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中學ig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教師- 南山中學也說明:igt 教師雲端社群系統 · 南山餐飲訂購系統 · 學生儲值消費查詢系統 · 圖書館查詢系統. 教師資訊系統. 校內網頁 · 線上出勤查詢 · 教職員Webmail · 南山教師Gmail.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衛生研究所 宋鴻樟、莊立民所指導 魏榮男的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 (2001),提出南山中學ig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糖尿病、發生率、盛行率、出生體重。

最後網站南山中學入學成績查詢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則補充:全國各校統一編號資料庫,南山中學學生名單,南山中學榜單,南山中學放榜,南山中學補考名單,南山中學igt,南山高中排名,2020南山中學國中部入學評量競賽,南山中學班網. 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山中學ig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

為了解決南山中學igt的問題,作者魏榮男 這樣論述:

目的─本研究之目的有,(1)、描述台灣地區糖尿病流行現況,(2)、估計台灣兒童第1、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及盛行率,(3)、探討出生體重與兒童第2型糖尿病的關係,(4)、探討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第1、2型糖尿病相關因子。 材料、方法與結果--本研究的材料與方法共有四部分,(一)1996-2000年全民健康保險之糖尿病門診與住院資料:以1996-2000年中央健康保險局的糖尿病門診與住院的學術研究資料庫,分析台灣地區各年齡層的糖尿病人數與糖尿病住院人數,估計不同性別與年齡別的糖尿病盛行率與住院率。結果--糖尿病盛行率隨著年齡與年代的增加而升高,1996-2000年五年健保期間男女年

齡別糖尿病盛行率由0-9歲的0.4-1.2/1000增加到≧70歲的129-210 /1000。五年間所有年齡的男性標準化盛行率介於29-37 /1000,女性標準化盛行率介於38-46/1000。男性歷年糖尿病患標準化住院率介於18.6-20.0%,女性糖尿病標準化住院率介於16.5-17.8%。(二)1993 -1999年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尿液篩檢資料:自1992年起,台灣省衛生處及教育廳經教育部同意,委託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進行國小與國中學生糖尿與蛋白尿的篩檢計畫,自1993年高中、職學生也納入篩檢計畫,每學期受檢人數估計約有三百萬人。學生收集早晨醒來的第一泡尿的中間段,利用Hem

acombistix IV尿液試紙測試尿中酸鹼值(PH)、潛血、尿蛋白和尿糖。一旦檢查有尿蛋白或葡萄糖陽性反應的學生,兩週內會再以尿液試紙檢測與尿液沈渣檢查,若是又呈陽性反應學生,則接受空腹八小時的抽血與尿液檢查。糖尿病診斷是依據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的標準,糖尿病發生率與盛行率的計算,是依據篩檢出的糖尿病人數與尿液受檢人數計算而得。結果--1993-1999年共篩檢出2066名糖尿病學生,其中1190位女生、876位男生,各年級的糖尿病年平均發生率,男生從國小六年級明顯加倍上升,女生則於國小四年級,男生發生率最高峰是國中二年級的13.6/105,女生發生率高峰是國小六年級的19.1/1

05。各年級男女生糖尿病盛行率也有類似的趨勢。(三)以1992-1997年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的尿液篩資料,進行電話追蹤訪視,訪視對象總共病例數有1966人、空腹血糖濃度過高有2497人。對照組由同時期接受尿液篩檢經過抽血檢查確認血糖正常者隨機抽出1780人為對照。電話訪問的對象為學童的母親或父親。結果-- 1992 -1997年篩檢資料電話訪視追蹤結果,糖尿病病例訪問成功835,空腹血糖濃度過高者訪問成功865人,對照組訪問成功619。第2型糖尿病的相關危險因子BMI、總膽固醇、母親懷孕型糖尿病、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與出生體重,BMI介於50-95百分位的危險比為1.72(95%CI=1.

16 - 2.55),超過95百分位(肥胖)的危險比高達13.1(95%CI=7.47 - 23.1)。血中總膽固醇高於200mg/dl得第2型糖尿病的勝算比為2.92(95%CI=1.85 - 4.61)。以沒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為參考組,只有祖父或祖母(含外祖父母)有糖尿病,其危險比為1.59(95%CI=1.08-2.33),只有父親有糖尿病的危險比則為2.49(95%CI=1.11 - 5.59),只有母親有糖尿病的危險比為25.6(95%CI=5.51 - 118.7)。以出生體重3000-3499公克為參考組,低出生體重(小於2500公克)的危險比為2.78(95%CI=1.13 -

6.85)。與第1型糖尿病相關的因子有BMI、總膽固醇、糖尿病家族史與高血壓。(四)以1999年衛生保健基金會的尿液篩檢資料,針對335名國小二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且1998年之前不曾被篩檢出的學生,進行電話訪視,訪問的對象為學童的母親或父親。統計方法--描述性的資料與生理特徵,以平均值與標準差表示,各組間的差異檢定分別以變異數分析(ANOVA)、t-test、趨勢分析與卡方檢定方法。第1型、第2型糖尿病相關因子的檢定,以單變項與多變項邏輯式迴歸分析方法估計各因子的勝算比。結果--由追蹤成功的人數估計國小2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第2型糖尿病平均發生率,男生至少為3.7/1

05,女生至少為6.9/105;第1型糖尿病發生率男女平均至少0.8/105。與第2型糖尿病相關的因子有性別、年齡、肥胖、總膽固醇、血壓與糖尿病家族史。 結論:台灣地區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第2型糖尿病已經向下延伸至國小學童。兒童第2型糖尿病的相關因子有肥胖、總膽固醇、母親懷孕型糖尿病、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低出生體重、運動與喝牛奶。第1型糖尿病相關的因子有總膽固醇、糖尿病家族史與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