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德遠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冠德遠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靜宜寫的 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典藏增訂版) 和高希均的 翻轉白吃的午餐:台灣從小龍年代到溫水青蛙的警示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人文社區 - 冠德建設-創造幸福宅也說明:從此,我們把「知識」列為房子的標準配備。 每一個社區,都設置一座「冠德遠見圖書館」。每一個住戶,都贈送相當數量的天下文化叢書。多年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 陳定銘、周錦宏所指導 范竹萱的 桃園市客家地區課後輔導照顧之社會投資報酬分析—以台灣新住民萌芽協會為例 (2020),提出冠德遠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多元文化、臺灣新住民、課後輔導照顧、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程 黃興進所指導 鄭雅文的 應用資料探勘探討淋巴瘤病人特徵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淋巴瘤、資料探勘、演算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冠德遠見的解答。

最後網站冠德遠見再現兩筆交易以每坪140、144萬轉手則補充:冠德遠見 再現兩筆交易以每坪140、144萬轉手實價揭露「冠德遠見」兩筆成交資料,19樓戶177.24坪以2億1958萬元售出,每坪單價140.1萬元,而17樓戶101.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冠德遠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典藏增訂版)

為了解決冠德遠見的問題,作者林靜宜 這樣論述:

鼎泰豐60週年典藏增訂版 新增2015年到2018年鼎泰豐最新發展 內附個人與團隊應用鼎泰豐服務精髓指引手冊   認識鼎泰豐最重要的一本書!   經營、服務心法,首度完整公開!   鼎泰豐官方正式授權‧全球百店紀念版   500日貼身採訪‧受訪人次超過百人   從一家小籠包店到《紐約時報》評選的全球十大特色餐廳,從台北街頭的排隊店到國際知名餐飲品牌,鼎泰豐自1996年赴日本新宿展店開始,布局全球品牌二十二年,擄獲無數消費者的心。   本書透過第一手的現場採訪與深掘,揭開鼎泰豐全球布局的成功關鍵因素,以及它如何因地制宜,創造感動人心服務的祕密:包括如何從單店到全球百店,成功經營出國際品

牌?如何用好食材、好人才,創造出全球分店排隊風潮?全方位達成數據管理、高標準品質控管的關鍵為何?進入全球布局的鼎泰豐,又是如何把品牌精神融入當地的策略伙伴,打造鼎泰豐流的料理藝術世界? 名人推薦   馬玉山(冠德建設董事長)   張小燕(知名主持人)   張上淳(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湯明哲(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所教授)   黃冠棠(台大醫院院長)   楊泮池(台灣大學校長)   齊邦媛(台灣大學榮譽博士)   魏福全(長庚大學醫學院院長)   為什麼鼎泰豐可以維持高品質而不墜?這疑問一直到我最近來到台北的鼎泰豐本店,才得到了解答。這問題的背後,並不是簡單的公式,而是永不歇息的追求,

正是這種不停探尋極致的旅程,激發了鼎泰豐與旗下的員工,為顧客帶來不斷的驚喜。       -《大數據》作者 麥爾荀伯格   瑞士以一代代專業的「工匠」精神,打造了舉世聞名的鐘錶;台灣的鼎泰豐,以細緻的「手藝」精神,打造了小籠包世界。當目前美國高科技公司仍然傲視世界時,在台灣這個島上,我們有一項祕密武器可以對抗 — 那不是新竹園區,而是在台北信義路上,以小籠包聞名中外的鼎泰豐。-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鼎泰豐的成功不是藉由看得到的和可以計算的實體因素,而必須透過顧客的感受和情緒,才能化為圓滿而又充實的欣喜。譬如以鼎泰豐所給予顧客的現場服務來說,太少了是「怠慢」,太多了又變成「

打擾」,像這樣貼心卻又拿捏恰到好處的境界,不是藝術創作,是什麼?-台大管理學院首任院長、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 許士軍   很多人在做小籠包,但是鼎泰豐就是可以脫穎而出,獨樹一格,因為其背後是以一種更嚴謹、更堅持、更負責的核心態度所應運的整體結果。歸根究柢還是鼎泰豐本身的「好」,細細揉摺出一切的光華與成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 董事長 嚴長壽

冠德遠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0630壹電視 大S傳打8折賣豪宅 經紀人駁:是原價賣出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yJF3wUxnytc

記者/劉育瑄:「這棟古典歐式風格的豪宅就是藝人大S婚前購入的豪宅《冠德遠見》,2019年中求售19樓兩戶,今年5月終於賣掉了。」

記者/劉育瑄、方雋淮 採訪報導……↓

傳出新竹人捧現金2.47億元買下19樓兩戶,總面積共約176.3坪包含兩車位,成交單價約140萬元,相較2019年開價2.76億元求售整整打了近8折。

大S經紀人/廖瑋琪:「當初要搬出豪宅的時候,就已經委託房仲在賣房子了,那搬走已經1~2年了,所以差不多最近也比較幸運,也就把房子順利賣掉了。」

雖然大S經紀人表示沒有賤價出售是原價賣出,不過房市專家分析,縱使原價賣還是算賠本。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平盤就是賠,因為畢竟你持有這麼久,持有這個房子總是要付房屋稅、地價稅跟管理費吧?」

不過看看內政部實價登錄,《冠德遠見》所在的信義路五段周邊行情,百坪豪宅2019年中每坪成交價約232萬,今年卻掉到剩149.1萬元,行情不斷下修。

房仲業者/陳泰源 表示:「它附近的豪宅多半是屋齡已經超過10年大關的中古豪宅,再加上這幾年其實有很多新豪宅釋出,所以互相競爭之下,中古豪宅它不得不降價。」

但大S就算賣掉《冠德遠見》手上仍有兩間豪宅,包括2009年買下的《國家藝術館》一層一戶124坪市值約1.8億元,還有2016年底以3.6億元入主的《台北信義》頂樓戶,兩間加起來總市值上看5.4億台幣。

這回賣房出脫不論是要變現還是另有打算,身價還是堪稱演藝圈富婆。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6/200630-s8.html

桃園市客家地區課後輔導照顧之社會投資報酬分析—以台灣新住民萌芽協會為例

為了解決冠德遠見的問題,作者范竹萱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新住民萌芽協會課後輔導措施之實施現況、成效、困境及因應策略。在臺灣,新住民問題日益嚴重,政府針對新住民制定多項政策,如何面對新住民問題已成為政府重要課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達成更大的社會影響力將成為執行單位與政府的重要課題。臺灣社會投資報酬分析於2016年開始與社會價值國際(Social Value International)接軌後,其年度送交審查報告數量也不斷提升,參與社會投資報酬分析包含了公部門、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科技公司、銀行等共計28份認證報告,可見社會投資報酬分析已成為臺灣具有公信力的評估方式。本研究社會投資報酬分析,以台灣新住民萌芽協會課後輔導照顧班

之相關利害關係者進行分析,利用深度訪談、問卷調查及參與觀察等方式,對參與2020年課後輔導照顧之利害關係者進行研究,探討課後輔導照顧造成之影響與改變,最終分析獲得每投入1塊錢,能創造2.71之社會價值。

翻轉白吃的午餐:台灣從小龍年代到溫水青蛙的警示

為了解決冠德遠見的問題,作者高希均 這樣論述:

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四十年台灣新刻版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   -傅利曼(Milton Friedman)   「市場經濟大師」傅利曼是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是在西方世界推廣「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觀念最著名的一位學者。   四十年來,高希均教授引進傅利曼「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的思維,從早期挑戰蔣經國的經濟政策,鼓勵讀者要盡自已的責任、不要事事仰賴政府,到近年來檢視民粹風潮下的「溫水青蛙」困境,深憂台灣的經濟與政治處境,發人深省。   高教授愷切陳言:「大陸在改革開放中快速崛起,台灣在白吃午餐與內鬥

討好中逐漸衰落。從一九九六年台灣直選總統以來,最大的白吃午餐受益者與製造者,就是政治人物的競選政見與選民,二者都在討好聲中模湖了判斷與是非,忘記了自己的原則與責任。」   一本全球經驗與思索之書,   是經濟學家的深思、   和平倡導者的熟慮、   教育與出版者的憂心之作;   高希均教授指出台灣四十年的種種問題,   還是在於全民「白吃午餐」的心態,   造成今日的「溫水青蛙」困境。   經濟起飛二十年後,我們也結出了民主的果實,   如何重返小龍年代的榮景,   從政府到民間,我們必須要有態度的轉變。   在這本文集中,匯聚了這些年來的觀察,挑選了五十六篇文章,從不同時間、不同層面

、不同場景、不同的人物與他們的著作,簡單地說,自己的注意力聚焦於一個大哉問:   如何凝聚與時俱進的、台灣需要的現代觀念:   政黨與民主如何運作?   政府應該如何有效治理?   企業應該如何創新求變?   人民應該如何自求多福?   如果這些論述真的能感動有政治權力的人,以及握有選票的選民,那麼台灣可以東山再起,重振雄風。這可以從「四不一沒有」啟動:   不做虛報佳音的天使。   不做財政赤字的聖誕老人。   不做「民粹」下的順民。   不在全球進步列車中脫班。   沒有開放及穩定的兩岸,就沒有安定的台灣。   ─高希均 觀念推介   張作錦(曾任《世界日報》總編輯,《聯合報》社

長)   于宗先(中研院院士)   孫  震(曾任台灣大學校長、國防部長、工研院院長)   陳長文((理律法律事務所所長)   作者簡介 高希均   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一九四九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前身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前身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柯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一九五九赴美讀書,一九六四獲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同年應聘為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助理教授,七年後升任正教授,並出任經濟系主任(1971–1980)。曾於一九七一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一九七四獲威斯康辛大學傑出教授獎,一九九八獲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並出任該

校名譽教授。二○一三年六月獲贈亞洲大學第一位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一四年六月獲贈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   曾任經合會人力小組顧問、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興大學知識經濟講座教授、海基會董事、行政院顧問及經濟部顧問。   一九八○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包括六本雜誌、三個出版社等)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並常應邀在大中華經濟圈與星馬等地擔任主題演講。   中文著作在台北曾三次獲金鼎獎。二○○二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大陸出版七種,包括《經濟人、社會人、文化人》、《經濟學的世界》。大陸媒體評為

「你必須知道的101個台灣人」。   英文著述與書評曾發表於: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view, Asi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Area Studies, Center for Quality of Life Studies, Industry of

Free China.   卷首語    台灣白吃午餐四十年──從小龍年代到溫水青蛙的警示                    高希均 為高希均教授建言作一補充──台灣獨立沒有「白吃的午餐」                    張作錦 第一部    迷失在「白吃午餐」中 1      從白吃「午餐」到白吃「盛宴」──台灣的轉型與發展會是一個悲劇性的結局? 2      誰在扭曲理性的公共政策?──仍然是人性中的「白吃午餐」 3     苦悶台灣出現奇蹟──多數民眾要翻轉「白吃午餐」心態 4      從「白吃午餐」的美夢中覺醒 5     互比台、中、港、新四地進步指標,台灣殿後─

─「政治正確」「白吃午餐」為共犯 6     共同推動「新」獨立宣言 第二部    糾結於兩岸關係與台灣民主 7      新總統如何克服兩岸難題?──選「China Plus」或「China Minus」          8     兩岸一家親,台北與上海更親 9     以陳總統第一年執政困境為戒 10   「台灣經濟」繞不繞得過「大陸市場」? 11   台灣如何在退步中自救?    12    投資軟實力,遠比買軍火更迫切──從旁觀「MAD」到追求「MAP」 13   小國如何「不弱」?強國如何「不霸」? 14   為什麼三位總統都做不好經濟?──都做了自己從政風格的囚犯 15   

兩岸經濟各奔前程──「新常態」vs.「新平庸」 16    政客變君子,台灣走出政治霧霾        17    從日本「二十年失落」中找教訓 18   二二八事件七十年,我有一個夢 第三部    共鳴之進步觀念 19    「新」台灣人──改寫台灣生命力的新劇本    20   向「平民英雄」學「核心價值」 21   下一個賈伯斯在哪裡?                22   為什麼鼎泰豐能在高峰之巔?    23    年輕人要出國學習:接觸陌生,改變自己 24   誰決定年輕人的前途?──答案就是「你自己」                            25    「老人

」的稱呼不全是「依賴者」    26    面對無處不在的「濫」,你怎麼辦?  27   欣賞勝過擁有        28    企業家的二十五項自我要求 29   知識共享及學以致用──在中興大學母校成立「高希均知識經濟研究室」 30   馬雲在台北講話的聯想 31    八張機票──與那一代的眷村子弟林全分享 第四部    標竿跨時代人物 32   馬英九和習近平,雙手緊握的是「和平」 33   星雲之道:分享大師的一生貢獻 34   孫震:「書人合一」的君子與學者 35   鄭崇華:第一位「君子企業家」 36   蔡長海:醫療和教育志業的巨人 37   馬玉山:「誠信」是「冠德」建築的

基石  38   郝柏村:找回抗戰歷史真相 39    蔣經國:深耕台灣 40   李國鼎:一位決策者的高貴靈魂 41   王作榮:台灣第一位「政策經濟學家」 42   王永慶:從「大」企業家到「偉大」企業家 43   吳清友:台灣第一位文創企業家 第五部    共享人生難得之書 44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把「承諾」變成「實踐」 45    《謝謝你遲到了》──如何面對加速年代的劇變? 46    《鄧小平改變中國》──傅高義第四本著作的出版 47    奈伊:「軟實力」的興起 48   布魯克斯:《品格》永不貶值的資產 49   文明:沙克斯的《文明的代價》 50    革命有理,

創新有功──哈默爾的《啟動革命》 51    《注意力經濟》:用「注意力」做焦距 52   哈佛校長的警告:為什麼大學生學習到太少? 53    《樂在工作》:「樂在工作」與「優質人生」 54   生之愛情.死之尊嚴──瓊瑤以生命寫下:《雪花飄落之前》 55    張作錦:《誰說民主不亡國》 56    王力行:《請問總統先生》 附錄 附錄一 做一位出色的台大人──五個自我要求與五道門檻 二○○七年六月,台灣大學畢業典禮致詞全文                高希均 附錄二 做一位「內外」兼顧的知識人 二○一二年六月,清華大學畢業典禮致詞全文                高希均 附錄三

從落後農業邁向文明社會──「中興人」要熱情投入 二○一四年七月,中興大學畢業典禮致詞全文                高希均 附錄四 經濟學家的人生實踐──高希均教授的觀念傳播    孫 震 附錄五 以華人軟實力,深思兩岸和平 ──高希均教授對兩岸的貢獻                            林祖嘉   卷首語 台灣白吃午餐四十年——從小龍年代到溫水青蛙的警示   (一)產生了「五個必然」   自從四十年前《聯合報》總編輯張作錦勇敢地刊出拙文〈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一文後,兩岸顯著的對比就更容易看清:大陸在改革開放中快速崛起,台灣在白吃午餐與內鬥討好中逐漸衰落。

從一九九六年台灣直選總統以來,最大的白吃午餐受益者與製造者,就是政治人物的競選政見與選民,二者都在討好聲中模糊了判斷與是非,忘記了自己的原則與責任。這些慷他人之慨地提倡「新」白吃午餐者的特色是:   ● 以統獨、族群、正名、制憲等意識型態的議題,激化內部的分裂與少數人的情緒,來贏取選舉。   ● 再以國家資源、納稅人的錢以及政府舉債,不斷對特定團體、縣市、區域、年齡、產業……透過補助、獎勵、研發、施惠、公共建設等名目,製造出更多的官商勾結、地方勢力、各種財團,並且造成了獨佔與壟斷的既得利益者。   接著產生了五個必然:   (1)從政者的「討好」替代了「求好」;   (2)既得利益者的要求

愈來愈大膽;   (3)只要想出冠冕堂皇的計劃名稱,經費就可通行無阻;   (4)正派經營的意志愈來愈弱;   (5)財政赤字愈來愈不可收拾。在民粹籠罩下,台灣正站在慌張的十字路口。   (二)嚴峻的國內外大環境   一九七○──八○年代生命力旺盛的台灣小龍,已變成今天溫水中的青蛙,欲振乏力。這是一個傷感與沉痛的轉變。   有識之士早就看到台灣一步一步地走到這個結局。我只是目擊及評論者之一。重讀這些年來語重心長及相互呼應與重複的文章,只能說自己仍然沒有放棄做一個知識份子的言責。   一九八○年代末,台灣在浩浩蕩蕩的民主潮流中,沒有政變與流血,贏得了華人世界第一個走向民主國家的讚譽。

  令人惋惜的是:除了「投票」的民主,其他的配套完全欠缺,造成了台灣民主根基未堅,民主傳統未建。在一波又一波的選舉中,以仇恨、對立、內鬥來贏取選票聲,「民粹」乘勢而起,「政治正確」替代了理性決策。當國民黨是是執政黨時,在立院受到杯葛,議事癱瘓;當民進黨變成執政黨時,立刻靠投票變成了合法的「一黨治國」。   基本上來看,造成台灣衰退的遠因有三:   ● 台灣之弊:不擇手段的爭權、奪利以及官商勾結。   ● 台灣之病:政治及法律上缺少是非、黑白、對錯。   ● 台灣之痛:   (1)「白吃午餐」持續擴大。   (2)「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的實例層出不窮。   (3)多數「新台灣人」的表現愈來

走向明哲保身的小確幸。   難怪資深媒體人張作錦先生要感嘆:「誰說民主不亡國?」但也需要提醒:「誰說壞人沒惡報?」   (三)尋找翻轉的可能   幸虧台灣是衰,還沒有全垮;台灣是有病,還沒有進入太平間。   五十三年前(一九六四)從助理教授開始教書,此後從未間斷探討一國經濟的盛衰、一個世代的教育發展,以及一個社會追求和平的重要。   在這本文集中,匯聚了這些年來的觀察,挑選了五十六篇文章,從不同時間、不同層面、不同場景、不同的人物與他們的著作,簡單地說,自己的注意力聚焦於一個大哉問:如何凝聚與時俱進的、台灣需要的現代觀念:政黨與民主如何運作、政府應該如何有效治理、企業應該如何創新求變

、人民應該如何自求多福?   如果這些論述真能感動有政治權力的人,以及握有選票的選民,那麼台灣可以東山再起,重振雄風。   這可以從「四不一沒有」啟動:   ● 不做虛報佳音的天使。   ● 不做財政赤字的聖誕老人。   ● 不做「民粹」下的順民。   ● 不在全球進步列車中脫班。   ● 沒有開放及穩定的兩岸,就沒有安定的台灣。   政府的領導人和握有權力的首長及民代要記住三個關鍵詞:   ● 它不是權力、名位、財勢。   ● 它是和平(兩岸)、開放(台灣)、經濟(人民)。   我們社會要對「五個沒有」明白在心:   ● 沒有開放,一切空轉。   ● 沒有經濟,一切空談。   ● 沒

有教育,一切空白。   ● 沒有文明,一切空洞。   ● 沒有和平,一切落空。   如果政治領袖能減少其中一個「沒有」,是C咖;減少二個「沒有」,是B咖;減少三個以上,那就是偉大的A咖。最有可能的是:政治人物只求長期執政,透過不斷的鬥爭與虛浮的建設,持續地在矛盾的、衝突的、空轉的政策中,進退失據,連C咖都做不到。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第一部 迷失在「白吃午餐」之中3.苦悶台灣出現奇蹟──多數民眾要翻轉「白吃午餐」心態 公共政策走向「開放台灣」,政府要興利、鬆綁、效率;民間要奮鬥、冒險、投資。誰開第一槍?「取消免費營養午餐,誰敢開第一槍?」這是《聯合報》〈願景工程:午餐

改革〉二○一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六版的大標題。天天看滿天烏雲的新聞,看到了一道反思曙光。報導指出:全台共有八個縣市,所有國中、小學學生,學校提供完全免費的營養午餐,其中六縣市債務都逾百億。結尾中說:「諺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今日有了諷刺的現實意義。」事實上台東縣早已在三年前就勇敢而務實地實施「孩童免費午餐排富」。我在二○一四年九月寫了〈白吃午餐與福利排富〉一文,支持台東縣黃縣長的改革。台中市前教育局長賴清標也在二十二日民意論壇表示「免費午餐非必須」。台東縣早已起步,其他陷入財政困境的縣市還不急起直追嗎?挑戰經國先生德政先讓我對「白吃午餐」做一個回顧。一九七七年提出要減少此一心態時,就被指責是

在挑戰強勢領導經國先生的德政。當時台灣每人國民所得只有一千三美元(相當於當前的十六分之一)。社會上瀰漫著貧窮與倚賴心態──市場要保護、企業要獎勵、物價不能漲、稅收不能加、補貼不能減、政府要施捨、人民要照顧。這是社會上一種天經地義的認知,任何人向這些根深柢固的觀念挑戰,就是「不懂國情」。四十年來,各國都有了驚人的變化。顯著的對比就是:大陸在開放中快速崛起,台灣在內鬥中逐漸衰落。自從一九九六年台灣直選總統以來,最大的白吃午餐製造者,就是參選的政治人物與競選政見。出現了翻轉奇蹟就在這沉悶時刻,遠見民調中心在「台灣民眾幸福感大調查」(二○一五年 六月)中,發現了一個石破天驚的答案:「有人說國家應該承擔

更多責任來照顧每個人的生活,也有人說個人應該承擔更多責任來照顧自己,您自己比較偏向哪一種?」在一○四六樣本數(一○○%)中,答案是這樣的:● 全體合計:個人盡更多責任為六四.一%(男性六五.四%,女性六二.七%)● 國家盡更多責任為三○.三%(男性三○%,女性三○.七%)● 不知道/未回答為五.六%(男性四.六%,女性六.六%)

應用資料探勘探討淋巴瘤病人特徵之研究

為了解決冠德遠見的問題,作者鄭雅文 這樣論述:

隨著資料數位化硬體成本的下降以及資訊科技軟體技術的成熟,蘊藏在數位資料中珍貴的知識,正被更深層的挖掘,為各產業帶來更多創新的活動與價值。癌症登記始於1920年代,以結構式標準化的格式,記錄癌症病人的資訊,記錄至今,不但累積為數龐大且可觀的資料量,更隱藏著過去醫療科學尚未發掘的知識。本研究使用美國SEER 2004~2015年登錄為淋巴瘤共427,743筆病人之資料集,應用資料探勘分類預測模型決策樹、隨機森林與羅吉斯迴歸演算法,分別各自以四種淋巴瘤、何杰金氏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所有淋巴瘤的組合,比較在各演算法中分類預測的準確度,同時比較以機器學習(16項特徵因子)與臨床專家、文獻(10項特徵因

子)選取特徵因子重要性的差異。研究結果機器學習與臨床專家、文獻在不同種類淋巴瘤與組合,分類預測模型決策樹、隨機森林與羅吉斯迴歸演算法中,準確度最高的為決策樹與隨機森林,二種演算法準確度結果並無明顯差異。機器學習中的四項特徵因子,在臨床專家、文獻進行特徵因子合併為二項,該特徵因子在機器學習與臨床專家、文獻皆為重要之特徵因子,顯示重要性越高的特徵因子,不因特徵因子呈現的方式不同,選取結果有所差異。而機器學習選取特徵因子次數越多者,在臨床專家、文獻以決策樹進行排序結果也越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