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戀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北海道戀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田中康平,丸山貴史,松田佑香寫的 和古代恐龍做朋友:歡樂又認真的基礎知識解說X四格超瞎日常小劇場,恐龍呆萌史前生活大公開! 和原島廣至,牛奶杰的 日本紙上行旅:私藏東京.橫濱古今紀行、鐵道旅人走進北海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湾LOVERS OF HOKKAIDO北海道恋人巧克力牛奶酥饼条10 ...也說明:台湾LOVERS OF HOKKAIDO北海道恋人巧克力牛奶酥饼条10条入110g,品牌:北海道恋人,饼干脆棒烤馍片酥饼- 亚米。低价保证,100% 正品保证,品牌官方授权,最全最新亚洲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漫遊者文化 和出色文化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蔡錦堂、李衣雲所指導 陳堅銘的 日本電影主題曲在戰後臺灣的發展(1945-1972) (2019),提出北海道戀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日本電影、日本流行歌、翻唱、替歌、主題曲。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林韋君所指導 劉柏伶的 尼古拉˙布維耶《日本書紀》中 「漂泊式」的旅遊書寫 (2018),提出因為有 尼古拉˙布維耶、旅遊文學、漂泊、日本、肯尼斯˙懷特、羅蘭˙巴特的重點而找出了 北海道戀人的解答。

最後網站日本北海道商家限量發售“白色戀人”啤酒則補充:人民網東京11月17日電(吳穎)據《北海道新聞》網站的報道,位於北海道札幌的石屋制果和茶飲料品牌RUPICIA15日聯合推出限量款“白色戀人啤酒”,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海道戀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和古代恐龍做朋友:歡樂又認真的基礎知識解說X四格超瞎日常小劇場,恐龍呆萌史前生活大公開!

為了解決北海道戀人的問題,作者田中康平,丸山貴史,松田佑香 這樣論述:

暴龍帥氣的「吼喔喔喔」其實是狗叫? 超有戲恐龍生活四格漫X Book思議古生物知識大公開 獻給心中永遠有一座侏羅紀公園的大朋友和小朋友     恐龍是爬蟲類,哥吉拉是哺乳類啦!   恐龍長大不會變成哥吉拉啦!歸剛欸!   恐龍學者認真分享基礎知識+近年新發現   爆笑日常四格漫畫帶你走進史前時代,看恐龍吵吵鬧鬧過生活     特別邀請古生物學家蔡政修審訂中文版       ・骨頭裡藏氣囊,15公尺長的腕龍,體重意外輕盈,可能跟腦子只有網球大也有點關係⋯⋯   ・暴龍帥氣的「吼喔喔喔」是人類想像出來的,真正的恐龍叫聲可能是叭叭叭或嗶嗶嗶   ・厚頭龍用頭打架很危險,一不小心頸椎就骨折了,但拿

來當安全帽用就很剛好。   ・迅猛龍去掉尾巴,跟一條柴犬差不多大,小朋友不用怕被叼走,但小心牠騎到你背上!   ・副櫛龍令人印象深刻的頭冠居然是用來呼喊愛情的!叭叭叭我的愛你在哪?   ・父愛如山的竊蛋龍血淚控訴:「我根本沒偷蛋,是在孵蛋好嗎?」   ・掠食龍出生只有3.4公斤,不到三個月就長到40公斤,到底是嗑了什麼?   ・哆啦A夢劇場版《大雄的恐龍》裡的蛇頸龍其實不是恐龍,也不會生蛋!   ・《侏羅紀世界》裡的超大型海洋霸主滄龍也不是恐龍,而是大型蜥蜴唷!   ・現實版的《侏儸紀公園》上演?2017年發現琥珀裡有恐龍血,複製恐龍要成真了嗎?     對恐龍這種相當受歡迎的古生物,我們總是

充滿了幻想。無論是在電影裡或是動畫裡,都充滿了許多美麗又迷人的誤會,《侏羅紀公園》裡暴龍的叫聲其實是狗吠的聲音,在哆啦A夢劇場版《大雄的恐龍》裡的蛇頸龍其實也不是恐龍,並不會產卵,而是胎生。     《和古代恐龍做朋友》由日本恐龍學者監修,精選大家最有興趣的恐龍們及時代相近的古生物,介紹相關基礎知識,輔以有趣的恐龍日常生活四格漫畫,期待各位在認識恐龍之餘,更走進牠們的生活。像是很多人都以為越大隻的恐龍可以活得越久,但暴龍最長只活了30歲。始祖鳥看名字會以為是鳥類的祖先,其實牠根本就飛不起來。此外,隨著新發現越來越多,會發現恐龍的外型不是固定的,會不斷修正,常常不知不覺就變得判若兩龍。     

比起圖鑑式的介紹,《和古代恐龍做朋友》帶我們深入恐龍的生活與習性,輕鬆歡樂的氛圍,可愛又吐槽的對話,彷彿恐龍就住在隔壁,那麼真實又自然。   吼吼吼吼推薦     米蘭老師 YouTube網紅自然教師   張東君 科普作家   阿鏘的動物日常  野生動物圖文創作者   林大利.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

北海道戀人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平台: deerfoodie
網址: https://deerfoodie.com/
備註: 350免運費
----------------------------------------------------------------------
購買商品:(商品價格會有調整)
1. 【HKD 1 / 包】台灣蚵仔煎薯片,原味
2. 【HKD 12 / 包】台灣蚵仔煎薯片,辣味
3. 【HKD 41 / 包】最後有意大利直送茅屋芝士脆餅
4. 【HKD 35 / 2支】意大利的咖啡口味碳酸軟飲料
5. 【HKD 52 / 4罐同口味】龍珠汽水,有波子汽水味, 白葡萄汁味同橙味
6. 【HKD12 / 盒】阿華田Crossover 北海道戀人既麥芽酥餅條, 有朱古加味同牛奶原味
7. 【HKD 49 / 包】一直好想試的台灣曾拌麵,麻油椒香味
8. 【HKD 41 / 包】太空人食的Tiberino意大利面,牛肝菌番茄味
9. 【HKD 41 / 2包】古法銅模製造出來的100%有機小麥意大利粉
10.【HKD 238 / 支】 黃秋生係VIU TV 介紹過既意大利高級魚露
11.【HKD 34 / 盒】阿華田,有阿薩姆紅茶同烏龍茶2個味
----------------------------------------------------------------------
購買流程:
將產品放入購物車
填上收貨地址
以信用卡付款
訂單確定後,下單後1~2 個工作天出貨
----------------------------------------------------------------------
▶ 追蹤我的頻道:https://goo.gl/2rqzPM
▶ facebook專頁:https://goo.gl/zzHEJm
▶ Instagram : Sutekisuteki
▶ 神奇攝影班 :https://goo.gl/kR5wFG
----------------------------------------------------------------------
合作查詢: [email protected] / FACEBOOK
----------------------------------------------------------------------
拍攝時食物質素不代表其他永遠
本片只是個人口味介紹, 有任何資料請自行致電給餐廳
----------------------------------------------------------------------
Director: @Suteki H from "SH Designer House"
Website: www.shdesignerhouse.com
SH Intagram: shdesignerhouse
----------------------------------------------------------------------
#開箱 #台灣手信

日本電影主題曲在戰後臺灣的發展(1945-1972)

為了解決北海道戀人的問題,作者陳堅銘 這樣論述:

摘要日本電影主題曲是日本電影與日本唱片流行歌結合的產物,衍生出影歌雙棲明星,其發展在戰前就已經立下基礎,並且傳至臺灣。不過臺灣人要到1937年至1945年這段期間,才逐漸與日本電影主題曲有著較多的交集,包括著名電影主題曲與影歌雙棲明星造成的風潮。這段時期在臺語唱片流行歌因戰爭時局受到壓抑之時,臺灣人開始藉用日本電影主題曲進行翻唱,依曲填詞改編成多首臺語歌曲,承接1930年代以來臺語唱片流行歌女性與愛情的主題,並且反映了戰爭時局下一般大眾生活的樣貌。終戰之後,臺灣在中國實際統治下,整體社會情況持續惡化,臺灣人透過翻唱日本電影主題曲,反映戰後初期臺灣社會的艱困處境。從戰後初期到1950、60年代

,雖然電影、唱片和廣播等日本電影主題曲的主要傳播媒介,受到國民黨當局的管制,但是在世界冷戰局勢形成的日華親善的氛圍,以及臺日雙方經貿關係日益密切,日本電影主題曲的發展在當局對日本政策時緊時鬆的情形下,夾縫中求生存,持續發揮其對臺灣的影響力。這股日本電影主題曲的影響力,透過日本電影重新在臺灣上映的帶動下,加上影歌雙棲明星的魅力,從銀幕向外散播開來,成為翻唱現象盛行的推手。翻唱現象從臺語流行歌壇蔓延至國語流行歌壇,並且滲透至電視這個新興大眾傳播媒介。綜觀日本電影主題曲在戰後臺灣發展的歷程,臺灣人並非被動的全盤接收,而是經由模仿、改編進而創新的過程。

日本紙上行旅:私藏東京.橫濱古今紀行、鐵道旅人走進北海道

為了解決北海道戀人的問題,作者原島廣至,牛奶杰 這樣論述:

  《私藏東京.橫濱古今紀行:跟著老照片、古地圖,探索城市發展的軌跡》     完整蒐羅超過300張老照片、古地圖、名畫等珍貴史料,   讓你了解東京、橫濱一路走來的歷史軌跡!     ★老照片與現代照片的強烈對比   書中蒐集橫跨了明治、大正與昭和時代的老照片,與現代照片並排顯示,古今對照,讓你實際體會歲月流轉下物換星移的感受。     ★古地圖與現代地圖的相互對照   江戶時代的地圖長什麼樣?古時候與現在的地理環境又有何不同?不妨相互對照,看看現在的地點在以前是什麼樣的地方也是一大樂趣!     ★想在拍攝老照片的地點拍攝現代照片,沒問題!   地圖上特別註明了只要站在哪個地點、哪個角

度進行拍攝,就能拍出和書中相同視角的照片。讓你按圖索驥,體驗不一樣的散步樂趣!     ★每個地點都會穿插歷史典故或地理風情   在介紹該地點的同時,也會穿插各地相關的奇聞軼事,讓你深度了解迷人都市背後的繁華與沒落。     ★東京橋梁何其多!詳細介紹讓你一次滿足!   日本的道路起點日本橋、人稱隅田川第一美的清洲橋、現今已被填平的京橋、號稱東洋第一可掀式橋的勝鬨橋等等,針對每一座橋梁的歷史、構造進行解說,讓你成為東京的橋梁通!   專業推薦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董事長、前駐日大使  馮寄台   《薰風》季刊主編  姚銘偉     《鐵道旅人走進北海道:歷史‧文化‧鐵道‧北國,跟著牛奶杰,

讀懂北海道,玩遍北海道》     不一樣的旅遊書   最愛北海道,讓人一趣再去   跟著牛奶杰,感受有故事的北海道,   一覽美景之餘,讀懂這個城市     帶廣市是受刑人催生的城市?戀人們來函館尋找能相愛一輩子的秘密愛心。哈密瓜故鄉夕張市,原來是工礦起家。「美瑛+富良野」──每一口呼吸,都是美麗。為什麼阿寒湖吉祥物會被東大寺嚴正抗議且停止販售?     沒有跟團、不會開車,一樣鐵道自遊自在玩遍北海道!   先做功課再出發,北海道愈玩愈有意思:     ★選對網站與App,1分鐘排好行程?   ★北海道交通精打細算,札幌市內交通票價與轉乘攻略大公開   ★極北極東祕境站踏點大功略   ★7部經

典影集、電影的拍攝地點,原來搭火車就可以到!?   ★不一定要有十天半個月,牛奶杰教你兩萬元玩私房4天、5天北海道自助行程     你應該也要注意的事!   ──雪季駕車的危險性較高,建議還是乖乖搭火車旅行。   ──「鐵道旅行」和「湖泊遊覽」,常常是有些互斥性的。火口湖成因湖泊,一般離鐵道會有距離,需善用巴士。     北海道有什麼魔力,讓人一去再去?     知識──   先了解北海道 再前往北海道,從裡裡外外感受一個城市,玩起來更充實有味。     鐵道──   鐵道迷集合了!   來看看:最常被寫進鐵道推理小說的8字形路網 與 耐人尋味的不存在的車站     ‧最常被寫進鐵道推理小說的

8字形路網,殺人事件舞台與兇手的詭計   ‧不只一個不存在的車站,大家來找找看   ‧想「踏破全線」可別錯過JR根室站   ‧有野生動物相伴的月台   ‧石北本線──為1位女高中生延後廢站時間的偏遠路線?   ‧日本瑞穗站與台灣瑞穗站同本同源?   ‧宗谷本線在名寄站以北 一天只有5對往返的普通車,別錯過最後一班車   ‧來跟比牛郎織女還苦命的蒸汽車頭拍拍照   ‧愛國站:車票大賣!這一切都是因為愛     吃喝玩樂──   ‧函館站:摩周丸,來自海上的10種棉被摺法   ‧北海道最好吃的冰淇淋?   ‧空曠到令人起疑的幸町公園   ‧連續13年拿下魚獲冠軍__釧路的和商市場   ‧函館百萬夜

景你知道,但一億夜景又在哪?   ‧在小清水町搭乘熱氣球,欣賞雪白大地與海上流冰   ‧美麗的美瑛,是塊丘陵,腳踏車代步並沒有想像中輕鬆……   ‧富良野站:在森林裡,喝溫柔的咖啡   ‧從湖泊與垃圾掩埋場變身的莫埃來沼公園 像是一件雕塑作品   ‧小樽站:一條運河,挑戰記憶卡容量   ‧「湯之川」、「湯之川溫泉」邊看海邊泡溫泉   套書特色     ★喜愛東京、北海道的人不可錯過!專業歷史作家與旅遊達人告訴你東京與北海道哪裡好玩,又有什麼有趣的歷史故事!精彩豐富的圖文,即使疫情間不能出國旅遊,也能進行一場紙上行旅!

尼古拉˙布維耶《日本書紀》中 「漂泊式」的旅遊書寫

為了解決北海道戀人的問題,作者劉柏伶 這樣論述:

在法語區的旅遊文學歷史上,瑞士旅遊作家鮮少出現。尼古拉˙布維耶 (1929-1998),瑞士旅遊作家,於1963年出版遊記名著《世界之用》後聲名大噪。他發現了瑞士作家在歷史上的缺席,因此終生致力於二十世紀瑞士法語區的旅遊文學,尤其是漂泊文學。與經典遊記及浪漫遊記不同的是,他創立了一種內省式與漂泊式的旅遊書寫。布維耶受到其他同時期的旅遊作家影響,如艾拉˙瑪雅、亨利˙米肖、布萊斯·桑德拉爾、謝閣蘭、肯尼斯·懷特等,而他的作品也影響了後代作家,如斯塔羅賓斯基、米歇爾·布托爾、雅克·拉卡里埃爾、吉勒‧拉普居和瑞士攝影家摩爾。同其他對東方有興趣且書寫日本遊記的作家一樣,布維耶也完成了一本完全貢獻給「旭

日之國」的當代遊記─《日本書紀》,寫於1975年。一般來說,遊記通常被視為是一種僅供娛樂或休閒的輕鬆讀物,以至於其歷史與地理貢獻、以及知識交流等文化與跨文化價值經常被忽略。旅遊文學的歷史在西方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並以不同方式被記錄下來,如:《馬可˙波羅遊記》(1299),哥倫布的《航海日記》(1492-1493),夏多布里昂的東方之旅:《巴黎到耶路撒冷紀行》(1811)、《美洲遊記》(1827),司湯達的遊記《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斯》(1817)、《羅馬漫步》(1829)、《旅人札記》(1838)等。約十五到十六世紀,地理大發現的時候,旅行文學漸漸冒出頭。在此之前的「遊記」多為真假參半的怪

談或史詩(如荷馬史詩,有人認為是長篇史詩,也有人視之為遊記)。直到十八世紀,旅遊文學才被正視為一種官方文學流派,而人們也才開始認真對待旅遊書寫。此時才真正開始通俗的成為一種敘事文體,一直到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由於當時旅行的風氣大開增進了不少旅遊文學的風氣,如:斐迭客旅行指南,而旅遊文學相關作品的出現也反倒促進旅遊的風氣。二十世紀後,由於交通日益進步,旅行文學的產量更是大增,如:托馬斯·曼最的《魂斷威尼斯》(1912)、E·M·福斯特的《印度之旅》(1924)。仰賴於工業發展迅速,交通工具如輪船、鐵路、飛機、直升機等皆逐漸發達起來,人們能夠到達比以往更遙遠的國度去探險旅遊。而當代

旅遊文學流派開始蓬勃發展起來,愈來愈多學者亦投入該領域研究相關著作。十九世紀時,美國海軍將領培里率領黑船打開鎖國時期的日本國門,此舉震驚了當時的東方世界。西方人頂著好奇心抵達東方,卻也因著對彼此文化的不瞭解,初期對日本的異國文明產生了一些誤解與偏見,直到現代才被後世拿出來評論、解釋、終致化解。當時的西方正處於東方學與日本學的熱潮之中,人人都想去東方旅遊。受到異國性的新視野影響,西方終於與東方有了初次接觸。也是從此時開始,有一條無形的線連接起了東西方這原本相當遙遠的兩端。在此期間,眾多的人類學家、民族誌學家、社會學家、生物學家、記者、作家、攝影師、冒險家等魚貫而入日本,為了就是能夠再重新開啟一場

新的冒險之旅,就像西方在十五到十七世紀所進行的大航海時代一樣。在這些來來往往的人之中,旅遊作家將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全都記錄下來,貢獻於遊記和旅遊文學之中,而這些作品其實也具有相當的歷史、觀光、跨文化交流、文獻參考與文學價值。從十九到二十世紀,皮耶·羅逖的《菊夫人》(1887)與小泉八雲的《我在東方的第一天》,這兩位旅遊作家懷抱著對他者與異地的熱情,又受到異國情調美化的外在世界的誘惑,遠道而來,興奮地踩上日本的土地。三百年之後,瑞士女探險家和作家艾拉˙瑪雅,以及尼古拉˙布維耶為追求旅遊哲學、內心自省與精神上的啟發而各自展開了旅程,並在當代法語日本遊記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跡。與西方相比,日本遊記在台灣亦

有相當的研究量,但布維耶的作品卻不在其中。在布維耶寫過的法文日本遊記之中,《日本書紀》是最少被研究、最不常被談論的,即使談到他的「東方三部曲 」作品時亦是。相關評論始終著重於《世界之用》,以至於《日本書紀》的相關研究寥寥無幾。例如:在魁北克麥吉爾大學賽西兒˙法卡的碩士論文《尼古拉˙布維耶遊記中透明的詩意》中,評論僅提到了《日本書紀》中的簡單、簡樸與輕盈的概念,也就是布維耶移動中的消失與出現之現象,來支撐其問題意識,卻未對該部遊記做整體的完整分析。還有在日本中京大學庄田靖子的碩士論文《布維耶《日本書紀》中“即刻生活”的邀請》中,該作者也只針對《日本書紀》中,透過五官來描寫即刻與生活中的一瞬間,以

及討論布維耶的諷刺與幽默書寫。另外,馬克·科貝爾只有在文章中比較肯尼斯˙懷特、日本俳句大師松尾˙芭蕉與布維耶到北海道的旅遊,分析他們遊記之中的邊緣性與漂泊性。為了研究《日本書紀》並引進旅遊文學的研究理論,本論文運用了肯尼斯˙懷特所創立的跨學科理論:地理詩學理論。身兼作家、詩人與理論家的懷特在1990年出版了日本遊記《野天鵝》,並於1989年創辦了國際地理詩學研究所。這項新的研究方法旨在跳脫傳統狹窄的學科領域,提出新穎的多學科觀點,以開創一個宇宙詩學的空間。對懷特來說,該理論有三個基本要素:「愛欲」、「邏輯」、「宇宙」,主要目的為重建一個「新世界」,並著重於人類精神和地球之間的緊密關係與聯繫,以

及人類在地球上的存在。與向外探索地理的傳統旅遊方式不同,地理詩學旨在重新建立起人類與大地之間的精神關係,期許拓展旅遊文學的新視野。與懷特和布維耶類似,巴特在1966年到1967年期間造訪了日本三次,並於1970年歸國後出版的日本遊記《符號帝國》。此書雖普遍不被視為遊記,而比較像一本類似《神話學》的符號學作品,但我們還是能夠從該書的旅遊及文化層面去探討作者在日本旅遊所受到的影響與結果。在書中巴特也談到了諸多日本文化 (如俳句、能劇、禪宗中開悟的空與滿之哲學、愉悅、狂喜、書寫、旅遊等),而這些題材布維耶也在《日本書紀》略有提及。受到日本文化精神的影響,巴特自創了一種新式書寫與文本的愉悅:如俳句中偶

然與瞬間的遊戲,或是斷簡殘篇、間斷的片段話語等等。同樣地,布維耶也受到斷斷續續、短暫即逝且直接表達想法的日式書寫(隨筆記 )的影響,而在《日本書紀》中自創了「灰色筆記本 」。然而,兩人的不同之處在於,書寫對巴特來說是一種愉悅,對布維耶來說卻是一場象徵痛苦轉變的苦行。有鑑於這兩位作家的對照之處,本論文中我們會參考巴特在日本的書寫;透過這兩位作家的相同處及相異處來找出布維耶旅遊書寫的獨特之處。總體來說,在懷特、布維耶與巴特三者的日本遊記中,他們各自發展出了一種有別於傳統受限的新書寫方式。於此,本論文旨在綜合以上所有文獻探討的概念,整理出一本關於《日本書紀》完整的旅遊文學分析。如此一來,我們希望或許

能夠填補布維耶遊記研究中的一塊空白。而研究目的為找出該遊記在旅遊文學歷史中的價值,以及作者於旅遊文學中之地位。這篇文學研究期許能夠釐清布維耶和日本之間、或者說是西方與東方之間密切又有趣的關係。最後,我們也會整理出作者漂泊式的旅遊特色,以凸顯其旅遊哲學及美學。在豐富自身文化知識並拓展世界觀的同時,也能對瑞士與日本的文化產生更敏銳的觀察。因此,我們在此提出關於布維耶的《日本書紀》主要的問題意識。身為作家,抑或是旅人,他與書寫之間的關係究竟為何?旅遊為他帶來了甚麼?為何布維耶的作品值得被冠上遊記的稱呼?他在文學中的地位又如何?在其作品中,他似乎不只述說身為旅人在日本的地理旅遊,還包含生活的哲學。他的

流浪、旅遊中的偶然與巧合、與日本人的相遇或談話、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觀察等等…,這些自然而然形成的瞬間全都是為了證明他個人的漂泊之旅而存在。而這一場漂泊,他要如何表達在《日本書紀》中?他又要如何將漂泊轉化為字裡行間?同理,我們也要研究作者在日本的旅遊、對日本的印象與觀察、以及在亞洲漂泊的感受與情感,尤其探討他的「漂泊式」詩學與哲學如何建構起《日本書紀》這一本遊記。藉此方法,我們才能凸顯出布維耶的作品價值以及他身為旅遊作家的才華。同時,我們也能思考旅遊與書寫之間的關係:旅遊書寫究竟是來自於一種焦急不耐感、一種述說的渴望、保留的願望、抑或是文本延伸的想望?對於布維耶的在紙本上拓展了旅遊的空間這一點,評

論家Gérard Farasse曾做過相關的評論:「在這個書籍不斷蓬勃發展的世界裡,尼古拉·布維耶為了我們讀者的樂趣,為旅行增添了一個新的領域:書本上的領域 。」針對這一點,我們可以呼應一開始的問題意識:旅行與書寫之間的關係。書寫是旅行的一種延伸方式,目的是為了讓作者與讀者都能繼續在紙上進行旅者當時未盡的旅行;無論是精神上或是地理上的旅行,都讓人如此意猶未盡。也就是說,旅遊書寫已經為文學領域打開了新的地理空間。對布維耶來說,他的旅遊書寫基本上來自於一種兒時的渴望、出走的衝動、描寫的慾望、以及延伸的渴望等等。經過這十五年間來來往往於瑞士和日本之間,旅途結束,長時間沉澱之後,布維耶充滿著耐心,不斷

重新編輯、整理、改寫、校稿,且重新出版了三次《日本書紀》。由此舉動可看出他是如此急迫於透過書寫的方式來延續他在日本的這段旅程,延續了旅遊的生命。本論文共分為三大章節:在第一章中,我們開始爬梳旅遊的歷史背景以及各個世紀的旅遊文學流派,定位《日本書紀》在法語區旅遊文學歷史中的地位,藉此強調該遊記的歷史重要性與文學性價值。並透過歷代作家對布維耶的旅遊及書寫評論,整理出布維耶的旅遊作家生涯以及《日本書紀》的起源與書寫過程。同時在這章我們也會介紹肯尼斯˙懷特的地理詩學的理論,以及在各章節的應用。藉此理論,我們研究該遊記中理性與感性的融合、以及文化知識與詩學創作的雜揉,是如何對應到《日本書紀》中的「三重編

年史」:歷史編年史、旅遊編年史、詩學編年史。我們將一一分析布維耶如何於出發前先蒐集豐富的日本歷史、文化和語言知識,接著紀錄旅途中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歷,最後再將自身這一趟漂泊之旅、以及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轉變到詩學書寫與漂泊書寫之上。第二章著重在《日本書紀》的文本研究及文體分析上,整理出布維耶多重且有特色的書寫風格。我們探討作家如何透過編年史與地理的順序來書寫此本遊記的整體架構,說明他身為一名時空旅人,在日本這塊土地上的地理與精神式移動,如何見證二十世紀初的日本社會現象。同時運用地理詩學中的複調書寫手法,歸納出布維耶個人獨特的書寫模式:幽默、嘲笑、諷刺、反話;以及多重感官性書寫手法:瞬間性、聯覺性

、移動性。最後再根據遊記的整體書寫架構,一一列出只有在《日本書紀》中才能發現的五種有邏輯的、相當完整且能夠永久循環的「飄泊式」旅遊書寫順序:旅前書寫、抵達書寫、旅中書寫、旅後書寫、回歸書寫。至於第三章,藉由與巴特《符號帝國》在日本的書寫,我們將探討布維耶的「漂泊書寫」與日式書寫中所隱藏的空無與完滿之概念。布維耶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不僅相當嚮往松尾˙芭蕉的俳句,也在遊記中仿效了隨筆記(似雜文、小品文、短文)的寫法;而巴特亦深受日本俳句中瞬間且短暫的美麗、禪宗的空無與解放的理念影響,將俳句視為一種他在東方苦苦追尋而終所得的新空無書寫模式。我們將證明這兩種日式書寫是如何連結到布維耶的旅遊愉悅與巴特的

書寫狂喜。最後再強調布維耶的心理與地理式漂泊之旅,以及身為旅遊作家最重要的旅遊哲學。作為結尾,本論文要強調在法語區旅遊文學中,布維耶遊記的相關研究價值、跨文化性、文學性以及獨特性。布維耶顛覆了二十世紀西方漂泊文學與遊記的傳統印象,啟發了不少後代讀者與作者。直至今日,他仍讓當代讀者驚艷不已,在旅遊文學的地位歷久不衰。這位來自日內瓦的旅遊作家也被評論家視為「重新塑造二十世紀東方旅遊之人」,他甚至超越了前人的作品。從二十一世紀讀者的角度來看,布維耶是一名對於自己旅遊過程中的感受與書寫相當誠實的旅遊作家,這同時也是他能夠成為二十世紀瑞士法語區旅遊文學最具代表性作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