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班停課高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停班停課高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維真(梅塔/Metta)寫的 利他存摺:天天累積,給出去的終究會回來 和鄧予立的 馬尾看臺灣:2012馬英九動Down300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明志科技大學-校首頁也說明:明志科技大學,是一所位於臺灣北部的技職院校,地點在新北市泰山區。 前身為「明志工業專科學校」,由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先生於1963年11月11日設立。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方智 和白象文化所出版 。

樹德科技大學 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班 李新民、宋詩夫所指導 曾楹喬的 物聯網資訊系統與數位學習平台對幼兒園學習成效及品牌信任之研究 (2021),提出停班停課高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物聯網、數位學習、學習成效、品牌信任。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 林大維所指導 李函潔的 「疫情.藝情」:李函潔之數位繪畫研究創作論述 (2021),提出因為有 疫情、瘟疫、新冠狀肺炎(COVID-19)、數位繪畫的重點而找出了 停班停課高雄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北市立新莊高級中學則補充:歡迎蒞臨本網站.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停班停課高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利他存摺:天天累積,給出去的終究會回來

為了解決停班停課高雄的問題,作者許維真(梅塔/Metta) 這樣論述:

  暢銷書《自媒體百萬獲利法則》作者最新力作,   無私分享獲得好運人生的祕密……   每個人都有一個利他戶頭,   無法心想事成,或許就是因為這個戶頭存款不足或呈現赤字。   開啟你的利他戶頭,天天用利他累積好運,   財富、人緣、機會……所有適合你的,都會自然到來。   在透過自媒體獲利百萬後,許多人都問「佛系網紅」梅塔:   「到底要怎樣才能像妳一樣,做自己喜歡的事,收入又可以高於多數上班族?」   「為什麼妳看起來好像沒特別努力,卻可以遇到這麼多神奇的事,總是心想事成?」   「有沒有辦法幫助別人,但自己也過得不錯?」   本書作者梅塔的利他存摺兌現的好事:   ◎幫朋友賣公司

,10分鐘內在網路上找到買家。   ◎很多人都說開公司或創業很難超過3年,但她的公司已經超過1000天。   ◎免費入住大直百坪豪宅。   ◎意外申請到臉書藍勾勾,開始幫藝人朋友申請。   ◎在臉書以「一書一觀點」的直播系列分享自己喜歡的書,廣受歡迎。   ◎意外出書成為作者,第一本書出版後立刻躍上暢銷排行榜,並在第一個月就賣出簡體版權。   ◎獲邀在高雄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舉行讀書會,持續數年。   ◎開始網路直播後,臺灣前三大訂閱平臺便來洽談合作。   梅塔發現,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種種好事,原來都是「利他」的回饋。   而且,利他的能量不但能保護自己,還會「反彈」惡意能量到發出者自身。   於

是,她提筆寫下這本書,希望分享自己從超過10年的實作中歸納出來的「利他獲利法則」。   她相信,利他就是利己,   當你活出自己,表達真實的自我,世界會帶你找到通往豐盛的路,你將擁有需要的一切。 名人推薦   【各界大神力推】(依姓名筆畫順序)   H/作家   H.H先生/棉花糖女神-美美的爸爸   安納金/暢銷財經作家   余尚泓/「多多看電影」作者   李欣頻/作家   林藝/寶島淨鄉團創辦人   洪璿岳/讓狂人飛教育事業創辦人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   學習長阿康(康晉暚)   連啟佑/將能數位行銷企業數位轉型顧問   彭傑/《時間支配者》作者   葉建漢/iDrip創辦人

  電腦王阿達   微疼/人氣網路角色漫畫家   趙佳誼(銀色快手)/作家.選書師   趙式隆/臺灣矽谷創業家協會理事長   鄭緯筌(Vista)/內容駭客創辦人   羅紹齊/防災媒體「停班停課最新通知」創辦小編   權自強/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創辦人   劉柏君/《靈界的譯者》作者

停班停課高雄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物聯網資訊系統與數位學習平台對幼兒園學習成效及品牌信任之研究

為了解決停班停課高雄的問題,作者曾楹喬 這樣論述:

全球在新冠狀肺炎(COVID-19)的肆虐下,國內在疫苗不足或尚未有適合孩童的疫苗,導致國內因為疫情時而停班停課,為此數位線上學習更由輔助教學轉換為主要教學方式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討因應停課後幼生在家數位學習之家長對於學童之學習成效及物聯網資訊系統對幼兒園而言是否會影響家長對其之品牌信任。本研究採量性研究,以立意性抽樣法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為高雄市幼兒園學童家長為主,共計發放173份問卷,並採用「SPSS for windows 20.0」版套裝軟體為統計分析工具,敘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相關分析。本研究分析得知物聯網資訊系統、數位學習平台、學習成效及品牌信任四構面間存在者相互之影響

關係。研究發現,受訪家長之教育程度越高者也越重視物聯網資訊系統、學習成效及品牌信任;而受訪家長之職業若為服務業者也亦重視物聯網資訊系統、學習成效及品牌信任。

馬尾看臺灣:2012馬英九動Down300天

為了解決停班停課高雄的問題,作者鄧予立 這樣論述:

  「馬友友」必看,以2012引爆信任危機的各項事件分析,總結一位前任馬迷的大聲疾呼……   一位前任馬迷的感慨與殷切期盼  「馬友友」必看,反馬者最愛,如果你關心臺灣,  不能不先認識馬英九!   2012年1月14日,馬英九在51.6%的民意支持下勝選連任,短短一年內民調滿意度卻爆跌在13%!?   美牛開放、油電雙漲嚴重衝擊民生需求;林益世等弊案連環爆,最後一張清廉牌也倒下……   勝選而驕的馬英九團隊經營10年的信任基石,為何在百日幻滅?!   2012動down 300天的事件分析;輸掉民心的八大癥結;七道處方理出臺灣願景!   每個臺灣人都要懂馬、識馬,才能駕馭沒有馬英九的未來臺

灣   他能幹不如宋楚瑜、口才不如吳敦義、威望不如連戰、親和力不如吳伯雄、經濟事務不如蕭萬長、政治判斷不如謝長廷、議題操作不如陳水扁,甚至對政策與思想的理解度也不如蔡英文,憑什麼可以當總統?   答案是「信任」!信任沒有貪汙弊案在身的馬英九,起碼不會亂搞!   然而,愚者之勝,勝在寬勤;驕者之敗,敗於瞬息。2012動Down 300天,馬政府的民意基礎如自由落體,直達谷底,到底,連任後的第一個300天,「騜」做了什麼?   本書分析2012引爆民意衝突的各項事件與過程,透過這些議題所得的教訓,總結馬政府為何輸掉民心,最後更藉由這些啟示為紛亂的臺灣政經把脈,為下一個300天,理出臺灣願景的七道處

方箋!   臺灣的關鍵3年,請馬總統加油!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5890599.pdf 本書特色   ◎以客觀的事件與數據為基材,提出精闢見解分析。  ◎回顧2012年馬團隊的重大政策與弊案等事件,看馬政府的施政滿意度為何直直落。  ◎作者以其專業的財經背景為臺灣政經情勢把脈,並提出臺灣願景的建言。 作者簡介 鄧予立   香港亨達集團名譽主席及創辦人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國際金融系客座教授  Cambridge Association of Managers之執業企業策略人員會員  北京中華文化學院教授  

亞太台商聯合總會永遠榮譽總會長  香港台灣工商協會榮譽會長  香港董事學會資深會員  香港證券學會會員  法國華裔互助會榮譽顧問  瑞士華商會創辦人兼會長  愛爾蘭國際大學工商管理榮譽博士  由European Business School頒發之3eme Cycle Master  The Oxford Association of Management頒發之Honorary Certified 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ward   著作:  《馬英九必修的10堂課:圖說台灣經濟發展大未來》早安財經出版 2009.03  《收藏是一種幸福》白象文

化 2010.02  《從阿拉木圖開始:鄧予立看天下》白象文化 2011.02  《馬經濟,大危機》早安財經出版 2011.02  《走一趟神奇的天路》白象文化 2011.12  《半島》白象文化 2013.02 推薦序 姜在忠自序導言 當選,高潮墜落的開始 CHAPTER 1:第一個一百天 蟠龍花瓶的碎裂谷底翻身,驚險獲勝傲氣高漲美牛風暴,執政黨剩一條腿禽流感疫情戳破馬政府威信油電帶物價高飛,人民驚嚇度日雷聲大雨點小,證所稅嚇瘦股市 CHAPTER 2:第二個一百天 最後一張清廉牌也倒了睜眼說瞎話,萬物皆漲政府無感林益世案,壓垮扁維拉牌的一根稻草 CHAPTER 3:第三個一百天 百分之十

三的總統保釣秀平淡乏味權力延伸,國防外交自己人基本工資緩漲,王如玄快閃倒不起的年終慰問金bumbler?這也是揚名國際政治冷感,現實環境令人灰心 CHAPTER 4:總結三百天 輸掉民心的八大癥結一、本非能人,難擔大任二、驕縱傲物,骨肉行路三、爭功諉過,胡話連篇四、數字經濟,三招應變五、外無方略,內無統御六、黨外不通,黨內不和七、心向財團,階級對立八、成於信任,敗於驕矜沒有馬英九的臺灣,將何如 Chapter 5:下一個三百天 七道處方理出台灣願景一、拋開窠臼,創建利基二、臺灣品味,發願動力三、創造財富,藏富於民四、招商引資,與時俱進五、強化管理,改革官僚六、勇於承擔,再創奇蹟七、放下黨務,專

心政務 後記 信任,無可取代 推薦序   香港亨達集團名譽主席鄧予立先生請我為他的新著《馬尾看臺灣:2012馬英九動Down 300 天》寫序,誼不容辭。鄧先生博學多才,令人敬佩,為其作序,亦感榮幸。   鄧先生「外匯教父」之名在我來香港之前就已耳聞,來港工作之後,聽同事講,鄧先生與《大公報》頗有淵源。早年他曾在《大公報》經濟版開設專欄,分析外匯形勢,頗受讀者好評。後來終於認識鄧先生,並了解到他不少成功的故事:一九八七年全球出現股災,但鄧先生所服務之金融機構卻未受損,因為在股災前,他已根據市場形勢,包括基金異動、股價走勢等判斷出大勢不妙,即於股災前建議機構把所持有的股票全數沽出。一九八三年

中英談判令港元大跌,為了減低銀行在外匯方面的損失,鄧先生決定通過邀請香港及外地中資銀行聯合行動,在亞洲市場「做」低美元,同時又利用短線投資套取快速的回報,終於成功捍衛港元。在瞬間萬變的金融市場,鄧先生運籌帷幄、獨具慧眼,因而成為金融界的常勝將軍。   一九九○年鄧先生創辦亨達集團,經營金融服務業,二○○○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並在新西蘭、日本、瑞士、巴西及臺灣設有附屬及聯營公司。雖然事業有成,但他仍心繫香港社會,不遺餘力地參加公益活動。一九九八年對港人而言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年頭,金融危機重挫港人信心,也使香港回歸後的第一個國慶活動受到了嚴重影響。在港府宣布若無企業贊助,煙花匯演將取消之際,鄧先生毅

然出資四百萬港幣,獨家贊助了這項國慶煙花匯演,振作了港人的士氣。   也許是幼承庭訓,受父親薰陶,鄧先生對中國文化和藝術懷有濃厚的興趣,是一位儒商。他自言最愛看書和教書,而且不吝與各界朋友分享其獨到的投資心得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彙集成書,著作包括《外匯風雲二十年》、《收藏是一種幸福(鄧予立博文集1)》、《從阿拉木圖開始:鄧予立看天下(鄧予立博文集2)》、《馬英九必修的十堂課》、《馬經濟,大危機——馬英九要重修的七堂管理經濟學》、《走一趟神奇的天路(鄧予立博文集3)》、《半島(鄧予立博文集4)》等。如今又有新作《馬尾看臺灣:2012馬英九動Down 300 天》面世。   可能有人會不解,鄧先生是

香港商界人士,何以對臺灣政治形勢情有獨鐘,近年三部著作都是圍繞馬英九而展開論述?一方面固然是與臺灣有業務往來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兩岸關係的關注。二○○○年五月至二○○八年五月民進黨執政期間,政治上大肆宣揚「一邊一國」論、推動所謂的「入聯公投」,妄圖搞「法理臺獨」;經濟上實施「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阻礙兩岸經貿交流。直至四年前國民黨重新上臺,堅持體現「一中」內涵的「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得以突飛猛進。雖然馬英九在改善兩岸關係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處理島內事務的手法卻備受爭議,導致民望跌跌不休。如此不得不讓人憂慮,享受不到經濟成果的臺灣民眾是否會對國民黨失去信心,重投民進黨的懷抱?但民進黨

至今固守「臺獨」黨綱,倘若再次掌權,兩岸關係必將重回谷底。因此,島內政治經濟形勢對兩岸關係有著直接的影響。與所有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中華兒女一樣,鄧先生也希望臺海局勢穩定,不要再掀波瀾。此外,鄧先生還是標準的「馬迷」。馬英九擔任臺北市長期間,他多次贊助臺北市政府的活動,在馬英九當選臺灣領導人後,對其一言一行更是關注。   然而,細讀《馬英九必修的十堂課》、《馬經濟,大危機∣∣馬英九要重修的七堂管理經濟學》和《馬尾看臺灣:2012馬英九動Down 300 天》後會發現,鄧先生對馬英九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評,我曾請教鄧先生:既是「馬迷」,何以如此?他稱,忠言逆耳、良藥苦口,無非是希望馬英九能改過不

足、重振聲威。   鄧先生在書中以一系列精密數據和客觀事實,深刻地剖析了馬英九在第一任期及第二任期初期在處理島內事務方面的種種不足及原因。最可貴的是,鄧先生並不只是數落一通就了事,更提出詳細的建言,供馬政府借鑒。   馬英九雖然在二○一二年大選中成功連任,但在隨後的日子裡民望一直走下坡路,幸好受限於「總統第一年任期不得罷免」的法規,虎視眈眈的民進黨未能發起罷免案,但卻拿「內閣」當出氣筒,發起「倒閣案」。為何已有四年執政經驗的馬政府會重陷四年前剛掌權時的困境?馬政府應如何走出執政泥淖?鄧先生在《馬尾看臺灣:2012馬英九動Down 300 天》有精闢的論述和分析。因此,我僅以至誠,向關心臺灣時局

的讀者推薦此書。 姜在忠二○一二年十一月 作者序   二○○八年年底,我以臺灣的政經情勢發展為主題做了一場演講,那時我就提出預告:馬英九政權沒有大陸方面想像得那麼穩,馬先生本人與他的團隊,有先天的、結構性的內在弱點,可以乘全民厭惡陳水扁之際取得政權,卻不一定能贏得民眾信任,簡單講,就是「選得上,做不好」。   二○○九年年初,我把演講文稿修改,以「愛之深,責之切」的態度,寫成《馬英九必修的十堂課》一書,提出馬先生要做好臺灣的領導人,必須擴闊他的視野,調整他的習慣,拉開他用人的格局,拿出徹底改革的勇氣,否則將會愈做愈差。   在這本書裡,我引用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來提醒馬團隊,不要恃才傲物,

傲物,則骨肉為行路。今天,我想再一次借用魏徵之言;因為馬先生這一年來,從連任成功的峰頂掉到聲望的谷底,最簡單、最貼切的原因,便來自魏徵一千年前的箴言: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這也是我們的疑惑,為什麼民調剩一成三?   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這種心態,使馬團隊的官員做出莫名其妙的政策,講出不守承諾、不知民間疾苦,讓大家痛心的言論。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連國民黨內

部立委,都對馬英九有意見)官員與黨籍立委沒有願景,也沒有動力,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大家也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奔車朽索」這四個字,指的是整個政府,就像在奔馳的馬車,韁繩卻是腐爛枯朽的。   魏徵不像劉伯溫懂得占卜算命,一千多年前,他也不可能想到後世出了個馬英九,他只不過是點出了一個綜觀歷史後的定律,提醒國家元首們,不要功成名就,便心高氣傲,愚者之勝,勝在寬勤,驕者之敗,敗於瞬息。這是領導者該有的智慧。我也不是預言家,只不過二○○八年便看到了馬團隊上任後的一些作為,像極了魏徵所提示的徵兆,於是發出勸告。但馬團隊與馬友友們

(臺灣把馬英九的朋友們,用知名音樂家之名,戲稱為「馬友友」),卻充耳不聞。今日看來,魏徵之言,已非預言。   二○一○年,我又出了第二本書《馬經濟,大危機》,點出世界經濟狀況已經轉變,馬政府卻仍沿用老方法應對新局面,勢必使臺灣面臨更嚴重的經濟危機。結果又不幸被本人言中,馬政府還是沒有聽進去。   所以今天這本書,已不再是向馬政府建言,而是希望從馬政府戲劇性的起落過程中,找尋值得臺灣下一位執政者參考的經驗與教訓,歸結出各方領導人該以此為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不要再走上同樣的不歸路。   我還是一本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態,來撰寫一本類似紀傳體的著作。只不過已不只是馬團隊,而是兩岸的朋友,以及未來可

能成為中華民族各個政治實體領導階層的人們,你們,才是這個民族,未來的希望。 CHAPTER3:第三個一百天百分之十三的總統八月二日這一天並不平靜,蘇拉颱風在臺灣四周打轉,像喝醉了一般,臺灣各地降下大雨,高雄以北十七個縣市停班停課,雨水尤其集中降在東北部,像傾盆倒下,造成嚴重農損。這是馬英九當選後,第三個一百天的開始。似乎,這樣的天氣,預示著未來這一百天的命運。第三個一百天的主要議題包括:物價問題、釣魚臺問題、國安人事問題、弊案延燒……。此時尚未發生,卻在後來釀成巨災的議題,則是基本工資調漲、勞保破產、以及軍公教福利所引發的一連串攻防。保釣秀平淡乏味二○一二年臺灣在領土主權問題上可謂多事之秋。

三月二十二及二十六日,越南快艇兩度逼近南海太平島周邊六千米的限制水域,後來臺方以雷達及船艦監控,越南方面知難而退。當這條新聞在四月份被媒體披露出來後,立法院的國防外交委員會一片罵聲,立委要求立刻加強太平島防務,並親身去太平島視察和宣示主權,要求配置射程較長的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砲,且必要時再把陸戰隊換上去進駐,替代查走私為主的海巡署官兵。到八月底,國安會祕書長胡為真代表馬英九,偕同主管機關內政部長李鴻源,再度登上太平島宣示主權,並接連舉行數日炮火演練,明確宣示太平島防衛決心後,南海主權問題才算告一段落。但這整個過程,突顯了臺灣整個國防體系,並沒有針對南海離島保障主權的完整軍事計劃,甚至連危機處理計

劃、部隊編裝都從缺,根本無法應付日益緊張的南海問題。至於釣魚臺問題,一直是臺灣統派人士念茲在茲的議題。七月四日,保釣人士黃錫麟等人由海巡署派船護送前往釣魚臺,被日本保安廳船艦阻擋,但卻拿出五星旗揮舞,聲稱這是因為忘了帶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引發臺灣內部一片批評聲浪。但到了八月一日,情況丕變,日本媒體放出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欲私購釣魚臺,而內閣卻要官購的消息後,中港臺保釣人士群情激憤,掀起新一波保釣運動。不料,此時卻發生海軍一六八艦隊長張鳳強越界演習事件。此事起於日前一次海軍演習中,張鳳強不按牌理出牌,將艦隊帶出演習海域的防空識別區外,消失十二小時,由於該區域臨近釣魚臺,據說引發國安會高

層震怒,記一大過嚴懲艦隊長張鳳強少將,並以抗命罪移送軍法審判,引發張鳳強不滿,於是提出抗告。這本來是一次簡單的演習爭議,卻因為處理不當,變成一場軍界的風暴。敢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將領,一向被視為有肩膀有擔當的好將領,這樣的好軍官被拔除,怎不令人氣憤難平?也會對士氣造成嚴重影響。於是,四大報加晚報幾個與軍方素有淵源的軍事記者,聯手揭開此事件,力保張鳳強,甚至有記者在國防部記者會現場,當場質問發言人與海軍將領,問到軍方啞口無言。後來在各方壓力下,海軍仍將張鳳強記三小過調職。這個事件引發各界關注的原因,是因為正好爆發在釣魚臺買賣爭議剛發生之時,讓人不禁產生聯想,這是不是馬政府在「打小孩給日本

看?」(張雅玲,二○一二年八月七日,〈艦隊演習越界/打小孩給日本看?〉,《聯合報》民意論壇)馬英九擔心與日本弄壞關係,但也需要在張鳳強事件後,顯示一下保釣決心,於是在八月五日「中日和約」生效六十周年那天,拋出「東海和平倡議」,要相關各方自我克制,不升高對立行動,擱置爭議不放棄對話溝通,遵守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處理爭端,尋求共識研訂「東海行為準則」,建立機制合作開發東海資源。這一大段論述沒有引起相關各國回應,卻引來國內的訕笑聲,不過外交部門依舊大肆鼓吹。不料一禮拜內,同樣與日本有領土爭議的南韓總統李明博於八月十日登上爭議的獨島,變成國際新聞,臺灣輿論拿李明博的作為來影射馬英九光說不練,態度軟弱。八月

十二日,香港保釣船啟豐二號出發,日本害怕中港臺一起保釣,海上保安廳擬定全面作戰計劃應變。臺灣保釣人士原預計搭兩艘船出海,和香港、大陸保釣人士會合,但受到打壓無法成行。八月十五日,香港保釣船登上釣魚臺,在揮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及中華民國國旗後,登島人士被日本保安廳帶走。

「疫情.藝情」:李函潔之數位繪畫研究創作論述

為了解決停班停課高雄的問題,作者李函潔 這樣論述:

  人類文的文明與科技的進步,帶來便捷的交通拉近了全球之間的距離,卻也使得傳染病的傳播更加快速,2019年末新冠狀肺炎(COVID-19)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爆出,短短數月便蔓延全球,造成全球經濟與各產嚴重衝擊,也使得原本愜意的生活,因這次疫情使全球籠罩在不安與慌恐之中,而人與人之間親密的距離,也因疫情被迫築起社交距離。這場疫情對於世界、政治、社會、家庭及個人都帶來的許多改變及衝擊,在這醫療科技如此進步的時代,至今此疫情還未被控制且病毒不斷在變種中,身處在這疫情時代,我們應學會如何與疫情共存,並等待疫情結束的那一天。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圖像分析法、藝術社會學為主要研究方法,透過瘟疫史、藝術

史、疫情相關創作、新冠狀肺炎(COVID-19)等相關文獻,呈現疫情對世界的衝擊,對社會、生活、環境的影響,與心身上的變化,以及分析整理歷史上至現代疫情相關畫作,在過去疫情畫中常看到無數的屍體,以及哀傷的人們與宗教,甚至將瘟疫擬人化呈現,而現代疫情畫較少會直接描繪出逝者的樣貌,較多會描繪正向的鼓勵防疫的醫護人員的辛勞,與防疫狀態,或社會現象。  融合筆者身在這疫情時代,所經歷與心境融合創作,以數位繪畫方式表現,並將西畫色彩堆疊效果,結合繪圖軟體中不透明度,點描呈現,背景中製造出流動的感覺,寓意新冠狀肺炎(COVID-19)波及著我們生活與傳達對於新冠狀肺炎(COVID-19)恐慌與不安的內心情

緒。期盼「疫情.藝情」系列作品能與共同身在此疫情中的你我產生共鳴,齊心合力共同防疫,並肩戰勝這場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