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小莊SeanCHUANG寫的 潮浪群雄1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光陰的故事-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說明:光陰的故事 最新文章相關標籤: 光陰的故事, 張毅, 一一, 釜山影展, 亞洲, 白鴿計劃, 台灣新電影, 楊德昌, 多桑, 吳念真.

輔仁大學 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 唐維敏所指導 吳鄞瑾的 阿比查邦《狂中之靜》展覽研究 (2020),提出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阿比查邦、電影部署、虛構、邊緣性、替代敘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張俐璇所指導 戴思博的 省籍影像與世代遊戲:《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超級大國民》、《返校》的白色恐怖再現 (2018),提出因為有 白色恐怖、電影、數位遊戲、後現代、後殖民的重點而找出了 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的解答。

最後網站開眼電影網則補充:光陰的故事 -台灣新電影Flowers Of Taipei - Taiwan New Cinema. 本片以公路電影的形式、走訪歐美及日本、泰國、中國、香港的電影人、文化人;從文獻探討、訪談「台灣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潮浪群雄1

為了解決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的問題,作者小莊SeanCHUANG 這樣論述:

「這是電影界最黑暗的時代,也是最有可能的時代。」 2022小莊最新創作《潮浪群雄》預計5冊 記錄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浪潮40年 致 那些拍電影的人 明驥、吳念真、小野、楊德昌、柯一正、陶德辰、張毅、 段鍾沂、侯孝賢、朱天文、陳坤厚……陸續登場   1980年代的台灣,威權體制式微,民風逐漸開放。由黨國掌控的電影龍頭—「中央電影公司」也開始面臨巨大挑戰,從市場對「政治正確」的歷史鉅片反應疲軟,到電影內容在威權與民主間,那個拉扯而模糊的審查界線不知如何拿捏。時任「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的政戰少將明驥,大膽聘用兩位非電影專業的「文青」:在地文青吳念真、海歸文青小野,進行改革,在少將的鼓勵與

兩位文青的熱忱下,屢次衝撞體制並與諸多當時的新銳導演合作。這段期間,不僅台灣電影圈逐漸形成一股風潮,更多次於國際上獲獎,翻轉台灣電影人的視野,更成為台灣電影新浪潮的推手。   電影新浪潮與台灣文學的碰撞   一批年輕作家如吳念真、小野、朱天文、朱天心、廖輝英等人,紛紛投入編劇的工作,新生代導演向台灣文學取經,碰撞出新火花,走向社會寫實題材,開啟了台灣電影與作家之間相互輝映的創作時期。   台灣新電影從《光陰的故事》(1982)開始,《小畢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海灘的一天》、《風櫃來的人》、《油麻菜籽》、《冬冬的假期》、《青梅竹馬》、《童年往事》、《戀戀風塵》、《恐怖份子》、《尼羅

河女兒》、《悲情城市》等,這股浪潮開啟了另一種電影美學與影像的世界觀,為台灣電影創造歷史定位。尤其在1989年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後,更奠定了台灣新電影創作者的歷史地位。     內容介紹   在那個國泰民安卻思想箝制的年代,一群充滿夢想的人們在這盤根錯節的困境中,面對挑戰與挫敗,期待著那段漫長黑暗後的那道曙光。   1980年的某天,在市立療養院工作的吳念真接到來自「明總」的電話。不久之後,28歲的吳念真進到了中影⋯⋯   而1979年中斷學業回國一年的小野,因被拖欠稿費找上「債主」中影。不久之後,29歲的小野也進入中影,成為吳念真的同事……   兩個對台灣、對

電影充滿理想的文青,該如何在這個保守僵化的體系下,改變什麼呢? 名人推薦   小野(劇作家)   藍祖蔚(國家影視廳中心董事長)   王耿瑜(《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編劇)   蔡珮玲(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獎得主)   王師(牽猴子行銷總監)   傅天余(《帶我去遠方》電影導演)   ——齊聲推薦   新電影的「新」就是勇敢踏出一大步,要成為世界第一!――楊德昌   小莊透過人物的誇張表情和情境的描繪設計,加上迷人的光影和色彩,真實重現了那個發生在四十年前的故事。雖然我都知道後面的故事,但仍然迫不及待想看下一集。――小野   身為電影工作者,這本書帶給我繼續走下去的莫大動力!――蔡珮

玲   如果《光陰的故事》是興中會,《兒子的大玩偶》就是同盟會,革命就發生在一個最不可能發生的地方。――詹宏志   《潮浪群雄》的故事場景主要就在那間辨公室裡,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仙走了,龍隱了,時代就消失了。小莊的畫作讓我的思緒又重回那間辦公室:那時我們都還年輕,還有好多好多歌想唱,如今歌聲雖已喑啞,卻還是慶幸日子曾經那樣閃亮過。――藍祖蔚   相較種種理論教科書,這個故事更直指電影創作的本質!——傅天余

阿比查邦《狂中之靜》展覽研究

為了解決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的問題,作者吳鄞瑾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狂中之靜》展覽為研究對象。在電影性的動態影像作品越來越多地佔領美術館的背景中,檢視阿比查邦獨樹一幟的跨媒介實踐。阿比查邦的長片電影緩慢而催眠,遁入睡眠是他表達政治抵抗立場的方式,而在美術館中他如何回應政治,是否以他種方式對觀眾主體性產生影響,是本研究發問的緣起。本研究的問題意識為:阿比查邦作為一個電影導演,以個展的方式進入美術館,影像作品發生不同形式的展示和觀看,其對政治的批判和反省如何持續具有反思意義,而阿比查邦在近三十年的創作生涯中持續對泰國政治發起的回應,如何依舊富有能量,是否足以與當代美術館觀眾溝通,進行了何種溝通?本文回顧阿比查邦的

創作歷程和關於美術館中的動態影像藝術的討論,提出以電影部署的概念作為方法,來檢視《狂中之靜》展覽中的影像投映部署,分析展覽中的作品與美術館空間和觀眾的互動關係。透過對展覽的多次探訪,筆者盡可能紀錄展覽全貌,整理出展覽中存在多樣貌的電影部署的變體,透過靈活運用空間和媒介部署,展覽中觀眾的觀看和感知體驗是既隨時被吸引又時而感到抗拒,被影像幻覺捲入又主動選擇自身的位置,觀眾與影像保持一種羅蘭·巴特所謂擁有判斷力愉悅的距離。我的結論是,透過反幻覺和製造幻覺的對峙,展覽比電影更強調媒介的存在,並且使媒介中的人現身。透過展覽與長片電影中的互文性分析進一步深入理解展覽,提出阿比查邦的創作策略在於從日常生活中

展開虛構的可能,並以集體虛構和通靈主體的方式生產替代敘事,以抵抗單一敘事。虛構和邊緣性是展覽中最重要的兩種思想,是阿比查邦透過異質性的電影部署想要展現的核心的藝術理念,透過這樣的方式生產更多理解的可能性。

省籍影像與世代遊戲:《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超級大國民》、《返校》的白色恐怖再現

為了解決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的問題,作者戴思博 這樣論述:

本論文分析三個文本的白色恐怖再現:楊德昌1991年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萬仁1995年的《超級大國民》與赤燭2017年的《返校》。經由文本的分析,論文重新探討1990年代,以及與2010年代做比較,辯論2010年代台灣許多社會問題是1990年代導致的。文本的分析以「省籍」與「世代」為主軸,指出1990年代的文本都反映出當時政治和經濟轉型背後的省籍關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將1990年代外省人被邊緣化的危機感,投射在1960年代的外省人第二代孩子;《超級大國民》則試圖超越省籍對立及其帶來的過度簡化的受害者和加害者論述。這兩章採用後現代與後殖民概念框架化兩個文本的分析,藉此探索台灣知識分子

如何理解台灣社會經歷的轉型,以及台灣在全球資本主義體制中的位置之變化。到了2010年代的《返校》,省籍不再是新世代的思考核心,新世代以台灣認同思考自己的身分,而且越來越多的白色恐怖相關資料,影響沒親身經歷過白色恐怖的新世代再現這段歷史。本論文指出,1990年代以省籍關係為動機開始的轉型,導致台灣落入新自由主義經濟惡化的陷阱,影響台灣二十幾年的的發展。然而,當台灣已經完全邁入了新自由主義體制時,《返校》成功地將台灣的故事說給台灣和全世界聽,某程度上呼應今天轉型正義的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