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魚不哭大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性別教育研究所 謝臥龍所指導 邱明雪的 樂齡婦女生命藝術課程增能歷程之探討:以高雄市石化氣爆社區寶貝學堂為例 (2018),提出人魚不哭大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雄石化氣爆、生命藝術課程、藝術增能。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人魚不哭大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樂齡婦女生命藝術課程增能歷程之探討:以高雄市石化氣爆社區寶貝學堂為例

為了解決人魚不哭大綱的問題,作者邱明雪 這樣論述:

2014年8月1日高雄市發生前所未有的石化氣爆,造成人心惶惶,災民們出現夜不能寐、聽到相關聲音會緊張的後遺症,因此本研究在此時空背景下,跟隨謝臥龍教授與駱慧文教授在位於氣爆災區竹西里的寶貝學堂,透過為期八週生命藝術課程、以及四周的頭像雕塑,協助寶貝學堂學員進行災後療癒以及增能。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訪談7位學員、授課教師、以及志工共9人,紀錄受訪者對於畫作的創作理念以及想表達的含意,並瞭解學員們參與生命藝術課程的增能歷程。本研究有以下發現:第一,高雄石化氣爆對於樂齡婦女而言是心中長久且不可抹滅的痛,即便經過多年,對於氣爆依然餘悸猶存;第二,即便氣爆帶給樂齡婦女們重大的衝擊,但她們仍展現

身為婦女的韌性,壓抑自己的恐懼投入救災及照顧他人;第三,寶貝學堂提供樂齡婦女重建災後社會參與及共老、共好的增能;第四,生命藝術課程讓學員透過自我整合生命故事強化自身的復原力;第五,樂齡婦女們在回顧生命故事時,仍將自己侷限於婦女「照顧」家庭的角色;第六,生命藝術課程讓藝術融入學員的生活,多位學員以往不曾在閒暇時畫畫,但課程結束後休閒活動轉變為畫畫,或是開始看畫展。 基於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的建議如下:第一,社區增能課程應招募及培養在地志工;第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促進團體動力與普同感;第三,生命藝術課程著重的是生命經驗的回想與啟發,藝術僅是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