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老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台北老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莊永明寫的 台北老街【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 和莊永明的 活!該如此:莊永明七十自述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北車站到深坑老街. 新北遊記 - nevtrend.pl也說明:台北 車站到深坑老街. 新北遊記|[石碇老街]-深坑石碇一日遊-交通攻略、不見天街 · 動物園到深坑老街公車. 深坑老街| 充滿歷史感。臭豆腐小吃美食/景點/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遠流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邱英浩所指導 李玫欣的 文化導向都市再生之政策及評估系統之研究 (2020),提出台北老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文化再生、都市再生、創意城市、生活品質、創意氛圍、都市在生前進基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藝術學系 李宗仁所指導 蘇稟程的 夢土‧斷面-變貌中的西門町 (2020),提出因為有 夢土、斷面、變貌中、西門町、水墨人物畫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北老街的解答。

最後網站11家三峽老街必買伴手禮美食推薦 - 依武享生活則補充:2023三峽老街美食景點全攻略:11家三峽老街必買伴手禮必吃美食推薦看這篇!來到新北三峽,不能不提到三峽老街。三峽老街一般指的是民權街的南段,相連不斷的紅磚拱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北老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北老街【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

為了解決台北老街的問題,作者莊永明 這樣論述:

台灣人文民俗專家,莊永明老師代表著作。 台北老街擁有暢銷書與長銷書的雙重美譽! ◤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 台北老街珍藏史蹟照片、珍貴史料, 以及莊永明精心收藏有關台北老街的明信片與愛國獎券。 藉著本書帶領讀者重遊舊台北,走出新生命。     艋舺、大稻埕、台北城──是所謂的台北「三市街」,是台北市的「原型」,這三個「聚落」的發展,先後有序,而且各有其成長背景,也因此街道的布局、房屋的造形,也各有其獨特的個性。     艋舺和大稻埕都有過商船雲集、帆影林密的年代,是同屬於「商業社區」,只是艋舺是閉塞的,而大稻埕則是開放的。艋舺在 1820 年代,已儼然是台灣北部經濟、政治與軍事的中心,和台南

、鹿港鼎足而立。     這個由漢人移墾、建造的市街,經歷了漳泉械鬥、異姓爭鬥,產生了強烈排他性,形成了保守性格。淡水河床的淤塞,使這個由「番漢交易」之地所形成郊商殷盛的市街、逐漸地走向了衰敗,將其貿易市場拱手讓給了「下游」的大稻埕。     分類械鬥,被三邑人追、趕、跑的同安人,退入大稻埕,和以往在新莊方面戰敗遁入大稻埕的漳州人,本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心,攜手合作,在奇武卒社故祉,建立了新的家園。     歷史的軟跡,能留痕之處並不多見,而「台北老街」保住了一老建築,雖然這些當代的建築已經都是在風燭殘年中,畢竟幢幢都是歷史見證物,它能夠矗立便是我們的幸運,這種「歷史教材」是獨一無二,不能再

求,誰忍心讓其消毀呢?     莊永明老師在本書中對於「台北」的定義為,以艋舺、大稻埕與城內為主的範疇;從三市街開始,便是台北身世的起源,也是莊永明老師在本書中特別彰顯的所在。     請看莊永明老師娓娓道來,這座城市最美的故事、最動人的歷史。   本書特色     認識老台北,愛上新台北!     台灣著名文史工作者,莊永明老師畢生致力於台灣各地「老」事物的收集與整理,從文人佚事到泛黃的照片、器具,在在都是莊永明老師為後世子孫留下的美好事蹟。     本書為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為2012年版的增修版。自1991年初版以來,已長銷與暢銷30周年。     從莊永明老師的文字與照片中,可以看見

身為台灣的「下町」──大稻埕出身的獨特性格,深深眷戀著古老的一切,而這一切恰恰好也是快速翻新的台北城最需要被保護的珍貴記憶。     在本書中,除了可以一窺台北街道的歷史脈絡,更可以看見台北人是如何在更迭的朝代中適應著、茁壯著、驕傲著;這是一本不論是青青子衿或者是社會人士都應該擁有且深讀的好書。   好評推薦     ∣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專文推薦∣   臺北市立文獻館館長  詹素貞     展開《台北老街》的每一頁歷史,就像啟動時光輪軸一樣,艋舺、大稻埕及城內曾經刻下的極度風華,整座城市的文明歷史發展,一位又一位令人好生景仰的英雄好漢,他們的俠骨柔情,她們的婉約風情,一座又一座充滿故事與風格

的建築,都在莊永明先生筆下風雲靈動起來。──臺北市立文獻館館長  詹素貞

台北老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訂閱】&觀看北漂更多影片:https://reurl.cc/Mv6LqK
北漂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wellcomehome2020

台北旅遊最後一天~
要去超級芭樂的九份
但我們居然可以在九份嗨成這樣
自己也很佩服自己哈哈
親子旅遊的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北漂史上最靠杯的八點檔上映
期待下我又會跟這些孩子
發生什麼好笑的事~~~~

景點1:世民酒店
景點2:九份
景點3:新北耶誕城

北漂笑年
#九份 #親子旅遊 #台北旅遊

文化導向都市再生之政策及評估系統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北老街的問題,作者李玫欣 這樣論述:

歐美先進國家自1980-1990年代起即採取文化導向策略包括文化創意產業、文化設施、文化活動、文資保存利用、營造文創地標等,並結合創意城市(Creative City)理念,作為以提振經濟發展為目標的都市再生策略,然2000年代起的城鄉願景,文化導向都市再生不再僅是實體的建物或經濟提振,而是地區環境、社會及經濟面等都市全方位的健全,更與都市創意氛圍與鄰里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臺灣的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始於1970年代,採都市計畫、區段徵收及市地重劃的手段實施,1990年以後因應都市建築老化,則陸續訂定都市更新相關法規積極推動,主要處理方式為實質建物的重建、整建及維護,遲至20

05年以後才慢慢引入都市再生的作法,期透過大面積國有土地及資產的再開發,以資產產導向再生的方式(Property-led Regeneration)企圖帶動整合文化、社會、經濟、環境等面向的都市再生效果。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於1982年即已立法,惟自1990年代始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則於2000年以方案形式開始討論,2002年行政院「挑戰2008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提出促進文創產業的方向,2009年提出五大文創園區計畫,文化逐漸與空間發展連結,2018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公布實施,但文化創意連結都市發展是否效果加乘,又如何

促成文化導向成為下一波台灣都市再生的動力,是本研究起始的動機。本研究首先從聯合國世界城市狀況報告中,探討1990年以來,世界城市從對經濟發展追求、資產導向都市更新,及至文化導向都市再生的發展趨勢,再從文化導向都市再生的相關研究中,整理出評估文化導向都市再生策略之績效評估指標,透過都市更新政產學的專家學者問卷,運用ANP及AHP等計量方法,並經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中央地方都市更新主管機關具經驗之高階主管、社區的店家與居民代表,以及主導推動大稻埕都市再生及台中綠光計劃之專家後,提出臺灣文化導向都市再生策略之績效評估指標,包括:活化與再生、創意與創新、產業與經營以及營造創

意氛圍等5個面向下的11項指標,並建議各項指標下的衡量子標。此外,本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計畫為文化導向都市再生之實證案例,透過IPA滿意度分析及深度訪談結果,提出台灣文化導向都市再生政策、策略之相關建議,以及文化導向都市再生後續研究建議。

活!該如此:莊永明七十自述

為了解決台北老街的問題,作者莊永明 這樣論述:

大歷史下的庶民傳奇,大時代的生命見證 「台灣第一」民間史家莊永明的第一本回憶自述   *一九三○至六○年代大稻埕文化風貌盎然呈現   *早期文人交遊珍貴史料、圖像首次出土曝光   大稻埕囝仔向前行   「我是大歷史下的小人物,也是大時代的見證人。讀我一生,以小窺大,台灣庶民史,必不留白。」──莊永明   莊永明,台灣文史研究界的傳奇與標竿人物,沒有傲人學歷,未受正統學術訓練,但出身於文化底蘊濃郁的大稻埕,自小就與庶民文化結下不解之緣。從事會計工作26年,不遲到不早退,從沒請過一天假,自況為「長工」;退休後寫稿、演講,補貼生計,是為「散工」;為傳揚台灣文化,四處趕場,盡力不懈,則是「義

工」;最後,拚命保存日漸消逝的台灣史料,傾半生精力撰書立著,希望幫後代子孫留下這片土地的故事,堪稱「憨工」。   出版五十餘冊台灣文史專書後,因長期埋案筆耕,導致右眼視網膜出血病變,視力接近於零,然而七十三歲的莊永明終不服老,終又勉力提筆,這次他希望將其一生的「每一工」(每一天),從長工、散工,到志工、憨工的「四工人生」,寫下自己的故事,為所經歷的大時代留下珍貴證言。   全書分為三大章33話。第一章〈大稻埕囝仔〉是成長紀事與收藏歷史;第二章〈港町物語寫真〉呈現第一手的大稻埕文化現場與庶民記憶;第三章〈我看.我聽.我寫〉自述其交遊、寫作與文史研究生涯之軼事點滴。 作者簡介 莊永明  

 一九四二年出生於茶香歲月之大稻埕,為國內知名台灣文史專家,同時被公認為台灣民間史料收藏最博雜、豐富的研究者之一。   一九七○年代崛起於文壇,陸續在報刊雜誌發表文章。一九八二年,應《中國時報》之邀,撰寫「台灣第一」專欄,而享有「台灣第一」的稱謂。從《台灣第一》、《台灣紀事》、《台北老街》,到《台灣鳥瞰圖》、《台灣醫療史》以及三大本《台灣世紀回味》等,至今共出版五十餘本著作。其中台灣歌謠是他的最愛,出版有《台灣歌謠追想曲》、《台灣歌謠──我聽 我唱 我寫》,以及有聲書《台灣歌謠尋根》等。   除了蒐集台灣文物、書寫台灣主題專書外,足以自傲的資歷為擔任「大稻埕逍遙遊」文史導覽長達十年之久,超

過10,000人次跟著他一起上街走讀。其老家「莊協發柑仔店」已被列為台北市定古蹟,以策展、講座、老街導覽等方式,活化古蹟,推廣文史。   個人部落格:莊永明書坊jaungyoungming-club.blogspot.tw/。 〈自序〉 暢所欲言又止 〈先踏話頭〉 生命有限.活該如此 〈年表〉 莊永明文史紀事 壹.大稻埕囝仔 1-1 分枝散葉 尋根溯源 1-2 阿爸遠去 身教猶存 1-3 阿母教子 力行為範 1-4 兒時歲月 所記一二 1-5 童年歌聲 喚醒記憶 1-6 建中學生 走路有風 1-7 台北商職 青澀年少 1-8 當兵三年 一年軍裝 1-9 無黨無派 有守

有為 1-10上班求職 一個工作 1-11當家做主 置產受挫 1-12坐困書城 書齋書災 1-13收藏嗜好 不可救藥 1-14迷於方寸 遨遊世界 1-15筆耕生涯 台灣第一 1-16寰宇之旅 浮光掠影 貳.港町物語寫真 2-1協發建昌 古蹟千秋 2-2城北舊事 稻埕夢迴 2-3舊事物語 宛如寫真 2-4稻江風光 繫於兩岸 2-5歌曲源地 聆聽茶香 2-6逍遙稻埕 溫故鄉情 2-7走讀稻江 一起上道 參.我看‧我聽‧我寫 3-1歷史今天 台灣紀事 3-2論定第一 自有抉擇 3-3為歌留史 立言傳曲 3-4我唱歌謠 尋根正本 3-5杯酒泯仇 傳唱心曲 3-6一元版稅 老少情誼 3-7一字更動

應非戲筆 3-8忘年之交 惠我良多 3-9縱橫閱讀 回味世紀 3-10文化志業 文化產值 〈後頭心話〉 老殘餘記‧雪泥鴻爪 自序 暢所欲言又止   不該出而出的這本書,決定成書,原因是自己平凡的生命史,所見、所聞、所感的人、事、物,不少是歷史的見證。   浪費「紙」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畢竟以三年半的時間,在《文訊》雜誌刊載的專欄「心路,筆痕.書影」,如果未能結集,殊為可惜,乃決定以《活!該如此」做為回憶錄的書名。   兩句話,可以道出心情故事:   同歷史獨白有話   與現實對話無語   如果,這兩句話可視為對聯,我可再題上橫批:   暢所欲言又止   橫批是「暢所欲言」和

「欲言又止」的組合句,所欲言而不得不止於言,是我的無助和無奈;   人間事,是有些不能說、不可說的,絕非我不願說。   是以為序。 前言 〈先踏話頭〉-生命有限.活該如此   如果將之視為夢醒時分的「戲筆人生」,留下「告別年代」的一些紀事,想必有益無損,畢竟走過的必留痕跡……   人生雪泥鴻爪,一場夢境而已,有人以「有來有去」,瀟灑走一回,回顧一生;也有人更以有禪意的「無來無去」看透人生。   有來有去、無來無去,全是知悟生命。人生「有來無去」,自不可能,如果未來發明了「長生不老」藥,那是災禍,而非好事。   生命有限,古人以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啟迪人生還有責任,一語道

破,就是「有來無去」。不朽始能「無去」,青史留名,令後人懷思,此乃真的「音容宛在」。   諸多傳記、回憶錄,不管是他人操刀或自己動筆,遺下紀錄,都能令後人感受「傳主如生,有來無去」!   我雖涉足文壇有年,但是閱歷有限,不過也頗曉一些「文化界祕聞」,加以被認為善於「說故事」,因之「勸進」我動筆寫回憶錄的人,有增無減。   我個性木訥不多言,但偏偏為人誤解,如果能對我細加觀察,必能體會──我旨在不吐不快,畢竟是O型個性,直言實語,自然常會得罪他人;如果硬說我好道三說四,非知我者也。   「他山之石」引以為鑑,應是我想處理「有來無去」的必要思考,不過像自己這般的凡夫俗子,其實再「美化自己」

,必然也是「來去一生」的枉然,一堆文字而已。不過,如果將之視為夢醒時分的「戲筆人生」,留下「告別年代」的一些紀事,想必有益無損──畢竟走過的,必留痕跡。   我好讀「回憶錄」〈自傳〉甚於他人書寫的「傳記」。傳記頗多添油加醋,例如:西方哲人伏爾泰沒有說過「我雖然不同意你的意見,但贊同你發言的權力」這句話;美國總統華盛頓也沒有因承認砍櫻桃樹而獲得父親嘉許誠實這件事,這些都是傳記作家繪聲畫影的「神來之筆」,無非是要「包裝」傳主。而回憶錄的「告白」,雖然不全是「貨真價實」的作品,但是有宛如與其對談之感。   *   名人的回憶錄,陳述自己的「追憶逝水年華」,我舉幾個做為範例:   中國文人梁啟

超〈任公〉因「戊戌政變」遭清廷通緝,亡命日本,他在孔子紀年二四五三年寫下〈三十自述〉,而立之年他感嘆:「筆舌生涯,已催我中年矣!」還吟:「風雲入世多,日月擲人急,如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三十的梁啟超,所志所事,對近代中國影響甚深,他還以已屆而立之年與「歲不我予」自嘆──反思自己,三十那年,做為上班族的我,天天打上、下班卡外,枉論什麼「筆舌生涯」。   梁啟超在三十歲留下自述,顯見他有計畫日後繼續書寫一生閱歷,可惜僅得年五十六,未再下筆撰寫四十自述、五十自述;後半輩子精采人生,沒能透過他那「筆鋒常帶情感」的健筆,留下心中「不足為外人道」的話語;他參與的革新、革命志業,在史料中缺了一角,殊為可

惜。   胡適在四十三歲那年〈一九三三年〉出版了《四十自述》,他常鼓勵、催促朋友寫自傳,以為史家留下一點史料,然而他的努力,並未對「中國最缺乏傳記的文學」有所加分,包括他自己。因為大家不是怕「提筆太早」,動輒得咎,不肯下筆;就是「提筆太遲」,無緣成書。胡適亦曾為梁啟超「自信體力精力都很強,所以不肯開始寫他的自傳」,以致留下憾事而扼腕。   我所讀的胡適《四十自述》,當然是當年開設在重慶南路的遠東圖書公司的所謂「自由中國版」,依胡適「自記」,這本書決定在台灣出版,他已六十四歲。胡適鼓勵人家留下回憶錄〈自傳〉,而自己卻在一九三三年付梓《四十自述》後,即在此他認為十分重要的議題,留下空白。《四十

自述》只書寫到他十九歲考取官費出洋留學,而後繼無述,如不是以「附錄:逼上梁山〈文學革命的開始〉」充實頁數,恐難成書,因此,我戲稱《四十自述》說是「二十自述」都還不夠「分量」。   胡博士提筆寫《四十自述》,計畫只寫兒童年代,留學時代到壯年時代則留待五十歲再寫;中年時代更擺到六十歲才想動筆。最後計畫「破局」的原因,胡適以「國事如麻」為理由「牽拖」,說五十大壽那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作為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當然有得忙了;六十歲那年,正當大陸淪陷、韓戰爆發初年,哪有情緒為「私人留紀錄」,操心國事就夠煩了。   胡適的生命最後四年,以中央研究院院長、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主席的職銜,落腳台灣。如果他能

再繼「前緣」,將自述延長至五十、六十歲,甚而七十歲,立言垂世,不知多好。   *   五十歲是半百人生,不少人到此年歲,十分珍惜,尤其是往昔國人平均年齡不高,再過十年,就是一甲子的六十「高壽」,當然是回首往事、留存自述的最好時候;而在五十歲時出版的「自述」,僅有九歌出版社的顏元叔《五十回首》而已。   顏元叔的西方文學論述文章,我常在報刊、雜誌閱讀,他寫作十分勤快,應可算「多產作家」。《五十回首》沒有序文,但第七頁的首篇〈五十且回首〉,即有「序」的味道;大陸淪陷來台的顏家,顏元叔有「在淡水河邊陪父母種菜、養豬、挑大糞」的農耕生活經驗,他沒有交代來台後的居住地,究竟是淡水河東岸的台北市或是

西岸的新北市,但可知未擔任教授、作家前,他在台灣有做農的日子。   顏元叔以半百回首立言,用「水頭村的童年」做副標,也就是以「童年印象」自述,當年他生活在海峽彼岸,因日本鬼子逼迫他們遁入荒山曠野,而有「中國大地的另一回羅曼史」,可惜顏元叔筆下的「鄉間野趣」,我只能以「顏氏雜文」欣賞。《五十回首》最後一篇是〈一個句點〉,表明他「想寫一個時代中的一己」,我不知他還有沒有續寫〈六十回首〉、〈七十自述〉……等未結書的文章。我是沒有看到的。   六十年,一個甲子,十二生肖的五個輪迴,超過兩萬個日子的人生回憶,必是一生重要大事。台南韓石泉於一九五六年自費出版了《六十回憶》──一位醫務繁忙的執業名醫,還

能撥出時間寫下「歷史見證」的自述,殊為難得。   韓石泉於胡適抵台就職中央研究院院長那年,將《六十回憶》致贈胡適;翌年〈一九五九年〉二月胡院長親筆回覆一封信,他嘉許《六十回憶》是「台灣光復僅見的一本自傳,其中不但有先生一生立身行己的紀錄,還有六十年來的重要史料」。由於《六十回憶》反應不錯,韓石泉原也有意繼續留存回憶,可惜〈六五續憶〉僅寫了部分。   「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古早話,說的是一個人能登上「從心所欲不踰矩」之年,是生命的奇蹟。而今,拜科技之才、生技之效,「人生七十不稀奇」,已是生命常態。七十年,超過兩萬五千五百五十個日子,這等歲數,經歷、閱歷必然非同小可,如果能將所見、所聞、所想

留下文字,應該才算活得夠本,不然,老去的那天到臨,徒做「人生空空」之喚,就無意義了。   七十之年,即使精力充沛,「親像一尾活龍」,但是老化無可避免,身體狀況,今不如昔,乃不爭事實,想留自述,必興力不從心之嘆!二○○八年,陳若曦出版了《七十自述──堅持、無悔》,令我讚佩。   *   我已屆七十之齡,動念寫回憶錄,自述消失歲月,雖然自知何德何能?但回首筆耕歲月,總有跡痕,予以告白,以盡己責。   無論大、小人物,都經歷社會變遷,也都閱歷政治變革,以我觀點,大人物、小人物都是「歷史見證人」,「一世人」〈一輩子〉見證的人、事、物,必然可觀,那就是歷史的一部分──而我願以歷史見證人留下自述。

  六十五歲那年,可以申辦「敬老卡」,但我以自己還能賺錢,敬謝不敏──領受老人福利,等於浪費社會成本,況且我也不要政府「施捨」。不過,當我發現有些所得比我高出很多的人,申報的稅額竟然還不及我奉獻給國家的半數,如此不公,令人不平。考慮之下,心想總要「拿回」一點點孝敬政府的錢才算公道,於是向區公所申請了搭公車免費、乘坐捷運打折的「敬老卡」。像我們這類非薪資所得的人,版稅、稿費、演講費……每一份收入,全無「避稅」的可能,分享一點「老年給付」的權利,應不為過。   「不認輸,不服老」是我進入「老年期」初年的堅持。我帶領古蹟導覽四個多鐘頭,一路走、一路講,從無倦容,有些年輕人趕不上我的腳程,直呼受

不了,還怪我「健步如飛」。年終歲末,我依然短袖便服,令人吃驚,問我「怎不多添加一些衣服,不怕冷嗎」?沒錯,我在衣著方面是不知寒暑,「除非換了日曆,我是不換季的。」這句話讓不少知我的人折服。非到了元旦,長袖是不會出現在我身上的,有時,我還會補強一句:「從軍中退伍後,四十幾年來,不穿長袖的衛生衣了。」   然而,近年來因「右眼黃斑部裂孔併視網膜剝離」而住進台大醫院動手術。之後,情況大變,古人「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的病狀,全都在身上顯現,於是乖乖去買長袖衛生衣來保暖,「不驚冷」此後再也不敢說出口了。   不知老之將至,竟成明日黃花之語,令人唏噓。   從前我坐公車、捷運,一向是不找座位坐

的,也無人會識破我的年齡而讓座。然而六十七歲那年,有一天我擠上公車,博愛座都被一群剛下課的學生霸占,只得移步往內走,一位長得很秀麗的高中女生,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說:「阿伯,您請坐。」我愣了一下,說句實話,難以接受她的好意,自覺「承當不起」,畢竟我經常「東奔西跑」,精神狀況不錯。之前,偶爾也有人讓座,都被我一聲「謝謝」回絕了,我不希望有人視我是「站不起的人」。然而,「阿伯」是第一次聽人如此稱呼,顯然她覺得我絕非「叔叔輩」,而是「老伯」了。   我深信這位同學沒有看走眼,她應是位有家教的好女孩,只是她檢視出我的歲數,令我有不安之感,心想此後不能再掩飾自己的歲數了,確實有點悲涼。   「不畏風寒

」的本事,已經流失,老已臨身。心想如果我再拖延「自述」,可能會成憾事,不儘早落筆,更待何時?   *   我曾在一場演講中,提到自己的「人生觀」。法國文學家卡繆說:「人生還有責任。」老祖宗的訓示:「做牛著拖,做人著磨。」正是我的「使命感」,所以提到反省平生心路歷程,「活該如此」四個字即可概括。當初大家對我這種語出驚人的「蓋棺論定」有所存疑,我補充說,這四個字的「活」之下有驚嘆號,然後再說一次:「活!該如此。」   多次以「生活品味高,生活品質低」來形容自己的生活現況,一路走來,自願如是,因已深悟──活,就應該如此度一生,留下的「筆痕」、「書影」,正是「心路」的微小成績。   前人、前輩

以見證立言,成書傳世,彰顯時代,意義重大。我雖也可當時代見證人,但絕不敢以「立言」做前提,僅是認知能將所見、所聞、所感的過往,留下些文字,為人提供「談助」題目,不該被評為浪費紙筆吧!   環保推展資源回收,我將「非資源」也做回收,畢竟人生記憶,應視為人文資源再利用啊! 一之四兒時歲月 所記一二一九四二年(昭和十七年)四月三日,我出生在大稻埕港町。我的童年歲月,一直到初中時,家境連小康都談不上,只能說比「窮困」稍好一些而已──畢竟是「無片瓦之家」,而且三餐少有魚肉。「小時候」,是一個既疏遠卻又親切的名詞,在人生回憶中,有其重要性,也有其不必談論之處。正如梁啟超在〈我之為童子時〉,一開筆即寫出

:我所愛之童子乎!汝若不知我為誰,問汝先生及汝父兄,或能告汝,汝欲聽我為童子時之故事乎?我大半忘記,所記一二,請以語汝。至於我的童年生活,可說很單薄;如說「乏善可陳」,也確是實情──但自己卻又常喜好回味「大時代」下的兒時苦澀歲月。排行老八,人稱老四一九四二年〈昭和十七年,民國三十一年〉四月三日,我出生在大稻埕港町,是阿母的第八胎孩兒,但是家人稱呼卻是「老四」──從第八成了第四,是有緣故的。因為長男永發、老三永盛、老六永興夭折,老五永傳過繼給大伯,第六胎是長女秀卿,所以兄弟排次因而重整;老二永德成了老大、老四永昌成了老二、老七永昭居老三、我躍居老四、第五永泰、老么永旭,最後是小妹雲卿。食指浩繁,

一家人靠著經營雜貨維持生計,我的童年,自然堪以貧困形容。二哥永昌後來不幸於二十九歲車禍身亡,略懂命理的老大永德以姓名學推論說永昌早逝,和永發、永盛、永興三位「無緣兄弟」一樣,是因名字取得太旺,發、盛、興、昌;加予「永」的久長期求,天所不容也。我出生於已被捲進戰火下的台灣,彼時日軍在華南、南洋的侵略戰爭,敗象已露,我出生的前兩天,台灣總督府正式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將台灣青年大量投入戰場。四歲那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於是我有三年七個月的「日本時代」,生為日本籍的台灣人--那時的烽火歲月、生活點滴,我都是日後從長輩口中才得知。殖民當局為了支援前線,徵收金屬物質、實施配給制度,每個家庭要維持起

碼限度的溫飽都很難。

夢土‧斷面-變貌中的西門町

為了解決台北老街的問題,作者蘇稟程 這樣論述:

西門町是一個多元的生活環境,筆者從小居住在此,感悟生活帶來的總總影響,特以探討生活環境與自身心境變化,進而找到創作發展的脈絡。 隨著西門町經濟活動不斷的改變,筆者試著用水墨來表現內心情感的抒發,進而影響周遭的人對自身在此的心靈感受。 全文的總體分為五個部分來敘述,第一部分闡述創作動機與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運用東方水墨畫的精神、日本畫的歷史演變與卡漫精神和表現主義精神作為學理基礎;第三部分是以西門町創作環境與創作的表現形式來敘述;第四部分是以「城市水墨」、「西遊」、「盼」等三個系列來探討;第五部分是以研究心得和省思與展望作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