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重大傷病項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保險重大傷病項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聰成寫的 人資人員常用法典(3版) 和王萬琳,應立志的 健康產業管理-大學用書(一品)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一品所出版 。

中國醫藥大學 醫務管理學系碩士班 蔡文正所指導 葉思筠的 探討慢性精神疾病對於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照護成果之影響 (2021),提出保險重大傷病項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早期慢性腎臟病、腎衰竭、慢性精神疾病、持續就醫、照護成果。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醫藥大學 醫務管理學系碩士班 蔡文正所指導 葉筑菁的 多專科團隊照護對於子宮頸癌病患治療之成本效果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子宮頸癌、多專科團隊照護、醫療費用、存活分析、成本效果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保險重大傷病項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保險重大傷病項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人資人員常用法典(3版)

為了解決保險重大傷病項目的問題,作者李聰成 這樣論述:

  本書共分為九大部分,共收錄54種就業服務與勞動法令常用相關法規。   目前人力資源領域唯一的國家證照是就業服務乙級技術士,該考試之相關法規本書皆已收錄,因此可做為該證照之重要法規工具書,所有法規皆為最新通過的法條,可幫助讀者在相關考試或使用場合上,迅速達到查閱之便。

探討慢性精神疾病對於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照護成果之影響

為了解決保險重大傷病項目的問題,作者葉思筠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為2020年耗用健保醫療費用支出最多的疾病;其中,末期腎臟病患者整體醫療點數占健保支出9.3%。CKD患者經常合併罹患慢性精神疾病,多篇研究顯示,慢性精神疾病會對於CKD患者的臨床結果具有不良影響;而一些研究則顯示慢性精神疾病與CKD進展無關。中央健保署提供之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計畫(Early-CKD P4P)並未考量 CKD 病人合併慢性精神疾病的照護。因此,本研究欲探討有無慢性精神疾病之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持續就醫情形;並比較有無慢性精神疾病之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惡化為腎衰竭的風險。方法:本研究資料取自全

民健康保險保險人資訊整合應用服務中心,研究設計採回溯性配對世代研究,以2014年至2015年底新加入Early-CKD P4P計畫之慢性腎臟病患為研究對象,年齡為20歲(含)以上,並追蹤至 2017年底。以慢性腎臟病患者分為重度精神疾病組、輕度精神疾病組、無精神疾病組三組,並將三組研究對象進行1:4:4之傾向分數配對。以描述性統計分析配對前後各研究變項分布情形;以條件式羅吉斯迴歸分析慢性精神疾病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持續就醫情形之影響;並以COX 比例風險模式分析慢性精神疾病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惡化為腎衰竭風險之影響。結果:本研究共納入269,328位新加入Early-CKD P4P計畫之慢性腎臟病

患者。在持續就醫方面,患有輕度精神疾病及重度精神疾病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有持續就醫之機率分別是無精神疾病患者的0.97倍(95%CI:0.95- 0.99)及0.96倍(95%CI:0.92-0.99)。在惡化為腎衰竭方面,輕度精神疾病與重度精神疾病之患者惡化為腎衰竭的風險,分別是無精神疾病患者的1.23倍(95%CI:1.13-1.35)與1.35倍(95%CI:1.18-1.55);並且在重度精神疾病組之中,患有情感性疾患、思覺失調症、失智症之慢性腎臟病患者,惡化為腎衰竭的風險分別是無精神疾病患者的1.34倍(95%CI:1.11-1.61)、1.39倍(95%CI:1.12-1.72)及1

.43倍(95%CI:1.03-1.99)。結論:在Early-CKD P4P計畫下,罹患慢性精神疾病越嚴重,患者的持續就醫情形越差。此外,患有越嚴重的慢性精神疾病之患者,惡化為腎衰竭的風險越高;而在重度精神疾病組中,患有失智症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惡化為腎衰竭的風險最高,其次依序為思覺失調症及情感性疾患。

健康產業管理-大學用書(一品)

為了解決保險重大傷病項目的問題,作者王萬琳,應立志 這樣論述:

  適用對象   1.欲了解健康產業所涵蓋的範圍、內容與管理之人。   2.欲了解健康方面知識之人   使用功效   1.可藉由本書瞭解健康產業並決定未來想要從事之領域。   2.使讀者順應國人重視健康之趨勢,儘早思考未來之生涯規劃。   改版差異   全新 本書特色   1.深入淺出介紹健康產業所涵蓋的範圍及內容與管理。   2.介紹產業所需之人才,可藉由本書瞭解健康產業及增進有關健康方面的知識。   3.使讀者順應國人重視健康之趨勢,儘早思考未來之生涯規劃。   4.本書每章後附之習題可幫助讀者整理出每章之重點,並有附上相關主題之網路文章或相關網頁,讀者可自行上

網觀看,以便瞭解相關主題之設備或儀器,並可以本書提供之關鍵字,上網搜尋更豐富之相關資訊,養成利用網路尋獲知識之習慣。  

多專科團隊照護對於子宮頸癌病患治療之成本效果分析

為了解決保險重大傷病項目的問題,作者葉筑菁 這樣論述:

背景與動機:子宮頸癌為女性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雖台灣子宮頸癌患者有相對低的五年存活率,仍應找到最佳的治療策略來改善存活情形。大部分研究指出多專科團隊照護的介入有助於提高癌症病患的存活率,而台灣於2003年實施多專科團隊照護,鼓勵醫院推動以多專科團隊照護模式,提供癌症病患完整之醫療照護。然而,多專科團隊可能有較高的醫療成本。因此,本研究探討台灣子宮頸癌婦女加入多專科團隊的特性和多專科團隊照護介入後對子宮頸癌病患死亡風險之影響,並評估治療成本效果。方法:利用衛生福利部資料科學中心所發行之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死因統計檔、癌症登記資料庫為資料來源。研究設計採回溯性配對世代研究。研究對象為2004年至

2013年子宮頸癌之新發個案,追蹤至2018年底,採傾向分數配對,將有加入及無加入多專科團隊之子宫頸癌病患進行1:4配對。以多元羅吉斯迴歸分析探討影響加入多專科團的相關因素;以條件式COX比例涉險模式分析有無加入多專科團隊,對於子宮頸癌患者存活之影響。另外,計算病患罹癌後五年內子宮頸癌就醫費用與存活人年,分析多專科團隊之子宮頸癌患者五年內的成本效果。結果:本研究發現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