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自動售票機位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創新設計研究所 黃子坤所指導 賴芸慧的 以一致性介面整合高鐵與台鐵售票機介面模式 (2011),提出台鐵自動售票機位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眾運輸售票機、一致性介面、心智模式、精靈介面。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研究所 黃承傳、陳椿亮所指導 鄭意勳的 捷運車站主要設施配置之研究 (1998),提出因為有 配置、模擬、捷運車站、設施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鐵自動售票機位置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鐵自動售票機位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一致性介面整合高鐵與台鐵售票機介面模式

為了解決台鐵自動售票機位置的問題,作者賴芸慧 這樣論述:

Jakob Nielsen (2002)提出:一致性介面(consistent interface)可應用於不同層次上,從單獨的應用程序(individual application)、跨產品系列(across a product family)到全國電腦業(national computer industry)甚至國際間(internationally)。介面的一致性可以讓使用者快速理解系統,並幫助他們建立準確的心智模式。台灣目前之大眾運輸售票機介面各不相同;本研究欲利用一致性介面理論,針對高鐵與台鐵兩種售票機之個別頁面與跨平台介面做規劃改善,不僅改善個別系統軟體介面之使用性,也讓熟悉其中

一種介面的使用者,在操作另一種介面時也能快速上手,不需重新學習。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與現況觀察,規劃售票系統個別頁面之配置與元件標準:(1)欄位配置應注意群組與階層,利用物件位置規劃來導引使用者視覺動線。(2)各項欄位應包含主標題、選擇按鈕、錯誤修復與回饋資訊。(3)按鍵使用具R角的方形,且具備視覺上3D擬真效果,以符合使用者的視覺經驗。(4)按鍵邊長需大於12mm,按鍵間距超過1mm,確保手指按壓的正確性。(5)運用習知心智模式以圖形化呈現選擇項目,如台灣地圖選擇地點、類比時鐘選擇時段等,使視覺搜尋快速直覺。其次,進行規劃台鐵與高鐵兩種售票介面之一致性,包括:(1)整理與簡化基本使用流程;(2

)統一操作方式與步驟;(3)一致的欄位配置。根據以上標準進行高鐵與台鐵一致性介面設計,並進行使用性評估與一致性介面之學習性驗證。結果顯示:具學習經驗的受測者與無使用經驗的受測者相比,錯誤次數與操作時間均減低一半以上,證實具個別頁面一致性與跨平台一致性的高鐵與台鐵售票機介面,能有效提升使用效率與使用者滿意度。

捷運車站主要設施配置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鐵自動售票機位置的問題,作者鄭意勳 這樣論述:

捷運車站是捷運旅客集中與分散的場所,其配置良窳攸關車站整體運行績效,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分析比較國內外相關捷運車站規劃手冊主要設施設計準則之異同,並以模擬方法進行個案分析,以探討台北捷運系統車站之設計準則、理念及各項設施之設置標準與空間佈設方法,是否有可以改善補強的地方,以做為未來國內都會區捷運系統車站佈設的參考。 由於影響車站服務水準之主要因素為設施之數量及佈設位置,因此本研究首先蒐集國內外捷運車站之規劃手冊加以比較分析;其次選定捷運古亭站作為本研究分析之個案,以實地調查方式取得捷運車站內行人旅次流動資料,做為校估套裝軟體模擬模式(PEDROUTE)之參數與模式驗證之依

據。最後將模擬模式應用於分析比較不同設計準則下各種主要設施之服務水準,包括樓梯、電扶梯、通道、穿堂、自動收費系統及月台,並評估古亭站瓶頸點各項改善方案之預期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台北捷運規劃手冊之閘門及自動售票機設置標準偏低,應予修訂,且經由個案分析之模擬結果得知古亭站於規劃目標年之主要瓶頸點將發生在電扶梯與閘門,建議未來宜增加電扶梯與閘門之配置數量予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