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方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全球地方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TimCresswell寫的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長三角(權威訪談)--時政--人民網也說明:浙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參與者、積極推動者和直接受益者,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3周年之際,記者專訪了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育學系 林振春所指導 李曉菁的 風險社會中的地方知識建構研究 - 以環境教育課程的規劃與實作為例 (2021),提出全球地方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風險社會、地方知識建構、全球地方化、反身性現代化、環境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陳芷凡所指導 章雅琦的 瓦歷斯‧諾幹的雙崎文學與文學地景 (2020),提出因為有 瓦歷斯.諾幹、雙崎文學、文學地景、人文地理學、非地方、地方感、全球地方感的重點而找出了 全球地方感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灣流行音樂的全球與地方則補充:全球 化與無感的空間(作為生產/消費的空間). • 地方的 ... 全球的不連續體文化形構vs地方的歷史、經驗等等 ... 全球與地方、統合與解體、光明的未來與災難(promise.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全球地方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為了解決全球地方感的問題,作者TimCresswell 這樣論述:

  什麼是地方?地方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甚至可以說人文地理學就是地方的研究。但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包裹於常識裡面的字眼,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兩者的交纏使得這個名詞充滿了魅力。你搬進宿舍裡,貼上海報,在桌上放一些書,等等。然後,這個空間就變成了你的「地方」。北緯40.46度、西經73.58度,對你可能沒什麼意義,但如果我們知道那指的是什麼「地方」,感受可能就大不相同。以「地方」來說,那是:美國911事件,紐約曼哈頓被炸掉的雙子星大樓的所在地。   本書使用新聞、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實例解釋抽象概念,追溯1950年代以來「地方」概念的發展,思考人與地方如何產生情感聯繫,我們如何認同、記憶、

想像某個地方,又如何排斥某些元素進入「我們的」地方,並思索「地方特色」是否因為全球化的席捲而消失殆盡。 作者簡介 Tim Cresswell   威爾斯大學社會與文化地理學教授,著有《安適其位╱不得其所》(In Place/Out of Place, 1996)與《美國遊民》(The Tramp in America, 2001),並擔任《關注電影》(Engaging Film, 2002)和《啟動地方,定位移動》(Mobilizing Place, Placing Mobility, 2003)的共同編者。

全球地方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昨天國民黨主席選舉,前主席朱立倫以85164票勝出,將再次領導國民黨。朱立倫勝選感言強調將會整合黨內,團結面對未來各項公投與選舉。有學者分析未來朱立倫整合過程首要課題,將是統整黨內對兩岸議題的不同意見。另外明年九合一地方選舉與2024總統與國會大選要如何提名,也是黨內整合順利與否的重要關鍵。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44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風險社會中的地方知識建構研究 - 以環境教育課程的規劃與實作為例

為了解決全球地方感的問題,作者李曉菁 這樣論述:

風險社會以「反身性現代化」思維對全球化中環境、科技、政治、文化乃至個人主義化的生存處境與知識學習進行反思。本論文從反思模式的經驗研究出發,目的在於探求全球風險社會情境中,異質教學場域如何透過知識建構與教學策略的反思與轉化,產生屬於地方的知識與實作理論結構,以此回應風險社會對反身性現代化的關懷。質性研究主要包括反身性的詮釋與紮根理論「資料驅動」和「理論驅動」雙重詮釋方法,蒐集資料的方法則為參與式觀察和個案研究,以「南港社區大學南港學學群」與「元智大學桃園文化廊道 USR 與地方多元文化課群」做為兩先導研究,以「學習型社區營造三維結構理論模型」驗證兩場域在知識建構與實踐過程中與地方社區連結的心態

、活動與策略等維度。主要的個案研究以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生態與環境想像」的環境教育課堂為主體,資料蒐集時間從 2016 到 2021 年,對象是課程參與的教師與學生,以 MAXQDA 紮根理論方法分析 320 名校外教學學生心得,從課程校外走讀後的個人書寫行動可形塑能動性的微觀角度,發展出「校外走讀教學三明治結構模型」,此結構透過編碼過程發現參與課程的學生能產生出對「地方知識建構」、「全球地方感」與「風險社會中的反思」三個向度的書寫,可見課程有助於地方事實、概念、程序與後設認知知識的建構,這種探索式的知識建構也有助於釐清價值觀。透過知識建構與連結真實地方情境的學習規劃,有助參與者深化與表達反思

,也可推論對風險社會可能衍生的問題與副作用的反思能力原本就存在每位成人學習者自身。結論部分對照理論結構模型與三個研究案例,導出結構賦能、參與能動與學習永續的觀點,也就是知識建構與教學實踐的互動對話可使課程建構的結構與參與者的能動相互驗證、平衡與調節。結構賦能,透過反身思考,可激勵能動者在跨越時空的複製中藉此結構進行自我調整與創新,也能回頭催化結構自身進行內部調整,讓對過往的思考與未來的創造產生連結與互動。透過地方知識建構的理念營造出複數、多樣化的學習場域和社群,而作為課程參與者的社會大眾透過持續參與、互動和反思「地方」,也能激發持續社會建構的學習型理性與對未來的創造型思維。將此創造型知識融入真

實生活情境中,亦有助於面對充滿未來不確定性的風險社會。

瓦歷斯‧諾幹的雙崎文學與文學地景

為了解決全球地方感的問題,作者章雅琦 這樣論述:

本論文討論瓦歷斯.諾幹環繞其家鄉部落雙崎(M’ihu)所發展出的文學作品及其文學地景作者創作歷程可劃分為三階段:原運時期(1985-1994年)、部落回歸時期(1994-2000年)、後九二一大地震時期(2000-2016年)。本文將採用人文地理學概念作為分析工具,探究作者各階段部落書寫與文學地景建構的特色與重點,及其與作者文化認同、族群意識的關聯。第一階段:原運時期(1985-1994),援引馬克.歐傑(Marc Augé)的非地方(non-places)概念探究東崎路、自由國小。此二處具有的「通道」特質加速人員移動往來,威脅作者欲鞏固的根植感。藉由抗拒這兩個非地方,作者敘寫空間越界致使的

認同衝突,批判都市化與文化霸權。第二階段:部落回歸時期(1994-2000年),採用大衛.哈維( David Harvey)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與戰鬥性批判主義(militant particularism)觀點,析論瓦歷斯形塑雙崎特殊性的方法——包括將非地方轉換地方,分別由重構歷史、描繪日常空間等途徑建構地方感。此時期孕育大量部落山川景貌、新舊地名對照的地誌描寫,伴隨大安溪共享流域區域認同的浮現。第三階段:後九二一大地震時期(2000-2016年),運用朵林.瑪西(Doreen Massey)提出的全球地方感(A Global Sense of Place),討論《七日讀

》的部落風災地景書寫如何與拉美文學互文參照。作者描寫有「靈」大自然的創傷與憤怒,說明原住民生態智慧與土地倫理的當代重要性。此外,亦探究《戰爭殘酷》如何將雙崎描繪為眾多族群、文化交匯之地,以該處的社會關係說明地方與世界的連結,並列雙崎與世界各地受壓迫民族,以該地對戰爭遺緒的正向轉化為普世性暴力提供出口。從雙崎文學與文學地景的歷時性演變,可發現瓦歷斯將其族群意識與身分認同投注於在地化素材的書寫,成就山林、溪流、聚落等,處處有情感與記憶的廣闊文學地景。作者對世界歷史與局勢的敏於覺察,讓雙崎文學跳脫原住民族文學鏤刻山海的既定印象,成就全球在地化,在地全球化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