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公投結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同性公投結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DouglasMurray寫的 群眾瘋狂:性別、種族與身分,21世紀最歧異的議題 和畢成的 【連續第10年銷售冠軍】2022全新改版:最新鐵路公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公投結果否定婚姻平權台灣人權沉重的打擊也說明:此次台灣的公投,民眾對同性婚姻平權案及性別平等教育案皆投下反對票。對此,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代理秘書長黃尚卿表示: 「這樣的公投結果對我們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宏典文化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法律學系 吳志光所指導 盧旦雨靖的 同性婚姻之憲法保障 ——以台灣與美國發展路徑分析為核心 (2021),提出同性公投結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婚姻平權運動、同性婚姻、大法官解釋、違憲審查制度、婚姻自由、平等權。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性別研究所 李淑菁所指導 何挺嫣的 遊園擎夢:一位多元性別「教師」被邊緣化歷程之敘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多元性別、非二元教師、邊緣教師、敘事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同性公投結果的解答。

最後網站107年同性婚姻公投搞甚麼?!釋字748號是什麼意思?|廖震老師則補充:107年年底 公投 沸沸揚揚的結束了,議題是否冷了下來?廖震老師在投票結束後立即錄了這段影片說明自己的看法。從老師連珠炮的質疑內容看得出對這個議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同性公投結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群眾瘋狂:性別、種族與身分,21世紀最歧異的議題

為了解決同性公投結果的問題,作者DouglasMurray 這樣論述:

現代世界的正字標記不在於其所抱持的懷疑態度, 而是在不自覺中展現出來的教條主義。 ──卻斯特頓(Gilbert Keith Chesterton), 英國作家、文學評論家與神學家 英國《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美國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   同性戀、跨性別、女性、種族   歧異的議題,犀利的論述   大膽挑戰既有的觀點   思考最爭議的問題並暢所欲言的談論,在今日變得風險極高,幾乎沒有人想要嘗試,因為稍有閃失就會被扣帽子,是偏執狂、恐同、性別歧視、厭女情結、種族歧視或跨性別恐懼。   作者道格拉斯‧莫瑞(Douglas Murray)透過本書向讀者解析,21世紀讓我們充滿歧異的議題:性、性別

、科技、種族,揭開了以社會正義、身分認同政治為標幟的縱橫交錯論述,此時正影響我們的家庭、校園與職場文化。   那些曾經主導眾人意識與規範的體系,在現今世界已面臨崩裂毀壞,代之而起的是一種決心,要替那些曾經被認為是政治不正確的人事主持公道正義,洗除冤屈恥辱,並以身分認同當成攻擊武器。莫瑞認為,正是因為這種思維行徑導致社會對立分化,尤其隨著新聞與社群媒體新型態科技的迅速傳播,這些意識形態對特定群體利益的關注,不但主導社會輿論,更使得衝突日趨惡化。       我們當然對社會有所期待,希望生活在當中的每一分子都能發揮所長,不會因為隨機賦予的一些個人特徵而損及其機會。如果有人有能力做某事,並且渴望

一展長才,就不該因為其種族、性別或性取向因素而受到阻礙。但是,盡可能降低差異,與假裝這些差異不存在,是不一樣的;假設性別、性慾和膚色是代表什麼,並非荒唐可笑之事,但若認定它們代表一切,將會是毀滅性的災難。   莫瑞大無畏的論點,即使招徠爭議與批判,他的立場依然堅定,為世界各種複雜議題提供獨特見解,呼籲人們對普世價值與言論自由的重視,在社會陷入政治漩渦的狂躁年代,眾人更應保持警醒自覺。 獲獎紀錄   英國《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美國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 好評推薦   《星期泰晤士報》   《泰晤士報》   《衛報》   《標準晚報》   《金融時報》   《每日電訊報》   《天主教

前鋒報》   ──報導推薦 作者簡介 道格拉斯‧莫瑞(Douglas Murray)   英國牛津大學畢業,是作家、記者與政治評論人,也是政治與文化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副主編。2017年出版《歐洲的怪異死亡》(The Strange Death of Europe)。 譯者簡介 王惟芬   臺大動物系、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碩士。日前在巴黎半工半讀,一邊於索邦法式文明課程修習法文,一邊翻譯寫作,偶爾還兼中文家教。曾經謀生處: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中心、葉子咖啡店、總統府、臺大海洋所與臺大醫學院。譯著以科普、科學史、藝術史、環境科學及傳記文學為主。

Email:[email protected]。 引言 第一章  同性戀 插曲  馬克思主義的基礎 第二章  女人 插曲  科技的影響 第三章  種族 插曲  寬恕    第四章  跨性別 結論 謝辭 注釋   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群眾狂亂期。無論是在公領域,還是在私領域,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離線狀態,世人的行為變得越來越不理智、狂熱、像牛群一樣,而且就是令人難受。電視上每天一再報導的新聞就是這現象造成的後果。然而,儘管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症狀,卻沒有看出背後的原因。 對此現象的解釋紛紛出籠。這些往往是在暗示,所有的瘋狂都是來自美國總統大選或

一場公投的結果。但是,沒有一個解釋有碰觸到這些現象的根源。因為在這些日常事件的深處,其實是更大規模的運動和事件。現在是開始面對的時候了,找出何以出差錯的真正原因。 現在,即使是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也沒什麼人注意。這其實來自一簡單的事實,即在過去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裡,人類史上所有宏大的敘事一一崩解,而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狀態中。這些歷史敘事一一遭到駁斥,沒有什麼人想要加以捍衛,或是有些根本也站不住腳。首先是關於人的存在意義,這向來是由宗教提供解釋,但從十九世紀開始,這些說法就開始動搖瓦解。然後是在上個世紀,所有政治意識形態所承諾的世俗希望,也跟隨著宗教式微的腳步,逐一幻滅。到了二十世紀後期,我們

進入後現代。這個時代是以其對所有宏大敘事的懷疑來定義自身,也這樣為人所定義。然而,就如同所有學童都學過的:「大自然厭惡真空」,而在進入這個後現代真空時,開始有新思想在那裡伺機而動,意圖提供他們那一套的解釋和意義給這世界。 這一片空曠荒蕪勢必會獲得一些填充。富裕的西方民主國家不可能就這樣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批對自己作為毫不解釋的人,不再講述賦予生命意義的故事。過去的那些宏大敘事,無論有多少缺陷,至少都曾給人們帶來生命的意義。人生於世,所謂何來?這問題(除了想辦法發財致富,並享受這帶來的種種樂趣之外),還是得想其他辦法來回答。

同性公投結果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瑞士同性婚姻公投結果26號出爐,贊成的票數佔64.1%,而且全國26個邦的贊成票數都過半,瑞士因此成為全球第30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支持者表示,這反映過去20年來,瑞士社會對同婚議題的觀念改變,不過反對的右翼政黨認為,兒童和父親是這次公投的輸家。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52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同性婚姻之憲法保障 ——以台灣與美國發展路徑分析為核心

為了解決同性公投結果的問題,作者盧旦雨靖 這樣論述:

隨著2017年台灣之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的頒佈,台灣之同性婚姻最終實現合法化,結束了幾十年的婚姻平權運動。與世界上大多通過立法 途徑實現同性婚姻權的國家不同,台灣是繼2006年南非、2015年美國、2016年哥倫比亞後,第四個通過司法途徑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201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Obergefell案,宣佈同性婚姻在全美實現合法化。2017年台灣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宣佈同性婚姻之合法,並在2019年5月17日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並於5月24日正式施行。台灣和美國,在各自的婚姻平權運動中,都經歷了漫長的嘗試和考驗,挺同團體最終選擇通過違憲審

查之方式實現婚姻平權的原因和基本情形,就有了可比性。對比台灣和美國婚姻平權運動的發展過程、最終路徑之選擇和審查依據,都能發現其中所存在之異同。其中的相同之處,使得兩國都有可以通過違憲審查來實現同性婚姻權的基礎,而其中的不同之處,則應考慮各自之國情、法律制度、社會背景等具體狀況,審慎考量其路徑之選擇。本文通過分析、對比、總結美國和台灣關於違憲審查實現婚姻平權之經驗,進而為未來他國同性婚姻平權提供一些思路,並也可為台灣之其他難以通過立法途徑實現之人權保障提供一條可行途徑。

【連續第10年銷售冠軍】2022全新改版:最新鐵路公民

為了解決同性公投結果的問題,作者畢成 這樣論述:

  ★鐵路系列連續第10年銷售冠軍全新改版!全新重點+法令修訂+重大時事+最新試題→四大修訂要點助您與最新考情同步,10年來一直都是鐵特考生們備考路上最堅實的夥伴!★     感謝批踢踢、Dcard鄉民推薦本書:     宏典公民確實讓我覺得有掌握到重點,也有很多比較圖表來幫助理解和建立觀念。把這本讀通真的就可以掌握住90%以上的分數了……。     指考和國考公民內容差很多,尤其是法律科。國考的難度難太多了,高中公民書只能應付60%國考內容。國考公民宏典寫最好,你如果買宏典的初等公民涵蓋98%考試範圍......。     「全新重點+法令修訂+重大時事

+最新試題」四大補強要點完整導入。並針對最讓考生傷腦筋、但近年出題數卻逐年增加的第四篇「生產、分配與消費」,特別加強「圖表」以及「範例」輔助學習,即使是經濟學新手也可輕鬆讀懂。全書內容完整而精要,編排清楚有條理......「讀得下去、記得起來」,助您穩穩答對9成以上題目!     ★2022全書大改版四大要點★      1. 最新命題重點完整導入:如佛洛依德-臨床心理學之父、第一手資料&田野調查、公民媒體&公共媒體、跛鴨總統、地方自治層級(增加好用整理表)、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與各政黨席次分配計算詳細說明、無政府主義、七七集團、修憲

之精省內容、竊盜罪構成要件、行政契約類型、對已確定判決不服-聲請釋憲之程序、馬克思「異化」主張之內涵、凱因斯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理論、零售業等商品(服務)禮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以及更多。     2. 讀到最新、最重要的法規:諸如《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遊說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08號》-人民基本權利之保障涵蓋外國人、《著作權法》-補強:合理使用範圍……等。     3. 最新試題按章節落點收錄:讀完重點立即測試最新試題,答錯者回頭標記課文重點,學習成效即刻檢視。     4. 精簡篇幅-跟不重要的內容

說再見:將較為過時、再考可能性過低之內容刪除。全書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張整理圖表都與實際考情緊密相關;要唸就唸「真正會考的重點」,不浪費你寶貴的時間。      為什麼讀宏典鐵路系列上榜機率高?不僅專業科目考到高分,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在「公民大魔王」這科,以90分以上高分勝出!      ★2022年最新考題趨勢評析     (1) 個人、家庭、社會與文化部分:     ■ 必要準備重點:     (1). 米德自我發展理論:重要他人與概括化他人(近年頻出,第一篇Top.2 重點!)、參考團體。   (2). 佛洛依德自我形成理論-本我、自我、超我的判斷

。   (3). 艾瑞克森社會人格發展(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最常考「青少年時期」。   (4). 公共利益衡量標準:三大學說的核心主張(重要!極為頻出)。   (5). 增進公共利益的難題:共有財悲歌、搭便車問題、鄰避效應、社會資本不足(年年出題,第一篇Top.1重點!)。   (6). 團體:常考題型包括各種團體分類(最愛考「非營利組織」)、財團法人&社團法人之差異。今年考了有關「志願團體」的內容,本版特別增加要點整理。特別留意近年題型出現有關「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第三部門」的比較,屬於比較細、容易混淆的內容,新版內容有加強說明,請讀者切勿錯過。最後,切記非營利組

織與第三部門「可以有營利活動」,此亦為近年頻出主題之一。    (7). 公民參與:公共政策運作順序、倡議、參與式預算制度。   (8). 媒體識讀:第四權、新聞自由權與媒體近用權、媒體公共角色(注意 「守門人」的概念)、閱聽人與媒體本身之反思;今年新出現公民媒體與公共媒體。   (9). 社會階層化理論:「衝突論」最頻出(留意「階級再製」),其次為功能論;「文化資本」 不平等造成社會階層。   (10). 性別平等(常考專有名詞):性別的分類、異性戀霸權、性別標籤、 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歧視、性別主流化、性別多元化、性騷擾、性別偏見;另注意「性平三法」各自適用的範圍。   

 (11). 各種文化形式:次文化與主流文化的關係、精緻文化、大眾文化、流行文化(最頻出)。    (12). 文化交流(常考專有名詞):涵化、雜揉、文化衝突、文化位階。    (13). 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內涵、我族中心主義V.S.文化相對論。    (14). 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全球在地化與在地全球化的比較。      (2) 國家、政府與政治部分:     ■必要準備重點:      (1). 國家:組成要素中之「主權(最高性&獨立性)」、國家的目的、國體與政體,我國國籍取得原則(國籍法第2條頻出)。   (2). 民主政治:民主理論〔最

常考經驗民主理論與審議民主理論(摒除多數決)、其次為多元參與民主理論〕、民主政治特色(責任政治最頻出)、民主政治與「社會資本」。   (3). 民主國家之政府體制:內閣制、總統制、雙首長制、政府與國家的比較(年年出題,重點中的重點!)。   (4). 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總統解散立法院之權、總統之彈劾與罷免、行政院之副署權(近年極頻出!)、行政院與立法院之責任關係與覆議案及不信任投票、立法院之「人事同意權」行使對象。另留意近年考題非常愛考「監察院」對公務人員之懲處權(最常考彈劾、糾正、糾舉、審計權)。   (5). 我國文官制度:政務官與事務官之比較(重要常考!)、政務官與事務官之混

合使用、《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6). 地方政府組織與功能:地方自治層級(相當頻出的考點、尤其是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7). 選舉(年年出題,第二篇Top.1重點!):選舉四大原則、選舉人與被選舉人之資格、多數決與比例代表制、單一選區與複數選區、絕對多數與相對多數、一輪投票與二輪投票、各級民意代表選舉方式(特別留意「不分區立委計算方式」、「原住民立委選舉方式」)、婦女保障名額之規定、杜瓦傑法則(三大規律)、杭廷頓之「雙翻轉測驗」、公民投票(常考提案人、適用/不適用事項、公民投票權資格、提案及連署人數門檻。)、選舉之法律規範。     注意近期時事考點!  

 (一).109年1月11日完成第15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由選舉結果可知,總統、副總統部分並無變化。惟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則與上屆明顯不同→此部分相信後續考試勢必頻繁出題,為此本版亦將最新選舉結果/各政黨立委席次分配全數更新。因此,與立法委員及其他民意代表選舉有關的考點(參選資格、參選方式、選舉方式、不分區立委席次計算方式、民調公布截止日、贊助金額……等)建請讀者們絕對要加強熟讀並多加演練考古題。    (二)2018年公投結果+2021年12月全國性公投   由於2018年之公投具多項特殊意義(公投門檻降低後第一次舉辦、第一次全國性公投通過、同性婚姻議題),110年鐵路

考題即出現此題型。為此本版也特別整理我國迄今歷次公投之主題與投票結果供讀者速記。加以2021年12月又將舉行四項全國性公投,故預料「公民投票」此一主題仍將會是未來本篇極為重要的命題熱點!     (8). 政黨與利益團體:政黨的功能、政黨與利益團體之比較。   (9). 意識形態:左派與右派、自由主義、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之比較、第三條路。   (10). 國際組織:我國為會員之國際組織、世界貿易組織WTO、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APEC、自由貿易協定FTA。     (3) 民主與法治部分:     ■ 必要準備重點:     (1). 憲法:憲政主義、

大法官與我國釋憲制度/審理流程(重要!年年頻出)、我國七次修憲要點、憲法增修條文(最頻出者為第2、3條、以及五院首長產生方式、行政立法間之信任制度)。   (2). 法律的基本觀念:凱爾森法位階理論、中央法規標準法常考條文、我國法律之制定(三讀)與修正。   (3). 平等權(憲法第7條)、自由權(常考人身、居住遷徙、集會結社自由、注意108年公布施行之《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使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受益權(常考經濟)、權利之保障(列舉與概括)、人權觀念的演進(留意「社會權」概念頻出)、權利的限制(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另特別注意近年常出現的主題:我國

憲法與法律對人民基本權利之保障「涵蓋外國人(包括外勞)」此一概念。。   (4). 民法與生活(公民出題數NO.1單元):行為能力類型、消滅時效制度、阻卻違法事由、發生債之四大原因、契約自治原則與限制(近年極頻出!)、智慧財產權(重要頻出留意著作權之「合理使用」範圍)、結婚與離婚之規定、近親結婚之限制、婚約解除事由、夫妻財產制、親子關係發生原因(最愛考婚生/非婚生子女、認領、收養)、繼承順序、限定繼承與拋棄繼承、遺囑種類與要件、應繼分與特留分之規定。   (5). 刑法與生活:刑罰的目的(應報/預防/綜合)、刑法之「責任原則」(近年新考點)、罪刑法定主義(包括其衍生出的其他刑法原則)、

犯罪成立要件(注意「故意」與「過失」之差異與刑事責任)、阻卻違法事由、責任能力、刑期無刑、主刑與從刑、微罪不舉(不起訴與緩起訴)、被告與被害人人權之保障(近年極頻出!)、「酒駕」之法律責任。   (6). 行政法與生活:依法行政原則、比例原則、信賴保護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行政行為架構、行政程序基本原則(留意公務人員利益迴避)、行政制裁方式與行政契約類型(近年新考點)。   (7). 權利救濟(極重要單元!):調解/仲裁/和解之比較整理(適用範圍、效力、訴訟外/上和解…重要頻出!)、訴訟程序(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司法二元訴訟制度、審級制度、刑事訴訟主要程序與負責人、法官/檢察官之主要

職責(重要常考!特別注意「交保或羈押≠有罪→僅為犯罪嫌疑人」)、無罪推定原則、不告不理&一事不再理原則、偵查不公開原則、訴訟專有名詞意義釐清(公訴、自訴、告訴、告發、上訴、申訴-重要常考!)、對法院裁判不符之救濟方式、行政救濟三大途徑之意義(留意「交通裁決案件」無須經訴願程序、「稅捐爭議案件」須先申請復查)、提起行政訴訟之時機、行政訴訟的種類、提起國家賠償之時機(留意國賠法108年有部分修法)、校園權利救濟(留意大法官釋憲第684號內容)。   (8). 生活法律常識:《勞動基準法》有關最低工資與最高工時之規定將於111年再度上調。並請讀者注意107~108年期間該部法規大幅修訂之

條文,本書亦特別為讀者整理修法前後比較表,幫助讀者快速比較,釐清修法前後差異。     而各部法規中,又以《家庭暴力防治法》與《社會秩序維護法》最為頻出。     (4) 生產、分配與消費部分:     ■ 必要準備重點:     (1). 機會成本(作為經濟成本之應用→極常出計算題!)與比較利益。   (2). 市場機能(一隻看不見的手)。   (3). 需求:需求法則、需求曲線之移動、影響需求曲線變動之因素(最常考商品價格、替代品與互補品、正常財與劣等財)、需求法則之例外(季芬財與炫耀財)。   (4) 供給:供給法則、供給曲曲線之移動、影響供給

曲線移動之因素(最常考商品價格、替代品與互補品)。   (5). 市場均衡:均衡價格、供不應求與供過於求、需求與供給變動對市場均衡之影響(供需圖形重要,極為頻出!)、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及社會總剩餘。   (6). 生產:生產要素之流動(家計單位&廠商)、四大生產要素之內涵、生產可能曲線(曲線型態代表意義、各種曲線型態)、成本與利潤之計算、經濟發展要素(最常考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今年則考了企業才能與政府效能)、國際貿易對進出口社會福利之影響(重要、近年常考!)。   (7). 外匯與貿易:升值與貶值的概念、匯率變動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重要!最常考進出口)、主要貿易障礙(最常

考「關稅」、去年考了「進口配額」)、近年另曾考出「貿易條件」與「貿易下進出口國福利變動」的題型。   (8) 消費者權益:《消費者保護法(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間之關係)》與《公平交易法(監督廠商)》重要常考條文(留意有關七天猶豫期與消費者「解除權」、定型化契約、無過失責任、獨占、結合行為、聯合行為之名詞定義,另「不公平競爭」態樣近年頻出!)。    (9). 市場失靈:資訊不對稱、外部性、寇斯定理。   (10). 總體經濟(年年出題,第四篇To p.1重點!):GDP(定義與限 制)、GDP與GNI(GNP)的差異、通貨膨脹/緊縮之影響(所得重分 配、皮鞋成本、菜單成本;另注意「通

貨緊縮」反而可能在未來逐漸 增加出題)、失業者之定義與失業率之計算、主要失業種類、痛苦指數、總體經濟政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愈來愈頻出!)、貨幣供給量之定義與內涵、凱因斯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理論。   (11) 政府之職能:不同職能政府之角色(最常考守夜者與全能政府)、公共財與私有財之區分方式與典型(重要極頻出!)、外部性〔定義、政府解決外部性(將外部性內部化)之處理方式→特別留意價格上/下限政策〕、租稅種類與典型(最常考所得稅、銷售稅、財產稅)、課稅原則(最常考受益原則、量能原則)、政府支出(最常考移轉性支出)。      公民這科在近年之所以被考生戲稱為「大魔王」,最主要的原因

無他,就是因為公民的命題範圍「包山包海」,相對其他考試科目,命題委員很容易在題型上做變化;再加上收錄時事與各種比較、找碴題型,真的讓考生相當頭痛!而在這樣變化如此大的命題趨勢下,選擇一本內容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考試書,真的會對考生分數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本次2022全新改版之「鐵路特考最新公民」除針對近年考題重點做全文內容之精要調整→將許多筆者認為較不合時宜、出題可能性低的內容刪除。當然也不忘再增加收錄考生最喜歡的「比較表」,藉此協助考生應付「比較題型」!此外,為了提升讀者的學習效率,本書仍然維持「雙色編印」搭配大量的「概念圖解」及「比較整理表」;幫助考生讓大腦經常保持在最佳學習狀態,更能集中注

意力在真正的主題重點→記得清楚、記得牢。可說是一次「盡心盡力」、「誠意滿滿」的升級改版!最後當然希望讀者能善加利用本書,考取理想公職。      祝     金榜題名!!

遊園擎夢:一位多元性別「教師」被邊緣化歷程之敘事研究

為了解決同性公投結果的問題,作者何挺嫣 這樣論述:

自臺灣社會解嚴以來,社會急速變遷,性別意象也漸趨多元。然而,校園中具備多元性別形象之教師仍如鳳毛麟角。據此,本研究欲探究教育體制中是否存有使得多元性別教師難以進入教育場域的體制性困境,由個人時代背景及教育現場經驗出發,採敘事研究法,自批判教育學及後結構女性主義視角,觀看一位多元性別邊緣教師之生命敘事。試圖藉由性別及教師身分交織的視角切入,透過與理論的對話,挑戰現行教育的既有框架。 從非性別二元認同的邊緣教師小凱之敘事中發現:性別框架潛藏於教師身分符號之中,而受到威權知識體制的把持,形塑了以專業為尊的教師文化。這個教師文化,不但蔓延在學校教育當中,更向上滲透至學術研究與行政機構,

形塑了牢不可破的「教師文化霸權」。困住小凱的不僅是Tā非主流的性別特質及經驗,而是由內到外層層包裹於「傳統性別框架」、「教師身分符號」及「教師文化」的封閉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