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安全辦公室編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土安全辦公室編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彌爾頓·梅克勒寫的 可持續分散式熱電聯產系統:設計建造與運行 和束昱等的 城市地下空間規划與設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國土安全與移民政策(包括移民人權)》也說明:甲、申論題部分:(50分). 一、請問內政部移民署目前的權責及任務與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所重視的反恐任務有無關聯?若有. 關聯,請說明相關事務,同時對規劃與執行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同濟大學出版社所出版 。

國防大學 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 李亞明所指導 李姿潔的 中共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處置突發社會安全事件之研究 --以內衛部隊為例。 (2021),提出國土安全辦公室編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內衛部隊處突功能發揮、處理突發事件應對作為。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 劉至祥所指導 黃仕翰的 中共防空作戰能力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國土防空、人民防空、紅旗家族、藍盾演習、火力演習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土安全辦公室編制的解答。

最後網站行政院修正「行政院處務規程」部分條文及「行政院編制表」則補充:十一、國土安全辦公室,分二科辦事。 十二、災害防救辦公室,分五科辦事。 十三、法規會,分八科辦事。 十四、公共關係處,分四科辦事。 十五、秘書處,分六科辦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土安全辦公室編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可持續分散式熱電聯產系統:設計建造與運行

為了解決國土安全辦公室編制的問題,作者(美)彌爾頓·梅克勒 這樣論述:

本書針對可持續分散式熱電聯產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以及運行,主要包括6大方面的內容:第1部分的研究將使讀者很好地瞭解什麼是CHP,CHP的工作如何創造不一樣的可持續性未來、發電設備的可選類型、餘熱回收和有益的熱能使用、需要考慮的監管問題、可行的排放控制方案,以及CHP可靠性的概述;第2部分,可行性研究,回顧了一些必要的基礎概念,包括合理規劃可持續CHP能源站、如何實施生命週期成本分析(LCC)、以及對系統進行優化;第3部分,設計,討論了一些重要的工程設計問題,包括電氣並網設計問題,以及需要經過核准的規劃以及如何獲得建設許可(也就是開始建設的核准)等內容;第4部分,建設,詳述了建設過程中的問題,

包括了不同的合約組織架構、合同交付方式以及風險管理;第5部分,運行,詳述了維持CHP能源站如預想的一樣可持續性運行所要達到的條件,以及最重要的是如何對能源站進行監控從而提升其性能達到可持續性;第6部分,案例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案例分析說明了可持續性使用者端CHP系統是如何被規劃、設計、建設以及有效並可持續運行。本書可供從事分散式能源行業的機械及電氣工程師、建築業主、開發商、建築及能源站運行人員、建築師以及承包商等參考。 第1部分 CHP基礎 第1章 概述 2 1.1 為什麼選擇CHP 3 1.2 歷史 4 1.3 CHP基本介紹 7 1.3.1 發動機類型 9 1.3.2

熱耗率 10 1.3.3 發電機與配電系統 10 1.3.4 餘熱鍋爐 11 1.3.5 導熱流體的交替使用(導熱油) 11 1.3.6 餘熱利用的類型 11 1.4 匹配載荷要求 12 1.4.1 熱能品質 12 1.4.2 常用系統大小 12 1.4.3 環境影響與控制 13 1.5 分散式能源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14 參考文獻 15 第2章 CHP系統的適用性 16 2.1 背景 16 2.2 商業及公益機構的CHP 應用 18 2.2.1 原動機燃料類型 19 2.2.2 建築類型及規模 19 2.2.3 氣候區域 23 2.2.4 BCHP原動機的基本類型及功率範圍 24 參考文獻

27 第3章 電力設備及系統 29 3.1 燃料發電設備 32 3.1.1 活塞式內燃機 33 3.1.2 燃氣輪機 40 3.1.3 微燃機 43 3.1.4 燃料電池 44 3.2 熱動力設備 47 3.3 CHP原動機比較 50 3.3.1 電力輸出與發電效率 50 3.3.2 餘熱利用的潛力 50 3.3.3 燃料及燃料壓力 51 3.3.4 Ox 排放 51 3.3.5 功率密度 51 3.3.6 設備可執行時間及大修間隔時間 52 3.3.7 啟動時間 52 3.3.8 雜訊 52 3.4 CHP能源站系統要求 53 參考文獻 54 第4章 CHP熱負荷設計 55 4.1 C

HP系統的熱負荷設計 56 4.1.1 負荷係數VS效率 56 4.1.2 熱電比 57 4.1.3 建築物負荷 58 4.2 餘熱利用設備的選擇及設計 59 4.3 熱能技術 62 4.4 負荷特徵及優化 68 4.5 與建築系統融合 71 第5章 模組化CHP系統 73 5.1 模組化CHP系統的內在特徵 73 5.1.1 預工程設計 74 5.1.2 預裝配 75 5.1.3 預質檢 75 5.2 模組化CHP系統的優點與缺點 76 5.2.1 提高性能 76 5.2.2 降低負面環境影響 79 5.2.3 更高的可靠性 80 5.2.4 更好的經濟性 80 5.3 商用模組化CHP系

統案例 81 5.3.1 電力/熱水系統 81 5.3.2 電/冷/熱系統 82 參考文獻 82 第6章 監管問題 84 6.1 美國聯邦政府CHP政策 84 6.2 美國州級CHP政策 86 6.3 其他國家CHP政策 88 6.4 CHP專案計畫 89 6.4.1 紐約州能源研究與發展機構的DG-CHP(區域能源-熱電聯產)示範項目 89 6.4.2 加利福尼亞州標準並網準則 89 6.4.3 康涅狄格州可再生能源配額標準 90 6.4.4 德國上網電價補貼 90 6.4.5 公用事業公司項目計畫 91 6.5 未來政策發展 91 6.6 CHP系統要求 92 第7章 碳排放—環境效益

及排放控制 93 7.1 發電產生的碳排放 94 7.2 溫室氣體排放計算系統 95 7.2.1 美國環保局溫室氣體排放當量計算系統 95 7.2.2 美國環保局辦公室碳排放計算系統 95 7.2.3 潔淨空氣清涼地球校園溫室氣體排放計算系統 96 7.2.4 世界資源研究所的工業與辦公領域計算系統 96 7.3 CHP環境效益 96 7.4 CHP環境排放 98 7.4.1 活性有機氣體的排放 98 7.4.2 排放計算系統 98 7.5 CHP排放控制技術 102 7.5.1 活塞式內燃發動機 102 7.5.2 燃氣輪機 104 參考文獻 108 第2部分 可行性研究 第8章 基礎概

念 110 8.1 研究類型—從篩選到具體可行性 110 8.2 可行性研究工具及軟體 111 8.2.1 手冊和列線圖粗略篩選(或者初步可行性評價) 111 8.2.2 軟體篩選工具 112 8.2.3 設計用逐時能源模擬工具 113 8.2.4 排放測算工具 113 8.3 CHP合格篩選—現有設施 114 8.4 Level 1可行性研究—現有設施 114 8.4.1 原始資料收集 115 8.4.2 後續分析 115 8.4.3 經濟性分析 116 8.4.4 Level 1可行性研究—基本大綱 117 8.5 Level 2可行性研究—現有設施 118 8.6 新建設施的CHP可行性

119 參考文獻 120 第9章 CHP經濟性分析 122 9.1 CHP經濟性分析 122 9.2 簡單投資回收分析 122 9.3 生命週期成本分析 123 9.3.1 備選方案 123 9.3.2 工程經濟學 123 9.3.3 生命週期成本過程 124 9.3.4 資本成本對比年度成本 124 9.3.5 現金流量表 124 9.3.6 資金的時間價值 125 9.3.7 折現率 125 9.3.8 利率 125 9.3.9 等值 125 9.3.10 現值 126 9.3.11 淨現值 126 9.3.12 上漲率 127 9.3.13 分析週期 127 9.3.14 殘值 12

7 9.3.15 年金 128 9.4 計算預估的能源耗費和成本 128 9.5 預測年運行及維護費用 130 9.6 工程造價預算 131 9.7 計算生命週期成本 132 參考文獻 133 第3部分 設計 第10章 工程設計程式 136 10.1 雇傭最好的工程設計團隊 137 10.1.1 資質驗證 138 10.1.2 面試 139 10.2 工程設計程式 140 10.2.1 規劃項目管理計畫 141 10.2.2 規劃 142 10.2.3 法令/規範審查 143 10.2.4 方案設計和設計深化 143 10.2.5 技術規範 144 10.2.6 施工圖(工程建設檔) 14

4 10.2.7 規劃確認 145 10.2.8 招標文件 145 10.3 CHP設計的主要問題 146 10.3.1 原動機選擇效果 147 10.3.2 餘熱利用選擇 147 10.3.3 燃料系統 149 10.3.4 助燃空氣 150 10.3.5 排氣系統 151 10.3.6 排放控制 151 10.3.7 熱能利用 152 10.3.8 並網及保護 153 10.3.9 運行靈活性 153 10.3.10 能源站選址及佈置 153 10.3.11 降低雜訊和振動 154 10.3.12 電廠控制/集成 155 10.3.13 運行策略 156 10.4 無形的知識與經驗 156

第11章 電氣設計特徵及問題 157 11.1 配電裝置設計要點 158 11.1.1 選擇和設計 158 11.1.2 環境要求 162 11.2 接地考慮 162 11.2.1 接地系統類型 163 11.2.2 連接要求 164 11.2.3 CHP電能品質 164 11.3 並網規範和標準 165 11.3.1 保護要求 165 11.3.2 專用保護要求 167 11.3.3 並網流程概述 168 11.3.4 最終並網接受與啟動 169 11.4 示例系統圖 170 11.5 總結 173 參考文獻 173 第12章 獲取建設許可 174 12.1 環境評價與許可獲得程式 1

74 12.2 建立有效的申請 175 12.2.1 現有條件概況 175 12.2.2 專案建議書 175 12.2.3 適用的環境標準和規範 176 12.2.4 項目影響 176 12.2.5 遵循規章制度的決定以及建議的批復條件 176 12.3 空氣品質 176 12.3.1 技術與排放標準 178 12.3.2 技術評判工具與方法 179 12.3.3 大氣排放清單 180 12.3.4 分析空氣品質影響及遵循適用的規程規範 180 12.4 雜訊 182 12.4.1 雜訊特徵 182 12.4.2 雜訊標準 183 12.4.3 降噪 184 12.4.4 危險品運輸及儲存 1

84 12.4.5 液體燃料儲存 184 12.4.6 氨運輸與儲存 185 12.4.7 危險品 185 12.5 其他潛在環境影響 185 12.5.1 施工影響 185 12.5.2 審美影響 185 12.5.3 環境正義 186 12.5.4 文化及古生物資源 186 參考文獻 186 第4部分 建設 第13章 CHP建設 190 13.1 評估承包商的優勢 191 13.2 CHP能源站合同組織架構 191 13.2.1 傳統的設計—招標—建設程式 192 13.2.2 設計—建設過程 192 13.2.3 整合專案交付程式 193 13.3 確定恰當的建設交付方法 194 1

3.4 通過工程合同保護專案 195 13.4.1 建設期間合同範圍的變化 196 13.4.2 不同的場地條件 197 13.4.3 不可抗力 197 13.4.4 違約金 198 13.4.5 履約擔保 198 13.4.6 履約保證金和保證書 199 13.5 有效的專案管理 199 13.5.1 進度 199 13.5.2 檔編制(文檔資料) 200 13.6 創新的解決爭議的技巧 200 13.6.1 仲裁 200 13.6.2 微型審判程式 201 13.6.3 專案爭議委員會 201 13.7 總結 201 參考文獻 201 第14章 獲得運營許可及實施合規管理程式 202 1

4.1 CHP系統的調試 202 14.1.1 連續排放監測系統認證 203 14.1.2 最終運營許可的頒發 205 14.1.3 實施合規管理程式 206 14.1.4 提交潛在需要的規劃 206 14.2 合規管理程式 207 14.2.1 運營及維護程式 207 14.2.2 合規監測 207 14.2.3 記錄與報告 208 參考文獻 209 第15章 CHP能源站建設期間風險管理 210 15.1 風險管理:保險行業視角 211 15.2 現有措施概述及限制 213 15.3 應對承包商的不確定成本 214 15.4 使用概率分佈 215 15.5 利用風險分析建立“最可能成本”

216 15.6 成本計畫中使用蒙特卡羅模擬 217 參考文獻 218 第5部分 運行 第16章 運行及維護 220 16.1 能源站運行人員 220 16.1.1 經驗及培訓 220 16.1.2 優秀的運行人員 221 16.1.3 能源站檢查 222 16.1.4 控制排放 222 16.1.5 健康與安全 223 16.1.6 操作手冊及作業規範 223 16.2 能源站啟動 224 16.3 能源站優化運行 225 16.4 能源站維護 227 16.4.1 燃氣輪機 227 16.4.2 餘熱鍋爐 227 16.4.3 蒸汽輪機 227 16.4.4 蒸汽型製冷機及吸收式製冷

機 228 16.4.5 能源站輔助設備 228 16.4.6 停機計畫 229 16.5 CHP能源站運行人員 229 第17章 維持CHP系統的運行效率 231 17.1 背景 231 17.2 性能監控 234 17.3 調試驗證(指令確認) 235 17.4 部件監測 235 17.4.1 原動機 235 17.4.2 熱回收設備 237 17.4.3 熱回收蒸汽發生器(HRSG) 239 17.4.4 吸收式製冷機 240 17.4.5 冷卻塔 242 17.4.6 泵 243 17.4.7 風機 243 17.4.8 除濕系統 244 17.4.9 系統整體的運行性能的監測 24

5 17.4.10 CHP系統性能監測與計算 247 17.4.11 指標的匯總(Summary)方程 247 17.5 基於監測和實驗測試資料的應用實例 250 17.6 利用CHP系統運行性能的監測及調試驗證公式的配置方案 252 17.7 CHP系統性能監測及調試驗證(指令確認) 的應用場合 253 17.8 總結 256 參考文獻 257 第18章 維持CHP運行 258 18.1 瞭解CHP能源站 259 18.2 CHP資料收集 260 18.2.1 計量 260 18.2.2 監測 260 18.3 CHP資料分析 261 18.3.1 標準 261 18.3.2 基準調查 2

63 18.4 保持問題日誌 263 18.5 開票(計費) 264 18.6 運行策略 265 18.7 運營培訓 267 18.8 維護 267 18.9 備用金 268 18.10 保險要求 268 18.11 讓人們瞭解CHP的良好益處 269 第6部分 案例分析 第19章 案例研究1:普林斯頓大學區域能源系統 272 19.1 歷史 273 19.2 中央能源站和系統 274 19.2.1 發電過程 275 19.2.2 配電 275 19.2.3 蒸汽生產 276 19.2.4 蒸汽配送和冷凝水回收 276 19.2.5 冷凍水生產 276 19.2.6 冷凍水配送 277 1

9.2.7 水系統品質管制 277 19.2.8 能源站控制 278 19.2.9 儀錶 278 19.2.10 即時的經濟調度 278 19.3 服務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279 19.4 能源利用效率 279 19.5 環境效益、遵從性和可持續性 279 19.6 卓越業績和行業領先地位 280 19.7 員工安全和培訓 281 19.8 客戶關係和社會責任 282 19.9 最近的榮譽和獎項 282 第20章 案例研究2:布拉格堡熱電聯產項目 284 20.1 技術概述 285 20.1.1 熱電聯產系統並網 286 20.1.2 運行 286 20.1.3 性能測試 287 20.1.4

能量輸送 287 20.1.5 運行監測 288 20.1.6 整體能源利用 289 20.2 關鍵結論 290 20.3 結語 292 第21章 案例研究3:利用電腦類比確定新校區的最優規模 293 參考文獻 301 第22章 案例研究4:大學校園CHP系統分析 302 22.1 中央能源站介紹 303 22.1.1 熱電聯產設備 303 22.1.2 吸收式製冷機 304 22.1.3 校園蒸汽負荷 304 22.2 熱電廠優化方法 305 22.2.1 熱電聯產能源站的運行模式 305 22.2.2 分析使用的公用事業公司的能源價格 306 22.2.3 經濟分析中的設備模組 30

6 22.2.4 盈虧平衡分析 308 22.3 結論 312 第23章 案例研究5:政府設施——任務的關鍵 313 23.1 國土安全目標 315 23.2 建築節能目標 316 23.3 原動機可能性 318 23.3.1 黑啟動 319 23.3.2 應急能源 320 23.3.3 接入系統 320 23.3.4 其他考慮 321 23.4 電負荷級別 321 23.5 可靠性價值 323 23.5.1 環保局經濟性研究 323 23.5.2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可靠性研究 324 23.5.3 可靠性價值的總結 326 23.6 監管與創新 326 參考文獻 327 第24章 案例

研究6:分散式CHP系統和EPGS系統生態影響的比較 329 24.1 介紹 330 24.2 參與比較系統的描述 331 24.2.1 傳統CHP能源站 331 24.2.2 ICHP/GCS能源站 331 24.2.3 由燃氣輪機排煙直接驅動的雙效吸收式製冷機組 335 24.3 系統成本比較 335 24.3.1 投資成本比較 335 24.3.2 能源成本對比 336 24.3.3 運行和維護費用比較 337 24.4 20年壽命週期成本 337 24.5 基於燃料層面的三種方案的環境影響分析 338 24.6 結論 339 參考文獻 339 第25章 案例研究7:集成CHP系統以改

善整體玉米乙醇經濟性 341 25.1 摘要 341 25.2 介紹 341 25.3 生物燃料的環境可持續性 343 25.4 當今玉米乙醇生產工藝 344 25.5 淨能源平衡考慮 345 25.6 第二定律考慮 347 25.7 乙醇經濟性再分析 348 25.8 相關的環境影響 350 25.9 玉米乙醇工藝的一些改進 352 25.10 美國的貿易差額問題 353 25.11 研究結果總結 354 25.12 CHP和EPGS系統的環境影響對比 356 25.13 結論 356 25.14 術語表 358 參考文獻 358 第26章 案例研究8:8.5MW IRS CHP工廠的節能

措施分析 360 26.1 評估可靠應急能源系統的CHP方案 362 26.2 考慮下列應急能源選項 363 26.3 應用的標準和規範 363 參考文獻 364  

中共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處置突發社會安全事件之研究 --以內衛部隊為例。

為了解決國土安全辦公室編制的問題,作者李姿潔 這樣論述: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作為中共三大武裝力量之一,對中共國家社會以及經濟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2013年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後,對中國共產黨、國務院以及軍隊,積極做出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關於武警相關職能更為重視,在此期間已歷經三次重大改革: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2015年《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2018年《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本篇論文研究,透過歷史文獻回顧、功能分析及案例說明,探討中共武警執行任務,在組織結構和指揮體系因應時代所做出相對應調整;另外置重點於「武警內衛部隊」,分別由法治化、組織化、以及職能化三個面向去延伸,進而針對處理突發事件去闡述執行概況,其目的為維護

中共社會秩序穩定發展。習近平軍改後武警內衛部隊在處理突發事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在任務執行層面上也面臨諸多問題,如指揮權責轉移與磨合、黨政職務重疊不明等問題存在,特別是執行層面缺乏統整性已是當今重要課題。改革後武警內衛部隊更專責本身任務,來應對新時期任務挑戰。對於後續研究建議應著重於中共對於武警內衛部隊組織職能分工發揮上深化研究。關鍵字:中國人民武裝警察、內衛部隊處突功能發揮、處理突發事件應對作為

城市地下空間規划與設計

為了解決國土安全辦公室編制的問題,作者束昱等 這樣論述:

系統闡明了城市地下空間規划與設計的基本屬性、特點、理論與方法體系,創建了城市地下空間規划與設計編制體系及成果要求,並結合近30年來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和積累,匯總分析多個層面的典型地下空間規划與設計優秀案例。《城市地下空間規划與設計》可供城市規划、城市設計、城市地下空間規划與設計的科研技術人員及管理者參考閱讀。束昱,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系教授,上海市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兼城市建設與地下空間委員會主任,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空間分會資深理事,城市地下空間產學研聯盟理事長,曾任同濟大學地下空間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與地下工程分會地下空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日本東

京工業大學和立命館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都市地下空間活用研究會特約研究員、英國皇家建造師協會建造師、國際地下空間聯合研究中心(ACUS)特約研究員及上海市防災救災研究所地下空間研究室主任和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等職。40余年從事城市地下空間規划設計理論與方法、地下空間環境與人體影響、地下空間使用安全與風險管控、地下空間管理法規等方面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工作。先后主持國家人民防空辦公室與住房和城鄉建設保障部等課題8項,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州、深圳、蘭州等40余省市的100余項地下空間和人防工程規划設計與安全防災研究和規划編制項目,參與《城市地下空間規划規范》、《城市綜合管廊技術

規范》等國家標准編研與主審。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50余篇,出版著作5部,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省市級二、三等獎項20余項。1982年在同濟大學首開「地下空間利用」講座,並編寫教材;1991年在東京國際地下空間會議上參與《東京地下空間宣言》的起草與簽署;1993年結合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划修編研究編制《杭州市地下空間利用規划》,1993—1994年承擔「中華第壹溝」——上海張楊路共同溝研究與設計,開創了我國城市地下空間利用規划及綜合管廊建設的先河;另申請獲得國家專利3項。 總序前言1緒論1.1地下空間的基本屬性1.2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基本動因1.

3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基本特點2城市地下空間規划概論2.1城市地下空間規划2.1.1地下空間規划的基本內涵2.1.2地下空間規划與城市規划及其專項規划的關系2.1.3地下空間規划的需求性與必要性2.1.4地下空間規划的作用和主要任務2.1.5地下空間規划的程序和主要內容2.1.6地下空間規划的實施和評價2.2城市地下空間規划編制的發展演進與趨勢2.2.1地下空間規划編制的發展演進與特點2.2.2地下空間規划編制的發展趨勢3城市地下空間規划理論與方法3.1城市地下空間規划理論的研究進展3.1.1國內學者及其代表理論成果3.1.2國外研究成果與趨勢3.2我國城市地下空間規划的理論依據3.3我國城市地

下空間規划的理論體系3.3.1地下空間規划的「預評價」3.3.2地下空間規划的基本原則3.3.3地下空間規划中的資源綜合評價3.3.4地下空間規划中的需求預測3.3.5地下空間規划中的空間管制3.3.6地下空間規划中的目標與策略3.3.7地下空間規划中的豎向規划3.3.8地下空間規划中的分項系統規划3.3.9地下空間規划的管控體系3.3.10地下空間規划中的分期銜接規划3.3.11地下空間規划的「后評價」3.4我國城市地下空間規划的方法體系3.4.1地下空間規划條件分析評價方法3.4.2地下空間資源綜合評估方法體系3.4.3地下空間的需求預測方法3.4.4地下空間管制及導則制訂方法體系3.4.

5地下空間規划效益測評方法3.5我國城市地下空間規划理論方法的新進展3.5.1規划理論新進展3.5.2規划方法新進展3.5.3技術手段新進展—4城市地下空間規划編制體系與成果要求4.1地下空間規划編制程序4.1.1地下空間規划的推進方法4.1.2地下空間規划基礎調研4.1.3地下空間規划編制4.2地下空間規划編制體系4.2.1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總體規划4.2.2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專項規划4.2.3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詳細規划4.2.4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城市設計4.2.5地下空間概念規划4.3地下空間規划成果體系4.3.1地下空間規划成果文件體系4.3.2地下空間總體規划成果體系4.3.3地下空間專項規划

成果體系4.3.4地下空間詳細規划成果體系4.3.5地下空間概念規划成果體系5城市地下空間利用與豎向分層設計5.1概述5.2地下空間的豎向利用5.2.1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現有功能類型5.2.2未來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5.2.3功能設施的開發利用深度及典型案例5.2.4功能設施所分布的城市區域5.3地下空間的豎向分層5.3.1地下空間的布局與豎向分層的基本原則與要求5.3.2總體分層設計5.3.3不同城市的地下空間豎向分層6城市功能與地下空間豎向設計6.1概述6.2地下交通功能的豎向設計6.2.1地下交通功能6.2.2地下交通設施及豎向設計6.3地下公共服務功能豎向設計6.3.1地下公共服務功能6

.3.2地下公共服務設施及豎向設計6.4地下市政公用功能豎向設計6.4.1地下市政公用功能6.4.2地下市政公用設施及豎向設計6.5地下防災減災功能的豎向設計6.5.1地下防災減災功能6.5.2地下防災減災設施及豎向設計6.6地下倉儲物流功能的豎向設計6.6.1地下倉儲物流功能6.6.2地下倉儲物流設施及豎向設計6.7地下能源環保功能的豎向設計6.7.1地下能源環保功能6.7.2地下能源環保設施及豎向設計6.8地下空間設施的豎向布局7城市地下空間的連通與整合設計7.1概述7.2地下空間的連通設計7.2.1軌道交通車站與周邊地下空間設施的連通7.2.2地下綜合體(地下街)與周邊地下空間設施的連通

7.2.3地下公共步行系統與周邊地下空間設施的連通7.2.4重點片區人防工程設施之間的連通7.2.5綜合管廊與沿線開發建設地塊的連通7.3地下空間的整合設計7.3.1地鐵車站區域的整合設計7.3.2地下公共服務設施的整合設計7.3.3地下綜合體的整合設計7.3.4地下道路與綜合管廊的整合設計7.3.5地下物流設施與其他設施的整合設計7.4地下空間的連通與整合設計案例——大源商業商務核心區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7.4.1項目概述7.4.2交通組織分析7.4.3地下環形車道及綜合管廊7.4.4地下空間的連通與整合設計8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防災設計8.1概述8.1.1地下空間災害的類型8.1.2地下空間災

害的特點8.2地下空間防火災設計8.2.1地下空間火災的特點8.2.2地下空間防火災技術要求8.2.3地下空間防火災設計8.2.4地下空間防火災設計案例——新宿地下街防火設計8.3地下空間防澇災設計8.3.1地下空間洪澇災害特點8.3.2地下空間防澇災技術要求8.3.3地下空間防澇災設計8.3.4地下空間防澇災設計案例——地下車庫8.4地下空間防震災設計8.4.1地下空間震災特點8.4.2地下空間防震災技術要求8.4.3地下空間的防震災設計8.4.4地下空間防震災設計案例——綜合管廊9城市地下空間的景觀設計9.1概述9.1.1地下空間的環境特點9.1.2地下空間景觀設計的要素9.1.3地下空間

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9.2地下空間的景觀設計9.2.1地下出入口空間景觀的營造9.2.2地下公共步行空間景觀的營造9.2.3地下防災廣場景觀的營造9.2.4地下導視系統景觀的營造9.2.5地上通風口景觀的營造10國外案例賞析10.1蒙特利爾地下城10.2東京都地下空間利用規划10.3大阪車站鑽石地區地下交通網10.4高崎共同溝設計10.5神戶港島地區供熱工程10.6日本某城市車站地下空間詳細規划10.7巴黎拉德芳斯新城地下空間規划11國內案例賞析11.1廈門市地下空間專項規划11.2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地下空間利用規划11.3西安金融商務區地下空間控制性詳細規划11.4錢江新城核心區地下空間控制

性詳細規划11.5青島中德生態園商務居住區地下空間控制性詳細規划11.6上海城市地下空間概念規划11.7橫琴新區地下空間規划參考文獻索引

中共防空作戰能力之研究

為了解決國土安全辦公室編制的問題,作者黃仕翰 這樣論述:

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戰爭型態發生顯著變化,作戰前夕,使用大規模導彈攻擊敵重要防空系統,致使其防空戰力難以發揮。中共於2015年《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強調建構適應信息化作戰需求之空天防禦力量,以提高預警、防空反導等作戰能力。可見,中共仍致力於提升防空作戰能力,以維護領空、領海及國土安全。本研究採用歷史研究途徑,首先,梳理世界防空發展演變,進而瞭解中共防空發展過程及背景。其次,瞭解中共防空部隊之組織、任務及行動、武器裝備、人員訓練等。最後,與美國、日本防空部隊相比較,進而分析其作戰能力。研究發現中共軍改調整為五大戰區後,防空指管系統可能尚未全面建置完成,在內部演習中,仍未見陸、海、空軍防空部

隊執行聯合防空演習。其次,中共地面防空武器型式多,都將面臨系統整合、裝備老舊問題,未來勢必朝向具備系統化、高效能之地對空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