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均收入排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台灣人均收入排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詹姆.柯林斯寫的 從A到A+: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祕(暢銷新裝版) 和瞿宛文的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聯經所出版 。

佛光大學 公共事務學系 張中勇所指導 饒佳汶的 台灣人口少子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 (2021),提出台灣人均收入排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灣少子化、人口老化、少子化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崑山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李政隆所指導 李哲全的 台灣中小型旅行業者的經營策略-以運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旅遊業、中小型旅行業者、經營策略、利基行銷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人均收入排名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人均收入排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A到A+: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祕(暢銷新裝版)

為了解決台灣人均收入排名的問題,作者詹姆.柯林斯 這樣論述:

  「優秀」是「卓越」之敵!   這不只是企業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人類共通問題。   全球狂銷超過2,200萬冊經典鉅作,   帶領企業與個人看見盲點、邁向卓越!     全球企業推崇影響最深商管書   ●亞馬遜總裁貝佐斯採用《從A到A+》中的原則,建立組織營運的良性迴圈,造就今日的亞馬遜奇蹟。   ●英特爾、蘋果、微軟、星巴克、嬌生等知名公司深受本書影響,推動企業改造。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盛讚:   這部經過嚴謹研究、寫作又極出色的著作,推翻了許多目前流行的管理概念──從吹捧超人執行長、崇拜資訊科技到購併熱等。平庸的公司或許無法靠這本書提升競爭力,但本書應該能幫助

已具競爭力的公司躍升至卓越境界。     柯林斯花了五年時間,從1435家企業篩選出11家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抽絲剝繭分析之後,透過本書指出他們成功的關鍵與祕訣,這些祕訣包括:     ●第五級領導:能推動企業邁向卓越的領導人員具備什麼樣的特質?他們通常沉默內斂、不愛出風頭,甚至有點害羞,謙沖為懷的人格特質和不屈不撓的專業堅持齊集於一身。   ●先找對人,再決定要做什麼:柯林斯團隊原以為「從優秀到卓越」的領導人上任之初,一定先提出新願景、新策略,卻發現他們忙著找到適合的人上車,請不適任的人下車,並且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子上,然後才釐清該把車子開往哪個方向。   ●面對殘酷現實,但絕不喪失信心

:所有從「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邁向卓越之路,都先從誠實面對眼前的殘酷現實開始。因此,領導人必須塑造能聽到真畫且不掩蓋事實的企業文化。   ●刺蝟原則:從優秀躍升到卓越,必須以能反映三個圓圈交集的簡單概念來取代原有的核心事業。刺蝟原則不是目標、策略或意圖,而是深入的理解。   ●強調紀律的文化:當有紀律的文化和企業精神相結合時,就能點石成金,創造卓越的績效。   ●以科技為加速器:「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對於科技的角色有與眾不同的想法。柯林斯發現,「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會把科技當做動力加速器,而不是啟動器。   ●飛輪和命運環路:從優秀到卓越的蛻變過程不是一蹴可幾的,轉變的過程好像無休無止

地推著巨輪朝一個方向前進。     這些祕訣不僅是從優秀到卓越的恆常法則,而且是可以學習的。任何組織都有可能變成卓越公司,只要用心研讀本書,就會找到許多可以應用於公司(無論公司大小或新創公司)及個人生涯規畫的實用法則。價值投資人更可以依循這些法則,進行「人」、「能力圈」及「護城河」三項選股要素的質化分析,找到最具潛力成長標的。 得獎紀錄   全球狂銷超過2,200萬冊,好書認證獎不斷   ●《哈佛商業評論》年度好書   ●美國《商業周刊》年度好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好書   ●台灣經濟部「金書獎」 卓越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序)   Jenny Wang(JC 趨勢財經觀點創辦

人)   Mr. Market 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丁菱娟(新創團隊導師、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于為暢(資深網路人、個人品牌教練)   艾蜜莉(財經作家)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林之晨(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   林以涵(社企流執行長)   林揚程(太毅國際顧問公司執行長)   洪雪珍(斜槓教練)   張孝威(竹科廣播董事長)   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游舒帆(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鄭志凱(矽谷Acorn Pa

cific Ventures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   盧世安(「人資小週末」專業社群創辦人)   謝文憲(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優秀,是卓越的敵人。當現狀不錯時,我們往往會認為自己現在的方法是最好的,甚至是業界最優秀的,這時你很難再聽進任何建議,甚至失去了成長的動力,結果就是遲早有一天將會被超越。   《從A到A+》並不是教你如何選出好的投資標的,具備了書中提到的能力特質也不保證企業未來必然卓越。我認為它最大的價值是透過大量的研究傳承經驗,幫我們避開前人的錯誤,找到自己忽略的盲點。     丁菱娟(新創團隊導師、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當年《從A到A+》這本書問世的時候,幾乎是每家公司領導人必讀的一本教科書,也是企業讀書會上指定的長青書。   讓我思考如何成為一家有願景、理念和價值觀的公司,並開始著手建立企業文化,這本書幫助我在經營公司上獲得很大的啟發。   很高興這本書能夠重新改版,讓新世代的年輕人有機會閱讀。好的書不會消失,也不退流行,它永遠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想要追求好還要更好的人。     林之晨(台灣大哥大總經理、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   柯林斯的研究與思想,在我學習成為第五級領導人的路上影響甚鉅。他的三環交集、推動飛輪、人才優先、面對殘酷現實等世界觀,是我每天思考策略、決定工作先後最仰賴的心理模型。從十

八年前第一次擔任新創中國分公司總經理,到後來創辦 AppWorks,到現在接手市值四千億的台灣大,《從A到A+》一直在我身邊,陪著我成長。     林以涵(社企流執行長)   社企流的使命,在於打造華文界社會企業的知識中心與交流平台,用商業思維與創業精神改善社會問題。為了能夠永續發展,《從A到A+》中追求卓越的概念,一直是我們凝聚團隊共識的思考基礎與行動原則。   在創立第二年,我們決定從志工組織轉型為公司,當時正是以刺蝟原則為核心,試圖找出自己有熱忱、擅長又能專精的事。但如何驅動社會創新,「找到對的人」就非常重要。   我也非常認同柯林斯說的,在內部建立強調紀律的組織文化,一方面讓員工承

擔責任,但又能享有充分的自由度。尤其我們是一個小型公司,合作對象多為大型企業,如果缺乏紀律,就無法獲得客戶的尊重和信任。隨著時勢潮流發展與環境變化,我們每年仍會定期自我檢視,致力發揮最大的社會影響力。     林揚程(太毅國際顧問公司執行長)   《從A到A+》探討了企業成長到巔峰的過程及必要條件,也就是十一家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關鍵密碼,記得出版當年也是太毅國際從深耕多年的新竹即將北上的高速成長時期,當時認真地讀了這本書,並奉為公司二○○三年戰略圭臬。實證結果,十五年後我們成長四○○%,並且連續十年成為台灣最主要的企業培訓提供者。這段時間,我們走過順風順水也曾低谷徘徊,因此更能以此書實踐者的身

分來推薦。   時代變遷快速,帶來眾多機會和威脅的焦慮感,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甚至確保自己奮力抓緊時代的潮流,還不如好好審視自己的優勢與資源,清晰公司的定位與戰略(初心),掌握從優秀到卓越的原則,邁向企業願景。     洪雪珍(斜槓教練)   我做了一年斜槓教練,已經有三千人來上過我的基礎課、三百人跟我學習實做的要領。其中我有一個發現,一般人會羨慕多才多藝的人,覺得他們比較優秀,可以拉出不僅一根斜槓,多角化經營生涯,成功機率較高;但奇怪的是,最後成功的竟然比較多是具有一項才藝、起步只做一項斜槓的人。為什麼?   多才多藝的人像是狐狸型,看似選擇多,但是會有選擇困難。就算先選擇一個項目去做,在

經歷挫敗時,會順勢閃躲到其他項目,無法專注其中一項全力以赴,反而無法卓越,不易成功。   相反的,只有一項才藝的人屬於刺蝟型,只能做一種斜槓項目,一開始容易聚焦,不致三心二意。在遇到困難時,由於只有一條路可走,便會想盡辦法尋求突破,比較容易從優秀到卓越、從A到A+。   所以從我個人教斜槓的實務來看,非常同意柯林斯說的,不論上班找工作或下班後做斜槓,都要找到最有熱情、最有技能、最能獲利的經營項目,不滿足於優秀,而是追求卓越。     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從A到A+》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商業書,也一路對我的經營影響深遠。   很高興這本書又要重新出版,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好好閱

讀這本好書,提升個人領導特質,建立企業飛輪,最終走向卓越!     鄭志凱(矽谷 Acorn Pacific Ventures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   《從A到A+》出版接近二十年,可以說是經營管理書籍的常青樹。只是當初選入樣本的十一家卓越公司有一家倒閉,一家曾被政府接管,一家遭併購,一家股價只剩十分之一。可見即使卓越,也不能保證企業長生不老,逆轉技術或市場的典範轉移。   長生無門,健康依然有道。這本書中提到許多基本功,都是企業的健康之道。諸如:人比事重要,該學習刺蝟的專注,要像飛輪般不斷累積動能,並以科技來加速等。儘管時隔多年,仍然歷久常新,值得台灣大小企業的經營者參考。     盧世安

(「人資小週末」專業社群創辦人)   《從A到A+》是影響我最多的企管書之一,而在本書眾多嚴謹繁複的概念中,「飛輪效應」則是影響我最深的一個概念。因為企業經營在「策略管理」層面上,所需要的有機的、動態的多元核心商業發展連結,都在這個看似簡單、實則充滿實踐挑戰的飛輪效應展示中表露無疑。我個人認為,考驗一本書的經典價值有個很簡單的判準,那就是在跨世代多變的環境遷移後,書中的「洞見」能否經得起考驗,應用在新世代與新事物進行解析的框架詮釋力。而更重要的是,當你因這本書而思考得愈多時,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愈能感受到它跳脫於嚴謹的論述之外,有股強大的力量催促自我提升。     謝文憲(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   本書繁中版發行至今約二十年,它陪伴我度過在外商業務工作期間最辛苦卻值得回憶的六年。   每當覺得業績夠好、可以停歇時,「Good to Great」不斷在我大腦盤旋,最後幫助我攀登最高山峰,讓我得到「全球總裁獎」的殊榮。   如今離開大公司,我刻意保持小規模,因為「小,是刻意的」,我用小組織博取高影響力,用的就是「有紀律的專注」這項書中法則。   這是一本隨時看都不會太遲的好書。  

台灣人口少子化問題與對策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人均收入排名的問題,作者饒佳汶 這樣論述:

少子化現象一直都是許多國家迫在眉睫的問題,由於現代人因為各種因素使得生育意願降低,導致多項層面皆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各國政府積極制定政策及措施,期望能夠將生育率回升,以應對少子化帶來的危機。然而台灣也不例外,目前台灣少子化現象逐年嚴峻,生育率更是年年下滑,到2021年出生人數更是下滑到153,820人,總生育率僅剩0.98胎,成為政府棘手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分別透過蒐集相關之專書、期刊、書籍、論文、報章雜誌、研究報告、電子資料庫、官方統計數據、文件記錄、市場調查資訊、以及政府部門報告等相關資料進行探討。首先針對目前台灣少子化之現況與成因,介紹台灣近年來少子化現象的發展與趨勢,並

從而了解台灣人不願生育的因素。接下來要討論少子化會對台灣造成的衝擊與影響,針對經濟、社會以及環境三大面向分別進行闡述,從中探討直接造成的衝擊與威脅,以及間接所產生的影響與未來可能引發的趨勢。在認識台灣少子化的危機後,分別於馬英九與蔡英文兩個執政時期,對於因應少子化所制定的政策與措施進行成效之評估。最後則是討論目前台灣無法應對之挑戰以及未來的策進之道。最終研究結果發現,台灣人不願生育的因素在經濟方面有1.經濟負擔2.工作壓力3.育兒成本;在社會方面有1.價值觀改變2.育兒條件不足3.醫療技術進步;最後在環境方面有1.政府政策的影響2.移民人口的變動。另外在衝擊與影響中,對於經濟面向、社會面向以及

國防面向皆造成嚴重的危機。而馬英九與蔡英文執政時期的少子化相關政策與措施皆有不錯的執行狀況與滿意度。但是評估的結果卻存在許多問題與缺失,依舊無法提升整體生育率。最後在挑戰與策進中,發現1.房價逐年上漲,導致民眾買房困難2.國民價值觀改變,生育意願不高3.歷年薪資毫無成長,經濟負擔沉重等未來需要積極改善的問題。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

為了解決台灣人均收入排名的問題,作者瞿宛文 這樣論述:

台灣在戰後持續了數十年的快速經濟成長, 發展成績與南韓並居後進國之首。 瞿宛文專論《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探討造就這優異績效的原因, 挑戰了當今台灣社會的主流論述。   就「如何做到」而言,主流的自由市場理論實難以提供合理解釋,關鍵因素確如對該學派採批判立場的結構學派所言,是國府在有利的客觀條件配合下,在當時採取了符合時宜的經濟與產業政策。再則,日本殖民遺產與美國的援助,雖提供了重要有利條件,但僅為輔助性角色,無法在戰後「自然地」帶來工業化。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採取歷史性角度,探究了「發展動力」層面,認為百年來救亡圖存追求現代化的民族動力,高度提升了國府

經濟與產業政策的品質,並促使國府施行土地改革並著重社會公平。然而這歷史條件也隱含了這發展模式的局限,影響至今。   《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一書希望藉由此研究促進對台灣經濟如何進一步發展的討論,同時對後進發展理論做出貢獻。   作者簡介 瞿宛文   美國史丹佛(Stanford)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大學城鄉所與經濟系兼任教授,曾獲第一屆孫運璿學術獎最佳書籍獎。研究著重於台灣與東亞經濟發展,近來也開始探討中國經濟相關議題。曾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主編與社長。著作包括與安士敦(Alice H. Amsden)合著的《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

策略》;《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經濟成長的機制》;《公與私之間:台灣經濟發展的另類思考》。   序   導言 第一章 如何看待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理論視野 一、自由市場論與結構學派 (一)自由市場論 (二)結構學派與東亞爭論 (三)東亞政府干預為何成功? 二、啟始條件與非政策因素決定論 (一)啟始條件與殖民遺產 (二)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因素 (三)南韓關於日本殖民統治影響的討論 三、為何發展:發展意志的來源 四、台灣戰後發展成因的不同解釋 (一)殖民遺產與延續說台灣版 (二)黨國與公營企業 (三)中國近代史領域中關於國民政府的討論 五、結語   第二章 台灣戰後工業化是否日殖

時期的延續:論日本殖民遺產的影響 一、殖民經濟發展綜述與比較 二、以米糖為中心的殖民經濟 三、日殖時期的工業:製糖與軍需工業 四、工業飛地與發展方向問題 五、歧視性的職業與教育政策 六、結語   第三章 台灣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1949-1953 一、推動現代土地改革的理論性說法 二、台灣土地改革為何發生:歷史性探討 (一)孫中山聯俄容共 (二)國共決裂與競爭 (三)國共競爭的歷史脈絡 (四)近來相關的翻案文章 (五)美國與其他因素 三、台灣土地改革得以成功的客觀條件 (一)日殖地政基礎及戰後進一步改進 (二)農復會 (三)土地行政體系與人才 四、土地改革的直接效果 (一)三七五減租 (二

)公地放領與地籍總歸戶 (三)耕者有其田 (四)產量成長與生產效率的改進 (五)靜態的分配效益 (六)農業剩餘的流出與徵收 (七)社會面影響 (八)農村工業化、城鄉差距與所得分配 五、土地改革在制度面的影響 (一)對傳統業佃制度的有限衝擊 (二)都市出租耕地免徵之影響 (三)新自耕農轉為都市地主? (四)農地不再能作為投資標的 (五)土地產權的現代化與土地增值 1. 土地產權的現代化 2. 無剝奪的積累 3. 土地增值的資本化 (六)農業生產模式 六、結語   第四章 台灣戰後經建體制的萌芽 一、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的行政現代化 (一)國府建立現代化政府的努力 (二)中央政府財政薄弱 (三)行政

現代化與經建體制 二、以工業救國的資源委員會 (一)資委會的前身:國防設計委員會,1932-1935 (二)資委會之成立與發展,1935-1945 1.抗日戰爭前的發展 2.抗戰時期的建設 (三)資委會的組織與人才培訓 1.人才培訓與管理 2.派員赴歐美實習 3.行政自主與財務相對獨立 (四)戰後在大陸的接收與復產工作,1945-1949 1.戰後接收日偽產與擴張 2.復產與建設的失敗 三、資委會來台接收日產,1945-1949 (一)來台接收的背景 (二)資委會來台接收十大公司 (三)資委會在台企業恢復生產 四、國民政府遷台初期,1949-1953 (一)資委會本部之留守大陸與生管會的成立,

1949 (二)省府生管會與尹仲容的作用,1949-1953 (三)美援下的行政院財政經濟小組委員會,1951-1953 (四)蔣中正對財經政策的領導作用 五、小結   第五章 台灣戰後經建體制的形成與發展,1953-1970 一、經濟安定委員會的成立,1953-1958 (一)以省府為重心的經濟執行單位,1949-1953 (二)1953年經濟機構的調整 二、台灣第一個產業政策單位:經安會下的工業委員會 (一)資料來源:近史所經濟部門數位化檔案 (二)尹仲容團隊的組成 (三)工委會的時代使命 (四)延續性任務:資源分配與管制 (五)選擇贏家:經濟四年計畫與新興工業計畫 (六)工委會處理工業計

畫之程序 (七)充足的政策工具 (八)美援作為政策工具 (九)有條件的扶植與發展願景 三、經安會1958年之改組與其後之延續 (一)由總統推動的「行政革新」 (二)推動發展需要跨部會協調 (三)經安會的裁撤與歸併 (四)工委會產業政策的延續:改組後的美援會1958-1963 (五)產業政策逐步進入體制:經合會與工業局1963-1970 四、面向國際的政策大轉向: 1958年外匯貿易改革 (一)戰後初期的多元複式匯率 (二)為何要外貿改革:藉由促進出口來推動產業升級 (三)外匯貿易改革成功開啟出口導向時代 五、以實業救國的儒官這一代人 (一)這一代「財經官僚」的背景 (二)使命感、能力與發展願景

(三)當事人的言行 (四)小結 六、結語 附錄5.1 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工業委員會組織規程 附錄5.2工業委員會推動新興產業計畫相關會議摘要(1953/8─1958/7) 附錄5.3美國經濟援助相關機構的沿革   第六章 國民政府的公民營政策 一、前言 二、採公營、民營抑或外資的相關理論 三、國府在大陸時期的公民營政策 (一)資源委員會的位置 1.國府為何設立公營的中國紡織建設公司? (二)大陸時期國府的公民營政策 (三)1949年之後的國府公營企業 四、國府在台灣戰後初期的公民營政策 (一)台灣公部門工業的建立 (二)1945-1953年公民營部門的發展趨勢 (三)國府在大陸與台灣的公民

營政策比較 1.黨營事業 (四)小結 五、政商關係與公民營企業 (一)公營企業的制度與歷史性分析 (二)台韓產業結構的比較與中小企業的空間 六、結語   第七章 台灣戰後民營資本的發展,1945-1970 一、前言 二、1945年之前的發展 (一)51大集團企業1945年之前的經驗傳承 三、戰後1945到1949年的變化 (一)民營部門「接收」日產 (二)民營工廠的增長 (三)貿易、商業與其他 (四)51大集團企業當時的情況 四、1949年後產業政策的推展與民營資本的角色 (一)1950年代的進口替代產業政策與土地改革 (二)1958年以後的出口導向成長 (三)51大集團在1949年以後的發展

(四)第一代資本家的既有條件 五、特許行業與其他 (一)水泥業 (二)人壽與產物保險業 六、結語   第八章 台灣棉紡織業早期發展的案例 一、前言 二、日殖時期的棉紡織業 三、棉紡織業在戰後初期的發展 (一)接收復產與擴張 (二)代紡代織政策 四、進口替代轉為出口導向 五、發展人造纖維產業 六、第二次進口替代:人纖原料產業 七、經驗檢討 (一)產業政策上多次適應性的改變 (二)政策思維的重要性 八、與其他國家經驗的比較 (一)亞洲國家早期棉紡織品自給率比較 (二)台灣出口附加價值較高 (三)香港案例 (四)哥倫比亞案例 (五)近年拉丁美洲發展狀況 九、相關的政治經濟分析與爭議 (一)政策空間

(二)相關爭議 十、結論   第九章 台灣發展經驗的普世意義 一、發展的意志與條件 二、威權統治與現代化計畫 三、國府發展模式的限制 四、台灣發展經驗的普世教訓 附錄 台灣戰後初期經濟成長相關統計   參考文獻 出版說明   圖目次 圖2.1 台灣出口市場分布比例,1897-2010 圖2.2 米糖在台灣出口中所佔比例,1897-1980 圖6.1台灣工業產值公民營分配比例,1952-2011 附圖A1 GDP依產業分配,1952-2013 附圖A2 出口占GDP之比例,1952-2013 附圖A3 貿易餘額,1952-2013 附圖A4 部門別實質固定資本形成數額,2011價格 附圖A5

固定資本形成:部門別成長率(十年平均) 附圖A6 賦稅收入佔GDP比例,1955-2010 附圖A7 財政餘絀佔歲入淨額比例,1962-2010   表目次 表I 各國的實質人均所得,1950-2008 表2.1 各國經濟成長指標,1913-1950 表2.2 日殖時期工業產值的業別比例 表2.3 日殖時期股份有限公司*資本--台日資所佔比例 表2.4 工業部門各產業的員工數目,1920-41 表2.5 總督府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務人員人數分布 表2.6 台北帝國大學畢業學生人數,1930-1943 表2.7 三所高等專門學校台籍畢業生人數及比例 表3.1 受各項土地改革措施影響之耕地面積與

農戶數,1949-1953 表3.2 台灣農戶數,1937-1980 表3.3 台灣農業所得份額之變化,1911-1960 表3.4 台灣農業與非農業部門間之資本流通,1911-1960,每五年之平均值 表3.5 台灣學齡兒童就學率 表3.6 農家與非農家所得差距比率,農家所得中非農所得比例 表4.1民國時期中國產業資本總額與分配比例 表4.2 台灣省接收日資企業撥歸公營一覽表,及資委會估算接收企業資產實質 表4.3 台灣電力公司戰後初期員工人數 表4.4 資委會在台企業主要產品復產進度,1946-1949 表5.1工委會成立時的主要成員,1953 表6.1抗戰前後中國產業資本之分配 表6.2

 台灣戰後早期公民營工廠數目及業別 表6.3 二戰前後中國大陸與台灣工業資本構成 表7.1 台灣51大集團企業,1971 表7.2  台灣51大集團企業創始人經歷,1971 表7.3 戰後初期的水泥產業 表7.4 戰後早期的產物保險公司 表7.5 戰後早期的人壽保險公司 表8.1 台灣棉紡織業設備,1945-1966 表8.2 台灣棉紗棉布產量、進口量與自給率,1946-1955 表8.3 台灣棉紗進口與內外銷的近似有效匯率,1953與1966年 表8.4 台灣棉紡織品出口金額 表8.5 台灣石化工業的中上游(紡織業部分) 表8.6 台灣紡織產業所需中間投入之進口比例,1969-2001 表8

.7 亞洲地區棉紡品自給率,1951-1960 表8.8. 美國807.00及806.30條款下進口品之當地附加價值比例變化 表8.9 香港與台灣紡織品與成衣出口的全球份額比較,1980-2012 表8.10 各時期台灣前十大棉紡廠商占總棉紡錠數之比重 表8.11 台灣重要紡織品產量,1946-2013 表8.12 台灣紡織相關產業產值,1951-2012 表8.13 台灣人造纖維年產量,1958-2012 附表A1 GDP相關指標,1951-2013 附表A2a 固定資本形成,1952-20135 附表A2b 固定資本形成:部門別成長率(五年平均) 附表A3 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臺投資佔台灣固

定資本形成毛額之比例,1952-2013 附表A4 對外貿易,1952-2013 附表A5 進出口之構成,1952-20131 附表A6 利率、匯率與物價變動率,1952-2013 附表A7 美援相關指標,1951-1968 附表A8 工業年成長率,1952-2013 附表A9 製造業中分類生產指數(以生產淨值為權數,1970=100),1946-2013 附表A10 製造業中分類生產淨值結構變動,1971-2014 附表A11 戰後早期重要工業產品產量,1952-1970 附表A12 部門別就業人數與分配比例,1952-2013 附表A13 工業平均薪資,1953-2013 附表A14 社會

指標 附表A15 台灣戰後歷任經濟部長任期,1949-2014   導言(節錄)   一、   二戰結束後,殖民地紛紛爭取並多得到了政治上的獨立,因此各經濟落後國家隨即踏上了推動現代化與發展經濟以爭取經濟獨立的路途,而整體經濟發展的成果則顯示這道路比取得政治獨立要來得艱難的多。戰後至今已過七十年,我們比較各後進國家經濟發展的成績,會發現各國及區域之間的差異非常的顯著,而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諸國戰後發展的成果則明顯的優於其他的後進國家,是極少數能夠縮短與先進國家距離的後進地區。   首先可從人均所得成長幅度的跨國比較來衡量臺灣發展的成果。若採用Maddison(2010的估計,台灣在戰後

工業化起點1950年的實質人均所得只有916美元,低於鄰居菲律賓的水準(1070美元),分別是拉丁美洲與世界平均值的36%與43%,並且不到當時美國水準的一成,無疑仍是個相對貧窮的經濟體。而在半個多世紀之後的2008年,台灣人均所得成長了22.8倍達到20926美元,成為拉丁美洲與世界平均值的3倍及2.75倍(表I)。依據Maddison的估計來計算全球所有國家在1950到2008年間人均所得的成長倍數,並依此來排序,南韓的23倍與台灣的22.8倍幾乎不相上下,分別排名第二與第三。若排除純依靠石油名列第一名且人口不及百萬的小國赤道幾內亞,則南韓與台灣可說是同列榜首,並且成長倍數遠高於排名緊隨其

後的中國大陸的15倍,無疑可稱是戰後後進國家中成績最優異的兩個經濟體。而另依據IMF的最新估計,2013年台灣的實質人均所得已增至美國水準的75%,在全球可躋身前20大而列為16名,同時,台灣經濟的實質總產值在2013年列名全球第20大經濟體。   若歷史性回顧戰後初期臺灣經濟發展的歷程,則更能凸顯當時台灣經濟改善的速度與幅度。二戰結束時台灣經濟除了日本人主導的工業之外,基本上仍是一個以米糖為主體的典型殖民經濟,其所高度依賴的日本市場隨著日本戰敗而消失,戰後四年間雖得有大陸市場為之替代,但又因國府敗守臺灣後兩岸隔絕而再度失去市場,當時的台灣必須從米糖殖民經濟轉型尋找其他發展途徑。幸好臺灣戰後

成功地啟動了本地工業化,使得台灣能夠很快就脫離對米糖經濟的依賴,米糖在臺灣出口中所佔比例由1952年的74%,在1960年降到47%,1965年更降至22%,1970年則僅有3.2%,呈現的是戰後二十年工業化的成果。   在1945到1949年之間,戰爭的破壞、國府接收上的缺失與國共內戰的影響等因素,造成台灣經濟的動盪與混亂。在國府於1949年遷台前後,台灣經濟情況更為困難,大陸市場逐步消失,百萬人口的流入為糧食與物資供給帶來龐大壓力,外匯與物資極度缺乏,財政赤字擴大而物價上漲壓力猶存,能否立即穩定經濟乃是嚴肅的挑戰。陳誠於1949年任台灣省主席時,在經濟方面施行了多項重要政策,包括實施耕地

三七五減租以及設立生產管理委員會總管物資及經濟事務等,並以剛從大陸運台的黃金儲備作為後盾發行了新台幣,大幅降低了通膨壓力。隨後幾年間國府利用美國的經濟援助,並採行了合宜的經濟與產業政策,數年內即穩定了經濟恢復了生產,並開啟了戰後快速的工業化。   因此,台灣經濟1950年代的工業生產、出口值及實質GDP的年平均成長率已分別達到11.9%、22.1%與8.1%,到了1960年代則三者分別增為16.5%、26%與9.7%;物價年增率在1950年代平均為9.8%,至下個十年則已降為3.4%,顯示長期物價走勢已得到控制,此後數十年內維持物價穩定也一直是戒慎恐懼的國府所盡力要達到的目標。這時期人口的增

長率則仍維持在較高的水準,1950年代人口平均年增率為3.6%,而1960年代只降至3.1%,然而因為經濟增長的速度夠快,因而實質人均所得在這兩個十年中仍能夠分別平均增長4.5%與6.8%。這些數字所呈現的是台灣經濟逐步脫離戰後初期的危機狀態後,順利地踏上了現代工業化的道路,因而1965年美國政府終止對台美援時,即宣布台灣是有效運用美援的模範後進國。在此後數十年中台灣維持著高速度的經濟成長,發展成績遂與南韓同列於後進國之榜首。   簡言之,若以實質人均所得的成長率為標準,也就是以人均生產力及生活水準的改善程度而言,台韓戰後的經濟績效遠優於其他後進國家,其他東亞地區則跟隨其後。第三世界其他地區

的績效較差且差異很大,拉丁美洲起點較高但卻顯得停滯不前,非洲則在戰後近六十年中人均所得平均只增了一倍。要如何解釋不同後進地區之間績效上如此大的差異?東亞經濟發展為何能夠比較優越?從1970年代東亞經濟發展成績嶄露頭角後,這就成為各種經濟發展理論所必須回答的重要課題。這問題在國際學界中持續的被討論,也一直充滿爭議,並且爭論的問題意識不斷變化,也反應出國際經濟學界整體思潮的變化。   論爭的主要一方是自由市場論(free market theory,或稱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者。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自由市場論逐漸取代凱恩斯主義,成為現今國際經濟學的主流。他們認為自由市場無

疑是最有效率的,是促進增長的最佳或唯一處方,而東亞成長則是歸功於其對外開放的政策,因此認為東亞的成功是對於自由市場理論的肯定。論爭的另一方則是結構學派(尤其是其中的修正學派),他們強調經濟發展中國家的角色,尤其是產業政策(industrial policy)的重要性。結構學派學者指出東亞諸國絕非依賴自由放任的模式發展經濟,在其發展過程中國家確實扮演了主導性的角色。自由市場論者最反對的則是國家代替市場去做出選擇,認為政府非不得已要採行管制政策的話,也以不牽涉主觀選擇的功能性政策(functional policy)為佳(如補貼研發等功能),絕對要避免主事官僚必須做出判斷的選擇性政策(select

ive or discretionary policy),而「產業政策」的定義就是指「國家選擇性地優先推動某些產業」,正是自由市場論者最為反對的一種政策模式。   近年來東亞經濟發展緣由的爭論焦點也部分涵蓋到所謂制度的因素上,包括建立私有財產權之必要性及殖民統治遺產的影響等。不過,自由市場理論的有效性以及國家的角色自始至終一直是論爭的焦點,這論爭到後來則幾乎成為公共政策抑或自由市場孰優孰劣(state vs. market)的問題,即新自由主義者強調國家干預之惡並倡導自由放任政策,而結構學派則強調公共政策尤其是產業政策的必要性。這其中牽涉的關鍵問題是,後進國家是否要用國家集體的力量來「主動」

促進工業化,還是就「被動」等待市場帶來發展。結構學派學者張夏準(Chang 2002)因此認為先進國家之主張後進國家應該遵循自由市場論而不要有所作為,是「已攀登者將梯子踢開」的自利行為。   從1990年代後期以來,新自由主義因其標竿處方──華盛頓共識──在拉丁美洲及其他後進國家實施效果不佳,而受到諸多批評。更重要的,2008年以來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其潛在危險可比擬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而主流經濟學界卻無法預見此危機的到來,事後也難以提出解釋,因而帶來了對主流經濟學的全面挑戰。知名學者紛紛趕著出版批判性著作,並且也多能登上暢銷書榜。連一向推崇自由放任的芝加哥學派大將Posner(2009

)都以《資本主義的失敗》為題出書,認為當初對金融市場實應多加管制。再則,在此次危機中仍相對貧窮的中國大陸,卻取代美國擔任起拉動全球經濟火車頭的角色,而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顯然是以國家高度主導、多方違背自由放任原則的方式達到了快速的經濟發展,因此新興的中國發展模式以其「實績」成為其他後進國家可能學習的對象,也對主流社會科學帶來了嚴肅的挑戰。   為了回應對華盛頓共識成效不佳的批評,有些主流經濟學者因而轉向探討「制度」的重要性,並特別強調建立私有財產權制度與「治理結構」(governance structure)對經濟發展的因果關係,希望用靜態的「制度」來對抗結構學派所強調的政府產業政策,由此角

度來捍衛受到挑戰的自由放任的經濟理論。在這新一波圍繞著制度的討論中,因後進國家多曾經淪為殖民地,因此不可避免的也觸及了殖民統治影響的問題。新自由主義者的推論方向多為:成長績效較好的後進國是因為原就有較好的制度,而較好的制度(主要指私有財產權制度)很可能來自於較好的殖民統治。當然,這說法很有爭議性,引發不少學者的批評。   第一章 如何看待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理論視野本書是要探討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成因,並從中尋求具前瞻性的理論與現實意涵。而在進行此探討之前,還是要回顧相關的經濟理論及其爭論以作為討論的基礎,本章即是要進行此項工作。首先將分別檢討與經濟發展相關的最主要的兩派理論,即自由市場理論與

結構學派理論,並簡要敘述兩派就東亞發展成因而進行的爭論。隨後將探討一些以單一變數或外在環境等非政策因素為主要解釋的說法,包括啟始條件及殖民遺產的影響,及國際政治經濟情勢的作用,尤其會述及南韓學界關於日本殖民統治影響的爭論。上述理論主要關切東亞發展得以成功的要件,除此之外,也將探討關於發展動力的議題,包括文化、發展意志、歷史因素及民族主義等。然後將評述對於台灣發展提出解釋的一些既有說法,最後會綜合上述討論而提出本書要呈現的新的論點。一、自由市場論與結構學派在討論自由市場論與結構學派在如何解釋東亞奇蹟上的爭論之前,先簡單敘述此兩派的相關基本論述,即對於後進國家該如何推動經濟發展的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自由市場論從1970年代開始,二戰後歐美資本主義黃金時期的社會福利國模式在發展上遇到瓶頸,新保守主義的政治勢力與思潮再次抬頭,而與社會民主政治相配合的凱恩斯學派,在經濟思潮方面的領導位置也隨之被新自由主義取代,後者遂逐漸成為近三四十年來國際經濟學的主流。

台灣中小型旅行業者的經營策略-以運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台灣人均收入排名的問題,作者李哲全 這樣論述:

旅遊業是全球性的重要產業,也是我國近幾年致力發展的高經濟連動性產業。發達的旅遊業可帶動該國的交通、旅宿、餐飲、零售等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與促進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而發達的旅遊業有賴相關旅行業者的努力,在台灣絕大多數的旅行業者屬於中小型旅行業者,他們分佈於全國各地,承擔起我國旅遊業第一線的重責大任,因此如何為中小型旅行業者找到經營之道,實為當務之急。 本研究剖析了台灣旅遊業的發展進程,並探索台灣旅遊消費趨勢與新數位科技對旅遊業之影響。接著,本研究擇定以運通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個案研究,以瞭解中小型旅行業者如何成功地運用利基行銷。究其主要經營策略有三:專注利基市場

、優越的產品設計能力以及重視服務品質,運通國際旅行社透過這三個主要策略,打造出「旅遊業界名牌」的企業形象與優良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