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哺乳類動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台灣哺乳類動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寫的 台灣哺乳類動物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哺乳動物| 書籍 - 天下文化也說明:書名:台灣哺乳動物,原文名稱:A Field Guide to Mammals in Taiwan,ISBN:9789862162170,頁數:255,出版社:天下文化,作者:祁偉廉,繪者:徐偉,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翁國精所指導 鍾佳玲的 台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ii)歷史分布與豐度 (2019),提出台灣哺乳類動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相對豐度、歷史分布、訪談、鹿。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翁國精所指導 黃慎雯的 台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ii)生活史的地區變異 (2018),提出因為有 海拔、角週期、自動相機、核密度估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哺乳類動物的解答。

最後網站太魯閣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普查計畫則補充:哺乳類動物. 裴家騏.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 ... 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台灣東北部,橫跨花蓮、臺中及南投 ... 動照相設備為主要工具,研究各中、大型哺乳動物之現況。本.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哺乳類動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哺乳類動物

為了解決台灣哺乳類動物的問題,作者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這樣論述:

台灣哺乳類動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2021年推出全新紀錄片《台灣的精靈》系列,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數量最稀少、目擊率最低、拍攝難度最高的瀕危特有種:台灣草鴞、台灣白海豚,以及台灣穿山甲。

全世界平均每五分鐘有一隻穿山甲被捕殺,是地球上盜獵最嚴重的哺乳類動物。
節目團隊跟著國際知名穿山甲研究員孫敬閔博士攀爬險壁,追蹤穿山甲媽媽的生命歷程,並挖掘死亡穿山甲的巢穴,努力挖出死亡真相。五十年內,台灣從穿山甲的獵殺王國,翻轉為保育王國,經多年復育,台灣穿山甲的族群數量逆勢成長,野外族群密度高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穿山甲的最後堡壘。

《地球的孤兒:台灣的精靈》第三集【台灣穿山甲】,本周日8/22晚間八點,請您鎖定東森51頻道。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地球的孤兒 #台灣的精靈 #穿山甲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 #白心儀

台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ii)歷史分布與豐度

為了解決台灣哺乳類動物的問題,作者鍾佳玲 這樣論述:

野生動物族群量的多寡可能受諸多因素影響,且為執行保育工作的重要依據。台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ii)屬廣適性物種,日據時期分布在低海拔至高海拔的森林中,但由於環境及人為因素的壓力,水鹿分布逐漸退縮至海拔2000公尺以上,各地族群數量也普遍偏低。而在近二十年左右,部分地區的台灣水鹿分布逐漸往較低海拔擴張,且數量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但台灣水鹿在全台各地的分布及數量趨勢變化是否一致,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整理台灣水鹿的文獻,訪問林務局的山林護管員與原住民部落獵人關於台灣水鹿從1980年至2019年間的分布與相對豐度變化,並探討台灣歷年的保育措施與這些變化是否有關。結果顯示,中央

山脈的水鹿狀況在近2000年後變化最為明顯,海拔越高的地區水鹿相對豐度較高,且從保護區往外擴散。雪山山脈的水鹿族群在2010年後才有擴散,但速度較為緩慢,相對豐度偏低,北部區(主要為桃園市、新北市)的水鹿近30年來分布與豐度皆沒有明顯變動。受訪者主觀認為影響台灣水鹿分布與相對豐度變化的原因當中,人為因素影響程度大於自然因素,其中獵人減少是最主要原因。保育政策的實施對於水鹿的族群量恢復有明顯的成效,未來需面對的可能是水鹿數量增加後對生態的衝擊,政府應正視並及早準備。

台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ii)生活史的地區變異

為了解決台灣哺乳類動物的問題,作者黃慎雯 這樣論述:

生物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會在形態、生理、行為上產生不同反應,進而呈現不同的生活史。台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ii)適應力強,廣泛分布於台灣低至高海拔山區。由於海拔不同導致棲息環境的植被、溫度、光照等不一致的現象,可能導致不同地區水鹿族群的生活史具有差異。本研究利用自動相機觀察不同地區的水鹿生活史特徵發生時期,包括高海拔的石水山、新康山區、中海拔的楠梓仙溪林道及低海拔的知本林道與九份二山。生活史特徵包含公水鹿的角週期、打鬥、雌雄同群、交配、幼鹿出現。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地區的水鹿其角週期發生的時間有差異,但角週期發生時間與海拔無關。雌雄同群與打鬥兩項生活史特徵機率分布呈正

相關。此外,幼鹿出現的時間會隨海拔降低而延後。幼鹿最早出現在高海拔地區的石水山,最晚出現在低海拔的知本林道。欲釐清造成生活史差異的原因,應針對不同地區的植被、物候及食草品質對水鹿有何影響做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