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頭國小廢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圳頭國小廢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姚瑞中,LSD寫的 海市蜃樓IV: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 和陳清圳的 一雙手都不能放:力挽狂瀾的陳清圳校長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田園城市 和寶瓶文化所出版 。

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學系研究所 黃秀文所指導 涂玉盈的 少子化對國小教育的影響與因應之研究 (2014),提出圳頭國小廢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少子化、廢併校、轉型優質。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圳頭國小廢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海市蜃樓IV: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

為了解決圳頭國小廢校的問題,作者姚瑞中,LSD 這樣論述:

「蚊子館」的孳生, 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戰爭, 姚瑞中與「失落社會檔案室」以「視線所及」的匯聚力量, 與滋生中的蚊子軍團繼續對峙 ──全台閒置公共設施踏查,《海市蜃樓》系列作第四彈,重量上市!   從2010年以來,藝術家姚瑞中帶領著LSD(失落社會檔案室)的成員以「海市蜃樓」為名,進行了返鄉踏查全台的「閒置公共設施」──亦即現在耳熟能詳的「蚊子館」,到今年為止已經是第四年。但從《海市蜃樓》到《海市蜃樓IV》,蚊子館依舊各處滋生,第四年的踏查成果集結了高達七百頁的百項案例,相較於往年各冊的海市蜃樓都要更加厚實而沉重。   透過LSD成員們第一手拍攝、撰寫閒置現場的踏查記錄,不難發

現這些閒置空間的形成原因儘管錯綜複雜各有來由,但是歸咎其源卻來自相似的理由:原先規劃功能因時空背景變遷而消失、建設政策與民意需求脫節、規劃不夠周全等,導致這些空間儘管耗費公帑大肆建設,卻只能完全荒廢;另一方面,也有些蚊子館成因是選舉政策支票的結果、或出於公部門標案的弊案與業務貪瀆。在《海市蜃樓IV》中,更特別可以看見機關建物更新後閒置無用的原行政建物的荒廢、缺乏維修經費的老舊建築等。   「蚊子館」的踏查不僅揭露了政府公共工程政策的各種暗角所在,也揭露了國家發展中「硬體優先」、將「建設」等同於「經濟發展」的畸形傳統;在大興土木的建設政策下,存留下來的這些宛如廢墟一般的閒置公共設施,最終僅成為

一個個喑啞失聲的歷史遺體;一處處喪失故事、被蛻下、被拋棄的記憶殼鞘。   「蚊子館」是現代社會所共構出的廢墟;要深入這個共構之業的結構,必須從「看見」廢墟、尋找其中被遮蔽之處開始。

少子化對國小教育的影響與因應之研究

為了解決圳頭國小廢校的問題,作者涂玉盈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台灣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的影響與因應之道,研究方法是文獻分析法和訪談法兩種,訪談兩位轉型優質的國小校長。針對少子化對國小教育的影響提出因應之道與建議。 研究結論如下:1、少子化對國小教育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有學生人數減少、班級數減少、小校 愈來愈多、超額教師問題嚴重、代課教師增多、學校經營挑戰多、班級經營 考驗教師的功力、教師教學壓力大、學生學習優勢大於劣勢。2、政府因應少子化的方法是規劃廢併校政策及逐年降低班級人數和提高編制員 額,地方政府因應少子化的方法有實施廢併校政策、廢併校與轉型優質並 行、實施轉型優質、不廢併學校,各縣市實行方法不同。地

方政府因應少子 化政策可改變學校的編制,超額教師可放寬活用。3、少子化對第一線國小教育的因應之道有學校轉型取代廢併、發展學校特色、 培養教師多元專長、提高學生學習績效、提供更多的服務。4、小校有存在的價值,建議政府不要廢併小校。5、建議各縣市多招聘國小正式教師,不要控管太多員額,以提高教學品質。6、教職員課稅的錢,足夠支付小校的人事經費,建議政府將教職員課稅的錢用 於支付小校永續經營的經費,不要廢併學校,還可以將多餘的錢用於招聘正 式教師的費用,及補助小校的經費。建議政府將教師減課的節數改招聘正式 教師來上,不要再聘請代課教師上,代課教師已經過多了,這樣會影響教學 品質

。7、建議政府以學校轉型優質取代廢併校政策。8、多生才是解決少子化的最根本辦法,建議政府改善生育福利制度。 本研究結果做為政府、學校及各教育、主管機關的參考。關鍵字:少子化、廢併校、轉型優質

一雙手都不能放:力挽狂瀾的陳清圳校長

為了解決圳頭國小廢校的問題,作者陳清圳 這樣論述:

面對政府,他腰桿挺直,但一看見孩子,卻彎得比任何人還低。很難想像,台灣還有這樣一個地方……洪蘭教授筆下「敢做敢為」的校長。   華南國小88%的學生來自外地,獲教育部十大經典學校、商周百大特色學校、全國遊學學校組特優等。   陳清圳校長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特殊優良教師、全國傑出生物教師  二○一三年,兼任台灣第一所生態學校──樟湖生態中小學校長   他不僅讓瀕臨廢校的華南國小,成為明星學校,  山村裡沒醫生,他更設立醫療站,讓生病的老人不用翻山越嶺到山下就醫。  他不只改變一群孩子,他還改變一所小山村的未來。   對孩子與當地居民來說,他從來不僅僅是一位校長。  在坊間地圖都不會標示的雲林

小山村,  這裡,沒有自來水、沒有公車、沒有診所。  生病的老人,得走一個小時才到公車站。  或者一直忍到鄰居也生病,才會一起叫車到山下看病。  他爭取設立醫療站,但民營公車拒絕,健保局一開始也漠視。  他投書、奔走、募款……連磁磚老闆都對他說:「無論你要多少磁磚,我都不跟你收錢。」  終於讓廢墟般的衛生室,成為醫療站。  連嘉義民眾都來看診,目前仍維持全國偏鄉第一的就診量。   面對政府,他腰桿挺直,但一看見孩子,卻彎得比任何人還低。    他在小山村裡,為孩子打造超越分數的競爭力。    帶孩子搶救嵙角溪、協助小農解決問題、爬百岳、環島、拍紀錄片、自主服務旅行……學生人數逆勢成長3倍多。

  他說:「面對弱勢,我不能不管」,但一看見孩子成長,他的淚又流下來。  每年除夕前,他不忘繞一圈山上,看望每個孩子,在他們口袋裡放一包紅包。  看見他的所為,我們很容易忘記,他只是一位小學校長。 作者簡介 陳清圳校長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教系、靜宜大學生態系研究所畢業,目前為雲林縣華南國小校長,以及從2013年開始兼任台灣第一所生態學校──樟湖生態中小學校長。   從2006年擔任華南國小校長,他成功挽救這所瀕臨廢校的小學,優異的辦學成績,吸引許多父母將孩子送往華南就讀。   和一般教育者最大的不同,他選擇了一條最荊棘滿佈的路──從社區出發,從關懷出發。前者多麼糾結困頓,那是多少人不願碰

觸的棘手問題,而後者更是我們社會遺忘已久的價值。   於是,我們多麼安心,台灣的教育界有他,為著下一代而努力而拚搏,這也讓我們看見最無窮的希望。   曾任國立編譯館生活課程教科書審查委員、優質戶外教育推動聯盟共同召集人、教育部中央課程諮詢教師、教育部深耕種子教師、雲林縣國教輔導團自然科輔導員、雲林縣生活課程輔導員、國家教育研究院自然課程模組研發,以及台北市蘭雅國小教師、天母國小教師、雲林縣僑真國小教師主任等。   獲獎紀錄:  2011年 教育部教學卓越獎  2010年 全國遊學學校組特優  2009年 《經理人》雜誌百大MVP  2009年 雲林縣特殊優良教師  2009年 教育部教學卓越獎

  2009年 教育部十大經典學校  2008年 商周百大特色學校  2004年 福特環保獎佳作  2004年 全國傑出生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