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青梅批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陳國川所指導 李美瑩的 臺北花市承銷商的產銷空間研究 (2012),提出台中青梅批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北花市、切花、商品鏈、承銷商。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陳興忠所指導 徐嘉陽的 應用灰色模型於巨峰葡萄批發價格預測 (2011),提出因為有 灰預測、滾動式灰預測、指數平滑法、巨峰葡萄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中青梅批發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青梅批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北花市承銷商的產銷空間研究

為了解決台中青梅批發的問題,作者李美瑩 這樣論述:

台北花市為全台五大花市中交易金額最高的花市,其中切花的比例又高於盆花,本文根據「商品鏈」概念,透過投入產出結構、領域性、治理結構、制度框架等面向,檢視切花商品鏈的運作。不同於以往的研究,多從商品鏈上游為起點,本研究試圖以切花承銷商為起點,透過市場端承銷商與上下游花農、零售商的社會網絡互動,探究切花的產銷空間與商品鏈中商品、金錢、資訊的流動關係、驅動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目前台北花市以百合、玫瑰、菊花為三大主流商品,生產地集中於台中、彰化、南投等縣。由於切花的易腐性,使得生產地與消費地必須緊密配合,花農栽培3-4個月收成後,於一天的時間內完成採收(保鮮、分級、包裝),運輸到花市

,一旦當天於拍賣市場滯銷,將以殘貨方式銷毀,故採收的時間對花農而言甚為重要,一般而言,花農根據市場的淡旺季來調節產期,以降低殘貨量,減少損失。 在激烈的市場價格競爭下,對承銷商來說,台北花市內有八成以上選擇代銷方式,即拍賣市場批貨,零批場現金賣出;另有各占不到一成的承銷商透過半直銷與直銷方式,和花農合作,將切花賣到國內與國外市場,但因開創流行、國外收款較不穩定,故此兩種方式的承銷商風險較高,因此花市內的承銷商選擇代銷方式居多,以降低風險。不論哪一類的承銷商,其選擇商品均以零售商需求為主,以免切花滯銷必須銷毀而虧損,而花農也根據市場的需求選擇栽培的品種與產期,因此切花商品鏈可說是由購買者

驅動的最佳例子。

應用灰色模型於巨峰葡萄批發價格預測

為了解決台中青梅批發的問題,作者徐嘉陽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應用灰預測模式,以民國九十四年至民國一百年7 年間之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之農業統計公報之資料為基礎,再加上農產品交易行情網站整理所得數據,在不考慮有關颱風災害及人為不當操控等因素之差異下,以台灣地區巨峰葡萄批發價格為例,採用灰預測、滾動式灰預測及指數平滑法三種序列方法進行預測,建構巨峰葡萄批發價格之預測模型,研究結果提供農政公部門作為價格預警及產業輔導的參考依據,俾即時調整管理經營策略。結論如下:一、 經實證結果得知,在月別、季節別及半年期別所做之預測,均以灰預測較佳,適用於短期預測模型。二、 應用灰預測,預測民國101年6月巨峰葡萄批發價格平均每公斤為55.33元;7月為40.

96元;8月為46.57元;9月為56.91元;10月為61.11元;11月為55.80元;12月為49.17元。第二季巨峰葡萄批發價格平均每公斤為56.0488元;第三季巨峰葡萄批發價格平均每公斤為54.8704元;第四季巨峰葡萄批發價格平均每公斤為53.2798元。下半年巨峰葡萄批發價格平均每公斤為54.04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