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房屋獎金制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信義房屋獎金制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安妮寫的 企業策略的終極答案:用「作業價值管理AVM」破除成本迷思,掌握正確因果資訊,做對決策賺到「管理財」 和稻盛和夫的 稻盛和夫的實踐阿米巴經營:全員獨立核算收支盈虧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天下雜誌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楊台寧所指導 陳韻竹的 人格特質、薪酬結構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客服業為例 (2020),提出信義房屋獎金制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人格特質、薪酬結構、留任意願、客服業。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綉里所指導 張本坤的 公司品牌識別、領導風格對銀行業離職傾向之影響:以工作滿意度為中介變項 (2019),提出因為有 品牌識別、領導風格、離職傾向、工作滿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信義房屋獎金制度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信義房屋獎金制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企業策略的終極答案:用「作業價值管理AVM」破除成本迷思,掌握正確因果資訊,做對決策賺到「管理財」

為了解決信義房屋獎金制度的問題,作者吳安妮 這樣論述:

正確的「原因資訊」╳「結果資訊」=精準決策 在大數據及AI迅速發展時代,突破困境,找到翻轉的力量   AVM以管理的細胞「作業」為核心, 提供正確、即時且「原因」與「結果」結合的因果關係資訊, 提升決策品質與精準度; 串連所有部門的價值鏈,達到全員參與之目的, 並使人文及科技匯流,快速進入AI時代,用軟實力賺到「管理財」。   「成本」是企業每天必須面對的課題,運轉越久、組織層級越多,所產生的「隱藏成本」就越高,而且往往為了度過難關,錯砍成本或錯置資源,反而削弱「長期競爭力」。之所以會如此,在於企業普遍存在著不知如何取捨長短期成本、誤以為大客戶就是好客戶及看不清楚隱藏成本三大成本迷思,中小企業

也經常面臨產品如何創新研發、大客戶訂價該讓到什麼程度、長期虧本原因何在以及轉型升級與傳承接班怎麼準備等四大經營困境。   經營管理必須有充分的「經營管理資訊」,欠缺對的管理資訊,很難解決經營困惑,而企業的經營管理資訊包括「結果資訊」及「原因資訊」兩類。但經營的「結果資訊」細胞為會計之「科目」,而經營的「原因資訊」細胞為管理之「作業」,兩種資訊是分開的,以致無法提供企業「管理決策」所需的整合資訊。往往得分別抓取「財務報表系統」或「價值鏈管理」資料,透過商業智慧(BI)來提供資訊給管理者做決策,但這些資訊甚難符合各種「管理決策」所需。   如何解決「成本迷思」、「經營困惑」及經營「結果」與「原因」

資訊分開的課題呢? 由有三十三年學術研究、二十九年輔導企業經驗的政大講座教授吳安妮研發設計的作業價值管理(Activity Value Management, AVM),正是該課題的解方。這項管理會計新制度以管理的細胞「作業」為根基,且把隱藏成本、資金成本及風險成本納入AVM系統中,可將成本精確地計算到「作業」的每一環節之中,因而可以精確地計算出產品、顧客、通路、甚至員工之成本及利潤資訊,作為「管理決策」的參考。再者AVM因以「作業」為細胞,所以可將收入、成本及利潤等資訊,與時間、品質及產能等資訊結合一體,產生「因果關係」整合資訊,作為企業各管理階層從事管理決策的參考依據,進而提升企業長期的

「經營績效」。   ●AVM對管理決策的十大優點 1.AVM可以精確計算産品整體價值鏈的成本及利潤,作為「產品創新決策」及「產品定價決策」的依據,解決不敢從事「產品創新」的問題。 2.AVM可以精確地計算每位客戶及每個通路的整體價值鏈的成本及利潤,作為「客戶及通路決策」的依據,解決「大客戶是好客戶」的迷思。 3.AVM可以與企業現有管理系統完全相容,讓所有制度徹底整合,進而全面提升企業「整合管理決策」的能力,解決「利潤」下滑的問題。 4.AVM可以讓使用者進入簡易雲端上線使用,快速了解經營整體問題,為「整體經營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解決「轉型及接班」的問題。 5.AVM可以提供五種作業中心成本

類型,作為各部門「資源分配決策」的依據。 6.AVM可以提供人員和機器作業的正常產能及成本,作為各部門「預算決策」的依據。 7.AVM可以精算出人員或機器的超用或剩餘產能,作為「產能管理決策」的依據。 8.AVM可以精算各項作業屬性的成本和占比,作為「營運流程再造決策」的依據。 9.AVM可以「作業」來檢視公司的實際營運狀況,作為「精實管理決策」的依據。 10.AVM可以精算出各部門及員工的收入、成本及利潤資訊,作為「績效和獎酬決策」的依據。   本書採「知行合一」方式讓讀者先理解AVM的相關觀念及原則,此屬於「知」的層面,然後提供AVM實務設計前的評估與診斷及發展階段,並以四家實施AVM的企

業為案例,詳細介紹施行內容及效益,此屬於「行」的層面,還收錄AVM詞彙解釋及政治大學商學院「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研究中心(iSVMS)對AVM之推廣情況,藉由「知行合一」的說明,讓讀者學習到AVM的理論知識及實務運用的能力。   在大數據及AI迅速發展時代,AVM產出的靈活有用資訊,將會為企業帶來莫大的翻轉力量。   ●企業界與學術界熱情推薦 「創造價值」是每一家企業追求的目標,也是企業經營者最大的挑戰。吳安妮教授以三十三年扎實的研究為基礎,發展出「作業價值管理AVM」,正是協助企業達成目標的最佳利器。知行合一論除了理論說明外,更佐以實際成功導入公司經驗為案例,帶領讀者一窺作業價值管理的堂奧。

――華致資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金秋   AVM可以重新整理高階、中階、一般管理者的管理要項;AVM資料可以看到虧損客戶的問題點;AVM資料可以了解各產品的經營問題;AVM資料可了解工廠內部作業失敗成本的原因。AVM可說是一面照妖鏡,看清楚公司各層面的問題,提升管理績效,是一個很適合各行業推動的管理制度。 ――日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采慧   經營企業需要有兩把刷子,一把是策略:講的是發展途徑與方法;一把是成本:企業的競爭力以成本為依歸。吳安妮老師把作業基礎成本(ABC)升級到作業價值管理(AVM),讓企業經營者了解到每個產品、每個服務、每個客戶、每個部門的作業成本,在激烈

的商場競爭的決策中,知己知彼,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AVM是個簡單學、容易做、很有效的工具。 ――佶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榮華   成本管理為公司獲利之關鍵因素,AVM將成本管理落實在企業經營實務上,為現代競爭激烈環境下不可或缺的經營利器。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副教授 林靜香   個人在中部診斷及協助過許多中小企業,發現企業主最苦惱的問題之一,皆為成本精算與管控問題,AVM從精算成本到適當地管控成本,正是中小企業最佳的管理利器。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系教授 邱垂昌   吳安妮教授的一言一行、乃至於窮其一生投入AVM研究與實證,充分演繹出一個會計人的「當責」精神,兢兢業業展現出的「

當責」面貌,進而發揮推動整體產業前進的「當責」效益。有感於此,誠摯推薦本書給希望「企業永遠在」的經營者,細細體會吳教授的真心誠意與AVM的實際效果。 ――信義房屋董事長 周俊吉   應用AI在智慧製造以提升效率與快速決策是必然的趨勢,AVM正是可以及時提供完整正確數據的有效工具。 ――町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上財   「硬體+軟體+管理」=企業管理三核心,這股浪潮逐漸從AVM的興起而備受矚目,標誌著「因、果」資訊的融合,以及邁向AI智慧與大數據無縫接軌的開端。 ――旭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玲美   吳安妮教授的AVM好像魔術師手中的仙女棒,讓我們從AVM資料中調整自己的策略,把所有

的賠錢客戶變成賺錢的客戶,太棒了! ――普祺樂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深閔   本書結合管理的因和會計的果,打造企業成功DNA,呈現吳安妮教授戮力使臺灣再創經濟奇蹟,成為管理會計島的典範作業藍圖。 ――輔仁大學會計學系副教授 郭翠菱   吳安妮教授三十多年來在學術研究及實務運用勤耕有成,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新創AVM系統,實踐知行合一信念。 ――東海大學會計學系副教授 黃政仁   無論你有多少知識,若不運用便等於一無所知。AVM為目前當下深具影響力的管會制度,也是企業改革的一股浪潮,所以要面對它、處理它,但千萬不能放下它。  ――勤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亞男   面對毛利不斷緊縮、大數

據追著跑的市場環境,如何回歸掌握人、機、產品、客戶、通路的成本數字,並讓所有成本皆有所本,是攸關企業基業的重要課題。吳安妮教授畢生精髓皆載於本書,誠摯推薦給所有希望透過管理績效達成使命、願景的企業管理者,以及精進會計能力的讀者。 ――勤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美琪   吳安妮教授是一個「人間菩薩」,以利他的精神從事學術研究。透過她深入淺出的教學,學生可以快速理解她所獨創的AVM管理系統,對企業界來說,這是突破一般學科,將管理理論與實務課題結合,找出企業當前面臨的「病因」,對症下藥,運用利基,讓營業績效亮眼,更得以順利升級,二代接班順暢,朝向永續經營邁進。理所當然,眾多企業爭相報名吳教授在政

大開授的有效課程,提供中小企業突破瓶頸,找出解決的策略,尤其我們苦思的接班傳承問題,藉由課程的研討,得出共同的理念和可行的方案,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從中看出經營的盲點,摒除沉痾,產業得以升級,開啟延續傳承的解決之道。我能夠親身領略這種值得學習的方法,由衷感恩! ――勇昌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雅忠   自從師承吳安妮教授並輔導企業導入作業成本管理與平衡計分卡制度已逾二十載,深深感受到透過策略管理、作業管理、價值管理的整合,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在財務性、非財務性管理資訊整合的綜效,本次吳教授無私地將三十多年的學術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整合出AVM知行合一論,未來只需按圖索驥即可完全解決實務界導入作業價值

管理的痛點,實為學術界與實務界的一大福音。 ――尚宏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劉勇豪   沒有正確的攸關資訊,將無法洞察問題的本質,做出對的判斷。落實《企業策略的終極答案》一書所建議的作業價值管理系統,能為公司提供優質的管理資訊,創造競爭優勢。 ――東海大學會計學系副教授 劉俊儒   AVM係協助企業蒐集與整合資料,從中挖掘出新商機,協助企業決策,進而激發管理創新的最佳工具。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助理教授 劉惠玲   吳安妮教授創新發展出的「作業價值管理AVM」已獲得台灣及大陸的「商標權」註冊,該制度亦取得了我國的「發明專利」。……以作業價值管理知行合一論的《企業策略的終極答案》,是吳教授

三十多年來學術研究與實務運作結合的心血結晶,有裨益於企業之經營管理,鄭重推薦。 ――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鄭丁旺   「作業價值管理AVM」能讓企業見林又見樹公司導入獲益良多:以客觀的數據為基礎,有利於形成共識與溝通;展現部門活動間的因果關係,形成系統思考,消除部門主義;早期發現問題,長期追蹤趨勢,協助知識管理;釋放管理者的精力,專注高層次決策。誠摯推薦這本好書。 ――明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欽明   吳安妮教授的AVM是企業的營運儀表板,幫助企業在茫茫資料大海中,整合不同平台、找到問題真因,做出一個好的決策。 ――安口食品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歐陽志成   企業不乏各種管理制度,「知

」對多數企業而言不是問題,差別在於對「知」的連結與整合,也因此在「行」時就產生不同的效果,「作業價值管理AVM」即可統整與補足企業現有管理制度的缺口,有助於提升企業之管理經營績效,本書實為有意導入企業之最佳範本。 ――元策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簡碧泉   作者簡介吳安妮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會計博士,政治大學會計系講座教授。研究專長為作業價值管理、平衡計分卡及智慧資本。講座教授吳安妮在著名的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AO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CAR)、Strategic Manageme

nt Journal (SMJ)、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ISR)、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及Leadership Quarterly等會計及管理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美國會計協會(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出版的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期刊論文中,統計世界會計學者的學術表現,講座教授吳安妮在管理會計領域名列亞洲第一,也是台灣唯一進入世界百大排名的學者。她提倡「學問有用論」,致力於產學合作,曾執行多項產學合作計畫案,輔導多家

公司實施作業價值管理、平衡計分卡或智慧資本,為業界帶來巨大的效益。並曾榮獲教育部「學術獎」及「產學合作獎」、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三次)及「傑出特約研究員獎」、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創新菁英女傑組首獎,以及政治大學「玉山學術獎」及「仲尼傑出教學獎」等。她整合策略、平衡計分卡、作業價值管理及智慧資本,形成「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SVMS),已取得美國、台灣及中國大陸的商標權。已發表百來篇實務性文章,著有《策略形成及執行:以BSC為核心,為企業創造「利」與「力」》、《作業基礎成本管理:知行合一論》等書。相關著作:《策略形成及執行:以BSC為核心,為企業創造「利」與「力」》 自序 第一章

  AVM的精髓及創新――知的層面 第二章  AVM「資源模組」之觀念及原則――知的層面 第三章  AVM「作業中心模組」之觀念及原則――知的層面 第四章  AVM「作業模組」之觀念及原則――知的層面 第五章  AVM「價值標的模組」之觀念及原則――知的層面 第六章  AVM的智財權――知的層面 第七章  AVM設計前的診斷及規畫――行的層面 第八章  食品業實施AVM案例:日正食品――行的層面 第九章  通路業實施AVM案例:普祺樂實業――行的層面 第十章  過濾設備業實施AVM案例:旭然國際――行的層面 第十一章 貿易業實施AVM案例:勇昌貿易――行的層面 第十二章  結論 附錄一:作業

價值管理詞彙集----AVM字典 附錄二:政治大學商學院「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研究中心(iSVMS)對AVM之推廣情況 〔推薦序〕  架構完備的本土化整合性制度「作業價值管理AVM」 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鄭丁旺         近五十多年來,商管學院教授們的研究最受詬病的是「窮理而不務實」,所謂「從學術中來,往學術中去」,學術界關起門來研究,完全與社會經濟脫節,僅著重理論的創新和統計的應用,而忽略了實踐的問題,研究結果缺乏可靠性和可複製性,從而失去實用性。         近年來許多學者對此開始反思,並提出了「從象牙塔的研究轉向負責任的研究立場宣言書」,呼籲學術界轉向「負責任的研究」。所

謂「負責任的研究」是指透過研究「創造有用且可靠的知識」;所謂「可靠的知識」是指「能重複驗證」(複製)的知識;所謂「有用的知識」是指「能直接或間接用於解決商業和社會中的重要問題」。         吳安妮教授自留美獲得會計學博士學位返國後,即一直在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擔任教職,並專注於管理會計的研究、教學及企業推廣服務。三十多年來,吳教授在研究、教學及企業推廣服務三方面均獲致了最高的成就和榮譽。在學術研究上,吳教授在國際及國內期刊發表了一百多篇學術論文,在管理會計領域的國際聲望排名為全亞洲第一,全球前三十一名,在國內獲得教育部最高榮譽的「教育部學術獎」,科技部的「傑出研究獎」及「傑出特約研究員獎

」,亦為國立政治大學最早獲得「講座教授」頭銜的人員之一。在教學方面,除被評為政大教學優良教授之外,更獲得「仲尼傑出教學獎」(獎金一百萬元)。在企業輔導服務方面,吳教授每年暑假均在長三角及珠三角從事調研,並輔導台商企業之經營管理,將其在管理會計上的學術研究和創新應用在企業經營管理上,並發展出一套架構完備的本土化整合性制度,稱為「作業價值管理AVM」,AVM已獲得台灣及大陸的「商標權」註冊,該制度亦取得了我國的「發明專利」。吳教授全力推廣產學合作及企業經營輔導,於今年獲得經濟部的「國家產業創新獎」之創新菁英女傑組首獎。         以上臚列吳教授的卓越成就,旨在說明作為一個大學教授,能夠同時在

研究、教學及服務三方面均攀登頂峰的實不多見,更要凸顯在當前學術研究競相「窮理而不務實」(相信絕大部分實務界人士對商管學界的所謂「學術研究」並無興趣也不關心)的情況下,仍然有人能夠「窮理而務實」,在學術上登峰造極,而研究成果又能夠裨益企業經營管理,呼應了前面所提到的「負責任的研究」。這本作業價值管理――知行合一論為主的《企業策略的終極答案》,是吳教授三十多年來學術研究與實務運作結合的心血結晶的一部分。         企業的經營,每一筆收入的賺取都需要投入成本(費用),成本是企業在賺取收入過程中所耗用資源的代價。賺取收入必須經過一系列的行動過程,以製造業的產品銷售收入為例,可能經過產品研發、設計

、製造、行銷及收帳等過程,如果以產品作為衡量標的,稱為「價值標的」,則該產品的銷售收入減除一系列獲利過程中每一環節所耗用的成本後的淨額,即為該「價值標的」的「價值淨貢獻」,而每一獲利過程中的行動環節即為該「價值標的」的「價值鏈」。在「價值鏈」中的每一個環節以「作業」為基礎建構成本資訊,按發生成本的原因(成本動因)歸集成本,以產生「價值鏈」中每一環節的正確成本。「價值標的」可以按產品別、顧客別、通路別、員工別……等畫分,分別評估每一標的對企業價值創造的淨貢獻。若發現某一「價值標的」的價值貢獻很低或為負數,可能是其「價值鏈」中的某一(些)環節效率不佳,有改善的空間,或所有「價值鏈」中的環節均已達最

佳化,但其淨貢獻仍然很低。如屬前者,則應立即優化該效率不佳的環節;如屬後者,則應在策略上考量是否應刪除該「價值標的」,此即「策略管理」。以上是「作業價值管理AVM」制度運作的概略描述。吳教授將其畢生研究的理論創新,貫注於本書的每一篇章,並有實務應用上所需的表單釋例,讀者按圖索驥,即可加以應用。         本人與吳教授共事三十多年,深深為其對學問研究的執著和對實務推廣的熱情所感動。今有機會先拜讀其大作,更覺此書大有裨益於企業之經營管理,企業界管理層允宜人手一冊,爰鄭重推薦。   〔推薦序〕  見林又見樹  明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欽明   繼《策略形成及執行》之後,吳安妮教授馬上推出

「作業價值管理AVM:知行合一」論的《企業策略的終極答案》。依我淺見,這兩本書脈絡一貫,應該合併閱讀,互相參照,應用時更能取得綜效(synergy)。前作是引導讀者鳥瞰「見林」,新作繼而説明如何具體「見樹」。以下且容我結合經常勉勵同仁的「Working Smart and Working Hard」做進一步說明。   「見林」:Working Smart 若不能了解企業的總體目標,以及為達成此目標,單位和個人所應完成的任務,大家可能會「很努力地走錯方向」;不但增加成本,浪費資源,甚至造成內耗,形成衝突,這可是一點都不夠smart。我們常說必須Working Smart,就是提醒大家先弄清目標,

搞清方向,抓出重點;不要蒙頭猛衝,在八千里路雲和月之後,才發現自己跑錯方向,遠離目標。 吳教授在《策略形成及執行》一書即主張,為了形成、整合、溝通其成員對整體目標和策略的共識,企業應該採行「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在本書則更進一步闡述,企業不能只見樹而不見林,一下子陷入成本迷思(見樹);而是應該先登上制高點觀察整個樹林,設想如何增加價值和培養企業長期競爭力(見林)。鳥瞰森林是企業和同仁們working smart的第一步,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   「見樹」:Working Hard 進行績效評估,並且將評估與報酬連動,是影響部門和個人持續working hard

的重要因子之一。但如何衡量呢?好比如何去丈量每一棵樹的高度呢?吳教授提出的「作業價值管理AVM」或者就是答案。書中她對AVM做了按部就班,從理論到實務的完整介紹,精緻之處,例如以科目作為會計細胞,以作業作為管理細胞,我不敢冗言作說明,以免剝奪了各位親自閱讀的樂趣。                                      但我要特別提出,吳教授首創的「作業價值管理AVM」絕對不是狹隘的績效衡量工具。AVM是先前「作業基礎管理制」(ABC/M)的升級和進化版,也就是由以往只注重「降低成本」,進化到一併觀照「資源運用效益」、「附加價值」、「長期競爭力」。AVM試圖在見樹與見林之間取

得一致性與平衡性;打個比方,在教我們學會如何精準丈量一棵樹之後,吳教授又立刻督促大家爬上樹梢,在高處望見整片森林。 見林、見樹之餘,讀者肯定要問,這方法真的有效嗎?書中所舉四家企業的實例便是很好的佐證。容我畫蛇添足,分享吳教授義務為明門導入的管理系統,經多年實務運作後之具體成效。藉此向熱忱、無私、親臨企業火線的吳教授致上真摯的謝意。導入後我們獲益良多:   1.以客觀的數據為基礎,有利於形成共識與溝通    凡事皆以客觀數據來陳述及分析,可以排除主觀偏見,增進透明化,有利於溝通與形成共識。這對落實績效管理特別有用,減少推諉和爭議。 2.展現部門活動間的因果關係,形成系統思考,消除部門主義   

呈現作業活動之間的因果關係及互動性,讓同仁們有「大家同在一條船」的認知,剷除部門藩籬,打破侷限思考。 3.早期發現問題,長期追蹤趨勢,協助知識管理    對個別異常能提出警訊,提醒第一線管理者即時因應。另一方面幫助觀察長期趨勢的變化,發現系統性的問題,避免溫水煮青蛙。再者,所取得之豐富資訊可藉由知識管理系統來進行    經驗傳承和團隊學習。 4.釋放管理者的精力,專注高層次決策    於上述各項獲得穩定進步後,自然而然高階管理者不必為打火而疲於奔命,減少耗費在溝通及取得共識的心力,因此能夠集中精神處理重大、長程議題的思考和決策,有效提升高階層    的能力和價值。       吳教授的著作幫

助個人和組織變聰明(working smart),提供衡量努力工作(working hard) 的有效工具,既見林,又見樹,實務上能收實效,是很值得推薦的著作。    〔推薦序〕  讓所有成本皆有所本  勤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美琪       「人生以工作服務為樂趣,我要一輩子為AVM奮戰,活到九十歲,就要做到九十歲,要奮戰到人生的最後一刻!」           說這段話的人正是吳安妮教授。2018年10月15日我邀請她擔任勤誠年度策略周的演講嘉賓,連園區裡的企業友人也紛紛慕名而來,聽眾超過兩百人,座無虛席。只見吳教授行儀優雅從容,言談卻是直爽、熱切、極富感染力,即使她的人生上半場是

從艱苦和磨難中行來,但卻彷若從不知疲累和挫折為何物,一心一意就為著實現利他志業――培育後繼、產業升級、打造台灣成為世界級的「管理會計島」,奮戰不懈的精神完全震懾了全場,也就是在那個當下,我決心要把吳教授一手催生的「作業價值管理AVM」在勤誠推行落地,徹底改善企業成本體質,要賺管理財。         事實上,兩年前我便透過引薦,得知吳教授是管理會計的翹楚,也曾帶著團隊前往政大取經,對AVM的架構、運作和預期成效雖大感折服,但礙於當時勤誠自身營運管理流程上仍有諸多滯礙,所以未能與之合作,而改以先導入TPS精實管理,進行流程合理化的改善工程,但在不斷檢視流程和設法改善的過程中,吳教授當初所提點的管

理痛點也跟著逐一浮現,因而陷入管理無憑,決策無據之苦!         隱藏成本抓不出來,等同產品開發和客戶服務的真實成本和利潤無從釐清,客戶經營多年,到底是賺是賠,大哉問;經費投入研發,模具也一個接著一個開,卻從未能掌握真正效益;人員編制和調度耗費傷神,但價值如何評量,績效獎勵怎麼給……我想這是許多企業共同面臨的管理難題,一直以來也多是靠著財務或管理人員用加減乘除去拼湊出一堆數字,不但缺乏依據,還有倒果為因之虞,久而久之便失真、納垢,形成決策風險,於經營甚為不利。         吳教授花三十三年從事學術研究、二十九年參與台灣產業的實務運用,鑄造出AVM這把利劍,它直指企業痛處,對症下藥,透

過四大模組將時間、品質、產能、附加價值、收入、成本及利潤加以整合一體,產生原因與結果之因果關係整合資訊,好比是儀表板的作用,讓不同管理階層可以一目了然的得到正確、即時的決策資訊,大幅提升了企業的決策精準度,及其後所帶入的利益。如同吳教授一再強調,要懂管理,得先學本事,怎麼樣的本事呢?就是要有資料的數據,還要有因也有果,換言之,就是這套「作業價值管理AVM」的智慧,管理創新的利器。         拜讀了吳教授的新作《企業策略的終極答案》,對AVM的「知」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尤其是四大模組的定義、原則、導入作法,書中有著深入淺出的詳述;「行」的層面,則是在本書的後半部直接給了四家企業導入AVM的實

例,從企業背景、遇上的管理困境,到實施AVM的步驟和內容,以及影響與效益,記載詳實,佐以充分的數據揭露,我相信能夠給正在導入的企業很實用的借鏡,也讓學習者藉此更加理解切入,而這也是安妮教授為人著想的用心,她雖未曾任職於企業界,但長年與企業接軌,有相當豐富的企業輔導經驗,透過真實經驗的呈現,讓人升起很大的信心。         面對毛利不斷緊縮、大數據追著跑的市場環境,銷售要看市場,但成本操之在己,因此如何回歸自身徹底掌握人、機、產品、客戶、通路的成本數字,徹底杜絕浪費,並讓所有成本皆有所本,是攸關企業基業的重要課題,吳教授畢生精髓皆載於本書,句句是智慧積累,誠摯推薦給所有希望透過管理績效達成使

命、願景的企業管理者,以及可望在管理會計上精進提升的讀者們,細嚼思量,必有受用。    〔推薦序〕  會計,「當」而已矣  信義房屋董事長 周俊吉           承蒙政治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吳安妮教授錯愛,邀請筆者為其畢生研究精華的《企業策略的終極答案》一書撰寫推薦序,筆者所服務的公司也即將投入AVM實證,希望日後可以具體擴散吳老師的研究效益,讓更多台灣中小企業都能一窺管理成本之堂奧,真正掌握成本與獲利的管理精髓。         誠如吳教授書中所言,台灣企業一般最常遭遇的經營困境包括:一、成本迷思――分不清楚且不知如何取捨長期或短期成本、誤以為大客戶就是好客戶、看不清楚隱藏成本;二、經營

決策困惑――產品創新研發困惑、大客戶定價困惑、長期虧本困惑、轉型升級與接班困惑;還有三、結果與原因資訊分離的問題。         筆者所服務的公司也不例外,如何撥開這層艱澀專業且習以為常的迷霧,直探「成本」、「管理」與「價值」的本質?吳教授帶領著我們拆解傳統財務會計的分析觀點,從「作業」角度重新建構企業的一舉一動。「作業價值管理AVM」不僅可以打破組織部門間的藩籬,通盤檢視既有的營運模式,整合具因果關聯的相關資訊,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需要的單位,同時移除不必要的浪費與支出,更對於企業存續最重要的長、短期利潤與價值具有絕大助益。         行文至此,筆者必須坦言不諱,由於所學與會計相差甚遠

,一時難以充分理解書中之微言大義,卻對於吳教授亟欲提升台灣企業長期競爭力之心深感敬佩,超過卅載的學術鑽研與實務運用,在在都需要永保熱忱與奉獻的胸襟才能堅持下去,不禁讓筆者憶起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的一句話:「會計,『當』而已矣」。         孔夫子曾自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二十歲不到的孔子曾在魯國貴族處任事,先後做過文書處理、管理帳目與牛羊畜牧的小吏,孔子日後談及這段歲月有感:「會計,『當』而已矣」,「牛羊茁壯,『長』而已矣」。         這個「當」可以有兩重意義,第一重是「允當」,意思是確保帳目正確適當,是一個會計人最基本的要求;第二重是「當責」,充分揭露財會訊息,把事情做

好、做對,並為最終結果負完全責任,則是一個會計人的核心價值。前者是對自己許下承諾、對自己負責,善盡本分完成會計工作;後者則是對同事、股東、客戶,乃至於整體社會許下承諾,對相關利害關係人負責,讓社會因為有你而更和諧成長、欣欣向榮。         吳教授的一言一行、乃至於窮其一生投入AVM研究與實證,充分演繹出一個會計人的「當責」精神,兢兢業業展現出的「當責」面貌,進而發揮推動整體產業前進的「當責」效益。有感於此,誠摯推薦本書給希望「企業永遠在」的經營者,細細體會吳老師的真心誠意與AVM的實際效果。 自序長期以來,台灣企業以「代工」為主,利潤一直都不高,如何有效地管理成本,成為企業非常重要的課

題。台灣企業常以「成本管控」自豪,但其實經常錯砍成本、錯置資源,在不知不覺之中,削弱「長期競爭力」。「成本」是世界上任何組織、任何企業每天都得面對的課題,企業只要運轉,就會發生成本,而且運轉越久,所產生的「隱藏成本」就會越高,因為組織層級越多,內部溝通及開會等無法計算之「隱藏成本」自然居高不下,若欲提升企業之競爭力,改變現況實為無可避免的課題。企業明知變革、轉型或升級是必然的趨勢,但總認為會付出高昂的代價而猶豫不決,因為組織老化、經營績效不佳,哪有多餘的錢用來轉型及升級呢?所能想到最簡單的解方就是「節省成本」,度過難關。台灣許多產業都曾經擁有黃金十年甚或二、三十年,但高峰過後, 只剩下回憶當年

勇和幾近零的微薄利潤。筆者在海峽兩岸深入研究台商發展的經驗,發現二、三十年前,基於低廉的勞工成本,台商紛紛到大陸設廠,確實賺取了豐厚利潤,但有些企業缺乏「居安思危」之憂患意識,將賺來的錢用到沒有創造「高附加價值」之事情;有些企業卻預知大陸的工資勢必會上漲,很早就開始思考「轉型及升級」之路,積極地投入研發及自動化設備,且進行企業「管理制度」的升級,強化公司的體質、提升競爭力,雖然「短期成本」會增加,卻為長期之「競爭力」奠立穩固的基石。不少企業自認為是「控制成本」的高手,但其背後大都存在著「成本的迷思」。一般而言,企業存在著三大成本迷思,茲說明如下:1.分不清楚且不知如何取捨長期或短期成本:什麼樣

的「成本管理」才是健康的呢?筆者看到有些企業察覺「利潤」開始下滑,若不做任何改變或轉型升級,利潤勢必會滑落得更加地嚴重,因而積極聘請「策略創新人才」或擴大「創新研發」及發展「新的營運模式」,以達到轉型升級之目的,如此「短期成本」必然上升,但因轉型成功,提升了長期經營績效,「長期成本」勢必下降,成果豐碩,此即健康的「成本管理」。反之,有些企業因擔憂短期利潤下滑,採取快速降低「短期成本」來因應,雖然穩住短期之利潤,卻損害了長期生存的「競爭優勢」,反使得長期成本上升,非常不值得。

人格特質、薪酬結構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客服業為例

為了解決信義房屋獎金制度的問題,作者陳韻竹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格特質、薪酬結構與留任意願之關係。本研究主要目的為驗證在客服產業中,企業組織之薪酬結構的設計與員工的留任意願產生影響,其薪酬結構設計對留任意願的影響是否會受到組織成員的人格特質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組織成員的留任意願不會受到薪酬結構差異的影響,而人格特質的不同亦不會干擾薪酬結構與組織成員留任意願間的關係。本研究探究理論及實務上之意涵,並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稻盛和夫的實踐阿米巴經營:全員獨立核算收支盈虧

為了解決信義房屋獎金制度的問題,作者稻盛和夫 這樣論述:

日本亞馬遜五星推薦!   帶領京瓷、KDDI、日本航空走向成功大企業,有關「阿米巴經營」的最新力作!   人人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全員參與經營」、讓日本航空起死回生術的精髓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現身說法,傳授實踐阿米巴的運用手法!   阿米巴是什麼?阿米巴便是英文的變形蟲。什麼是阿米巴經營?這個由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所創立的概念,指的是「將公司組織細分為各個大小不一的小型集團組織,並由各小組長來自行負責經營」。也就是說,一個大組織下面,又會分為許多的小組織,而每一個組織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麼公司也將獲得更高的利益。乍看之下,這似乎像是一種標新立異、別於正規方法

的手法,然而,稻盛先生正是透過阿米巴經營,成功將京瓷與KDDI帶向國際品牌,並且重建日本航空。正因為阿米巴經營是如此成功,因此台灣也有不少企業風行草偃,即便你我未必是公司主管或大老闆,或許也曾耳聞過這個名詞。   然而,由於稻盛先生個人謙卑的形象,以及阿米巴經營在報章雜誌上經常被奉為美談,因此談到阿米巴經營,反倒令人容易帶給人一種純粹是精神論的誤解,這麼一來,我們反倒是忽略了其經營上的本質。鑑於此種狀況,本書由稻盛先生本人現身說法,親自教導「阿米巴經營」。書中提出了許多實例,告訴各位讀者如何將此概念運用在各類型的公司以及各種不同的狀況中,正如稻盛先生本人曾經實踐過的那樣。   對於被譽為經

營之聖的稻盛先生來說,近年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毫無疑問便是重整負債累累、於2010年宣告破產的日本航空。對此,稻盛先生在書中懷述:「當我進入日本航空時,馬上詢問『現在實際的經營狀況如何』,卻很難有個明確的數字。還有,到底是誰,要為哪項收支盈虧負責的職責分配也不明確。」然而,稻盛先生仍然本著不動的原則進行改革:「採用阿米巴經營的方式,可即時顯示各部門、各航線、各航班的收支盈虧。使用阿米巴經營的方法,更夠以各個阿米巴小組長為中心,為了提升各部門的利潤而不斷努力、凝聚創意。」並且在短短三年內,使一間負債數千億日圓的公司再次上市,並且重新回到日本名列前茅的大企業。   從京瓷、KDDI到日本航空,從

製造業、電信業到服務業,稻盛先生貫徹阿米巴經營的原則,數十年走來,始終如一。想要一窺企業經營成功的秘訣,那麼我們就絕對不能錯過這一本《稻盛和夫的實踐阿米巴經營》。 亞馬遜五星推薦!   「充滿實踐性的內容,可說是企業經營者必讀的一本書。將收入與支出切割至最小事業單位,然後以現金流的觀點來管理經營,可說是非常縝密卻又令每個人都懂的手法。不過,想要完全實踐必須要有經營者與現場領導人的緊密合作,同時要培育現場領導人才行,這才是經營者高下有別之處。」   「將稻盛和夫經營學中的阿米巴經營手法以明瞭易懂的方式介紹給讀者,即使是第一次接觸也能夠上手。阿米巴經營對於經常閱讀稻盛書籍的人來說或許已經如數

家珍,但本書指出的阿米巴經營精髓,不管讀幾次都會有所收穫。」 各界專業人士誠心推薦!   學界專業推薦   吳安妮    政治大學會計系講座教授   周玲臺    政治大學會計系教授   韓志翔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蔡東峻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兼EMBA執行長   史習安    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所長   業界誠摯推薦   童子賢  華碩集團共同創辦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周俊吉  信義房屋董事長   張宏嘉  豐群企業集團董事長   張廣博  良機企業集團董事長   羅祥安  巨大捷安特前執行長   黃文成  前裕隆集團副執行長、中華汽車公司總經理,

現自行從事創投事業   郭宗銘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   于紀隆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席   許書揚  經緯智庫暨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詹文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戴秋芸  利百家管理顧問團創辦人、執行長   台灣盛和塾熱情推薦   唐松章    台灣盛和塾召集人,崇友實業榮譽董事長   蘇麗華    台灣第二電電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盛和塾台灣幹事代表   張文澤    台灣盛和塾會長、天行者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馮仁厚    台灣盛和塾幹事兼塾長理念導引人、群仁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廖述偉    傢式國際執行總監  

公司品牌識別、領導風格對銀行業離職傾向之影響:以工作滿意度為中介變項

為了解決信義房屋獎金制度的問題,作者張本坤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目的是以工作滿意度為中介變項,探討銀行業品牌識別、領導風格對離職傾向之間的影響性。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以銀行業主管與非主管員工為問卷填答對象,本研究共回收305份,扣除空白表格、未填寫完整等問卷,有效問卷為304份,有效問卷比例為9.7%,並採用LISREL來探討品牌識別、領導風格、離職傾向、工作滿意度之影響及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公司品牌識別與領導風格分別對工作滿意度有正向顯著影響,但公司品牌識別與領導風格分別對離職傾向無顯著影響,但工作滿意度在公司品牌識別與離職傾向間具有中介效果,且工作滿意度在領導風格與離職傾向間也具有中介效果。因此,本研究建議銀行業者應重視員工的感

受,強化員工對銀行本身所帶來的整體價值,提高員工與銀行之間的品牌關聯性外,銀行主管本身還要具備新觀念和新方法外,並給予適度的關懷與鼓勵,才能取得員工的尊進與信任,進而提高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進而降低員工離職傾向的首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