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現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全球暖化現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VaclavSmil寫的 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 和西川有司的 天崩地裂的科學預言:天啟末日真會到來?人類有能力阻止或只是無助地等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 -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也說明:全球 氣候系統變動. 暖化現象已經造成地球一些氣候系. 統產生明顯改變。雖然早在20世紀初已. 有科學家阿瑞尼士(S. A. Arrhenius,. 190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提出CO2對.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方言文化所出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 王嘉瑜所指導 林雨慶的 探討使用巨觀或微觀表徵於溫室效應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概念學習與態度之影響 (2021),提出全球暖化現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溫室效應、巨觀與微觀、表徵、認知負荷、心智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陳君瑜所指導 李珮綺的 桌遊融入國小環境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桌遊、環境教育、環境素養、行動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全球暖化現象的解答。

最後網站地球在20 年間「亮度」變低了!——地球暖化讓陽光反照率直 ...則補充:地球亮度的改變並不是近期才出現的新興議題,關於地球亮度的變化,科學家早在1990 年代前後便提出一種現象「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去解釋為何地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全球暖化現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這個世界運作的真相:以數據解析人類經濟和生存的困局與機會

為了解決全球暖化現象的問題,作者VaclavSmil 這樣論述:

全球百大頂尖思想家;橫跨能源、人口、科技領域的權威專家 「史密爾是我最喜歡的作者。」──比爾・蓋茲   病毒肆虐、晶片短缺、電力不穩、過度使用燃料…… 我們必須看清撼動全球經濟根基的七大困局 何為全球經濟的大挑戰?絕對是能源、小麥、病毒和氣候。 能源概括整個世界的運作,使人類可以生產糧食和材料, 種植一顆溫室番茄需要5茶匙柴油,1公斤的麵包需要80毫升的柴油; 能滿足全球需求量的鋼鐵、塑膠、水泥需要多少燃料? 作者呼籲人類應從過於樂觀的預測、政策中甦醒: 各國的脫碳目標不可能實現, 人造食物取代不了農作物…… 世界真正的現實面,影響經濟最主要的七大關鍵: 1.能源:人類有多依

賴化石燃料? 從19世紀起,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為60倍,20世紀增加為16倍,在過去的220年中,大約增加1500倍。2020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燃燒煤炭和天然氣。 2.食物生產:如何養活全球80億人口? 由於投入的化石燃料和電力日益增加,作物收穫量才會如此豐富,也能夠預測產量。如果沒有這些人為的能源補貼,就無法為90%的人類提供足夠的營養。 3.材料:氨、鋼鐵、混凝土和塑膠,如何主導世界經濟? 大型的基礎建設和消費者需求,都需要靠大規模的基本材料(塑膠、水泥、鋼鐵、氨)才能達成。生活中的塑膠材料無所不在,你摸摸手邊的滑鼠、筆電或正坐著的旋轉椅;1952年全球塑膠產量只有約2萬噸,

1950年增加到2百萬噸,2000增加到1.5億噸,到了2019年,增加到3.7億噸。 4.全球化:運輸和通訊如何讓世界緊密連結? 在1973年油輪運輸以原油和精煉過的產品為主,占總運輸量的一半以上,但是到2018年,貨物的運輸量增加到約70%,這個轉變不僅反映出亞洲(特別是中國)日漸成為全球主要消費品的來源地,而且反映出各國的整合和相互依存度都提高。 5.風險:病毒、飲食到天災,為何文明進步沒讓世界更安全、更健康? 現代社會已經消除或減少許多會致命或造成殘疾的風險,例如小兒麻痺症和分娩,但很多危險仍會繼續存在,天災人禍、飲食、疾病和日常活動中的風險。從食物中殘留的農藥到玩具或地毯中的致癌

物,隱藏在牆壁和嬰兒爽身粉裡的石棉,到人為破壞的全球暖化現象。 6.全球暖化:脫碳言之過早?富裕國家正落實減緩氣候變遷? 早在1958年,我們就清楚二氧化碳濃度加倍與實際暖化程度之間的關連,但我們選擇加倍燃燒化石燃料,過度依賴的結果導致我們很難斷然捨棄,否則就得耗費更高的成本。 7.生物圈退化:災難頻繁、資源匱乏、生育率低,如何面對作繭自縛的生存空間? 夏季大火、海平面上升,礦產枯竭、資源稀少、環境退化。我們不能確定未來人口是會增加到150億,或是縮減到48億,我們也不確定面臨的流行病是會更輕微,或是更嚴重,不過我們必須對未來打下好的基礎,結果會取決於我們所採取的行動。 作者為什麼寫這

本書? 人類的發展有許多值得讚許的成就,我們對物質世界和所有生命形式的了解,已經達到史無前例的擴展。 人類專研各式的知識,高度專業化卻讓知識變得晦澀難懂,鮮少人連世界如何運作都只有粗淺的了解,連小麥如何種植、鋼鐵如何製造都無法確實回答,甚至無知。 都市化讓都市居民和生產食物的方式脫節,也跟製造機器和設備的方式脫節。生產活動和機械化程度與日俱增,全球卻只有極少數的人,從事提供文明能源和構成現代世界的材料。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每年冶煉、鑄造和軋製的鋼鐵將近10億噸,但這些全都由中國14億人口當中不到0.25%的人完成,只有極少數的中國人會站在高爐旁邊。這種脫節的情況發生在世界各地

。 美國現在大約只有3百萬人直接從事食物生產的工作——實際犁田、播種、施肥、除草、收割、照顧動物的人,總共不到美國人口的2%。 麵包和肉品是怎麼來的? 一隻小豬多久會變成豬排,需要幾個星期? 現代世界中的很多人對答案毫無頭緒 本書致力於減少人類對世界的理解缺陷,並針對人類生存和繁榮最基本的主要現實狀況做說明,以科學的角度,解釋世界究竟如何運作,提供主導世界經濟的七大關鍵,讓人類更能意識到未來的限制和機會。

全球暖化現象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太平山青年商會

《愛~樹木Love Tree, Love L!VE -植出個未來》第三屆植樹活動

太平山青年商會昨日(三月二十四日 星期天)於坪洲復育區舉辦第三屆《愛~樹木Love Tree, Love L!VE -植出個未來》植樹日,本會誠邀太平山青年商會會員、各位分會會員、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分校)及上一屆參加者出席並贊助了多位青少年親身體驗一人一植樹造林的實際情況。籌委會仝人特此多謝各贊助者支持、近百人的參與及各會員的捐贈!

活動當日初段有驟雨,但天公做美,其後放晴,令大家可以在舒服的環境下到復育區植樹。是次活動分為簡介、示範及實踐三部份,青少年完成後獲得頒予証書。是次活動本會特別為受惠機構「香港綠色自然聯盟」捐款。香港綠色自然聯盟為一所非牟利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地球日委員會、世界濕地組織、HIMA FOUNDATION等組織聯合進行國際植林綠化工作,向學校和不同組織提供具啟發性的環保經驗,為弱勢群體和青年領袖訓練進行有關改變環境及社會的活動,建立生態恢復計劃等。

是次活動籌辦主席暨本會社會發展董事江芷恩及社會發展組副會長高松傑表示過往舉辦植樹目的為修復自然生態環境,然而全球暖化問題咎因於都市化的生活方式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推廣實踐節能減碳一事刻不容緩。

今年為加強對環境作出貢獻與教育推廣,本會將會在4月25日於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舉行活動(二)-《青商知識講座 暨 愛~樹木Love Tree, Love L!VE - 節能減排工作坊》,非常榮幸邀請了08年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甄偉僑博士及理工大學代表到場分享以行動証明支持與出席人士一同進行簽署約張儀式,從個人生活模式及態度改變實踐愛護環境,減輕全球暖化現象,為下一代留下純淨的地球。我們太平山青年商會再次誠邀各太平山人及各位分會會員出席是次講座。

最後,特別鳴謝(排名不分先後):

2013年會長張天智
2005年會長梁珮澄參議員
2009年會長楊健茹參議員

再次多謝大家的支持及參與,我們明年 2014 見!

關於太平山青年商會:

太平山青年商會乃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轄下十九分會之一,成立於一九七八年,是一個致力發掘青年人領潛能的非牟利組織。宗旨是為年青人提供發展機會以進他們創造積極的改變。現時,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擁有超過1,500名會員,來自十九個分會。

探討使用巨觀或微觀表徵於溫室效應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概念學習與態度之影響

為了解決全球暖化現象的問題,作者林雨慶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誌謝 iv目錄 v表目錄 vii圖目錄 viii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第二節 研究問題 3第三節 名詞解釋 3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範圍 5第二章 文獻探討 6第一節 全球暖化的教育議題 6第二節 對全球暖化現象理解和態度之評量 14第三節 融入粒子觀點的概念教學研究 17第四節 認知負荷對概念理解之影響 19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第一節 研究對象 25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25第三節 教學設計與流程 27第四節 研究工具 32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9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0第一節 融入巨觀表徵或巨觀+微觀表徵於溫室效應教學對概念理解之影響 40第二節 融入巨觀表徵或巨觀+微觀表徵於溫室效應教學對認知負荷之影響 44第三節 融入巨觀表徵或巨觀+微觀表徵於溫室效應教學對全球暖化議題態度之影響 47第四節 溫室效應議題的態度與概念學習成效之相關性分析與迴歸分析 48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第一節 結論 51第二節

建議 54參考文獻 56一、 中文部分 56二、 英文部分 56附錄一 全球暖化概念理解與態度量表 61附錄二 巨觀表徵與微觀表徵融入溫室效應教學之認知負荷量表 67

天崩地裂的科學預言:天啟末日真會到來?人類有能力阻止或只是無助地等待

為了解決全球暖化現象的問題,作者西川有司 這樣論述:

宇宙學大師史蒂芬•霍金最終預言: 人類的浩劫,百分之百降臨! 全球不時出現九級強震、巨大海嘯與極端天氣 毀天滅地的災難撲面而來之前, 我們能否阻止?還來得及嗎?   身處最易受災地區,台灣不可不知的科學真相──   ◆天災的發生,與地球的構造有何關聯?   ◆地球的碳循環系統,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氣候異常,真的源於人類的資源濫用嗎?   ★全球地震次數激增,溫室效應惹禍?!   美國總統川普始終堅持「全球暖化」是場騙局,否認其中有著「人禍」的因素。然而,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在2018年已發言警告:「對抗全球暖化,是攸關今日生死的問題。」長年推動環境保育的好萊塢明星哈里遜福特,也在

第七屆世界政府峰會中批評否認全球暖化現象的國家領袖,是「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面」。   全球暖化看似離我們很遠,但你不知道的是,氣候變遷可能讓台灣地震連連!雖然學界尚無定論,但全球暖化發生的同時,地震發生頻率和能量釋放規模的確年年上升,難以排除兩者關聯。地球本身有著自成體系的循環系統,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看似彼此獨立卻又緊緊相扣。倫敦大學的地球物理及氣候災害名譽教授麥圭爾(Bill McGuire)在《喚醒沉睡的巨人》(Waking the Giant)中就曾指出:脆弱的地殼斷層,對氣候變化相當敏感。當氣溫上升使地面冰雪融化,引起地表重量及壓力的變化時,就會影響地殼活動,造成地震或火山爆發,進而

帶來海嘯。   ★隕石撞地球不是電影,是預約十年後的滅世危機?!   直徑400公尺的小行星,可能在2029年、也就是距今10年後撞擊地球?你或許會以為這是災難電影中才會發生的情節,但現實是:這是2004年美國太空總署的觀測結果。得名自埃及神話中破壞、黑暗之神阿波菲斯(Apophis)的小行星99942,在初次被發現時,專家評估有高達2.7%的機率會撞擊地球,一度成為歐洲太空總署「堂吉訶德小行星防衛任務」的首要防範目標。   後來經過天文學家們的長期觀測與反覆推算,阿波菲斯可能撞擊地球的年分不斷往後推遲,目前已延至2068到2106。讓人擔心的是,從2015年起,受限於小行星的行進軌道被太

陽遮掩,最快要到2019年12月才會有重新觀測的機會,屆時的演算結果如何,恐怕又是另一回事了。   ★漠視災難風險,台灣三大城市恐遭重創!   據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insurance)的研究顯示,台灣的雙北、高雄和台南三大都會區,天災風險皆高居世界前十。防災機制的補強,已刻不容緩。如同莊子的寓言:魚在水中,卻不知水的存在;我們生在地球上,卻也對地球的種種缺乏足夠的了解。在長達46億年的地球歷史中,地球系統曾幾度在運轉時崩解,帶來重大災變與生態浩劫,若持續漠視,受害的只是人類自身。   本書將從何謂自然災害、與地球機制有哪些關聯等地科知識著手,探討地球熱能的釋放、與地函之間的關

聯、火山爆發、隕石撞擊等現象,並從宏觀視野及多方角度,為讀者剖析我們賴以生存的「活生生的地球」。 本書特色   ★地球運作系統,完整圖解!帶你一次看懂災難背後的科學,找到人類物種延續的生存之道。   ★極端天氣、海洋酸化、地磁逆轉、隕石撞擊,攸關未來10年的環境科學議題,完整收羅!   ★資源探勘專家提出深切警告:我們只有一個地球(There is no planet B.)。 好評推薦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桌遊融入國小環境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全球暖化現象的問題,作者李珮綺 這樣論述:

由於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與資源過度開發,促使溫室氣體濃度不斷上升,全球暖化帶來氣候變遷加劇,導致氣候災難不斷,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環境;為了環境永續發展,減少碳排放量與能源轉型已成為全球必須面對的議題,推動綠色能源邁向減碳目標、減緩氣候危機,勢在必行。「氣候變遷」、「能源資源永續利用」課程亦是十二年國教環境教育議題中之兩大學習主題,可見其實施的重要性。研究者期望透過桌遊融入環境教育課程教學,引導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提升學生的環境素養。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旨在探討桌遊融入環境教育課程的教學實施歷程、對學生環境素養的影響,以及學生對桌遊融入課程的學習滿意度。研究者以國小三年級27位學生為研究對象

,設計並實施桌遊融入環境教育課程,課程共十二節。本研究蒐集學習單、回饋單、課室觀察記錄與環境素養檢核表等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過程中並輔以一位協同教師,做為資料三角校正之依據。研究結果顯示:桌遊融入環境教育課程有效連結真實情境引發思考、富趣味性有助於學習;桌遊融入環境教育課程對學生的環境素養具有正向影響;學生對於桌遊融入課程多持正向回饋,認為桌遊融入能使學習更有趣、讓其心情愉快、能幫助其學習。教學過程中,可適度提升桌遊的挑戰性、適時引導學生「動手做」桌遊、將環境行動帶回家,以提升學生的專注力、成就感與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