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文化 定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偶像文化 定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森明夫寫的 你根本不懂偶像 和Steve Nakamura的 卡莉怪妞的藝術世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柳橋 和旗標所出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 單文婷所指導 陳彥蓉的 韓國網路漫畫改編劇之迷群研究—以 LINE Webtoon《女神降臨》為例 (2021),提出偶像文化 定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跨媒介改編、IP 劇、迷群研究、LINE Webtoon。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 許秋萍所指導 黃舒蔓的 從公平正義之觀點來探討觀眾對選秀節目態度之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偶像選秀、選秀節目、公平正義、品牌仇恨、品牌迴避、品牌報復的重點而找出了 偶像文化 定義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偶像文化 定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你根本不懂偶像

為了解決偶像文化 定義的問題,作者中森明夫 這樣論述:

  第一本偶像文化入門書   深入參與演藝圈殘酷的生存競賽   邀請你成為喜歡的專家   你心裡這麼想……   「明明歌唱得不怎麼樣,舞蹈也跳得馬馬虎虎,長相和身材更是平凡無比……為什麼偏偏是她們成為了偶像?」   「偶像就是穿著光鮮亮麗的服裝,在舞台上輕浮地討好男性觀眾,唱些無關痛癢的歌曲不是嗎?」   「買握手券送CD,那才不是音樂。」   「那些迷戀偶像的人,都是喊著『我好興奮啊~』的死肥宅!」   不,你根本不懂偶像!   在高中進路調查中,針對「未來最想從事的職業」這題,填上「偶像」的人,始終居高不下。2018年,「坂道偶像新成員聯合徵選」收到的報名表,竟高達12萬9182份

。然而,除了觀眾看到的光鮮亮麗的表層以外,幕後其實既殘酷、競爭又不公平,也可以說演藝界就是社會的縮影。   偶像是什麼?從事哪些工作?偶像文化走過哪些歷史?偶像的未來又將走向何處?   文化評論家中森明夫從11歲就踏進偶像文化的世界,他說自己的工作就是「搶先所有人一步喜歡上某個『偶像』」。本書綜合他近40年的貼身觀察,讓想要成為偶像的女孩,知道這份工作的真實面;也讓身為觀眾的你我,切身體會偶像世界的魅力。   ❖中森明夫偶像論❖   偶像就是「讓人喜歡自己」的工作:你應該不會去買一張被卡拉OK機器評滿分,有絕妙歌藝的不知名大叔錄的CD吧……   我可是「喜歡」的專家:我的工作就是比任誰都

更早「喜歡」上某個偶像,我的「喜歡」,是必須要負起責任的。   松田聖子爆紅是因為O型腿:在偶像的世界,缺陷就是魅力,不足反倒成為長處。   人生是不公平的:生存就是明知如此,仍要想辦法脫穎而出。   偶像的型態不斷翻新:團體偶像、地下偶像、寫真偶像、地方偶像……每一個新人粉墨登場,都在重新定義偶像的內涵。   運氣就是「相遇」的才能:成功的人總是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而你得察覺到,你的相遇已經開始。   你將會失去朋友:沒有朋友、沒有手機的人最適合當偶像:   偶像團體是多神教日本的專利:森林、海洋、花草,八百萬神皆是偶像的化身。   「愛」,就是相信你喜歡的對象:文化娛樂產業,就建立在「

相信的力量」之上。 讀者好評   ▎內容滿溢著對偶像堅定不移的愛,令人感動莫名!身為一介偶像粉絲,讀完這本書再次確認,我要繼續陪伴那些如此努力的孩子,一起走過這個時代。   ▎「那些人迷偶像是在迷什麼意思的?」有這種想法的人,我誠心推薦你買這本書來讀,裡頭描述了身為偶像的悲喜與掙扎,你將會發現偶像不只是可愛而已,而是讓人打從心底尊敬的存在。   ▎偶像絕對不是一份賣笑討好的工作,而是讓粉絲發自內心展露笑顏的工作。偶像的公演是一個夢幻空間,是讓人短暫忘卻殘酷現實的綠洲。私底下的偶像或許個性讓人難以恭維,或許偷偷交了男朋友,這些我都能理解,即使如此她們也會展現專業態度,在台上賣命呈現歌舞,

看著這樣的她們,讓我也感染了重新面對現實的元氣與勇氣。   ▎這不只是一本寫偶像的書,作者寫下許多面對社會現實的智慧心法。 入迷推薦   偶像是宗教。「日本風偶像」的最狠入門白書,就在此處。——健吾(流行文化評論人)   用鉛筆寫日劇(日本影視文化評論粉絲團)——入迷推薦   作者簡介 中森明夫   出生於三重縣。專欄作家、偶像評論家、時代趨勢觀察家,經常受邀擔任演藝經紀公司選秀評審,以獨特眼光發掘出藝能界的璞玉。筆名取自王道偶像中森明菜,八○年代在論戰中創造出「おたく」(御宅族)這個預示網路社會即將到來的新名詞。1986年「新人類」一詞被選入年度「流行語大獎」,中森明夫與秋元康

、平田織佐、尾崎豐、小泉今日子等多人,被大眾傳播媒體視為「新人類」的代表人物。   著作包括《時髦小偷》、《偶像Nippon》、《午前32時的能年玲奈》、《寂寞的力量》(台灣由商周出版),小說《無政府日本》曾入圍三島由紀夫賞。 譯者簡介 杜欣憶   交通大學電信所畢業、文化大學中日筆譯培訓班結業。   熱愛日本文化、鑽研烘焙,喜歡在世界與閱讀中鳥瞰或漫遊。正在衝撞一個結合現實與夢想的出口,以對自己錯過了的另一種青春交代。   譯有《你根本不懂偶像!》。   譯稿賜教:[email protected]   前言          第一章   什麼是偶像? 先搞清楚「妳想成

為的究竟是什麼?」/選秀競賽中落選的原因/這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喜歡」的專家/選擇她的理由/第一場公演/最傳奇的偶像/松田聖子爆紅的理由/將缺陷轉化為魅力   第二章   偶像這份工作 從事偶像這一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不公平裡生存/速度不同/討厭的人一定是壞人?/偶像是終極服務業/發自內心的笑容/在討厭的人面前也能展露笑容的方法   第三章   偶像文化的歷史 偶像文化的起源/電視造就偶像/透過媒體「喜歡」上偶像/松田聖子登場/粉紅淑女的孩子們/偶像之死/和岡田有希子的相遇/她所憧憬的夢/我會不斷祈禱/偶像冰河期/公演+網路/偶像文化的重生/展望未來   第四章   成為偶像的方法 通

往演藝圈的入口/怎樣算是好的經紀公司?/讓夢想成為現實/怎樣算是惡劣的經紀公司?/合約的重要性/偶像的新型態/收集資訊/從地方偶像晉身女演員之列/偶像的定義不斷變動   第五章   成立偶像社團吧! 像高中棒球那樣/成立偶像社團吧!/第三條路/讓大人成為妳的戰友/讓我也加入妳們!/妳可以改變世界/讓偶像文化永久延續   第六章   招來好運的方法 倒楣的女孩/所謂運氣/態度佔了九成九/出道了,然後呢?/妳將會失去朋友/禁愛令為哪樁?/漂亮的女孩很脆弱/力捧的心理/飢餓精神/單親的孩子很拚命/天然呆VS心機鬼/當個心機鬼吧!/心機鬼是什麼?/不以善惡為依據/我把武器交給妳   第七章   偶像的

未來 我的偶像體驗/四十億年的接力/神的替身/多神教=偶像團體/「喜歡」和「愛」的差別/相信的練習/只有偶像才能見到的「風景」   最後,寫給妳的話   前言   「我想成為偶像!」   妳如此期盼著。   「我想深入了解偶像。」   「我想盡情享受追星樂趣。」   你這樣渴望著。   這本書,就是獻給這樣的妳和你。   偶像,是時下女孩最為憧憬的職業之一。然而時至今日,卻可以說沒有一本寫給初學者的偶像入門書。   本書是第一本真正的偶像入門指南。   只要讀了這本書,便能得知成為偶像的方法。   偶像究竟是什麼?偶像魅力的真實面貌?偶像的發展史?這份工作的內容?今後偶

像界的趨勢與走向?   還有,想成為偶像的必要條件為何?   如何才能一夕之間爆紅?   妳必須具備哪些知識,擁有怎樣的思考模式,什麼時候又該做哪些事?   這些事情本書都會教給妳。   這本書以探討女子偶像為主,讓立志成為偶像的女孩們得以參考。   然而喜愛偶像的男性們讀了本書,必定也能沉浸其中,並從中獲取新知。   為什麼呢?   因為你能更深入了解你所鍾愛的偶像。聽好了,藉由更進一步、更詳盡地認識你喜愛的事物,你將更加深深為其著迷。   讀完本書,肯定會推翻你過去對於偶像的看法與見解。   我喜歡偶像,非常喜歡。   我熱愛偶像。   偶像們的存在,偶像這個產業,

是值得向世界誇耀的──我如此堅信著。   開創偶像未來的就是妳!   就是你們!   謹將本書獻給這樣的你們。   接下來,要請你們做一件事。   在翻開後面的章節前,先大聲吶喊。   沒錯──   「我想成為偶像!」   這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偶像們究竟從事著什麼樣的工作? 好的,且聽我道來。 假設今天妳買了一張偶像的CD。 仔細地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妳會買下它? 是因為歌唱得好聽嗎? 剛才也提過了吧,歌聲比偶像動聽的人滿街都是。 但妳會去買一張唱卡拉OK唱到被機器評分為滿分,有絕妙歌藝的不知名大叔錄的CD嗎? 不會買對吧。 那若是音樂大學聲樂系畢業,完美演繹正確歌唱技巧

的大嬸出的CD呢? 應該也不會買吧。 那麼妳為什麼會出手購買那張偶像的CD呢? 沒錯! 妳是因為「喜歡」才買的。 就是這樣。 偶像就是一份讓人們「喜歡」自己的工作。 也可以說是一份藉由人們的「喜歡」,進而掏出荷包支持自己的工作。 通常以CD、寫真集,或是演唱會的形式來呈現。 即便演唱者歌唱技巧再高明、詮釋方式再完美,只要無法被「喜歡」,就不會有人去買那張CD。 這就是偶像。 選擇她的理由 我擔任過「全日本國民美少女選拔」的評審。第七屆比賽那年,參賽者人數超過一萬五千人,其中有二十位女孩站上舞台進入決選。 審查會議上評審們決定了冠軍和其他各獎項的得獎者。 但我始終對結果無法由衷認同。 因為有個參

賽者一直讓我十分掛心。 她是個個頭份外嬌小的女孩。 歌沒唱得特別好,演技也有待加強,臉蛋及身材在參賽者中亦不突出。 但……她就是莫名地掀起我胸口一股騷動。 她就像一隻被遺棄在路邊的小狗。 我無法對她視而不見。就這樣眼睜睜丟下她的話,事後一定會後悔莫及的。我得想辦法為她做點什麼才行。 坦白說,我就是「喜歡」上她了。 我強烈地要求大會必須頒個什麼獎給她,卻得不到其他評審們的贊同。 除了一個人之外──主辦這場選拔賽的演藝經紀公司的社長。 「這個嘛……可是我們已經沒有多的獎狀和得獎肩帶了耶……」 「社長!獎狀那些根本不重要。要是那孩子成為遺珠的話,我們絕對會後悔的!!」 於是大會急忙為評審特別獎追加一

個名額。 從司儀口中聽到自己的名字,女孩一臉驚訝地站起身。她踏上階梯,走向舞台中央。 是的,她就是那位宛如棄犬般的女孩。 她的臉上綻出一朵笑靨。 啊,太好了。我就是想看到她這樣的笑容。 照著強烈耀眼光線的舞台中心,站著一個孤伶伶的嬌小身影。 她,就是十一歲的上戶彩。

偶像文化 定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

#BurningSun #勝利醜聞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18【會員福利】廣告段落
02:20 來自光州的少年
03:01 Big Bang出道培訓
03:55 留下的五個理由
04:40 bigbang的爆紅
05:46 韓國蓋茨比?
07:03 Burning Sun 事件
08:29 kakaotalk群組
09:28 後續
10:42 我們的觀點
11:27 問題
11:45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關節
|腳本:關節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Burning Sun Scandal: A Timeline of Allegations, Arrests and Involvement of Several K-Pop Stars :https://bit.ly/3DPnMXP
→韓星勝利涉性招待等案 一審否認多數罪嫌:https://bit.ly/3jP2j9h
→性醜聞席捲韓國娛樂圈 BigBang勝利群聊牽出鄭俊英:https://bbc.in/3ngWJhU
→李胜利,凭一己之力搞翻南韩的政界和商界和娱乐圈:https://bit.ly/2VqY3Uc
→D社5則對話完整翻譯/勝利認證:她是藝術 睡起來「床伴換人了」:https://bit.ly/38Nm76M
→勝利確定遭判刑三年!流淚向BIGBANG、粉絲和家人道歉:「對不起因為我過得很困難」:https://bit.ly/3DLW6CW
→Wiki-Seungri:https://bit.ly/38Lndjf
→Wiki-BigBang:https://bit.ly/38QA5EE
→Wiki-Burning Sun Scandal:https://bit.ly/3tjlqLV
→勝利開口閉口都是錢...BIGBANG粉絲見面會變「賣藥直銷大會」!GD看不下去臭臉制止影片曝光:https://bit.ly/3naJ2RB
→勝利確定遭判刑三年!流淚向BIGBANG、粉絲和家人道歉:「對不起因為我過得很困難」:https://bit.ly/3tiSC6d
→不聽韓樂也愛BIGBANG!被笑「史上最醜男團」翻轉偶像定義:https://bit.ly/2Ynhw9d

【 延伸閱讀 】

→男性情誼的增進,為何要建立在傷害女性之上?從勝利事件看「老司機群組」的強暴文化:https://bit.ly/3BMrL5p
→韓國江南區的夜幕下:撼動韓語流行樂壇的性醜聞背後:https://bbc.in/2WSYJ5z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email protected]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email protected]

韓國網路漫畫改編劇之迷群研究—以 LINE Webtoon《女神降臨》為例

為了解決偶像文化 定義的問題,作者陳彥蓉 這樣論述:

近年來,IP 劇成為各國影視產業重要的發展方向,韓國網路漫畫改編劇的作品數量,亦有明顯增長的趨勢,是以本研究選定一部討論度極高,同時也是 LINE Webtoon 網路漫畫平台上長期高居排行榜第一的作品——《女神降臨》作為研究對象,透過焦點團體訪談和深度訪談的方式,剖析台灣韓劇迷觀看韓國網路漫畫改編劇《女神降臨》的感受,並比較網路漫畫和韓劇兩種媒介的接觸順序是否會影響觀影動機以及愉悅經驗。研究結果發現,台灣韓劇迷觀看漫改劇的動機,比起演員演技和劇情,男性演員的帥氣外貌更為重要。其次,Kpop 也會影響韓劇迷收看韓劇,其餘動機有維繫社交活動,對劇情發展產生好奇和焦慮感,以及想了解電視還原漫畫程

度。先看漫畫組的受訪者主要為好奇電視劇還原度,反觀先看電視組則受他人推薦影響最深。觀影過程中,韓劇迷不只會因喜劇類型和內容議題獲得逃避性愉悅、移情作用之愉悅、創造性愉悅,也 藉由分享個人見解產生批判與評論性愉悅以及支持性愉悅,甚至會因演員亮麗的外型和角色光環感覺「賞心悅目」,進一步得到幻想愉悅。無可避免的是,不論韓劇迷的切入文本為何,他們皆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去審視第二文本,因此也限制了他們的愉悅經驗。

卡莉怪妞的藝術世界

為了解決偶像文化 定義的問題,作者Steve Nakamura 這樣論述:

藝術家 STEVE NAKAMURA:如果作品只有「可愛」的話,一點都不有趣。 【滿載「可愛 & 古怪風」的 CD 專輯設計作品,帶來滿滿的趣味和靈感】   ★日本搞怪歌姬「卡莉怪妞」5 週年 CD 視覺設計作品集   ★藝術總監 STEVE NAKAMURA 第一本視覺藝術設計作品集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設計雜誌《アイデア》設計特輯   ★2017.08.12~10.01「卡莉怪妞的 ARTWORK 展」同步展出 (台灣台北華山文創園區)   日本知名歌手卡莉怪妞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造型充滿個性和創意,深受歌迷喜愛。這本出道 5 週年的視覺藝術精選輯中,將展現卡莉怪妞歷年作品

的豐富創意。全書由藝術家 STEVE NAKAMURA 監製,結合 300 張視覺及藝術作品、包含草稿、設計圖及解說文字。   本書中的作品從融合「可愛」與「古怪」兩大特質的《你好原宿》CD封面開始,收錄包含 CD 封面與 CD 附贈寫真書等大約 300 張視覺藝術作品,可以看出身為藝術總監的作者在這 5 年中的設計觀點。作者 STEVE NAKAMURA 會親自解說每一份作品,其中不僅充分展現出卡莉怪妞的個性,也表現出足以象徵日本當代的偶像文化 (全書中英對照)。   本書所收錄的部分作品將於「KYARY PAMYU PAMYU Artwork Exhibition 2011-2016」

藝術展中展出,自 2016 年 12 月起從日本出發,將巡迴多個國家。2017 年8月至10月也在台灣台北展出 (華山文創園區)。   ★作品背後的思考:卡莉怪妞與藝術總監 STEVE NAKAMURA 對談 (節錄自本書)   Q:拍攝卡莉怪妞的作品,似乎和拍攝其他模特兒完全不一樣呢。    STEVE:如果把卡莉怪妞當作一般的模特兒來拍,可能太早下定論了。一般的模特兒由於外型好看,而且很清楚怎麼被拍才好看,所以拍攝時總是做著相同的 動作,可以抓住現場感覺的人少之又少。對我們這些重視視覺效果的人來說,卡莉怪妞是非常有趣的拍攝題材,因此通常能迅速決定出這個藝術作品的大方向,有時 候甚至會

因為想像力過度發揮而需要稍加收斂。當某處已經接近我想要的舞台,而我把舞台準備好候,走進來的卡莉怪妞感覺就像是變身成女演員。    卡莉怪妞:如果是很嚴謹的拍攝現場,即使是我,也無法作怪啊。但是在這邊,無論是 STEVE 先生設定的世界觀、飯嶋小姐製作的服裝、還是小西先生幫我化的妝,全都怪得很明顯,如果我不跟著作怪就輸了啊(笑)。因為有一般情況下不可能出現的場景, 我才發現不管做什麼動作都是可以的。   STEVE:我們就像這樣一直做著奇怪的事情,結果不但擴大了觀眾的容許範圍,我們創作起來也更加自由了。說到底,如果作品只有「可愛」的話一點都不有趣。   卡莉怪妞:「 可愛」是日本人最擅長的

,像是可愛的人物角色和可愛的偶像等等,已經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了。所以我在出道的時候就決定了,就算是女生,也希望能表現出詭異、噁心的感覺。   Q:我們認為卡莉怪妞的藝術作品對日本的次文化族群帶來了許多影響。現在的年輕女孩也會將怪異表情與奇怪姿勢的照片上傳到 SNS,大家也見怪不怪了。我們認為這也是自卡莉怪妞出現後才有的文化。   STEVE:這件事由我自己來講感覺有點怪,但我認為日本社會的確有受到她的影響,我想將受到衝擊的感覺表達出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年輕女孩可以展現的特質不再只有「可愛」或「性感」,應該可以有更多的角度去展現自我。    卡莉怪妞:我想這是因為有 STEVE 先生將搞怪

與現實取得平衡,才能帶來這麼大的影響。像是「卡莉怪妞」這個奇怪的名字,如果光靠封面一張奇怪的照片,我想大概大多數的人都是無法接受的。實 際上我們是透過封面和歌詞寫真本,運用大量的照片來表現出這個世界觀的樂趣。因此,為了讓各式各樣的人都可以接受,我認為取得平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STEVE:是啊。只要看過這本書,就會了解卡莉怪妞並不只有一種面貌,而我們就是將她擁有多種面貌的特質發揮到最大。像是舞台、小道具和照片裡各種場 景,都不是完整而閃閃發光的,反而是帶點粗糙感的味道,這都是卡莉怪妞的藝術作品中一貫堅持的風格。現在有很多人會過度修片,把肌膚變得很光滑,但在卡莉 怪妞的藝術作品裡,我並不

是追求那種完美的世界。 本書特色   用作品傳達一個有點搞怪、有點有趣、有點粗糙的不完美的世界。   「年輕女孩可以展現的特質不再只有『可愛』或『性感』,應該可以有更多的角度去展現自我。」   「透過封面和歌詞寫真本,運用大量的照片來表現出這個世界觀的樂趣。」 作者簡介 STEVE NAKAMURA   1973 年出生於洛杉磯。藝術總監/設計師。畢業於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OF ART AND DESIGN)。2001 年起於東京展開創作活動,自卡莉怪妞2011 年出道起至 2016 年負責其 CD封面之藝術總監。

2016 年與 NORBERT SCHOERNER 合作推出寫真集《 NEARLY ETERNAL》,由「CLAIRE DE ROUEN BOOKS」出版。 卡莉怪妞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1993 年生於東京都,2009 年在時尚雜誌的街拍中初次亮相,開始擔任讀者模特兒的工作。 2011 年在華納音樂唱片公司旗下,推出了由中田康貴(CAPSULE)製作的出道作品:迷你專輯「你好原宿 (MOSHI MOSHI HARAJUKU)」。 2016 年為了慶祝出道 5 週年,舉辦了許多紀念性的活動,例如第 3 次的世界巡迴演出與發行精選集等等。她充滿原創性的表演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以「

COOL. JAPAN (酷日本)」與「KAWAII(可愛)」兩大象徵引領著日本文化。   -INTRODUCTION 2011.8 MOSHI MOSHI HARAJUKU 2012.1 TSUKEMA TSUKERU 2012.4 CANDY CANDY 2012.5 PAMYU PAMYU REVOLUTION 2012.10 FASHION MONSTER 2013.1 KIMI-NI 100 PERCENT/FURISODASHION 2013.3 NINJYA RE BANG BANG 2013.5 INVADER INVADER 2013.6 NANDA CO

LLECTION 2013.11 MOTTAI-NIGHTLAND 2014.2 YUME-NO HAJIMA RING 2014.4 FAMILY PARTY 2014.6 KIRA KIRA KILLER 2014.7 PIKA PIKA FANTAJIN 2015.3 MONDAI GIRL 2015.9 CRAZY PARTY NIGHT-PUMPKINS STRIKE BACK 2016.4 SAI & CO 2016.5 KPP BEST 2016.12 ARTWORK EXHIBITION 2011-2016 INTERVIEW: STEVE NAKAMURA KYARY PAM

YU PAMYU 序 / STEVE NAKAMURA   2011 年,在日本華納音樂的「UNBORDE」唱片公司旗下,有個女高中生模特兒以歌手的身分出道了,她的名字是「卡莉怪妞 (きゃりーぱみゅぱみゅ)」。   當時她已經開設自己的部落格,內容為風格獨特的自拍照與簡短評語,以原宿為主要活動領域,在同世代的女孩中獲得超高人氣。不過她的魅力已經超越一般模特兒的「主流可愛」。   我在她身上看到無法計算的原始能量。幽默的、古怪的、與年輕人產生共鳴的未知人物角色,並且對自己的視覺影響力具有自覺……。足以說服主流大眾的可愛感和足以吸引非主流族群的奇妙感,在她身上巧妙地共存著。   從卡莉

怪妞出道開始的前 5 年,我以藝術總監的身分參與了那 5 年間所有專輯與單曲的視覺設計工作。正如前面所說的,這些視覺設計的原點,就是卡莉怪妞從出道之初就讓人感受到的多彩多姿的魅力。「這個女孩的魅力不僅在音樂方面,她應該也能為視覺的世界帶來新的挑戰。」我順著這樣的直覺,製作了她之後所有的藝術作品。實際上,在這 5 年間一連串的過程中,我想她已經完美地交出誰都無法預料到的作品,並持續不斷的進化。   我們在創作卡莉怪妞的藝術作品時,經常在對抗著通俗、可愛、過於美化的魅力以及過度的 CG 處理。近年來日本音樂業界流傳著「印刷媒體已死」或是「CD 包裝不會暢銷」等竊竊私語,持反對意見的我們試圖正視這

些問題。也就是說,對於使用於 CD 中的照片與歌詞寫真本等東西,我們希望能重新發揚它們原本的價值,徹底鑽研實體商品的表現方法。透過這樣的態度,我們針對藝術作品整體,會分別有專屬團隊負責她的音樂、影片、演唱會和 CM ( 電視廣告) 等方面的視覺設計,大家也各自提出了獨特的方向。   我認為現在這個時代,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製作出有趣作品,靠時間決勝負的時代。在卡莉怪妞的藝術作品製作現場也不例外,承受著巨大壓力,在可怕的有限時間內,如何找到最精彩的表現方式?我們每天都在為此戰鬥。一旦決定了歌曲的主題與標題,我會立刻依自己的詮釋畫出草圖,決定視覺的參考方向、顏色、地點、氛圍和小道具等等的概念。在獲

得卡莉怪妞本人和經紀人的認可後,我會與造型師、妝髮師和攝影師討論所有細節。這段準備時間通常是一個星期,即使久一點,也會在兩個禮拜內執行。然後花半天攝影,從這裡到完成,包含排版在內,會在一個星期內解決。所以說,我們完全沒時間猶豫,當下的直覺相當重要。這本書中介紹的所有藝術作品,全都是在這樣的速度感中製作完成的。   在每個視覺作品背後的共通想法是,要如何在卡莉怪妞原本的世界觀中,持續地增加不同的新元素,去探索連結兩者的方式。說到底,對我這個不在日本而是在加州長大的人來說,或許這就是我探索原宿文化的方法。剛開始接到委託,要我製作代表原宿魅力的卡莉怪妞藝術作品時,我就完全不想和原宿竹下通的角色扮演

文化、偶像文化等等有所關聯。但即使是這樣想的我,對原宿的二手衣文化也深感興趣。   要說為什麼的話,因為我認為有了「舊與新」、「東方與西方」這樣不同的元素互相結合,才能產生現在作品中的感性,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受到這種「原宿風」的啟發,我漸漸會用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接受、進入卡莉怪妞的世界觀。我們找了像是 1970 年代爵士樂寫真集使用的藝術作品、昭和時代 (1926~1989) 的西式飯店、古典的維多利亞風婚禮會場、普普藝術、水上芭蕾、奇怪的植物、古董玩具、懸絲木偶、義大利塑膠家具、墨西哥庭園,以及花數千小時從網路搜尋到的各種圖像。從結果來說,雖然大多作品是參考我自己喜好的 1970~80 年

代風格,但這並不是全部。像是「過去與未來」、「東方與西方」、「高雅與低俗」、「可愛與怪誕」、「流行和黑暗」……等,加入這麼多種元素所誕生的「對比」,變成所有藝術作品中的重要關鍵。   在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東西上,增添無限未知的可能。透過接觸卡莉怪妞的世界,我們希望讓大家看見事物新的一面。這個製作的方法論,除了反映當代世界、卡莉怪妞周遭的世界外,當然也包含我自己身邊的世界。由於變化隨時隨地都在發生,無法定義為特定的風格,我們所追求的是對當下這個瞬間的靈活詮釋。另一方面,我在日本的創作現場工作時,每天都會感覺到,有許多人陷入了「可預測性」與「追求完美」的窠臼中。   所謂的「可預測性」,是指透過

目前為止的成功案例,運用已知的東西,做出令人安心的新表現。而「要求完美」,則是將照片中不完美的細節加工修正,全部重新來過,並反覆運用那個人個性中既有的「美」的框架。比起那樣的做法,我更想盡可能地將卡莉怪妞原本的表情、動作、肌膚紋理和陰影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事實上,就是從這樣的細微之處,讓我們的作品和其他人產生了決定性的差別。對我來說,光只有「酷」和「可愛」的表演一點都不有趣。即使看起來好看,但如果沒有好玩的元素和發揮本人的個性,就無法孕育出令人興奮的藝術作品。由於卡莉怪妞擁有開朗又靈活的幽默感,我們必須在拍攝現場等待她展現出這些魅力的瞬間。這絕不是件簡單的事,但我覺得經歷重重困難和風險後的興奮

感,才帶來了創造的魔法。在製作每個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卡莉怪妞她也像是在新點子的遊樂場裡遊玩般,總是樂在其中。   這段從 5 年前開始的旅程,每一個藝術作品都凝結了我們在那個瞬間裡的體驗和即興的靈感。但有趣的是,如果回頭一看,這一切的腳印都是連續的,我們相信每一步都是能超越日本的視覺藝術,讓全世界感到驚喜的。

從公平正義之觀點來探討觀眾對選秀節目態度之影響

為了解決偶像文化 定義的問題,作者黃舒蔓 這樣論述:

偶像類選秀節目作為近年來盛行的綜藝節目之一,孕育了非常多極具商業價值的偶像團體。觀眾對選秀節目及團體的高度關注,為節目與經紀公司帶來可觀的收益,偶像產業以更多方式蓬勃發展。在偶像類選秀節目中,觀眾參與的重要性極高,觀眾在觀看節目過程中的情緒感受及行為也值得節目留意。本研究旨在探討偶像類選秀節目的觀眾,因節目缺乏公平正義所產生的品牌仇恨,並對選秀節目產生可能的負面行為。本研究數據來自674位曾經觀看過偶像類選秀節目,並且在觀看節目過程中或觀看後,曾經出現品牌仇恨的觀眾。經研究結果顯示,在公平正義的四個構面裡,除了資訊正義外,分配正義、程序正義與人際正義皆會使觀眾對選秀節目產生品牌仇恨。且品牌仇

恨會使觀眾對節目造成不持續觀看意圖、不購買意圖、負面口碑、品牌報復四種負面行為。最後,本研究提供理論與管理意涵作為未來選秀節目之研究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