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情畫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傳情畫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美媛朱蕙玲張其東寫的 玩桌遊:樂活樂齡創意桌遊手冊 和王雅涵的 用桌遊,陪孩子玩出天賦和好個性【親子桌遊套組】(1書+1遊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組合優惠: 傳情畫意+ 你猜我猜也說明:傳情畫意 是款幽默可笑的派對遊戲!玩家把看到的畫出來,再讓下一位玩家猜你畫的是什麼,所有玩家同時繪畫,然後傳給下一位,如此類推,到最後一定會讓所有玩家笑破肚皮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道聲 和方言文化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系 丁旭輝所指導 方䕒萱的 視覺修辭在桌遊封面上的設計與應用 (2019),提出傳情畫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修辭、圖像、視覺修辭、桌遊設計、封面設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環境教育研究所 王順美所指導 黃俊維的 探討使用桌上遊戲於環境教育活動如何促進議題教學與學習興趣 (2019),提出因為有 桌上遊戲、環境議題教育、學習興趣、遊戲式教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傳情畫意的解答。

最後網站初二立委大團圓齊聚國會玩桌遊「傳情畫意」 - Rti 中央廣播電臺則補充:平常問政犀利的立法委員大年初二不質詢、不罵人,揪團玩起桌遊「立院版傳情畫意」,挑戰畫畫接龍及彼此默契。立委們紛紛表示,「畫畫比問政還難」,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傳情畫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玩桌遊:樂活樂齡創意桌遊手冊

為了解決傳情畫意的問題,作者王美媛朱蕙玲張其東 這樣論述:

  為高齡社會的銀髮族,注入青春洋溢的活力!   為家庭營造親子同樂、親密的份圍、增進闔家團聚的歡樂時光!   為三代同堂的互動創造平等的PK!     以健老、緩老構思健康的脈絡,落實整全失智的預防。   藉著益智的玩樂,活化大腦的思維,帶動手足的伸展;達到全身運動的功能,進而促進身心靈全人的健康。     舒活長者的心、喚醒凍齡的青春、增長孩童的智慧和聰明、活絡青少年的人際關係,輕鬆入門、老少咸宜,所有年齡都需要桌遊帶來的快樂力量。     25款多元、多面向的健智桌遊,領你體驗不同的情境、創造無限的童趣和歡笑。 作者簡介   王美媛     成長於貧乏的澎湖,在基層工作時看到社會人群的

需要,因此以社區宣教回應呼召,就讀台南神學院。曾參與彰基醫療服務,配搭簡春安教授研究, 與夏忠堅牧師合作921重建,並以重建經驗建置1919基督教救助網絡,因需要再進修牧靈諮商。編著七種家庭教育培訓|教材、著書三本。深信家庭孕育人,健全的家庭功能讓人被愛、被支持;教會是靈性大家庭,人要回家享受上帝的愛。   朱蕙玲     致力於學齡前教育,獲全團第五屆幼鐸獎,家庭、職場順遂。罹患「急性骨髓白血病」,歷經死蔭幽谷時遇見上帝,從此展開新生命,投入「喜恩家族慢飛天使」服事。受洗成為神的兒女,領受長者家庭事工異象及迫切,積極參與長者培訓課程,成為服務帶領者。體認白髮是榮耀的冠冕,社區長者關懷是與時間

賽跑的服務,祈盼長者們有健康的身心靈,也聽聞福音進入永恆。   張其東     成長中,因奶奶服事主的心志,奠定成為傳道人的根基。秉持信仰不單一昧地停留在教會內,而是實踐於生活中每一件事與物。回應上帝呼召,就讀新加坡神學院;領受 doublemile  使命,開拓加倍愛教會傳揚福音。因應高齡社會需求開展長者事工,得著社區長者身心靈健康、播種、深耕、結果。運用超優質媒介「桌遊」,不只動腦增進入際關係,更在操作過程探討生命議題、翻轉生命。 推薦序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來遊戲吧!-王亞灣/6 桌遊是不斷的學習與祝福-王雅涵/7 桌遊是未來娛樂治療的重要元素-李宗派/8 無人陪打麻將之

後-金玉梅/9 桌遊的應用與好處-連恩代/10 桌遊是族群與家庭的最佳良伴-許晟愷/11 桌遊啟蒙者-陳軍成/12 桌遊成為媽媽的動力-陳貞汝/13 陪伴長者進行有意義的活動-湯麗玉/14 桌遊好幫手陪伴長者共度好時光-劉力君/15 桌遊工作者的前線觀察-Jenny/16 作者序 從家庭開始-王美媛/17 跑道起始點-朱蕙玲/19 當桌遊遇到長者-張其東/20 前言/22 Ⅰ 成功老化的相關概念 第一章 認識老年/26 1. 老人 2. 老化 3. 成功老化 第二章 認識大腦/32 1. 大腦功能 2. 大腦老化 3. 大腦病變 第三章 成功老化與失敗老化―失智症/36 1. 減少生

理疾病與預防失智 2. 維持大腦功能與預防失智 3. 參與人際互動與預防失智 4. 參與靈性活動與預防失智 第四章 成功老化與休閒活動/42 1. 人類發展週期與休閒活動 2. 老年階段與休閒活動 3. 文化與休閒活動 4. 預防失智與休閒活動 Ⅱ 桌遊促進成功老化的實務 第五章 實務遊戲活動與桌遊/48 1. 常用的實務遊戲活動 2. 簡介桌遊歷史與發展 3. 桌遊與大腦認知功能 第六章 桌遊與成功老化/65 1. 桌遊特性與促進成功老化 2. 長者學習桌遊的實務 3. 高齡桌遊的分類與選擇 第七章 桌遊的實務操作/76 1. 接觸期的桌遊項目/76 1. 跳跳猴 2. 超級犀牛 3

. 疊杯派對 4. 彈指賽車 5. 籤籤入扣 6.UNO 疊疊樂 2. 投入期的桌遊項目/95 1. 格格不入 2. 摺足先登 3. 七巧板 4. 魚樂無窮 5. 水果擒拿手 6. 勝在有腦 7. 拉密 8. 原木形色棋 9. 黑白棋 10. 磁石三用棋 11. 步步高升 3. 培訓期的桌遊項目/128 1. UNO FLIP 2. 法老密碼 3. 奔跑吧蝸牛 4. 寶藏臺灣 5. 字字轉機 6. 傳情畫意 7. 什麼不見了 8. 猜猜我是誰 9. 換言一新 第八章 老服老―以桌遊服務落實 1. 成功老化的生活型態/157 作者序   從家庭開始     近三十年前,僅知道臺灣有麻將、四

色牌、棋類及大富翁等遊戲。在一次牧者退修會中,從內地會 Andy 宣教士接觸到「拉密」、「戰國風雲」兩款桌遊,我大開眼界,自此擴張了對德式桌遊的認識。婚後育有三子,家中沒有電視,我們運用「拉密」拉近了祖孫三代的親密關係。不僅家人彼此更加親近,孩子們的邏輯、反應、思考力等大腦學習能力也跟著進步;從事家庭教育的我與夫婿,便將桌遊定位為親子教育與家庭關係的好工具。     隨著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邁入老年期、婆婆的失智治療,以及面對臺灣高齡社會帶來的失智議題,我們更加認同桌遊對家庭的貢獻。桌遊能促進孩童大腦發育成長、三代關係、失智預防及闔家歡樂,當然也能幫助更多家庭。於是禱告上帝賜我力量與資源

,助我完成此異象的推展所需。2010 年展開桌遊於各族群的運用規劃,上帝預備一群志同道合的桌遊高手,一起投入家庭社區外展事工。     桌遊豐富多元、生動有趣、動腦機制、人際互動等特質,成為我建置旺得福事工與高齡失智預防的重點策略。加倍愛社區關懷照顧據點的其東牧師、映佳師母與寶貝老師,從旺得福的測試模組開始,團隊齊步接受培訓、全力推展、將桌遊融入健康促進活動中。團隊多年累積的實務運作與觀察,發現長期參與活動的長者,不只減少罹病的風險,且能維持認知能力、持續社會參與。活動中長者的笑聲不斷、活力再現,促使我思考如何將此成功經驗,推廣至更多的社區。     心動不如行動,寫書計劃於是啟動。撰寫時人在

美國,有機會認識運用於高齡者的娛樂治療,提醒我可以善用RT,加入成功老化、老人服務老人的概念,藉以建立成功老化的生活型態。因此,本書是以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理論為基礎概念,輔以桌遊的特質與實務經驗,希望形成老吾老、老服老的生活理念;幫助玩桌遊、動腦又緩老的長者,成為傳播快樂的服務者,為社會貢獻己力,讓高齡世代成為祝福家庭的正能量。     本書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成功經驗的彙整。感謝加倍愛團隊的長期投入及長者們的參與,證明玩桌遊能促進大腦活力、身體健康。感謝協助攝影的長者們留住快樂的身影。感謝小驢駒創意工作室熱心捐贈,提供未來老玩童桌遊服務器具,為推展失智預防作好準備。本

書版稅所得亦將全數捐作桌遊服務之用。     自助、人助,才有天助。祈賜人快樂天賦的上帝,使桌遊成為失智預防的好工具,讓桌遊成為高齡社會與家庭的祝福!   王美媛   跑道起始點     近三十年幼教歷程,看著孩子們啟蒙學習,從做中學開始點滴累積,由不會到會的訣竅,不斷地透過教具的刺激,反覆思考,推理判斷;由簡至繁的操作練習,最終達成學習目標。教具的分類有益智、語文、科學、美勞、積木等,大小肌肉訓練均包括在內,以達到全腦開發。     近年來,因緣際會走進銀髮族的服務領域。從健康為起始點,過程中不難發現,長者因為歲月增添,生活中身心靈缺乏人際互動、學習刺激,老化的速度是加快的,經常一個轉身,一

個動作,剛才的事都不記得了。思想著若把運用於孩童身上的啟蒙元素,植入長者生活中,加以刺激且善用其功能,應該有助於延緩老化,也能加深回顧舊時歲月的長期記憶,改善認知及大腦的靈活度。     有想法就行動吧!當我們把桌遊─不插電的桌上遊戲,融入長者健康促進活動中,漸進式地帶領長者玩桌遊、動動腦,從中發現不但激起他們高昂的生命活力,也帶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彼此較勁的鼓勵話語增強許多,在此起彼落的驚呼和歡笑聲中玩出好心情;即時樂趣中,不但增加熱情的社交能力,反應思考力也大大地提升。看到長者們容顏的改變,互相幫助的過程中,不在乎輸贏,而是看重那份屬於銀髮的健康情誼,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歡喜。     刻不

容緩地,我們將曾運用於長者事工的多款不同功能的桌遊,在長者身上玩出健康、美好的記憶與回顧,對腦、眼、手及專注力的好處,逐一記錄經驗點滴與過程後彙集成書。藉由資源共享,提供有效率且輕省的教材,協助致力於服務長者的單位和志工們,透過有溫度的語言、富同理且接納的心,幫助長者們舒緩目前所面臨的退化或失智的恐懼。   朱蕙玲   當桌遊遇到長者     我接觸桌遊已有一段時間,剛開始是在新加坡看見教會青少年一起玩,覺得還不錯。回到臺灣後,福音協進會美媛主任剛好有桌遊訓練,於是參與了一系列的相關課程。從基礎的認識到青少年營會的運用、對特殊兒與長者的桌遊服事等,讓我看見桌遊的運用真是廣泛。     從事長者

服務多年,桌遊運用是其中極爲重要的一環。剛開始,或許長輩們會覺得無聊,但是當用心地讓他們了解,玩遊戲的過程可以有不一樣的學習,而且是手腦並用、手眼協調的運作,長輩們便會認真學習,並確實發現它們的不同,從慢慢地接受,到著迷於桌遊的挑戰。     桌遊可以是單純好玩的遊戲、破冰的好工具,也可以進一步更深層的討論,讓參與者有更多的思考。舉例說明,我們運用桌遊「跳跳猴」來引導長者思考,遊戲時努力保護猴子不要掉落,就像保護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是很貼近長者的想法,若是非放手不可的時候,你會怎樣想、怎麼做?在桌遊活動結束後,進行這類討論會有不一樣的思考。當我們在桌遊中放入不同的思考元素時,藉由桌遊的催化,可以

引導出不同的經驗連結與想法。     期許本書的出版,提供讀者不同的思維想法與實務經驗,祈能拋磚引玉,相信許多的桌遊前輩會有不一樣的看見,在服事中有不一樣的發現,讓桌遊不再只是桌遊。   張其東 第三章 成功老化與失敗老化―失智症 老年退化性失智症的發生,可說是生理上失敗老化的結果之一。對於失智症的研究,有一說是與基因相關,但為數不少的大腦老化、病變與心血管、腦血管病變有關。這些疾病已得到許多研究證明,經由持續的運動及均衡的營養,可達到預防、降低失智症的罹患率。 1減少生理疾病與預防失智 臺灣大學黃宗正醫師指出:成功老化的指標狀態,包括生理健康、教育程度較高、經濟穩定、做事自主有效率、參加志

工活動,以及無精神病症狀等。此外,黃宗正引用Roos 等人在1971 ~ 1983 針對3,576位老人(65 ~ 84 歲)進行的十二年長期追蹤研究,提出該研究發現預測成功老化的三個重要因素: 1. 自我評估健康狀態越良好者,日後成功老化的機會越高; 2. 十二年間未曾得到癌症或糖尿病; 3. 十二年間未曾發生配偶死亡或住安養院。 根據Roos 等人的研究結論顯示,初老期的狀態,能預測日後老化的成功與否;而成功老化的人,通常較早達到自我統整的狀態,也就是成功老化的四項重點: 1. 維持「自覺健康」:包括樂觀、正向思考、提升健康狀態; 2. 避免慢性病; 3. 建構人際支持系統; 4. 儘早做

到上述三點。 有成功的老化,就有失敗的老化。以失敗老化的疾病而言,失智症是最大的疾病之一。雖然目前尚無根治失智症的有效藥物,但搭配以下五項非藥物療法,對延緩失智症患者的退化極為重要: 1. 規律的運動,至少維持每日30 分鐘快走; 2. 持續的腦部認知活動,學習新事物、動腦活動等; 3. 維持社交活動:人際互動能刺激大腦,尤其是相互關懷支持、助人及靈性提升活動,助益更大; 4. 均衡的飲食:以地中海型飲食,多蔬、多魚、五穀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的飲食風格。 5. 減少、避免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若已罹患也要積極控制。 (資料來源: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2018 年1 月122

期)

傳情畫意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欸十一萬了要玩什麼鬼啦|玩什麼鬼啦|
👻綠界抖內(不用被YT抽成):https://p.ecpay.com.tw/9D0BDA7
👻加入鬼寶寶: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tFvGCBvUCAknLLQv7Svcw/join
👻加入Discord :https://discord.gg/QZMsT4qe3Z
👻工商合作:[email protected]
-
👻IG:playwhat_the
👻直播守則
1.請勿洗版/請勿謾罵/請勿暴雷
2.遊玩攻略型遊戲時請先讓我們自己嘗試解法,真的不行會直接跟觀眾求救😱
3.有任何問題可以上discord的建議與疑問專區提問!

視覺修辭在桌遊封面上的設計與應用

為了解決傳情畫意的問題,作者方䕒萱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各國桌遊封面的設計中,除了傳統視覺傳達的感受外,是否也帶有視覺修辭的概念呢?本研究利用文獻分析法、內容分析法、圖像觀察分析法、比較分析法來探討,且蒐集視覺修辭、封面設計、桌遊產業現況等相關文獻,綜合學者觀點,從桌上遊戲種類、視覺修辭在桌遊封面設計的應用、台灣與國外桌遊封面設計的差異與原因等各個不同的角度,融入諸家觀點進而詮釋視覺修辭技巧在封面設計上的的解釋與意義,藉此了解視覺修辭的定義與意義,以及視覺修辭技巧與桌遊封面設計中的表現運用。本研究結果指出,在教學型式的轉變之下,已有教師以桌遊融入教學中的案例,其學習成效的改變已清晰可見,也看得到學習進步的成果出現。桌遊教學是彈性化的

形式,能讓學習者在無壓力的情況下自主體驗,透過圖像更能記憶與理解,不必看著冗長的文字去理解辭彙的意思。本研究最後提出建議:在各式各樣的桌遊封面設計上,可以不只是利用修辭方面,也可以把文學辭彙的造詣繼續延伸到創意構想,並可以提高桌遊在封面設計上圖像與文字的視覺感受。文字與圖像開啟視覺語言想像力,視覺修辭則帶給圖像設計一大啟發,運用圖像來說話,這方式適用於各領域的應用,可以開創出不一樣的桌遊封面設計的新鮮感。關鍵字:修辭、圖像、視覺修辭、桌遊設計、封面設計

用桌遊,陪孩子玩出天賦和好個性【親子桌遊套組】(1書+1遊戲)

為了解決傳情畫意的問題,作者王雅涵 這樣論述:

想讓孩子記得「孤獨打電動」還是「你陪他玩遊戲」? 隨書搭配趣味親子桌遊《大富翁‧發明的故事》 專為6歲以上孩子設計,27道兼具知識與趣味的選擇題 帶孩子探索歷史上的重要發明,留下美好溫馨的成長回憶!   情緒管理‧溝通表達‧解決問題‧團隊合作‧發掘天賦   心理師特別推薦!超過20款最具啟發性親子桌遊   讓孩子養成「主動學習」、「靈活應變」、「不情緒化」的積極個性!   臺灣第一本!諮商心理師為親師撰寫的桌遊教養書   面對親子互動及成長議題,身為父母的你,是否有以下困擾與不安──   ◆想和孩子更親近,卻總是不知該從何著手   ◆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又擔心他們耽溺於電玩遊戲   ◆

不願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但不知道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讓專業兒少諮商心理師告訴你:桌遊不只是娛樂道具,   更是帶領孩子成長、拉近親子關係的最佳利器!   ★擺脫3C成癮,不自覺中養成「新課綱核心素養」   隨著教育資源的高度電子化,中小學生「一人一平板」的現象日漸普及。然而3C成癮問題,始終是注重教育的家長心中難以解決的問題。許多人一直在找尋如何幫助孩子遠離數位傷害的方式,卻不得其門而入。   另一方面,隨著108新課綱的到來,強調要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光是死讀課本與參考書,不僅無法滿足孩子的學習需求,更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潮流,想必也讓新手爸媽們有些無所適從。其實以上問題,都有一個

簡單有效的共同解答,就是目前正夯的「不插電遊戲」──桌遊!   專長兒少諮商並身兼桌遊講師的諮商心理師王雅涵,將活用她豐富的輔導經驗,結合新課綱中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在本書中為家長們的訴求,提供最歡樂也最溫馨的解方!   ★活用遊戲機制,親子溝通有愛無礙   孩子和父母之間最常發生的困難,就是聽不懂彼此在說什麼,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言行舉止,父母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反應。親子溝通的最大關鍵,在於建立關係;而建立關係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當孩子玩完遊戲充滿歡笑的時候,便可以開始進行溝通,進而建立出屬於你們之間特有的默契。   舉個例子,「Moo斯密碼」(Moo’s Cod

e)是一款很簡單的反應類遊戲,遊戲背景是乳牛大廚Moo因失聲而必須用木勺敲擊聲來指揮徒弟進行料理。遊戲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一張粉紅色翻譯提示卡,上面寫著敲幾下代表什麼,玩家要一邊看著提示卡、一邊聽著湯匙敲擊的聲音,專注且快速反應過來大廚要的是什麼。這過程中的「翻譯」、「專注」及「反應」,不正是親子溝通最需要的嗎?     親子溝通最常出現問題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那張粉紅色翻譯提示卡,以至於你聽不懂孩子想表達的,也常責怪孩子為何不懂你。當我們替每件事情畫上密碼,把每個情緒清楚地說出來,就能引導孩子整理思緒,幫他們培養情緒的疏通、轉移和表達能力,如此一來,你們就能像乳牛大廚和他的徒弟們一樣,越來越有

默契!   ★跳脫規則,創造你與孩子之間獨一無二的體驗!   在運用桌遊的過程中,有時候規則並不是那麼重要,我們可以試著去更改,甚至創造新的規則,延伸出我們想要帶給孩子的觀念或感受,讓桌遊發揮出更多的價值。   遊戲絕不只是一件陪伴性質的工作,而是我們與孩子雙方都能樂在其中的親密體驗,更是彼此未來的寶貴記憶。倒空自己,單純地和孩子玩場遊戲吧!在你玩過之後,活用桌遊的靈感與創意,自然會隨著你與孩子之間的共同經驗,源源不絕地產生,為你和孩子帶來終身受用的成長與永難忘懷的溫暖回憶! 本書特色   ★臺灣第一本由諮商心理師撰寫的桌遊書!教你如何讓桌遊成為父母的好幫手!   ★與孩子一起在玩樂中

成長,有效增進親子互動,讓你與孩子的心,沒有距離!   ★結合108課綱的素養教育與問題解決能力,讓桌遊從有趣玩具變成最佳教具!   ★隨書搭配《大富翁‧發明的故事》,跟孩子一起玩,留下美好溫馨的成長回憶! 感動推薦   王芯婷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社工督導   侯惠澤 臺灣科技大學特聘教授、迷你教育遊戲團隊NTUSTMEG主持人   南瓜妹 中華民國遊戲教育協會主任講師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   陳品皓 臨床心理師、好日子心理治療所/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作家   賴奕銘 北區輔導桌遊共學社群主持人   謝玉蓮 臨床心理師、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

  (依姓氏筆劃排列) 各界好評   「哇哈以活力、正向與樂觀的態度,帶著桌遊,陪伴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和親子,將這種助人的熱情散播到各地,傳遞正向及看見希望的價值。」──王芯婷(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社工督導)   「雅涵寫了她人生中第一本書,分享了許多她對桌遊運用在促發個體了解自我、連結關係、發展訓練等等的經驗談。這些議題,是很多家長、教師或是熱愛桌遊的朋友們都很關注的議題,我非常開心推薦此書給更多喜愛遊戲的朋友們閱讀。」──侯惠澤(臺灣科技大學特聘教授、迷你教育遊戲團隊NTUSTMEG主持人)   「從她的背包蹦出的桌遊,不只能搭建輕盈的遊玩歡樂時光,還能結合心理學的專業

知能,變換出內建導航的魔法飛毯,接住每個孩子的難處與重量,帶著他們翱翔、看見生命的美好與良善。」──南瓜妹(中華民國遊戲教育協會主任講師)   「雅涵最擅長的,就是將遊戲融入助人工作中,不論是諮商、團體、演講或工作坊,遊戲都扮演了促成改變的關鍵角色。」──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玩樂,是人的天性;好的玩樂方式,也可以是奠定人格發展的重要媒介之一。……誠摯推薦本書,給每一位重視孩子身心成長的父母與教育工作者。」──陳品皓(臨床心理師、好日子心理治療所/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在書中的每個桌遊,都不只是「玩」而已,是建立關係,是運用媒材來評估,也是一個個靠近孩子的入口!」─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   「雅涵對桌遊媒材的運用與教學風格,正如其粉絲團的名稱一般,總是能夠帶著學員,如同體驗一場歡樂旅行後,有所收穫與領悟。」──賴奕銘(北區輔導桌遊共學社群主持人)   「這多年的互動中,可以在雅涵的身上感受到她對人無比的熱情、能量,當然也包括在桌遊應用上的創意,然而在她這本書的書寫文字中,我更深深感受她從在陪伴服務對象互動中所開啟心靈對話空間,慢慢堆疊、交織成彼此深厚的生命禮物。」──謝玉蓮(臨床心理師、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  

探討使用桌上遊戲於環境教育活動如何促進議題教學與學習興趣

為了解決傳情畫意的問題,作者黃俊維 這樣論述:

環境議題為導向的教育探討環境議題的根本原因,來解決問題的策略。並建立大眾友善環境的思考與決策以及友善環境的行為。然而環境議題對於大眾是沉重的,筆者發現民眾往往有逃避的現象。目前桌上遊戲越來越普遍,乃是因為它有趣新奇的特色以及多元的遊戲機制,近年來有些環境教育的講師,結合桌遊的環境議題教學,讓大眾有興趣參與環境議題的教育活動。筆者亦發現有些環境桌遊放入太多的知識,沒有把握遊戲好玩的機制,反而玩家不覺得好玩。本研究為質性研究,從教學者角度出發,以五名資深且精熟使用桌上遊戲進行環境教育活動的教學者為研究對象,藉由訪談研究對象、收集網站資料為輔,探討他們使用桌遊於環境教育課程的動機、手法、理念與建議

,釐清桌上遊戲如何同時促進環境教育中的議題教學與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探究如何使用更優質的方式將桌上遊戲結合環境教育課程。本研究重要研究結果如下:一、桌遊的特性可以與環境教育目標知結合,達到覺知、價值、知識和技能的環境教育目標。桌上遊戲根據使用者在課程中,藉由1.體驗議題;2.提供共同討論背景;3.營造討論的契機 的使用,發揮桌遊功能促進議題教學:二、本研究訪談的五位受訪者活用遊戲活動的特質於課程中,讓課堂氣氛活躍,提升學習者愉悅的感受以及減少對課程的焦慮,以促進學習興趣的生成。學習興趣的觸發需要教師情境的營造,能引起學習興趣的要點為:1.了解完整的遊戲體驗;2. 教育性與遊戲性的比例拿捏;3.遊

戲目標與教學目標相同。三、優秀環境教育桌遊課的教學者所需的相關知能為:1.表達能力;2.桌遊掌握能力;3.敏感度;4.引導者的角色。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建議未來可以結合議題教學和遊戲教學,協同教學,並且未來可以探討在學校,課程時間有限及結構化下,如何有效的帶領環境桌遊達到較佳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