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島 公園 豆腐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林俊全所指導 陳孜鴻的 基隆和平島公園地形景點評估之研究 (2013),提出和平島 公園 豆腐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景保育、地形景點評估、基隆和平島、指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林俊全所指導 林心捷的 地景特質評估在高中地理教學之應用---以基隆市和平島公園為例 (2012),提出因為有 地景保育、地景特質評估、地景保育課程、基隆市和平島公園、地理實察的重點而找出了 和平島 公園 豆腐岩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和平島 公園 豆腐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和平島 公園 豆腐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01:55 八斗子觀光漁港
07:02 和平島公園
07:15 世界秘境阿拉寶灣
07:48 海洋科技博物館
08:29 3D海洋劇場

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金探號台灣 #金探號行程 #金探號美食 #北台灣漁港 #海鮮控必去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呂佳宜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基隆和平島公園地形景點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和平島 公園 豆腐岩的問題,作者陳孜鴻 這樣論述: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擁有許多特殊的地形景觀,因而行政院農委會自1985年跟隨世界地景保育趨勢,開始地景點的登錄與調查,至2012年底共計登錄341個地景點。其中基隆和平島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地景,是推動地景旅遊的絕佳地區。因而本研究以此作為研究區,了解和平島地形景點的特性,並彙整國外學者的地形景點評估指標,評估和平島公園各地形景點的價值。最後根據研究結果,作為和平島公園在保育為前提下,後續推動觀光和教育推廣之目的。 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1. 和平島公園地形景點受岩性、節理、海浪侵蝕、風化作用影響顯著,共登錄13種地形景點,包含蕈狀岩、海蝕崖、豆腐岩、海蝕壺穴、海蝕洞、潮間帶、薑石

、海蝕溝、生痕化石、溶蝕盤、風化紋、蜂窩岩、節理等地形景點。2. 依據彙整的地形景點評估指標,選取其中6種地形(蕈狀岩、海蝕崖、豆腐岩、海蝕壺穴、海蝕洞和潮間帶)共計16處進行評估後發現,景點皆獲評為B級以上,達到中等價值,其中5處更評為A級,達到高等價值,代表非常珍貴,原因如下:中山仔嶼海蝕平台西側的蕈狀岩,蕈岩數量多,且形成過程特殊;中山仔嶼西北側的海蝕崖,海崖高差大反映氣候變遷;中山仔嶼東北側的豆腐岩,豆腐岩規模大,具有構造意義;社寮嶼東北側外海的豆腐岩,形貌特殊,具生態價值;海蝕洞,具有歷史文化價值。此外,和平島公園部分地形景點科學價值和附加價值雖高,但經營管理情況有待改善,諸如遊客不

當行為、垃圾棄置、水泥步道、落石問題、教育解說設施皆須改善。 和平島公園地形景點類型多樣,具有推廣觀光的潛力。未來管理單位宜利用和平島公園之特色,妥善進行保育和宣傳,期能達到永續發展之成效。

地景特質評估在高中地理教學之應用---以基隆市和平島公園為例

為了解決和平島 公園 豆腐岩的問題,作者林心捷 這樣論述:

行政院農委會自1985年推動地景保育以來,已漸有所成,但仍需持續推廣。基隆市和平島公園擁有絕佳的海崖、海蝕平台、豆腐岩、蕈狀岩等地景,但目前管理單位為地方層級,未受到妥善的保護。本研究基於地景保育的推廣,結合普通高級中學地理科課程綱要,所達之研究目的為調查基隆市和平島公園的地景資源,並針對地景特質進行評估及設計教案。本研究採用英格蘭地景特質評估方法來進行研究區的田野調查、分區、描述及建立地景特質評估系統評估。評估的結果為地景美質為中等美質景觀、地景主體脆弱性高,具有進行地景保育工作的迫切性;地景視覺脆弱性評估評值高,規劃景點時應注意設施的配置。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民國95年列入地景保育

的概念,結合高一海岸地形的認知學習與地理實察技能培養,本研究以和平島公園為例設計地理實察教案,運用英格蘭地景評估系統與和平島公園地景資源特色如海崖、海蝕平台、生痕化石、潮間帶、蕈狀岩、豆腐岩、工程破壞、遊憩活動、產業發展等主題設計解說課程及教學活動,以達地景保育推廣及環境教育之成效。課程實施結果發現取樣的高中學生對於海岸地形的認知與地景欣賞、地景保育的情意表現佳,但有63%的學生對於使用GPS、傾斜儀進行調查沒有把握,需要相關課程協助改善,提升學生能力。本研究設計地景保育地理實察課程及和平島公園實察學習手冊可供地景保育及環境教育推廣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