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 歌詞 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城南 歌詞 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胤寫的 台南詩行 和琹涵的 慢讀 元曲:就愛源自生活的真性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送別歌》,是一首由藝術家李叔同作詞的中文歌曲。歷經幾十年 ...也說明:是城南舊事的主題曲。《送別》的歌詞類似中國詩詞中的長短句,有古典詩詞的文雅,但意思卻能平白易懂。整箇中文歌詞與曲調結合得十分完美,幾乎不能發現是譜曲後重填詞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前衛 和夏日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劉君王告、陳芃欣、江右瑜所指導 林玟君的 臺灣多元文化圖畫書分析—以客家、眷村、原住民2010-2020年原創文本為例 (2021),提出城南 歌詞 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多元文化、圖畫書、客家文化、眷村文化、原住民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文藻外語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卓福安所指導 曾筱倫的 對外華語古典詩月亮意象教學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文化教學、古典詩、月亮意象、文化符號學、文化對比教學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城南 歌詞 意思的解答。

最後網站关于送别-《城南旧事》 - 简书則補充:这首《送别》是很多80后儿时的记忆,它清丽的歌词和曲调伴... ... 从前的事都过去了,没有意思了,英子都会慢慢忘记的。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城南 歌詞 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南詩行

為了解決城南 歌詞 意思的問題,作者陳胤 這樣論述:

  和台南做伙喘氣,用兩肢跤,   一步一步行出一本台南款ê詩集……   以駐市藝術行動漫遊台南,詩人陳胤沉浸在府城巷弄間,放慢速度和城市一同呼吸,體驗自在閒適的日常,凝視府城深厚的歷史。從個人抒情到家國想像,開展一趟重新認識台南、深入自我靈魂的母語詩行旅。   本詩集分四卷,收錄56首台南駐市詩作,透過詩語言紀錄府城生活的點滴所感,並以府城地景進行「影像詩」創作,在與城市景點角落偶然的互動與靈感浮現的瞬間,寫下深度旅遊的心靈風景。用台語的氣口,呈現原汁原味的「台南款」。   ◎本詩集榮獲國藝會出版獎助  

城南 歌詞 意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全10曲(おまけ1曲)で勉強するにはメンバーシップ登録!
▼チャンネルメンバー詳細はこちら▼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T42GUUPYTKvBMCZ22a8lw/join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hiroく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お勉強ラップ歌ったらプレゼントキャンペーン
応募方法はこちらの動画ご覧ください▼
https://youtu.be/o1T5Zeg86kI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ラップで覚える中学歴史【総合ページ】▼
https://cokeio.work/rap/

▼『室町時代ラップ』解説・問題ページ▼
https://cokeio.work/text-rap-history-muromachi

▼再生リスト【中学歴史全11曲】▼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GiNF4ojveq0RXqP_62CemylvGRtdOnA
----------------------------------------­---------------------------------
Track by 津籠 海里
----------------------------------------­---------------------------------
【歌詞】室町時代ラップ

《前奏》
それでは室町時代・南北朝時代について学んでいこう!
主な年号と出来事、そしてこの頃の文化をゆっくり歌うから、ついてきてね

《ラップ》
1334(人、さぁ見よ!)新 政府の陣営
後醍醐天皇!建武の新政
1336(一味、見ろ!)始まったみたい
動乱へ!南北朝時代!
1338(いざ、都行こう!)明日が明るい
征夷大将軍!足利尊氏!
1368(いざ、無闇に)真剣勝負
朱元璋が明建国!
1378(人みな休む)
幕府動かし!to 室町
1392(いざ、国統一)南北朝!
足利義満!満足そう!

※サビ
室町(室町)幕府 fu fu
足利15代 続く
守護が台頭し→「守護大名」
海賊怖そうだよう→「倭寇」
室町(室町)幕府 fu fu
戦国時代へ 続く
独占技 やる 商人は「座」
共同作業 やる 農村は「惣」

《間奏クイズ①》
Q.南北朝統一と同じ1392年!李成桂が建国した隣国の名前はなんでしょう?

1.朝鮮国
2.マダガスカル


《ラップ》
1404(重視をしよう)勘合の使用
日明貿易!みんなの希望!
1428(必死にやる!)ぞこの時に!
徳政くれ!正長(しょうちょう)の土一揆
1429(意地でも継ぐ)優秀!統率!
尚氏統一さ!琉球王国!
1467(意志虚しい)大きい混乱!
招いた!応仁の乱!
1485(維持はいつまで?)真っ白の雰囲気
下克上!?山城国一揆
1488(意思羽ばたく)方の意向一致
一向宗!加賀一向一揆!

※サビ

《間奏クイズ② 》
この頃、将軍の補佐役として有力守護が任命された役職は何というでしょう?

1.管領
2.勘弁

《ブリッジ》
北山文化
義満 、金閣、 能・狂言
観阿弥・世阿弥
日本芸能史を変えた親子の共演
東山文化
義政 、銀閣、書院造
水墨画の雪舟

※サビ

終奏クイズ③
Q.この頃読まれた「一寸法師」などの、絵が入ってる 物語を何というでしょう?

1.御伽草子
2.東京恋愛物語

(終わり)

----------------------------------------­---------------------------------
■公式HP&ブログ↓
http://www.cokeio.work/
■ツイッター↓
https://twitter.com/co_keio
■LINE↓
http://line.me/ti/p/@co.keio
■フェイスブック↓
https://facebook.com/cokeio
----------------------------------------­---------------------------------
■新日本史ラップも収録された
最新3rdアルバム『Third Grade』
CD原盤→https://www.amazon.co.jp/dp/B07RH67PGX
  配信→https://linkco.re/dFnZH8zE

■Second Album配信中 "Second Grade" 四字熟語ラップほか↓
https://linkco.re/58NXYasz

■First Album配信中 "First Grade" 戦国武将ラップほか↓
https://linkco.re/0zqqt4SV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www.youtube.com/subscription_center?add_user=ryumc92

■オススメお勉強ラップはこちら↓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GiNF4ojvepiLQbtp6VvBpP2w_JuGW5F
----------------------------------------­---------------------------------
〔使用画像〕
https://www.ac-illust.com/
----------------------------------------­---------------------------------
※音楽、画像、その他の素材は全て商用利用可能なものを使用しております。

臺灣多元文化圖畫書分析—以客家、眷村、原住民2010-2020年原創文本為例

為了解決城南 歌詞 意思的問題,作者林玟君 這樣論述:

臺灣社會具有多元文化共存的特性,原住民、客家、眷村文化豐富了臺灣文化,運用圖畫書具有豐富的圖像語言,且圖像與文字相輔相成的特性,有助於國小學生對於不同文化內涵產生認識與理解,進而能尊重與欣賞不同文化。本研究以臺灣客家、眷村、原住民圖畫書進行研究,研究方法為文本分析法,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 法;第二章整理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內涵及圖畫書的相關文獻;第三章探討客家原創文本在器物層次、制度層次上的運用;第四章探討眷村原創文本在器物層次、制度層次上的運用;第五章探討原住民原創文本在器物層次、制度層次上的運用;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希望能提供國小教師多元文化教學時

參考。研究結果歸納出在器物層次運用,再現頻率以客家服飾、眷村建築、原住民工藝為最多;表現手法客家著重器物圖像的場景布局,眷村以橫跨頁圖及出血展現建築空間,原住民大量呈現服飾紋織,題材使用皆以知識性題材為主。在制度層次運用上,再現頻率皆以習俗為最多;表現手法客家、眷村採圖文合作敘事,原住民文字略高於圖像;客家強調女性角色傳遞文化,眷村聚焦於改建、拆遷與轉型,原住民以在地化經驗進行現代化教學。

慢讀 元曲:就愛源自生活的真性情

為了解決城南 歌詞 意思的問題,作者琹涵 這樣論述:

  國學大師王國維說:「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 ◎中國三大韻文文學──唐詩、宋詞、元曲──缺一不可   有了《慢讀 唐詩》《慢讀 宋詞》,當然還要《慢讀 元曲》!   □涵老師 連續數週登上書店排行榜的慢讀詩詞系列最新作品   將再度帶領你在日常生活中領略古典詩詞的美好 ◎為什麼要讀元曲?   「曲」是由「詞」加上「蕃曲」、「胡樂」演變而成,歌詞融入大量的北方口語,大多運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毫不矯飾,相當質樸通俗,詼諧、灑脫、率真的意境比唐詩宋詞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曲的格式上也比唐詩、宋詞更為活潑自然,在固定的句式外,還可以增字增句,相當

靈活、富有變化。 ◎□涵老師要與我們分享什麼樣的元曲新詮釋呢?   元曲分為帶有北方豪放爽朗風格的初期,文化人全力創作的中期,以及講究格律詞藻的末期,本書即以初、中、晚期來區分章節,讓讀者在領略□涵老師以柔情婉約的文字傳達人生智慧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各時代的創作氛圍。由無名氏創作的元曲則集中在最終章,讓讀者感受元曲的跨時代整體美。 ◎元曲四大家 作品欣賞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關漢卿──〈四塊玉.別情〉   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白樸──〈沉醉東風.漁父詞〉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鄭光祖──〈塞鴻秋〉   雨餘梨雪開香玉,風和柳線搖新綠。日融桃錦堆紅樹,煙迷苔色鋪青褥。王維畫舊圖,杜甫新詩句。怎相逢不飲空歸去。   ◆這是體會人間悲歡的最佳元曲讀本。   ◆從元曲親近古典,你也可能是下一位歌詞大師林夕或方文山! 本書特色   .附上<寫在前面>,提供讀者開始閱讀元曲的一些基本概念。   .以初、中、晚期來區分章節,讀者能感受到各時代的創作氛圍。由無名氏創作的元曲則集中於最終章,讓讀者感受元

曲的跨時期整體美。   .附上重要元曲家的生平小傳,讓讀者能貼近了解元曲家的創作思路。   .特別附上習作頁,邀讀者一起來動手寫下讀曲的感動。   .搭配王午先生的版畫作品,讓版面更具抒情氣質。 作者簡介 琹涵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師大國文研究所結業。曾任國中教師,目前已退休,專業寫作。其作品<成功>、<酸橘子>先後入選國中國文課本,文章也被大量採用作為高中高職聯考及北一女等名校甄試閱讀測驗的範文。曾獲中山文藝獎散文獎,著作等身,目前仍勤於筆耕。   琹涵的文字清麗雋永,內容情真意切,總是因其自然誠摯而動人心弦。不論寫人、寫事、寫物、寫景,莫不基於愛和同情,常

映現出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 作者特色   琹涵,臺灣最重要的資深散文作家.莘莘學子最佳的國語文導師    ◎多次榮獲文學獎項與課外讀物推薦   曾任中學教師,獲頒教育部教學優良獎、中山文藝獎,   作品多次入選文建會的「好書大家讀」,獲行政院新聞局、教育部,以及   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評定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年度優良課外讀物」等。   ◎多篇文章收錄至教科書   多篇文章先後被選入國中國文教科書,以及海外華文教科書;   另有多篇小品文被選入聯考及北一女等名校推甄考試的閱讀測驗中。 寫在前面──親近元曲的真摰灑脫 ◎風情初綻──元代初期.一二二

九 ~ 一二七九 有一種嚮往 〈沉醉東風.漁父詞〉黃蘆岸白蘋渡口──白樸 所愛 〈駐馬聽.吹〉裂石穿雲──白樸 唯有遺忘 〈天淨沙.秋〉孤村落日殘霞──白樸 遲來的幸福  〈四塊玉.別情〉自送別──關漢卿 清冷天氣 〈大德歌.冬〉雪粉華──關漢卿 特別的旅程 〈折桂令〉想人生七十猶稀──盧摯 從容過日子 〈沉醉東風.秋景〉掛絕壁枯松倒倚──盧摯 秋天的菱角 〈平湖樂〉採菱人語隔秋煙──王惲 借與不借 〈□闌人.寄征衣〉欲寄征衣君不還──姚燧 不捨的心 〈一半兒〉敗荷減翠菊添黃──胡祇遹 傾聽寂寞 〈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馬致遠 漫漫長路 〈小桃紅.雜詠〉淡煙微雨

鎖橫塘──盍西村 蓮花心事 〈小桃紅.採蓮女〉採蓮人和採蓮歌──楊果 相見不如懷念 〈乾荷葉〉乾荷葉──劉秉忠 一粒微塵 〈人月圓〉茫茫大塊洪爐裡──劉因 就是要贏 〈清江引〉棄微名去來心快哉──貫雲石 溫馨的所在 〈清江引.詠梅〉芳心對人嬌欲說──貫雲石 ◎戲中人生──元代中期.一二八○ ~ 一三四○ 了然 〈水仙子.尋梅〉冬前冬後幾村莊──喬吉 水色的季節 〈水仙子.賦李仁仲懶慢齋〉鬧排場經過樂回閒──喬吉 一起去旅行 〈□闌人.金陵道中〉瘦馬馱詩天一涯──喬吉 更深的愛戀 〈天淨沙.即事〉鶯鶯燕燕春春──喬吉 人生的窗口 〈惜芳春.秋望〉千山落葉巖巖瘦──喬吉 快

樂銀髮族 〈水仙子.遊越福王府〉笙歌夢斷蒺藜沙──喬吉 幸福模樣 〈山坡羊.題情〉青鸞舞鏡──曾瑞 戲耍去 〈四塊玉.述懷〉衣紫袍──曾瑞 坦然與平安 〈黑漆弩.漁父〉儂家鸚鵡洲住──白賁 仍惜此情 〈天淨沙.秋〉庭前落盡梧桐──朱庭玉 生命的意義 〈叨叨令.自嘆〉築牆的曾入高宗夢──周文質 早春的溫柔 〈塞鴻秋〉雨餘梨雪開香玉──鄭光祖 靠自己,最好  〈慶東原.西皋亭適興〉興為催租敗──薛昂夫 我的夢 〈清江引.秋懷〉西風信來家萬里──張可久 快樂,就在此刻 〈水仙子.樂閒〉鐵衣披雪紫金關──張可久 孤單 〈□闌人.江夜〉江水澄澄江月明──張可久 旅遊中,遇見的小朋友

 〈撥不斷.會稽道中〉暮田鴉──張可久 問遍歲月 〈人月圓.山中書事〉興亡千古繁華夢──張可久 ◎微末之音──元代晚期.一三四六 ~ 一三六八 夢裡天堂 〈折桂令.隱居〉護吾廬綠樹扶疏──劉庭信 落寞的身影 〈水仙子〉秋風颯颯撼蒼梧──劉庭信 那夜最後的客人 〈普天樂.旅況〉樹杈枒──王仲元 喚回遠去的昨日 〈清江引.秋居〉白雁亂飛秋似雪──吳西逸 溫暖的光 〈天淨沙.閒居雜興〉近山近水人家──湯式 ◎懷情跨步──元代跨時期 風鈴聲響 〈慶東原.江頭即事〉閒乘興──曹德 最是一年春好處 〈折桂令.江頭即事〉問城南春事如何──曹德 記得苦難 〈後庭花.懷古〉孤身萬里遊──呂

止庵 一盞茶的時光 〈殿前歡.大都西山〉冷雲間──唐毅夫 走過花季 〈梧葉兒〉桃腮嫩──無名氏 秋水長天 〈 落梅風.江天暮雪〉彤雲布──無名氏 但願 〈塞鴻秋.山行警〉東邊路西邊路南邊路──無名氏 化為感恩  〈一半兒〉南樓昨夜雁聲悲──無名氏 落雨的清晨 〈梧葉兒.三月〉春三月──無名氏 浪漫情懷 〈山丹花〉昨朝滿樹花正開──無名氏 寫在前面──親近元曲的真摰灑脫 □涵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從來就是一個喜愛詩歌的民族,先人文學遺產的豐厚而美,從唐詩、宋詞、元曲及其他,可見端倪,的確成為我們永遠的驕傲。   元曲和唐詩、宋詞鼎足而立,也可以藉此看出成就的不凡

。 元曲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出現的呢?   在歷史上,異族入侵的例子並不少見,如匈奴、五胡、吐蕃、契丹等,儘管耀武揚威,想要統一中國,但畢竟只占領部分的土地。然而,十三世紀初,蒙古人崛起於塞外,驍勇善戰,於忽必烈時滅宋,這是漢民族的第一次亡國,椎心泣血,慘痛難堪。    亡國之痛造成了多少遺民血淚。元人是征服者,為所欲為,多的是貪官污吏,為非作歹,律法形同虛設,世間的冤屈瀰漫。於是,元雜劇應運而生,讓我們彷彿聽到了百姓苦痛的呼號。而讀書人,即使做官也沒有實權,上下橫暴,有良知的知識份子豈肯入染缸?既然中舉無前景可期,耕作勞苦,經商又不肯,於是有的淪為醫卜星相之流,有的說唱以糊口,甚且

寫劇本。當時元朝交通便捷,商業興盛,繁榮的都會,或內宴或賀節或酒筵歌席,交際酬酢的熱絡,也使得散曲和雜劇興盛起來。 元曲有哪些形式?與唐詩、宋詞有什麼不同?   元曲其實包括了雜劇和散曲。前者有曲有白,是綜合的藝術,屬於戲劇的範疇,後者是元代出現的新體詩歌,可以獨立存在,也值得我們細加鑑賞品味。散曲又分為小令和套曲。小令是用曲牌製成,和詞的形式相近,套曲則有兩個以上的曲牌相聯製成。此書中所引用的都屬散曲,多為小令。   任何一種文體,不論唐詩、宋詞或元曲,之所以能大放異彩,都不可能是從天而降,而是水到渠成。比起唐詩和宋詞,元曲更貼近庶民的生活和心情。宋詞發端於唐,到宋而達登峰造極。然

而,到了宋末,已經不再能吟誦歌詠,文人所追求文字極致的美,也讓它逐漸和現實脫離,不再有著蓬勃的朝氣。也因為偏重於形式的雕琢,講格律、重技巧、鋪陳堆砌,加上意境的艱深難懂,束縛太多,失去活力,也少了真摯的情感,於是逐漸被新興的文學──曲所替代。它是宋詞與民歌俗曲交融的產物,從金滅北宋之後,由於匯聚了南北民歌、曲藝說唱等,具有清新明朗的面貌,有更為貼近生活的內容。它是可以唱的,倚聲填詞,被之管弦,發為歌詠,這是最初的散曲。由於可以歌詠,很快的就蔚為風尚,於是有更多的文人相繼投入心血,形成風格多方,有新奇、尖巧,有清麗、豪放,也有天真、諧趣……,於是更顯得爭妍鬥艷,萬紫千紅。   有人說:「詩莊

詞媚。」那麼曲呢?我以為,是以灑脫的心態來看待世事。   曲淺顯明白,活潑流暢,終究成了元朝的代表性文學。 元曲有哪些特色?   元曲的文字比較通俗,卻也更加親和。它造句自由新奇,也更能包容,在格律上放寬,還能活用襯字,甚至增字、增句,添加了聲韻的自然之美,加上描寫逼真、取材豐富,使它更具有其他文體所沒有的優勢。 我們可以約略歸納如下: 一、融入了方言俗語,更加活潑   容納也運用了大量的北方口語,顯得質樸,也更為鮮明,加以又經過文人的刻意提煉,成為新的文學語言。能雅俗共賞,這一點和詩詞判然有別。 二、巧妙的運用襯字,更為傳神   襯字,就是在元曲中出現的一些字體較小的

字詞。   曲調原是固定的,每調各句的字數都有一定,襯字,不只可以配合曲調的音律,還能使曲意更加豐富,語氣更為生動。由於襯字不受拘束,作者可以任意增減,於是更能淋漓盡致的抒情寫景,迴旋的餘地也就更加寬廣了。 三、押韻自由,更能發揮   不只平韻和仄韻可以通押,而且平上去三聲還可以通協,於是在聲調上比詩詞寬了許多,也不必受到韻腳聲調的限制,創作上因此更有生氣,對情意的揮灑,也有更大的空間。 四、直接書寫,更見自然   多採用賦的寫法,也就是白描,不像詩詞的講究含蓄,所以能直指本心、淋漓盡致。在表現的手法上顯得率直而利落,生機盎然。 五、翻新出奇,更添趣味   由於原本是民間

流行的歌曲,也帶有娛樂性,有時故意翻新出奇,以增加曲子的活潑和趣味,帶來不同的感受。 有哪些風格派別的元曲最為突出嗎?   元人和明人論散曲的風格,大抵不離豪放、端謹、清麗三派,至於怎麼鑑別呢?則是從辭藻和風骨著眼。但也有學者如梁乙真、羅錦堂等人,在其著作中,則僅分豪放、清麗兩派。   每一期都各有代表作家。最被後人推崇、景仰的,豪放派以馬致遠和張養浩為翹楚,清麗派則以張可久和喬吉獨領風騷。   將作家分派,也只是舉其大致的風格而言,有趣的是,有些作家甚至兼具豪放和清麗兩種風格,或許在他的心靈世界裡,其實是具有雙重甚至多重的性格。例如張可久,作品之多,為元人冠冕。他的文字清華秀麗

、俊逸超拔,早有定評;但也偶有痛憤嘲罵之作,盡棄典語,獨鑄俚辭,卻仍能得其佳妙。我們除了嘆服,也只能說:高手出招,不同凡響。   我們唯有打開書頁,才能多有領會,樂趣就在其中了。 從元曲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哪些人生真義呢?   元朝是外來的政權,不免形成各種壓力,加以讀書人失去傳統科舉仕進的機會,於是和民間有更多的接觸,讓曲成為真正反映現實、抒發感情的出口,也是順理成章的。   由於元曲的內容無所不包,所以它的題材極為廣泛。所有人生中可能遭逢的悲歡,都可以尋得,宛如我們心靈的知己。   元曲中有許多慨嘆世情的作品,我們不也曾憤世嫉俗,面對社會中的不公不義,生起譏時感嘆和警世省悟

嗎?   我們也曾覺得:人生無常、繁華如夢、富貴成空……,或想要歸隱山林或也想要及時行樂。元曲中也不乏這一類的佳作。   大自然的美永遠是失意者最好的安慰。元代既是異族統治,讀書人心有不平,更容易寄情於山水景物,千百年後,這樣的文字也直接扣響了我們的心弦。   若說世俗的功名有如浮雲,那麼讀書人在故紙堆裡另有寄託之意,藉古諷今,借他人的酒杯以澆胸中的塊壘,也就不足為奇了。縱使它俚俗而直露,卻也更加迷人眼目。……   誰能不愛元曲? 要怎麼開始親近元曲、閱讀元曲呢?   如果,你原本就喜歡詩詞,那麼,對元曲的接受和喜愛,也是理所當然了。更因為有欣賞詩詞的根基,讀元曲,便也顯

得輕鬆。   如果,你對元曲一無認識,不曾親近過,或許,慢讀系列可以作為你的入門書,然後,再找一些選集來讀。可以從第一頁開始讀,也可以風吹哪一頁,就從那一頁讀起。   可以找三五好友一起來讀,甚至成立讀書會來研究,由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發想,更可以收「集思廣益」的效果。   也可以自己來讀,從喜歡的曲家開始,或者從名家名作開始。彷彿那是一場心的交流,透過這一字一句,我們和心儀的作家交會,莫逆於心。時光不能阻攔,空間也無法阻隔。 至於我個人呢?   我可能在無意間讀到一首曲,由於傾心喜愛,便留意那是誰的作品?開始找他的集子來看,還有哪些和他風格相似的呢?逐一細讀,然後再遍及整個元

代,明白時代的背景,各家風格的差異,以及作者曾經有過怎樣跌宕起伏的人生……我所看到的,何只是「宮室之美、百官之富」?我所領會的,又何嘗不是心靈世界的豐盈滿載?   這是從點到線到面的閱讀,我個人獲益良多,野人獻曝了。   唐詩、宋詞、元曲都極為優美雋永,說是「字字珠璣」也不為過。我一直都把它們當作隨身書,晨昏相親,更是人生旅程中的貼心友伴。   可以日日相守,可以時時相隨,我以為:那是一種幸福。   讀大學時,唐詩、宋詞、元曲及其習作,都是中文系學生必修的課程。詩詞的優美和雋永,各有龐大的擁護者,其實,喜歡元曲的也很多。我們班上有兩位氣質美女就曾相偕躲到僻靜的校園一角,大聲吟誦

元曲,然後開心的回來,據她們說:酣暢淋漓,痛快之至!也或許乖巧的女生,一向循規蹈矩,多有壓抑,讀元曲,可以領略奔放之美,也取得了心靈的平衡。今天想來,多少具有療癒作用,讓人莞爾。   元曲質樸,快言快語,可以直抒胸臆,解除束縛,這是它的動人之處。人間的苦難太多,細讀元曲,彷彿息了生命中的苦痛和眼淚,更能逍遙自適,讓身心都得安頓。   學者做學問,將元散曲分期,並選出其間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條分縷析,明白而易懂。我則打破了所有的範疇,雖有分期,由於年代久遠,坊間版本各有不同,人物的歸屬,斟酌再三,也只是盡我所能的,提供參考。仍然回歸以尋常生活為主,當心情相近時,我援引元散曲,或為印證或為畫

龍點睛,我個人以為:所有的文學都必須根植於生活的土壤,才有活潑的生意,才能盎然成長、開花結果。   既然不是做學問,我但願讀者能和我一起品讀生活的美好,縱使只是尋常生活,因著經典文學的加入,日子也可以變得如詩如歌,雋永有味,分外的讓人眷戀不捨。 元代初期‧一二二九──一二七九〈四塊玉‧別情〉自送別‧關漢卿遲來的幸福到底,她的一生在等待什麼呢?是幸福嗎?然而,為什麼幸福要遲到?面對著遲來的幸福,也是一種悵惘吧。她的婚姻生活並不快樂。先生不吃喝嫖賭,可以算是正派的人,只是太看重金錢,還老是說一些讓人聽了生氣的話。年輕時,他們常吵,兩個人的脾氣都不好,一吵起來就場面火爆、沒完沒了,而先生老是說

:「離婚算了!」那時候孩子小,她怕離婚,孩子會受苦。「離婚」一詞,竟成了先生對她的要脅。後來,孩子們長大了,各自婚嫁了,他們還是吵,先生還是說:「離婚算了!」有一次,女兒正好聽到,女兒說:「打從我小時候,就老是聽見爸說要離婚,現在我們也都長大了,既然你們是怨偶,那麼就乾脆離婚吧!」沒想到先生卻說:「不,我只是要氣你媽,我沒有意思要離婚……」唉,吵吵鬧鬧幾十年,卻仍然同在一個屋簷下。先生極端的儉省,即使後來經濟情況改善了,還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捨不得用。不曉得為什麼會這樣?或者他只要守住錢財,就心滿意足了?只是,老要省省省,還談什麼提升生活品質呢?後來,她開始覺得身體不舒服,家庭醫師卻說沒事

,等到她咳嗽不止,已經是肝癌轉移的末期了。這時候,先生照顧她無微不至,牽著她的手去散步,親親她,常跟她說對不起……那是她人生中最後的一個月,的確充滿了幸福。只是,這幸福會不會來得太遲了呢? 當我讀到關漢卿的〈四塊玉‧別情〉,心中百味雜陳,不免要揣想,這是否也將是屬於他的心情: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凴欄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自從送別以來,心中一直記掛著你,這份相思之情要到何時才能解開呢。登樓憑欄遠眺,眼前的楊花正盛開,像雪一般的白,溪水蜿蜒,遠山被薄暮所遮,你也已經遠去了。多麼讓人縈思低迴。然而,若不能珍惜於生前,也只是留下一抹傷懷罷了。【關漢卿】金末元初人號己齋叟,為元

曲四大家之一。生平事跡不詳,根據《錄鬼簿》、《青樓集》、《南村輟耕錄》等零碎的資料,可知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躍於約一二一○至一三○○年(元成宗大德)間。關漢卿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六十多種,今存十八種,最著名的是《竇娥冤》;散曲今存小令四十多首、套數十多首。關漢卿的雜劇成就,主要是以現實主義的藝術手法,廣泛深入地反映出蒙古統治下的歷史環境與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並塑造出許多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反映出當時人民的生活與思想感情。劉大杰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中,曾將關漢卿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媲美英國的劇作家莎士比亞。所創作的散曲多寫兒女柔情,學者張騫說「似僅以餘力為之」。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

不熟、搥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廣為人所稱頌,被譽「曲家聖人」。《析津志輯佚‧名宦》說:「關一齋,字漢卿,燕人。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是時文翰晦盲,不能獨振,淹於辭章者久矣。」

對外華語古典詩月亮意象教學研究

為了解決城南 歌詞 意思的問題,作者曾筱倫 這樣論述: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隨著學習者華語能力提升,文化課程亦逐漸由器物層次朝理念層次發展。屬於理念層次文化之古典詩意象,透過景物反映出中華文化之共同感受,是目前文化教學較少關注之文化點。多媒體亦幾乎使我們相信學習者能根據再現之情境克服想像畫面之困難,並自然而然地建立「景」與「情」之間的連結,但學習者對第二語文化之理解卻無可避免地受其自身母語文化之影響。 有別於過往將學習者之母語文化作為學習古典詩後之比較對象,本研究以文化符號學為基礎,並以跨時空限制之月亮意象為範圍,運用文化對比教學法,帶領學習者從母語文化出發理解第二語文化。本文之研究目的為:一、建立適合中高級越南華語學習者之古典詩意

象教學模式;二、透過古典詩意象加深學習者對中華文化理念層次之理解。本研究發現:對學習者而言,學習古典詩最困難之項目是字詞組合的意思,並與體會詩中感受密切相關。因此,本教學模式以學習者已知之現代華語詞彙作為選項,有助於學習者閱讀原詩;以學習者母語文化做為出發點,有助於建立學習者與第二語文化之間的連結,幫助學習者了解古典詩意象,體會感受,增進文化對比能力,並運用於現代生活情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