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 電影 線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傾城之戀 電影 線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渡寫的 未燒書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黃忠慎所指導 蕭雁方的 民國女性意識的遞嬗 ─以張愛玲、琦君、三毛、邱妙津為例 (2021),提出傾城之戀 電影 線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女訓書、新青年、女權運動、張愛玲、琦君、三毛、邱妙津。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心理學系 甯國興所指導 郭耿彰的 孤兒‧繡鳥‧無根樹 ──敘說在靠近接納自己的路上 (2017),提出因為有 自我敘說、接納、靠近的重點而找出了 傾城之戀 電影 線上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傾城之戀 電影 線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未燒書

為了解決傾城之戀 電影 線上的問題,作者楊渡 這樣論述:

「每個人的心中 都有一本無法放下的 未燒書」   三十年前,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六四現場;   三十年後,詩人楊渡,一夜一夜,重回到天安門廣場,   徘徊思索,尋找字句,試圖重現時代的餘燼……   歷史需要時間。唯有歲月,能沉浸出歷史的醇酒。唯有歲月,能提煉出人性的深度。愈是寫到最後,我愈是明白,我所有的記錄,不是為了表白事件的真相,不是為了記錄當時的社會面貌,而是探討更深層的人性;探尋更幽微而脆弱的人心。北京是我的絕望,卻也是我的救贖。──楊渡   三十年來,楊渡從一個記者,流浪採訪了大半個中國,再回到報館成為主筆,留下了一本世紀末的追尋之書;也曾在海外,探訪流亡的作家、

記者、知識分子,更多是在大陸結識了各地經歷過那一場劫難的朋友。   然而未曾遺忘的是,終有一天,回來好好寫,寫下這一段記憶。1999年,十年之際,楊渡寫了這故事的開頭,終究寫不下去。2009年秋,重走過北京街道:前門大街、同仁醫院、天壇醫院……,二十年,所有一切都改變了。高樓大廈,市招遍掛,廣告街景,美妝藥鋪,街貌完全不是當年模樣。天壇醫院已建了新的樓群,小街被新的樓景取代。「二十年後,你在哪裡?」楊渡在天壇街頭自問。   2019年6月4日,楊渡為報社專欄寫了一則簡短的場景:描述三十年前撤退的那個早晨,在槍口的包圍下,搖著白布的學生逐一去檢視破爛的帳篷,找出最後的學生,哭著唱國際歌,相扶

相持離開廣場。直到那時,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角色:一個台灣記者,一個見證者,站在那個現場,站在大歷史的長河中,是的,不屬於任何一邊,只是一個局外人,不需要有人情的包袱,更沒有政治的背負。只是做一個安靜的記憶者。   而親歷過那世界注目的青春,滋養了良善人心的結合。記者遇上醫師,廣場上的共同經歷,成了他們愛的暗號和密語。楊渡為這歷史長流裡燃起的決絕戀情下了注腳:   我們再次緊緊相擁,有如走過了千山萬水,走過烽火連天,才終於相遇;有如在這個亂世裡,人生只能有這一次的相遇。彷彿此生,只要愛這一次,什麼都不管,死了就死了吧。那是近於一起赴死的愛戀。  

民國女性意識的遞嬗 ─以張愛玲、琦君、三毛、邱妙津為例

為了解決傾城之戀 電影 線上的問題,作者蕭雁方 這樣論述:

摘要 儒家思想成為政治顯學,成為漢文化深厚內涵,其所構築傳統女性形象深深影響歷代對女性的評價,從登錄史傳的列女傳,到官方或私人編註的女訓書,女性外在形象是「賢妻良母」、「節婦烈女」;內在要求是「三從」與「四德」,如〔法〕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第二性》(Le denxieme sexe):「男人並不是根據女人本身去解釋女人,而是把女人說成是相對於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本論文嘗試對傳統儒家思想女子教育的女訓書,和民國五四運動後女權運動的歷史探討,並從民國女權運動各波期中,擇選一位認為

足以作為當波期女權運動的女作家代表,並討論其女性意識和文學作品。「女權運動」首波期由留學歐美日學生開啟:以民國八年五四運動為起始,主要以《新青年》為主要研究依據。首波期以張愛玲(1920-1995)為研究對象,第二波期女權運動「放下鍋鏟,拿起筆桿」以琦君(1917-2006)為論,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則以50年代實施戒嚴前期,在臺灣開始個人文學寫作的外省籍女作家為主要觀察對象。第三波期女權運動「女性向西方學習」以三毛(1943-1991)為論,主要以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現代主義和以臺灣為主體關懷的鄉土文化論爭為分期。第四波期女權運動「多元時代」由政府公部門主導,以80年代到2019

年5月24日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迄今研究範圍,並以邱妙津(1969-1995)為論。以上四位女作家所代表正好是:張愛玲-東方到洋化式上海;琦君-故鄉到他鄉傳統女性;三毛-中國到西化式臺灣;邱妙津-異性到多元,代表著從傳統的「文學之婦」到受新思潮洗禮後的女作家作品中女性意識的遞嬗。關鍵詞:女訓書、新青年、女權運動、張愛玲、琦君、三毛、邱妙津

孤兒‧繡鳥‧無根樹 ──敘說在靠近接納自己的路上

為了解決傾城之戀 電影 線上的問題,作者郭耿彰 這樣論述:

這是一個關於書寫自己以求解決困境的故事,即便在一開初我根本沒想過我會在這樣的情況下以這樣的形式去書寫自己,因著我害怕別人看見真正的自己,害怕自己真實的「出現在」與他者的關係中,故而過程文字裡的我只能以一種不徹底的現身,間或概念化的抽換詞面,或隱喻地翻耍那些語境背後的小聰明,可以說通篇論文對我而言是困難的,而我亦在每個不斷抗拒的當下,意圖想要以書寫來靠近自己,這篇時而停滯時而又向前的論文,恰如其分的展現我當前人生的寫照,那就是於我內在的衝突與消耗,迫使我經常動彈不得。全文分為孤兒、繡鳥、無根樹,三個階段與議題來回書寫。「孤兒」寫的是幼年時自己與親族間的斷裂,同母親對親族關係的一種敵意與恨,從而

疏離乃至於自我孤立,以及面對父親嚴厲體罰下否定與被疏遠的悲傷,於是那孩子緊抓著安全感不放,等待著夜晚未歸的雙親。「繡鳥」在寫我高二之前求學階段的虛假,試圖扮演符合旁人期待的角色討好,最終卻對沒有自己感到困惑,小四以後「宗次郎」這個角色接續了我幼年時期的恨,採取了「適者生存、優勝劣敗」的態度,長出有別於過去自卑孱弱的面貌來鞭撻自己同外界競逐。「無根樹」寫到成年以後我如何處理親密關係,藉著與四位女子所發生的故事,回看我在關係裡的想像以及因應模式,那個意欲依賴而難以自立,寄生於外而無法靠自己生長的我;向外找愛不斷索求,卻又不斷失落於求愛不得的我,如甘於自囚高牆裡的刺蝟,等待著愛情來解救靠近,卻又不願

放下防備盡一己之力出逃其中。在我身上的逃避、依賴;或者好鬥、貪婪,時常因著彼此的限制內耗而動彈不得。藉著寫論文這件事,當這樣的一個我識得了這些限制,便也識得邊界以外的自由,我將存於自身進取、節制的能力逐步找回,並承認不管是哪個面向的自己,其實都各司其職並無二致,就如同在論文前後段雖呈現截然不同的寫作狀態,但我仍是走在靠近接納自己的這條路上。論文裏頭當我接納了自己這些部分,在論文之外我也必然能夠實踐自己各部分的能力,開始好好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