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饋線申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台電饋線申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蕭景文寫的 牽電點燈:逐布踏實的配電大業(臺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09)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電饋線申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也說明:關於「台電饋線申請」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再生能源併網- 業務專區- 業務公告-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 - 台灣電力公司... 輸電線路公告表· 相關檔案:再生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博碩士班 林嘉宏所指導 丁楚桓的 太陽光電系統於配電饋線最大可併網容量之研究 (2017),提出台電饋線申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再生能源、太陽光電系統、最大可併網容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博碩士班 卓明遠所指導 辜亦順的 太源二次變電所供電瓶頸因應策略 (2017),提出因為有 擴建、饋線重組、常開點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電饋線申請的解答。

最後網站為何電動車難以普及?專家道出電動車車主在台灣最大難題則補充:目前比較常用的解決方案是社區另外為充電樁找一個設置相關供電設備的空間,然後申請專用饋線,也就是向台電提出申請增加供電容量,這時很多人就會發現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電饋線申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牽電點燈:逐布踏實的配電大業(臺灣電力文化資產叢書09)

為了解決台電饋線申請的問題,作者蕭景文 這樣論述:

  配電系統在時代演進中肩負輸送電力的重責大任,本書係描述以守護穩定供電為使命的台電員工讓電力生活不斷升級的故事。

太陽光電系統於配電饋線最大可併網容量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電饋線申請的問題,作者丁楚桓 這樣論述:

本論文利用原始數化圖資,根據配電系統再生能源規劃應用功能所需之元件屬性資料加以整合,以 Neo4j 圖形資料庫建立各種配電元件之物件導向為基礎之資料庫架構。本研究發展資料庫介面程式,從各資料庫擷取相關資料,如變壓器容量、相別、開關、阻抗、再生能源、地理座標等,儲存及合併配電運轉系統應用資料,建立適合配電系統分析資料模型。藉由設備元件之連結關係,執行拓樸網路處理( Topology Processor )及節點減量( Node Reduction ),即可建立配電饋線網路架構,並整合配電調度控制系統( Distribution Dispatch Control System , DDCS )及

再生能源管理系統( Renew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 REMS )等資料庫,建構之配電饋線架構和輸入資料,有效支援再生能源系衝及饋線最大可併網容量分析,簡化資料準備之繁複工作而提升分析之效能。本論文太陽光電系統衝擊分析是將個別饋線已裝置及已申請核准之再生能源系統全部納入計算,藉由多點分析,評估新申請之再生能源系統,是否會造成其他再生能源系統責任分界點之系統衝擊超出併聯辦法之限制條件。除考慮責任分界點之電壓變動率外,亦將台電再生能源併網技術要點中相關規定如饋線最大躉售電力,主變壓器逆送電力、故障電流等納入限制條件。本論文開發一套以 Microsoft 自動佈圖

工具 GLEE 為基礎之設備圖檔連結工具,分析饋線(含主幹及分歧)每一 Bus 高壓及低壓最大併接容量分析,並應用GLEE自動佈圖工具,將分析結果以綠色、黃色及紅色之饋線顏色分別表示該區段可新設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容量分別為大於 1000 kWp、500 kWp ~ 1000 kWp 及小於 500 kWp。另外,本論文亦將此結果顯示於 Google Maps 街道地形圖,提供電力公司規劃人員及 PV 業者有關 PV 併接容量之參考。本論文亦評估高佔比再生能源併網不同情境下,導入智慧變流器時,可增加之 PV 併網容量。本論文針對整個台電雲林區處轄區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發出太陽光電發電系

統最大併網容量查詢工具,達成友善之系統衝擊分析作業環境,使未來區處人員及太陽光電系統業者執行系統分析規劃工作時,能減少人力需求並提升作業之準確性及 DMMS 系統之應用功能與附加價值。

太源二次變電所供電瓶頸因應策略

為了解決台電饋線申請的問題,作者辜亦順 這樣論述:

太源二次變電所歸屬台電屏東區營業處「佳冬枋寮供電區」,該變電所裝置容量125MVA(太源S/S 25 MVA 三台、枋寮S/S 25 MVA 二台),104年度最大負載為81.6MVA,利用率65.3%,區域內除一般家庭、小型商業及農漁養殖戶外,主要用戶為全省最南端之屏南工業區,近年因台商陸續返台設廠,用電明顯成長,線路轉供困難,預估至107年利用率將達71.7%,已不足因應用戶新增設用電申請,另主變發生事故時將影響及時轉供復電之能力,同時亦降低當地供電之可靠度。 本論文將根據台電公司業於105年9月20日核准辦理大鵬E/S擴建案,預定於107年12月底完成大鵬E/

S擴建60MVA雙繞組主變壓器一台及其所屬11.4kV供電饋線10條,並規劃於太源二次變電所供電負載比率最高所在之太源工業區,與既設饋線進行分割與重組,同時最適當饋線分割位置及饋線開關重組分配後主環路開關之常開位置,則以提高饋線轉供能力、增加供電可靠度及最低線路損失為考量。 本論文採利用地下饋線主環路開關重組之方式,使新饋線加入後針對負載可重新規劃配置,及減少饋線之年損失量。且經本文所提出之饋線重組方法,除將維持常開環路兩端負載趨於平衡外,亦可將饋線損失最小化,本文利用台電公司實際案例來做測試,證實本文的方法確實可協助分析饋線重組(饋線分割及主環路開關常開點)之最適當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