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女新生編班112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臺南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陳怡靖所指導 謝淑菁的 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個人資本、班級特質與教學困擾之研究 (2020),提出嘉女新生編班112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個人資本、班級特質、教保服務人員、教學困擾。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廖坤榮所指導 劉芳妙的 台灣人口結構變遷與國民小學轉型政策問題之研究 以嘉義縣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少子女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嘉女新生編班112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嘉女新生編班112,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個人資本、班級特質與教學困擾之研究

為了解決嘉女新生編班112的問題,作者謝淑菁 這樣論述:

現今社會相當關注教保品質,教保服務人員在教學實施時遇到困難或困擾問題,可能會干擾其生心理,進而影響教學行為的表現。本研究從教保服務人員個人資本及幼兒園班級特質這兩個理論觀點進行研究探討。本研究的五項研究目的:一、探討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教學困擾之現況;二、探討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個人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班級特質(成員異質性)之現況;三、探討不同人力資本的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在教學困擾的差異情形;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的社會資本和教學困擾的關聯性;四、探討在不同班級特質中的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在教學困擾的差異情形;五、探討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個人資本、班級特質對教學困擾的影響。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蒐集

資料,研究母群體為嘉義縣公私立教保服務人員共827人,以叢集隨機抽樣抽取620名樣本,進行施測,回收498份,回收率為80.3%,有效問卷為466份。以SPSS22.0版進行資料分析,得到以下結論:一、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教學困擾知覺偏低。二、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個人資本之概況,在人力資本方面,接受的教保教育年數與研習進修時數較不足,有進修成長的空間;在社會資本方面,教保服務人員擁有中高度的社會資本,在同事網絡支持最高,家人/親戚網絡支持最少。三、嘉義縣幼兒園班級特質之概況,在型態上以分齡班級居多;混齡班級則是以三個年齡層混合組成的情形最多;6成以上的班級有新生或特殊生。四、個人資本中人力資本方面

因教保服務年資、研習進修時數不同,在教學困擾上有顯著差異;個人資本中整體社會資本與整體教學困擾具有顯著負向關聯性。五、班級特質中班級型態不同(分齡/混齡)在教學困擾上有顯著差異。六、嘉義縣教保服務人員個人資本、班級特質對教學困擾有顯著的影響力,個人資本中社會資本的「同事網絡」及「主管網絡」具有最強的影響力。

台灣人口結構變遷與國民小學轉型政策問題之研究 以嘉義縣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為例

為了解決嘉女新生編班112的問題,作者劉芳妙 這樣論述:

台灣的人口出生率屢創新低,可以預期台灣的人口結構也會隨之改變,終究會導致台灣人口逐年減少變為負成長,同時發展成老年超高齡化社會,這將會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重大危機,甚至影響到整體國力。而國民小學更會因為招不到學生面臨轉型或裁併的危機,小校教職員心中的惶惶不安無安全感更是令人深有體悟。少子女化帶來的影響是多種層面的,不僅止於單純的學齡兒童減少,更是包含了人口結構的老年化,導致勞動力的減少,甚至是整個國家社會的整體發展,國民小學只是首當其衝,直接呈現出學生數及班級數的減少並連動到教師需求數的減少甚至是學校存續的問題。此問題非一日促成而是日積月累而來,對於台灣急速的垂直降落的新生兒數目造成的原因也絕非

是單一面向的,而是多數原因交雜互相影響造成如今呈現在眼前的成果。對於這個急速變動的環境及變遷過程,令人想了解少子女化的成因及人口出生數減少對教育的影響,找出少子女化可能影響的層面及對學校人事結構及政府政策的衝擊或影響等等;也想要更加地了解偏遠地區小型學校面對少子女化的危機時要如何因應。本文採用文獻分析及深度訪談方式,探討嘉義縣政府在面對少子女化之現象所採取之裁併校及混齡教學措施;分析偏遠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面對少子女化現象及政府採取之措施時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