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平科技大學行事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教務處 - 修平科技大學也說明:112-1學期二技簡明行事曆 · 2023/06/09. 教學資源中心. 教育部辦理「《數位走讀》全臺 ... 修平科技大學 · 智慧財產權宣導 ·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辦公室 · 招生與榜單專區 ...

崑山科技大學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研究所 陳肇堯所指導 黃柏文的 台南市中高齡者休閒活動參與行為之研究:兼論科技產品使用之影響 (2011),提出修平科技大學行事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高齡者、休閒活動類型、休閒阻礙、多項羅吉特。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 何俐安所指導 林泰君的 大學校院系所主管績效支援工具發展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 (2010),提出因為有 大學校院、系所主管、績效支援的重點而找出了 修平科技大學行事曆的解答。

最後網站課外活動組 - 學生事務處- 修平科技大學則補充:課外活動組Section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 課外活動組 · 資料下載 · 5.學輔行事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修平科技大學行事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南市中高齡者休閒活動參與行為之研究:兼論科技產品使用之影響

為了解決修平科技大學行事曆的問題,作者黃柏文 這樣論述:

面對全世界老年人口持續增加的趨勢,如何提升中高齡者族群的生活品質、規劃銀髮族健康的生活方式,已儼然是一項重要的國家課題。有鑑於休閒活動參與對於提升中高齡者生理與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本研究探討不同特質之中高齡者對休閒活動類型參與及休閒阻礙的差異,以為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福利機構規劃提供老人休閒活動的參考。在實證研究方面,本研究以台南市55歲以上的中高齡者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蒐集中高齡者的個人屬性、休閒活動參與情形、及休閒阻礙因素等資料,並利用SPSS12.0 階層集群分析、因素分析及T檢定等統計方法,探討不同特性中高齡者選擇休閒活動類型及休閒參與阻礙的差異。本研究透過AMOS 20來

驗證UTAUT模式,其使用者的績效預期、付出預期、促成因素等三個構面會影響到使用意願;而使用意願、促成因素會影響到使用行為;另外社會影響因素並不會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意願。接著透過因素分析,將中高齡者休閒阻礙歸納為人際間阻礙、休閒場地阻礙、結構性阻礙、個人內在阻礙等四個阻礙因素。再藉由多項羅吉特模式建立年長者的休閒活動類型選擇模式,分析年長者參與休閒活動類型的需求及引進科技產品的輔助需求。本研究結果顯示:一、年齡較低、教育程度較高且可支配生活費較高之中高齡者群體,比較常參與「戶外活動類型」的休閒活動;反之,年齡較高、教育程度較低且可支配生活費較低之中高齡者群體,比較常參與「視聽類型」的休閒活動。二

、年齡較低、教育程度較高且可支配生活費較高之中高齡者群體,比較有「休閒場地阻礙」及「結構性阻礙」因素存在;而年齡較高、教育程度較低且可支配生活費較低之中高齡者群體,比較有「個人內在阻礙」因素存在。三、年齡較低、教育程度較高且可支配生活費較高之中高齡者群體,對於科技產品使用頻率也比較高。代表年紀愈大,教育程度相對較低者,較不會去使用科技產品。四、透過個別影響變數的顯著性檢定結果,發現主要影響中高齡者休閒活動類型選擇模式變數如下:戶外活動型:女性、65歲以上、每週參與休閒活動次數少、專注力不佳、自評身心狀況佳、常使用音頻功能及電子郵件功能;運動型:無結構性阻礙因素存在、常使用行事曆功能及社交(聊天

)功能;藝文嗜好型:教育程度為國中以上及常使用電子郵件功能;視聽型:女性、65歲以上、生活費在15000以下、每週參與休閒活動次數較少、自評身心狀況佳、無個人阻礙因素存在、常使用社交(聊天)功能及其他(如看股票)功能;休憩社交型:65歲以上、生活費15001以上、每週參與休閒活動次數較多、常使用音頻。

大學校院系所主管績效支援工具發展之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

為了解決修平科技大學行事曆的問題,作者林泰君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根據淡江大學系所主管的工作支援需求,發展淡江大學系所主管績效支援工具內容。首先探討淡江大學現行對系所主管的輔助措施「新任系所主管研習會」,並分析其對系所主管的支援有哪些不足之處,進而探究系所主管的工作支援需求,再綜整上述結果,建構出績效支援工具之內容。本研究採用設計發展研究法,循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式之步驟(分析、設計、發展、評鑑),本研究之對象採立意抽樣方式,選取淡江大學校長、98及99學年度學術單位一、二級主管、資深系所行政人員,以及介面設計專家共16人,研究者欲從中獲取系所主管之工作現況與支援需求。透過文件分析及訪談等方式蒐集資料,建構淡江大學系所主管手冊,再依專家及使用

者之評鑑結果作為未來研究建議修正之依據。本研究結論如下:一、淡江大學「新任系所主管研習會」內容可歸納為法規、經驗、技巧、實務、聯誼五類,著重於主管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工作注意事項,以及主管間彼此認識互動。二、前揭研習會對系所主管工作支援的不足處包括:1.系所主管對自身權責不明;2.未提及新的評鑑與挑戰;3.無行政經驗故教導項目不夠;4.不清楚哪些資料可參酌。三、淡江大學系所主管工作支援之需求包括:1.控管系所經費預算(行政管理類);2.主導課程之規劃與發展(系所領導類);3.組織內部溝通協調(溝通協調類);4.尋求相關資源(資源發展類)。四、因應上述內容,其績效支援工具之內容包括:1.系

所主管的權利義務;2.相關法規之指引;3.行政程序(即工作流程);4.倫理議題;5.以系所主管為對象的行事曆;6.資深主管經驗分享;7.領導與管理概念;8.溝通協調技巧;9.校內外相關資源。依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一、對後續修正:1.設計保持一致性,改進內容及形式;2.改進使用效能檢測方式。二、對大學校院:1.重視系所主管培訓與支援措施;2.建置知識共享存續機制以傳承經驗。三、對未來研究:1.評估績效支援工具對大學學術單位影響;2.考量績效支援工具之其他形式;3.將績效支援工具推廣至其他大學校院或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