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電板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線上看、影評和彩蛋懶人包

太陽能光電板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寫的 2021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和姚巧梅的 郭台銘的情人:夏普:被台灣買走的日本百年企業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太陽能電池板英文 - 英語翻譯也說明:太陽能 電池板英文翻譯: solar cell panel…,點擊查查綫上辭典詳細解釋太陽能電池板英文發音,英文單字,怎麽用英語翻譯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的英語例句用法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華徵信 和大地所出版 。

崑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于劍平所指導 唐佳華的 利用影像辨識技術建構太陽能板角度追蹤系統 (2021),提出太陽能光電板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太陽能、太陽能光電、影像辨識技術、發電效能、傾斜角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鄭揚耀所指導 林茂得的 政府的獎勵措施對太陽能產業經營績效的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太陽能、綠能屋頂、經營績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太陽能光電板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太陽能光電英文則補充:太阳能 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 歡迎分享噢! 1. Solar energy 太陽能發電台灣太陽能板出口佔世界第二2. Wind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太陽能光電板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1年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為了解決太陽能光電板英文的問題,作者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論述:

  台灣地區製造/服務/金融/公營/外資等產業最新排名資訊。   公民營企業混合排名、產業及行業別排名、經營績效八大指標排名、科學園區及加工出口區排名、聯屬公司排名…等項目。   適用於財務分析、授信審查、市場研究、企業投資、商務拓展等多方面。   16       出版弁言 20       編輯說明 28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研究說明 38       TOP5000 簡易導讀 42       總述 5000 大企業.....................................................................

......................................................................... 42 500 大公民營企業................................................................................................................................... 62 500 大製造業......................................................................

..................................................................... 80 500 大服務業........................................................................................................................................... 92 100 大金融業....................................................................

..................................................................... 104 公營事業及外資企業............................................................................................................................ 112 121   綜合篇 - 混合排名 5000 大企業混合排名...........................................................

................................................................ 122 323  綜合篇 - 企業經營績效排名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圖表說明....................................................................................................... 324 5000 大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00 名.................................................................

....................... 326 前 500 大企業經營績效前 50 名.......................................................................................................... 366 500 大企業行業別分配圖.................................................................................................................... 370 5000 大行業

別經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 372 科學園區及加工出口區營收淨額排名.............................................................................................. 380 389   綜合篇 - 聯屬公司排名 聯屬公司合併報表業績排名.............................................

.................................................................. 390 467 製造業篇 第 1 名至第 2,521 名製造業營收淨額排名........................................................................................ 468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500 名......................................................................................

.................. 496 前 500 大企業經營績效前 50 名.......................................................................................................... 506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經營績效排名................................................................................................... 510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股市上市未上市公司投資報酬

率比較......................................................... 522 500 大製造業行業別分配圖................................................................................................................ 526 各行業營收淨額排名...............................................................................................

............................. 530 農產品及食品業 530...................................... 農、林、漁、牧業 530...................................... 罐頭食品及調味品業 530...................................... 冷凍食品業 531...................................... 乳品業 531...................................... 飲料業 531...........

........................... 食用油脂業 532...................................... 飼料配製業 532...................................... 米麥粉及其製品業 532...................................... 調理食品業 533  其他食品業 紡織業 534...................................... 棉紡織業 534...................................... 毛紡織業 534..

.................................... 人纖紡織業 535...................................... 染整業 536...................................... 成衣及服飾品業 536...................................... 其他紡織及製品業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業 536...................................... 皮革、毛皮整製業 536...................................... 鞋類業

537...................................... 皮革、毛皮製品業 木竹藤製品業 537...................................... 木竹藤製品業 紙漿、紙及紙製品業 537...................................... 紙漿、紙及紙製品業 印刷業 538...................................... 印刷業 化學材料及其製品業 538...................................... 基本化學工業 538..............

........................ 石油化學製品業 539...................................... 化學品 539...................................... 肥料業 539...................................... 人纖製造業 540...................................... 合成樹脂及塑膠業 541...................................... 合成橡膠業 541.........................

............. 精油及香料業 541...................................... 塗料、染料及顏料業 541...................................... 油墨業 542...................................... 製藥業 543...................................... 清潔用品及化妝品業 544...................................... 膠水及接合劑業 544..............................

........ 膠帶業 544...................................... 潤滑油業 544...................................... 電子用化學材料業 其他化學材料及化學製品業 橡、塑膠製品業 橡膠製品業 塑膠製品業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陶瓷製品業 玻璃及其製品業 548...................................... 水泥及其製品業 548...................................... 耐火材料業 549..............................

........ 石材製品業 549...................................... 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金屬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49...................................... 鋼鐵基本工業 551...................................... 鋁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52  銅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52....................................... 鎂基本工業及其製品業 552....................................... 其

他金屬基本工業 552....................................... 金屬家具及裝設品業 552....................................... 鋼鐵製品業 553....................................... 五金製品業 554....................................... 其他金屬製品業 555....................................... 鍋爐及原動機業 555..............................

......... 農業及園藝機械業 556....................................... 金屬加工機業 557....................................... 專用生產機業 559....................................... 建築及礦業機械設備業 559....................................... 事務機器業 559....................................... 污染防治設備業 559..................

..................... 通用機械設備業 560....................................... 其他機械業 資訊電子及通信器材業 561...................................... 電腦製造業 562...................................... 電腦終端裝置業 562...................................... 電腦週邊設備業 563...................................... 電腦組件業 565.........

............................. 有線通信機械器材業 565...................................... 無線通信機械器材業 566...................................... 網路設備業 566...................................... 資料儲存媒體製造及複製業 567...................................... 半導體業 568...................................... 被動電子元件業 569.....

................................. 印刷電路板業 571...................................... 光電材料、元件及成品業 573...................................... 其他電子零組件業 消費性電子產品業 576...................................... 視聽電子產品製造業 577...................................... 家用電器業 電機器材及設備業 577...............................

....... 電線及電纜業 578...................................... 電力機械器材業 579...................................... 照明設備業 579...................................... 電池業 579...................................... 其他電力器材業 運輸工具及零件業 580...................................... 船舶及其零件業 580............................

.......... 軌道車輛及其零件業 580...................................... 汽車及其零件業 582...................................... 機車及其零件業 582...................................... 自行車及其零件業 583...................................... 航空器及其零件業 583...................................... 其他運輸工具及零件業 光學及精密器械業 583...........

........................... 精密儀器製造業 584...................................... 光學器材業 584  醫療器材及設備業 585...................................... 鐘錶製造業 其他工業製品業 585...................................... 育樂用品業 586...................................... 其他工業製品業 589 服務業篇 第 1 名至 2,270 名服務業營收淨額排名.........

.................................................................................... 590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500 名........................................................................................................ 614 前 500 大經營績效前 50 名..................................................................

................................................. 624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經營績效排名................................................................................................... 628 前 500 大企業行業別股票上市與未上市公司投資報酬率比較..................................................... 636 500 大企業行業別分配圖.....................

............................................................................................... 638 各行業營收淨額排名............................................................................................................................ 642 電力燃料供應業 642...................................... 電力供應業 64

2...................................... 氣體燃料供應業 642...................................... 加油站業 643...................................... 其他燃料供應業 營造業 643...................................... 營造業 工程技術服務業 644...................................... 工程技術服務業 建物裝修及裝潢業 646...........................

........... 建物裝修及裝潢業 百貨批發零售業 646...................................... 百貨公司業 647...................................... 超級市場業 647...................................... 便利商店業 647...................................... 零售式量販業 647...................................... 汽車買賣業 649....................

.................. 一般批發零售業 652...................................... 無店面零售業 餐旅業 運輸倉儲業 652....................................... 旅館業 653....................................... 餐飲業 655....................................... 航運業 客運業 倉儲貨運業 運輸輔助業 郵政及快遞業   電信及通訊服務業 658......................

................ 電信業 658...................................... 通訊器材批售業   投資控股業 一般投資業 659  創業投資業 不動產業 660...................................... 建築投資業 662...................................... 不動產經紀業 662...................................... 不動產服務業 租賃及分期付款業 662......................................

租賃及分期付款業 663...................................... 智慧財產租賃業 專業技術服務業 663...................................... 室內設計業 663...................................... 商品檢驗服務業 664...................................... 顧問服務業 664...................................... 環境檢測服務業 664................................

...... 生物技術服務業 664...................................... 其他專業技術服務業 資訊服務業 665...................................... 電腦軟體服務業 665...................................... 遊戲軟體業 665...................................... 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軟體批售業 667...................................... 電子零組件批售業 670.................

..................... 積體電路設計業 672...................................... 電腦系統整合服務業 673...................................... 資料處理服務業 673...................................... 網路資訊供應業 674...................................... 其他資訊服務業 廣告業 674...................................... 廣告業 醫療保健服務業 674.....

................................. 醫療保健服務業 出版及行銷業 675...................................... 出版業 675...................................... 電影業 675...................................... 出版行銷業 傳播媒體業 675...................................... 傳播媒體業 進出口貿易業 677...................................... 進出口貿易

業 其他服務業 687...................................... 用水供應業 687...................................... 休閒服務業 688...................................... 保全服務業 688...................................... 支援服務業 688...................................... 環境衛生及污染防治服務業 689...................................... 維修

服務業 689  其他服務業 691 金融業篇 金融業資產淨額排名............................................................................................................................ 692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0 名........................................................................................................ 698 各行業資產淨額排名...

......................................................................................................................... 700 金融業 700...................................... 銀行業 701...................................... 信用合作社 701...................................... 農漁會信用部 701.......................

............... 票券金融業 702...................................... 金融控股業 各行業營收淨額排名........................................................................................................................... 703 保險及輔助業 703...................................... 人壽保險業 703..................................

.... 產物保險業 703...................................... 人壽保險代理人業 704...................................... 產物保險代理人業 704...................................... 保險經紀人業 704...................................... 其他保險業 證券及期貨業 704...................................... 證券商 705.................................

..... 證券金融業 705...................................... 證券投資信託業 706...................................... 證券投資顧問業 706...................................... 其他證券業 706...................................... 期貨業 706...................................... 其它期貨業 706...................................... 電子票證

業 707 公營事業篇 公營事業營收淨額排名....................................................................................................................... 708 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 名......................................................................................................... 709 711 外資企業篇 外資企業營收淨額排名........

............................................................................................................... 712 外資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前 100 名............................................................................................... 716 719 中文索引篇 中文名稱索引.................................................

....................................................................................... 720 805 英文索引篇 英文名稱索引........................................................................................................................................ 806 891 廣告索引 序   在 COVID-19 疫情擴散、台灣自 5 月下旬實施三級警戒情況下,

很高興 2021 年版的《台灣大型企業排名 TOP5000》能夠照常上市,實屬不易。這也是 CRIF 華徵信所持續第 51 年來發表的大型企業排名調查。不過和往年在 6 月下旬出版,今年則因受到疫情影響延至 7 月下旬出版,這還是史上的第一次延遲出版。除了在疫情期間進行這項調查的難度比往年高,也因我們在 5/17 開始全員居家上班,增加了作業團隊在作業分工上的困難,尤其大量實體問卷的傳遞耗時,審查及校對時間也跟著拉長,而印刷廠也因為分流上班因素印製工作天數比往年多出了 1/3 的工作天, 儘管延遲了一些時間,但總算是圓滿出版。   在疫情中檢視台灣 5000 大企業在 2020 年的表現,看

到 5000 大企業雖然營收總額小幅衰退1.70%,但是稅後純益總額大幅成長 20.03%,且以 3 兆 3,157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著實令人感動。當許多國家因為疫情封城,跨國工廠停擺,供應鏈面臨斷鏈危機時,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 要性,就非常鮮明的被顯露出來。急單蜂湧而至,使 5000 大企業在 2020 年後兩季營運有如倒吃甘蔗,訂單能見度一直看好到 2021 年底。2020 年 5000 大企業的稅後純益率高達 8.99%,創下 5年來新高,這也透露出台灣產業在國際供應鏈中價值的全面提升。   特別是進入 5G 時代,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戰略地位,已經是美、中、歐、日各國所爭相拉

攏的對象,深怕沒有搶占產能隨時發生斷鏈。甚至以台灣車用晶片換取台灣所需的疫苗在國際也時有所聞。   我們一方面驕傲,2020 年在半導體業及積體電路設計業 (IC 設計業,屬服務業 ) 領軍下, 5G、電動車、雲端伺服器、車用電腦、互聯網產品、智慧製造及AI 產品,台灣的電子、機械、電機、精密儀器製造業( 含測量儀器及控制設備、光學器材、醫療器材及設備) 緊密連結。上游從矽晶圓、DRAM、SRAM、IC 製造,零組件從印刷電路板、連接器、電源供應器、被動元件、面板、太陽能電池、遠距網路設備,下游組裝的 5G 手機、筆記電腦、平板以及更多的智慧穿戴裝置在未來三年景氣都可維持一定熱度。零組件供應

鏈供貨緊俏的情況仍然會不時出現,例如台積電已經預 告 5 奈米到 3 奈米電子產品將會有大量市場需求,車用電子IC 的吃緊可隨時間拉長慢慢平衡,但並不表示價格會鬆動。原因就在於COVID-19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遠端連結、實體零接觸的智慧生活已經展開,將有更多智慧產品在半導體技術支援下迅速的產生,而這正是我所看到 的台灣機會。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提醒產官學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鋒芒畢露,所產生出來的負面影響。例如美國拜登總統上台後,對美中關係正式定調為戰略競爭對手,期待美中重新磨合的想法落空,因為拜登對中國大陸更重視的是「從法制化去規範與中國大陸的談判協商基礎」,同時對於全球太

倚賴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也已經決定要補助美國廠商進行研發及設廠,以規避台海兩岸的政治風險,一方面這對於全球供應鏈投入更多新的變數,另一方面這對 5000 大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具有潛在風險。   2020 年版我們提出「兩岸產業共榮」形勢出現巨大改變,目前仍處於現在進行式。今年我們更進一步的提出「台灣產業新藍圖」概念提供產官學參考。   所謂的「台灣產業新藍圖」概念,是在台灣目前具有全球供應鏈產業優勢的產業中,找尋出這些產業的優勢要如何去結合,以便整合出全新的先進科技產業。台灣必須把超大型企業也形成一個全新的打群架團隊,分別針對未來 10 年到 20 年的全球產業新趨勢,傾全國之力作巨量的研

發投入,在最可能的科技領域中找到新的定位,使得台灣不只有一座台積電「護國神山」,而是創造一座產業的「護國神島」。   面對新美中關係的形勢,台灣必須講求「科技自主」。對台灣來說沒有要做全球科技霸主,因為台灣沒有那個能量。但是台灣 5000 大企業一定要在全球最先進的科技供應鏈中維持一個全球零組件中心及零組件整合中心的優勢,任美、中、日、歐、韓都無法甩鍋的供應鏈夥伴。   此外,全球原物料價格自 2020 年 11 月起呈現報復性反彈,到 2021 年中仍然沒有改變。就必須小心通貨膨脹或許來得比預想更快。從英國在 2021 年 5 月通膨脹率就達到 2.1%,快速超過英國央行 2% 的目標,

就顯示全球主要經濟國家在原物料價格飛漲的情況下,在 2022 年下半年就會面臨通貨膨脹失控的危機。美國聯準會在 2021 年 6 月中旬才宣佈 2023 年要升息,就已經引起美股的波動,正是另外一個市場警示。   最後,我們非常感謝各大企業在報稅季節的忙碌中,數千家企業仍然願意提供財務資料供我們進行排名。除此之外,在上市櫃公司採用IFRS 財報,與部份非公開發行公司仍適用ROC 會計準則的差異, 所帶來諸多作業上的困擾,我們都逐一克服,因而本版仍能依計畫準時出版,但本版排名的資料受限 編務時效,係以 5 月 15 日為資料截止日期,迄後各公司資料如有異動,實難在本報告中加以補正,尚祈諒解。

導讀   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 TOP5000(以下簡稱 5000 大企業)是一部多用途的財經工具書,無論是股市長期投資、業務開發、簡易徵信、總體經濟或產業研究等, 都是不可或缺的經典工具書。   別看這是一本厚重的大部頭工具書,以下的導讀,相信可以讓您拿到書就能即刻上手運用。   調查方式及排名門檻       所謂 TOP5000 排名,是指中華徵信所針對年營收一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公民營企業,所進行的排名調查,最後以營收淨額排名取其前 5000 家公司,故稱為 TOP5000,或稱 5000 大企業。這項調查,於每年三月底至五月中旬,針對資本額 6,000 萬元以上的製造業及資本額

3,000 萬元以上的服務業,至少 12,000 家企業樣本進行問卷普查。   排名方式       TOP5000 排名,目的在於比較大型企業經營良窳及對競爭力的檢驗。TOP5000 的排名種類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類排名,是以企業的營收淨額進行排名。例如 5000 大企業混合排名、製造業排名、服務業排名、公營事業排名、外資企業排名,以及各行業排名都是以營收淨額進行排名。比較特殊的是金融業排名,因為銀行的放款規模主要與資產規模有關,因此是以資產規模進行排名,而不是以營收淨額進行排名。   第二類排名,是以經營績效進行排名。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是 1991 年由中華徵信所獨創

的企業綜效排名,目的在於檢視企業的經營綜效的良窳。排名係依據營收淨額、營收成長率、稅後純益、純益率、資產報酬率、淨值報酬率、每一員工銷貨額及生產力指標共八項指標的綜效評估所進行的排名。包含 5000 大企業、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公營事業、外資企業都會進行此項排名。   第三類排名,是以產業的經營績效進行排名。本版將 5000 大企業依其行業屬性,分為 179個行業,並且以企業經營績效的評估方式,對行業的整體表現進行排名。   第四類排名,是以聯屬公司合併報表業績進行排名。聯屬公司合併報表業績排名,顧名思義是將一家公司與其符合會計準則第 7 號公報的子(孫)公司共同編製的合財報業績予以排

名。此項排名的目的是用以檢視母子公司合併經營的成果,主要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大型企業或大量對外投資或是進行多角化投資經營,僅以母公司財報的資訊往往無法充分展現完整的經營結 果,只有透過合併財報的表達才能完整展現。(有關各項排名基礎請另詳參編輯說明)。   分析解讀       除了 5000 大企業的總體分析外,另外針對重要性較高的 500 大公民營企業、500 大製造業、500 大服務業、100 大金融業、公營事業及 300 大外資企業進行圖文剖析,讓您可以從長期的比較,快速掌握各個 500 大企業的總體脈動。由於 5000 大企業總體經營的好壞,是台灣總體經濟的縮影,因而 5000  

大企業的績效,絕對是台灣經濟的先行指標。   資料活用-股市長期投資       5000大企業排名,一方面進行了企業競爭力評比,但除了學術研究外,其實是可以運用在各種商業用途。以長期投資而言,看的是一家企業的基本盤,運用 5000   大企業排名和企業經營績效綜合指標排名,就是找尋企業長期基本盤的最佳工具。因為經由八項指標的嚴格綜合評比, 企業必須在各指標都有突出表現,否則就難以名列前茅。因此投資者可以先參考 5000   大企業排名連續三年度排名上升的企業,再透過行業排名是否上升找尋初步標的;然後再透過三年經營績效綜合排名的升降,檢驗初步標的長期績效是否穩定,最終從客觀基本面篩選符合

股市長期投資的標的。不止運用於股市長期投資,這套模式,也適合運用在想要進行市場購併的企業篩選標的。   資料活用-業務開發       對於業務開發來說,5000 大企業排名,相對提供了 5000 家企業的業務機會。例如對直銷業或保險業而言,5000大企業即是最明確的業務標的。一般業務單位也可從年度排名上升的公司中,找尋營收成長率較突出的企業,營收成長率高,顯示這類企業正在快速擴張,各種辦公設備 需求也會較大。其次是賺錢的企業(稅後純益較高),採購能力也比較強。同時也可利用負債比 率低且淨值(股東權益)較高的企業,尋找潛在的業務夥伴或結盟對象。   行業排名則提供了企業在經營行業中的地位

重要性高低,因此業務單位若要進行市場評估, 或者分析產業趨勢,行業排名相對提供了最佳的分析基礎,尤其行業排名也針對行業的營收及營益提供統計資料;同時也可依此項排名評估競爭對手的財務結構和獲利能力。   資料活用-簡易徵信       企業可從 5000 大企業的各項排名,進行客戶的財務檢視,對於排名下降、綜合評比不佳的客戶,進行適當的控管,以降低交易的風險。相對的未在 5000 排名的企業,雖不能印證其營運不佳,但至少顯示其企業資訊透明度低,往來交易時也應謹慎。   5000 大企業排名中處處商機昂然,但資訊運用存乎一心,如果您能多花一點時間善用這些資訊,相信本書帶給您收獲將是您所預想不

到的。

太陽能光電板英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股王大立光(3008)因傳出蘋果iPhone7鏡頭再升級,營運可望受惠,股價重新站上2500元收在2535元,其餘權值股台積電 (2330) 收平盤,華碩 (2357) 、聯電 (2303) 、鴻海 (2317) 則壓回修正;F-TPK (3673) 法說對今年上半年展望仍然看淡,外資圈預估首季營收恐掉3成,股價殺低後卻震盪收高,守住70元大關。
節能族群(I023130.TW)受惠全台第一座浮動型太陽能發電在屏東問世成為盤面強勢指標,太陽能今年裝置量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加上準總統蔡英文宣示發展太陽能產業的決心,法人看好電池大廠昱晶(3514)今年獲利轉虧為盈,上禮拜五爆出超過4萬多張大量以35元亮燈漲停創下20個月新高,累計單週上漲15.7%。中美晶 (5483) 、茂迪 (6244) 、昇陽科 (3561) 、綠能 (3519) 也熱力四射;
其他中小型股表現亦十分亮眼,散熱模組廠雙鴻 (3324) 由於股價飆漲,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布1月獲利,出乎市場意料繳出單月EPS達0.55元的驚豔好成績,比起2014年全年0.22元倍增,激勵禮拜五再度飆高,以70.6元的高點改寫2005年9月以來新高。不過也由於雙鴻股票最近30個營業日內曾發布處置,又因連續5個營業日經櫃買中心公布注意交易資訊,因此雙鴻自今天2月22日起預收款券並每二十分鐘撮合一次。半導體設備京鼎(3413)1月由於面板設備遞延訂單出貨入帳,營收衝上11.44億元,年增2.36倍,創單月歷史新高紀錄,股價吸引市場買盤進場,近日更強攻114元創掛牌新高。由於京鼎股價波段漲幅猛烈,被證交所列為注意股票,並且應證交所要求公告1月自結獲利,稅後淨利達0.42億元,年增47.68%,每股稅後盈餘0.61元。中光電(5371)去年第4季每股盈餘1.12元,表現優於法人預期,累積全年每股盈餘3.51元,今年聚焦在追求獲利提升,法人預期營運將逐季成長,基本面題材加上低本益比,推升股價強彈攻上漲停30.45元,成交量爆出10995張。京元電 (2449) 受惠既有客戶放量下單,法人看好今年營收成長近1成挑戰新高,外資已經連4買,上週五放量勁揚超過半根停板。IC設計創意(3443)上周舉行法說會,對第1季以及全年都釋出樂觀看法,尤其在比特幣急單帶動下,第1季營收估有2位數成長幅度,全年營收、獲利都可望較去年成長,利多激勵股價強攻,一周大漲24.9%,股價重回80元以上。另外F-譜瑞 (4966) 、博大 (8109) 也同步走揚。宜鼎 (5289) 打入ADAS供應鏈,今年營運一路旺到Q3,獲三大法人擴大買超,股價衝高8%。長盛 (3492) 因車用客戶出貨穩定成長,1月合併營收創新高,今年業績可望優於去年,買盤簇擁攻上漲停。
金融股(TSE28)尾盤翻紅,國泰金 (2882) 、玉山金 (2884) 、第一金 (2892) 以當天最高點作收。
台開 (2841) 去年每股稅後純益2.92元,資產價值大幅揚升,股價跳空漲停一價鎖死到底。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曝光後,大房二房接班之爭浮上檯面,不過長榮集團旗下4家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平穩並沒有受到影響影響。長榮(2603)收在平盤之上;長榮航(2618)雖然開高走低,但終場也只小跌0.05元收在17.35元。資本額比較小的榮運 (2607)跟中再保(2851) 則是小漲小跌,整體上反應相對淡定。
專攻打造高級精品品牌店面的新加坡商F-紅木(8426)今年第一季在大型工程案的貢獻,加上市場傳出接獲美系C品牌大量訂單,法人估計上半年營收將會逐月逐季成長,相當樂觀,激勵股價一舉收復45元關卡,來到45.55元,創下8個月來波段新高。

利用影像辨識技術建構太陽能板角度追蹤系統

為了解決太陽能光電板英文的問題,作者唐佳華 這樣論述:

目前太陽能光電設置方向在北半球太陽光電陣列以面對正南、南半球太陽光電陣列以面對正北可得到最高發電效率。但太陽能系統若要取得更高的日照強度,就是要讓陽光垂直照射到太陽能板,所以須讓太陽能板處於最佳傾斜角度,在台灣各地傾斜角度不同,緯度越高時,相應的傾斜角也越大,目前台灣地區的裝設角度大多是向正南向傾斜約 23.5 度或與當地緯度接近即可,以確保最佳發電量。本研究是利用攝影機以影像辨識技術來判斷太陽位置後,藉由機械裝置自動修正太陽能板與太陽之角度,使太陽能板與太陽照射呈垂直角度就可以取得最佳的發電角度進而獲取最大的發電效能。依據實驗數據分析可得本研究設計之太陽能板角度追蹤系統的平均總電量增加百分

比高於傳統固定式角度太陽能板裝置14.37%,證明本研究設計之太陽能板角度追蹤系統確實有效增加太陽能板的發電量。另外,本文設計之太陽能板角度追蹤系統於6:00~7:00及16:30~17:30時段平均最大電量及平均最大電量差值百分比,都優於傳統固定式角度太陽能板裝置。

郭台銘的情人:夏普:被台灣買走的日本百年企業

為了解決太陽能光電板英文的問題,作者姚巧梅 這樣論述:

  鴻夏戀這個2016年台灣和日本經濟圈最熱門的話題,其至為關鍵的舉動,正要拉開序幕。世界100強執行長郭台銘窮追夏普四年為哪樁?鴻海能否因而成為品牌公司?百年老舖夏普能否回春?兩家企業身心靈能契合嗎?所有人都很好奇。本書試著從台灣人的角度,透過鴻海與夏普台日兩種不同文化的交會、衝突和發展可能,帶領讀者一窺鴻夏聯姻的背後與前景。   「夏普和鴻海聯姻是台灣科技產業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而且具有相當指標意義。換句話說,日本的High Touch(高感度)與High quality(高品質),與台灣廠商的Flexibility(彈性)與Speedy(速度)等優勢,應可發揮互補效益。那麼,未來其他

日本大廠有可能參考這個方向,而更加緊密兩國產業實質的合作,」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詹文男的期待。   作者簡介 姚巧梅   自由作者。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編輯採訪科畢業,日本龍谷大學日本文學博士課程修了。   歷經記者、編譯、教師等工作,曾任職台灣時報、自立晚報、天下雜誌、大漢技術學院及淡江大學等。目前是太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著有論文集《佐藤春夫與台灣》(佐藤春夫と台湾)、散文《京都八年》,翻譯有商管《後五十歲的選擇》、小說《成吉思汗》、散文《為誰而愛》等50多本。   前言  夏普被併購是日本的第三次開國?      007 推薦序 科技史的里

程碑  詹文男      012 推薦序 鴻夏戀之後  陳思宇      016 第一章 不能分手的理由:鴻夏戀始末 第一節 站在經營的交界點      027 第二節 「那個男人」得償夙願      030 第三節 與扶桑結緣始於壯年      035 第四節 搶親成功致勝關鍵      041 第五節 看不見的「第三個男人」      048 第六節 「台灣歐巴桑」的馬拉松談判      055 第七節 亞洲黑衣人行動了      060 第二章 夏普的故事一:盛者必衰若滄桑 第一節 看到 Terry 郭本尊了嗎?      081 第二節 投靠「比太陽還熱情的男人」      087

第三節 沉默山丘‧荒涼工廠‧暮落東京灣      093 第四節 「大和」與「武藏」艦隊      099 第五節 自己主義的幸與不幸      111 第三章 夏普的故事二:誠意與創意的黃金年代 第1節 新創意商品群像 ■RoBoHoN,會跳舞的手機      145 ■傾聽造物者的聲音 ,海豚金鵰變家電      150 第2節 專心二意:夏普創辦人早川德次的故事      154 第3節 「中興之祖」大躍進時代      162 第4節 螞蟻企業與緊急項目      166 第5節 崛起。明淨如水晶騷動      169 第四章  夏普的故事三:新生夏普與鴻海 第1節 郭董進擊的機

會與挑戰      195 第2節 開春新年的明與暗      201 第3節 吉永小百合,太老了? 夏普股東們的心聲      207 第4節 不信青春喚不回--夏普從「心」出發      212 後記      247 主要參考書籍、雜誌      250   前言 夏普被併購是日本的第三次開國?   鴻海與夏普於2016年4月2日聯姻,決定兩個企業從此命運與共。從國際併購的角度看,鴻海是叩關直入,日本則是開門迎入。有人以「黑船事件」比喻這個併購,但這次率黑船進入日本的是Terry(郭台銘的英文名),而不是Perry(培里,美國海軍將領。1853年率領船身漆黑的黑船抵日,強迫日

本打開門戶)。台灣的鴻海以後進身分併購向來以指導姿態出現的日本高科技企業,等於逆轉立場。   「日本的發展力若要結合世界的變化和多樣性,『第三次開國』勢在必行。也就是日本企業要向世界打開門戶,以及更積極地走向世界。」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在《2015年的日本--新開國時代》書中呼籲。第一次開國指明治維新,第二次開國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在世界競局中,日本產業因陷入加拉巴哥化(Galapagosization,日本的商業用語,一種警語。用進化論的角度以加拉巴哥群島的生態比喻日本。指出在孤立的日本市場下,獨自發展適合自己的產品與技術,缺乏互換性,導致面對來自國外具普遍性且低價的產品和技術時,陷

入遭淘汰的危險),導致手機、半導體、家電、建設和能源環境等產業,先後敗北。   資策會產業研究所所長詹文男指出,鴻夏戀的成敗牽引著台日電子產業合作未來的想像,以及台灣產業是否能夠藉由台日合作更上層樓。「夏普和鴻海聯姻是台灣科技產業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而且具有相當指標意義。換句話說,日本的High touch(高感度)與High quality(高品質),與台灣廠商的Flexibility(彈性)與Speedy(速度)等優勢,應可發揮互補效益。那麼未來其他日本大廠有可能參考這個方向,而更加緊密兩國產業實質的合作。」   日本作家安田峰俊則從社會管理學角度預言「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社會實驗和歷史

的轉捩點」。不同於日產汽車由西方人領導改革成功,夏普則由台灣的鴻海主導。而鴻海如何活用上班族意識強的日本從業員創造出高收益組織。是一種實驗。如果鴻海傘下的夏普營運果真上了軌道,「那麼,勢必對今後的日本經濟和社會型態產生影響」。   因併購夏普,鴻海在2016年獲頒「年度最具代表性併購獎」、「最具影響力併購獎」及「最佳跨國併購獎」三項大獎,郭董本身也以多年的併購佳績獲得「卓越成就獎」,鼓勵其積極國際化的作為。   以企業策略而言,鴻海早在2000年就計畫轉型,必須要這麼做。   掌握關鍵的科技技術攸關鴻海未來的存活。對電子產品代工王鴻海而言,夏普的液晶是戰略物資。不僅如此,夏普長年累積的品

牌力和技術創新力更是戰力。這一點,在2016年9月19日「生醫產業國際併購趨勢與策略」論壇中,替代郭台銘出席演講的呂芳銘(鴻海副總裁、亞太電信董事長)已證實,收購夏普是鴻海欲透過策略性併購,改變商業模式的第一步。簡言之,鴻海若要轉型為「科技服務」企業,必須借重夏普。   眾所周知,鴻海在未來10年布局的關鍵詞包括:工業4.0與互聯網、虛實六流融合、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十一屏三網二雲和IIDM-SM創新商業模式。   由此,在鴻海的全球布局中,要借重夏普的是 SDP(堺10代廠)、智慧家電、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太陽能和核心部件(光電子元件、半導體零件)等。換句話說,夏普日後將在

物聯網、智能家電、綠環保和醫療設備等領域大顯身手。   目前,海內外共有43000名員工的夏普像一艘巨艦,歷經暴風雨,現在仍未駛進安全港口。2008年雷曼金融風暴前夜,夏普的液晶品牌電視「AQUOS」業績衝到頂點時,股價超過2000日圓,最高曾達2445日圓。當時,夏普的經營陣意興風發,開始認真地思考如何超越生涯勁敵松下和索尼,並以股價「5000日圓」作為逆轉勝的目標,畢竟在公司發展的歷史中,有多項產品研發曾是世界和日本第一。但是,才過了10年,股價最低時降至100日圓上下,若以時價算,則等於總額3兆日圓飛灰煙滅。被鴻海接管前(2015年4月止),負債達7千多億日圓,以致被揶揄連禿鷹基金都不

屑一顧,怪不得股東氣到跳腳,日本政府相關機構急忙搶救,全民哀嘆連連。   排名2016年全球執行長100強第40名的郭台銘,像一名艦長,為掌握夏普這艘船身的平衡,正調整重心,迎風破浪,尋找應進的航向。儘管鴻海很有自信,但一般台日財經觀察家咸認,企業重建通常需要2~3年以後才知真正的成效。或許因為如此,2016年9月,郭董在創新工廠年度峰會中(深圳舉行)坦承:「收購夏普是個極具挑戰的任務,2萬多個日本同事要融合在一起,是艱巨的工程。」一段話中,關鍵字就有「挑戰」、「融合」和「艱巨」。   被《財富雜誌》(2016年)評為全球500強第25名的鴻海,將如何重建夏普,重建過程中將遭遇哪些挑戰,以

及重建融合的綜效為何等等,都是本書探討的重點。另外,郭台銘想要日本人和夏普人想起他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印象?或者該如何呈現台灣並不熟悉的夏普,讓台灣人能逼近現實地了解它?   本書分為四章。第一章「不能分手的理由」,條理地交代鴻夏戀始末,以及鴻海為何非夏普不可的理由與贏得意中人歸的致勝關鍵等。據了解,這攸關鴻海的轉型策略及其與日本銀行的關係。   第二章「夏普的故事一:勝者必衰若滄桑」,分析百年老舖夏普由盛而衰的關鍵因素,包括巨艦決戰的失誤策略和自己主義的文化因素,並側面描寫衰敗後夏普的現狀。   第三章「夏普的故事二:誠意與創意的黃金年代」,從企業的光明面和經營的延續性角度,回溯夏普創辦

人早川德次的理念和精神,如何形塑了夏普具獨創性的文化及其光輝的過去。   接管夏普後,第8任社長戴正吳2016年11月發表,夏普的淨損額較3年前改善。但利潤仍是赤字,而且不完全是鴻海的功勞。2017年2月,副社長野村勝明宣布2016年會計年度(2016年10~12月)。純益42億日圓,終結了9季的虧損紀錄,顯示營業狀況有改善,但仍有負債(約6千多億日圓)不過,戴桑信誓旦旦,要在2018年帶領夏普從東京證券二部回到第一部,重返榮耀。所以,他實施了哪些重建措施?實施過程中遭遇什麼困難?鴻海的管理軟實力能充分發揮嗎?郭董說收購夏普是他的第二次創業。那麼,這個全球有120萬員工、年營業額約5兆元的領

導人,收購夏普的機會和挑戰各是什麼?都會在本書第四章「新生夏普與鴻海」中盡量釐清。   鴻夏戀這個2016年台灣和日本經濟圈最熱門的話題、至為關鍵的互動,正拉開序幕。 鴻海能否因與夏普結合而成為品牌公司?百年老舖夏普下嫁鴻海後能回春嗎?兩家企業身心靈能契合嗎?所有人都很好奇。本書試著從台灣人的角度,透過鴻海與夏普台日兩種不同文化的交會、衝突和發展的可能性,帶領讀者一窺鴻夏戀聯姻的背後與前景。 推薦序 台灣科技史的里程碑   在全球電子產業併購史上,鴻海與夏普的聯姻絕對是驚天動地的一篇。從鴻海表明要併購夏普開始,談判的過程就高潮迭起。中間還插入三星的注資,以及傳言中國廠商也將出手的訊息,

加上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加入競局,更讓整個購併過程詭譎莫測。   除了競逐者眾外,夏普的態度也令人難以捉摸。對於鴻海的求親,其除了提出希望鴻海不要干涉經營權且不能裁員等消極條件外,自2012年來,會長、社長、員工、銀行、乃至政府方面的官員等,亦是一路交相變臉,時雨時晴,結論總是欲拒還迎。   ▼夏普欲拒還迎的理由   分析何以瀕臨倒閉的夏普在面對鴻海的誘人條件下,仍能矜持再三?觀察可能有以下幾點因素:   其一:談判身段的展示:夏普畢竟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名門企業,特別是作為日本關西地區的產業龍頭,無論談判局勢如何險峻,這都是必然也必要的姿態。若雙方確認達成整併協議,則亦希望能確保

夏普員工日後在鴻家軍中,仍能保有某種程度的驕傲與尊嚴。   其二:夏普對鴻海的疑慮:日方根據2012年鴻夏第一次談判破局的經驗,鴻海郭董的條件雖然大器,但之後也因形勢改變而調整,給人口惠而不實之感;而企業文化的融合也是議題。一個以獲利和績效為優先的42年(鴻海於1974年成立)歷史的壯年企業,和一個講究年功序列及人情義理的關西百年老舖之間,單要交易就有難度,何況是牽涉到所有員工身家性命的購併?   其三:官方的態度。這包括金融風險與技術外流的權衡,以及日本政府在重整日本電子產業結構的主導權與發展方向等議題。舉例而言,在日本官方的觀點裡,日本這些叱吒一時的電子電機大廠,除了夏普外,後續還會有

持續爆發財務醜聞的東芝(相較於夏普,東芝擁有核電與國防技術,對日本政府是否容忍外資參與重整,會更加棘手)、索尼(日本最驕傲的電子品牌,也是對製造業寄託情感的所在)等名門,隨時都會面對破產的風險。唯有利用這些大廠發生重大危機的時刻,予以產業別的解構與重組(面板與面板併,家電與家電併,重工與重工併…),一方面可延續日本國產技術不致外流,二方面還能提升新公司的事業規模與客戶組合。   但最終夏普還是選擇鴻海,也獲得多數日本產業的支持,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點:日本人認為日本企業積極地併購海外企業,如果自己拒絕被併購,恐遭國際社會詬病;外資企業收購日本企業,反而表現得比較好;無論從資金力或技術力看,鴻海

都是優質的企業;產業革新機構缺乏熱情,日本需要的是活力;日本企業缺乏自助的能力,只能指望外資經營;夏普傾頹,反映了日本電機業和政府已落伍,應向汽車業學習改革的精神;資金無國界,經營者是否夠專業才是重點,否則只是米蟲而已;日本應學習合縱連橫的併購策略;僱用問題最重要,員工是智慧財產;日本已沒有需要保護的技術,所以景氣才會如此低迷……等等。   ▼合作聯盟的陷阱   平心而論,以台灣一家成立42年的公司,能夠購併在日本擁有百年歷史、且曾經為其國人引以為傲的高科技公司,絕對是台灣科技產業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而且其成敗牽引著台日電子產業合作未來的想像,以及台灣產業是否能夠藉由台日合作更上層樓,值

得國人給予更多的關注與祝福!   此一購併案若綜效可以發揮,將可為台日產業合作樹立一個卓越的典範,亦即日本的High touch(高感度)與High quality(高品質)與台灣廠商的Flexibility(彈性)與Speedy(速度)等優勢間應可發揮互補效益,那麼未來其他日本大廠有可能參考此一方向,而更加緊密兩國產業實質的合作,相信這也是相關支持者所最樂見的成效!   不過,企業間的融合要成功並非想像中容易,許多實證研究就指出,由於雙方互信不足、合作的目標不一致,或者各自投入的心力不足以提高彼此的績效,都常造成合作無法持續。尤其購併之後還可能衍生許多問題,如組織管理的複雜度提高、經營自

主權的可能喪失,以及技術的擴散與流失等問題,更是讓許多企業對合作與聯盟的腳步裹足不前,而這也是未來鴻夏合作需要面對的挑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雖說過去台日產業合作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但大多是根據雁行理論的形式與作法,日本廠商以老大哥的身分將技術移轉給台灣企業,基本上是以指導方的姿態出現,而這也符合日本民族一直以來在亞洲所希望扮演之領導角色。反觀此次鴻夏戀,在電子產業發展歷程中有著輝煌歷史的夏普,正面臨創業百年以來最嚴酷的挑戰,而此時來下指導棋的竟是過去被指導的台灣後進產業,這對於文化相對保守封閉,並擁有民族優越感的日本人而言,真是情何以堪,這也是鴻海必須化解的議題。   鴻夏戀的過程,劇

情張力十足,讀者手上這本書從多元角度介紹鴻海夏普談判過程的各方的考量與思考,也分析了夏普的歷史與發展,對於日本企業的經營哲學與文化亦有深入的著墨,希望能更進一步窺探此一併購個案內情的讀者,本書不容錯過!   詹文男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博士、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推薦序 鴻夏戀之後   2016年初,全球各大財經媒體的焦點,都集中在一齣名為「鴻夏戀」的商戰大戲。世界最大電子代工企業台灣鴻海集團,試圖以大規模注入資本的方式,兼併具有百年歷史的日本電子大廠夏普。這樁超大型的企業併購案,過程幾經曲折,最後竟在幾近破局的狀況下,峰迴路轉,雙方在4月2日簽訂合約,完成併

購程序;而在媒體形象上向來毀譽參半的鴻海郭台銘董事長,也再度躍上國際新聞的重要版面。   事實上,鴻海作為巨型的跨國企業,以往已發動過無數次的企業收購案,被媒體稱為台灣成吉思汗的郭董,經常透過兼併入股其他企業方法,一方面取得企業成長所需的關鍵技術;另方面則完成水平與垂直的分工整合,建立了鴻海帝國的事業基礎。然而,對鴻海、郭台銘本人,乃至關心高科技產業發展的人們而言,「鴻夏戀」卻不同於一般的企業收購行動,因為,這個大型的企業兼併案,不但牽涉極其困難的企業改造工程、改變原有的產業版圖,更觸動了交易各方複雜的民族情緒。 無怪乎,在併購案簽約當天,台灣傳媒似乎一掃政經低迷的陰霾,而有揚眉吐氣之感,韓

國媒體冷眼旁觀,認為「鴻海買走了日本的自尊心」。而日本各界則懷著不安的情緒,準備迎接另一次的黑船衝擊。   ▼收購日本企業門檻高   就企業經營與公司治理發展的歷史而言,企業間的種種分化或合併,不但是一種長期存在的常態現象,甚至可說是資本主義全球化擴展的重要動力。尤其,自1990年代以降,隨著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發展,各國政府不斷鬆綁各種公司法規,允許更為多角化、集中化的經營型態,加上區域間持續深化貿易整合,都使現今的企業兼併更接近一般商品交易,跨國間的企業整併活動,更形成一股新風潮。然而,在先進國家當中,日本的產業發展與市場型態較為獨特,因此,在跨國企業的整併過程中,注資、收購日本大型企

業,向來被視為是相對困難的工程,必須跨越較高的市場門檻。   首先,由於地理方面等條件限制,日本向來是個偏向內需且較為封閉的市場,而所謂「封閉」,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日本雖然必須與其他市場建立分工,但相對上仍較強調內部市場的特殊需求;另方面,日本是發展較早也相對成熟的市場,以往大多數日本人也認為鄰近國家較為落後,僅是本國企業輸出資本與低階技術產品的市場,對其他國家的企業文化與市場特色,缺少進一步了解的興趣。此外,日本市場重視生產與消費的穩定性,未必追求國外企業帶來的廉價商品或效率服務,因此也成為一種無形的進入門檻。   其次,日本企業的發展,最初都是民族產業型態,強

調滿足國內市場的自給自足,以替代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二戰後,雖因為日本政府調整產業政策方向,轉而強調出口,但當時主要受惠於低廉的匯率與優勢的技術條件,多數企業的經營心態與組織型態,並未針對國際市場的競爭需求而進行調整,在研發上也主要針對廣大且具高消費能力的內需市場。   傳統上,日本企業強調產業的整合協調,藉由穩定的勞資關係,以及產業上中下游的溝通互惠,追求產業與技術的穩定成長。有些以技術開發取勝的企業,更具備匠人心態,認為技術生產不是簡單的組裝零件,但他們過度追求技術突破,卻往往忽略了成本與效率。前述的日本式生產與企業經營,曾經獨領風騷,然而,一旦後進國家跨越了技術差距,快速追趕,傳統日式經

營模式便逐漸失去原有的優勢,甚至因為無法適應新的競爭局勢,紛紛敗下陣來。   另方面,具備技術優勢但經營績效落後的日資企業,雖是許多新興跨國企業企圖兼併、合作的對象,但這些經營出現破綻的日本公司,在組織制度上大都過於僵化,組織文化也較為封閉,導致在企業合併的過程中,不但必須耗費更多有形無形的成本,更可能因雙方的組織文化難以融合,反而難以達成原本預期的綜效。   此外,日本社會與媒體的集體心態,往往對外來企業與投資者,樹立起一道無形但卻聳立的高牆。近代以來,日本人的思維方式,主要是以日本為中心,將世界劃分西方與東洋各國的二元分立架構,普遍流行的「日本人論」,都是將西方視為學習、競爭的對象,一

方面,強調日本具有不同於西方的獨特性,無可取代;另方面,更認為,即便日本主動或被迫學習、吸收西方體制,日本文化具備的傳統底蘊,都足以將各種外來文化成分轉化為日本式的新內涵。   因此,現代企業體制,原本應是源自於西方的產物,但對於許多日本人而言,所謂日本式企業體制與組織文化,更近似傳統武士組織、匠人精神融合西方形式後產生的創新發明。由於日本社會與媒體具備前述的集體心態,因此,面對外來企業的投資或是收購,初期多半採取一種敵視或批判的態度,許多以商業競爭為主題的大眾文學或影視作品,更經常將外資與禿鷹掠奪者劃上等號,認為他們不了解日本企業具備的內在價值,竟將公司當作交易標的,破壞日本的企業倫理與文

化;而對於來自中國、韓國、台灣等後進國投資者,則大半被描寫為對日本的優秀技術別具心機,僅是企圖掠奪技術與專利。   另方面,一旦外來的企業兼併勢在必行,原本的敵視或批判,便逐漸轉為不安與質疑,許多媒體除了看壞外來兼併的可能綜效,經常批評外資企業必須適應日本的市場環境,降低對既有企業模式與商業秩序造成的衝擊,這些評論自然有所根據,但要求外部力量過分遷就所謂日本式的特性,往往也削弱了外來者所能帶來的「創造性破壞」,反而難以為日本經濟注入活水。個人認為,對於外來投資者而言,最難克服的障礙,恐怕便是此種極端強調日本特殊性的集體心態與衍生的消極抵制。   ▼一窺鴻夏戀最新發展   有趣的是,在「鴻

夏戀」成立前後,日本媒體與學界已有數本著作探討相關議題,而討論問題的方式與態度,也往往投射出前述的社會心態。對於日本作者而言,針對「鴻夏戀」的首要議題是探討夏普失敗的原因,以及鴻海採取的談判與收購策略,而由郭台銘帶領的鴻海經營團隊,經常出現的形象則是強勢霸道,靈活卻不太守信,重視成本效率而對研發缺少興趣,潛台詞則是源於夏普內部的失敗導致鴻海乘虛而入,而未必是因為鴻海擁有相對優越的經營模式;另方面,對於「鴻夏戀」的未來,則採取較為質疑的態度,認為鴻海應該漸進適應日本的環境,否則將因水土不服而導致失敗。   相較之下,鴻海是否具備改變日本既有經營模式的條件與能力?孕育鴻海的台灣市場與企業文化具備

何種特色值得日本借鏡等問題,在「鴻夏戀」討論議題上,多半是點綴性質並且流於片面。   相對於日文著作而言,在華文世界,除了財經媒體針對「鴻夏戀」進行的報導,這本作品,應該是針對相關主題進行深度調查、訪問,並且形成綜合論述的第一部報導作品,也是分析專著,而在內容上一定程度克服了現有日文作品的內在盲點,讓讀者能從更寬廣的角度認識「鴻夏戀」具備的意義與未來發展。   在本書中,作者運用流暢的敘事筆法與一個個精心架構的情節,透過四個不同章節,使讀者很快得以掌握原本複雜的商業收購案件,而且能夠獲得知識上的趣味。另方面,雖然,作者明示是希望透過台灣人的角度探討這項世紀收購案,但實際書寫時,卻是不偏不倚

,盡量容納來自台灣、日本,鴻海與夏普等多方面的視角,更全面展現了事件的整體過程。作者首先分析了以郭台銘為首的鴻海經營團隊為何執著於併購日本企業、積極選擇夏普作為目標的心態與想法,並且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台灣與日本企業間既有相知扶持,同時又處於追趕競爭的複雜情結。   而後,快速且流暢地敘述「鴻夏戀」的曲折始末,建構了一幅相當完整的事件圖像。其次,則轉向由內外部原因,分析夏普為何從技術領先的創新者,一轉成為市場競爭的落敗一方,並且在併購案過程中暴露了領導階層的各種矛盾。同時,作者也從持平的立場分析,「鴻夏戀」延宕多時的原因,主要在雙方各自都有包袱與算計,並非鴻海或夏普單一方面造成多次談判破局。此

外,作者也回顧了夏普百年的發展歷史,讚許夏普既有體制具備的優點與技術專長,認為「鴻夏戀」的未來,在於鴻海必須發揮原有的成本效率與市場行銷能力,同時融合夏普原有的研發精神與技術優勢。   本書的最大特色,還在於作者持續追蹤「鴻夏戀」的最新進展,讓我們得以理解,一項大型的企業併購案(尤其是針對日本企業進行的收購案件),除了簽約當下帶來的刺激興奮與美好想像,實際上牽涉到各種複雜層面,企業間的融合、再造,未來是否能脫胎換骨?過程將更為曲折而且勢必有不少疼痛。   作者透過紮實的採訪,帶領我們進入夏普工廠、研究單位、股東大會角落,身歷其境,聆聽各方對於「鴻夏戀」的期待與不安。最後,相較於日本觀點,作

者客觀分析「鴻夏戀」的當下處境與未來挑戰,同時對於鴻海帶領的新經營團隊抱持相對樂觀的態度,也讓讀者得以認識故事未來方向,好奇的讀者如我本人,便十分期待作未來能帶給我們什麼新的最新故事?   ▼冰冷數字後的溫度   認識本書的作者姚巧梅女士,應該遠溯至二十多年前,身為推理小說迷的筆者,當時是透過她的譯筆,才能接觸到台裔日籍小說家陳舜臣先生的成名傑作《枯草之根》。從此除了成為陳舜臣先生的書迷,也成為姚巧梅譯作的忠實讀者。因此,最初當她說要請我看份書稿時,直覺可能是份譯稿,但不料卻是份中文的原創稿件,而且並未告知我作者的大名。   然而,當我第一次接觸到書稿時,除了發現作者擁有相當紮實的採訪能

力、十分用功,而且書寫相當流暢,私下揣測應該是名記者出身的創作者。因此,在回函中除了基於史學出身背景的職業習慣,詢問一下資料來源與採訪方法,給予些淺薄的意見,在寫作方面根本沒能幫上什麼忙。沒想到,相隔若干時日,姚巧梅突然來信,告知我她本人就是這本著作的作者,並且誠懇邀我寫序,我才恍然大悟。而後,也更知自己見識淺陋,原來作者在赴日本留學之前,早已是位採訪經歷豐富的記者,除了擁有紮實的寫作訓練(遠非現今年輕記者所能比較),又具備深厚的學院內文學研究背景與翻譯經驗,因此能夠合理且熟練地構建故事,勾勒出鮮明的臨場畫面。   對於商業題材進行的調查報導,實際上是項辛苦的工作,難度絕不下於學院內的專門研

究。採訪者除了必須大量消化各種專業知識,方能形成具意義的問題,並且進行有效率的採訪;另一方面,商業報導並非單純呈現冰冷的數字,因為任何商業活動牽涉到都是人們的具體生活,尤其像「鴻夏戀」這般大型的企業收購案,影響的不只是企業的榮枯成敗,更包括成千上萬人們的未來生計,因此,採訪者必須親臨現場,聆聽不同的聲音,才能真正寫出具有溫度的報導內容。   作者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發揮了記者用腳跑新聞的功力,不但前往日本多處地方,親臨「鴻夏戀」裡的故事場景,透過採訪、書信往返或書籍和資料爬梳,記錄了有名有姓者多達數十人,除了經營層、專家學者、媒體記者,也包括第一線的研發人員與工廠資深技術員,也讓我們聽到了夏

普股東大會上股民們的心聲。然而,僅有豐富的採訪或書面資料,也不足以成為一部好作品,優秀的採訪報導必須從紛雜的資料形成觀點,再透過故事將分析觀點傳達給讀者,而學院的思考訓練應該也能提供不小的幫助。   因此,我們可以說,本書是結合了記者的採訪功夫與學者的思考訓練,提煉而成的報導故事,能夠同時提供讀者閱讀與思考的樂趣。   在台灣,以往受限於專業訓練與採訪上的各種限制,本土生產的優秀商業報導作品並不多見。然而環顧各國書市,商業報導作品不但常是暢銷書排行榜上的常客,精彩的商戰故事甚至被改寫為大眾小說或影視作品,例如讀者們耳熟能詳的《不毛地帶》、《華麗一族》、《魔球》、《大賣空》等日文、英文作品,

除了創造極高的商業價值,對於普及商業知識,提升對商業文化的理解等方面,也都發揮相當大的功能。   而我本人其實也相當偏好這類型的非虛構報導,此次藉受託寫序的機會,再細讀書稿,除了推薦本書、與讀者們分享閱讀的樂趣與心得,更希望本書出版能帶動優秀作者投入此一類型的寫作。最後,作為讀者的衷心盼望,期待作者經歷記者、譯者、學者等豐富生涯,再次華麗轉身成為一位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者,而這部出色的作品應該僅是個開始,未來能再帶給我們更多豐富的報導、精彩的故事。 陳思宇 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內容力有限公司營運企劃長   第一章不能分手的理由:鴻夏戀始末2016年4月2日,是台灣和日本產業史上值得記錄的一天

。在大阪府堺市匠町的堺工廠裡,台灣電子帝王鴻海與日本百年企業夏普結為連理,決定命運與共。這場世紀婚禮,不僅是當天台日經濟新聞的頭條,也是重要的國際新聞,吸引了中外媒體記者300多人爭相目睹,會場進口處,夏普的社旗,隨 Foxconn(鴻海的英文社名)的社旗迎風飄揚。這一天,大阪風和日麗,和台灣人辦喜慶所期盼的天候一致。至於選擇在堺市的堺工廠簽署結盟合約,並非偶然。堺市鄰近港口,十四世紀就有「東方威尼斯」之譽。1960年代,新日本製鐵進駐後,臨海工業經濟更為活絡。後來,新日本製鐵撤離,2009年,由號稱世界第一大10代液晶廠的夏普堺工廠(簡稱SDP,Sakai Display Products)

,承繼原佔地127萬平方公尺的廣大面積,展開營運。迄今,此處仍是日本第一級行政區大阪府的工業重地,是日本從重工業轉型至電子工業的地標,同時見證了日本大型電機企業首度被新興國企業收購的歷史滄桑。2012年,鴻海對堺工廠出資37.61%(2016年增至53.5%),以與夏普共同經營的方式,專門生產4K液晶面板及太陽能電池等。在鴻海出資前,堺工廠因建廠費用高昂和營運成績不佳導致營業赤字。鴻海介入後,以一個月生產8萬枚尖端的10代面板,開工率達85%的成績,於一年後,獲得盈收400多億台幣的佳績。鴻海的經營手腕不脛而走。▼站在經營的交界點因此,稱堺工廠是鴻海在日本事業上的「起家厝」,也是台灣和日本企業

結盟的試金石應不為過。2016年7月1日起,夏普的新總部也遷移至此,原大阪阿倍野區長池町的舊總部脫售後又買回(據聞將做開發尖端技術等新基地)。8月22日,夏普百年的首任外籍社長戴正吳,向媒體發表談話並公布三大經營改革方針(重新認識業務流程、大幅提高成本意識、賞罰分明的人事制度)和組織異動(Box1),宣誓將帶領失去主導權的夏普,重拾競爭力。堺工廠是一座環保工廠,具備省能源及再創能源的能力,工序全自動化、無塵、二氧化碳排放量少,有「世界最先進的綠化工廠」之譽(Box2),曾獲大阪府首長設計獎。

政府的獎勵措施對太陽能產業經營績效的影響

為了解決太陽能光電板英文的問題,作者林茂得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本研究主要是從政府的能源發展政策來對太陽能產業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選取期間為 2013 年至 2020年,採用Panel data methods作為估計方法探討研發支出密集度(RDI)與資本支出佔營業收入百分比(CS)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同時也想瞭解政府推動的「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方案實施前後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本研究發現「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方案對經營績效無顯著影響;資本支出與經營績效皆呈現較明顯的負相關;研發支出與股東權益報酬率出現負相關,但是卻與營業利益率、總資產報酬率呈現正相關。