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麗歐佩特拉的鼻子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克麗歐佩特拉的鼻子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瑞克.斯特拉斯曼寫的 DMT:靈性分子 和(秘)里卡多·帕爾馬的 秘魯傳說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克麗歐佩特拉的鼻子. 居家照護 - KRUS24.pl也說明:FGO 克麗奧佩脫拉靈三Ver.. 埃及豔后三顆彩蛋是真的嗎. 最愛閱讀的埃及公主當上女王後,以自己的聰慧為武器,為了守護埃及而奮戰到底!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雨 和四川人民所出版 。

亞洲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朱庭逸所指導 吳書媛的 張徐展《紙人展》系列作品之藝術精神研究——兼談與尼采存在哲學之關聯 (2019),提出克麗歐佩特拉的鼻子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張徐展、紙紮、尼采、存在主義。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陳正治所指導 郭孟鵑的 圖畫書的「自我領域」主題探究—以「好書大家讀」入選作品為例 (2008),提出因為有 好書大家讀、自我領域、圖畫書分類的重點而找出了 克麗歐佩特拉的鼻子的解答。

最後網站了解一下克利奥帕特拉“若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长一吋 - bilibili則補充: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 Φιλοπάτωρ,又译克娄巴特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前69年-前30年8月12日),世称“埃及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克麗歐佩特拉的鼻子,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DMT:靈性分子

為了解決克麗歐佩特拉的鼻子的問題,作者瑞克.斯特拉斯曼 這樣論述:

墮地獄或升雲霄 君需一撮啟靈藥     實現形上學的終極啟靈藥──DMT,   或許是這星球所有生物的共振語言。     自二十世紀以來對神秘化學物質的精神和知覺效果最廣泛的研究。   生活在一個多維度的宇宙裡,我們有機會更深刻地物我兩忘,   進入思想、哲學、現實的本質與靈性。   一起登陸瑰麗烏托邦,看到危險,看到希望。     準備,起飛。D•M•T   樂活精神科診所/郭家穎醫師審訂   致幻收錄:〈介於魔幻寫實與迷幻真實之間的精神分子DMT〉──羅永清教授   橫掃全球暢銷書榜──普及精神病藥物學心理學、瀕死體驗、醫用精神病藥理學類   華文世界首度問世.獨家收錄作者寫給華文讀者的一

封信   各界好評     「可讀性強、耐人尋味、發人深省……一本充滿智慧和勇氣的書……對研究人員、臨床醫生以及門外漢都很受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二〇〇二年(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2)     瑞克.斯特拉斯曼對亞馬遜印第安人使用的致幻藥物DMT的開創性研究,提出了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有關於經驗的神經化學基礎,以及在大學醫學中心用改變思想的藥物進行人體研究的可行性。真是一本大膽的圖書!──安德魯.韋伊,《自愈力》作者,醫學博士(Andrew Weil, M.D., author of Spontaneous Healing)     《

DMT:精神分子》為擺脫當前對「藥物濫用」僵局指出了一條明路。──喬納森.奧特,《宗教致幻劑時代與北美致幻植物》作者(Jonathan Ott, author of The Age of Entheogens and Hallucinogenic Plants of North America) 作者簡介   瑞克.斯特拉斯曼 Rick Strassman     瑞克.斯特拉斯曼來自洛杉磯,在史丹佛大學獲得生物科學學士學位,後在葉史瓦(Yeshiva)大學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他在位於薩克拉門托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學習普通精神病學,之後又取得了加州大學聖地亞

哥分校的臨床精神藥理學研究的獎學金。一九八四年,加入新墨西哥州大學,並開始研究人類松果體褪黑激素的功能,並證明了內源性褪黑激素的首個已知功能。一九九〇至一九九五年期間,進行了美國時隔一代人首次啟靈藥的臨床研究,主要是DMT,還有賽洛西賓,並受到了聯邦政府和私人的資助。他參與或獨自撰寫了近五十篇同行審評論文,擔任十多家科學期刊的客座編輯和審稿人,並為多個政府、非盈利和盈利性機構擔任顧問。其著作《DMT:精神分子》(2001)賣出了近二十萬本,被翻譯成十二種語言,後以此書為基礎拍攝了一部由他共同製作的成功獨立紀錄片。此外,他還是《通往外太空的心靈之路 Inner Paths to Outer Sp

ace》(2007)的合著者、《DMT與預言之魂 DMT and the Soul of Prophecy》(2004)的作者、《約瑟夫·列維死裡逃生 Joseph Levy Escapes Death》(2019)的作者。目前他是新墨西哥州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學臨床副教授。   譯者簡介   齊健翔     迷幻文化愛好者推廣者,降落北京返回宇宙ing。[email protected]   魚老闆     地球人,果殼物種日歷特約作者,公眾號「植夢書」作者。在民族植物學、原生藝術、人類學、神經科學領域只顧自己鑽研,毫無建樹。[email protected]   校譯者簡介   安豬.謝     自

由譯者/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生   除了關注各類流行文化與政治議題外 ,也頻繁地參與台灣獨立音樂與地下派對場景 ,同時也是個超級鋼彈宅ε٩(๑> ₃   [email protected]   審訂者簡介   郭家穎     精神科醫師、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生,碩士論文題目《拼裝K他命:台灣K他命使用者的用藥軌跡與風險知覺》、電子音樂DJ 推薦序 文/郭家穎 介於魔幻寫實與迷幻真實之間的靈性分子DMT 文/羅永清 寫給華文讀者的一封信 文/瑞克‧斯特拉斯曼 引言 序幕: 第一批測試 第一部:基礎知識 一、啟靈藥物:科學與社會 二、什麼是DMT? 三、

松果體:初識靈性腺體 四、啟靈松果體 第二部:醞釀與誕生 五、編號89-001 六、迷宮 第三部:心境、環境和DMT 七、成為志願受試者 八、接受DMT 九、藥效 第四部:案例報告 十、案例報告 十一、感受與思考 十二、 看不見的世界 十三、穿越次元的接觸 十四、穿越次元的接觸2 十五、死亡與瀕死 十六、神秘狀態 十七、痛苦和恐懼 第五部:暫停 十八、既如此,又如何? 十九、逐漸停止 二十、怒犯天條 二十一、未來與展望 (上) 二十二、未來與展望 (下) 結語 註釋 譯後記 文/齊健翔 推薦序   介於魔幻寫實與迷幻真實之間的靈性分子DMT 羅永清/荷蘭萊登大學文化人類暨社會發展博

/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專班助理教授                                                                                             通常我看書都先挑我想看的章節,然後才從頭看,這樣有個好處就是找到跟作者不同的想法或者找到自己被說服的地方。Rick Strassman的《Dmt : the Spririt Molecule》一書,我先跳看到了第二十一章:      「持續讓我嘖嘖稱奇的是,像DMT這樣簡單的化學物質竟然能提供如此豐富多樣的體驗,從最不引人注目的體驗到最難以想像的驚天動地的體驗。

從心理學的洞見到與外星人的邂逅。從可憐的恐懼到幾乎無法承受的幸福。瀕死和重生。開悟。所有這些都來自於血清素的天然化學表親,一種廣泛存在且必不可少的腦神經遞質。」     的確,從外太空到地球、從心理學到生理化學、從自己到宇宙都透過DMT綜攝起來,這是甚麼現象,這是甚麼混亂,精神與物質如何區分,肉體與靈魂如何區分,我與他者如何不分界,這些問題的解釋我曾經在南美洲的魔幻寫實文學中發現過,有一年由我和我太太及兩歲的兒子組成的魔幻科學探索隊真的到了秘魯,兩個月期間也發現了Srassman教授說所說的DMT,他說這是「靈性份子」,我完全贊同,我透過印加人使用的一種爬藤植物做的湯發現另外一種縱攝所有二元對

立的魔幻寫實,今天出版社要我為這本書寫序,惶恐之餘,我由衷地推薦各位必須探索DMT,因為我覺得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新境界,可以回到同宇宙自然身心結合的開始,於是我要跟諸位述說我們一家三口在秘魯的魔幻寫實之旅:     我與太太及一歲半小兒,因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夢想支助計劃到秘魯生活兩個月,旅途中驚喜連連,其中巧遇眾多迷幻植物,與多位自西方來學致幻術的巫師。他們說:植物會跟你說話,成巫過程必須控制飲食茹素,而茹素的植物來源必須是「植物來跟你溝通決定的」,如果得到植物之王Ayahuasca(靈魂之藤)的應允與溝通, 你就可以成為植物導師或薩滿。我苦思是否要成為巫師,是否要先服用?     話說我們來到

印加古都庫斯科旁的Pisac小鎮,小鎮只有幾條街,應該幾個小時就可以逛完,於是去東邊商戶較少的區域走走。隨著人煙稀少,我們開始感覺小鎮的靜謐,群山環繞,有大黑鳥在空中盤旋…………我想起《印加王室評述》一書中描寫、有印第安臉的山脈,應該就是這裡吧?裡面的印加古道通往西班牙殖民者不知的聖城,使這個山谷成為人們口中的聖谷流域。在群山間尋覓時,我太太看到對街一位亞洲面孔的女性,身著近似藏傳佛教的赭土色裙,頭髮極短,仙風道骨,但有些像「台灣人」的優雅氣質。我心想,我和太太還有孩子大概是這小鎮首批台灣旅客吧!怎麼會有台灣人以當地人的樣貌在路上走著呢!我倆窸窸窣窣,她大概聽到我們的台灣口音,竟然回頭問候我們

。他鄉遇到鄉親,聊了起來,原來她已來秘魯快半年了。     她說Pisac這個小鎮風景秀麗,靈性稟賦,因此有很多人在前往聖城馬丘比丘的路上,會在此停留,也有許多人來此靈修打坐、練瑜伽或行吟,近年來匯聚眾多各國「靈界」人士。難怪我們在路上看到很多瑜伽修行、哲理探討甚至易經闡釋的課程或活動,也難怪這裡外國人好像暴多。她還提到這裡有許多人使用一種植物做身心靈的醫療。一說到植物真的就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竟然還有醫療的效用,我的民族植物學興趣馬上上身。     她說的植物叫做Ayahuasca (Banisteriopsis caapi) 阿雅滑絲卡(暫時音譯),是生長在秘魯北方亞馬遜叢林的一種藤類(vi

ne)植物。當地印第安原住民的奎丘語(Quechua)稱「aya」 為靈魂之意,而「huasca」 則意味藤,有纏繞捆綁靈魂之意,另一說則是「死去一些」,似乎透過此死亡之藤,可以釋放身心靈該死的部分。這個邏輯真是令人驚豔!我繼續追問「死一些藤」,她說自己在Pisa小鎮已經經歷過四次「死亡一些」之洗禮:在當地有經驗的薩滿巫師(shamans引用原話) 的帶領下,服用死亡藤湯,將會「看到」許多意象或幻象。每個人感受不同,除了嘔吐,大部份人會看到許多屬於現在、過去與未來的自己或環境樣態。     我開玩笑說是「觀落陰」嗎?她說某程度而言可以這麼說,因為在幻境中可能可以與某些人超時空溝通。除此之外,透

過死亡之藤,可以讓自己越來越看清楚自己,也可以將自己的隳壞的部分去除掉,因此可以漸漸地明心見性,因此有人往往一試再試,漸漸通達。我google 了一下中文資料,也許因為這草藥在華人世界是違法的「毒品」吧,很少有敘述,倒發現有位香港人士,寫了在秘魯雨林裡嘗試此藤的感受,與這位小姐所描述的差不多,姑且借用一下。他回憶一次retreat的儀式場合,亦即「喝湯」儀式裡的經驗:     到底Ayahuasca的味道如何呢?我只能說那是我喝過世界上最難喝的東西,由於在黑暗中,所以我看不見它的顏色,感覺好像是喝下一整碗的用煙蒂熬煮的湯,要不是捏著鼻子一口氣喝下,我可能沒有勇氣喝完它,喝下後我立刻後悔了。  

  澳洲男生先喝,我是第二個。每一碗Ayahuasca的「準備」約需二十分鐘,所以當我喝完後沒多久,澳洲男生的藥效開始發作,他嚴重地嘔吐起來,雖然看不到,但那聲音非常令人難受。沒多久我開始覺得頭很重,突然一陣噁心抓起臉盆就嘩啦嘩啦的吐,完全不受控制。第一次大吐後,覺得身體變得輕鬆,但我再也不能保持坐姿而臥倒在地上,原本亢奮的朗誦聲轉變為低沉的單音調在我耳邊:「沙沙、沙沙、沙沙、沙沙……」的低吟。     沙沙、沙沙、沙沙……是幻覺嗎?我覺得自己正穿梭於草叢中,沙沙的草聲不斷,忽然一隻鷹從草叢中飛出,在我的上方盤旋,漸漸地越飛越遠,眼見牠快要消失在空中,我「感」到一個聲音在對我說:「一切都結束

了,let it go……let it go……」。     是幻覺嗎?一陣嘔吐又把我拉回臉盆前,沒有草叢也沒有老鷹,我很不舒服地想清醒過來,卻一直不斷地吐,大概是身體中所有能吐的東西都出來了吧。沒有力氣的又倒下,雖然可以感覺到身體的每一部分卻連手指也無法動一下。就在這樣半昏迷半幻覺的狀態下,我看到「未來」的自己!我知道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但就只有秒分之一的時間,我看到二個屬於未來的畫面。(見網路連結 www.bbkz.com/forum/showthread.php?t=125 )     這南美洲有名的致幻植物一直都是雨林地區原住民使用的聖藥。之所以稱為聖藥,是因為人們有病都會先找薩滿醫治

,薩滿有時使用這種植物療病,療程會讓病者從過去、現在、未來的「我」裡所看到的奇幻意象之中,獲得療癒,以身心靈社會的綜合面向,即社會的整體面向來看待疾病時,就會有這種全貌式的醫療方法,「配合其他草藥,死亡之藤成為雨林的導師」。     什麼?「植物是導師?植物會跟人說話?」台灣修行女孩,跟我這樣說。我追問:植物如何跟人說話溝通呢?薩滿如何成為其中的媒介呢?真令人好奇。她說她的法國男友比較清楚,也許可以直接問他。她邀請我們三人到她家坐坐聊聊,路上我開始幻想,他們家會不會像個「道壇」,有我從電影裡看來的巫毒教巫師的樣子,有美洲豹、仙人掌還有月亮以及叢林蛇樹等等的……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我會不會就嘗試了

這種植物呢?     等一下,我有家庭小孩,還能做這種事嗎?但我既然來了,也遇到了,沒有嘗試,卻只帶回一些常識,我會後悔的吧。加上這回秘魯行,就是希望能發現南美植物的民族學關係,如今這台灣女孩為我引介的植物,竟然能與人溝通,似乎打破了我對於植物只是客體,人是主體,主客兩分的思維,不但可以互為主體而且植物會成為主體來媒介你的天地人關係,這不是太令人驚豔了嗎?我該怎麼辦?我心裡禱告了一陣,看看我的妻子兒子,看看台灣來的先行者,我決定到她家裡再說。     為了了解植物如何與人溝通,一家三口來到台灣女與法國男的家,原來位於一家秘魯傳統麵包店的樓上,女主人先為我介紹了麵包店的特色,有機的噢,讓我對於她

家的環境有了一個溫馨的底蘊。從旋轉鐵梯徐徐爬上位於二樓的閣樓,他們的房子就是一間房而已,兼作客廳與臥房還有「禪房」。地上鋪著一大張素雅的草蓆,配上三面採光灑進的陽光,這溫馨的房間讓我們一家三口輕鬆自在。     羅大牌非常喜歡,四處探尋,男主人竟然拿出一籃玩具給他玩,我才發現一歲半的兒子開始與「物」之間有寄託關係了,能用玩具控制他,我們輕鬆了一點。      法國人叫Bebe,剛好也同音於西班牙文「嬰兒」一詞。真有意思,一切都好親切,就直接把他當baby了。Bebe也是超短頭髮,面色白晰,但大概因為長年在高原,臉上也有蘋果紅腮,眉毛寬正,兩耳上各打了三個耳洞,鑲有各三顆紅寶暖,鑽石閃、銀色溫的

寶石,彼此距離整齊,兩耳對稱呼應,使得他的五官透著正氣,凜然卻又可愛可親。      我直接趴下就著地上的「草」蓆摸來摸去並且開門見山問他,這是什麼草,他摸摸頭說不太知道,我順著繼續問,聽說你會跟植物溝通?是怎麼著?他馬上糾正我,不是的,是植物來跟我溝通。霹靂!我心中念:「見鬼了,如果我見鬼了,也不是鬼來看我,最多是我以為我見到鬼了,在晚上我特別有這種經驗。」植物來見你並且跟你說話。是這樣嗎?對!他說,尤其當我們想成為薩滿巫師,成為一個阿雅滑絲卡的導師時,我們必須擁有與植物溝通的能力,否則我們只是平常人,只能透過巫師理解植物的能力。      我問他如何獲得植物的訊息呢?他說是必須踏上diet

的路程,他所謂diet的意思大概是吃素,絕不吃葷,也不能有男女關係或複雜社會事物之紛擾,必須靜靜的一個人,常冥想,常靜坐,但最重要的是:吃的素食(植物)(vege)並不是靠自己喜好挑選的,而是植物來挑選你。又一個霹靂!我問:如果植物都不來現身,哪你不是沒得吃?!他說,他沒有發生這種事,他五年以來進出雨林師事叢林導師,在導師的帶領下,獲得大約十四種植物的現身,茹素如儀。      我插著問他,難道是植物跑來跟你說,「吃我!」「吃我!」?他笑著說,不是這樣,茹素期間,夢境會有許多意像,其中會有植物,一旦有植物,就要跟導師討論,就會成為自己的食物,常常是唯一的食物。換句話說,是植物來找你,透過吃食進

肚,來和你溝通嗎?我問。他說,差不多。我腦袋忽然擠出一個英文incarnation,就是化身合一,通常指神或精靈等超自然力量,通過某種方式,以人類或動物的形態,實體化出現在人類世界之中。但植物卻是與薩滿直接合一。這真是薩滿啊!但也讓我想到倪匡小說中的,好像是《植物人》一書吧,有個怪人晚上會行光合作用,誒~光合作用是與光合一嗎?我腦袋轉啊轉,拉丁美洲的魔幻寫實,在我眼前真正的出現了,原來拉美的魔幻寫實是有社會與文化的基礎的。     生活中其實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因果之間,如果我們很仔細地去追問,其實常常是經過一個類似於「魔術」的過程,但是你看不清楚其中手法,只能怪自己「幻」之,但如果我們把這「幻

」的過程,當作真實的,並且以理性的方式納入這個因素,魔幻寫實其實是一種重要的理性。與其說幻,不如說「換」好了。因為自己的不足,不知名的他者或目前尚未有能力辨識的他者,幻象地「換」給你一個不同於科學理性的「理由」。一旦你從日常生活中接受並承認這種知識論,你就很「拉美」囉。哈!如果有興趣,《百年孤寂》一書,就是令我至今都讓我有點幻聽幻想地實際的奇書。      這一陣子,我發覺,魔幻寫實法對於夫妻感情特別有用。比如說她就是要喝到咖啡,我想大概是咖啡樹,而且是某種咖啡樹硬是要和她合一,我就因此不會認為她是「上癮」而嫌棄她,或無趣地勸她少喝。尤其在我肚子餓想吃飯,她卻想找咖啡的時候,我就轉念想:有咖啡

樹要找她了,那我也就積極地陪她找咖啡,常常也有一杯可以喝,不是很好?而且有好咖啡喝的地方,環境與人都會很好,這不就是咖啡樹靈的指引嗎?還好,秘魯咖啡又好又價廉,我想莎莎早已成為coffee置換師了 ,至於會不會致幻,我不知道,但是咖啡卻提神,誒~      回到Pisac小鎮,一路上看到幾乎都是外國人之歐美人士,因此我可以看到法國男與台灣女還有眾委內瑞拉美女等,在夢幻般的客棧裏,有著英國腔的女主人及安第斯原住民「服侍」著你,而牆上與路上到處都是服幻藥、參禪、打坐、修煉的傳單與外國人士,可是這個「產業」幾乎都與當地人無關。顯然這個Pisac城是個「飛地」,如果不告訴你經緯度,你會以為在歐美的某個

小鎮,「夢幻飛地之城:Pisac (我們心中給他的命名與地位)」,因此這裡可以有所謂師事亞馬孫叢林薩滿的法國籍巫師候選人。      這裡的喝藥致幻儀式每週兩場,儘管所費不貲,幾乎場場爆滿,有人說有些場合幾乎百人以上。我問了一個住在Pisac已經四年半的美國人,他講著CNN似的英文說:這裡的喝藥儀式已經商業化了,一兩個導師怎麼服務一百個人?還要「全方位」(holistic)地照顧每一個人的身心靈!我們有了一個共同結論:the road to ayahuasca is sometimes holy but very often very commercial. 一旦商業化,神聖的真實面貌就越來越

難辨了,我再一次延用剛才的比喻:神聖的程度像是霧一般,要有耐性等他散去。哈! 感謝我桌旁這兩位戰後嬰兒潮世代出生,曾深度「兮皮」的「湯姆」與「哈克」以睿智的眼光與語氣跟我討論了這些,我竟然看到他倆小時候,小小無猜的頑童歷險記。我們聊完,一起看著來這裡的許多外國年青人,有追尋的面孔,有虛無頹廢的面孔,有天真無邪的面孔。而這位住了四年半的美國大叔湯姆說他四年前試過幾次,結論是:「你是真的,就會遇到真的,你是假的,就會遇到假的。」我問他身邊來探訪他的美國朋友哈克有沒有試過,他說,「我曾經試過『所有』,但我依然是鑽井工人」。他看看他身邊這位已經來此四年多的朋友哈克,兩個人一起給我一個眼神,充滿歷盡滄桑

的睿智似乎告訴我,「過去現在未來都需要,但是當下最重要」,於是他們一直跟我談中國人的「當下」觀。我臭蓋之間發覺,迷幻的程度,只是要知道你能多清醒。      至於法國薩滿候選人,他說他在等ayahuasca 來告訴他,與他「合一」,這樣他就可以成為「正式」的薩滿來服務人群了,但他已等了兩年多囉,我鼓勵並要求他說,當你成為之時,請告知我,我想成為你的學生。我們以歐式的頰吻告別,我想我們已是朋友,希望這些緣分能再續。關於致幻植物之種種,剛好好友Petra Wu修女在 facebook引述一句話,抄來作為我的代結論:      若你不是已經找到祂,你便不會去找祂。(Pascal)      遊記說到

這裡,再引述本書第二十一章要請讀者進入一個「介於迷幻與魔幻」的世界:      思考為什麼大自然或上帝創造了DMT同樣令人著迷。各種各樣的植物和人類的身體合成靈性份子,在生物學或進化上有什麼優勢?如果DMT確實是在我們生活中極度緊張的時刻釋放的,這是一個巧合還是有意的?如果是有意的,目的是什麼? 二、什麼是DMT? 一九五〇年代,匈牙利化學家和精神科醫師史蒂芬‧撒拉(Stephen Szara)讀到關於LSD和麥司卡林具有轉變心智的深遠效果後,便向山德士化學公司(Sandoz Laboratories)訂購了一些LSD,打算開始進行自己的研究以探索意識狀態的化學作用;然而由於匈牙利是

位於鐵幕後的國家,瑞士的山德士藥廠不願冒險讓具有威力的LSD落入共產主義者手中,因此拒絕了他的採購要求。不屈不撓的撒拉隨後發現了有論文在描述DMT存在於亞馬遜的致幻鼻煙中,隨即於一九五五年在他布達佩斯的實驗室裡合成DMT。  撒拉口服下的DMT劑量越來越高,但是仍然沒有任何感覺;他曾嘗試過口服整整一克的DMT,比LSD的活性劑量要高出數十萬倍。他開始懷疑是否是他腸胃系統中的某些物質抑制了口服下去的DMT發揮作用,或許DMT需要透過注射到身體內才能產生效果。他的預感是對的,後來的研究發現人體的腸胃系統存在一種作用機制:DMT一旦口服下去就會立刻被分解,而南美洲原住民早在幾千年前就發現避開這種機制

的方法了。 遵循「研究者先試」的精神,撒拉在一九五六年對自己進行了DMT的肌肉注射。他用了我們現在已知能產生「完全」迷幻效果劑量的一半: 三到四分鐘時,我開始感覺到視覺在起變化,和我讀過霍夫曼關於LSD的描述以及赫胥黎關於麥司卡林的描述十分相似……我感到異常興奮。很明顯地,這就是秘密所在。 之後他又加倍了劑量,他這樣寫道: 身體的一些徵象開始顯現,例如刺痛感、顫抖、輕微噁心、瞳孔放大、血壓和心率上升。同時,極其清晰的現象,如看到的物體殘影、視覺上的錯覺、假性視幻覺,隨後出現真的視幻覺。這些幻覺由移動著的炫彩東方風格圖形所組成,接著我看到美妙的場景迅速地變化著。人們的臉看起來仿佛像是面具一般。我

的情緒狀態提升,有時到了狂喜的程度。我的意識完全被視幻覺佔據了,而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它們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根本不知道周圍的環境發生了什麼。四十五分鐘到一小時後,這些徵象消失了,我可以描述剛剛發生的事了。

張徐展《紙人展》系列作品之藝術精神研究——兼談與尼采存在哲學之關聯

為了解決克麗歐佩特拉的鼻子的問題,作者吳書媛 這樣論述:

動畫對於張徐展而言,是與這個荒唐又沈悶的社會重新連結的方式之一。個體在面對大環境下的不安無處發洩,便只能逃脫到夢境裡,因此創作對於張徐展而言就是建構一個烏托邦,擅長以魔幻的手法帶領觀眾用不同的角度觀看,創作中處處可見怪誕、詭譎的風格,在如夢如幻的錄像裡做自己的主人,然後對世態的謬態進行揶揄。本研究將以張徐展從2013-2017年開始製作的《紙人展》系列錄像為研究目標。由於《紙人展》系列錄像可說是張徐展創作歷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將他的早期手繪動畫與近期紙偶動畫區分開來。同時,因為他的紙偶錄像裝置在當代錄像藝術中獨樹一格,因此《紙人展》系列裝置錄像不論是對於張徐展本人抑或是在當代錄像藝術都具有

其重要性。筆者認為不論以紙紮作為影像的素材亦或作品核心要傳達的內容皆與生死衰亡以及人生的茫然感有關,這些議題與存在主義所追尋的個人價值是可以連結起來的。筆者以文獻作為基礎,再藉由實際觀展與訪談更了解《紙人展》這個系列錄像,經由符號學解構《紙人展》紙偶錄像的影像內容,接著探討其表現形式,最後以尼采的存在美學切入,對作品進行分析。本文以色彩、時間、音樂、空間等不同面向,分析《紙人展》系列錄像的表現手法,發現張徐展藉由紙偶身上的色彩,轉化糊紙品的形象,並透過大面積的場景顏色與燈光的搭配,塑造出不同的情境;而動態影像的循環播放或是片段性影像的呈現,也強化了錄像物件的美學以及作品與觀者之間的互動;此外,

錄像裡頭的音樂以及作品以不同的敘事手法在空間呈現,也是張徐展錄像創作中,很重要的一環。《紙人展》系列錄像的每件作品,張徐展都為其搭配上各自專屬的曲調,重現出每個空間的家族回憶;並在作品展出時,透過不同的空間投射與媒介之間的轉換,帶給觀者不同的觀看經驗。最後,本文以尼采的藝術審美觀點分析《紙人展》,筆者認為張徐展的紙偶錄像不僅體現了日神阿波羅的造型藝術之美與酒神戴奧尼索斯的肢體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展現了酒神在面對悲劇時死而復生的精神與振作,並帶出光明的面向。

秘魯傳說

為了解決克麗歐佩特拉的鼻子的問題,作者(秘)里卡多·帕爾馬 這樣論述:

本書是秘魯作家裡卡多·帕爾馬的代表作品,“傳說”是裡卡多·帕爾馬創造的一種新的文學體裁,一種把歷史紀事、逸聞傳奇和風俗故事融為一體的秘魯式文學。書中講述的故事自印卡時期始,到共和國時期結束,通過豐富的想像、巧妙的藝術創作,將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鮮活地凸現出來,生動地再現了三百年間秘魯的歷史風貌。 關於“傳說”的創作,它的出發點或藉口,可以是一個歷史事件,一個則未被證實的傳聞,一則珍聞掌故,一件人物傳奇,一句諺語或俏皮話,一個成語……題材確定後,以這個事件或人物(或擬人化的東西)為核心,運用想像力進行藝術加工,結構情節,編織對話,描寫人物,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裡卡多·帕

爾馬(Ricardo Palma,1833—1919),秘魯作家、學者,著有《秘魯傳說》《和聲——一個流亡者的書》《西番蓮》等。帕爾馬生活在秘魯的動盪年代,曾參與過反抗殖民統治的戰鬥,也曾在政府中擔任公職。1883年南美太平洋戰爭之後,受任秘魯國立圖書館館長,查詢搜集大量的秘魯圖書檔案,使毀於戰火的國立圖書館重獲新生,並從塵封已久的圖書、史籍和檔案中發掘出大量題材,運用豐富的藝術想像,創造了“傳說”這一文學體裁。 前  言 印卡和征服時期(……—1533) 帕利亞— 瓦爾庫納(印卡時期) 佩德羅·德坎迪亞(1531) 精于棋道的印卡王(1532—1533) 殖民地時期(15

33—1820) 奧斯特利亞王朝統治時期(1533—1700) 替罪羊(1533) 一吻殉節(1534) 一場擊柱比賽(1535) 我也許願意,也許不願意(1535) 斗篷騎士(1541) 大力士堂阿隆索(1542) 聖主聖地牙哥的馬(1542) 叛徒洛佩·德阿吉雷(1544) 法官的三條理由(1544) “別給了你黑麵包,還想要甜餡餅”(1544) 已經犯的和將要犯的過錯(1544) 聖安東尼奧的愛情表示(1544) 死後的一個嘴巴(1544—1546) 修士們的口頭禪!(1546) 庫斯科的皇家行刑官(1547) “駱駝鼻子”(1547) 魔鬼的紅寶石(1547) “偷雞不著蝕把米”(15

50) 別人圍牆裡的果子(1551) 一心做媒的總督(1556—1561) 薩帕塔上尉(1558) 魔鬼附身的女人(1561) 裙— 袍的鬧事(1561) 死人復活(1561) 偷盜頭骨(1565) 我叫教會!(1575) 羅莎的玫瑰園(1581) 聖羅莎的蚊子(1581) 美人中的美人(1583) 騎在了驢身上,就不怕鞭子抽(1591) 秘魯的政府(1600) 該詛咒的人(1601) 女人與老虎(1601) 紅斗篷、白坐騎和“嘟隆—咚—咚”鼓(1603) 奇跡總督(1604—1606) 一件違背誓言案(1607) 人類的始祖亞當長沒長肚臍?(1607) 方濟各會會士與耶穌會會士(1615)

借一還百(1616) 兩隻性情溫和的小鴿子(1616) 聖母的騎士(1617) 詩人總督歷險記(1618) 聽其言觀其人(1618) 理髮匠真有福!(1620) 善人和罪人(1625) “走吧,毛驢!生就的窮命成不了闊佬!”(1630) 伯爵夫人藥粉(1631) 利馬的聖徒弗賴馬丁·德波雷斯為什麼不再創造奇跡了?(1639) 名譽要以生命來抵償(1640) 修女與卡爾特會僧侶(1640) 卡塔麗娜·萬卡的秘密寶藏(1642) “聖徒聖女間,築牆要當先”(1646) 蒙面幽靈(1651) 異端總督與刁鑽的敲鐘人(1656) 快刀斬亂麻(1664) 喝吧,神父,這樣你就痛快了……!(1668) 操

縱選舉的總督(1669) 普諾女人,會召羊皮口袋的女人(1672) 啼哭的聖嬰(1675) 以此為戒(1675) 別拿火藥當兒戲(1679) 被傳訊的女人(1688) 銀手臂(1689—1705) 一件控告上帝案(1695) 母 愛(1696) 聖約瑟的罩袍(1696) 聖阿古斯丁教堂的幽魂遊行(1697) 波旁王朝統治時期(1700—1824) 捕鼠陷阱(1715) 活著的死人(1716) 一位任性的利馬婦女(1727) 她的髮辮(1734) 浪子回頭(1746) 懲罰叛徒(1749) 利馬城裡的四個P(1750) 宗教法庭的一名罪犯(1751) “佩里喬利”的乖戾言行(1762) 拿撒勒人

(1763) “出風頭的是我卡斯特利亞諾斯!”(1768) 西裡洛判案(阿馬特總督時代) 一位利馬婦人的尊嚴(1780) 廷塔州郡守(1780) 行刑手潘喬·薩萊斯(1795) 命中註定(1801) 一出隱秘的戲劇(1801) 女扮男裝(1803) 一隻鞋露了馬腳(1805) 阿瓦斯卡爾的妙計(1805) 聖星期五的受雇哭喪婆(1807) 比卡耶哈還壞(1815)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1816) 兩個塞瓦斯蒂安(1817) 獨立時期(1821—1830) 因諾森特·“雀鷹”(19世紀20年代) 時間—土鍋—我們必勝(1821) 關於國歌的傳說(1821) 勳章的暴亂(1823) 玻利瓦爾省的公

正懲罰(1824) 麵包、乳酪和糖渣(1824) 解放者與獨裁者的書信往來(1825) 懺悔的秘密(1825) “聖西蒙·加拉巴蒂略”節(1826) “緩 流”(1826) 二百萬(1826) 玻利瓦爾省的最後一句話(1830) 共和國時期(1833—18××) “命瑤利州敲鐘!”(1834) 死摳字眼(1835) 神父復仇記(1843) 一隻微型炮的故事(1849) 一盒香煙(1880) 一名遊擊隊員(1883) 其他傳說 利馬諺語數則(無年代) 瑣事兩件(無年代) 關於聖馬丁紀念碑   附錄:裡卡多·帕爾馬年表(1833—1919)   廣袤富饒的拉丁美洲具有悠久的歷史

和燦爛的文化,反映這片大陸多姿多彩社會生活的文學具有獨特的風格和不朽的魅力。隨著“文學爆炸”的轟動,拉美優秀文學作品的譯介和評論工作,在我國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和聲勢。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巴勃羅·聶魯達、加西亞·瑪律克斯、奧克塔維奧·帕斯幾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及一大批聲名卓著的作家的作品,已經譯介到我國,引起廣大讀者的濃厚興趣,並為許多作家所借鑒。 在我們介紹和研究諸多現、當代作家以及他們那轟動世界的作品時,我們也沒有忘記,拉丁美洲出現過許多在世界上稱譽一時、具有不衰的藝術價值、名垂世界文學歷史的作家和作品,秘魯作家裡卡多·帕爾馬的《秘魯傳說》就是這樣一部古典精品。 裡卡多·帕爾馬生活在秘魯

歷史上的動盪年代(生平詳見“附錄:裡卡多·帕爾馬年表”)。當時,國家雖已獲得獨立,但軍人考迪羅爭權奪利,內戰頻仍,民不聊生。作為一名熱血青年,他痛感國家政治混亂,人民困苦,自然接受自由主義思想,參加政治鬥爭。他更是一位堅定的愛國者,當西班牙軍隊捲土重來,企圖恢復在秘魯的殖民統治時,他拿起槍桿,參加保衛卡亞俄的戰鬥;南美太平洋戰爭中,智利軍隊的炮火焚毀了他在米拉弗洛雷斯區的房屋,他又投身保衛利馬的戰役,為祖國的命運浴血奮戰。 里卡多·帕爾馬對袓國的一大貢獻,是他在擔任圖書館館長期間做出的艱巨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績。他自一八八三年至一九一二年傾注將近三十年的心血,以國家主人和文人的高度責任感,請求美

洲作家和新朋舊友捐贈圖書;他用螞蟻一樣的勤勞和耐心,查詢和收集大量的秘魯圖書檔案,使毀於戰火的國立圖書館獲得新生,為保存和發展民族文化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 里卡多·帕爾馬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多學科學者,在本國歷史和語言學方面都有建樹。作為作家,裡卡多·帕爾馬的創作道路是曲折的。最初,他同十九世紀中葉後的許多拉美作家一樣,政治上受到獨立時期愛國主義思想的激勵,文學上接受統治歐洲的浪漫主義運動的影響,在創作上模仿他們的歐洲老師。《詩集》《和聲—一個流亡者的書》和《西番蓮》幾部詩作都屬於這類風格。此外,他還著有詩集《民間歌謠和金銀細工》,文學和版本論文集《垃圾》及歷史劇《羅迪爾》等作品。 但是,里卡

多·帕爾馬的可貴之處,在於他沒有在浪漫主義運動裡故步自封,而是逐步擺脫浪漫主義的束縛,在本國豐富的歷史中發掘題材,專門描寫本鄉本土的風尚和生活,走上自己的創作道路,實現了從模仿到獨創的飛躍。他在擔任圖書館館長後,從塵封已久的圖書、史籍和檔案中發掘出大量題材,運用豐富的藝術想像,獨闢蹊徑地創作了別具一格的《秘魯傳說》,奠定了自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所謂“傳說”,是里卡多·帕爾馬創造的一種新的文學體裁,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一種把歷史紀事、逸聞傳奇和風俗故事融為一體的秘魯式文學。關於“傳說”的特點,智利文學評論家、文學教授阿圖羅·托雷斯—裡奧塞科說,它“是一種短篇速寫,既不是歷史,也不是軼事或者諷

刺小品,而是三者之中抽出的精華”。更明確地說,“傳說”“不同於短篇小說,不同於民間故事,不同於諷刺小品,也不同於歷史逸事;它是介乎這四者之間的東西”。這兩段話概括了“傳說”內容和藝術上的特徵,因此可以說,它是根據歷史逸事和民間故事創作的一種諷刺性的短篇速寫。 “傳說”的創作非常簡單,它的出發點或藉口,可以是一個歷史事件,一個並非確切的事件,一則珍聞掌故,一件人物傳奇,一句俏皮話,一個成語……題材確定後,以這個事件或人物(或擬人化的東西)為核心,運用想像力進行藝術加工,結構情節,編織對話,描寫人物,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傳說”的結構大體相似,其發展線索幾乎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篇首多有幾句開場白,

用戲謔、巧妙的語言說明作者怎樣獲得靈感要寫這篇“傳說”。然後是“傳說”的主要部分,敘述主要事件和故事衝突,同時插入不少題外話,通過場面變換、人物言行和情節突變交代出一個完整故事。最後,在故事當中或結束以後,用或機智、或幽默、或玩笑、或諷刺的筆調,明確或含蓄地講出故事在生活哲學方面的寓意。 《秘魯傳說》共計十卷,包括從印卡時期到共和國時期的傳說共四百五十三篇,其中殖民地時期三百三十九篇。《秘魯傳說》不是一部有頭有尾、以主要事件或人物貫穿始終的鴻篇巨制,而是由各自獨立的一篇篇“傳說”結集而成,但就是這些零散的“傳說”,猶如一幅幅五彩繽紛的畫面連綴在一起,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從印卡帝國到十九世紀三十年

代三百年間的歷史風貌。印卡人的美麗傳說、皮薩羅殺害印卡王阿塔瓦爾帕、征服者之間的血腥爭鬥、西班牙人的殘酷統治、印第安人的武裝暴動、波瀾壯闊的獨立戰爭、軍閥之間的連年血戰、南美太平洋戰爭中秘魯軍民的愛國壯舉,等等,都在帕爾馬的筆下再現出來。但帕爾馬更感興趣的是殖民地時期,描寫這個時期的“傳說”占了絕大部分—三百三十九篇。這些“傳說”表現了統治者的巧取豪奪、草菅人命,他們之間的鉤心鬥角;歷史名人的趣聞軼事;下層民眾的機智幽默;利馬社會的生活圖景和風俗時尚……構成一部本國社會生活的歷史。 帕爾馬不是乾巴巴地講述歷史,而是通過豐富的想像,進行巧妙的藝術創造,使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鮮活地凸現出來。在這樣

講述歷史的過程中,帕爾馬寫了秘魯三百年間上至最高統治者、下至市井小民的各色人等:總督、主教、法官、神父、貴族、富商、征服者、殖民官員、起義領袖、律師、下級官吏、修士修女、小手藝人、小工匠乃至奴隸、家僕,等等。這些人物有的于史有據,有的來自多年前的故紙堆,有的來自民間口頭傳說,但經過帕爾馬的天才之手,往往寥寥數筆,幾個簡單的動作表情,不多的言談話語,就成了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呼之欲出的藝術形象。特別應該指出,帕爾馬寫得最好的是利馬婦女,在許多作品中描寫了不同的女性形象,把她們優雅俏皮、機智大膽、多情又信教的特點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總之,《秘魯傳說》就是通過這樣的故事和人物,再現了既悲慘又

優美、既莊嚴又滑稽、既等級森嚴又無偏見的利馬社會,把秘魯的歷史生活繪成一幅多姿多彩、令人賞心悅目的廣闊畫卷。 帕爾馬不僅是研究語言的學者,也是駕馭語言的大師。他在《秘魯傳說》中的敘述簡潔明快,曉暢生動,富有藝術魅力。他使用的語言以當時標準的西班牙語為主,同時採用了大量“西班牙美洲”特別是秘魯語彙,還借用了一些印第安語,使作品讀來更為親切自然。再者,當情節發展、人物描寫需要,或者作者情不自禁、有感而發時,經常插上一段多含諷刺、詼諧意味的短詩或民謠,或信手拈來言簡意賅的西班牙成語,不僅給故事和人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閃耀出帕爾馬睿智、幽默的火花。 裡卡多·帕爾馬歷經幾十年創作的十卷《秘魯傳說

》,獲得了極高的評價,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不少人起而模仿,但均為“東施效顰”,沒有一部能與之媲美。《秘魯傳說》是秘魯文學遺產中一顆光彩奪目的寶石,是帕爾馬對拉美文學的偉大貢獻。“裡卡多·帕爾馬的作品可能是秘魯文學最寶貴的財富……只有很少的西班牙美洲作家獲得像《秘魯傳說》作者這麼高和這麼當之無愧的聲望。……在秘魯,他被尊為‘文學鼻祖’。”然而帕爾馬作品的意義還不止於此,它是逐步脫離西班牙的文學規範,走向發現本土藝術才能的第一步。因此有人說,他“通過漫長、卓有成果的作家生涯樹立了自己的豐碑。全世界都推崇他的文學創作,讚揚他是美洲文化當之無愧的代表”。 《秘魯傳說》出版後,立即引起秘魯、拉美以及歐洲

的強烈反響,不同版本已經“周遊了世界”,其文學地位歷久不衰。我國讀者對《秘魯傳說》也不陌生。早在一九五九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就出版了白嬰先生的譯本,選入二十七篇。現在這個譯本以安德列斯·科塞洛選編的兩卷本(哈瓦那:颶風出版社,1971年)為藍本,同時從阿根廷科德克斯出版社和秘魯出版總公司一九五八年四卷集版本中選譯了數篇。所用古巴版本有兩大優點:一是篇目經過編者篩選,在目前我們無力出版全集的情況下,不失為一條“捷徑”;二是選入的篇目依故事發生的年代排列,在篇題後面明確標出,並且分別歸入秘魯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這在見到的其他版本中是沒有的(阿、秘的四卷本收得全面,包括前九集的所有篇目,以發表先後排列

)。我覺得,這種編排方法正好體現了《秘魯傳說》藝術地再現秘魯三百年歷史的意義,使讀者明確地知道故事發生的年代,更好地理解篇目的內容,瞭解當時的時代風貌,所以選譯時以此為基礎。 這個版本選譯《秘魯傳說》一百一十五篇(包括1959年白嬰譯本七篇),雖然較前譯本增加許多,也僅及原作篇目的四分之一。選譯的標準一是故事有趣,二是內容有代表性,三是注意各歷史時期比重平衡,總之,試圖部分地再現原作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如果讀者能從“傳說”中得到一點歷史知識,從故事內容中得到一點感悟和啟發,從作者詼諧幽默的文筆中得到一點愉悅甚至報以會心的微笑,那將是對譯者的最大褒獎。     白鳳森 一九九六年二月於北京團

結湖  

圖畫書的「自我領域」主題探究—以「好書大家讀」入選作品為例

為了解決克麗歐佩特拉的鼻子的問題,作者郭孟鵑 這樣論述:

圖畫書的主題分類非常多元化,如信誼出版社主要分為「自我成長」與「人際關係」兩類。臺灣英語雜誌社分為人格、情緒、生活習慣、社會行為、認知、創造六類。黃迺毓的《童書非童書》,把它分類為:幼兒、生活、人際、動物、自然、想像、知識、品格、特殊話題篇。不同的分類法代表著不同的觀點。兒童生活經驗是統整性的,也是主題式的,因此筆者以傅佩榮所提出的:「自我領域」、 「群體領域」、「自然界領域」、「超越界領域」,四大領域作為圖畫書的分類。其中的「自我領域」又分為「自我認識」、「自我定位」、「自我成長」、「自我超越」四個階段。本次研究的範圍是以民國八十八年至九十六年「好書大家讀」入選作品的圖畫書類,做為研究的對

象,分析圖畫書主題分佈的概況,共分為六章。論文第一章為緒論,敘述研究動機、目的、方法,以及相關文獻探討,藉由過程的回顧,思考本文能深入及提供的新觀點。第二章圖畫書中的「自我認識」。本研究將「自我認識」分成「認識生理」與「認識心理」。希望藉由圖畫書分配的概況以及各主題不同的內涵、特色來做更進一步的探討與分析。第三章圖畫書中的「自我定位」。本研究將「自我定位」分成外在與內在的「自我定位」。希望藉由圖畫書分配的概況以及各主題不同的內涵、特色來做更進一步的探討與分析。第四章圖畫書中的「自我成長」。本次研究的圖畫書主題,多數集中在本章。本研究將「自我成長」分成「知的成長」、「意的成長」與「情的成長」。希

望藉由圖畫書分配的概況以及各主題不同的內涵、特色來做更進一步的探討與分析。第五章圖畫書中的「自我超越」。本次研究的圖畫書,「自我超越」所佔的比例最低。本研究將「自我超越」分成「平面的自我超越」與 「立體的自我超越」。希望藉由圖畫書分配的概況以及各主題不同的內涵、特色來做更進一步的探討與分析。第六章結論。結論就研究結果與建議兩部分來進行。研究的結果我們再分成「圖畫書的主題分布」與「圖畫書的內容分析」來進行討論。最後並提出建議提供後續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