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巧敏寫的 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 和王珮琪,劉春銀的 專門圖書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雄市立圖書館全球資訊網也說明: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總館活動; 分館活動; 公告; 新聞稿; 活動託播.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華文創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回流碩士在職專班 林國楨所指導 謝維軒的 漫畫《銀之匙》在各教育階段中生命教育學習主題之研究 (2021),提出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銀之匙、生命教育、教育階段、漫畫。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劉季倫、孫慧敏所指導 張志誠的 舒新城在中華書局的出版生涯(1920-1954) (2021),提出因為有 中華書局、舒新城、出版史、經營史、出版工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附件2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系統查詢結果則補充:Page 1. 附件2.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系統查詢結果. 1. Page 2. ▽簡燕子碩士論文首頁. 2.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

為了解決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作者林巧敏 這樣論述:

  圖書資訊服務有義務關照所有讀者的需求,尤其面對處於資訊弱勢的視覺、聽覺、學習及閱讀困難障礙者,應提供多元的服務,促進資訊取用之平等。   本書為落實此一服務理念,首先介紹圖書資訊服務之功能與角色,闡述圖書館提供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的理念,繼而針對圖書館推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在行政管理之法規、人員培訓以及館藏建置等議題論述,並探討國內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之現況、工作規劃、讀者環境建置、無障礙網頁設計、主題網站建置等實務議題,最終提出圖書館推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未來展望。   本書特色   系統性介紹圖書館發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工作重點,輕鬆掌握對於身心障礙者提供圖書資訊的核心知識,是認識圖書館

無障礙讀者服務的第一本書     作者簡介 林巧敏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兼圖書館副館長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博士   [經歷]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圖書館館長、檔案管理局專門委員兼代副組長、國家圖書館閱覽組主任、編目組主任、採訪組主任、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副教授、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秘書長、教育部國教署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北一區召集人、國立臺灣圖書館身心障礙者圖書資源利用諮詢委員   [研究專長]   檔案管理、數位典藏、圖書館與閱讀、身心障礙讀者服務   [相關重要著作]   專書   《圖書

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指引》、《檔案使用調查與案例分析》、《檔案應用服務》   期刊文章   〈視障及聽障者取用圖書館網頁資訊之無障礙分析〉、〈身心障礙讀者服務館員繼續教育需求及其學習資源調查〉   [學術成果]   學術期刊逾百篇,專書6本,曾獲政治大學教學優良教師獎、學術研究優良獎、優良數位學習課程等獎勵。 序 言 第一章 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理念   第一節 圖書館功能與服務 一、圖書館設置目的與功能 二、圖書館捍衛知識取用權利的主張 第二節 身心障礙讀者服務之意涵 一、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定義   二、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工作重要性   三、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工作理念  

第三節 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用語釋義 一、身心障礙者   二、身心障礙讀者   三、替代文本(或稱無障礙版本)   四、學習障礙者   五、閱讀困難者   六、專責圖書館   第二章 身心障礙讀者服務法規   第一節 國際公約揭示之權益保障理念 一、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   二、馬拉喀什條約   第二節 保障身心障礙者接觸資訊之法規   一、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二、身心障礙者數位化圖書資源利用辦法   第三節 與身心障礙者服務相關之圖書資訊法規 一、圖書館法   二、著作權法   三、學位授予法   第三章 館員專業知能與培訓   第一節 館員繼續教育需求及實施方式   第二節

身心障礙服務館員知能要求與訓練 一、美國   二、加拿大   三、澳洲   四、臺灣   第三節 身心障礙者服務繼續教育資源調查   一、大學校院課程分析   二、研習課程分析 第四節 圖書館員繼續教育需求意見分析   一、填答者背景資訊   二、參與繼續教育課程經驗   第五節 身心障礙服務館員培訓制度之發展   一、館員擁有身心障礙專業知能教育者不多,有必要提供在職教育強化知能。 二、相關課程主要集中在圖書資訊系所、特殊教育系所以及社會工作系所,不同領域授課重點有所區隔。 三、在職者囿於課程時間難以至大學相關系所修習正式學程,如有其他提供課程進修方式,將有助於館員接受繼續教育。 四、研習課

程以配合實務需求為學習重點,大學專業課程教育雖以理論與概念探討課程為主,但可適度納入實務知能,以因應職場人才需求。 五、館員進修需兼顧工作時間要求,開課地點與時間影響學習意願,建置線上課程或是專業知識庫是較為理想的方式。 六、本調查結果提出之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繼續教育核心知識主題,可供學校課程與研習活動內容規劃的方向。   七、專業認證雖然可提升館員專業性,但認證制度需考量館員職場可行性。 第四章 替代文本館藏發展 第一節 圖書資訊替代文本格式 一、視覺障礙者   二、聽覺障礙者   三、學習障礙者   四、閱讀困難者   五、閱讀輔助工具   第二節 替代文本之製作與供應情形   一、學校或

圖書館之替代文本資源   二、出版市場供應替代文本的問題   三、出版人對於製作發行替代文本的看法   第五章 讀者服務問題探討 第一節 國外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   一、美國   二、加拿大 三、英國   第二節 我國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調查   一、提供身心障礙者服務之圖書館概況   二、各類型圖書館提供服務之調查分析 第三節 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問題訪談研究   一、圖書館服務型態   二、館藏資源與館藏檢索情形   三、讀者服務與空間設備供應程度   四、業務規劃與未來發展   第四節 圖書館作業瓶頸與建議   一、作業瓶頸   二、改善建議   第六章 作業規劃及環境建置   第

一節 作業規劃及資源需求 一、作業規劃要求 二、人力資源發展   三、空間設施及設備   第二節 館藏建置及讀者服務   一、館藏發展   二、讀者服務   三、網站資訊服務   四、館藏檢索服務   第三節 推廣服務及研究發展   一、文宣用語要求   二、推廣服務工作   三、研究發展工作   第七章 無障礙網頁設計   第一節 無障礙網頁設計原則與規範   一、無障礙網頁規範之發展   二、無障礙網頁檢測理念   第二節 圖書館網頁無障礙設計之研究   第三節 國內圖書館網頁無障礙檢測分析   一、分析對象   二、分析工具   三、檢測結果分析   第四節 身心障礙者使用圖書館網站意

見調查   一、參與實測受訪對象   二、實測過程之觀察分析   三、受訪者訪談意見分析   第五節 圖書館網頁無障礙設計建議   一、網站修改面向建議   二、網站管理面向建議   第八章 主題資源網站服務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使用網路資訊需求   第二節 主題資源網站之建置與評選   一、主題網站之建置與管理   二、網站資源評選原則   第三節 網站評選過程設計與分析   一、網站評選過程設計   二、網站量化評估分析   三、使用者訪談研究設計   四、使用者質性訪談意見分析   第四節 身心障礙主題資源網站建置成果 一、主題資源網站評選結果   二、主題資源網站使用成效分析  

三、建置主題資源網站心得與建議   第九章 未來發展議題   一、促進有關保障身心障礙者圖書資訊服務權益法制之健全   二、建置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繼續教育課程有效提升館員專業知能   三、專責圖替代文本館書館健全藏合作建置、集中查詢之服務模式   四、運用獎勵及法規措施以減少身心障礙者取得出版資訊的落差   五、建立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圖書館聯盟進而擴大資源合作與交流   六、定期進行身心障礙讀者使用意見調查提供政策規劃及作業改善依據   七、持續增訂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工作手冊並鼓勵研究及專書出版   八、促進圖書館網頁無障礙設計並加強數位資訊無障礙供應能力   參考書目       

自序   圖書館不僅是資訊自由的象徵,也是實現社會公義的社會教育機構之一,為保護身心障礙者取用圖書資訊的權利,臺灣於2014年及2015年修正法規,強化視覺障礙者、聽覺障礙者、學習障礙者或其他感知著作有困難之特定身心障礙者,使用圖書資訊服務的權利,圖書館發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成為當前之務。   本書撰述動機來自於個人近年持續參與國內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相關諮詢工作和研究計畫,緣於參與研訂視障者圖書資源應用法規以及擔任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指南之編寫,為能周全法規與指南研訂工作,而進行國內現況調查,藉此瞭解身心障礙使用者需求,並因此逐步深入探究國內圖書館提供身心障礙讀者服務情況與實務問題,其後結

合個人對於使用者服務與檢索系統設計專長,申請通過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進行「身心障礙者使用圖書館網站資源之可及性研究」,探討無障礙網頁設計之系統介面問題,其後接受國立臺灣圖書館委託進行「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之館員專業知能及培訓制度探討」以及「圖書館建置身心障礙讀者服務主題資源網站之研究」計畫,而持續關注對於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研究,並藉此累積研究成果的能量。   有鑑於國內圖書館對於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研究成果有限,無論是課程教學或是學子因應考試,皆缺乏有系統之專書著作。因此,梳理過往研究成果,將圖書館發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的核心知識撰述成書,期許有助於圖書館推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工作,落實公平友

善的服務建設,消弭資訊取用之落差。   本書第一章為緒論性質,闡述圖書館維護讀者平等取用資訊的服務理念,並介紹圖書館提供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工作之意義與基本要求。第二章介紹與圖書館推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相關之法規,包括: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馬拉喀什條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身心障礙者數位化圖書資源利用辦法、圖書館法、學位授予法以及著作權法,有關身心障礙讀者接觸資訊權益之內容要旨及修訂意見。   由於圖書館推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首要之務,在於培訓人員及建置館藏,因此,第三章探討對於圖書館從事身心障礙讀者服務之館員專業知能要求,並對於館員培訓制度規劃提出建議。第四章則是探討圖書館建置替代文本館

藏問題以及館藏發展方向,不僅闡述身心障礙者閱讀特性和各種圖書資訊替代文本格式,也分析臺灣的出版市場概況和出版機構對於替代文本發行之態度,藉以提出替代文本合作館藏發展的可能性。   第五章論述圖書館提供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現況與問題,藉由問卷調查國內各類型圖書館提供身心障礙讀者服務之資源與條件,輔以深度訪談方式,探究圖書館人員對於推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的看法,並綜合比較國內外發展經驗和國內調查結果,針對我國圖書館推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問題,提出觀察與建議。第六章則是基於前述國內發展現況與問題,提供圖書館於規劃發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之際,在人員、空間、設備條件以及館藏建置和讀者服務工作方面,需要優先進行的

事項建議,提供圖書館發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實務作業指引。   第七章針對身心障礙者可取用寰宇資訊的無障礙網頁設計進行討論,闡述無障礙網頁設計理念及其檢測規範,並藉由進行國內公共圖書館網頁無障礙檢測實例分析,提出圖書館自我檢查修正的建議。第八章說明身心障礙者使用網路資訊之需求,並透過實際評選和建置身心障礙讀者主題網站的經驗,提供國內圖書館進行身心障礙讀者主題資源網站評選過程之參考。最後一章統整全書探討的相關內容,提出我國圖書館發展身心障礙讀者服務的未來重要議題。   本書於付梓之際,特別感念引導我投入圖書館身心障礙讀者服務工作之圖書館實務先進,加上有國立臺灣圖書館對於研究的重視和支持,才能鼓舞

大學教師和學子陸續參與身心障礙讀者相關研究的行列,讓更多人加入這個專業的隊伍,也藉此表達對於國立臺灣圖書館獎勵國內論文研究的謝忱。   

漫畫《銀之匙》在各教育階段中生命教育學習主題之研究

為了解決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作者謝維軒 這樣論述:

在學術殿堂與教育現場中,「漫畫」仍經常被視為是休閒讀物,使得其地位遠不如其他文字比例較高的書籍。然而有趣的是,漫畫淺白、易讀和易傳播特性,影響了青少年的次文化形成,甚至無形中影響青少年對各領域知識的基礎認識。對於漫畫的熱愛,以及期望理解、分析並妥善應用漫畫於教學之中,是促成本研究誕生的契機。 本研究旨在以漫畫《銀之匙》為研究對象進行文本分析法,分析其人物與劇情在各個教育段中所呈現之生命教育內涵。透過教育部《生命教育議題融入推動手冊》中的〈生命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表〉與《銀之匙》進行比對分析,可發現五點結論:一、《銀之匙》的主角八軒在進入高農後,接觸陌生議題而產生認知上的衝

突,不斷的思考與反思使「哲學思考」的生命教育內涵貫穿整部《銀之匙》。其中所探討的議題由淺至深,並因思考、討論、實踐與反思的經驗學習循環過程使「哲學思考」成為其他生命教育內涵發展基礎。二、《銀之匙》主角八軒從成績至上的國中進入肉體勞動的高農生活,使得他在身體強壯的過程中讓精神與心靈同樣成長,理解人與人的差異之時學會尊重個人獨特性,也發覺出「人學探索」的生命教育內涵中身心靈之密不可分,覺察完整的人應包含多種不同面向。三、透過《銀之匙》中農業高中的家畜照顧、農家打工和農產品加工實習等活動,可覺察「終極關懷」生命教育中人與動物的生老病死之間的關係,探究人生的無常、目的、意義與價值,並且能夠找到追尋生命

福祉與道德至善的方向。四、在《銀之匙》中,主角八軒對道德、健康、社會、經濟等議題進行思考與反思,展現出「價值思辨」生命教育內涵。在剖析議題並尋找解決之道的同時,能夠破除因社會期待而產生的迷思,並且在日常生活與同儕討論與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道德的培養。五、《銀之匙》中的人物即便各自擁有獨特性但仍相互尊重差異,並且因為理解而能夠互相同理並心存感恩。隨著議題的討論與解決,八軒和其他人一起學習解決與統整各種衝突並追尋心目中的道德至善,並且在發覺自身有限性之時,踏上追尋無限可能的道路。 本研究發現,根據〈生命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表〉進行《銀之匙》人物及劇情之比對分析,發現國中及高中階段生命教育

內涵出現比率較高、「靈性修養」內涵所占比例最高,而美感、宗教及政治比例較低。而除卻生命教育之外,《銀之匙》於生涯規劃教育、技職教育以及食農教育三者皆有極大的研究潛力。而依據本研究國中與高中生命教育內涵出現比例最高的結果顯示,若預計將《銀之匙》當作教學媒材輔助課程使用,以國中及高中教育階段最為建議。

專門圖書館

為了解決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作者王珮琪,劉春銀 這樣論述:

  專門圖書館(Special Library)」為圖書館五大類型之一,因其設置機構、館藏資料及服務對象等,均有其特殊性(Specialty),且與國家、公共、大專校院及中小學等四種類型圖書館不同而得名。   專門圖書館,係指由政府機構(構)、個人、法人或團體所設立,以特定人士為主要服務對象,蒐集特定主題或類型圖書資訊,提供專門性資訊服務之圖書館。   本書歷述一甲子以來在臺灣地區七大類型專門圖書館的篳路藍縷的發展與日益演進,即由1940年日人所設南方資料館、到光復後美國新聞處圖書館迄今近60年來各重要專門圖書館的發展沿革及特色皆有著墨。   本書首先論述專門圖書館的

沿革發展、設置類型、資源服務、現況困境等;然後分別就政府機關、醫學、工商、大眾傳播、宗教及其他等類型圖書館,說明其各該主要的圖書館發展歷程與主要活動。對於圖書館學會所成立的專門、醫學、神學等圖書館委員會成立、活動項目等有專章加以闡述。並有對其的回顧及未來展望,以期介紹完整的專門圖書館,以饗讀者。

舒新城在中華書局的出版生涯(1920-1954)

為了解決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藏查詢的問題,作者張志誠 這樣論述:

本文以中華書局編譯所長舒新城的日記,探討中華書局自1920年代至1954年成為公私合營企業以前的經營史。前人研究大多聚焦於近代中國大型出版社如何從19世紀末逐漸萌芽,到了1920年代趨於繁盛的過程。至於1930年代以後,出版社如何在接踵而來的經濟大蕭條、中日戰爭、國共內戰以及中共社會主義改造下維持運作,則較少受到關注。本文將重心放在1930年代前後出版業的經營逐漸由盛轉衰的過程,發現經濟上的波動與戰爭的破壞,不僅降低民眾購書意願,還造成了書籍印刷與批銷的困難。經營上屢遭挫折的出版社,面對政治權力的步步進逼,不得不選擇配合,換取維持運作的資源。最終在中共統治下,仰賴政府已久的出版業者,只能拱手

將經營權讓予政府,成為國家傳播政治思想的工具。舒新城作為這段期間重要的參與者,積極地替中華書局網羅新稿件,協助內部經營管理,必要時還擔任代表和同業或政治勢力相周旋,可說是在動盪時期,推動中華書局運作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