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聖心國小學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宋修德所指導 吳孟槿的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以基隆市為例 (2012),提出基隆聖心國小學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進修學校、自我概念、行為困擾。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基隆聖心國小學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職進修學校學生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以基隆市為例

為了解決基隆聖心國小學費的問題,作者吳孟槿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進而歸納出影響基隆市高職進修學校學生行為困擾之原因。首先經由文獻探討,分析高職學生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之內涵,形塑本研究相關之立論基礎,並編制「進修學校學生自我概念以及行為困擾問題量表」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基隆市高職學生之性別、年齡、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與同儕關係等,對自我概念及其行為困擾之影響,以及兩者的相關,以作為後續發展學生輔導策略之參考。本研究以基隆市五所公、私立高職進修學校一、二、三年級學生為對象,包括國立基隆女中、國立基隆商工、國立基隆海事、私立光隆家商以及私立聖心中學進修學校學生共1642人。問卷共發出600份,合計有效問卷405份。經以

描述性統計、單一樣本t考驗、迴歸分析之結果獲致結論:(1)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年齡、畢業規劃、目前就業狀況、家長最高教育程度、就學經驗及選讀主因,自我概念有影響;(2)學生個人背景之年級、年齡、畢業規劃、目前就業狀況及家庭社經地位、就學經驗、選讀主因等,對其行為困擾有影響;(3)學生自評教師教育方式、學校氣氛及同儕影響,與其自評之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有相關;(4)學生自評自我概念中的「情緒我」以及「學業我」此二構面,影響其行為困擾最為深遠。基此,本研究建議除了加強學校輔導機制和教師專業素養之外,更因引導學生了解情緒管理的方法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