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項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項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增田明子寫的 無印良品MUJI式,到全世界都受歡迎的獨特經營術 和戴國良的 圖解流通業經營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鈺鵬化妝品有限公司 - 台灣公司網也說明:鈺鵬化妝品有限公司,統編:42807180,公司所在地:高雄市前鎮區明道路61巷38號1樓,代表人姓名:陳詠綺, ... 經濟部商業司/ 公司登記(依營業項目別)-無店面零售業.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經傳訊 和書泉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鍾憲瑞所指導 姚信安的 企業策略分佈時序之研究 -以美妝產業為例 (2021),提出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項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策略要素、時序、美妝產業、規模經濟、核心擴張。

而第二篇論文健行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碩士班 婁文信所指導 黃寓赯的 網路家庭線上購物商業模式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線上購物、電子商務、網路家庭、商業模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項目的解答。

最後網站伊春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則補充: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RPI)比上年上涨1.0%。 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7675万元,增长16.6%。 ... 规模以上电信业营业收入70325.7万元,增长8.5%。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項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無印良品MUJI式,到全世界都受歡迎的獨特經營術

為了解決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項目的問題,作者增田明子 這樣論述:

  「MUJI的情況是,認同商品理念的人,十個人當中,可能只有一個!」   -無印良品創辦人金井政明-      那,它為什麼會這麼成功?      MUJI誕生的一九八○年代正是日本社會邁向泡沫經濟最高峰的時候,社會上到處充斥著有個性的設計、花紋以及附有品牌「標記」的商品。在這樣一個時代潮流下,MUJI在不依賴品牌「標記」、一系列商品講求「商品本身」品質的設定下誕生了。在當時的消費文化裡,這個「對立」是讓人感到新奇的,但最後「對立」反而導致成功。本書說明一個逆勢而為的企業,如何整合企業資源,創造令世人側目的文化,進而培養出死忠的消費族群。      ◆建立核心價值      在逆勢而為的

情況下要如何在市場中開創一片天?整個公司必須統一在整合的邏輯之下。首先公司要提出明確的經營哲學。MUJI原本是從綜合超巿西友(現在已經歸屬為Wal-Mart集團的一部分)的企畫部門起家的。創立不久,在一九八八年,出版了一本《無印の本》(無印之書)。書中提出影響日後商品開發的四個核心精神「融入自然」、「無名氏」、「簡樸單純」、「地球的遼闊」。具體而言,MUJI生產的商品都只是符合功能就好,減除其他不必要的裝飾、包裝,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減少了文化上的限制,而能成為真正的全球化商品。      在經營哲學確定之後,要有相應的對策,以確保其可以執行。      ◆找到人群中的少數      MUJI雖

然是零售業,但是與一般的零售業不同,其他零售業是購買現有商品再上架銷售。MUJI販售的商品是MUJI自行企畫,基本上只有在MUJI專賣店才能買到。其背後的原因是與MUJI氣味相投的消費者並不多,因此必須盡可能的開發商品,以滿足消費者。在無印良品銷售的品項多達7,000種。它從衣服雜貨(男仕、女裝、兒童)、生活雜貨(傢俱、文具、日用品、室內設計用品、化妝品)、食品(調理包、餅乾、飲料)涵蓋廣泛範圍,這種範圍廣泛種類豐富的製造零售業並不多見。      在商品品項過多的情況下,必須放棄自行生產的方式,而以指定規格的方式委外生產。      ◆找到氣味相投的員工      公司的內部文化也必須整合在

經營哲學之下。MUJI在商品設計的指導並非訴求設計師個人風格的設計,而是追求普遍的形式、普遍的設計。為此,它選擇設計師的標準也與眾不同:曾經在招聘內部設計師的廣告內容強調「誠徵不做設計的設計師」。貫徹品牌名稱「無印」的意涵。這點符合核心精神「無名氏」的要求。      公司的品牌特色是「無印」,但是不代表產品精神不需要說明,因此商品雖然沒有命名,但是附有說明仔細但是又容易取下標籤。讓使用者可以在不彰顯品牌的情況下,了解產品生產的過程。MUJI成立當時的標語是「有理由、所以便宜」。價格親民卻「品質良好」的原因是什麼呢?藉由傳達其理由,希望大家可以理解MUJI的新概念。因此MUJI才非常重視「說明

」。例如標籤(商品標籤)就是很重要的交流工具。      ◆讓產品為核心價值說話      為了符合「簡樸單純」的核心精神,無印特別發展「1+1=1」的商品。簡單來說就是將兩種機能組合後變成一個商品。例如,把扶手與毛巾架合而為一的商品、冰箱與廚房組合架結合的商品等都是非常獨特的點子。      關於MUJI的商品開發,從創業初期就非常重視三個理念,那就是製程的檢驗、素材的選擇、包裝的簡化。      例如MUJI的代表性形象「原色」就是省略染色及漂白等過程製造出來的。省略其步驟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價格,但是也同時展現自然風格,還能成功提升商品的魅力。此外,MUJI在選擇素材時也會考量是否容易回收再

利用。      想知道如何創造強有力的企業文化,以對抗時勢潮流,閱讀無印良品的故事,是最好的範例。    本書特色      ◆採用科學的分析模型來描述感性的企業     作者在大學任教,受過正規的企管教育,也曾在無印良品工作。採用嚴謹的的方法對無印良品進行分析。例如,作者指出無印品的產品多半具備以下兩個屬性:「低關心度」(金額不大,因為採購而產生的風險不高),「需要經過評估才能購買」(如桌上的儲物盒,要考慮尺寸、樣式及耐用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往往會決定購買「品質最有保障」的商品。到頭來MUJI往往可以得到這個客群的青睞,因為「商品色調沉穩,跟什麼都很搭」、「不會馬上就壞掉」、「屬於

一般平價的價格,但是賣相看起來又不會很糟」,MUJI的商品往往能讓客群安心購買。      作者採用許多模型來分析無印良品這樣以感性為訴求的企業,對讀者產生不同的啟發。      ◆逆勢行銷的最佳範例     無印良品成立為1980年代,日本正值泡沫經濟的高峰。當時日本的市場重視華麗炫富的風格,但是無印良品逆勢而行,強調純粹的功能性,去除一切的包裝和裝飾。參與創辦的高階主管金井政明,甚至說:「十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會接受」。      順世界潮流進行,也許掌握趨勢,但是也容易淪為紅海。逆勢而為,則保證藍海。不過整個企業必須徹底進行整合。無印良品由企業文化的核心創造、人才的選用及行銷的進行,皆朝一

致的方向進行。對打算走自己的路的企業而言,是最好的典範。   ◆由經營理管面切入,提供給無印良品觀察者新視角     市場有不少有關無印良品的書籍,但是多半由商業設計的角度出發。本書則主要著墨於經營理的層面,為不「設計」的商品設計公司,提供更貼切的觀察角度。

企業策略分佈時序之研究 -以美妝產業為例

為了解決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項目的問題,作者姚信安 這樣論述:

在中國24個朝代,只有11個王朝超過百年歷史,也僅有漢朝超過三百餘年。然而在中國歷代王朝中的百年企業也僅有5家;發現在日本150年以上的企業就達至三萬多家,甚至有千年企業傳承至今。另外建國至今的美國也有達1173家百年企業,全球排名第二。反觀台灣至今也有500家以上百年企業。企業要經營本來就不易,欲要超過百年經營更是談何容易!這各中的時間歷程轉變、策略構想分佈以及組職內部與高階主管遠略判斷都關聯著企業生存之要。本論文研究係以台灣美妝產業為研究對象,探討美妝相關業種之組職(高階主管)同在一產業中,面對不同的情勢、不同的條件、不同背景與同業競爭之下,其組職與高階主管如何因應同業競爭、環境變遷,決

策出差異化且適當相同性的策略提升企業競爭優勢。因此,本研究會依序回顧策略要素、時序構面分析,由產業中訪談5位優異的企業主進行個案分析並歸納出策略類型因素中共通性的兢爭優勢;在企業獨特力優勢下導入時序運用的時機點提升經濟規模。同時企業應有「停」、「思」、「行」概念;依據以上論述與三項概念提出十四項命題。在研究過程當中,同時蒐集相關產業成功案例的資訊報導,在成功企業的案列與個案訪談再和策略時序作交叉比對分析,實證出策略要素與時序商業之效應,並彙整出運用一表。關鍵字:策略要素、時序、美妝產業、規模經濟、核心擴張

圖解流通業經營學

為了解決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項目的問題,作者戴國良 這樣論述:

  ◎包含先進國家精華理論與臺灣本土最新案例   ◎內容完整周延,涵蓋流通業的經營、管理、行銷、策略各面向   ◎圖解方法表達,容易理解、學習效果加倍。   ◎重視應用技能與觀念養成,提升上班族專業能力,幫助靈活運用。   「流通經營管理」(Distribution Management)在現代社會的演變下,已變得愈來愈重要。過去企管系教的是企業經營與管理;而現在教的是流通業的經營與管理,此課程更具有聚焦性與專業性,對學生的就業也大有幫助。流通業包括的行業非常廣泛,舉凡批發業、百貨零售業、倉儲業、物流業、連鎖零售業、加盟零售業、直營門市店及電子商務通路業等,均屬於流通業的範疇。   流通的

機制也是企業營運上的一種必要功能:流通做不好,店裡的商品就會缺貨,引起消費者不滿,而且流通成本可能會升高,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反之,「流通經營管理」如果具有效率與效能,則必然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僅能即時滿足消費者需求,更能達到提升業績、強化企業行銷策略的巨大成效。   作者簡介    戴國良      現職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暨管理學院兼任副教授   企業界經營管理諮詢顧問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企管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企管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企管學士      國家考試   民國74年高考企管人員及格   民國71年普考財務行政人員及

格      經歷   曾任職民間「策略規劃」及「行銷企劃」部門副總經理、策略長、首席顧問等16年實務資歷      著作   圖解品牌學   圖解第一品牌行銷祕訣   圖解彼得杜拉克.管理的智慧   圖解服務業經營學   圖解式成功撰寫行銷企劃案   圖解行銷學   圖解領導學   圖解顧客關係管理   圖解策略管理   圖解整合行銷傳播   圖解管理學   圖解企劃案撰寫   圖解人力資源管理   圖解企業管理(MBA學)   圖解財務管理   圖解顧客滿意經營學   觀光行銷學   數位行銷   企業管理實務個案分析   定價管理   產品管理   促銷管理-實戰與本土案例   國際企業

管理實務個案分析   品牌行銷與管理   國際行銷管理:實務個案分析    第1章 流通概念與21世紀的流通變革 Unit 1-1:流通價值鏈的四種主體角色 Unit 1-2:流通業的商品流與金流 Unit 1-3:流通的生成與發展 Unit 1-4:二次的流通革命 Unit 1-5:21世紀流通變革的特徵與趨勢Part I Unit 1-6:21世紀流通變革的特徵與趨勢Part II Unit 1-7:全球零售產業快速變化與最新趨勢 Unit 1-8:全球零售五大趨勢 Unit 1-9:全通路(Omni-channel)虛實整合 第2章:流通機能與流通研究 Unit 2-1:生產者與消

費者的五種隔閡 Unit 2-2:流通機能的四種類型化 Unit 2-3:流通的相關業者與流通業界的業種 Unit 2-4:流通構造的四種可能層次 Unit 2-5:流通成本相關問題 Unit 2-6:製販同盟 Unit 2-7:傳統流通與電子商務流通的差異性 Unit 2-8:通路階層的種類與案例分析 附錄:各行各業行銷通路結構案例 第3章:批發商概述 Unit 3-1:批發業的定義及存在的理論基礎 Unit 3-2:批發商的機能與分類 Unit 3-3:批發業市場規模日益縮小與困境 Unit 3-4:批發商起死回生與革新的方向 第4章:經銷商概述 Unit4-1:經銷商定義、類型及改變

力量 Unit4-2:經銷商的因應對策與方向 Unit4-3:製造商大小與經銷商關係 Unit4-4:全台(全球)經銷商年度大會 Unit4-5:品牌廠對經銷商年度簡報與區域業務經理技能 Unit4-6:大型經銷商的營運計畫書 Unit4-7:對經銷商的教育訓練 Unit4-8:優良經銷商的挑選與激勵通路成員 Unit4-9:經銷商績效的追蹤考核 Unit4-10:製造商協助經銷商的策略性原則 Unit4-11:對經銷商的誘因承諾及合約 Unit4-12:對經銷商經營管理20項要點PartⅠ Unit4-13:對經銷商經營管理20項要點PartⅡ Unit4-14:對經銷商經營管理20項要點P

artⅢ 第5章:零售業的型態功能及主要業態 Unit5-1:日本零售業態六大發展階段 Unit5-2:零售業態展開的三種理論假說 Unit5-3:零售的意義與功能 Unit5-4:日本與美國零售業的分類 Unit5-5:臺灣零售的業態分類 Unit5-6:便利商店的意義、特色及四大連鎖公司 Unit5-7:便利商店朝向大店化與創造差異化 Unit5-8:臺灣便利商店不斷成長原因 Unit5-9:便利商店的成功基本功 Unit5-10:統一超商持續領先的成功關鍵 Unit5-11:各便利商店的發展策略及創新 Unit5-12:臺灣百貨公司概述PartⅠ Unit5-13:臺灣百貨公司概述Pa

rtⅡ Unit5-14:百貨公司四大創新生存法則 Unit5-15:第一大超市——全聯的崛起 Unit5-16:全聯超市躍居第一的成功關鍵 Unit5-17:全聯超市併購松青做大規模 Unit5-18:美妝及藥妝店產值突破1,000億元 Unit5-19:資訊3C與家電連鎖店概述 Unit5-20:量販店概述 Unit5-21:臺灣大賣場六大消費趨勢 Unit5-22:臺灣成長最快速的量販店好市多  Unit5-23:無店舖販賣七種類型概述 Unit5-24:直營連鎖與授權加盟連鎖概述PartⅠ Unit5-25:直營連鎖與授權加盟連鎖概述PartⅡ Unit5-26:超一超商二種加盟型式比

較 Unit5-27:統一超商的加盟經營優勢 Unit5-28:連鎖加盟應注意的十大要點 Unit5-29:連鎖品牌經營策略八大方向PartⅠ Unit5-30:連鎖品牌經營策略八大方向PartⅡ Unit5-31:台北內湖二大暢貨中心 Unit5-32:大型連鎖零售商的競爭優勢 Unit5-33:零售店業績來源公式 Unit5-34:臺灣電視購物概述PartⅠ Unit5-35:臺灣電視購物概述PartⅡ Unit5-36:電視購物崛起的行銷意義 Unit5-37:網路購物的類型及快速崛起原因 Unit5-38:B2C電子商務的營運模式架構 Unit5-39:臺灣最大網購公司——PCHome

簡介 Unit5-40:臺灣電子商務最新發展趨勢 Unit5-41:大型購物中心經營概述 Unit5-42:購物中心經營成功要素 Unit5-43:消費品供貨廠商的零售通路策略 Unit5-44:P&G公司深耕經營零售通路PartⅠ Unit5-45:P&G公司深耕經營零售通路PartⅡ Unit5-46:P&G公司深耕經營零售通路PartⅢ Unit5-47:國內零售百貨業發展五趨勢 第6章:流通業之商流與行銷4P組合策略 Unit 6-1:商流的意義與行銷4P組合 Unit 6-2:流通業行銷8P/1S/1C組合擴大意義 Unit 6-3:店頭行銷(店頭力)崛起 Unit 6-4:整合型

店頭行銷操作項目 Unit 6-5:平價(低價)行銷時代來臨 第7章 物流與資訊科技 Unit 7-1:物流的意義、機能與基本業務 Unit 7-2:物流中心二類型與三領域 Unit 7-3:物流管理演進與客戶要求 Unit 7-4:全聯砸100億建物流廠 Unit 7-5:物流與運籌的定義及領域 Unit 7-6:SCM、QR、ECR概述 Unit 7-7:物流中心主要設備及日本趨勢 Unit 7-8:國內物流業的發展 Unit 7-9:物流技術名詞──以統一超商旗下「捷盟公司」為例(較小字) 第8章:統一超商先進的POS與物流系統 Unit8-1:7-11引進POS系統的四個挑戰 Un

it8-2:7-11導入POS系統的多重效益 Unit8-3:7-11導入POS系統提升獲利 Unit8-4:7-11先進的物流配送系統 Unit8-5:統一捷盟物流一日三配 Unit8-6:統一超商成長的二大後盾 Unit8-7:統一超商精準與效率的物流體系PartⅠ Unit8-8:統一超商精準與效率的物流體系PartⅡ 第10章:物流與宅配公司個案介紹 Unit10-1:捷盟行銷公司的e化系統PartⅠ Unit10-2:捷盟行銷公司的e化系統PartⅡ Unit10-3:捷盟行銷公司的e化系統PartⅢ Unit10-4:統一速達公司(黑貓宅急便)簡介PartⅠ Unit10-5:統

一速達公司(黑貓宅急便)簡介PartⅡ 附錄A:向臺灣第一大零售集團統一7-11(年營收1,300億)深入學習專題分析報告(ppt版) 附錄B:電子商務競業及零售業營運狀況分析報告 序 ‧流通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   「流通業經營學」是國內各大學及各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業管理系」大一的必修課。「流通經營管理」(Distribution Management)在現代社會的演變下,已變得愈來愈重要了。過去,企管系教的是企業的經營與管理;而現在教的是流通業的經營與管理,此課程更具有聚焦性與專業性,對學生的就業也大有幫助。基本上來說,流通業包括的行業非常廣泛,舉凡批發業、百貨零售業、倉儲業、物流

業、連鎖零售業、加盟零售業、直營門市店及電子商務通路業……,均屬於流通業的範疇。   「流通業經營管理」此課程講的不只是流通業的經營管理,任何製造業或服務業都需要有倉儲物流的流通運輸機制。流通的機制與功能,其實也是任何企業營運上的一種必要功能;流通做不好,店裡面的商品就會缺貨,引起消費者的不滿意,而且流通成本可能會升高,而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總之,「流通經營管理」如果具有效率與效能,則必然對任何企業產生競爭力與競爭優勢。國內「流通經營管理」做得最好的,應該算是統一超商7-ELEVEN了。7-ELEVEN全臺5,000家店,遍布各城市鄉鎮與外島,今天不管是在臺北、南投,或是屏東、花蓮的

7-ELEVEN,店內商品總是非常齊全,這就是流通功能發揮的極致。目前,國內「流通經營管理」的教科書仍很少,且不夠普及,希望本書的出版,可以帶動此課程更大應用與普及。此書也可供目前是流通企業界廣泛上班族的參考工具書。 ‧三大效應   本書具有以下幾點特色:   1.精華理論與本土案例兼具   本書精華理論部分係取材自流通業最先進國家(日本)的一些教科書與實務商業書,而案例部分則以本土案例為主,相信同學們都能易於吸收。   2.本書內容完整周延且用圖示法   本書內容計有10章,內容已涵蓋所有流通業的經營、管理、策略與行銷,應該稱得上內容完整周延。而且,本書完全以圖解方法表達,具有容易了

解與閱讀之效果。   3.本書重視實務導向   本書認為任何現代企管理論,其實都來自於先進企業的實務操作,而被歸納與整理成所謂的「理論」。而在「流通經營管理」領域,亦是一樣,企業實務其實是走在學術純理論前面的。因此,為了同學們未來順利的就業,應該不必強調太多的純理論教學,重要的是實務應用技能與觀念的養成及其靈活性。 ‧感謝與感恩   本書得以完成,感謝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的鼎力支持,以及其他老師、同學的鼓勵。由於有廣大同學們的需求,因此,才有動機與動力完成此書。希望此書對授課的老師及同學都有所助益。 最後,祝福所有的老師及同學們,願您們都有一趟成功、滿足、健康、快樂與美麗的人生旅程。感謝您

們、感恩大家,祝福每一個人。 戴國良 敬上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第6章:流通業之商流與行銷4P組合策略Unit 6-1:商流的意義與行銷4P組合一、商流的意義流通業中的商流,即是商品流,換言之,是流通業者如何將商品行銷出去與將商品所有權移轉,從而得到營收及獲利。因此,商品流主要的重點,就是談流通零售業及流通服務業,如何做到有效的行銷與營業作為,讓商品快速流轉出去。二、流通業行銷組合操作概述流通業或流通零售業,在提升他們店面業績的行銷作業上,其實跟製造業的產品廠商並無太大差別。基本上,仍然可以用傳統的「行銷4P組合」來做基礎分析及

說明。1.流通業「行銷4P組合」的內容:行銷組合(marketing mix)是行銷作業的真正核心,它是由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及促銷(promotion)等四個主軸所形成。由於這四個英文名詞均有一個P字,故又稱為行銷4P。換言之,行銷「組合」又稱「4P」。如下圖所示。2.為何是「組合」(mix)呢:主要是流通零售企業要成功的話,必須是「同時、同步」及「環環相扣、一致性」,要把4P都做好,任何一個P都不能疏漏。Unit 6-2:流通業行銷8P/1S/1C組合擴大意義一、行銷8P/1S/1C筆者把行銷4P,擴張為流通服務業行銷8P,主要是從promotio

n中,再細分出來更細幾個P,包括:1.第5P:public relation,簡稱PR,公共事務作業,主要是如何做好與電視、報紙、雜誌、廣播、網站等五種媒體的公共關係。2.第6P:personal sales(或professional sales),即個別的銷售業務或銷售團隊。因為很多服務業,還是仰賴人員銷售為主。例如:壽險業務、產險、財富管理、基金、健康食品、補習班、化妝品專櫃、服飾連鎖店專櫃、SPA專門店、健康運動會員卡、男性西服、男性休閒服、名牌精品專門店……,幾乎都須有業務部門。

網路家庭線上購物商業模式之研究

為了解決化妝品零售業營業項目的問題,作者黃寓赯 這樣論述:

網路家庭線上購物(PChome Online)公司登記正式名稱為網路家庭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成網路家庭),是台灣第一家以電子商務服務為主要營業項目的公開發行公司。在1998年設立後,網路家庭走過了2000年網路產業泡沫化的危機,2008年次貸風暴引發的金融危機,現在,2022面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這家令人尊敬的企業,並沒有因為先行者優勢而獨佔台灣網路銷售交易平台市場,反而因為市場的各種可能和想像,不斷的有挑戰者加入,使網路家庭的獲利和成長受到阻礙。本研究從網路家庭過去的歷史資料,分析網路家庭的策略與財務。發現網路家庭是所有公開發行的電子商務公司唯一還在做入口網站的公司,網路家庭堅持做

內容產業的策略與其他公司非常不同。從財務分析發現電子商務產業先收費、再出貨、再結算付款的特性,使得營運資金清一色都是負數,這使得電子商務的公司,在擴大規模時,不必考慮周轉金的問題。雖然如此,網路家庭的權益乘數偏高,顯示公司缺現金,有流動性風險。可是公司還是堅持發股利給股東,股利政策值得進一步分析研究。本研究透過分析網路家庭過去經營決策與財務報告,與兩位專業經理及專業會計師的訪談,依九宮格商業模式,發現PC home最主要的優勢是價值主張正確,能得到顧客的忠誠度。再者,PChome與顧客關係良好,持續優化系統,並做好客戶後續服務,其它兩構面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成本效益的維持,其品牌形象已建立,又能得

到大部分客戶信賴,未來在市場上仍有一定的優勢。研究結果找出網路家庭電子商務經營管理的智慧,最後,依未來發展的優勢,提出相關建議供PChome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