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爵士音樂節節目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2012台中爵士音樂節Taichung Jazz Festival - Citytalk 城市通也說明:台中爵士音樂節 10週年,世界各國傑出樂手齊聚尬場,帶來精彩的音樂饗宴,邀請您一起加入這場戶外派對。 ... 主舞台節目表. Saxitude · 團體名 · 團體名 · 團體名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 林慶俊所指導 范清文的 在國民小學推動爵士大樂隊之研究 - 以新北市鶯歌區建國國民小學為例 (2015),提出台中爵士音樂節節目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爵士大樂隊、爵士樂團、爵士音樂、即興演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朱夢慈所指導 郭大鑫的 「卡拉」與「重奏」——台中地區業餘薩克斯風同好的音樂秀異 (2015),提出因為有 台中、薩克斯風、業餘音樂者、卡拉OK(karaoke)、演歌、老歌、品味、音樂社會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中爵士音樂節節目表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中爵士音樂節節目表、交通資訊、時間地點一次看 - I'm 大師兄則補充:台中爵士音樂節節目表 終於公布,分為主題表演活動和徵選演出兩個部分,因為需要控管人數和防疫實名制入場,兩部分的演出都需要事先線上報名和索取入場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爵士音樂節節目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在國民小學推動爵士大樂隊之研究 - 以新北市鶯歌區建國國民小學為例

為了解決台中爵士音樂節節目表的問題,作者范清文 這樣論述:

在社會少子化及學生人數不斷降低的趨勢下,使得國中、小管樂團經營困難。在以不解散樂團為前提下,又要維持音樂表演的趣味性及多樣性,將國中、小管樂團轉型成爵士大樂隊是極為可行的方案。 本研究以新北市鶯歌區建國國民小學為例,旨在探討於國民小學中推動爵士大樂隊的各項條件與因素。研究者首先經由文獻,探討成立爵士大樂隊所需之經費與樂團組訓事宜,再針對爵士音樂的發展與國內爵士音樂環境做出描述,最後透過訪談、觀察等方式獲得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爵士大樂隊可以有效降低管樂團人數的需求,並樽節大量的經費。而且爵士大樂隊中的各項樂器,在各級學校中,都有不同種類的音樂社團可持續參與學習,延續性強。

在教育的觀點上,爵士音樂具有兼容並蓄、又同時能保持其獨特與創新的性質,這樣的音樂觀對學生有正面的影響。台灣欣賞爵士音樂的風氣,已由民間發展轉為政府推動,風氣大開,爵士音樂與爵士樂團的接受度已高。但在國民小學中,爵士大樂隊仍是極為稀有的,成立之後不但能成為學校特色,更能形塑學校形象。

「卡拉」與「重奏」——台中地區業餘薩克斯風同好的音樂秀異

為了解決台中爵士音樂節節目表的問題,作者郭大鑫 這樣論述:

近10年(2006-2016),台中市政府塑造台中為薩克斯風故鄉的稱號,與此同時,台中地區的業餘薩克斯風同好逐漸增多。根據我在2013年至2015年的田野訪談,目前台中地區有超過30個的業餘薩克斯風團體運作。這些薩克斯風團體成員多以中年為主,即40歲至65歲之間。他們來自於各行各業,有些成員因著職業、地緣、性別、家庭等因素而自成樂團,其中分為以重奏及卡拉OK儀器伴奏兩種演奏形式。習慣上,他們會以台灣閩南語稱呼對方為「吹卡拉」(Pûn Kara)或「吹那卡西」(Pûn nakashi),以及「吹古典」(Pûn Kó͘-tián )。使用重奏形式的薩克斯風同好強調樂譜的重要,而使用卡拉OK儀器作

為輔助的同好,則多依靠自行摸索且吹奏。除了演奏的曲目與詮釋技巧也有所區隔外,重奏樂團多以音樂廳作為展演空間,使用卡拉OK伴奏形式的同好則是在公園、廣場、商家門口。本文我將說明薩克斯風如何被建構為台中的意象。再者,這些中年業餘薩克斯風同好如何形成薩克斯風同好圈,以何種方式維持,又如何與政策有所關聯,更重要的是,他們選擇玩音樂的方式,是如何與音樂學習及音樂喜好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