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台中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InfoVisual研究所寫的 SDGs系列講堂 去碳化社會:從低碳到脫碳,尋求乾淨能源打造綠色永續環境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財訊》634期-ESG選股術 投資新地圖 - 第 82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0 儿 H 展綠電,為跟上「淨零碳排」的腳步,減煤燃氣成為供電穩定、減碳及減少空污 ... 目前已獲致相當成效,以台中火力發電廠(簡稱中火)為例,二 O 一六年空污排放量為三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曾昭衡所指導 林姿佑的 燃煤電廠之主要空氣污染物及有害空氣污染物之區域健康損失評估 (2021),提出台中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燃煤電廠、AERMOD、ArcGIS、健康損失、空污費。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 黃智彥所指導 邱亭嘉的 台中火力發電廠附近居民對空氣污染及細懸浮微粒之知識、環境敏感度、防治態度及防治行為意圖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空氣污染、細懸浮微粒、火力發電廠、知識、環境敏感度、防治態度、防治行為意圖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中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火增燃氣機組中市府要求汰舊換新 - 中華日報則補充: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台電公司十七日召開「台中發電廠新建燃氣機組計畫 ... 八百一十萬瓩,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新增燃氣機組碳排放量將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DGs系列講堂 去碳化社會:從低碳到脫碳,尋求乾淨能源打造綠色永續環境

為了解決台中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的問題,作者InfoVisual研究所 這樣論述:

從敲響地球暖化的警鐘到達成《巴黎協定》的過程, 在聯合國的主導下,全世界都致力於減碳。 甚至訂定了SDGs中的目標7「確保人人都享有負擔得起、可靠且永續的近代能源。」   然而回到實際生活上,狀況又是如何呢?     | 地球暖化造成的環境問題,已經沒有時間再忽視 |   如果北極圈的格陵蘭島冰層全部融化,海平面將會上升約7m。海平面一旦上升,小型島嶼與低地就會淹水或沒入水中,失去家園的人們便會淪為「氣候難民」而流離失所。威脅著全球經濟。     更有甚者,氣候變遷的影響還波及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擾亂了生態系統。動植物的棲息地已經開始往更高緯度的地區移動,而無法適應氣候變化的物種則瀕臨絕種

的危機。     目前這些變化都是緩慢發生的,但已經敲響了警鐘:一旦地球系統的負載超出臨界點,就會發生無法逆轉的急遽變化。     | 這是我們正面臨的危機 |   人類在遇到火後才得以進化,也可以說是人類最初獲得的能源便是由火帶來的熱能與光能。     化石能源造就了人類的產業發展,然而當我們掌握熱能來發電時,大氣中的CO2增加引起了地球暖化。溫室氣體中,又以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出的CO2增加特別多。燃燒化石燃料的產業持續擾亂地球的碳循環。      | 這是我們現在要開始做的事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力求發展乾淨的能源,並設定了實施目標:確保人人都享有負擔得起、可靠且永續的近

代能源。而所謂乾淨的能源,是指用了也不會減少,且不會排放CO2等溫室氣體的可再生能源,比如陽光、風力與地熱等。     當能源警鐘再次響起,我們已經不能夠、也沒有時間夠再猶豫下去。   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我們必須保有守護地球環境的決心與行動的魄力。   現在正是時候!   本書特色     ★亞馬遜環境問題4.3星推薦   ★用插圖輔佐文字,更易懂,更好理解與吸收!   ★各個年齡層的人都適讀!也應該要懂!   各界專家誠摯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   何昕家(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老師)   林子倫(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台

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瑞賓(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燃煤電廠之主要空氣污染物及有害空氣污染物之區域健康損失評估

為了解決台中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的問題,作者林姿佑 這樣論述:

本研究針對我國位於人口稠密區的某燃煤電廠,建立量化指標空氣污染物及有害空氣污染物對周遭區域居民健康損失的方法。採用政府資料開放平臺所提供的排放資料,匯入大氣擴散模式(AERMOD)中,繪製出八種污染物之增量濃度擴散圖,污染物項目包括:PM10、PM2.5、SO2、NOX、CO、O3、Hg及Dioxin。並結合ArcGIS空間分析建置空氣品質之空間健康模型,計算周遭區域各網格之健康損失,而有害空氣污染物Hg及Dioxin另外以多介質傳輸模式計算附近居民於各種攝食途徑暴露之健康損失。各污染物排放量、季節、人口密度、離點源距離對模擬濃度之影響之分析結果顯示,各污染物排放量對模擬濃度的相關係數皆以夏

季和秋季為最高值,主要原因為夏秋用電量和排放量較高,發電廠佔影響範圍內的總排放量之比例隨之提高。而多數污染物監測濃度對模擬增量值之相關性分析為低度相關,可能原因為影響範圍內除發電廠之外仍有眾多的點、線、面污染源,容易受其他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濃度影響,進一步由模擬增量值與離源點距離的相關性分析可印證,相關係數最高可達0.934,呈現高度相關。本研究模擬兩種發電量情境:情境一為2019年至2020年的發電現況代表一般排放,情境二為最大裝置發電量的推估發電情況。後者是因應COVID-19疫情,2021年5月我國進入三級警示執行居家辦公,導致電力需求急遽升高,模擬發電廠排放污染隨之提高的情境。結果顯

示,影響範圍內兩情境分別為壽命損失3,183,300,648元/年和醫療損失3,345,367.2元/年;壽命損失3,939,687,089元/年和醫療損失4,699,787.4元/年,平均每人每年健康損失金額分別為2,006.3元/人年及2,486.4元/人年。各污染物之總健康損失與壽命損失皆以SO2造成的損失最高(54.2%~54.8%),NO2次之(39.3%~39.7%),雖然在發電廠的各污染物排放量中CO的排放量遠高於NOX及SO2的排放量,但由於本研究所採用相關文獻的CO原始相對風險值小於NO2及SO2的原始相對風險值,代表SO2與NO2對人體的健康影響較CO所造成的影響高,故SO

2與NO2為發電廠影響健康之主要貢獻污染物。有害空氣污染物Hg及Dioxin之健康損失只佔總健康損失之0.003%及0.0004%,各種攝食途徑暴露之健康損失,以食用淡水魚為最高,兩情境中戴奧辛所造成壽命損失分別為3,835.2元/年及4,887.5元/年,佔所有暴露途徑的29%至30%;汞所造成壽命損失分別為45,130.9元/年及74,151.8元/年,佔所有暴露途徑的64%至70%。由於有害空氣污染物之食用淡水魚之歸因分率高於其他攝食途徑的歸因分率,代表食用淡水魚造成人體健康影響較其他攝食途徑的影響為為高。依照發電廠所繳之空氣污染防制費除以總發電量為0.001387元/度,若以全年總壽命

損失除以總發電量為0.184619元/度,與現行空污費相比高出許多,但若以全年總醫療支出除以總發電量僅需0.000192元/度,則與現行空污費相比有低估的現象。

台中火力發電廠附近居民對空氣污染及細懸浮微粒之知識、環境敏感度、防治態度及防治行為意圖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中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的問題,作者邱亭嘉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火力發電廠附近居民對於空氣污染及細懸浮微粒之知識、防治態度及防治行為意圖,瞭解不同背景的受訪民眾是否瞭解空氣污染及細懸浮微粒的政策、法規及現況,並具備足夠的空氣污染知識、防護認知、對環境的敏感度及執行防治行為的意圖。透過自編問卷,總計發放 465 份問卷,回收之問卷有效份數為441 份,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複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分別進行考驗。研究彙整如下:一、臺中火力發電廠附近居民對空氣污染及細懸浮微粒具高程度知識、環境敏感度及防治態度表現積極、防治行為意圖趨於高度正向。二、不同性別、年齡、有無小孩、教育程度、收

入、認識空氣污染及細懸浮微粒訊息之來源、是否接觸過環境教育課程之臺中火力發電廠附近居民對於空氣污染及細懸浮微粒之知識、環境敏感度、防治態度及防治行為意圖有部分顯著差異情況。三、臺中火力發電廠附近居民對空氣污染及細懸浮微粒之「知識整體」和「環境敏感度整體、防治態度整體」之間呈中度正相關;「環境敏感度整體、防治態度整體」和「防治行為意圖整體」呈中度正相關;「知識整體」和「防治行為意圖整體」呈中度正相關,台中火力發電廠居民對空氣污染及細懸浮微粒之知識、環境敏感度、防治態度及防治行為意圖相互具有顯著的正相關。由以上研究結論,提出政策建議,包含教育面、環保面及交通面;對於後續研究議題上,亦提供研究對象、

內容與方法的建議,以作為未來政府及有興趣者繼續研究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