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春秋外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語春秋外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郁芬寫的 台灣華俳精選 和左松超的 新譯說苑讀本(左)(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釀出版 和三民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鄭卜五所指導 陳韋銓的 鄭玄《三禮注》引《春秋》經傳之研究 (2010),提出國語春秋外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鄭玄、三禮注、春秋、三傳、國語。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語春秋外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華俳精選

為了解決國語春秋外傳的問題,作者洪郁芬 這樣論述:

  本書輯錄了台灣俳人的俳句作品凡120首,其中不乏饒具台灣趣味的作品。兩行華俳,既是優雅的詩歌,也是情哲合一的智慧語錄。一卷懷中,簷下展讀,晴雨晨昏,都在心中。     「秋分爾後,嘉義小城,氣溫依然酷熱。古人云,秋陽以虎,所言不虛。婉拒酬酢,伏案寫作此文,是我懷著對台灣文學的熱愛所帶來的動力。有關台灣俳句在台灣的發展,吾師黃靈芝等人早有倡議。不為五七五形式的僵化,可效日俳作二句一章之書寫。只因限於時勢,應和者稀。拜師門受末學,輾轉倥傯中我未曾或忘。生命軌跡總是曲折難料,這三年竟讓我有緣值餘閒之便,重拾對華俳的研究。殖民時期統治者輸入俳句,提倡「台灣趣味」。光復後的灣俳和解嚴後的華俳發展

,自是一脈相承。我堅持華俳源於台灣作家(俳人)默默的耕耘,藉由台日兩個不同的文化體系交流中自然發展而成,絕非外力的施加。這是維護台灣文學的尊嚴最起碼的覺醒。」──序〈流水上的竹筏 灣俳華俳〉洪郁芬   本書特色     ★  兩行華俳,既是優雅的詩歌,也是情哲合一的智慧語錄。本書精選二十三位台灣俳人的作品,呈現多樣的俳句之美。   ★  全書共分春、夏、秋、冬四卷,每一卷特選五首俳句附上日文翻譯。

鄭玄《三禮注》引《春秋》經傳之研究

為了解決國語春秋外傳的問題,作者陳韋銓 這樣論述:

本論文分析出鄭玄引用《春秋》經傳者共有412處,其中引用《春秋經》者共有64處、引用《左傳》者共有273處、引用《公羊傳》者共有63處、引用《穀梁傳》者共有12處,因此可知鄭玄以古文經之《左傳》為主要引用對象。又鄭玄《三禮注》中,《周禮注》引《春秋》經傳者為最多(共219處)、其次是《禮記注》(共151處)、最後是《儀禮注》(共39處)。鄭玄引用《春秋》經傳的情形有以下之特點,其包括「正音讀」「釋字詞」、「辨名物」、「明制度」、「析職官」、「闡三禮」、「弘禮意」、「徵史證」、「解史事」、「詮天象」、「釋占筮」與其他等,詮解之重點絕大都數是在訓詁名物、典章制度等方面的漢學特色上。鄭玄《周禮注》

中以引用「昭公」的部分最多、其次是「僖公」、再次是「襄公」,而引用「閔公」者為最少;《儀禮注》中則以引用「莊公」、「襄公」者最多,而引用「昭公」者最少;《禮記注》中則以引用「昭公」者為最多、其次是「僖公」、再次是「襄公」,而引用「定公」者為最少。由《周禮注》與《禮記注》看來,鄭玄引用「僖公」、「襄公」與「昭公」此三公為最多。這與《春秋》十二公中的四公(莊公共32年、僖公共33年、襄公共31年、昭公共32年)記載較長的年限有關。鄭玄在引用時亦呈現出明徵暗引之特色,如以明徵來說,不管是引用《春秋經》、《三傳》或《國語》皆稱為《春秋傳》或《春秋》。本論文總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主題的形成、目

的與學術價值、相關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的說明。第二章以《春秋》「正讀音」「釋字詞」,說明鄭玄在注經的過程運用小學的功力。第三章以《春秋》「辨名物」「明制度」「析職官」,說明《三禮》中相關的名物制度情形。第四章以《春秋》「闡三禮」「弘禮意」,只要說明運用《春秋》「禮義之大宗」以詮釋《三禮》的交互作用。第五章以《春秋》「徵史證」「解史事」,對於《三禮》中相關的禮意賦予史例的說明。第六章以《春秋》「詮天象」「釋占筮」與其他,針對《三禮》中的占筮部分給與《春秋》經傳中相關卜筮的說明,本章尚包括《國語》(春秋外傳)與《春秋緯》的部分說明,其中《國語》的部分,鄭玄在援引的過程中亦稱其為《春秋傳》。第七章結論

,主要說明學術研究上的價值與貢獻、研究的反思與發展。由於本文所探討之問題是鮮少人所提及的,因此本文之研究成果將對於未來研究鄭玄相關文本亦有部分的重要參考價值。

新譯說苑讀本(左)(二版)

為了解決國語春秋外傳的問題,作者左松超 這樣論述:

  《說苑》是一部富有文學意味的歷史著作,乃西漢經學家、文學家與目錄學家劉向在校理國家藏書與民間秘籍時,分類編撰的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說,並雜以自己的議論,藉以發揮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書中取材廣泛,保存大量的、甚至已散佚的歷史資料,彌足珍貴。內容闡述治國修身之道,富含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全書以人物對話為主體,有故事情節,敘事生動,文字雋永,可謂介於歷史與小說之間,讀來輕鬆而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