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展期區分為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中山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班 葉高華所指導 張皓的 殊異的共同體: 南、北客家菁英的社會網絡(1987-1999) (2018),提出公文展期區分為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會網絡分析、本質化敘事、客家菁英、客家風雲、泛台灣客家認同。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公文展期區分為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殊異的共同體: 南、北客家菁英的社會網絡(1987-1999)

為了解決公文展期區分為何的問題,作者張皓 這樣論述:

  綜觀當代台灣公民社會運動發展歷史,1980年代以降一系列客家文化運動無疑為經典案例之一。隨著1987年《客家風雲》雜誌創刊、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及台灣民主化運動鼓吹「本土化」的刺激,使過往數十年在優勢國家政權主導下處於弱勢地位的客家人,對於自身族群認同感開始轉型,積極爭取權益,成為當代台灣所謂「四大族群」之一。  但在這層脈絡下,關於「客家」認同建構基礎為何的問題,在社會學取向與歷史學取向的研究者間引發不小爭論:歷史取向者認為「客家」此一集體概念已在很早之前便發源;社會學者則認為,當代台灣整體的「客家」族群認同實際為晚近(1980年代末期)基於社群整體的社會位置不平等認知才形成的政治

性集體概念,在此以前「客家」仍僅是文化性質的地方社會認同基礎(王甫昌 2003)。  本文無意延續關於「客家認同」本質及是否有所質變的爭論,轉而針對客家菁英的互動狀況進行考察,探詢「共識動員」的認同基礎是否能轉化為行動動員的關鍵動能,並且主要處理兩個課題:一、政治性的「泛台灣客家認同」是否為1980年代末以後各客家社會運動的動員集結基礎;二、客家行動者的運動實踐能否代表「客家精神」的發揚。  至此,本研究採用文本分析及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研究法,檢視 1987年至1999年台灣西部地區南、北客家菁英間的社會互動關係,並得到兩項結論:一、「泛台灣客家認同

」政治性內涵不必然促成客家菁英跨地域動員,影響客家菁英行動動員的關鍵因素,除了族群共同認知,還交雜著地域認同、政治意識形態與議題偏好;二、客家行動者無論在對團體定位、族群現狀分析抑或社會運動上各有其不同的議題屬性,因此客家意象(Hakka images)無法充分解釋客家精神與行動者的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