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他以「國家幸福力」(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做為立國的根

本政策,涵蓋了社會經濟、傳統文化、環境保護,及實行良政等四大面向,為人民追求整體的幸福,使不丹成為全球第一個以「幸福立國」的國家。   在旺楚克陛下卅四年的治理下,使不丹成為全球第一個享有全民免費醫療及免費教育的國家,人民平均壽命提高了十九歲,小學生就學率達97%。不丹的幸福,並不是靠幸運而獲得,而是這位菩薩國王慈悲愛民與智慧抉擇,帶領不丹人民不斷的精進努力所獲致的成果。   ․菩薩國王建構幸福淨土   幸福的美麗漣漪,從不丹擴大到世界。2005年,聯合國第一屆「地球衛士」奬章,頒給旺楚克陛下及不丹人民,表彰他們在地球環保上的貢獻。為了保護環境,不丹憲法規定,國土森林覆蓋率不得低於60%

,2005年不丹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4%。不丹前總理肯贊‧多傑閣下告訴我,今年(2017年)不丹的森林覆蓋率已將近80%。如果換算為國土面積,以3平方公尺種一棵樹來計算,不丹相當於替地球多種了約30億棵樹,輸出清淨的空氣供給世界。此外,不丹採取川流式的水力發電方式取代建水壩,將清淨的水資源與其他國家共享。2011年,聯合國通過了不丹的倡議,將「幸福」,納入聯合國會員國千禧發展的第九項目標,讓人們生起對幸福的嚮往之心,並願意朝向負責任的、永續發展的、共生共榮的幸福邁進。   菩薩的六度萬行,我將之總攝為兩個核心重點:「覺悟眾生、莊嚴佛土」,不丹的國家幸福力思想,為地球輸出良善的正念,幫助人們生起

自覺與良知,不丹對環保的重視與實踐,為地球輸出清淨的空氣、水源,正是幫助世間成為清淨的國土。由此看來,不丹真可以說是一位當代的菩薩國王帶領人民所建構的菩薩國度了!   有鑑於經濟與現代人生活的密不可分,我在1980年代提出「菩薩經濟學理論」,希望做為人類未來經濟的明燈。旺楚克陛下所建構的國家幸福指數,除了原始佛教經濟學惜福、自制的精神,更具有菩薩經濟學以慈悲和智慧為核心的身影。因此,我在2013年提出「地球幸福力」(GEH, Gross Earth Happiness)理念,期待不丹的國家幸福力,能傳遞給地球上的每一個國家,從「國家幸福力」(GNH),擴大為「地球幸福力」(GEH)。   

․諾貝和平奬爾候選人   2014年,我開始推動提名吉美‧辛格‧旺楚克閣下,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在推薦文中,我如是寫道:「四十多年前,一位十七歲國王的夢想,改變了人類發展的方向。一場心的革命,讓經濟發展回到了人類幸福的主軸;讓政治的思惟,以人民幸福為最高的目標。一場人間的幸福革命,正在進行。   貪婪,正是世界紛爭不斷、和平無法到來的根源,污染的水與空氣,滿目瘡痍的大地,正是人心貪婪之毒的影現,人類史上無數的人禍與征戰,與經濟密不可分,有幸福的經濟,才能開創和平的地球。GNH,改變了人類的價值觀,以負責任的自制、永續公平的發展,來取代永無盡的貪婪與發展,這是人不同於動物依本能生存發展,

也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可貴之處。……   吉美‧辛格‧旺楚克陛下所提出的幸福經濟學,是人類未來的一盞明燈,能夠幫助人間朝向永續幸福的道路邁進。在此,我們真誠推薦提名吉美‧辛格‧旺楚克陛下,成為諾貝爾和平奬候選人,希望源於不丹的GNH(幸福經濟)此珍貴的思想,能改變人類的價值觀,創造和平永續的幸福地球!」   人類只有建立偉大的夢想,以覺性的智慧來勾勒出未來的美夢,人間的未來才有希望。我以幸福地球三部曲,來建構這個美麗的夢想:   一覺性地球:集合人類文化與慈悲,提昇心靈,成為地球共覺體,做為宇宙星系覺性教育取經學習之地。   二淨土地球:在使用地球地、水、火、風、空五大的資源時,不只是消

耗使用,更能使其永續存有,甚至增益和諧、清淨圓滿,成為美麗的地球曼荼羅。   三宇宙地球:當人類進入太空世紀,與宇宙間其他生命相接觸。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思惟,如何不走向「星際大戰」的時代,而是朝向「宇宙共榮」的時代。   ․不忘幸福的初心   不丹的幸福並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從建國到統一,從鎖國到開放,歷經內戰與外患,不丹的幸福從開國的夏尊(Zhabdrung)國父,到旺楚克王朝歷代國王努力奮鬥而成。即使在20世紀末期,不丹仍面對著南部武裝游擊隊的威脅,在多年協談無功之後,即使在軍事專家嚴重警告下,旺楚克陛下仍力排眾議,以驚人的勇氣與智慧,御駕親征,凱旋而歸。然而,旺楚克陛下深知戰爭沒有

贏家,不丹沒有勝利後的大肆慶祝,而是雅熙皇后在當地建立了108座佛塔,感謝上蒼福佑國王平安歸來,也祈求死傷的將士與怨敵亡靈得以安息。這種慈悲的心靈與無畏的勇氣,正是幸福之心的根源。   ․蓮師示現的人間淨土   不丹是蓮花生大士的聖跡示現之地,也是蓮師的人間淨土。1995年,我著成史上最完整的《蓮花生大士全傳》,與不丹的不解之緣,彷佛都是蓮師的安排。2014年我在不丹國家圖書館參觀,一套莊嚴的《大寶伏藏—灌頂法相部全集》,熟悉地映入眼簾。這套書正是我為了使蓮師的伏藏讓世人廣為供養,在2006年取得西藏德格印經院「大寶伏藏—灌頂法相部」刻版的授權,並且不惜重資,在台灣的全佛文化發行全球限量首

發版。看見本書受到不丹國家圖書館的珍藏,讓我備感歡喜,也深感蓮師示現因緣不可思議。   我曾三次參禮不丹第一聖地虎穴寺,三次都看見蓮師的忿怒化身多傑佐勒本尊巨大的身影示現在虛空中。因此,我在2011年完成了10公尺的多傑佐勒巨幅畫作,今年(2017年)將以此畫及25公尺的巨幅「雲岡大佛寫真」做為主題,在不丹進行「曬大佛」,也為正在進行中的165公尺世紀大佛,進行部份上彩。   ․共創地球覺性新文明   不丹,又稱為「雷龍之國」。彷彿是佛陀的巧妙安排,今年二月,我佛陀成道地菩提伽耶目真隣陀龍王池,進行法界諸龍佛暨諸大龍王大修法。此地是佛陀成道後第六個七天寂靜坐禪之地,目真隣陀以巨大的龍身及

七個龍頭做為傘蓋,守護佛陀坐禪時免於風雨侵襲。它是佛陀成道後,第一位見到佛陀及受三皈依的龍王。我在此地進行殊勝的大修法,祈願一切龍佛、菩薩與龍王巨大的力量守護世間。而我與龍之國度深祕的因緣,也持續地發展。五月我帶領不丹聖境禪旅,每天都在不丹世外桃源禪修,舉辧茶宴香席,聆聽中國南管空靈妙音。以不丹美麗的大自然,結合中華文化茶道、香道之美,共創地球覺性新文明。這也是我念茲在茲,希望尋找新的幸福經濟模式:結合世界各國的美好文化特色,讓不丹旅遊產生更豐富的元素,善用不丹優美的自然環境結合禪修,成為世界各國菁英的紛沓朝禮的身心修練聖地。如此,不丹保有珍貴國家幸福力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該國國內的GDP,使之

幸福而富有,成為人類未來幸福經濟的新典範。   2013年,我在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舉辦當代第一場石窟月宴:「月下雲岡三千年」,當時兩岸有近二百位文化、藝術、企業的地球菁英,參加了這場盛宴,所有與會者的姓名都刻碑於雲岡石窟。不丹前總理肯贊‧多傑閣下也參加了這場盛會,同時送給我這本珍貴的書:《11-11-11,向不丹四世國王吉美‧辛格‧旺楚克陛下致敬》。本書2011年於不丹首次出版英文版。旺楚克陛下的生日是11月11日。而不丹的國家大護法:「每念‧甲巴」(Gay-Ngen Jag-Pa-Melen-Chenpo),當人們向祂誠心祝禱,並擲下骰子卜卦時,如果出現「11」的數字,就

代表諸事吉祥圓滿。旺楚克陛下的生日與每念甲巴大護法的骰子吉數冥合,構成了不丹的幸福密碼:「11-11-11」。   有感於本書的珍貴與深遠意義,我極力推動華文版的發行。歷經多年的努力,終於看到本書即將完成全球中文首發版,心中萬分歡喜。祈願旺楚克陛下,這位當代菩薩國王慈悲智慧的身影,深深地映現在13億華人的心中,播下幸福地球的種子,共同圓滿人間幸福的大夢! 第1個11   四世國王11個年少小檔案 「八歲那年,當別的孩子還黏在父母身邊撒嬌,他已經被送往印度求學磨練…」 1、 神秘的預言 四世不丹國王吉美.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的誕生,早在十八世紀伏藏師

竹克達多吉(Drukdra Dorji)就已預言,大意是母羊年出生的男性皇室繼承人會替不丹帶來前所未見的歡樂與繁榮。 在伏藏師竹克達多吉的經文中,記載著蓮花生大士神秘的預言:在南方秘境三山環繞名為伍德隆(卡布吉沙)之地生於母羊年之人當他登上王位國家因之改變帶來幸福十二年內佛法得到弘揚百姓享受幸福快樂 2、誕生的瑞相 1955年11月11日,不丹三世國王之母雅熙.彭秋.雀登.旺楚克(Ashi Phuntsho Chodron Wangchuck)殿下,親自宣布皇室大消息:「皇太子誕生,象徵和平之日已然昇起。」相傳四世不丹國王的誕生之時,一朵金盞花在當時下議院廳前的庭院中盛開。從今日來看,這似乎象

徵著新皇子即將為不丹王國帶來前所未見的政治改革。 3、正式亮相 1958年,年僅三歲的皇太子在札西秋宗(Tashichho Dzong,首都廷布所在之行政區)公開亮相,正式與國人見面,當時即出現不少吉兆。時任不丹中央僧院國師的仁德.南格(Genday Namgay)就表示,當皇太子現身時,他全身大為震動,「這不是普通的孩子,他有不丹守護神大黑天的保護,注定要成就偉業。」 4、母愛的呵護 年幼的皇太子,受信仰虔誠的皇后雅熙.格桑.雀登.旺楚克(Ashi Kesang Choden Wangchuck)的影響頗深。在皇后慈愛的悉心調教下,皇太子與皇姐都傳承了仁慈、榮譽與勇氣等美德。皇太子具備的內在

力量與靈性,皇后居功厥偉。 5、早年教育 皇太子與皇姐最初在德謙和令宮接受佛學與現代教育。八歲那年,當一般的孩子還黏在父母身邊撒嬌時,他就被送到印度求學磨練,於大吉嶺就讀聖若瑟學校一年,接著到英格蘭的塞墨菲德(Summerfield’s)與賀瑟當(Heatherdown)就學。皇太子陛下14歲那年的7月歸國,與另外12名男同學進入三世國王於不丹巴洛(Paro)所創立的烏顏.旺楚克學院(Ugyen Wangchuck Academy)。 6、重視傳統價值 三世國王希望見到皇太子在國內完成學業,他經常表示,「現代化教育只有在它不會凌駕傳統價值的前題下才有用處。」也曾經對皇太子說,「你是應該出國留學

,但你在國內學到的東西也同樣重要。畢竟,這個國家將來要由你來治理,治國之道的學問很大。」

人間50年本能寺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まとめのまとめ】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goo.gl/QN6ioA

誰も見てないだろうがスレ
立ったら勝手に書く



実はほとんど猫が出てこないが。

小学校高学年の時に雄のキジ
トラを拾ってきた。

まだ子猫で目も開いていない。

慣れないながらも育てていたら、

体力があったのかすくすく育った。

絶対親に反対されると思ったが、

不思議とOKがでる。

そのとき両親とも不仲で

いつ離婚してもおかしくない
状況だった。

両親の会話は年に一度あるかないか。

ガキながら空気を読んだが、

正直言って苦しかった。

5歳上の兄はほとんど家に帰らず、

家の中では猫と遊ぶのが日課。

猫も嫌々ながら付き合ってくれた。



少しだけ猫のことを書くと、

とにかく頭がよかった。

トイレは言わずにできたし、

言われていることの

理解度は極めて高かったと思う。

ただ、猫一倍ずる賢く、

俺はしっかり猫の奴隷だった。

それでも居心地の悪い自宅で
唯一の救い。

ちょっかい出していつも噛ま
れていたが。

その後、高校大学と進んで

社会人になって家を出た。

東京で一人暮らし。

母親が猫の面倒は見てくれていた。

実家も遠くはないので、

月に2回は帰宅していたかな。

不思議と両親は離婚しなかった。

そんなときに

父親が心筋梗塞でぶっ倒れる。

救急車の中で心室細動。

幸いにしてすぐAEDを使用し、

後遺症もなく

一か月ほどで退院することができた。

これがきっかけで両親は

ぎこちないながらも普通の
夫婦に戻った。

猫関係ないけど。



そんな猫も17年目を迎えた時に、

獣医から先が短いと告げられた。

会社を休んで実家に戻って
介抱を続け、

それでも一週間後に息を引き取った。

お寺で供養したが、

何をするにも気力がなくなった。

なし崩し的に仕事も辞めることに。

この職種に就きたくて
頑張った経緯があるのだが、

ダメだった。

で、ニート生活へ。

自堕落な生活を続けていたが、

半年後の月命日の時に

「これじゃいかん」と思い、

再就職を決意する。

その日、偶然に前の職種の同業他社が

募集をかけてると知る。

その会社は自分が新卒の時に
最初から諦め、

応募すらしていない大きな会社だ。



同業とはいえ

しがない中小での経験など
無意味だと思ったが、

最初の一歩を踏み出す意味で
応募してみた。

幸い、年齢制限はギリギリ
大丈夫だった。

筆記試験。

なぜか自分の専門
分野ばかりから出題。

一次面接。

前社をなぜやめたのか、

半年何やってたかといった

聞かれて困る内容をなぜか
質問されない。

二次面接。

交通機関のマヒで遅刻した。

もちろん連絡は入れたが、

面接で一切言い訳をしなかった

ことが逆に評価される。

最終面接。

決定権のある専務

(後で知った)

と趣味がもろかぶり。

ほとんど面接になっていなかったが、

終盤には「君ならやれる」と
言われる。

ていよくあしらわれたと思ったが、

内定通知が届く。

条件を煮詰める面談で、

総務部長から不思議な一言。

「大企業の転職組はつまらない。

 中小の変わったやつを採用
 するつもりだった」

いまだに変人扱いですが…



とにかく仕事を頑張ったら、

結果が後からついてきた。

今だから言えるが、

生え抜き組は会社に胡坐を
かくタイプ。

前述の専務に気に入られ、

先輩どもを追い抜いて行けた。

群れるつもりがなかったので、

嫌われてはいたかな。

社会不適格と言われればその
通りだろう。

あるとき「前社がつぶれた」
との情報が入ってきた。

不況真っ只中。

あの時辞めていたおかげで

転職もスムーズにできたし、

この時なら年齢的にもアウトだ。

気づけば取引先から自分が
指名される仕事が増えた。

専務の退社時には

「これで後ろ盾が消えた」と
揶揄をされていたが、

新経営陣も無視できないレベルにまで

取引先とのパイプを広げていた。

そりゃ土日関係なく取引先と
付き合い、

仕事無関係で相談に乗り、

頼まれごとは絶対に断らない
ようにして、

相手と対等の立場で話せる
ようになったからな。

順風満帆かと思ったが、

あるときに病魔に侵される。

難病指定を食らうほどのもの。

大学病院の先生から

「治療のため仕事続けるのは無理」
と断言された。



もう辞めるしかないか…

というか命を絶つことも少し
考えたよ。

直属の上司と今後の手続きのため

前述の総務部長にも話をする。

ちなみに総務部長は役員に
なっていた。

だが、総務部長がとある
医者を紹介するという。

言ってみるわかったが、

その先生は少し前まで大学でも

私の病気で権威と言われる人だった。

その総務部長の奥さんも同じ
病気だったという。

先生は大学を引退したが、

患者本位の病院を開いており、

それが私の家からバス一本の
距離だった。

問診2時間。

先生は「大丈夫だ。

 治る」と最後に言って、

治療方針を説明された。

会社からの圧力を総務部長が
止めてくれ、

俺は週3回ほどその病院に通う。

一時はリアルにあの世にいき
掛けたが、

入院もせずに済んだ。

何万人も診てきた先生ですら

奇跡に近いとのこと。

先生の治療は完ぺきだった。

数か月後にはほぼ治り、

いまだに定期検診は行くが、

日常生活には全く問題ない。

トライアスロンに挑戦しても
いいと言われた。

そして会社に復帰。



今年のお盆は猫が
亡くなってから10年の節目だ。

ふと

「あの時に会社辞め
 てなかったらどうなってたか」

を考えた。

直接的には両親不仲の緩衝役、

猫が亡くなった後も俺の転職と病気を

考えられないほどの巡り会わせで

救ってくれたのではないか?

改めてそんなことを思った。

いまは再び一人暮らしを
始めているが、

猫の写真はきちんと飾っている。

本当にありがとう。



内容は違うが

bump of childの
Kという曲うをおもいだしました。

猫が主人のために、



にゃんこが最後に

全ての不幸の芽に砂をかけて

潰して行ってくれたんだな

いつかに寿命が来て

にゃんこと天国で会ったら

お礼言わなきゃな

手土産持って行けよな



すごい勢いで終わってたw

猫関係なさそうだけどええ話や



良い話&良い上役ですね。

・゜(ノД`)・゜・。

さんは仕事出来る人だから、

優遇されていたし、

妬みもあったのでは?

お身体大事にしてくださいね。

猫ちゃんのご冥福をお祈りします。



冥福を祈っていただいてありがとう

これで最後にする

信じるわけではないのだが

猫が他界した後に守られてる感がある

仕事に関しても

「災い転じて福となす」
ことが何度もあった

失敗してもなぜか

最後は想定以上に成功して
いたりするんだよ

親が倒れて担ぎ込まれた時も

冷静に行動することができた

猫の他界後は

俺を成長させたことは間違いない

亡くなる前の日は

滅多に来ない俺の布団に来て

同じ枕で寝ていた

だらしない弟を前に

最後に激励に来てくれたのかな

でも10年たつのにまだ涙が
出てくるが

これくらいは許してくれ



うちの言うこと聞かない

くるくるぱーなにゃんこも

何かの時は助けて
くれるかなと思ったけど

たくさん食べて遊んで長生き
してくれたら

いいや、って思った

さんの猫ちゃん素敵だね



私も猫に助けられてるな

病気で働けなくなった時も

新しい仕事で煮詰まったときも

猫のご飯代、病院代
稼がなきゃと頑張れた

噛むし爪出すしおバカだけどさ



いい話だ

猫もあんたが頑張ってるの見て

助けてくれたんだろうと思う



これ、猫に助けられたのは

子供のころだけじゃないの?

あとはこの人の積み重ねが

いい方向に行ったってだけで

猫関係ない。



いらんこと言うなや



>>18

夏目漱石夫妻も同じような
経験をしていることを、

この前 NHK のテレビで
やっていたよ。

猫を祀る寺や神社は日本中に
沢山あり、

猫を大切にしている人の家に
ある招き猫の力は

いろいろな人によって
実証済みだから、

それは奇跡ではなく普通の
ことなのだと思う。

猫ちゃんというのはそういう
生き物なのでしょう。

(つい最近も、アメリカで
大きな犬に襲われた飼い主の子供を

命懸けで助けた猫の映像が
ネットで大反響を呼んでいましたね)



あのアメリカの猫すごかったね。

猫のああいう無邪気な
正義感というか、

本能的に仲間を大切にするところには

魂が揺さぶられる。

俺もだいぶ昔に亡くなった
おばあちゃん猫がいまでも
忘れられない。

いつも俺に寄り添ってくれて
いたなぁ。

いつかお礼を言わなきゃ。

【我が子たちを救助するため

5回も炎の中に飛び込んだ
母ちゃん猫】



涙が出て来るね。

動物の母性愛というのは

神仏の心だということがよく分かる。



犬猫の行動に意味づけするのは

人間の思い込みかもしれないけど

少なくとも懐いてくれているだけで

充分に恩返しされてるよ

心の交流があるということが

いかに素晴らしいことか

飼い主は生涯忘れない



>犬猫の行動に意味づけするのは

人間の思い込みかもしれないけど

思い込みじゃないよ。

人も動物も同じ。

京都大学の霊長類研究所には、

人間の行動だけが

心の働きによるもので、

動物たちの同類の行動は

機械的な反射によるものだと

考えている馬鹿学者が多が、

そのような考えは

トンデモない思い上がりだと思う。

それなら、人間の行動でも

自分が好きな人間たちの愛情行動は

心の働きによるもので、

嫌いな人間の愛情行動は

単なる反射に過ぎないと言えばいい。



>動物たちの同類の行動は

機械的な反射によるものだと

これはないね。

俺は以前に猫たちが夜の空き地で

鬼ごっこみたいに遊んでる
のを見たことがある。

一匹が草むらに隠れて

もう一匹の不意をついてニャッ!と

万歳するように眼前に
飛び出して驚かせてた。

してやったりと得意げに逃げたけど

驚かされたほうは今度は高い
石垣にのぼって

「ここまでおいで」といった感じに

挑発してた。

おそらく最初の猫が臆病ものだから

仕返ししたんだろう。

最初の猫は挑発にのらず、

その後も懲りずに草むらに隠れて

驚かそうとしてたけど

最初のようには二度といかなかった。

俺は猫がここまで人間と同じ
ように行動するのを

知らなかったから心底驚いた。

本当に不思議でかわいい動物だよ。



こう書くと陳腐になるけどさ、

猫は神的なところがある。

明治の

「尋常小学校読本

 (じんじょうし
 ょうがっこうとくほん=教科書)

 には

 猫は物心両面で人間を救う
 力がある動物(主意)と書か
 れていた。

 明治期のペストの流行も
 猫たちが献身的に防ぎ、

 東京の人たちは

 「猫様・猫さん」と呼んで、

 呼び捨てにはしなかった。

 昭和50年ごろまでそんな
 風潮が残っていたな。

 猫さん、ありがとう。



不思議な生き物だよねえ、

猫は。

人間世界にいながら野性を失わず、

人間と共存するも人間に媚びず、

しかし人間を癒し慰め、

決して自らを貶めず

野性としての誇りを保ち、

いつも静かに笑っている。



前いた猫が亡くなって、

一年後位に

縁があって新しい猫を迎える
事になった

毎日玄関にお出迎えしにきて

バンザイしてコロコロする

それ

宗教文物商品設計之價值創新研究

為了解決人間50年本能寺的問題,作者林惠麗 這樣論述:

宗教文物商品設計與持續性產出,是目前台灣廟宇提升知名度與發展的重要策略,面對許多廟宇宗教文物商品化續航力不足的困境,設計之價值創新是宗教文物商品走向藍海市場的有效策略。本研究目的是瞭解宗教文物商品在i世代年輕人市場的發展性,進而分析商品設計屬性與i世代顧客價值關聯性,提出顧客價值創新三層次的價值要素對i世代顧客價值進行驗證,通過驗證提出設計之價值創新要素作為宗教文物商品設計之應用。本研究以i世代年輕群體為目標對象,以具商品潛力香火袋為研究驗證之樣本,依次進行階段性調查研究: (1) 宗教文物商品市場性與 「商品價值」認知調查研究; (2)具平安意象宗教媒介與「個人價值」認知調查研究; (3)

宗教文物商品設計之「宗教價值」調查;(4) 宗教文物商品設計之價值創新調查與驗證。本研究每階段調查根據研究問題與目的,分別採用質性、量化或質量並行之研究方法進行調查與資料分析,本研究結果為 (1)宗教文物商品化在i世代年輕群體是具市場性;(2) 宗教文物商品設計屬性之「整體感」、「造形」與「宗教圖文」是被注重的外型設計屬性,「簡潔」、「精緻」與「宗教元素連結」是創造價值的核心感受; (3) 設計屬性通過感官與個人經驗之「正向感受」,會帶來正向顧客價值及更高層次顧客價值,但設計屬性傳遞「普通的」、「過度設計」、「不熟悉」等感受,帶來「負向感受」則會降低顧客價值層次;(4) 通過顧客價值創新三層

次之驗證,i世代顧客價值創新的基本層是「商品價值」包含藝術、美感、價值性與獨特性等價值、加值層是 「宗教價值」包含平安與神聖性價值、驚喜層是「個人價值」包含愉悅與親切價值。通過驗證之顧客價值是由具商品潛力宗教文物商品外型設計提供,這些外型設計屬性會帶來一種或多種感受,進而創造單一或多重的價值,本研究據此提出宗教文物商品設計之創新價值關聯性,作為宗教組織及設計師擬定及執行設計策略之參考,以促進宗教文物商品發展更趨向藍海市場。

一葉寧靜

為了解決人間50年本能寺的問題,作者陳姵綾 這樣論述:

  是療癒系詩人-陳姵綾繼的系列作品後,於2016年與攝影哲學家Sam Hang(黃賢正醫師)共創的詩與圖像的合輯。   Sam(黃賢正醫師)   以鏡頭描繪生活故事,以影像書寫人生哲學。途經花開花落,歷經生命層次的激盪,每一個快門即是瞬間的感動與美感的詮釋。當Sam的攝影作品與姵綾的情詩相遇,或許更能讓讀者找回自我實現的初心。     一葉寧靜   ---我始終是你眼睫底下的一葉寧靜   日子可以從容自在,勿須汲汲趕路,覓一個心靈角落,打開屬於 你的一葉寧靜。     情詩宛若晚唐唯美派,亦似民初抒情風的悠然走入Sam的鏡頭世界,這樣的一本合輯,將帶給你更多的哲思與想像空間。靜謐的時光裡

,一詩一圖,打開一葉寧靜,也打開了您的異想視界。     《姵綾情詩》宛若晚唐唯美派,亦似民初抒情風,輕快如民歌,質樸逼樂府。是小詩,是小詞;是新詩更是古詞,文字柔媚, 耐人尋味。   《姵綾情詩》有著愛的力量。隨著詩文情境能量的呈現,釋放出愛的柔軟與希望。一不小心,心若一動,淚就一行,抒發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情感,心中重獲光明的力量。 作者簡介 攝影作者/黃賢正Sam Huang   以鏡頭描繪生活故事,以影像書寫人生哲學   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科主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   台北攝影學會碩學會士   台灣省攝影學會碩學會士   新北市攝影學會碩學會士   北青

攝影學會碩學會士、博學會士   個展記錄   2008捷克愛攝攝影展   2008滿天神佛的尼泊爾攝影展   2009油菜花的故鄉青海攝影展   2009土耳其攝影展   2010西藏攝影展   2011塞外金秋北疆風情攝影展   2012微笑吳哥高棉攝影展   2012黃山仙境攝影展   2013最讚的台灣風情攝影展(台北篇)   2013海上桃花源馬祖攝影展   2014出塞變奏曲攝影展   2015時間之外-第五季(詩畫攝影聯展)   2015讓我以愛回報攝影&詩展   2016一葉寧靜攝影&詩展   得獎記錄   2015第三十九屆台北國際攝影沙龍創作組台北攝影學會金牌獎(year

n)   黃賢正Sam Huang FB:   www.facebook.com/sam.huang.129 詩作者/陳姵綾Jamie Chen   台灣第一位療癒系女詩人   亞太經營家讀書會 創會長   書海會 顧問   快樂傳播事業有限公司 總監   禾風傳播事業有限公司 總經理   豐和行銷企劃有限公司 顧問   有機園生物科技(股)公司 顧問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 _研究所   《姵綾情詩》第一集2012年10月出版後,曾獲「博客來網路書店」新書文學類排行第一名。2014年4月,經眾多讀者頻頻關切,聲聲催促下,第二本詩集《愛情。經過》,及2016年7月《一葉寧

靜》攝影與詩合輯陸續出版。   《姵綾情詩》宛若晚唐唯美派,亦似民初抒情風,輕快如民歌,質樸逼樂府。是小詩,是小詞;是新詩更是古詞,文字柔媚,耐人尋味。     《姵綾情詩》有著愛的力量。隨著詩文情境能量的呈現,釋放出愛的柔軟與希望。一不小心,心若一動,淚就一行,抒發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情感,心中重獲光明的力量。   姵綾情詩FB:   www.facebook.com/jamie1016   陳姵綾FB:   www.facebook.com/jamie.chen.796 推薦序 一首好詩與一手好詩 葉水問 影像與詩想          楊文博 光的書寫            簡榮泰  

作者序 風走語未透          黃賢正 一葉寧靜       陳姵綾   《1》解讀 唇印 風起的時候 月亮請坐 解讀 信仰 詩的語言 曖昧 閱讀春天 藝術家 心事 素顏 烘焙詩句   《2》凝翠 來過未曾離去 千朵芙蓉外一朵 墨色 凝。翠 花非花 初夏 其他 驚蟄過後 立春了⋯ 春心如煙 詩頁上的七里香   《3》窗語 風走語未透 窗語 人間煙火 青絲已成雪 待眠 不見不散 夢中曉霧 總以為⋯ 天堂的路徑 夢的伊始   《4》所謂 遇見 妳還是那朵蓮 所謂 用一生的美麗,從容落筆 熄燈之後 別來可無恙? 微仰35度,南方那朵雲 裁剪嫁衣 關於,四十之後 秋,如此傾訴 五月,雪的心情

晶糖   《5》花影 一葉寧靜 花影 夢舟 當,你走過 如此謙卑 一朵陰晴 日光出軌 錯落 蝶夢 初雪映心   《6》答案 簡墨 答案 無 流年 在天光之前離開 真相 春風為媒 夢之外 阿嬤 讓我以愛回報   《7》導讀 一、花影 二、天堂的路徑 三、如此謙卑 圖片索引 推薦序 一首好詩與一手好詩 葉水問 詩人/詩評者   陳冠學在《一隻人與一個人》的文章裏,清楚界定了兩者間的差異。意即徒有與獸不同的形體,但其生存本能與獸無絲毫差別, 此外再無其他異於獸的機制,嚴格界定,這是一隻人,不是一個人。這話很冷肅也很峻刻,不由讓我想起當今眾多的詩人,每天孜孜矻矻的寫出了那麼多的詩作,台灣天空一

定很羅門或很商禽的。       台灣的大學數量與大學生,恐怕是世界比率最高的,這現象跟台灣詩界某種程度是吻合的。不知是否有人測試統計過,每天打開報紙,讀體育、娛樂、股市、政治……新聞的閱眾多,還是選擇副刊欣賞一首小詩的讀者多?乍看很無俚頭,其實,這也相當程度回應陳冠學的冷峻話題。       一首好詩與一手好詩,常常縈繞腦海。弔詭的是,名詩人與好詩,往往不一定畫上等號。這情形有一比,《唐詩三百首》與《千家詩》,同是古典詩著名選本,但兩者之間又是截然有別的;一言以蔽之,前者是滄海遺珠,後者是魚目混珠。遺珠雖有憾,起碼都還是真珠,而魚目冒充真珠,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詩與社會現象很相似

,與政治也很相投。有人說,最好的政治領導者應該是「哲學家皇帝」,既有哲學家的愛智,又有皇帝的專權,大有談笑間強擄灰飛煙滅的從容。那麼,最好的詩人,既有哲學家成分,又有詩人才情,會該如何呢?古往今來又有多少詩人, 才情兼具,理趣同有?       細讀《一葉寧靜》,驀然驚覺,才情者盡在其中,理趣者不遺其外,所謂真詩人,是真能寫一首好詩又真會寫一手好詩者。寫一首好詩已屬不易,寫一手好詩更是難上加難。我喜歡如是的好詩,欲吐不吐,藏鋒不露;似說欲說,言有不盡。   風箏的存在   是勇於向天空探索自由   筆蕊的存在   讓文字成為意象的解密者   一句“我愛妳”   所有的風景都成了詩的語言

  簡單的排比,繁複的意象,詩人巧妙化俗為雅;通俗一句愛語,輕輕點染,風光旖旎,暖日薰風。   自言自語的日記   是一本   攤平的心事   總是   交由抽屜,保持緘默   詩是精煉的語言,更是智慧的符碼。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儒家語錄,就是如此精闢。詩人要有天真爛漫的真性情,更要有哲學家的理趣雋永;化繁為簡之外,還要化無關為有關。此詩藉物抒懷,語言簡短,詩意無窮,短短五行,比喻貼切;緜邈心事,何能道盡,何可說清,既是不可說不能說,保持緘默才是唯一的言說。詩人掌握拿捏,意象精準,筆底乾坤,幻化自如,言有窮而意不盡也。   後中年時期   開始   信仰極簡主義   用一張素顏  

 誠實面對自己       晚清黃遵憲主張「我手寫我口」,詩的語言要能尋常,最好如口語;這話說得對,也說得不對。詩的語言太過艱深枯澀,用意太過刻執晦黯,如讀天書然,當然不會是好詩;若吐語平淺,造境直接,雖如家常對話,老嫗都懂,當然也不會是好詩。凡事過猶不及,詩最忌諱,不是過於深奧難解,就是過於平淺粗率;詩宜介乎兩端之間。若語言平淺,當以意境救之;意為詩之靈魂,無深遠意境者,猶張口見喉,一吐而盡,殆無餘味矣。此詩,用語淺白,看似尋常語,卻能道盡尋常人不易說不能說之意。白居易作詩,常吟詠謳歌予村婦老嫗聽,若不能解即棄之不用,元白的詩,以社會寫實見稱,詩的功能性亦附帶有社會教化指標,撇開此,詩還是要

有藝術性的成分,才足以為詩。       《一葉寧靜》為詩人第三本詩畫合集,詩本是文學藝術類型,繪畫、攝影亦是。       陽明醫院心臟內科黃賢正醫師,宅心仁術,痌瘝在抱,看遍人間疾苦病痛,諦觀娑婆世界百態,大有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之襟懷。今以詩人之彩筆,黃醫師之攝影,如此圖文並茂、詩畫合集形式出刊,誠文學走入人羣,引領讀者由視覺藝術走進心靈殿堂最佳創意。有幸先睹為快,不揣簡陋,呶呶數語,敢為序。 推薦序 影像與詩想 楊文博 台灣省攝影學會榮譽理事長   攝影是無聲的語言,透過影像呈現的色調、線條、空間、氣氛…等視覺因子,傳遞作者想表達的感覺與意識。藉著作者表現的喜好,可看到

其個性、想法、美學的造詣,技巧的成熟度…等等.在過去四五零年代因器材與耗材未普及與進步,以及時代背景的關係,攝影作品多呈現在寫實記錄的氛圍。隨著數位科技的一日千里.連手機都可以成為記錄的好幫手。因此在整體藝術的表現,正逐步邁入以個人思緒情感的表達為主軸。在黃醫師的影像世界裡,看不到大山大水的瑰麗表象,卻可看到色彩的絢爛與簡約,看到色塊展現的視覺情感,也看到線條的架構輕柔有型。在簡潔的畫面中,瀰漫著令人想像的空間與氣氛。卻不失其觸角的廣泛與思緒的敏銳。或寫實,或意象,或心象,各種手法的表現,在在都看到其感性又不失真誠的一面。       當影像融入詩人陳姵綾詩想文字,原本令人想像的內涵、空間與氣

氛,像一股急欲暢言的思緒,滔滔不絕,讓影像的生命力更加活化感性,卻不失其原有的氣息,令人讚賞!如此的結合表現相互輝映,將影像帶入可讀、可欣賞、可想像的感性領域,不失為另一種美的藝術呈現。 推薦序 光的書寫——影像與詩的美麗邂逅 簡榮泰 全省美展攝影類永久免審查 作家/國立中興大學藝文中心 顧問       和黃醫師認識是在2007年的夏天,黃醫師參加了筆者在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所開的Photoshop基本編修課程,雖然只有短短兩個月的學習,但相信對他的數位攝影精進了不少。隔年,欣聞他在任職的台北市立陽明醫院的【愛攝捷克攝影聯展】作品有優異的表現。九年來,更是在台北市立陽明醫院共舉辦了12

場次的攝影個展,這種展出成績真是讓人感到訝異與感佩。 _黃醫師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科主任級醫師,也是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業餘活動不是旅遊攝影就是參加攝影學會的活動。出版攝影專輯一直是黃醫師和他周遭親友們的殷切期待。2015年,黃醫師經友人介紹認識了台灣第一位療癒系女詩人陳姵綾小姐,在一個特殊的機緣下,與姵綾詩人在陽明醫院合辦了《讓我以愛回報》攝影與詩文展覽。展出後更進一步有了密切的共識,2016年,黃醫師與姵綾小姐終於達成了出版攝影與詩文結合的專輯的願望,書名訂為《一葉寧靜》,我們相當期盼此回攝影與詩文的結合,能夠碰撞出璀璨的火花後再結出豐盛的果實。       攝影,常常是

用來記錄人們生活中重要的里程碑,透過鏡頭,拍下人們在各類活動中快樂時光的回憶。攝影是一種記憶與追尋的互動過程,攝影人用鏡頭記憶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剎那,追尋生命中動人的片刻。攝影擁有瞬間寫實的特質,人們在逐漸消逝的事物中,體驗一種全新的美感驚艷,進而啟發面對當今變動的視野與思維。攝影擁有改變的力量,攝影能夠將光線與時間轉變為有形的東西,攝影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共通語言。攝影是一種光的書寫,但不是受制於光線,而是預測、分析、解讀,然後巧妙地利用光線,簡約陳述攝影的內容與形式:「光」是濃淡調性的表現,「形」則是詩意境界的表現。攝影就是讓攝影人拍得愉快,讓觀賞者也能看得開心。       綜觀黃醫師的作品

,發現他創作的題材是多元多樣,如作品〈風起的時候〉、〈初夏〉、〈待眠〉、〈無〉、〈春風為媒〉等,表現出大地的磅礡、雄渾、浩瀚等人文寫實意像的畫面;如作品〈烘焙詩句〉、〈春心如煙〉、〈夢的伊始〉、〈關於,四十之後〉、〈花影〉等,營造出纖細的畫意絕美風景;如作品〈唇印〉、〈曖昧〉、〈千朵芙蓉,外一朵〉、〈墨色〉、〈蝶夢〉、〈晶糖〉、〈一葉寧靜〉等,對自然生態質樸生動的精緻描繪;如作品〈信仰〉、〈心事〉、〈天堂的路徑〉、〈如此謙卑〉、〈錯落〉、〈夢之外〉等,以完全主觀、細膩、個性化的心象意境表達;如作品〈閱讀春天〉、〈所謂〉、〈別來可無恙?〉、〈如此傾訴〉、〈雪的心情〉等,以人物襯托主題,有唯美、有

抒情、有氣氛、有詩意,所呈現的情境不只有壯麗、昂揚和驚奇,還有靜謐、沈思、憂鬱和愉悅;如作品〈月亮。請坐〉、〈解讀〉、〈風走,語未透〉、〈青絲已成雪〉、〈日光出軌〉、〈不見不散〉、〈簡墨〉、〈流年〉、〈讓我以愛回報〉等,以黑白形式展現,得以追尋一種簡約的美。當視覺世界抽離了繽紛色彩後,也許能讓觀賞者專注於形體影像的存在,而以灰階延伸的黑白畫面構成元素,卻能讓我們的思慮更為透明清澄,思考自我沉澱。攝影的幸福,就在觀景窗裡流動著,在那只有我的世界裡完成了對話。黃醫師的攝影不靠感覺,而是周詳考慮到光線、構圖、時機、平面視覺、以及創作思維、理念…等;他的攝影作品具有相當的感情溫度,能充分表達對於景象的

深刻感悟,真實傳達對於人生的領悟,蘊含著無窮生命與哲理。       風景的風,是輕柔吹拂的風,黃醫師拍攝到可由畫面感受肉眼不能見的空氣流動的影像,而這影像正和姵綾詩人耐人尋味的柔媚詩文交織與相遇。攝影一直是還未結束的,是又再出現了新的什麼,不得不再去追求什麼的過程。恭喜《一葉寧靜》的出版!祝福姵綾詩人!祝福黃醫師! 作者序 風走語未透——每一次的遇見都是驚喜 黃賢正Sam Huang   第一次學習攝影是在大ㄧ的時候,參加學校攝影社,意外的得了校內比賽銀牌、銅牌等獎,這才讓我發覺自己有攝影的潛能,學生時代使用的是最簡單的雙眼底片相機,暗房位於醫學院大體解剖室旁,每次沖洗照片都得排在半夜

無人的時段,暗房裏紅色暗紅的燈光配合著窗外漂進來絲絲福馬林藥水的氣味,我看著一張張逐漸浮現的照片,震驚於影像呈現的張力,確定了我這輩子行醫之外,追求攝影藝術的極致。一直到畢業當醫師,才有能力買了屬於自己的單眼底片相機,卻因工作繁忙,把拍照擱在一旁。直到2005數位攝相機逐漸成熟才又重拾相機,拜師學習,跟過的老師很多,感謝他們教我各種理論技巧,四處外拍,也促成我2008在台北市立陽明醫院的第一場愛攝捷克攝影聯展,分享捷克旅遊攝影。因迴響不錯,有一幅克倫洛夫秋景被放大成巨型作品展示在陽明醫院一樓大廳,另一幅北疆秋牧則安置於8樓供民眾欣賞。之後9年間在陽明醫院共辦了12場攝影展。每次展覽期間都被鼓勵

出版攝影專集,直至偶然的在隱川料理用餐時,與名廚阿嘉聊攝影,介紹「姵綾情詩」作者姵綾,才開始促成這段攝影與詩的邂逅。2015年為了鼓勵陽明醫院病童王紹丞繪畫,我與姵綾合辦了「讓我以愛回報」攝影與詩展。同時也萌起出合輯的念頭。經過幾個月的不眠不休的努力,才把攝影作品與詩作了最完美的搭配。       攝影、旅遊是我從醫之後的最大興趣,攝影也因而成為我的第二專長,去年曾擔任福智蒙古國義診團的攝影義工,兼任醫療與攝影,在蒙古偏遠地區義診,除了能發揚佛教無遠弗界的愛,又能體驗弱勢族群生活的辛勞與內心的滿足。記錄藏傳佛教不同意境。我的題材多樣性,從旅遊,風景,人文,晨昏,四季變化到生態攝影,利用造型,光

影,線條,從寫實,意像到心象等不同心境都表達在照片中。每一張鏡頭表達的不只是外在的順暢,舒適的美!更有那更深的內心靈魂。       如果不是姵綾的詩詞,我尚無法表達每一張作品背後,那扣人心弦美麗動人的故事;也謝謝姵綾充滿意境與想像力的詩詞,讓我完整的傾吐了作品中潛在的情感。       「風走,語未透」這張照片蒙評審團的青睞,得到2015台北國際攝影沙龍藝術創作組金牌獎,原本題名yearn,有渴望的味道,朱唇微啟,欲言又止,長髮隨風飄逸,加上背景十字窗的空間景深,呈現出期盼的情境,搭配著姵綾的這首詩:   水流花謝/愛別離/只言春日短/嘆一聲/夢晚情也長/風走,語未透。如此的風走語未透啊…

……這完美契合的圖文相襯,真讓我在創作過程中驚喜不已。       「月亮。請坐」這張照片攝於蒙古國偏遠的山區,當地人信仰藏傳佛教,以轉經輪、敖包、月亮為主題搭配上姵綾的詩,深富禪的意味。我個人在「福智」藏傳佛教習佛,去年有緣隨著福智義診團到蒙古行醫,同時兼任攝影師工作,有一天在巴顏溫度爾佑安寺後山岡看到一輪明月高掛於轉經輪與敖包旁,於是拿起相機運用山下的轉經輪作前景,構圖拍下了這張照片,配合姵綾的這首「月亮。請坐」,「我們總是守侯著陰晴圓缺」特別有感覺!       「不見不散」是為寶島時代村總監顏國明教授描述50年代年輕人會選擇在電線桿下約會,不見不散!姵綾受邀為此寫了「不見不散」這首詩,

故特別驅車前往雨天的山區,希望能重現舊時代的往日情懷。       至於本書的封面照及書名「一葉寧靜」這張照片拍的是大王蓮的幼年卷曲葉片,靜靜的躺在池塘中,而守侯他的是盛開的大王蓮花,就好似在盛開大王蓮守護下的ㄧ葉寧靜! 2016/7/6 寫於蘭雅花園 作者序 一葉寧靜——我始終是,你眼睫底下的一葉寧靜 陳姵綾   總有讀者如此探詢我:「妳的創作都來自怎樣的靈感?」       許是一朵雲的經過,許是一座山的呼喚,也或是午寐後剛剛烘焙的一個夢境。       有這麼一句話,"文字無自性,如鏡映心而已"---札西拉姆.多多。       所以最令我感動的是……攤卷閱讀的你,一遍又一遍

的讀著同一首詩;彷彿曾經的場景重現,並以一種洗滌過的療癒心情,娓娓道出妳寫了他曾經的故事。所謂"沒有讀者就沒有作者"感恩有情天地裡的所有知遇之美。       「一葉寧靜」這一本攝影詩集是Sam以最嚴謹及虔誠的態度完成的第一本出版創作,也是我寫情詩以來突破美學觀點的第三本詩集。這期間我們歷經了各自的執著與相互的包容,所以今天呈現在你面前的這本攝影詩集,它融入了不只是兩位共創者的美學共鳴,或許也帶給你一種圖文衝突的想像空間。       所有的因緣皆來自巧妙的安排,感謝"隱川"名廚阿嘉的引介,得以和Sam有機會完成此次攝影與詩的合輯。猶記得初遇Sam,他以獨特的美學涵養,談及遠自青少年時代所築的

攝影夢想時,雙眼煥發出的熱情,頓時消渳了彼此首次見面的陌生感。爾後得知外表憨厚靦腆且低調的他原來是鎮日裡,著白袍,耳掛聽診器的心臟內科醫生,所以在執行編輯的過程中,我特別喜歡聽他分享和病人之間的溫馨小故事。這樣的一位臨床在職醫生,攝影鏡頭時而簡潔俐落,時而浪漫綿膩;到底是感性駕馭理性,還是理性游移在感性的視界裡;就等你細細品味吧!你將發現,他不只是攝影美學家更是生活的哲學家。   一朵陰晴,叩問眉心   旅行上半生,寂靜與歡喜   我們被允許,流連沙岸的沉默   我們被允許,路過花香的迷醉   原詩刊載P126-P127   日子可以從容自在,勿須汲汲趕路,覓一個心靈角落,打開屬於你的一

葉寧靜。至於是圖像改變了詩作的節奏抑或是詩作調整了圖像的溫度?是解讀?是誤解?我想這都不是唯一的答案。正如此刻展書閱讀的你,不也在創作一種自我的讀取方式嗎?       相信愛,相信文字的力量,相信美的感知能力可以是自創的一種幸福。 2016/6/24 寫於蘭亭書窗 唇印冬日已盡,所有的嘆息已成句點拙於詞彙,不擅文法勿需多所描述妳雪紡的隱喻與側身裙擺的婉約當頸肩緩緩滑落了悠然的線條一如你,輕輕貼近的唇印說:春天來了 風起的時候 故城寫著歷史文字餵養時間的版圖詩寫從前,溝壑行行莫言,君心不淚流 枝椏哆嗦,起風了北地捎來第一道初冷被戲弄的琴弦,千頭萬緒昔日的壯士揚鞭絕塵,策馬而去 還說宿命

嗎?如果我是古時的歌姬那誰?是今生的王 月亮。請坐 懵懂為情 在你出現之前曾經為愛 在你我相遇之後 我們總是守候守候一闕陰晴圓缺仰頭吧,今晚今晚唯一的信仰 月亮請坐眉間心上一杯千年不渝的酒釀 解讀無須解讀,眼角的那一滴淚讓我以溫潤的唇,淹沒妳多年的嘆息 信仰 兩座城市,一首詩所有的火候只為點燃夜色思念蠢動,修辭曖昧誰還為殘卷斷句尋求溫存 秋涼之後,盛夏剩下甚麼? 我始終在皈依的角落善哉,善哉 _阿們或許美麗的盟誓是亙古以來最脆弱的信仰 詩的語言 風箏的存在是勇於向天空探索自由筆蕊的存在讓文字成為意象的解密者 一句 “我愛妳”所有的風景都成了詩的語言 

台湾の日本語会話教育における自律学習による学習態度と能力の変化について

為了解決人間50年本能寺的問題,作者廖育卿 這樣論述:

如何培養會話溝通能力、如何提升自主學習意識,為現今台灣的第二外語教學中重要的課題。本論文以台灣學習日語的大學生為對象,在日語會話課程中採用自我調整學習循環理論、學習檔案、替代性評量、主動學習等指導方法,藉此探討如何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態度及提升日語能力;期許提供教學現場支援自主學習之方法。 本論文透過4個實踐研究,進行相關探討,研究發現:導入學習檔案教學指導之實踐研究1中,學習者皆能透過自我評量反思學習過程,對學習訂定目標與計畫;而學習過程如何使用學習策略與監測結果,則因學習者學習型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學習成效。延續實踐研究1指導方法,為時一年的實踐研究2中,檢視學習者日語能力的變化。

研究結果發現有六成的學習者在課題實踐、會話策略、日語表達能力上有顯著的提升。 實踐研究3中,改良實踐研究2採用期末口試之總結性評量,導入對話實踐活動的成果發表評量各課學習成效,並藉此引導主動學習。運用紮跟理論分析得知,學習者能理解教師的學習支援,並持積極的學習意願參與課程,了解對話實踐活動在於培養日語應用能力,視與母語話者口試對談為日語能力應用的延伸並肯定為有意義的活動。而實踐研究4中將一般所採用的教師評量轉化為學習者評量,探討自我評量與同儕互評對學習態度有何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學習者對課程滿意度高,學習者評量對提升自主學習態度與日語能力,皆有正面的影響,而從學習反思過程中可看出學習者們

各自形成新的學習策略,也提升學習成效與對話活動的實踐力。  以上研究結果應用於日語會話教育現場,筆者建議整合目標、評價、活動為一體的課程規劃,開發以學習者主體的學習演練活動,並導入與母語話者互動的對話實踐活動;為提升自主學習的養成應加強課外教學輔導的機制。 今後研究新課題為以長時程觀測學習態度的變化、探求維持自主學習態度的指導方式、對話實踐活動中加入與學習者同齡的母語話者並探討其互動情形的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