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英雄傳線上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大唐英雄傳線上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高洪雷寫的 大寫西域(中):尋訪絲路北道11國、蔥嶺10國,看大宛、龜茲、疏勒等古國傳奇 和AlexandervonSchönburg的 外帶一杯世界史:從世界之都、重要理念、最酷發明、英雄與惡魔……等視角趣看人類歷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野人 和商周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陳齡慧、袁子賢所指導 鄭葒鈺的 陳凱歌的電影美學與人文意涵 (2021),提出大唐英雄傳線上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陳凱歌、華語電影、人文關懷、文化大革命、儒家精神。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應用中國文學系 游秀雲所指導 萬益傑的 華語西遊電影空間敘事研究(1927−2022) (2021),提出因為有 電影、空間敘事、《西遊記》、文學、話語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唐英雄傳線上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唐英雄傳線上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寫西域(中):尋訪絲路北道11國、蔥嶺10國,看大宛、龜茲、疏勒等古國傳奇

為了解決大唐英雄傳線上看的問題,作者高洪雷 這樣論述:

  中國年度好書榜首   中國知名學者、作家余秋雨說:   「西域,這是一個偉大的地名。它實現了各大文明一個不約而同的渴望,那就是彼此間展開非戰爭交往。」   一次次文明交匯在這裡開始、結束,   一場場愛恨情仇在這裡開場、落幕。   三十多種語言在這裡從容交流,膚色各異的商旅、使者、教徒在這裡握手作揖,戰法迥異的軍隊在這裡一較高低。曠野大風、藍天綠洲,消弭了各大文明身上的暴戾與兇狠;沙海駝鈴,枯樹夕陽,增添了每個旅行者對人性與和平的渴望。   尋訪絲路北道11國、蔥嶺10國,   看大宛、龜茲、疏勒等古國傳奇   龜茲——飄逝的樂舞與梵音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西域的政治

文化中心,曾與漢朝和親烏孫的解憂公主結為親家,深受漢化影響。    ▋大乘佛教宗師鳩摩羅什傳奇:龜茲公主之子,7歲出家,12歲成一代宗師,40歲那年被迫娶妻納妾,翻譯眾多佛教經典,堪稱佛教東傳的最大功臣,死後舌燒不爛……歷史上命運最坎坷的高僧。   ▋〈霓裳羽衣曲〉原來是借花獻佛?〈霓裳羽衣曲〉由唐玄宗作曲,楊貴妃編舞,堪稱唐朝歌舞盛世最知名的靡靡之音。但後人發現,〈霓裳羽衣曲〉其實源自龜茲的〈婆羅門曲〉。   ▋東西藝術交揉的克孜爾石窟:在克孜爾洞窟,希臘神話和印度神話交織融合,整個石窟簡直就是一個裸體藝術的世界。洞中的最美的裸體「有相夫人」是歷代修行僧必經的考驗,堪稱一面風月寶鑑。

  大宛——天子夢中的汗血馬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位處費爾干納盆地,在以游牧為主的西域,是少見的農耕之地,除了稻、麥,還生產稀有的葡萄,深得宮廷嬪妃喜愛。但大宛真正被寫入中原歷史的緣由,是相傳來自亞歷山大的汗血寶馬。   ▋劉徹用黃金馬換寶馬不成,便起兵攻打:占卜的一句「神馬當從西北來」,讓武帝愛馬成痴,眼見利誘不成,便出兵攻打大宛,勞民傷財後喜得汗血寶馬,冠名天馬、作天馬歌   ▋大宛歸附漢朝,即使東漢末年無暇西顧,仍不改忠心:隨著漢庇蔭不再,它逐漸式微,也淡出中原歷史,就算偶爾出現在史冊,也只有獻馬給皇帝寥寥數字。   蒲犁——藍天下的石頭城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

南北朝時期絲路支線上赫赫有名的朅盤陀國   ▋人民自稱「太陽神的子孫」:漢公主和親波斯卻半路懷孕,罪魁禍首竟是來自太陽的他?!   ▋兼具交通要衝及戰略地位,中國地勢最高的古堡之一:公主堡   西夜與子合——糾纏不清的孿生兄弟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屬同一個羌人部落,早在漢初就建立了國家   ▋西域的絕代雙驕:新疆有一個傳說,從前在遙遠大山裡,有一個小國,國王的一對雙生兒子情感深厚,互相禮讓不願繼位,王后無奈之下,只好說:那就把國家一分為二吧,大的叫西夜,小的叫子合。   ▋世人辨不清孿生兄弟:他們時而競爭,時而攜手,危機時合起來,平安時再分開,如同兩個心智不全、喜怒無常的孩童。

  疏勒——十字路口的綠洲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塔里木盆地的門戶,東西文化交會、武力交鋒之地   ▋班超的第二個故鄉:開創東漢輝煌年代的班超駐守西域三十年,在疏勒便度過了十八年,就連他的誹聞對象,也是個疏勒美女……   還有尉犁、烏壘、姑墨、疏勒、無雷、捐毒、休循等二十餘國的精采故事……   【全系列共三冊】   大寫西域【第一部全視角西域48國通史】(上):走進絲路南道11國,解開樓蘭、精絕、于闐等古國崛起與殞落的歷史謎團   大寫西域(中):尋訪蔥嶺10國、絲路北道11國,看大宛、龜茲、疏勒等古國傳奇   大寫西域(下):踏遍天山16國,解開且彌、烏孫、莎車等消失古國的歷史謎

團 本書特色   1.首部全景式西域史話:漢初,是西域文明史生機勃發、群星璀璨的黃金時代,經作者仔細查閱、反復甄別,發現西漢西域都護府統轄範圍內的綠洲城邦國家共48個,本書依地理位置區分為:絲路南道11國、蔥嶺10國、絲路北道11國、天山16國,是目前市面上收錄國家最多、最全面的西域史話。   2.資料來源廣泛且全方位:歷史學╳人類學╳考古學╳地質學╳氣候學╳西域學╳古代宗教文化學╳民族關係史╳古代戰爭史,本書吸收眾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在大量歷史資料的基礎上,以歷史事實為基本框架,在符合歷史本質的原則下,發掘歷史的真相。   3.寫作生動,趣味盎生:既有故事,亦有傳奇,最具體生動的文學描

述,對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社會發展和疆域變遷,具有非常突出的獨創意義。   4.填補西域人文史和歷史紀實文學空白的鉅著:本書具有很高的歷史學、文化學、邊政學、民族事務治理學、歷史地理學和國際關係學研究價值。   5.繁體中文版獨家收錄:【西域48古國歷史年表】、古地圖、歷史文物、人物圖片,一舉滿足你對西域歷史的無限想像。  

陳凱歌的電影美學與人文意涵

為了解決大唐英雄傳線上看的問題,作者鄭葒鈺 這樣論述:

研究陳凱歌的目的在於試圖去了解人文關懷的信仰為何如此堅定地存在在陳凱歌的心中,陳凱歌曾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洗禮,陳凱歌也曾當過紅衛兵,批鬥自己的父親。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陳凱歌又重回了生活,而他是如何修補曾經支離破碎的家庭?再和父親相處生活,然後發展自己的電影生涯,而以人文關懷為依歸,從中找到自我和國家、民族的認同。陳凱歌一開始的第一部電影《黃土地》、《大閱兵》和《孩子王》的作者論風格強烈,對於土地的思想和文革中對於改革的熱情都強烈地吸引我觀看陳凱歌的創作。陳凱歌的電影裡有文人所堅持的品德和文化內涵,對於國族的熱愛和那一份對於電影的滿腔熱血。電影《無極》開始,陳凱歌運用特效CG技術再結合作者論

風格的「詩化影像」,創作奇幻電影。

外帶一杯世界史:從世界之都、重要理念、最酷發明、英雄與惡魔……等視角趣看人類歷史

為了解決大唐英雄傳線上看的問題,作者AlexandervonSchönburg 這樣論述:

史書界的濃縮咖啡:超濃郁、超有深度、超級提神!且看幽默大師笙堡如何從特殊視角看人類歷史!農業革命雖讓食物不虞匱乏,卻也讓悠閒度日成為絕響?!使徒保羅不僅讓基督教大眾化,更是「個人主義」的首創者?!羅馬人的祖先全是罪犯,羅馬廣場就像今日的臉書?!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當紅之時,就好比今日的史蒂芬.史匹柏?!當代俄國總統普丁和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查里曼大帝竟有雷同之處?!比起希特勒,拿破崙更像是惡魔的原型?!……    從石器時代的掌中石斧到現代人的自拍棒,人類到底經歷了哪些變革?史上到底發生過哪些徹底改變世界的「大霹靂」事件,這些事件又帶來何種影響?為什麼面對巨變,人類總是「遲了」才能看懂?    亞

歷山大.封.笙堡筆下的世界史輕鬆幽默又富知識性,他不僅帶我們神遊史上最偉大的城市,為我們細數備受愛戴的英雄人物和背負千古罵名的世界罪人,還列舉人類史上最重要的觀念和最投機的發明……。這冊世界史風趣幽默、引人入勝,又富深度,內容更是包羅萬象,從亞當到「蘋果」不一而足!    本書最教人驚豔之處在於,內容打破東西方傳統史書寫法、屏棄歷史資訊的大轟炸,以不按牌理出牌的方式「聊」歷史,既縱貫人類數千年的發展史,又聚焦一則則奇聞軼事和一個個人物特寫。各種觀點妙趣橫生,將帶來全新的史書閱讀經驗。各界讚譽:書名「外帶」有著作者的深意:通常我們講到外帶食物時,不論是正餐還是咖啡,總有簡單、非正式、附帶的含意,

但事實上,外帶食物(例如咖啡)能夠不受店內享用的拘束,而我認為這正是作者的深意,不受傳統記一堆年代、人名、事件始末的拘束,而能將思考至於「怎麼來,怎麼去,影響因素是什麼?」──歷史評論家  公孫策笙堡所具備的「輕鬆閒聊」功力,已渾然天成到簡直把這門藝術融到骨子裡了!──《時代週報》(Die Zeit)笙堡提供了一種具高度娛樂性的歷史觀點,這方面他真是個行家!──《明鏡線上》(Spiegel Online)笙堡能夠以優雅、輕鬆的方式將重要內容傳遞給讀者,這是德語文學圈人士向來罕見的天賦。——《每日明鏡報》(Der Tagesspiegel)優雅、機智、如細心修飾的敘事型演唱,通篇文詞中肯,風格躍

然紙上。——《週五報》(Der Freitag)了不起,這本書完全讓人對歷史的興趣大增。——Fritz廣播電台 不管笙堡寫任何主題,總是讓人覺得步伐輕盈又饒富意趣……每當讀完他的書,心智總會向上提升一層,這雖然已是眾讀者共同的心得,但在此還是值得一提。——奧地利娛樂媒體雜誌Film, Sound, Media   作者簡介亞歷山大.封.笙堡Alexander von Schönburg1969年生,曾為《Vanity Fair》、《Vogue》等多家報章雜誌撰寫專欄,並曾任《法蘭克福匯報》編輯、德國時尚雜誌《公園大道》(Park Avenue)主編。2009年加入德國《畫報》(Bild)主編

群。作品《窮得有品味》、《聊得有品味》等本本暢銷,常駐排行榜。目前和家人定居柏林。譯者簡介闕旭玲(前言~第四章)政大哲學系畢業,留學德國六年,於特里爾大學主修德文。現專事德文翻譯,譯有《丈量世界》、《我與康明斯基》、《綿羊偵探團》、《告別甘地》等書。陳宣名(第五章~第七章)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敬畏哲學的廣大統攝兼具細緻深沉,特別愛好希臘與德國哲學。喜歡玩味歐洲文字的互通性。許嫚紅(第八章~第九章)曾旅居德國數年,喜愛德文,鍾情蘊藏於這門語言之中的邏輯,以及由此建構而出的世界觀。張淑惠(第十章~致謝)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德國慕尼黑口筆譯學院肄業,現任專職德文譯者,譯有《愛,一切從簡

》、《經濟蕭條中:7年賺到15,000,000》、《VW總裁心》、《集書人》、《成交!讓兩性都買單的行銷術》、《死亡閱讀者》、《GEIM遊戲》、《猶豫藝術家》等。 推薦序 外帶,比店內享用來得自在 公孫策 002不寫前言,但事先聲明一下 013第一章 梗概——迅速翻過四十五億年的世界史 031第二章 歷史上的「大霹靂」時刻——重大事件總要等到事後(或遲了)才能看懂! 045           認知革命 047           農業革命 051           此外,這些也算大事 055第三章 下一個世界中心在哪裡?——論世界之都的興起與沒落 061         

  雅典 064           羅馬 071           美茵茲、哥多華、巴黎 075           佛羅倫斯、紐約、上海  079第四章 從不可一世的英雄到無名小卒——論歷史上的大人物和他們的瑕疵 087           歷史上的女性賦權 088           為什麼英雄一定得是英雄,不能是狗熊? 096           又是猶太賢人 101第五章 破蛋難圓——我們能修復這個世界嗎? 如果能,該如何做?迄今為止一些最重要的觀念 111           誰有觀念? 113           和平之屋 118           迷人女子 128第六章 難

道可以捨棄它?——我們也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說歷史,例如,用藝術! 135           當人們開始認真看待自己…… 138           教宗是造橋人 141           所有文藝復興的大師都閃耀著光芒嗎? 146           那現代藝術又是什麼呢? 152第七章 從亞當到蘋果——超級棒的發明⋯⋯ 可惜的是,它們從未替人類帶來過幸福 157           DIY! 最棒的配方 163           歐洲實驗室 165           關於世界方程式這件事 168第八章 怪物集團——關於歷史上的邪惡,以及為何我們對此著迷不已 175        

   希特勒是普通人嗎? 179           拿破崙,惡魔的原型 182           從鑑識科學的角度看歷史上的邪惡 187第九章 看不見的軍隊——曾經改變世界的話語 199           路德,說得好! 207第十章 凡事有開始,就有結束……——為什麼現在是關鍵時刻 223後  記  世界歷史上最頑固的錯誤 241           德國的高速公路是誰發明的? 247           埃及的亞歷山卓圖書館是被伊斯蘭教徒燒毀的嗎? 247           美國前總統布希年輕時曾是德州牛仔? 248           愛因斯坦的數學很遜? 249        

   以前的人認為地球是平的嗎? 250           誰是最先駕駛飛機橫越大西洋的人? 251           羅馬時代真有囚犯被判得在船上划槳嗎? 251           伽利略為什麼被判刑? 252           錢真的讓世界變得圓滿了嗎? 253           古羅馬競技場上的鬥士如何向凱撒致敬? 253          「德國製造」過去也是一種品質保證的標籤嗎? 254           每個人都是座孤島嗎? 254           卡斯蒂利亞的瘋女胡安娜一世真的瘋了嗎? 255          《印度慾經》是一本性愛教科書嗎? 256      

     食人族會將獵物塞入鍋子烹煮嗎? 258           哥倫布發現美洲? 260          《世界大戰》首度透過收音機播出時造成了什麼影響? 260          「讓他們吃蛋糕吧!」是誰說的? 261           拿破崙很矮嗎? 261           羅馬城大火時,尼祿做了什麼? 262           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哪裡舉辦? 263           海盜真的是海盜嗎? 264           里希特霍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被封為「紅男爵」? 264           羅賓漢真的是劫富濟貧的化身嗎? 265           

塞勒姆審巫案共燒死多少女人? 266           奴隸問題是美國內戰的核心嗎? 266           鐵達尼號是不是想破競速紀錄?  267           誰是環航地球第一人? 268           維京人戴著有角的頭盔? 269           時空旅行真能做到嗎? 269參考文獻 271謝詞 279 推薦序  外帶,比店內享用來得自在                             公孫策這本書不只開了一扇窗,它開了一個門。當初讀《萬曆十五年》時,欣喜若狂,因為它開了一扇新的窗子,從此讀歷史學會上下縱橫,還會橫逆思考:逆向思考「這件事如果不發生或結

果相反」,橫向思考「興亡盛衰是一整個社會的影響」。但始終難以回答的問題是「學歷史有什麼用?」標準答案是「鑒往知來」,而鑒往還容易,知來卻事實上做不到。本書開了一個門,或許可以通到「鑒往而能知來」。這怎麼說呢?我四年前為一群創業青年開了一個課堂「長風萬里堂」,取義「乘長風破萬里浪」,起初是借鏡春秋戰國的歷史,作為應對當前「全球化天羅地網」的心法。三年後,我調整了教材,開始從「人類為什麼能在地球上勝出?」講起。簡單說,之前是遵循錢穆先生說的「在現實裡找問題,到歷史裡尋答案」,那已經儘量貼近「鑒往知來」的實用性了,但總覺哪裡不足。後來我歸納人類能在萬物中勝出,主要歸因於幾種能力:使用工具、複製知識、

複製食物、學會交易、戰勝疾病等等。而每次人類發明新的、跟這些能力有關事物的時候,人類社會就出現一次大躍進。春秋戰國時代的科技大躍進是鐵工具開始普及,影響到生產、築城、戰爭,乃至階級重組(士農工商出現),因此造成一個「巨變時代」。然而,春秋戰國的歷史只能用於「遇到狀況有哪些人物或故事可以借鏡」,也就是只能鑒往、無以知來。要想知來,必須曉得「新發生的這個狀況會不會造成根本上的變革」。換個角度說,從石器時代進步到鐵器時代,不能說明「人類為什麼能夠在萬物中勝出」,而只有能夠造成知識、工具、食物、交易、疾病根本上的變革的新發明(用時髦語言說就是Killer Application),才會發生巨大變化,然

後能及時跟上,也就接近鑒往知來了。此所以我對這本書另眼看待,並且真誠推薦:本書的觀點跟前述我的心得完全一致。作者自謂「記者出身所以擅長去蕪存菁,敢於篩選資料」、「唯有這種業餘者的簡化,才能讓讀者有機會掌握住整體歷史梗概」、「業餘代表的是,因為熱愛這件事(讀歷史)才會去做它」,這些都深得我心,因為我也是記者出身,也是充滿熱忱的業餘歷史工作者。然而,我自己深感不及的是本書作者的學識淵博,他能夠從宇宙起源「大霹靂」談到AI人工智慧,從西非峽谷原始智人的手斧談到自拍棒,如此上下縱橫的好書(近二百八十頁講完人類文明史),不但值得推薦給讀者,我自己也會將它的內容納入我的教材。書名「外帶」有著作者的深意:通

常我們講到外帶食物時,不論是正餐還是咖啡,總有簡單、非正式、附帶的含意,但事實上,外帶食物(例如咖啡)能夠不受店內享用的拘束,而我認為這正是作者的深意,不受傳統記一堆年代、人名、事件始末的拘束,而能將思考至於「怎麼來,怎麼去,影響因素是什麼?」內容就由讀者自己消化了——自在的享用外帶,沒有壓力,但千萬不要只是讓文字從眼睛前面流過去而已,這不是一本故事書或純文學作品,它是有用的知識,在讀到「哪個時空背景出現怎樣的情況」時,對應一下眼前的巨變時代,能幫助你看到「啊,這個變革的影響會很大(或很小)」。我本人感覺不舒服的部分,也在此誠實向讀者報告:作者選擇的「十大」(如十大城市、十大演說,甚至十大惡棍

等),是他個人的主觀,基本上是歐洲人本位思考,但不必太介意那些,重點在於本書的方法與思考邏輯。就如外帶咖啡,他喜歡卡布奇諾,你喜歡拿鐵,重點在享用外帶那分自在。(本文作者為專欄作家,著有「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英雄劫》、《大對決》、《黎民恨》、《夕陽紅》、《大唐風》、《勝之道》。另著有《去梯言》、《冰鑑識人學》、《水滸傳教你職場生存術》〔以上皆為商周出版〕。)  不寫前言,但事先聲明一下 歷史書大多聚焦於農業革命後的一萬二千年,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一項庸俗卻實際的理由。這理由其實非常簡單:萬事萬物,只要在時間和空間上距離我們越近,就越有利於進行觀察,也越容易取得詳細的研究資料。此外,要

探討農業革命前的歷史還有一項困難:我們對人類進入定居生活前的事所知甚少,因為當時並未留下文字紀錄。獵人和採集者顯然不愛寫字。其實,書寫是一種極為現代的發明,一直要等到城市興起後才漸漸普遍。 人類在過去一萬二千年來所成就的進步與發展,確實值得我們仔細研究,因為那真的是一段值得記載的輝煌歷史。人類在這段時間裡以極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一開始,我們只是生物鏈中介於綿羊和獅子間的一種動物;今天,人類已經能從外太空發送推特訊息回地球,甚至為了醫學所需、為了測試新藥而利用人造神經元打造出小型迷你腦,並且開始操縱基因,研發超級人工智慧。 其實,真要說世界史的話,它一共長達四十五億年。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大概

三百萬年前才出現了會使用工具的人猿。至於在生物特徵上與我們相同的人類則出現在十五萬年前,但人類從七萬年前起才開始變成會思考、會擬訂計畫的人。面對四十五億年的世界史,七萬年的人類史短得像一眨眼。從人類懂得劈開石頭,到現代人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發展出Google,打造出機器人和自駕車,這一段人類的發展史相較於完整的世界史,真的非常短暫。如果說世界史是一部一百分鐘的電影,那麼人類的發展史甚至占不到千分之一秒,但在這段微不足道的時間裡,卻發生了無數對我們而言意義非凡的事。

華語西遊電影空間敘事研究(1927−2022)

為了解決大唐英雄傳線上看的問題,作者萬益傑 這樣論述:

  作為承載中華文化神奇想像與浪漫情懷的經典文學,《西遊記》一直是各種文本改編與創意的源泉,電影尤其如此。「西遊電影」豐富而精彩,已然成為現代媒介發展過程中對《西遊記》和西遊故事的「延續性」視聽書寫。然而,目前相關研究多是基於文創與媒介傳播,以及時間性敘事的論述,卻未見「西遊電影」的空間敘事研究。緣此,本文立足現有电影文本,梳理「西遊電影」的空間線索,探索其空間敘事的層次與圖景,以豐富西遊學術史,使「文學與電影」之關係及古今文化得以承傳。  本文分七章,第一章梳理和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並闡述研究緣起,確定研究範圍、方法等,第七章為研究「結論」。全文主體在第二至第六章,它們從空間敘事的不同角度

對《西遊記》電影進行探討。第二章既是通論更是推論,先聚焦於西遊電影作為時空(體)藝術的具體表徵,力求將純粹的理論羅列融於研究對象進行闡釋,以理順本文所涉諸多概念及脈絡。第三章和第四章,梳理和探討了西遊電影基於故事的空間敘事類型,以及從「懷舊」到「大話」再到「夢幻」的空間敘事話語;論述西遊電影空間敘事之外在要素。第五章基於電影語言的「時間性」脈絡,論述從構成電影視聽空間的畫面、聲音,以及創造電影奇觀空間的數位技術三方面,探討西遊電影空間敘事表現,即西遊電影空間形象的「刻畫」。第六章又採相對直觀的圖示,分析西遊電影的空間敘事結構,探討西遊電影審美特徵之空間形式及其類型。  深入分析「西遊電影之空間

敘事」後,認識到西遊電影的作為「時空體」藝術正由時間性創作轉向空間性書寫。從西遊電影故事空間中的塵世與奇幻、身體與性別空間的諸多再現與隱(轉)喻內涵,得出西遊電影的話語空間延續,發現《西遊記》浪漫主義與社會批判性特徵。在電影本體視聽元素與語法層面上,研究得出:西遊電影的敘事空間是由其核心元素之畫面,以及聲音和數位技術共同建構、充實、虛擬刻畫而成。並認為:西遊電影的深度空間與導演的空間觀念、地域文化、中華文明息息相關;《西遊記》和西遊電影作爲中華千百年歷史能量的反映,人類與電影互爲「鏡像」,能量化爲基因以永續祖先遺志,在情感與科技「變量」中進行著「宇稱不守恆」式能量轉換。最後,深入探討西遊電影基

於空間結構性的審美層面,並得出:西遊電影就是在並置與分形、循環往復與「綴段」的敘事結構中,完成了對經典故事、中華哲學及宇宙觀念的空間性表達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