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語情歌對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另外網站王識賢粉絲情報站- 國台語歌兩岸發燒20170508 中時電子報 ...也說明:從普通話唱台語歌演變為兩岸熱門的混搭風「國台語歌」,則是兩岸通婚與台語對唱情歌的推波助瀾。唱片業者不諱言,台商多半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吳聖雄所指導 王怡方的 陳百潭閩南語流行歌曲聲情分析 (2020),提出國台語情歌對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陳百潭、聲情、實驗語言學、閩南語歌曲。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吳博文所指導 施文彬的 台灣台語歌曲之創新─以施文彬台語歌曲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台灣台語歌曲、創新、施文彬、新台語歌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台語情歌對唱的解答。

最後網站最新!男女對唱K 歌首選歌單 - LINE MUSIC則補充:專輯封面 歌曲名稱 歌手名 歌詞 播放 牽掛 feat.獅子 丁噹(Della) 歌手名 丁噹(Della) 看歌詞 播放 痛感 艾怡良 歌手名 艾怡良 看歌詞 播放 (Not) Over You K.Swo | 陳芳語 歌手名 K.Swo | 陳芳語 看歌詞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台語情歌對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台語情歌對唱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心痛無藥醫」台語新專輯介紹
 
專訪藝人:王中平
  
內容簡介:
  王中平自2014在老東家出完最後一張唱片後,便沈迷在種樹上面,這幾年來偶爾在戲劇中看到他精湛演出。2016年加入新東家「禧多唱片」,發行【真心真愛】
這次專輯同樣帶來雙重享受,收錄國台語共10首新歌。
  
第一波主打歌【心痛無藥醫】
邀請到同門師妹也是台語實力派唱將“詹曼鈴”來對唱,動人的情歌對唱,想必又是K歌首選。此首歌也特別搭配三立八點檔「金家好媳婦」片尾曲強力播送。
  
第二首主打歌【目屎摻酒飲乎乾】由知名製作人周佳宏作詞,中平自己譜曲。
在這流動的歲月中,時間一直在走,千變萬化的人生,加上中平那充滿生命滄桑的歌聲,讓人目眶紅,情不自禁淚流。
  
國語歌曲【小人物】
創作的想法來自年輕世代的言語和思維,所以將此現象寫成一首歌。
人活在世上匆匆忙忙~~
現在也許很邋遢但心夠大,敢作敢當我們就是Superstar
現在是小人物,堅守信念,總有一天小人物也變得偉大!
創新的音樂風格,歡樂的氛圍中,讓中平帶領大家感受不同於之前的聲音。
   
曲目:
01心痛無藥醫Feat.詹曼鈴
02目屎摻酒飲乎乾
03乎愛返來
04小人物
05大時代
06夢天涯
07心畏寒
08癡情傷
09寂寞路燈
10愛深情重

陳百潭閩南語流行歌曲聲情分析

為了解決國台語情歌對唱的問題,作者王怡方 這樣論述:

陳百潭是閩南語歌壇的奇葩。他不但能作詞、作曲,還身兼男歌手與製作人。他創作的多首閩南語流行歌曲,至今仍膾炙人口。本文根據陳百潭創作的80首閩南語流行歌曲,由聲韻學的角度,進行音韻成分分析,與出現頻率統計,觀察字調與曲調的搭配關係,試圖探討這些歌曲的音韻特色,解釋它們受歡迎的原因。首先利用PRAAT及SPPAS程式將陳百潭親自朗讀的歌詞作全面的聲學分析,用國際音標轉寫,分析陳百潭的閩南語音韻系統。再搭配曲調,作成歌詞成分分析與曲調走向對照表。再分別針對聲母、韻母、聲調、句式、曲調等方面,進行統計與相關性分析。藉著多種統計表格,具體描述陳百潭所作閩南語流行歌曲在「聲情」方面所展現的特色,總體來說

,「聲情」的表現組成是透過許多元素搭配而成的,在交互組成下,必然形成各種妥協,而陳百潭歌曲之所以朗朗上口深得聽眾喜愛,主要原因在於使用半唸半唱的模式「唱歌」,且音域多落在一般人所接受的中音域,故這樣的唸唱調和成為其主要風格。本文不但在文章風格學方面,完成了一項具體的個案分析。藉著訪談的機會,錄製了陳百潭親自朗讀的歌詞,也記載了他創作的心路歷程與作詞作曲的理念,為閩南語流行歌曲發展史,留下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台灣台語歌曲之創新─以施文彬台語歌曲為例

為了解決國台語情歌對唱的問題,作者施文彬 這樣論述:

台灣自1932年引進大陸電影「桃花泣血記」,其同名宣傳歌曲成為第一首本土台語歌曲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台灣光復後 ,台語歌曲的創作仍持續不斷。隨著時代的推移,其創作方式、內容、流傳、發行等,都不斷在演進。縱使期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而被壓抑,但民間仍然持續在創作,並且不斷尋求創新。本篇論文以施文彬的台語歌曲為例,研究台灣台語歌曲當前創新的現況。藉由歌曲實際作法之分析,探討實質的創新內容,並以作為日後台灣台語歌曲朝向多元發展之啟發為目標。本研究透過蒐集台灣光復至今,有關台語歌曲發展特色的相關文獻,加以實施探討,以尋求台語歌曲歷史演進的脈絡,並作為施文彬台語歌曲創新作法之比較。在分析施文彬台

語歌曲的創新作法方面,依據作品的創新導向,區分企劃導向、詞曲導向,以及跨領域導向等三方面,分別探討其中的歌曲案例,以獲取創新的元素和細節;並藉由對台灣台語歌壇或施文彬的作品,有相當程度研究及了解的三位電台主持人,以及合作夥伴武雄先生進行電話訪談,歸納出施文彬台語歌曲的創新內容,計有名曲改編及翻唱等八項。綜合上述的分析和訪談,發現施文彬的歌曲具有完整之企劃流程及構思等七個部分的創新作法;最後提出本研究之結論及建議。綜合觀之,施文彬的歌曲在主流的台語歌曲市場上,許多創新作法是首開先例,並且有系統性的整合,對於傳統台語歌曲型態亦能持續傳承。因此,施文彬的台語歌曲兼具有傳統與創新整合的特色。最後, 也

期望藉由本研究之分析及獲致之成果,能提供作為台灣台語歌壇日後發展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